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穿越重生 > 古代小說史略

古代小說史略

發布時間:2021-08-10 21:47:54

1.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提到哪些小說

本書為魯迅先生編撰的中國第一部小說史專著。全書共有二十八篇,敘述中國古代小說發生、發展、演變過程,始於神話與傳說,迄於清末譴責小說。在這個網站里有
http://ke..com/view/94477.htm

2. 求一篇《中國小說史略》的讀書心得哦

本書敘述中國古代小說發生、發展、演變的過程,是中國第一部小說專史。本書將各種類型的小說及其發展,放到當時各種社會條件下進行考察,勾勒出一條脈絡清晰的數千年中國小說「進行的線索」。為撰此書,作者輯錄漢至隋之古小說36種,搜集宋至清末小說41種的史料,並參考明清人所撰著作70餘種。本書以言簡意賅之筆法,公允平當之態度,評判歷代小說之思想、藝術,許多見解,至今仍是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的指導性意見。本書代表了一個時代中國人研究中國小說史的最高水平。
本書是作者1920-1924年在北京大學講授中國小說史課程的講義。本書共28篇,始於神話與傳說,迄於清末譴責小說,敘述中國古代小說演變的歷程。說小說未必要說小說史,但讀完小說史,我們才有可能給每部小說一個准確的定位。假如你是一位寫小說的作家,小說史可以告訴你寫作的起點在哪裡,可以告訴你哪一些構思已經被前人用過了……假如你是一位讀小說的 「看官」,小說史可以告訴你手中的這部書居於何等的地位,有何等的價值 ……假如兩者都不是,就請你慕「魯迅」之大名打開這本書。「魯迅」二字就已經價值連城。建議以下人群閱讀本書:所有喜歡魯迅的人,所有不喜歡魯迅的人,大學生與研究生,研究家或一般幹部,望子成龍的家長……

