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說里的,描寫貴族出行馬車的句子,越多越好。
1.
霎時、身後踐踏著的馬蹄聲娓娓而來、像是預謀好了節拍、聽不出絲毫破綻、就這樣近了、更近了、不覺的回過身、視角里那輛褐色馬車在移動著、一寸、一寸、乍一看、這車里的貴人怕也不是什麼王侯世家、灰褐色調無不透析著俗氣、陽光初現、垂落到這門前一雕飾、金色的光芒刺痛著雙目、即刻馬車四周在陽光的映照下雅氣十足、和那灰褐色調相映的惟妙惟肖、怎堪言初斷之由、光顯之時、才叫人舉指叫絕
2.
轆轆的馬車聲如雨水敲打著晶瑩的漢白玉,金色陽光中,地上悠悠掠過一輛線條雅緻的馬車倒影。馬車四面皆是昂貴精美的絲綢所裝裹,鑲金嵌寶的窗牖被一簾淡藍色的縐紗遮擋,使車外之人無法一探究竟這般華麗、飛馳的車中的乘客。但車內的貴客又彷彿能瞥見外面的行人盈盈揮手、偷笑。乃觀綠野的一片繁華,好似「春草初生馳上苑,秋風欲動戲長楊」。
3.
幽遠的車鈴隨著縹緲的風聲傳來,不過剎那,一輛繁貴富麗的馬車便踏風而至。從馬車中飄出的西域迷香像輕雲般蒙住我的眼睛。熏風將絲綢所織的精美簾子掀起,露出一角的遐想與誘惑。但見那掀起的一角中,一抹雪白若隱若現。隨即,一雙纖纖玉手撩開了簾子,像是揭開了迷人幽雅而迷惘的面紗。那雙手,指尖微翹,修長如蔥,指甲粉潤如玉,膚色如雪。
望採納><,部分來自網路
2. 有哪些小說中描寫車禍比較細致的
小說的細節描寫,顧名思義,就是指對場景中最不引人注目的細枝末節所進行的描寫,如對人的行動、眼神、下意識的動作等等,細節描寫運用得當,可增加文章的真實感和人物的可信度。「人物」是小說的靈魂,如果缺乏生動具體、細致入微的細節描寫整篇文章就顯得干癟乏味,沒有感染力。
細節描寫的范圍很寬廣,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還是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個個傳神的細節,猶如人體身上的細胞,沒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細節,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作家李准說:「一個細節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的作用上,有時和一個情節、一場戲肩著同樣的作用。」正如平常我們所說的「於細微處見精神」。
文學大師的創作,就非常重視對細節的描繪。魯迅的《阿Q正傳》中有一段阿Q刑前畫押的細節描寫:「要畫圓圈了,那手捏著筆只是抖,於是那人將紙鋪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盡平生的力畫圓圈。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但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並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的幾乎合縫,卻又向外一聳,成了瓜子模樣了。」這個行為細節,具體、形象、生動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點——直到死還恪守著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當人們讀到這一細節描寫時,誰又能不覺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憐?又怎麼會不「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進而深思國民劣根性?
