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形容女子破瓜,指的是多少歲的年齡
這年代,甭提破瓜,結婚時都爛瓜大有人在,往日的真節牌坊都燒火了,現在好像都成工具了,使出來的更好使,新的還得現打磨!這就是進步!
Ⅱ 舊時把多大年齡的女子稱為破瓜
破瓜」不是打破瓜也不是破爛瓜,它有兩個完全不同的意義:一是比喻未成年少女和老年婦女;二是象徵女子第一次發生性行為。 少女的破瓜:瓜字破之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曾寫過《中國房內考》和《秘戲圖考》的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在理解中國的女孩的破瓜概念時,他認為是指女孩的二八的年紀,也是和漢字的「瓜」就是兩個「八」字組成的特殊字型決定的。破瓜說女子年十六歲,依據很多。《辭源》第三冊2242頁「破瓜」條曰:瓜字可分剖成二八字,故詩文中習稱女子十六歲為破瓜之年。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唐西京咸宜觀女道士魚玄機,長安里家女也。……破瓜之歲,志慕清虛。」宋汝南王有妾名碧玉,以寵愛之甚,所以作《碧玉歌》:「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破瓜女又稱碧玉女,又稱未笄女,指未成年之少女。陸游《無題》:「碧玉當年未破瓜,學成歌舞八侯家。」清瞿灝《通俗編·婦女》:「宋謝幼詞:『破瓜年紀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
老年婦女的破瓜:說破瓜是老年婦女也源於清瞿灝《通俗編》:「若呂岩贈張泊詩:『功成當在破瓜年』,則八八六十四歲。」兩個八,即可相乘也可相加,差別卻大得很。
破瓜含義演變為第一次性行為:後來演變成女子的第一次性行為,也叫破身、開苞,或開處。《聊齋志異·狐夢》:「二姊開口解頤,豪爽調皮,一見三娘就以『妹子已破瓜矣』、『刺破小吻』戲謔。」破瓜、刺破小吻的意思都是笑三娘已不是處女。抱瓮老人《今古奇觀》第五卷「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那杜十娘自十三歲破瓜,今一十九歲,七年之內不知歷過了多少公子王孫,一個個情迷意盪,破家盪產而不惜。」就是說杜十娘十三歲開始接客,破了處女之身。明代對飲茶文化頗有研究的學者許次紓在《茶疏》一文中,稱飲茶三巡有不同之境界:「初巡為婷婷裊裊,再巡為碧玉破瓜,三巡以來,綠葉成蔭矣,開之大以為然。」以女子喻茶,第一杯如少女,第二杯如少婦,三杯以後就是中年婦女了,各有各的韻味。
破瓜的標志是處女膜破損:世界上許多民族都特別重視女子的貞節問題,說白了,就是重視女子的處女膜問題。對失貞的女子的處罰都是十分殘酷的。馬來群島的琅波克人如果發現了未婚女子和男子發生了性關系,就把這對男女背靠背綁著投入有鱷魚的河中。古代印度如發現少女在婚前懷孕,就要把她絞死,而且行刑者定為她的母親。尼亞斯島的土人如果發現女兒在結婚前處女膜已經破了,就要把她活埋。中國直到20世紀初還存在把婚後失貞的女子處以沉潭、活埋或以亂石砸死的野蠻做法。位於落基山脈東方的印第安人如果發現妻子不貞,則用刀削去其鼻、使其醜陋,以防止她以後的不貞。埃及也曾有與此相似的風俗。烏干達人視通姦罪比殺人罪更重。中世紀的西歐諸國把被捉和他人私通的女子綁於高處,火燒其臀部,或赤裸著縛在馬上遊街示眾。據高爾基筆下記載,在俄羅斯農村,直到19世紀末還有這種做法。直到今天,阿拉伯地區的男女通姦,有被亂石打死的危險。