第三,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包含有許多精當卓越、言簡意賅的評論。 《中國小說史略》無論是闡述小說的發展變遷,或是評析各類作家作品,往往是要言不煩,短短一段文字,甚或只是三言兩語,即包含了很豐富的內容,而又顯得扼要准確、切實有力。這只有觀察十分敏銳、深刻的學者,而又兼是語言的巨匠,像魯迅這樣的著作家,思之所至,筆即足以達之,方能如此,一般人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在評述唐代傳奇小說時,魯迅寫道:
小說亦如詩,至唐代而一變,雖尚不離於搜奇記逸,然敘述宛轉,文辭華艷,與六朝之粗陳梗概者較,演進之跡甚明,而尤顯者乃在是時則始有意為小說。(第八篇) 短短數行,行文極其簡約,然而六朝小說發展至唐代所產生的變化,唐代小說和六朝小說兩者的不同特點,唐代小說較之六朝小說演進的痕跡,特別是到了唐代,作家們開始有意識地把小說當作一種文學創作來精心從事這樣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這一切評析得何等明白切實! 在敘述宋代小說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變化時,魯迅說:「宋一代文人之為志怪,既平實而乏文彩,其傳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聞,擬古且遠不逮,更無獨創之可言矣。然在市井間,則別有藝文興起。即以俚語著書,敘述故事,謂之『平話』,即今所謂『白話小說』者是也。」(第十二篇)同樣是文字不多,但卻很准確地比較出唐傳奇和宋傳奇二者的不同,敘述了傳奇之趨向衰微,又評述市井間新的藝文的興起,以及由此所導致的從傳奇這種文言小說到「以俚語著書」這種白話小說的重大轉變。
魯迅對於某一類或某一部小說的評論,常是言簡意賅,或褒或貶,力求分寸得宜,實事求是。如第二十二篇評述《聊齋志異》雲:「《聊齋志異》雖亦如當時同類之書,不外記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寫委曲,敘次井然,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變幻之狀,如在目前;又或易調改弦,別敘畸人異行,出於幻域,頓入人間;偶述瑣聞,亦多簡潔,故讀者耳目,為之一新。」 這里比較了《聊齋志異》與同類之書的同與不同,尤其是對《聊齋志異》藝術方面的一些重要特點的評析,更顯得十分准確,令人折服,文字又很生動傳神,令人愛讀。
再如第二十八篇評述《孽海花》雲:「書於洪、傅特多惡謔,並寫當時達官名士模樣,亦極淋漓,而時復張大其詞,如凡譴責小說通病;惟結構工巧,文采斐然,則其所長也。」我們知道,魯迅評價小說創作成就的高低,是思想和藝術的統一論者。他十分贊揚《儒林外史》那樣的「秉持公心,指摘時弊」,同時又具有高度藝術性的諷刺小說(第二十三篇);而對那些「雖命意在於匡世,似與諷刺小說同倫,而辭氣浮露,筆無藏鋒」之作,則另起一個名稱,叫做「譴責小說」,以示與諷刺小說有別,並且頗多批評(第二十八篇)。但是在具體地評述某一作品時,仍然採取分析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和方法,應批評處則嚴肅批評,該肯定處則適當肯定,而不是全盤地一筆抹煞,對《孽海花》的評析就是一個例子。
魯迅對作品長處短處的評論,常常是把它跟其他作品相比較而加以闡述,所以觀點就顯得全面而避免片面性,很有說服力量;又因為他眼光極其尖銳,善於抓住主要之點,所以他所作的評語語必中的,有似畫龍點睛,令人讀了不易忘記。例如評述《封神演義》時,說它「實不過假商周之爭,自寫幻想,較《水滸》固失之架空,方《西遊》又遜其雄肆」(第十八篇);贊揚《儒林外史》塑造范進這一人物形象的諷刺手法的特點及其成就,寫道:「 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誠微詞之妙選,亦狙擊之辣手矣」(第二十三篇);批評《三國演義》寫人亦頗有失,則雲:「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水平以及個人主觀思想認識上的局限,並且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客觀物質條件的限制。所以,就我們今天的要求來看,《中國小說史略》 有其不夠完備之處,這是很自然的,也是不能苛求於魯迅的。魯迅處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完成了如此一部開創性的卓越的專著,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了。作為我國小說史研究的奠基人,魯迅的學術著作及其治學精神,對於我們仍然是很可寶貴的遺產。我們應該學習和繼承這份遺產,以便把中國小說史的研究工作做得更好。