不僅中國作家如此,外國作家亦然。如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台》中寫葛朗台死前,當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讓他親吻基督的聖像時,「他卻作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裡,這一下最後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只這一細枝末節就活畫出了這個守財奴貪婪成性、至死不變的丑惡形象。正是細節描寫,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鮮明,形象栩栩如生;有了鮮活的人物,整篇文章因之而充滿生機,產生強烈的感染力。
當然,並不是所有生活上的細節都具有價值,也不是只要寫得「細」就可以了。好的細節描寫必須是有用的、真實的、典型的。它必須為展示人物的精神風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題服務,它必須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符合現實生活的實際,應最能突出人物的個性特徵。細節從哪裡來?文學來源於生活,細節就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做個生活的有心人,時時處處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特別是自己的描寫對象。紹興街頭,咸亨酒店,魯迅潛心觀察短衣幫與長衫客,才「畫出沉默的國民的靈魂」。都柏林陰暗的咖啡室,喬伊斯冷峻地打量著游盪的妓女、騙子、精神病患者、乞丐和富人,醞釀著震驚世界的《尤利西斯》。古往今來,偉大的作家,總是終生用心捕捉那些使靈魂顫栗的人和事,熔鑄成千古流傳的篇章。
所以正確運用好細節描寫往往是一部小說成功的關鍵所在。
3. 小說中描寫開車的句子
1、夢想,並不奢侈,只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
2、我經常在縣道上開到80碼以上,師傅就說:「你娃不去開F1簡直可惜了……」

3、當然,也想去巴黎,想看埃菲爾鐵塔凱旋門,想看異域風情。想看時尚之都到底是怎樣的個性。
4、人生就是一次充滿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在乎的是看風景的心情,旅行不會因為美麗的風景終止。
5、我們守著距離拉成的相思。溫柔著彼此的言辭。
6、生活的真諦在於創新,生活的理想在於遠大,生活的藝術在於選擇,生活的步履在於踏實,生活的樂趣在於追求,生活的安樂在於平淡。
7、我們一路上興致勃勃地參觀,當夕陽西下時,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4. 小說里飆車場景的描寫
1、出小彎道短暫加速,大彎臨近,開始收油,打舵到左三十度准備入大彎,點下腳剎車,左滿舵,拉手剎,入大彎,停止收油狀態,換2-3檔。,猛踩油門,反向(右)滿舵,出彎,舵標歸正,進檔持續加速。
