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主重生文
推薦兩本公主復仇的,不知道可不可以幫到你
《公主復仇,雲愁那悲》
《帝台嬌,王的寵妃》
他是王朝最精明睿智,冷血狠辣的少年天子,削藩奪位,皇權在握。
她是南唐最神秘傳奇,驚才絕艷的長公主,平定內亂,扶持幼帝。
他要統一天下,她要保家衛國。
他尋遍天下要將她殺之而後快,她卻在他的後宮步步高升,寵冠六宮。
終有一日,當她隱秘的身份被揭開,他是否愛她如初?
她是天下女子艷羨的傳奇寵妃,身系兩國君王恩寵,尊為兩國皇後。
大夏皇帝為她散盡後宮,獨寵一人,北漢帝為她斂盡天下奇珍,築就一座華美無雙的鳳凰台。
可是,這兩個給她一生榮寵的男人,一個讓她家破人亡,一個將她囚於深宮多年。
生死相許,柔情萬千,終敵不過家仇國恨,帝王霸業。
《帝訣,浮生亂》
那一年,
他領軍兵臨城下,鐵甲幽幽,六軍不發。
她素手執劍而立,山河拱手,為君一笑。
一世征戰,步步為營,她想要卻只是與他相守一隅、松蘿共倚。
然,站在江山的兩端,看到彼此漸行漸遠,卻終究,無力回天。
誰還記得,
那年桃花樹下,紅線千匝。執子之手,輕許此生無憂。
……
所謂禍水,覆亂江山,並非女人的特權。
所謂紅顏,惑亂君心,使得帝王孤身盼。
朝華殿內,一代女皇英年駕崩,她說的最後一句話——
「我不見他,我永遠不見他。」
……
她本無意江山,卻被推上了一條不歸路。回不到歸去,看不見未來。
他要一統天下,卻因那人佇立不前。只求,歲歲年年相守。
戰火紛亂,誰可許我一世安然?
傾我一世韶光,譜一浮生亂。
萬世千秋,笙歌不散,子可安?
……
繁華落盡,他輕輕擁她入懷。
淺笑著說「你這么笨,全天下也就只有我會要你。」
也只有我能要你、我敢要你。
——————
一代少年帝王成長史,一位亡國公主復仇史,一段戰火流離絕戀史……
『貳』 有重生到文革時期的小說嗎
《帶著空間回六零》
作者:歐言午
狀態:完結
標簽:空間流+種田文
簡介:
出差的付仲夏倒霉的碰上了火車脫軌,一頭撞在了隔壁大爺的銅手鐲上。
什麼?這是個隨身空間?還帶著隨身空間回到了六十年代。空間里還帶著一火車的行李。哦!這人品!
有了隨身空間是用它發家致富,還是開金手指?哦,仲夏只是個小女人,只是想過平凡的生活。
所以,她要把自己身邊的人都培養成各型人才,而她自己嘛……
她要過自己喜歡的日子,做個大文豪。噓!咱就是作家,賺錢了要低調低調!
《重生62年》
作者:王小事兒
狀態:斷更
簡介:
石秀英大病終逝,醒來之後卻發覺自己回到了四歲的時候。
重來一遍的人生並不是她所希望的,因為這是個貧窮動亂的年代,但她卻安然處之,不是因為經歷過一次,也不是無所畏懼,因為她有女兒賦予她的神奇空間。
她相信,這一世,她一定會活的不同。
《情迷金三角》
作者:末代
狀態:完結
標簽:靈魂轉換、穿越時空
簡介:
顛沛的亂世,深幽的大山,
妖艷的罌粟,邪惡的毒品。
在如此不見天日的黑暗時代,能否擁有美好的愛情?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似乎遇見了對的人,該如何繼續?
想逃離,卻又欲罷不能;想留下,卻又情理難容。愛一個人,就是一場劫難。
中國留學生張靜姝在泰國不慎跌入河裡,穿越到上個世紀60年代的金三角,遭遇大毒梟關沙,
《隨身空間之重生紅色年代》
作者:夏天的夜空
標簽:空間流+種田文
簡介:
身患絕症的孤兒,重生回到轟轟烈烈的紅色年代,重溫家庭溫暖,享受濃濃親情,感受時代變遷,並收獲一份完美的愛情。
(溫馨甜文,不虐不坑,家長里短)
《重生於一九六五》
作者:東方清嵐
狀態:連載
簡介:
年過五旬的沈安平夫妻在農田幹活的時候,發生意外,帶著自家的房子和附近的百畝良田重生到六十年代,那個物資缺乏,憑票憑證的年代。
這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年代,熟悉是因為曾經他們出生在這個年代,陌生是因為他們如今是生活在這個年代的成年人。
這個缺衣少食的年代,一個瘋狂的年代,為了生存,為了給孩子遮風擋雨,給孩子們創造更好的條件,夫妻兩人攜手奮斗,創造美好生活。
重生農家有田》
作者:海星99
狀態:完結
標簽:空間、種田
簡介:
重生1972年的農家,一種你所不知道的生活。
雖然缺衣少吃,極品圍繞,但是憑借空間,讓家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本作品將帶你回到生產隊時期的農家,品味不一樣的生活。 重溫曾經的歲月,體味別樣的童年。
《隨身空間之重生七十年代》
作者:慕水之魚
標簽:空間流+種田文
簡介:
現代女孩帶著空間重生於七十年代,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裡結識二三知己,收獲一枚良人,與親朋好友一起創造美好未來。
(種田生活,家長里短,主打溫馨)
《重生之小知青》
作者:納蘭靈樞
簡介:
爹不疼娘不愛的現代女孩放棄了隨身空間,放棄了奢華的生活,被忽悠到了那個特殊的年代。
成了北大荒的小知青,認識了一群特殊的朋友,發生的一系列小故事。
本文女主非女強人,BUG多多。
《重生農家小媳婦》
作者:鈺珞
狀態:完結
簡介:
剛剛走馬上任的女大學生村官韓秋菊,重生回到上世紀70年代農家,附身在一被家暴打的快要斷氣的小媳婦身上,不只家徒四壁,還有個惡婆婆、暴力老公,就連娘家父母也是蠻橫無理、極度的重男輕女的老封建,從不把自家女兒當人看待,這樣的日子可怎麼過?