誰來享受破瓜權: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作為丈夫並沒有給妻子破瓜的權利,也就是初夜權。享有這個權利的是神獸。古埃及有崇拜「金牛」之風,所謂「金牛」是體上有特別的斑紋的黑牡牛,據說這是生殖之神奧色里斯的化身。凡有「金牛」出身,祭司們就把它小心飼養,等過了四個月頭,就送進「金牛廟」。「金牛」初到廟堂的四十天內,男人不能去,只讓女子在廟內裸體供奉,少女們紛紛把下體獻給「金牛」,這是她們的一種宗教責任。享有這個權利的是僧侶、祭司或者國王、酋長、地主、君主,因為他們是神的代表。古代的印度王於新婚的三天內不得與新王妃接觸,這三天要交給最高的僧侶和王妃共寢。在18世紀的湯加王國,當地所有處女的初夜只能由國王來享受。1777年時,已經八十歲的老國王平均每天要給八到十名處女破瓜,據統計,他一生給三萬七多名處女破瓜。享有這個權利的還有親友和賓客,甚至賤民、僕役及外地人。非洲的利比亞人,把一切女子結婚的第一夜委身於來客,女子本身還認為這是一種榮譽。菲律賓的一些土人之間,有特設的公吏專司此事。新喀利多尼亞的處女在結婚前,要用很高的報酬僱人「破瓜」。據日本學者南方熊楠敘述,從前松本正藏游印度,寄住在某貴族家,有一天主人竟卑躬屈節地請求他為女兒「破瓜」。
古人之所以這樣做,是出自對血的恐懼和對處女膜的禁忌。如斯瓦希里人和摩洛哥人都相信女子初次性交處女膜破裂而流的血和精液混合,會變猛毒而遺害子孫。烏克蘭人也以為男子與處女性交,會發狂而死。所以不少原始民族都想方設法在女子婚前破壞她的處女膜。心理分析學之父弗洛伊德認為,就女性來說,初婚導致肉體器官的受損和自惡的心理創傷,這種心理常常表達為對於逝去的童貞的悵惘和婉惜,表現為對奪去其童貞的人的一種深刻的惱怒。意思是說,與這個女子共處一生的男人為了避免婦女因童貞的喪失而成為惱怒的對象,所以把破瓜權交給
Ⅲ 為什麼古代女孩十六歲叫破瓜之年
破瓜,指十六歲女子。
這是舊時文人將「瓜」字拆為二八字以紀年。《通俗編/婦女》:「宋謝幼詞:『破瓜年紀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
「破瓜之年」亦謂六十四歲。《通俗編》又雲:「若呂岩贈張泊詩:『功成當在破瓜年』,則八八六十四歲」。有室之年,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結婚之年。語出《禮/曲禮上》。
不要覺得「破瓜」這樣的字眼非常刺眼,粗鄙,甚至下流,但在古代,卻是一個可以入詩的詞彙,「未破瓜」意思就是還是處女。
Ⅳ 破瓜之年是形容女子什麼時候,為什麼叫「破瓜」
“破瓜之年”形容的是女子十六歲,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有些人以為破瓜指的是女子可以成婚了,但其實不是這樣。破瓜之年和女子何時成婚、是否婚配的年紀都沒有關系,單純地就是指女子十六歲的年紀。
至於為什麼是十六歲,這個說明大家還沒有達到統一。但是現在比較認可的說法是“瓜”這個字如果拆分開來,就可以粗略地劃分為“二”和“八”兩個字,就寓意著“二八年華”,也就是十六歲。

所以,古代有很多的詞是用來形容女生的年紀,比如說及笄之年,豆蔻年華,金釵之年等等,這些都是大家現在經常聽到的。
Ⅳ 女子十六即為「破瓜」這句老話中的「破瓜」指的是什麼
古人對於文化非常重視,在封建社會,無論是什麼年代,讀書人都是備受尊重的。古人崇尚文雅,尤其是各種稱呼,喜用雅稱。在年紀上也是,古人對每個年紀都有獨特的稱謂。如男子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女子十二金釵,十四豆蔻,十六破瓜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應了古人的智慧。古代少女十六歲為什麼會被稱之為「破瓜」呢?