2、下雨天車子速度如果很快的話,很容易被滑到,這是很危險的。摩托車如果坐了3個人,那麼最後一個人是很危險的,因為空間太小,抓力也不夠。摩托車在非機動車上車速很快的話,會引起恐慌。開車的時候,看見有的車比自己的開得快,還特別嘚瑟的話,就是想加速超過去。女孩子穿了皮衣皮褲在跑車上風馳而過,這速度真的很驚人。

3、發動機引擎的聲音真的很好聽,但這也是表示了車子在快速的跑。坐在車上,大樹倒退的越來越快,眼睛也越來越模糊。在轉彎口,他一個美麗的轉彎甩尾,讓後面的車子都不敢超車了。
4、作為一輛汽車,他已經算是經歷豐富,足夠幸福。唯一缺憾就是沒有被噴過香擯,這也沒辦法,希望它看見滿街的計程車可以知足。不管從前是風光時候還是落魄時候,不都只有眼前這時候嗎。
5、油門踩到底的時間越長的話,車的速度越快,相反的,煞車上花的時間越少的話,速度也是越快。所以使用油門及煞車時,要追求更快的速度,使用煞車及油門都要果決踩到底!切忌!收放油門或煞車。
5. 小說描寫男主角開豪車出場的場景
你如果想要的話,有時間可以加我,我也寫小說,具體素材我可以給你,因為沒時間,所以私聊:2052330127。
逆光處,一輛銀白色的敞篷跑車瑪莎拉蒂停在了一所咖啡廳前,天空彌漫著醇香的咖啡香味。
少年咖啡色的凌亂碎發貼耳,層次感異常。耳朵上綴著的冰紫色鑽石耳釘散出星星點點的光,黑色的眼眸深邃、迷人,嘴唇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襯衫扎在西裝褲里,袖子推至手臂上。
【具體私聊,康撒哈密達~】
6. 求古代小說裡面場景描寫和人物描寫
1…我環視四周,淡綠色的水紗烙花窗紙,散花蔥綠的雲紗珍珠串簾幔帳,牆上掛著紫香木的琵琶,犁花木的銅鏡梳妝台,四角銅獸爐里冒出青煙,散發著玫瑰的香氣。
床是百花雕刻的香木,上面掛著薄煙紗草蟲的水煙帳子。大紅綉著玫瑰的被褥,鴛鴦戲水的蔥綠抱枕。…玫瑰粉紅珍珠衫,翠綠荷花百褶裙,鬢發高挽如霧,戴一朵露水欲滴的牡丹花。【非原創】
2在一座亭子里, 一身白衣,玄紋雲袖的精靈般男子低垂著眼瞼,沉浸在自己營造的世界裡,修長而白皙的手指若行雲流水般撥弄著絕弦琴琴弦,長長的睫毛在那清雅的臉上,形成了誘惑的弧度,給原本溫和的臉龐增添了幾分妖媚。人隨音動,就這樣一直彈著那首鳳求凰。偶爾雙眼忽閃而逝的某中東西,讓人抓不住,卻想窺視,不知不覺間人已經被吸引,此音與人,一同令人沉醉。 遠處來了一個男子︰一頭絲綢般光滑的銀色長發披瀉下來,如瀑布一樣,鬆鬆的用著一根硃色絲帶挽起,絳紫色的眼眸拒人以外令人不由心生冷意,但又似天上的星辰令人移不開視線,高挺的鼻樑,紅潤的櫻桃小口。一身朱紅色錦緞衣衫,手裡拿著一把畫扇,腰間一根玄色腰帶,腿上一雙朱紅色的金絲鑲邊靴子,從遠處看整個人散發出唯吾獨尊的氣勢。近看卻是個名副其實的妖孽美人,此刻渾身散發著散發著惡魔的氣息。
7. 求古代小說中描寫成親的段落
「一拜天地。」
徐邵轉過身來,秦湘兒也在丫鬟們的攙扶下,轉過身子,兩面相對回,同時低下頭答,行了第一輪禮。
「二拜君親。」
徐紹也早聽秦通說了,天地君親師,天地為大,次之為君,在為親,後為師,如今滿堂官員在座,也算代表半個朝廷,才把皇上也算了進去。
徐邵與秦湘兒又是跪地三叩拜。
「夫妻交拜。」
成親了,這就要成親了。徐紹在自己的心裡念叨著,來到這里,徐紹心裡本來還沒底,誰成想現在就成親了,徐紹微微一笑,不敢表露出自己的心思,兩人這次倒沒有跪,半躬身子,兩頭相接,算是行了禮。
「禮成,送新娘入洞房。」
徐紹也要隨行,他獨自向後一轉身,像閩道源以及在場的官員、富商、名流道了謝,牽著秦湘兒手中的同心結出了大廳,走向了後院。
8. 有沒有哪個大大有描寫古代馬車出行的句子哈,我是寫古風小說的,求唯美的描寫,謝謝哈