還好,有這片資源豐富的綠水青山,憑著自己的才學和智慧,在這么個年代,想要混出個人樣,一點問題都沒有!
《重生1975》
作者:范醒
狀態:完結
標簽:空間流、架空
簡介:
程希一覺醒來發現自己附在了一個怪力小孩身上,時間是1975年的秋天。
這小孩身上有許多謎,幾番求證之後,程希才明白,原來這小孩竟然有一個隨身庄園,只是年紀幼小的她完全不知道怎麼使用,才使得她成了村人口中的怪物。
後來,母親過世,程希隨著小孩的舅舅去了首都上京。故事從這里展開。
因為故事開頭部分的描寫,可能會讓讀者們誤會。特此聲明:
一,此文不是農村文,故事主要是在城市發生。
二,此文不是知青文,開始就是1975年,馬上文革就要過去了。
三,此文架空背景,咳,咳,咳,有些事還是架空了好說。
『叄』 求。穿越。重生。歷史軍事類年代不限。但希望有清末民國,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
(中國歷史時期)
編輯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並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志。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中文名
春秋戰國
外文名
the Spring and Autumn;warring state period
相關朝代
東周
起止時間
前770年-前221年
開國之君
周平王
亡國之君
周赧王
主要國家
齊,楚,燕,韓,趙,魏,秦等
主要名人
老子、孔子、商鞅、嬴政等
主要事件
百家爭鳴、變法、秦滅六國等
官方語言
上古漢語
主要民族
漢族
主要文化
華夏文化
政治體制
君主制
目錄
1 名稱
2 歷史
▪ 春秋紛爭
▪ 戰國形勢
▪ 秦並六國
3 政治
▪ 權力關系
▪ 刑法
▪ 改革與變革
▪ 地方行政
▪ 諸侯國
4 軍事
5 經濟
▪ 農業
▪ 工商業
▪ 手工業
6 人口
7 文化
▪ 文字
▪ 文學
▪ 思想
▪ 藝術
▪ 書法
▪ 建築
▪ 醫學
▪ 教育
8 社會
名稱
編輯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後史學家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為止(也有學者認為應到《左傳》記載之終(前468年)、三家滅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晉(前403年)),稱為「春秋時期」。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期。
戰國(前476年,一說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這一時期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
東周在戰國後期(前256年)即已被秦國滅亡,所以戰國時代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五國相王後各大諸侯紛紛僭越稱王(吳、越、楚三國春秋時代已稱王),周王權威進一步受損。
戰國時代及之前的春秋時代,都是後世史家對東周這段歷史時期的再次劃分,「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隨著時間的發展,這種觀點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補充。在前403年之前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和前403年三家分晉。目前,《史記》的觀點因包括了如上重要的歷史事件而得到多數採納。而在戰國時期的結束是在秦統一中國(前221年)。
歷史
編輯
春秋紛爭
魯國孔子的編年史《春秋》一書而聞名天下。《春秋》從公元前722年開始,至公元前481年結束。歷史上通常將周平王東遷至公元前476年之間的歷史時期稱之為「春秋」時代,這段時間基本上和《春秋》一書記事所跨時間相同。(參見詞條「春秋」)
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以後,西土為秦國所有。它吞並了周圍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國家,成了西方強國。在今山西的晉國,山東的齊、魯,湖北的楚國,北京與河北北部的燕國,以及稍後於長江下游崛起的吳、越等國,都在吞並了周圍一些小國之後,強大起來,成了大國。於是,在歷史上展開了一幕幕大國爭霸的激烈場面。
首先建立霸業的是齊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內政,使國力強盛。又用管仲的謀略,以「尊王攘夷」為號召,聯合燕國打敗了北戎;聯合其它國家制止了狄人的侵擾,「存邢救衛」;公元前656年,齊國與魯、宋、鄭、陳、衛、許、曹諸國聯軍侵蔡伐楚,觀兵召陵,責問楚為何不向周王納貢。楚的國力也很強盛,連年攻鄭。但見齊桓公來勢兇猛,為保存實力,許和而罷。以後,齊桓公又多次大會諸侯,周王也派人參加會盟,加以犒勞。齊桓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
