1. 電影《芙蓉鎮》的原著作者是何許人也
古華,1942年生於湖南郴州嘉禾縣的一個小山村。1962年畢業於農業專科學校,當年冬開始發表作品。現客居加拿大。著有長篇小說《芙蓉鎮》,中篇小說集《浮屠嶺》、短篇小說集《爬滿青藤的木屋》等。 《芙蓉鎮》,1981年1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初版, 並獲得第一屆矛盾文學獎。 本書是古華的代表作。作者把自己二十幾年來所熟悉的南方鄉村裡的人和事,囊括、濃縮進本書里,寓政治風雲於風俗民情圖畫,借人物命運演鄉鎮生活變遷,力求寫出南國鄉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調。作品內涵豐富,囊括了作者二十幾年來對社會、對人生的觀察、思考與認識,濃縮進作者對鄉里鄉親鄉鎮濃厚的愛戀情懷。而且,作者從生活的春雨秋霜、峽谷溝壑中走來,為我們獻上了一幅寓政治風雲於世態民情的風俗畫、一曲哀婉而又嚴酷的山鄉民歌。小說以「芙蓉姐」胡玉音的人生遭遇為主線,表現了特定歷史時期人民生活的升遷沉浮,揭露了「左」傾思潮的謬誤危害。
2. 在《芙蓉鎮》作者想表達什麼思想
《芙蓉鎮》是描寫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一部力作。很早前,著名導演謝晉與著名演員劉曉琴合作演過這個電視劇,或者電影。今天拿到這個小說原版,看的卻不來精神。看到豆腐西施胡玉音與鐵帽右派秦書田掃街產生愛情的那會,就沒再看下去。
《芙蓉鎮》導讀有這樣幾段話:
1首先吸引我們的,是作者手中那支散發著濃厚泥土香氣的風俗畫筆。那夾岸長滿木芙蓉的一河綠波,那邊遠山鎮青石板街上的雞鳴犬吠,那五嶺上脈腹地里悠揚的民歌都令人神往,暇思。
可是這種嚮往與暇思從何體現?我沒有看到。小說里除了滿庚哥與胡玉音相識相愛或分手那會散發些泥土香氣的氣息外,往後便是一片烏煙瘴氣。這種泥土芳香氣息被濃濃政治革命氣息所掩蓋。清麗的木芙蓉一河綠波成了一河污水禍水。
2芙蓉鎮這個小社會,其實也就是一個小小的性格世界。人物性格刻畫的深度,決定著作品的思想深度。因而,每人人物的個性愈突出,性格愈豐滿,小說就愈能廣泛深刻地再現社會復雜面貌。小說《芙蓉鎮》之所以使我們感到有較大的思想深度和容量,具有一般小說都難以抵敵的密度和厚度,其根本原因,是它創造了三四個血肉豐滿,個性鮮明,具有豐富社會內涵的典型人物。
但是作者忘了人物豐滿豐富的根本立場。這幾個人物都不給人美感。就無從談它思想的深度與厚度。就是有深度與厚度也是反面的深度與厚度。這樣理解未嘗不可。
胡玉音是比較正面的人物形象。她外貌秀美,心地善良,是個外柔內剛的女人。對生活充滿熱愛與嚮往。雖然一生經歷坎坷,卻不乏享受浪漫與愛情。直到最後那麼落魄時還營造了與窮書生秦書田之間的落寞愛情。雖則嫵媚並不妖媚。雖不令人嫌卻也不令人喜。她身上有許多愚昧的東西,直最後可能也沒有覺醒。
當運動來時,她藏在娘家兩個月回來。在尋找黎桂桂途中,遇到秦書田。她所表現出的驚恐情狀與言語。展示她可悲愚昧落後的一面。
你這個五類分子,快滾開,莫挨我,快滾開。
姓秦的,都是你,都是你。在我招親那晚上,你和那一大班妖精來反封建,坐喜歌堂,敗了我的彩頭,喜歌堂,發災堂,害人堂,嗚嗚嗚,你何苦收集那些歌?何苦反封建?你害我一生不夠,還害了桂桂。。。
