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兩莖燈草選自什麼朝代
兩莖燈草選自清代小說《儒林外史》。
嚴監生是清代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一個人物。小說作者是清代的吳敬梓,他用諷刺的手法,描寫了封建社會讀書人對功名的追求,以及他們的生活狀況。
(1)吳敬梓寫的諷刺小說是什麼擴展閱讀
嚴監生是廣東高要縣監生,原名嚴大育,字致和,嚴貢生之弟,是一個復雜立體的人物形象。
嚴監生是臨終之際,伸著兩根指頭就是不肯斷氣,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媽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勸,但都沒有說中,最後還是趙氏走上前道:「爺,別人說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直到趙氏挑掉一根燈草,他方才點點頭,咽了氣。
這細節說明了嚴監生對自己的吝嗇。當然,我們也應認識到嚴監生性格的復雜性。他的性格中有吝嗇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憐的一面,還有慷慨與不乏人情的一面。他以金錢作為護身符,來消災弭難,苟且偷安。正妻王氏病後,他延請名醫,煎服人參,毫不含糊。
王氏死後,他深情悼念,「伏著靈床子又哭了一場」,這不是「做戲」的眼淚,誠如閑齋老人的評語:「此亦柴米夫妻同甘共苦之真情。」這里寫出了他具有人情的一面。由於他沒有家族優勢,至死也怕嚴老大,他活得卑微,死得窩囊。
至於對財產的聚斂,主要靠兩種方式:
一是靠剝削來佔有;
二是靠慘淡經營,精打細算,甚至靠生活方式上的自虐來減少開支。他愛財、聚財,但有時慷慨。他並不甘心屈從別人,這種心態在他臨終託孤於內兄的沉痛遺言中充分地揭示出來了,他說:「我死之後,二位老舅照顧你外甥長大,教他讀讀書,掙著進個學,免得像我一樣,終日受大房的氣。」臨終前的一席話,可謂是他人生經驗的總結。
總之,他是一個在統治階級中被人捉弄的人物,他有吝嗇的一面,又時有慷慨,不乏人情味。對嚴監生這個人物的多層面發掘,有利於全面領會作者深邃的用心和婉轉多姿的筆力。直到現今,他的形象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2. 中國有一個吝嗇鬼——嚴監生,他出自清代作家_____,的長篇小說__________。
中國有一個吝嗇鬼——嚴監生,他出自清代作家吳敬梓的長篇小說《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對象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典型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描寫了一些深受八股科舉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當時世俗風氣的敗壞,其中嚴監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人物。嚴監生,名大育,字致和 ,在讀過這部分內容的人來說,能看出嚴監生是個極其吝嗇的人物。臨死前的嚴監生伸出兩根手指,只為那兩莖燈草,更使得嚴監生這一吝嗇的形象深入人心。
3. 明清的四大諷刺小說是什麼
1. 清朝時期,吳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是其中之一,該書深刻揭示了當時官場的虛偽與腐敗。
2.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雖以鬼怪故事為主,但也包含了對當時社會現象的諷刺。
3. 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則直接以官場為背景,對官員的丑態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4. 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也是一部諷刺小說,通過主人公的視角展現了晚清社會的種種怪現狀。
至於「四大譴責小說」,其中:
1. 劉鶚的《老殘游記》通過一個江湖醫生的經歷,批判了社會的黑暗面。
2. 曾經朴的《孽海花》以晚清政壇為背景,描繪了一系列政治丑聞。
3. 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同樣出現在四大譴責小說列表中,可見其對官場的批判力度。
4. 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在譴責小說版本中被稱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通過描述主人公二十年的見聞,反映了社會的種種問題。
4. 四大諷刺小說家是哪四個人
四大諷刺小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蒲松齡《聊齋志異》、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趼人《二十年眼見之怪現狀》。
四大譴責小說: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堯人《二十年眼見之怪近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