齊國稱霸中原時,楚國向東擴充勢力。齊桓公死後,齊國內部發生爭權斗爭,國力稍衰。楚又向北發展。宋襄公想繼承齊桓公霸業,與楚較量,結果把性命都丟了。齊國稱霸時的盟國魯、宋、鄭、陳、蔡、許、曹、衛等國家,這時都轉而成了楚的盟國。
正當楚國想稱霸中原之時,晉國勃興起來。晉文公回國後整頓內政,增強軍隊,也想爭當霸主。這時周襄王被王子帶勾結狄人趕跑,流落在外。晉文公以為是「取威定霸」的好機會,便約會諸侯,打垮王子帶,把襄公送回王都,抓到了「尊王」的旗幟。公元前632年晉楚兩軍在城濮大戰,晉軍打敗了楚軍。戰後,晉文公在踐土會盟諸侯,周王也來參加,冊命晉文公為「侯伯」(霸主)。
晉楚爭霸期間,齊秦兩國雄踞東西。春秋中葉以後,楚聯秦,晉聯齊,仍是旗鼓相當。但爭霸戰爭加劇了各國內部的矛盾,於是出現了結束爭霸的「弭兵」。公元前579年,宋國約合晉楚訂了盟約: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來,互相救難,共同討伐不聽命的第三國。「弭兵」反映了兩個霸主之間的勾結與爭奪,也反映了一些小國想擺脫大國控制的願望。公元前575年晉楚於鄢陵大戰,楚大敗;公元前557年晉楚於湛阪大戰,楚又敗。這一期間,晉秦、晉齊之間也發生過大戰,晉獲勝。公元前546年,宋國再次約合晉楚(弭兵),參加的還有其它十多個國家。會上商定:中小國家此後要對晉楚同樣納貢。晉楚兩國平分了霸權。
當晉楚兩國爭霸中原時,長江下游崛起了吳、越這兩個國家。晉為了對付楚國,就聯合吳國。吳、楚之間多次發生戰爭。公元前506年,吳國大舉伐楚,節節勝利,一直打到楚都。從此,楚的國力大大削弱。在晉國聯吳制楚時,楚國則聯越制吳,吳、越之間戰爭不斷。吳王闔閭在戰爭中戰死,其子夫差立志報仇,大敗越王勾踐,並率大軍北上,會諸侯於黃池,與晉爭做盟主。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積蓄力量,乘吳王夫差北上爭霸之機,發兵攻入吳都。夫差急忙回歸,向越求和。不久,越滅吳,勾踐也北上會諸侯於徐州,一時成了霸主。
所以,春秋實際上有七霸,與戰國的七雄總量相當。
春秋時期各國的兼並與斗爭,促進各國、各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不同族屬間的接觸與融合。經過這一時期的大變動,幾百個小國逐漸並為七個大國和它們周圍的十幾個小國。
戰國形勢
戰國時代的形勢是:楚在南,趙在北,燕在東北,齊在東,秦在西,韓、魏在中間。在這七個大國中,沿黃河流域從西到東的三個大國──秦、魏、齊、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勢的力量。
春秋列國圖
從魏文侯開始至公元前四世紀中葉,是魏國獨霸中原的時期。魏的強大,引起韓、趙、秦的憂慮,它們之間摩擦不斷。公元前354年,趙國攻衛,魏視衛為自己的屬國,於是出兵攻打趙都邯鄲。趙向齊求援,齊派田忌救趙,用孫臏之計,襲擊魏都大梁。時魏軍雖已攻下邯鄲,不得不撤軍回救本國,在桂陵被齊軍打敗。次年,魏、韓聯合,又打敗齊軍。公元前342年魏攻韓,韓向齊求救,齊仍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設計將魏軍誘入馬陵埋伏圈,齊軍萬箭齊發,魏國大將龐涓自殺,魏太子申被俘。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由此造成了齊、魏在東方的均勢。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逐漸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於是向東擴展勢力。先是打敗了三晉,割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後又向西、南、北擴充疆土,到公元前四世紀末,其疆土之大與楚國接近。
在秦與三晉爭斗之時,齊國在東方發展勢力。公元前315年,齊國利用燕王噲將王位「禪讓」給相國子之而引起的內亂,一度攻下燕國。後因燕人強烈反對,齊軍才從燕國撤出。當時能與秦國抗爭的唯有齊國,斗爭的焦點則集中在爭取楚國。
楚國的改革不徹底,國力不強,但它幅員廣大,人口眾多。楚結齊抗秦,使秦國的發展大受影響。於是秦派張儀入楚,勸楚絕齊從秦,許以商於之地六百里為代價。楚懷王貪圖便宜,遂與齊國破裂。當楚國派人去要地時,秦相張儀卻狡辯稱「只有六里」。楚懷王興兵伐秦,大敗而回。楚國勢孤力弱,秦便東向進圖中原。先是與韓、魏爭斗,後與齊國爭斗。公元前286年,齊滅宋,使各國感到不安。秦國便約韓、趙、魏、燕國攻齊,大敗齊軍。燕國以樂毅為將,趁勢攻下齊都臨淄,攻佔七十餘城。齊王逃至國外,為楚所殺。齊國的強國地位從此一去不復返。由此,秦國開始了東向大發展。
秦並六國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後來的秦始皇帝)即位。
秦始皇
他任用尉繚、李斯等人,加緊統一的步伐,用金錢收買六國權臣,打亂六國的部署,連年發兵東征。經過多年的爭戰,從公元前230年秦國滅韓至公元前221年滅齊,東方六國先後為秦統一。中國實現了華夏民族的統一、建立起了一個中央集權國家。