她為什麼斷定她的災難就是秦書田的這喜歌帶來的呢?她不同情與她一樣悲劇命運的秦書田。這種愚昧落後呆鈍充斥作品每個人物性格里。可謂深刻,卻令人失望。感覺不到窒息的悲哀也感覺不到新鮮的陽光。使人感受一種十分厭倦灰暗的色彩。
李國香卻是陰險狡猾,老奸巨滑。壓根底就是個畸形變態。年紀輕輕。她的那些仇恨與革命鬥志哪裡來?那些整人軟硬兼施的本領哪裡來?她的內涵沉府與冷酷哪裡來?也許是時代造成她的悲劇性格。這方面的豐滿展示她性格里另一面的貧瘠。知識,現實理論與心靈的貧瘠。
而這種貧瘠充斥每個人物的精神里。無法透破自身悲劇意識的性格形態。
反面的李國香在受到小紅衛兵的恥辱與批鬥時,百思不得其解。但還得處處表現出自己與叢不同。扛片石,篩沙子,寧願自己咬著牙齒搞單干,背片石子上腳手架。也不跟胡玉音或秦書田合夥。
他們都是固守在自己狹隘王國的囚徒。這是國家政治造成的悲哀,更是人性的悲哀。如若這種思想的深度達到某種社會存在的普遍性,還要用那種經驗對照思想深度,可是令人感慨。
王秋赫卻是丑態百出,在哪個特殊的歷史舞台如一個蹁躚的魔鬼。這個人物不乏他的生命力。從古到今這種人物的確富有他的現實意義。
秦書田的癲狂與發痴雖從另一個角度表現出他的幽默與可愛性。卻也不令人喜愛。特別是他跳的那段黑鬼舞,以及其他的種種超越現實的樂觀表現。連李國香這么冷酷,革命的人物也覺得羞辱。他的幽默與癲狂已經超越他所要表現的可愛可尊的一面。
通篇都是讓人無法保持讀下去的鬧劇,悲劇。
特別到了最後還搞出了胡玉音與癲子秦書田的一段畸形愛情與畸果。剝奪了他們身上僅存的一點淳樸與可愛之處。我是無法保持看完的韌性的。雖說時代造成的悲哀。最終不能給讀者一絲的美感。但我覺得人性中永遠有值得尊重與敬愛的地方。應該有一點閃光的東西浮出層面。
作者曾做過這方面的努力。那是從秦書田身上著筆的。他對胡玉音的態度表現出他的善良與正直的品質。他自己夠不幸了,卻更同情和憐惜玉音。當他看到玉音不吃不喝,作踐自己。他流淚了。可這樣一個扭曲變形的秦癲子他的這點光亮能夠征服讀者嗎?他的光亮不能夠浮出他本身巨大的灰暗,更透不破作品本身巨大的灰暗。
所以我覺得這部作品的人物層面都太低,思想也太沉悶。雖然有它的深刻性與現實性。但不喜看。
倒是裡面的幾首喜歌好聽,詞兒好看,帶著深厚的泥土香氣。只有一段覺得用的不錯。其他的感覺彷彿用錯了地方。
青布羅裙紅布頭,我娘養女醵豬頭
豬頭來到娘丟女,花轎來到女憂愁
石頭打散同林鳥,強人扭斷連環扣
爺娘拆散好姻緣,郎心掛在妹心頭。。。
團團圓圓唱個歌,唱個姐妹分離歌
今日唱歌相送妹,明日唱歌無人和
今日唱歌排排坐,明日歌堂空空落
嫁出門的女,潑出門的水喲
妹子命比紙還薄。。。
這是胡玉音出嫁時村子姐妹送她時唱的喜歌。起了暗示她今後的命運的作用。
而胡玉音與秦癲子相愛那會唱的喜歌卻不合實際。
洞房端起交杯酒,酒里新人淚盈盈
我姐生得象朵雲,隨風飄盪無定根。。。
我想那個時候,秦癲子唱不出來,胡玉音還和唱著,就更不可能。小說是可以虛構,但是人的情緒卻是真實的。這里感受不到歌詞本身所賦有的魅力與美感。
為什麼不能保持一點點能讓人產生美感的東西呢?後面可能有,但已經不能超過前面的灰暗與醜陋了。我沒有看完。
3. 芙蓉鎮的作者是誰
芙蓉鎮的作者是古華,他的原名叫做羅鴻玉。他是1942年出生在湖南省的。
4. [芙蓉鎮] 是誰寫的裡面講什麼
