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集作者 > 魯迅小說全集的背景

魯迅小說全集的背景

發布時間:2025-06-15 00:09:27

⑴ 魯迅主要作品的寫作背景及深層含義

一、《阿Q正傳》

寫於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之間,最初分章刊登於北京《晨報副刊》。《阿Q正傳》第一章發表於1921年12月4日《晨報副刊》的「開心話」欄,開頭諷刺考證家的那些近似滑稽的寫法。

但魯迅「實不以滑稽或哀憐為目的」,並希望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第二章起移載「新文藝」欄,直至1922年2月12日登畢,以後收入小說集《吶喊》。

《阿Q正傳》寫出辛亥革命並未給農村帶來真正的改革,並透過農村中貧苦雇農阿Q的藝術形象,影射出人性的劣根性,如卑怯、精神勝利法、善於投機、誇大狂與自尊癖等。

二、《狂人日記》

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按1917年5月陳衡哲白話小說《一日》發表在《留美學生季報》上)

魯迅透過一個「狂人」的日記,揭露中國傳統社會里的家族制度和禮教的毒害,指出中國歷史每頁都寫著「仁義道德」,但字縫里卻都寫著「吃人」兩個字。最後,日記說:「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因而喊出「救救孩子」的口號。

三、《孔乙己》

《孔乙己》是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小說,也是該篇小說的主人公。這篇小說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繼《狂人日記》之後寫的第二篇白話小說。這篇小說描寫孔乙己作為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缺乏實際技能,只會諸如「『茴』下面的『回』字有幾種寫法」這樣的迂腐「知識」。

他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淪落為小酒館里人們嘲笑的對象,後來因為偷書而被打斷了腿。根據小說的內容,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大人》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

小說暴露了當時的一些社會問題──科舉制度製造了大量只懂鑽故紙堆,沒有實際營生技能的讀書人。小說塑造了孔乙己這樣一個可笑又可悲的底層人物形象,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

四、《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創作從1926年2月開始,到11月結束。後又在1927年7月11日寫了《後記》。《朝花夕拾》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陸續發表於《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魯迅在廣州重新加以編訂,並添寫《小引》和《後記》,1928年9月結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一共收入了十篇作品。其中包括:對貓的厭惡和仇恨的《狗·貓·鼠》;懷念長媽媽的《阿長與<山海經>》;批判封建孝道的刻板虛偽的《二十四孝圖》;表現封建家長制陰影的《五猖會》;描繪迷信傳說中的勾魂使者《無常》;寫童年之事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揭露庸醫娛人的《父親的病》;描寫一個心術不正,令人憎惡的衍太太形象的《瑣記》;最使魯迅感激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鄉好友《范愛農》。《朝花夕拾》將往事的回憶與現實的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充分顯示了作者關注人生、關注社會改革的巨大熱情。

五、《在酒樓上》

《在酒樓上》是魯迅《彷徨》中的一篇小說,被魯迅胞弟周作人認為是魯迅寫得最好的小說之一,是「最富魯迅氣氛的小說」。這篇小說探討了辛亥革命後,曾經參與革命的知識分子的命運。

有人認為,魯迅在呂緯甫這個人物身上注入了自己的影子,並藉此思考自己的命運及選擇。在這個意義上,《彷徨》中另一篇《孤獨者》是此篇的姊妹篇,而魯迅實際的選擇是與他在這兩篇小說中假想的兩條路都不相同的另一條路。

閱讀全文

與魯迅小說全集的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天下第一的穿越小說 瀏覽:611
現代言情小說娛樂圈文 瀏覽:341
exo小說女主是英國公主 瀏覽:847
小說女主女兒卓犖 瀏覽:774
小說里有姓寒的女主 瀏覽:136
無人領取gl小說完結 瀏覽:455
女主叫一笑的古代小說 瀏覽:57
瞬間升級系統秒變神小說 瀏覽:563
女主是動物的獸小說 瀏覽:840
女主毀容跳下懸崖的小說 瀏覽:120
言情小說女主被劈腿 瀏覽:807
少年同盟同人小說 瀏覽:135
趙吏王小亞同人小說 瀏覽:900
有個小說主角叫凌塵的 瀏覽:480
總裁大人請溫柔點的小說 瀏覽:466
抗日系統之我是會員小說 瀏覽:180
女主被迫被調教的小說合集 瀏覽:831
偽兄妹長篇完結小說 瀏覽:328
有沒有什麼現代的著名小說 瀏覽:597
重生明朝文官類小說 瀏覽: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