秦的統一是春秋以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比起西周,東周時期的生產力又有新的發展,采礦、冶煉、鑄造業中出現了許多新工藝,如豎井中採用垛盤支護,使採掘深處的銅礦成為可能;硫化礦冶練技術的出現,拓寬了銅礦資源的利用;焊接、嵌錯、鎏金和失蠟法鑄造工藝等,使中國的青銅時代進入又一個繁榮期。鐵器的出現,特別是戰國中葉以後鐵工具在農業和手工行業中逐漸普及,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分工更細,各行各業的興盛,促進了商品的生產和流通,使商業活動空前活躍。新興地主階級及相應生產關系的出現,對舊有生產方式是個沉重打擊。這是生產力的一次解放。可是分封制導致割據與混戰,給社會經濟帶來很大的損失,造成人員的大量傷亡。各國之間設關立禁,也不利於社會生產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因此,只有實現統一,才能促使社會更快地發展和進步。廣大農民、工商業者和新興地主都盼望統一。雖然統一是靠長時間戰爭實現的,人民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它畢竟換來了歷史的進步,使一種新的制度得以確立。
政治
編輯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破壞了奴隸制的舊秩序,給人民帶來了災難和痛苦。但戰爭的結果加快了統一進程,促進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變革的步伐。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壯大,他們在各諸侯國先後開展了變法運動,新的制度終於建立起來。變法最徹底的秦國,成為各諸侯國中實力最強者,後來發展成統一的核心力量。[1]
權力關系
不應假設,那些在晚周行使政治權力或為自己購地的人一定是
西周等級示意圖
在周初曾經統治諸侯國或擁有地產的貴族的後裔。相反,變化的動力在最高的政治階層導致了越來越厲害的社會變動。許多舊的貴族門第衰敗或消失,而被一些出身微賤的人所代替,這些人血統上與最高層的家族沒有直接關系。
這些青雲直上的人大部分可能來自稱為士的低層邊緣的貴族;這些人有良好的出身,但沒有貴族的爵位,他們充當武士、官吏、國家政府和貴族家庭的監管者,或者靠土地為生,有時他們自己也種地。許綽雲根據對春秋時期在政治上活動的516人及戰國時期在政治上活動的713人所作的統計研究,發現後一個時期出身微賤的人的百分比兩倍於前一個時期:春秋時期為26%,戰國時期為55%。
約在最後一個世紀,社會出身不明的人的隊伍由於平民出身的人(如商人)——他們的財富能使他們取得土地和權力——的加入而進一步擴大。一個新的地主和官吏階級以這種種方式,到戰國後期已經形成,它是整個中華帝國史中一直作為統治精英的學者——紳士階級的鼻祖。
作為對公元前221年之前的先秦史有意義的認識理解,從廣義上對周代(傳統時期為公元前1122—前256年)出現的政治和社會形勢進行了解。在那個時代最後兩三個世紀的動盪對漢民族許多形形色色的變化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
當周王室推翻商朝時(約在公元前1046年,而不是傳統的公元前1122年),新統治者將征服的土地分封給王室成員、緊密盟友和原商朝統治者的後裔,以及一些獲準保持原來土地的地方豪強。這樣,中華世界就被分成大批政治實體;據認為,在周代的春秋時期(公元前722—前481年)已有約170個政治實體。當然,其中絕大部分是非常小的,它們在內部分成采邑,又被分給每個統治家族的親戚或官員。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戰爭連綿不斷,許多諸侯國被消滅,或者其面積大為縮小,所以當周代的下一個分期戰國(公元前403—前221年)來臨時,只剩下了七個大國。七國中包括遠處華夏大家庭極西端的秦,但不包括周王室本身。當公元前770年一次夷狄的進攻迫使周王室放棄今西安(在陝西)附近的西都,而在今洛陽(河南)附近建立新都,也就是東部的都城重立王室(其疆域及重要性均遠不如前)時,它已經喪失了一度行使的大部分政治權力。這些諸侯國到了戰國初期已經變成了完全獨立的國家。
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魯國朝王三次,聘周四次。[2]
刑法
另一個重要的制度革新是採用成文的法典化法律。這種法律日益代替了傳統和主要是不成文的、但被默認的那些稱之為「禮」(此字有不同的解釋,如「傳統習俗」、「禮貌行為的通例」、「禮儀儀式」等)的習慣行為的准則。最早的一個確鑿無疑的例子是公元前536年鄭國把刑書刻在一套青銅鼎上。在公元前513、501年及以後的年代,有的國家採取了類似的步驟;在秦國,法典化的主要工作是在公元前4世紀中葉秦孝公及其顧問商鞅時期進行的。
從「刑書」一詞的字面看,這些法律主要是刑事性質的。並非所有國家都頒布過這些法律,這些法律也不是同樣地施行於各階層的人民。但是,它們的出現,與其他行政變化一起,在創建一個官僚帝國的逐漸加快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主張朝這個方向變革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後世稱之為法家,而秦全心全意地採納這些思想和方法的行動無疑是它能夠從諸侯國向帝國發展的主要原因。
改革與變革
