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紅岩作者簡介 100字
紅岩作者分別是羅廣斌、楊益言。羅廣斌,重慶忠縣人。著名作家。長篇小說《紅岩》作者之一。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國民黨軍第十六兵團司令官羅廣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學生。
楊益言(1925.11.18——2017.05.19),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人,中共黨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名小說《紅岩》的作者之一。早年參加革命工作,後被捕囚禁於重慶渣滓洞,出獄後根據其親身經歷寫成《紅岩》一書。
《紅岩》該書講述了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共產黨員在渣滓洞和白公館中受刑,敵人為了得到口供,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產黨員的堅強意志前,敵人卻是一籌莫展,一敗塗地的故事。
《紅岩》這一神品般的小說,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品質最高度的概括。紅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是革命先輩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是我們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紅岩》小說中的很多素材都是取自真人真事。我們不能否認,藝術的東西有些可能要比生活的真實更完美一些,但當真實地接觸白公館、渣滓洞革命先烈斗爭史實材料時,不能不承認沒有誇大的真實很多時候要比加工過的藝術更具沖擊力量。
② 《紅岩》的作者是誰
《紅岩》的作者是羅廣斌、楊益言。
羅廣斌(1924年-1967年),作家,重慶忠縣人。羅廣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學生。合著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長篇小說《紅岩》。
楊益言(1925年-2017年),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早年參加革命工作,後被捕囚禁於重慶渣滓洞,出獄後根據其親身經歷寫成《紅岩》一書。
紅岩的創作背景
《紅岩》的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曾於1948年先後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並囚禁在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里。他們和小說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經歷了那些驚心動魄的斗爭生活。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把這里的斗爭告訴後代」,他們先後寫了《聖潔的鮮花》《江姐》《小蘿卜頭》等報告文學與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
接著,又在這些敘寫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提煉和藝術概括,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岩》。從准備到成書,前後費時十年之久,寫了三百多萬字稿子,徹底返工過三次,大改過五六次。
③ 紅岩作者簡介
羅廣斌,原名並非其姓氏,他是小說《紅岩》的重要創作者之一,筆名羅廣斌和楊益言。羅廣斌出生於1924年,忠縣(重慶)人,1948年成為中共黨員,積極參與學生運動並利用家庭關系進行統戰和策反工作。不幸的是,1948年9月被捕,被囚禁在渣滓洞和白公館。他堅定地在獄中斗爭,拒絕了其兄羅廣文(國民黨高級將領)的保釋,選擇堅守立場。在獄中,他與難友們一起秘密製作五星紅旗,期待解放的到來。1949年11月的大屠殺之夜,他策反看守楊欽典,帶領難友成功越獄。解放後,羅廣斌擔任了共青團重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和文聯作協會員等職務,致力於宣傳烈士事跡,是《紅岩》的主要創作成員。然而,1967年被錯誤指控為叛徒,遭受了不公正的迫害。
楊益言,原名楊某,1925年出生於武勝縣,早年就讀於同濟大學,因參與學生運動被開除。1948年被捕,關押在渣滓洞,後在重慶解放前獲救。解放後,他在重慶市委任職,曾任科長、辦公室主任等職。1963年成為作家協會會員,專注於重慶文聯的創作工作。1979年,他參加了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1980年,他在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中擔任過副職。他的作品《紅岩》出版後引起了廣泛反響,被譽為「共產主義的奇書」,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然而,在「文革」期間,該書被污衊為「叛徒文學」並遭禁,作者也受到了嚴重打擊。直到「文革」結束後,小說才得以重新出版發行。
《紅岩》 是一部以共產黨人為爭取中國人民解放而進行的壯烈斗爭為題材的優秀長篇小說。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曾被共同關押在「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集中營里,親身經歷過敵人的種種野蠻暴行和共產黨人不屈不撓的斗爭生活。作為倖存者和最直接的見證人,這兩位作者在寫作了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的基礎上,進一步搜集整理先烈們的斗爭事跡,加以集中、提煉、進行藝術再創造。歷時十年之久,完成了這部氣勢恢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