霎時、身後踐踏著的馬蹄聲娓娓而來、像是預謀好了節拍、聽不出絲毫破綻、就這樣近了、更近了、不覺的回過身、視角里那輛褐色馬車在移動著、一寸、一寸、乍一看、這車里的貴人怕也不是什麼王侯世家、灰褐色調無不透析著俗氣、陽光初現、垂落到這門前一雕飾、金色的光芒刺痛著雙目、即刻馬車四周在陽光的映照下雅氣十足、和那灰褐色調相映的惟妙惟肖、怎堪言初斷之由、光顯之時、才叫人舉指叫絕
轆轆的馬車聲如雨水敲打著晶瑩的漢白玉,金色陽光中,地上悠悠掠過一輛線條雅緻的馬車倒影。馬車四面皆是昂貴精美的絲綢所裝裹,鑲金嵌寶的窗牖被一簾淡藍色的縐紗遮擋,使車外之人無法一探究竟這般華麗、飛馳的車中的乘客。但車內的貴客又彷彿能瞥見外面的行人盈盈揮手、偷笑。乃觀綠野的一片繁華,好似「春草初生馳上苑,秋風欲動戲長楊」。
幽遠的車鈴隨著縹緲的風聲傳來,不過剎那,一輛繁貴富麗的馬車便踏風而至。從馬車中飄出的西域迷香像輕雲般蒙住我的眼睛。熏風將絲綢所織的精美簾子掀起,露出一角的遐想與誘惑。但見那掀起的一角中,一抹雪白若隱若現。隨即,一雙纖纖玉手撩開了簾子,像是揭開了迷人幽雅而迷惘的面紗。那雙手,指尖微翹,修長如蔥,指甲粉潤如玉,膚色如雪。
望採納><,部分來自網路
9. 古代小說中場景的描寫。
紅樓夢里的節日
拜月
賈母笑道:「此時月已上了,咱們且去上香。」說著, 便帶領眾人齊往園中來。嘉蔭堂前月台上,焚著斗香,秉著 風燭,陳獻著瓜餅及各色果品。真是月明燈彩,人氣香煙, 晶艷氤氳,不可形狀。地下鋪著拜毯錦褥。賈母盥手上香拜 畢,於是大家皆拜過。
桂花令
賈母便命折一枝桂花來,命一媳婦在屏後擊鼓傳花。若 花到誰手中,飲酒一杯,罰說笑話一個。於是先從賈母起, 次賈赦,一一接過。鼓聲兩轉,恰恰在賈政手中住了……
月下笛聲
……賈母因見月至中天,比先越發精彩可愛,因說: 「如此好月,不可不聞笛。」因命人將十番上女孩子傳來。 賈母道:「音樂多了,反失雅緻,只用吹笛的遠遠的吹起來 就夠了。」……這里賈母仍帶眾人賞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換 暖酒來。正說著閑話,猛不防只聽那壁廂桂花樹下,嗚嗚咽 咽,悠悠揚揚,吹出笛聲來。趁著這明月清風,天空地凈, 真令人煩心頓解,萬慮齊除,都肅然危坐,默默相賞。聽約 兩盞茶時,方才止住,大家稱贊不已。
凹晶館聯詩
湘雲笑道:「這山上賞月雖好,終不及近水賞月更妙。 你知道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里近水一個所在就是凹晶 館。」……二人遂在兩個湘妃竹墩上坐下。只見天上一輪皓 月,池中一輪水月,上下爭輝,如置身於晶宮鮫室之內。微 風一過,粼粼然池面皺碧鋪紋,真令人神清氣凈……黛玉因 念道:三五中秋夕……
10. 武俠小說中,馬車上打鬥的場面描寫
梁蕭駭然不已,嗖嗖嗖又見三枚「火雷」擲來,急急飛身縱出,只聽身後巨響連聲,碎屑飛迸,打在背上,刺痛難當。望下一看,只見六七人手持刀劍飛掠上房,梁蕭失了地利,又抱著綠衣女,雙手不便,頓時連連叫苦。
忽聽「唏律律」一聲,一道白影如飛掠來,梁蕭大喜,高叫一聲:「胭脂。」胭脂馬狂奔之間,四蹄撒開,尥了兩個蹶子,它靈通矯捷,力大無窮,出蹄之迅烈,與武功高手無異,那群武人心思只在梁蕭身上,頓有幾人不慎挨了馬蹄,變做滾地葫蘆。胭脂馬沖開一條路,來到屋前,將梁蕭凌空托住,轉蹄馳入一條小巷,哪知跑出不足百尺,便有一道八尺高牆攔住去路。梁蕭一驚,正要挽韁改道,但見胭脂縱蹄如飛,毫不停留,頓又心頭一動,閉眼叫道:「好胭脂,我信你啦!」