改革與爭霸戰爭並存,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顯著社會狀況。可以說,春秋每一位霸主的出現都是改革的結果,戰國七雄之所以能並踞中華大地,也是不斷革新的結果。原因是,稱霸戰爭需要以政治經濟作為後盾,進行改革是迅速提升諸侯國實力的必要手段。從春秋到戰國,是改革接著改革,戰爭連著戰爭,在改革中國家強盛,在戰爭中國力受創。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就是在這種狀況下發展進步的。
趙武靈王在位時,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趙國因而得以強盛。伴隨著私田制和鐵器的廣泛運用,社會新興階層的崛起,戰國時期的中國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上迎來變革的高峰。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並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展開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涌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塑造了帝制中國的雛形。
地方行政
在周朝創立時的貴族成了世襲的統治家族的創始人,它們隨著時間的消逝,日益脫離了周統治者的羈絆。特別在公元前770年周被迫從西往東遷移後,它的統治者們終於被它以前的屬國所漠視,甚至實際上被遺忘了。因此,公元前256年秦最後滅周已不再有很大的政治意義。在那個時候以前,原來受周朝領導的諸侯國早已發展成為不同程度地具有共同語言和文化的獨立國家了,但它們之間互設軍事和關卡的壁壘,隨時准備搞縱橫捭闔,時而進行戰爭,時而議和。同時,在各個國家內部,有幾國政權日益集中,損害了臣屬於它們的世襲的土地擁有者和官員的利益。其主要方法是把國土組合成名為郡、縣的新行政單位。這類單位通常由該國中央政府任命和支付俸祿的郡守和縣令分別管理,郡守和縣令對中央政府負責;他們的職位一般也不是世襲的。開始時這個制度可能是為管理新殖民的或從別國新奪取的土地而設置。但是逐漸地,它可能終於用於國內封地擁有者的土地,他們的權力和財富因而受到了限制。
縣是這兩種單位中較早的一種,它最早出現於公元前688年的秦國。但是有理由對這個時間提出疑問和認為這種行政實體實際上可能發端於南方的楚國,在那裡縣肯定在公元前598年被提到,可以想像,它可能早已存在了。郡遠比縣晚,最早的材料提到它出現於公元前400年前後的魏國。郡有軍事淵源,這與縣相比要明顯得多,它使新獲得的邊境土地置於國家的中央控制之下;而在很多情況下,縣似乎由世襲的地方行政長官控制。在一開始,郡被認為不如縣重要,因為它地處邊陲;但果真如此的話,情況很快逆轉。縣終於形成了從屬於郡的一級行政單位。到周的最後一個世紀,一個郡可以劃分為一個到二十幾個縣。郡縣制對秦帝國和後世歷史的重要意義將在下面討論。
諸侯國
(見於《史記》者)
齊、晉、秦、陳、吳、楚、越、韓、趙、魏、宋、魯、衛、鄭、曹、鉅、邾、杞、楊、蔡、剡、任、滕、費、倪、曾、繒、邳、巢、隨、鍾吾、劉、六、召、周、道、房、沈、申、蘇、溫、廖、舒、舒鳩、舒庸、舒廖、燕、南燕、許、徐、虞、虢、黎、無終、中山、安陵、鄧、賈、邢、甘、榮、巴、蜀、單、州、胡、唐、賴、權、萊、逼陽、紀、遂、譚、代、黃、項、耿、霍、息、梁、芮、滑、薛、邿、章、頓、陸渾、肥、鼓、赤狄潞國、江、根牟、應、羅、樊、毛、程、宿、詹、焦、祝、呂、聶一百零五國。
另有義渠、大荔、孤竹、山戎。共計一百零九國。
主要諸侯國資料表
國名
起訖年代
亡於何國
姓氏
秦國
前10世紀—前206年
漢朝
嬴姓趙氏
楚國
前1042年—前223年
秦國
羋姓熊氏
田齊
前386年—前221年
秦國
媯姓田氏
燕國
前11世紀—前222年
秦國
姬姓
韓國
前403年—前230年
秦國
姬姓韓氏
趙國
前403年—前226年
秦國
嬴姓趙氏
魏國
前403年—前225年
秦國
姬姓魏氏
衛國
前1046年—前209年
秦朝
姬姓衛氏
宋國
前1046年—前286年
田齊
子姓宋氏
中山國
?—前296年
趙國
姬姓
魯國
前1041年—前256年
楚國
姬姓
越國
前20世紀—前306年
楚國
姒姓
巴國
?—前316年
秦國
姬姓
蜀國
?—前316年
秦國
蠶叢姓
軍事
編輯
戰國時期的史料給人的最突出的印象是,戰爭日益加劇。所以許綽雲編寫的統計材料乍一看顯得令人吃驚:根據這項材料,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沒有戰爭,而在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沒有戰爭的年份不少於89年。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主觀的印象比用統計學來衡量更有意義,因為後一種方法掩蓋了一個事實,即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相比,戰爭雖然更加頻繁,同時有更多的國家捲入,但規模要小得多,時間較短,也不那麼激烈。
戰國時期的軍事形勢