小說描寫了1963—1979年間我國南方農村的社會風情,揭露了左傾思潮的危害,歌頌了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的勝利。當三年困難時期結束,農村經濟開始復甦時,胡玉青在糧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隊書記黎滿庚支持下,在鎮上擺起了米豆腐攤子,生意興隆。1964年春她用積攢的錢蓋了一座樓屋,落成時正值「四清」開始,就被「政治闖將」李國香和「運動根子」王秋赦作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罪證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農」,丈夫黎娃娃自殺,黎滿庚撤職,谷燕山被停職反省。接著「文革」開始,胡玉音更飽受屈辱,絕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輕自踐而內心純潔正直的「右派」秦書田的同情,兩人結為「黑鬼夫妻」,秦書田因此被判勞改,胡玉音管制勞動。冬天一個夜晚,胡玉音分娩難產,谷燕山截車送她到醫院,剖腹產了個胖小子。三中全會後,胡玉音摘掉了「富農」帽子,秦書田摘掉了「右派」和「壞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鎮,黎滿庾恢復了職務,谷燕山當了鎮長,生活又回到了正軌。而李國香搖身一變,又控訴極左路線把她「打成」了破鞋,並與省里一位中年喪妻的負責幹部結了婚。王秋赦發了瘋,每天在街上游盪,凄涼地喊著「階級斗爭,一抓就靈」,成為一個可悲可嘆的時代的尾音。
作者簡介
古華,1942年生於湖南嘉禾一個小山村。1962年畢業於農業專科學校,當年冬開始發表作品。現客居加拿大。著有長篇小說《芙蓉鎮》,中篇小說集《浮屠嶺》、短篇小說集《爬滿青藤的木屋》等。
《芙蓉鎮》,1981年1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初版。
5. 《芙蓉鎮》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本書的主要內容
1、胡玉音
演員:劉曉慶
芙蓉鎮上賣米豆腐的小攤販。美麗質朴,勤勞儉朴,心靈手巧,熱情直爽,與人為善。她靠公平交易致富,卻無端成為罪過引來滅頂之災。她一開始把一切歸結為命運,甚至認為是右派秦書田在她婚禮上唱喜歌帶來了厄運。後來,在與秦共患難之中,她從單純走向成熟,成長為反抗命運壓迫的堅強女性。
2、秦書田
演員:姜文
原縣文化館館長,是鎮上最有文化的人,卻被打成右派。他感情細膩真誠,思維敏捷機靈,用扭曲的形式來反抗。雖然被打成右派,但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追求沒有泯滅。在人不如狗的年代,他敢於幫助胡玉音,敢於去愛,敢於享受生命應有的權利,心中充滿光明和希望,堅信黑暗終究會過去。
3、李國香
演員:徐松子
小鎮上國營飲食店的經理,後來當了「四清」工作組組長、公社主任、縣委常委,文革後又高升。作為極左路線的積極推行者,她隨意踐踏傷害無力抗爭的小人物。
同時,極左路線又成為她心靈的桎梏,使她心理和生理上發生變態。她嫉妒胡玉音的美麗,不能忍受那麼多男人被胡玉音吸引,而她不敢愛,也得不到真正的愛,只能褻瀆愛。
內容:
在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芙蓉鎮, 人稱"芙蓉仙子"的胡玉音跟丈夫黎桂桂開了一個豆腐坊, 以賣米豆腐為生。胡玉音美麗大方, 待客熱情, 黎桂桂心地善良, 忠厚老實, 因此小兩口的生意很紅火。