胭脂發聲長嘶,有若應答,奔到高牆之前,將身一縱,倏地越牆而過,落在地上,稍不停留,馳蹄又走,梁蕭睜眼喜道:「乖馬兒,乖馬兒。」回頭望去,只見濃煙滾滾,直沖霄漢,卻是房屋被「火雷」點著,火借風勢,一發不可收拾。
梁蕭暗暗心驚,遙見前方已是城門,城門吊橋頭,不下十騎人馬迎面堵來。梁蕭欲要轉向,左面又來五騎,後方右方,皆有騎士包抄過來。還未及轉念,胭脂卻不閃不避,直奔過去,梁蕭一驚,叫道:「乖馬兒忒笨了,該往人少處去!」話音未落,胭脂已到橋頭,雙方相距不及十丈。梁蕭鋼牙一咬,將綠衣女橫擱馬上,嗆啷拔劍在手,正欲迎敵,孰料胭脂於奔跑之間,突地人立而起,「唏」的一聲,若金石鏗鏘,直透蒼穹。要知它本是天山以北野馬之首,後被綠衣女的師父想盡法子收服。此馬天生霸道,能斗虎豹,等閑馬匹懼它之極,它這一嘯之中,頓顯出震懾萬馬的神威來,對面十匹駿馬聽得嘯聲,忽地四散,搖頭擺尾,沒命狂奔,眾騎士挽韁勒馬,勒得馬口流血,猶自無法遏制,一匹馬甚至不辨東西,帶著主人,嘩啦一聲,沖進護城河裡。
梁蕭見它如此威風,又是驚訝,又是喜愛。胭脂驚退群馬,一躍過橋。眾騎士心知容此馬走脫,傾天下之兵也休想追上。飛馳間,以楚老大為首,紛紛彎弓搭箭,梁蕭身後箭嘯之聲大起,便似雨打芭蕉一般。
胭脂也知勢危,忽左忽右,縱蹄狂奔。但開弓之人多是高手,後腿仍被一箭射中。箭鏃乃是三棱刃,一旦射中,鮮血順著血槽不絕湧出,胭脂吃痛,嘶叫一聲。梁蕭心中大急,忽聽有人厲叫道:「莫要射了,說好了,這馬歸我!」呼聲越來越大,說到「我」字時,聲如響雷,似在耳邊。這一聲叫罷,那輪箭雨也為之一歇。
梁蕭急急回頭,只見一名青衣男子徒步如飛,離馬後不足六尺。梁蕭倒卧出劍。那男子哈哈一笑,足不停步,右手揮指,當的一聲點中劍脊。梁蕭虎口痛麻,長劍幾乎脫手。那人一指未能將他寶劍彈飛,驚咦一聲,左手不停,抓向胭脂後尾。
忽聽胭脂一聲長嘶,向前一躥,縱出四丈有餘。那人一抓落空,拔腿急趕,只見胭脂馬一跛一跛,卻是迅快無倫,轉眼間已在二十丈之外。青衣男子追之不及,心頭又驚又喜,驚得是這寶馬受傷之餘,尚有如此腳力,喜的是這寶馬神駿無雙,更欲得之而後快了。
胭脂跛著腳跑了數十里,眼見拋開追兵,梁蕭不忍它再跑,到道旁拔出箭矢,撕下衣襟裹好傷口。定睛細看,那箭桿上鐫著一個「楚」字。不禁望了猶在馬背上熟睡的綠衣女一眼,尋思道:「雷大郎和那個二娘所說的女賊莫非就是她么?」想起雷星被親身父親砍斷一腿的慘景,不由尋思道:「這賊丫頭恁地歹毒,被仇人逮住,正是活該。」便嘆了口氣,將綠衣女擱在馬背上,用韁繩縛牢,說道:「乖馬兒,我不管啦,你帶著她慢慢逃命吧。」說罷轉身便走,卻聽身後馬蹄輕響,回頭一瞧,卻是胭脂跟在後面,便道:「乖馬兒,我說不管就不管,要怨就怨你這主人心腸不好,手段狠辣,惹來這么多對頭。」轉身又走,但胭脂兀自跟著,梁蕭快它也快,梁蕭慢它也慢,梁蕭把臉一板,正要喝叱,胭脂馬卻直楞楞將鼻子湊過來,對他噴氣,梁蕭心一軟,伸手撫它鬃毛,再瞅了綠衣女一眼,不覺心跳變快,苦笑道:「乖馬兒,我留下來,可是看你的面子,不關你主人的事。」轉身將那女子再度負起,二人肌膚這次相接,滋味似又不同從前,梁蕭心跳更疾。這等情形端的生平從未有過,饒是他聰明絕頂,也想不透何以如此。
文章來自: 武俠小說網(www.wuxia.net.cn) 網址:http://www.wuxia.net.cn/fengge/kunlun/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