春秋時期的戰事是由駕戰車的貴族所支配,他們根據騎兵的規則交戰,對他們來說,威信和「面子」更重於實際所得。戰國時期的戰事由職業的將領所支配,他們為僱傭他們的任何國家拚死作戰,爭奪領土和資源。戰車的作用(在不規則的地形中戰車總是難以駕駛的)大為降低,而群體步兵的作用則相應地提高了。在公元前4世紀末,中國人(特別是公元前307年的趙國)從亞洲腹地騎馬的游牧民族那裡學會了作為步兵的一個重要補充手段的騎射術。很可能約在同一時期,中國人發明了弩,在中國歷史的大部分時期中,它一直是一種主要的兵器。軍事技術的其他進展包括與攻防有城牆的城池有關的那些戰術改進。
從計量的方面說,出現了關於戰國時期後期軍隊規模報道的可信性的問題。所產生的一個類似的問題與大戰的傷亡數有關。在附錄3中,對這兩個問題都要作更詳細的討論。
經濟
編輯
春秋戰國時期,做為中國最後一個青銅器時代,由於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青銅器逐漸退出歷史舞台,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同時也標志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中國的封建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尤其北方成就更為突出。生產力的飛躍引起了生產關系的革命。春秋戰國時期,井田制(公田)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並最終通過各國變法確立了下來。[1]
一個重大的發展是種種計量方法的採用,諸如保持人口和稅賦的簿冊、莊稼收成的統計,等等。
春秋戰國時期,舊制度、舊統治秩序被破壞,新制度、新統治秩序在確立,新的階級力量在壯大。隱藏在這一過程中並構成這一社會變革的根源則是以鐵器為特徵的生產力的革命。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導致各國的變革運動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也導致思想文化的繁榮。
望採納
『肆』 好看的穿越重生小說,文筆要好的有哪些
鳳凰醉 邪君盛寵殺手妃
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穿越重生小說。女主穿越到一個娘不疼爹不愛,白蓮花陷害,夫君休棄,被夫君一掌打死,丟到危險的森林裡的弱女子。女主穿越過來後,一群狼圍著她,女主自帶異能,馴服狼,與狼一起殺到前夫君南王府,死傷幾百條命。昏迷前遇到男主,因自帶異能戰鬥力強,被男主選為副殿下。男主從小被他父皇拋棄,此番叫他回去,是為了讓他娶別國道德敗壞的公主。男女主演戲為夫妻,最後,日久生情,男女主都十分信任對方!最後,兩人身份揭秘。原來男女主前世就是一對情侶。女主是一個十分厲害的國家中的火族聖女,但因保護族人,與火族叛徒同歸於盡。男主是那個國家的君上, 女主死後,男主過了十分無聊的幾百年後,也自殺了。但男主重生到了剛出生不久的皇子身上。女主從地球重生到了一個慘死的嫡小姐身上。完結後,還有一個續寫,男女主和他們的神獸一同重生在了青凰大陸。
『伍』 古代言情重生小說
有以下古代言情重生小說
《攝政王妃》,《九重紫》,《嫡謀》,《庶女有毒》,《重生之錦綉嫡女》
1、《攝政王妃》。《攝政王妃》是網路作家葉陽嵐的所著的古代言情重生小說。四海錢庄,她坐擁金山;八方賭場,她換一張面孔,殺伐決斷。飛沙狼煙,幾經生死,他們從敵到友,並肩抗戰,直至大仇得報,平定天下。銅妝鏡前,美人如畫,「你敢娶,我就嫁!只要你捨得分我半壁江山為家!」侯門孤女,涅槃重生;王妃攝政,至尊天下!
2、《九重紫》。《九重紫》是網路作家 吱吱的所著的古代言情重生小說。竇昭得了一場大病,當她在一個又一個要將她帶去死亡的夢境中猛地醒來時,她發現一個又一個悲劇不斷上演。母親去世前的秘密,新來繼母柔弱外表下的假裝,甚至她都不知道父親是何時要將她嫁到宮裡面去的!這是生她養她的家嗎?是愛她的父親嗎?竇昭迷茫了,不知道什麼才是真相……
3、《嫡謀》。《嫡謀》是面北眉南創作的家宅情仇類小說。前一世,所謂的血脈至親告訴她,能為家族利益獻身是她身為任家女子一生最大的榮耀。結果她與姐姐反目成仇,讓母親垂淚早逝,累父親血濺箭下……重生於幼學之年,她再不是那任人擺布的棋子!心懷鬼胎的姨娘,狼心狗肺的長輩,咄咄逼人的外敵,朝堂暗處的冷箭……且看她如何謀算人心,一一揭去他們的畫皮,滅之於無形!所謂榮耀,是守護所愛至親一生平安順遂。
4、《庶女有毒》。《庶女有毒》是秦簡所著古代言情重生小說。講述了相府庶女三小姐李未央苦熬八年,終於一朝為後,鳳臨天下。但不曾想到夫君拓跋真一直喜歡的是長姐李長樂,廢她皇後之位,殺了她的親生兒子,打入冷宮,受盡折磨。重活一世,為了復仇做了很多,最後與元烈(李敏德)在一起的故事。
5、《重生之錦綉嫡女》。《重生之錦綉嫡女》是醉瘋魔寫的一部穿越題材的小說 。女主角穿回到父母皆在的十三歲,她還是沈府千金嫡女,一切都還沒有發生。 護父母,保家業。為了不重蹈覆轍,她開始步步算計。為了家人的安危,她開始狠下心腸。 這一世她一定要不枉此生,斗姨娘,斗姐妹,斗舅母,誓將一切牛鬼蛇神全部打倒,活出一個錦綉人生。
『陸』 一部重生文小說
重生九零:嬌妻,有點甜
作者:君言言
簡介:
又名《重生九零致富虐渣》
【重生+商女+農女+男強女強+甜寵】
重生前陳淼淼是離開丈夫的壞女人,不盡職不盡責的壞兒媳。
被愛的人羞辱,背叛,利用,心中悔恨不已。
當她重生回到九零年,從此走上打臉致富之路,搶占水果市場,開超市,成為上市公司,我就是霸道女總裁,我就是豪門!
老公呢?當然是撩他,寵他再愛他!