經過幾年起早摸黑的勞作, 夫妻倆用省吃儉用攢下的錢蓋起了新房。落成之日, 鎮黨支部書記黎滿庚, 南下老幹部、糧站主任谷燕山和鄉親們都來祝賀。可這一切卻引起了國營飲食店的女經理李國香的嫉妒。
不久, "四清"運動開始了, 李國香當上了工作組長, 一直對胡玉音垂涎三尺的"土改根子"二流子王秋赦成了運動的"積極"人物, 他們二人狼狽為奸, 大抓階級斗爭。結果胡玉音家被劃成"新富農", 新屋被查封, 黎桂桂也被逼自殺了。
曾幫助過他們的黎滿庚和谷燕山都受了牽連, 黎滿庚是因為自幼與胡玉音青梅竹馬, 早年為服從組織要求而與胡玉音分手, 這時被認定為階級界線不清而降職。而谷燕山的問題則是因為曾賣給胡玉音碎米, 因而也被撤職了。
在接踵而來的"文化大革命"中, 王秋赦又成為運動骨幹, 當上了鎮黨支部書記, 而李國香卻被趕下台, 昔日以打擊別人為樂的她被在脖子上掛滿了破鞋遊街, 也嘗到了受侮辱的滋味。芙蓉鎮籠罩在恐怖當中。
胡玉音成了富農寡婆後, 處處受欺凌。在"文化大革命"開始後, 被命令每天和"右派分子"、原地區歌舞團編導, 人稱"秦癲子"的秦書田一起掃大街, 秦書田給了胡玉音以真誠的關懷和幫助, 同病相憐的兩個人逐漸產生了感情, 並不顧一切地相愛了。
而此時李國香的問題忽然得到解決, 她身兼數職, 又恢復了從前威風顯赫的嘴臉。胡玉音懷孕後, 秦書田請求王秋赦批准他們登記結婚, 不料因此惹惱了李國香, 厄運又一次降臨, 秦書田被判刑10年, 胡玉音也被判刑3年, 因懷孕而監外執行。
從此, 胡玉音更是忍受屈辱, 掙扎求生。寒冬臘月, 大雪紛飛, 她因難產而險些喪生, 多虧谷燕山攔下一輛軍車, 將她送到部隊醫院, 才救了母子二人的性命。
冬去春來, 歷史又一次發生了逆轉, 動亂的年代終於結束。秦書田和胡玉音得到徹底平反, 一家三口終於團圓了。他們開辦了胡記米豆腐店, 直起腰桿開始了新生活, 米豆腐攤前興隆如初了。
李國香又高升了, 而這時運動分子王秋赦已經變成了瘋子, 他敲著破鑼, 終日嘶啞著嗓子叫嚷: "運動了, 運動了......"

(5)小說芙蓉鎮的作者擴展閱讀:
1981年,古華的長篇小說發表後引起廣泛關注,北京、長春、廣西等地的電影製片廠都有意將其搬上銀幕 ,北影廠准備讓王好為執導,劉曉慶主演,但劇本沒能通過。
北影廠另一位導演水華也下分願意拍攝該片,但北影廠卻沒有同意 。由於種種原因,這些拍攝計劃最後都擱淺了。1985年,經陳荒煤穿針引線,在上影廠廠長徐桑楚支持下,謝晉頂著各種流言,決定投拍《芙蓉鎮》。
1987年春節前夕,《芙蓉鎮》開始在上海、北京等城市進行試映,隨著試映范圍的擴大,關於該片的非議也越來越多 。有人認為這部影片是在給社會主義抹黑,主張馬上禁映。
為了避免引起麻煩,在試映前後,謝晉對片中一些鏡頭進行了處理,比如片中原有秦癲子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被減掉,瘋人背毛主席語錄的片段則換人重拍。
6. 《芙蓉鎮》的作者是誰
小說《芙蓉鎮》,當代作家古華的代表作
7. 電影《芙蓉鎮》是根據古華的小說《芙蓉鎮》為藍本拍的嗎