幾乎在同一時期的清朝文學家褚人獲曾經在自己的著作《通俗編》之中匯集了關於「破瓜」一詞的三種解釋:其一,認為其代指女子16歲;其二。認為其代指「女子初經人事」;其三,也可解釋為八八六十四歲。綜上所述,破瓜的本意與人們廣為流傳的說法,出入甚大,見仁見智。
Ⅵ 破瓜的年齡是指多大呀為什麼這樣稱呼呀
一、破瓜指女子十六歲。
破瓜是個時間名詞,更確切說應該是年齡段名詞,就像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男子二十歲弱冠,女子十五歲及笄一樣。
原因是古人發現「瓜」字可分為兩個「八」字,所以破瓜就是二「八」,古代用於指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以紀年,謂十六歲,詩文中多用於女子。亦作「分瓜」。
李群玉詩:「碧玉初分瓜字年。」碧玉是指小家閨女。這句話的意思是:小家閨女剛剛滿十六歲。
段成式詩:「猶憐最小分瓜日。」就是說:還應改憐愛她小小的十六歲年齡。
二、指六十四歲
《通俗編》:「若呂岩贈張洎詩『功成當在破瓜年』,則八八六十四歲。」
三、破瓜之年
瓜字可以分割成兩個八字,所以舊詩文稱女子十六歲時為「破瓜之年」。
出處:宋·陸游《無題》詩:「碧玉當年未破瓜,學成歌舞入侯家。」,指年齡很小時,不超過十六歲,就參加了歌舞培訓,並進入侯門充當樂伎。
四、破瓜被小說引為「破身」,以訛傳訛,謬種流傳好多年,深入人心。
馮夢龍《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那杜十娘自十三歲破瓜…」
但是古人也早已指出其非,比如《通俗編·婦女》:「宋謝幼盤詩:『破瓜年紀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為破瓜,非也。瓜字破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
《隨園詩話》卷十三 有雲:《古樂府》:「碧玉破瓜時。」或解以為月事初來,如破瓜則見紅潮者,非也。蓋將瓜縱橫破之,成二「八」字,作十六歲解也。
Ⅶ 女子第一次失身為什麼叫破瓜
瓜字破之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由此看,古人是採取象形拆字的方法,將瓜一破為二,看似二八字,言其義為十六歲。
明代馮夢龍在他的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就有:「那杜十娘自十三歲破瓜」之說,其中就暗含破身之義,因為按照古人的說法,「破瓜」是指十六歲而非馮所指的十三歲。顯然到了清代時這種俗語更加普遍。
Ⅷ 用來形容古代女子的破瓜之年,指的是多大年紀
古人對於文化非常重視,在封建社會,無論是什麼年代,讀書人都是備受尊重的。古代不識字的人比現在要多很多。起初受教育只是富人的權力,後來慢慢的底層人才有讀書的權力。而古人崇尚文雅,尤其是各種稱呼,喜用雅稱。在年紀上也是,古人對每個年紀都有獨特的稱謂。如今這些稱謂已經很少見了,只是在書籍中才能見到,很多人不知道還有誤解,鬧了不少笑話,另一方面也說明現在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不重視,作為年輕人要重視傳統文化,文化只有傳承了才會不斷發展和延續。

相比古人,現代人在年齡上面已經很好聽到這樣的雅稱了,年齡有時候就是一個數字代號,很多人都不關心其中的含義,就拿這個"破瓜之年"來說,很多人不清楚其中的含義。而古人覺得男子成年的時間相對較晚,所以也有這樣的稱謂"弱冠之年"形容男子剛成年,可以舉行成人禮了。要是對於這些文化常識都不了解的話,實在是是讓人很痛心,畢竟是傳統文化,每個人都應該是傳承者,對傳統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只有這樣文化才能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關於年齡的雅稱,其實還有很多種,比如不惑、耄耋等,這背後不僅是文雅的稱謂,更多的是古人對於生命的境界的理解,蘊含了生命哲學。
Ⅸ 古代女子破瓜,到底是在多少歲
古人說話比較隱晦,而且有學問的人多用文言文,年深日久如今的我們已經有很多不能理解了。
破瓜,其實正如大多數男人理解的,就是指女人可以有性行為了。
然而,並不是你想的那麼齷齪。破瓜是根據字來解釋的,瓜子像八,在古代女子二八一十六歲已經成年,如今估計13歲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