ps:男女主角名字不同,但內容一樣。
『柒』 誰能把晉文公重耳的稱霸的故事寫成小說………原創………字數不限………節選一段也可以……一定要有他稱霸
文公稱霸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到晉國做了國君,這就是晉文公。在晉惠公手下當過大夫的呂省、隙芮,雖已投降重耳,但一起秘密策劃要殺死重耳,另立別人做國君,又派人把捉拿過重耳的勃抵叫到家裡,結成同盟。勃抵從呂家出來後,思前想後,來到狐偃家中。狐偃聽了勃抵的話,便帶著他來到晉宮門前,他先進去把勃抵求見的要求,報告了重耳。重耳說:「罪人勃抵,能有什麼國家大事呢!想是懼怕當年殺我的事情,求你作個人情吧?」 狐偃說:「古人說,即使是平民百姓的意見,君主也要很好考慮呀!何況國君新立,應該寬宏大量,不計較個人恩怨,舉賢任能,才能把國家治理好!」 重耳不聽狐偃的勸說,便打發衛兵到門外臭罵了勃抵一頓。勃抵聽罷哈哈大笑,說:「君在外邊逃難十九年,誰能看透世事呢?獻公是你父親,惠公是你兄弟,你們父子之間尚且相互殘殺,何況外人呢?君如不見我,那就算哪。可是晉國就要大難臨頭了!」 狐偃聽出勃抵話中有話,再次向重耳進言說:「我想勃抵一定有機密大事。主公還是見他一面為好。」重耳這才勉強答應下來。勃抵走進宮來,沒有向重耳謝不殺之恩,只是向文公道喜,重耳莫名其妙,說:「我即位多時了,你怎麼今天才來道喜呢?」 勃抵說:「君即位,是名正言順的事情,有什麼值得祝賀呢,今晚召見我,你的君位才穩定,才是可慶可賀啊!」 勃抵把呂、隙准備焚宮造反的企圖全部說了出來,重耳聽罷,不寒而慄,連夜制定策略,粉碎了叛亂。晉文公平息呂、隙叛亂後,舉行了復國封賞大典,原來跟隨他逃難的人,一下子都加官進爵,成了晉國顯赫一時的人物。那些同情過、接濟過他的人,也都做了官兒,此外,投降歸附的舊臣,也都做了適當安排。他還下令,特赦了呂、隙兩族的家眷和隨從。至此,晉國結束了動盪不安的局面。在封賞中,不見有跟文公一齊出逃的介子推,介子推有個鄰居名叫張解,聽到此事,更是憤憤不平。一天他聽說文公下令尋找那些該封賞而沒有受到封賞的人,就連夜寫下一篇寓意深長的詩文,掛到了朝門上。文公看後,想起了逃亡路上割股啖君的介子推,於是派人去尋找介子推,卻沒有找到。介子推是個性格耿直的人,回到絳都後,只朝見過一次文公,以後便託病在家,編織草鞋,伺候老母。晉文公論功行賞時,倒把他給忘記了,鄰居張解聽到這個消息,就勸他趕快去找重耳請賞,介子推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作聲。他的老母親聽到這個消也勸他去找晉文公。介子推說:「我既不想官,又不想利,見他作什麼呢!」 母子二人後來到了綿山隱居。這些情況,晉文公一概不知。他找不到介於推,就派人把鄰居張解召到宮中,詢問介子推的下落,並且說,誰能找到介於推,必有重賞。張解就把介子推逃封的前前後後說了一遍,並答應領路到綿山,晉文公封張解為下大夫,以張解為向導,親自帶領一班文臣武將,到綿山尋找介於推。晉文公派人找了好幾天,也沒有找到介子推,這時,有人建議說:「介子推最孝順。如放火燒山,他一定會背著老母親跑出來。」 文公便下令燒山,一連幾天,大火才滅,可是,介於推始終沒有出來,晉文公派軍士搜山,只見他們母子二人相抱在一起,死於大樹底下。文公後悔萬分,就把介子推安葬在綿山之下,並為他建立祠廟一座,為了世世代代紀念介於推的功勞,晉文公還下令,把綿山改為「介休」,意思是介於推休息的地方,並把樹根創了起來,命匠人做成二雙木鞋,不時會在腳上,呼為「足下」,以表示對介於推的思念。燒山那天,正是農歷清明節前一天,後來為了思念介子推,清明前一天禁煙止火,只吃冷食。這就是「寒食節」的來由。從此以後,我國北方各省,相沿成俗,年年都過寒食節,一直流傳至今。公元前六三四年,就是晉文公即位的第二年春天,周天子使臣簡師父突然來到晉國宣讀詔命,詔命說,太叔(周襄王的弟弟)在狄兵的援助下,攻佔了王宮,竊踞了王位。天子命晉、秦兩國出兵討伐太叔。晉文公聽了詔命,立刻與文臣武將商量出兵事宜。狐偃說:「過去齊桓公能建立霸業,做了諸侯之首,是因為他尊敬周天子。今日我君新立,要圖霸業,也必須這樣。不然秦國要走到我們前邊,可就不好辦了。」 晉文公又召太卜郭偃卜算凶吉,選定吉日良辰,親自掛帥,率師開赴王都。太叔聽說晉師所向披靡,就進駐溫地(在今河南省),晉文公得知這個消息,便兵分兩路:一路由右將軍隙溱等圍攻溫地,一路由左將軍趙衰等到鄭地竹川(在今河南省)迎接周天子返京。溫地的人們得知晉軍救駕,大兵壓鏡,就開門獻城,迎接晉軍。太叔正准備乘車逃跑時,被晉將魏仇一刀殺死。晉軍平息了太叔的叛亂,迎周天子還朝。天子周襄王為酬謝晉文公救駕之功,在宮殿里大擺宴席,款待晉文公和晉國有功將領,王都民眾爭相觀看晉文公,都說:「勝似當年的齊桓公!」 晉文公臨告別時,周襄王還把溫、原、陽樊、攢茅四個地方封給了他。晉文公為了收復這四處新的封地,把大軍駐扎在太行山南的地方,讓魏仇去平定陽樊,顛頡去接收攢茅,欒枝進駐溫地,他和趙衰親自前往原地。駐在原地的周朝卿土原伯貫,聽說晉軍要來,就傳出謠言,說晉君是殺人不眨眼的魔王,所到之處,燒來搶掠,無惡不作。