不是古華的,影片根據古華獲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芙蓉鎮》改編,圍繞芙蓉鎮上幾個普通人物在「文革」前後十幾年命運的升沉變遷,探討極左思想的淵源,反思民族的歷史,歌頌了黨和人民結束歷史悲劇,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給人民開辟了光明前途的偉大功績。編導者按照時間發展描繪出各類人物在歷史面前的真實面目,同時發出了對人性的呼喚。該片上映後引起強烈反響,連獲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美術設計
8. 小說 芙蓉鎮的作者介紹
古華,1942年生於湖南省嘉禾縣一個小山村。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由於他曾長期生活在內五嶺山區容農村,故對鄉鎮風俗很為熟悉。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爬滿青藤的木屋》等5部、中篇小說《浮屠嶺》等10部、長篇小說《芙蓉鎮》等2部。其中《爬滿青藤的木屋》是他的長篇力作,獲首屆茅盾文學獎
9. 《芙蓉鎮》簡介
內容概要:芙蓉鎮座落在湘、粵、桂三省交界的峽谷平壩里,街面不大,十幾家鋪子。幾十戶住家緊緊夾著一條青石板街,民風淳樸濃郁。這里雖然居民不多,可一到逢圩就熱鬧非常,歷史上曾有過三省個八縣客商雲集的萬人集市。到了1963年,芙蓉鎮上稱得上生意興隆的可以說是本鎮胡玉音開設的米豆腐攤子。胡玉音是個二十五、六歲的青年女子,人稱「芙蓉姐子」,人長得秀美動人,加之待客熱情,性情柔順,食具又干凈,米豆腐量頭足,作料香辣,她的攤子面前總是客來客往不斷線。她的米豆腐攤子有幾個老主顧是每圩必到的。首先是糧站主任谷燕山,40多歲的南下幹部,是個鰥夫。為了成全胡玉音的小生意每圩從糧站打米廠賣給她碎米穀頭子60斤。再一個是黨支部黎滿庚,30來歲,轉業軍人,曾是玉音情投意合的少年情郎,因玉音出身不好只能做她的乾哥。他吃米豆腐,無形中印證了攤子的合法性。還有一個是鎮上有名的「運動根子」王秋赦,專吃白食。每逢開展什麼運動,必定跑紅一陣,胡玉音自然招惹不起。還有一個怪人外號「秦癲子」的,真名秦書田,原是本縣歌舞團的編導,後劃為右派被開除回鄉生產。他總是等客人少的時刻來吃米豆腐,嘴裡還哼著廣東音樂《步步高》的曲子。新近,鎮上飲食店來了位女經理李國香,今年32歲,尚未成家。這位全縣商業戰線以批資本主義出名的女將有個當縣委財貿書記的舅舅楊民高。她氣不過胡玉音容貌好、生意隆,認定那米豆腐攤子是鎮上唯一能和她爭一高下的潛在威脅,加之在向谷燕山求愛時碰了壁,更是懷恨在心,暗中開始了她的「政治調查」。1964年春天,胡玉音夫婦緊吃苦做,抓死抓活,蓋了一棟新樓屋。這時,恰逢李國香帶領縣委社教工作組進駐芙蓉鎮,住在王秋赦吊腳樓搞「紮根串聯」。運動開始了,胡玉音因起了新樓屋而成了清算的活靶子,被迫撤了米豆腐攤子;谷燕山被以「喪失階級立場,盜賣國庫糧食」的罪名停職反省;黎滿庚在「你死我活」的壓力下交出了玉音請他代為保管的錢;秦書田被批鬥,當眾下跪。胡玉音在外避了一陣風頭回來時,等待著她的是一頂新富農的帽子和丈夫黎桂桂的新墳。鎮上的人都避開她,黑暗中只有秦癲子為她唱著《女歌堂》的曲子。「四清」結束後,芙蓉鎮從「資本主義的黑窩子」變成了一座「社會主義的戰斗堡壘」,街上貼滿了同一規格、同一號字體的標語、對聯、街容革命化,人際關系亦革命化。