城中百姓,都信以為真,誓死不降晉侯。當晉軍來到城下,原城四門緊閉,不能進去。晉文公命令士兵只等三日,三日內不開城門,立刻解圍退兵。可是,到了第三天晚間,城裡就有人跑出來說:『我們已探聽到真實情況,晉軍是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准備明天開門獻城。」文公說:「我命令只等三日,明早自當離去。」 一些謀臣對文公說:「城裡人就要開門獻城,我們多等一天不行嗎?」 文公嚴肅地回答:「民無信不立。信譽是立國的根本。如果我們貪圖原城,而失去信用,以後民眾還會信賴我們嗎?」 到第四天黎明,晉文公就率領大隊人馬離城回國。這時,城裡居民紛紛出城,追趕晉軍,一直追了三十多里。周朝卿士原伯貫也親自作書,願意投靠文公。在這種情況下,文公命令大隊人馬,就地駐扎。自己只帶著幾個近臣,返回原城,接受了百姓的歡迎,並以周朝的大禮接見了原伯貫。至此,原城百姓歸順了晉國,晉文公委任素有信用的趙衰留在原地,作了當地軍政長官。晉文公重耳就位的當年,就發生了一件大事。被大家名譽上當作領袖和國家統一象徵的周王朝出事了。周襄王的弟弟帶和周襄王一直矛盾不斷,先前為這事情齊桓公還專門派管仲調解過。這一年,他又利用周襄王和翟國的矛盾引導翟軍攻到了周都,自立為王。周襄王跑到了鄭國,同時向晉國求救。晉文公抓住了這個機會,立刻出兵保護周襄王打回了周都,殺了帶。周襄王重新復位了。晉國也由於護駕有功得到了諸侯的尊重和周王的依仗。周襄王還把河內、陽樊地方給了晉國,任命晉文公為諸侯的領班。公元前633年,楚國又開始攻打宋國,宋國向晉文公求救。晉文公左右為難,對大臣說:「當初流亡的時候,宋國對我很不錯,不救說不過去。可是楚國對我也很不錯,我怎麼能和楚國作戰呢」。 大臣先軫說:「曹國衛國和楚國的關系不一般,我們去進攻曹衛,楚國就一定從宋國撤兵了。」 晉文公依計行事,楚國果然從宋撤回了軍隊。楚國大將子玉非常氣憤,要和晉決一死戰。楚成王不同意,認為不一定能打贏。但在子玉的堅持下讓子玉帶了部分兵力去和晉軍決戰了。子玉派人通牒晉文公說:「立刻恢復曹國和衛國,我們就放過宋國,否則。。。。。。」 晉文公想拒絕。可是先軫說:「你一拒絕,就得罪了曹衛宋三個國家。不如答應他,這邊和曹衛國君私下談好,給他們復國,但是他們必須和楚國絕交。楚國一定大怒和我們決戰,我們就先佔了理。到時候我們再根據戰事來看下一步怎麼辦」 果然不出所料,曹衛的絕交讓子玉勃然大怒。楚將得臣開始進攻晉軍,晉軍按照晉文公重耳的意思後撤了90里(退避三舍就是這個故事,一舍就是30里),到了城濮。在城濮,晉軍大敗楚軍,得臣狼狽逃回。楚軍的失敗讓楚成王遷怒於子玉,子玉自殺了。晉文公將城濮之戰繳獲的兵車武器和一千名戰俘送給周王,周王很高興,派人犒賞了晉國,同時宣布晉國是諸侯的霸主。晉文公成為了春秋的第二位霸主。因為以前對流亡時晉文公的怠慢和城濮之戰中協助了楚國人,公元前630年,晉文公和秦繆公共同帶兵攻打到了鄭國都城。鄭國派人說服秦繆公說:「依現在的態勢,滅了鄭國,好處都是晉國的,你什麼也沒有。晉國太強大了對你也是威脅啊」。秦繆公果然退兵了。晉國少了幫手,派人和鄭國談判說:「立你們的公子子蘭做太子,我們就撤兵。」 鄭國同意了,子蘭做了太子,晉國撤軍了,兩年後,對晉國親善的子蘭接位為鄭繆公。這年冬天,晉文公也死了,兒子歡即位為襄公
『捌』 《中原霸業——晉文公重耳的心靈史》最新txt全集下載
中原霸業——晉文公重耳的心靈史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十五章 出兵
這個回信讓我遭了難。本來意思挺簡單,我提筆就能寫出來。但那個簡冊給我的沖擊太大,我不敢拿我的大白話唐突天子御覽。我坐馬紮上抓耳撓腮半天,幾根竹簡寫了刮,颳了寫,都刮薄了一半。狄君看我實在傷神,讓我回去慢慢想,日期不限。狄人眼裡,文字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居然能把人說的話裝到那麼個木頭板上,送給千百里外的人聽。他們覺得這是周人的神最靈驗的地方。
我回家吃了晚飯,把四丫頭和孩子們都趕到趙衰家,自己悶在帳篷里憋信,直到我意識到不光信我憋不出來,我的一筆爛字也根本拿不出手。我想起了薇子。她應該沒問題。狄人的戰爭和狩獵事務都不讓女人參與,他們認為這樣會褻瀆日神,使天地陰陽失調,帶來災難。我當然不信這個。我父親的謀略大都是被窩里捂出來的,他還不是一直在成功,而且活的公牛一樣結實。
我偷偷揣了信,到薇子一個侍女的帳篷里,讓她去告訴薇子,我有事求她。侍女回來說公主就在帳篷等我。我看附近沒人走動,……
免費的,直接下載就行
『玖』 重生寫文的小說
重生文的話,我看的還挺多的,但是叫我想的話,一時還想不起來應該嗯,版我推薦一部吧,我來權克的嗯,掌上嬌,還有回到30年前還有的話就是額,炮灰攻略應該說不算嚴格義上的重生吧,都是一些快船主人公這些主角去做一些任務,然後我覺得重生文比較類似吧,希望對你有點幫助啊,我的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