原先「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鄉風民俗,變為「人人防我,我防人人」的關系,一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李國香大紅大紫,當上公社書記;新近入黨的王秋赦扶搖直上,擔任了本鎮大隊黨支部書記;秦書田、胡玉音被規定每天清早打掃青石板街……但歷史似乎要捉弄所有的人,一場更為迅猛的大運動鋪天責地而來,以整人為樂事的李國香被外地來點火串聯的紅衛兵小將揪出,掛上破鞋黑牌與「黑五類」們一起遊行示眾,並被逼迫手腳並用,像一條狗似地爬行。王秋赦耀武揚威,成了「三忠於」、「四無限」的領頭人,竟也批判起李國香、楊民高來。谷燕山靠邊站,成天「醉眼看世人」,一次與受良心譴責的黎滿庚喝乾了一壇酒,醉得暈天倒地,歪在青石板街,叫罵不已。1968年底,李國香政治派屬問題搞清楚了,又當上了公社革委會主任。王秋赦悔之莫及,又轉過身來與之狼狽為奸。而秦書田和胡玉音一起掃街不覺也已兩、三年了,二人患難中相濡以沫,漸漸地相愛了。胡玉音懷上了秦書田的孩子,谷燕山在他倆偷偷結婚之夜,來討喜酒喝。夫妻倆熱淚漣漣雙雙跪在谷燕山面前磕了頭。酒過之後,夫妻二人輕輕唱起《轎夫歌》。這對「黑夫妻」因為讓真正的「狗男女」(王、李)吃了苦頭,再次成為運動的活靶子,成為「反革命犯罪典型」。秦被判刑10年,胡被判刑3年,因有身孕,監外執行。許多人偷偷躲在黑角落淚,其中就有黎滿庚和他的女人。宣判台上的兩人卻態度頑固,都沒有哭,挺著腰身,不肯低頭。他們用眼睛鼓勵著對方:「活下去,像牲口一樣地活下去。」「放心。芙蓉鎮上多的還是好人。總會熬得下去的,為了我們的後人。」就在大劫大難的年月,孤苦無依的胡玉音分娩時險些死於難產,幸虧谷燕山聞聲趕去,不怕受牽聯,及時將她送到部隊醫院搶救,母子才轉危為安。谷燕山雖為此受到「停止組織生活的處分」,但他仍勇敢地肩負起作為臨時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吊腳樓終於倒塌了。到了1976年「三中全會」疏通了河道。負責落實全縣冤假鍺案平反昭雪的李國香,在地委副書記兼縣委書記的舅舅楊民高的啟發下開了竅,親自為胡玉音夫妻去帽平反。為此氣壞了當鎮長的王秋赦。秦書田被放了出來,3天趕了一千多里路,終於回到了妻子兒子身邊。1979年,芙蓉鎮又出現了勃勃生機,商販雲集,蔚為壯觀。谷燕山當了鎮委書記,忙著治理芙蓉河;秦書田當上了縣文化館副館長,又忙著「采風」;胡玉音成了街辦米豆腐店的服務員;黎滿庚官復原職。而王秋赦則真的瘋了,前襟上掛滿了像章,聲音凄涼地喊著:「千萬不要忘記啊——」、「文化大革命,五六年又來一次啊——」「階級斗爭,一抓就靈啊——」,像鬼魂幽靈徘徊在芙蓉鎮。的確,如今哪座城鎮,沒有幾個瘋子在游盪、叫喊?他們是一個可悲可嘆的時代的尾音。
10. 芙蓉鎮的作者簡介
古華(1942-
),原名羅鴻玉。湖南嘉禾人。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他曾長期生活在湘西內五嶺山區,對鄉鎮風俗很熟悉容,創作主要以這一地區的生活為背景。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爬滿青藤的木屋》、中篇小說集《浮屠嶺》、長篇小說《芙蓉鎮》等。《爬滿青藤的木屋》獲1981年全國短篇小說獎,《芙蓉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現旅居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