3. 關於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的內容及評價

內容
本書為魯迅先生編撰的中國第一部小說史專著。全書共有二十八篇,敘述中國古代小說發生、發展、演變過程,始於神話與傳說,迄於清末譴責小說。
本書在資料上搜羅宏富,采輯審慎,分析歷代小說的思想、藝術,言簡意賅,評斷允當,是二十世紀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
評價
內涵豐富、校正嚴謹
《中國小說史略》在資料上,搜羅宏富,采輯審慎。早在1912年,作者就輯錄了自漢至隋的古小說36種,這些佚文從《太平御覽》、《太平廣記》、《藝文類聚》、《初學記》、《北堂書鈔》、《法苑珠林》等書中,披沙揀金,鉤稽而得,並以其他書校勘,編成《古小說鉤沉》。這部分材料主要用於《中國小說史略》第 3篇至第 7篇。在授課過程中,作者又輯錄了《唐宋傳奇集》,並且「發意匡正」,逐篇分辨真偽、校訂謬誤、考證源流,比如更正《虯髯客傳》作者為杜光庭、《枕中記》作者為沈既濟,考辨《楊太真外傳》、《梅妃傳》、《開沙記》、《迷樓記》、《海山記》均為宋人所作,都是權威之論。這就為《中國小說史略》第 8篇至第11篇提供了扎實可靠的材料。與此同時,作者編成的《小說舊聞鈔》,搜集了宋至清末的小說41種的史料,它是對大量筆記、雜集和古書中有關記載加以摘錄、考訂、編纂而成。從此書徵引書目來看,作者曾參考了明清人70餘種著作,態度十分嚴謹。它們是《中國小說史略》第12篇至28篇所依據的主要資料。1935年,作者從手稿《梅花夢傳奇》的署名里發現《品花寶鑒》作者陳森誤為陳森書,從謝章鋌《賭棋心庄文集》里《魏子安墓誌銘》一文發現《花月痕》作者子安是號,秀仁才是名,即對《中國小說史略》進行了校改。所以,《中國小說史略》是資料翔實的力作。
具有較高的科學性
《中國小說史略》描畫出了一條脈胳清晰的數千年中國小說「進行的線索」。由於作者能夠將各種類型的小說及其發展放在當時社會各種條件下進行考察,所以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如作者從「漢末士流,已重品目,聲名成毀,決於片言」發展為魏晉「吐屬則流於玄虛,舉止則故為疏放」的社會風氣,從當時佛、庄思想盛行,「相拒而實相扇」,終於在文人中間形成「清談」時尚,來說明魏晉志人小說產生的社會、思想原因,見解精深。又如論及唐代傳奇的繁榮時,能指出當時考試重「行卷」,以至舉子將其小說放入行卷以見史才、詩筆、議論多種才能的社會因素,是洞隱的創見,又如議論宋代話本的興起時,特別強調聯系「民物康阜」的城市經濟繁榮、「游樂之事甚多」的市民文藝的發展來加以剖析,極有見地。作者闡述明中葉神魔小說的盛行原因時,能追溯到「道流羽客」復極顯赫,成化時有方士李孜,釋繼曉,正德時有色目人於永,「皆以方伎雜流拜官」的社會風氣,因此「榮華熠耀,世所企羨,則妖妄之說自盛,而影響且及於文章」,也是鞭辟入裡的看法。
分析精闢、評斷允當
《中國小說史略》分析歷代小說的思想、藝術,言簡意賅,評斷允當。例如作者指出「《醒世恆言》中明事十五篇則所寫皆近聞。世態物情,不待虛構,故較高談漢唐之作為佳」,寥寥數語,道破了問題實質。他注意到《金瓶梅》「作者之於世情,蓋誠極洞達」,並進而認為:「至謂此書之作,專以寫市井間淫夫盪婦,則與本文殊不符,緣西門慶故稱世家,為□紳,不惟交通權貴,即士類亦與周旋,著此一家,即罵盡諸色,蓋非獨描摹下流言行,加以筆伐而已」,既分析精到又頗有分寸。另外,辨別區分諷刺小說與譴責小說的異同,自魯迅首創,至今仍沿襲其名。他明確指出《儒林外史》作為諷刺小說的長處在於「□而能諧,婉而多諷」。「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誠微辭之妙選,亦狙擊之辣手」。相反,清末譴責小說的弱點就因它「雖命意在於匡世,似與諷刺小說同倫,而辭氣浮露,筆無藏鋒,甚且過甚其辭,以合時人嗜好,則其度量技術之相去亦遠」。剖析得十分透徹。另外,作者對人物形象的分析也頗見匠心。如指出《三國志演義》寫人「亦頗有失,以至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評述《兒女英雄傳》中「俠女」形象「純出作者意造,緣欲使英雄兒女之概,備於一身,遂致性格失常,言動絕異,矯柔之態,觸目皆是」,實是極中肯綮的有識之見。這些論斷,至今仍是研究中國古典小說的指導性意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小說史略》是一部有代表性的文學史專著。

4. 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理解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小說與詩歌同,從六朝的「粗陳梗概者」到唐朝的「敘述宛轉,文詞華艷」發展演進的痕跡明顯,而且在唐朝,文人從「搜奇記逸」到「則始有意為小說」。

這段話反映了中國文學中「小說」的發展概況。
(1)小說的成型在「六朝」(東晉),到唐朝達到「成熟」。
(2)小說的表現手法也在這一階段逐步完美。
(3)小說的主題也由「民間流傳」到「文人創造」。

5. 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是怎麼來的

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是中國小說史的一部開山著作,也是一部奠基著作。它初版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出版以後,以它豐富翔實的資料、嚴謹精闢的論斷,深受學術界的推崇,與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同被奉為研治中國通俗文學史的經典著作。迄今近九十年,凡研究中國小說史的學人,仍把它作為一本主要的參考書。最近重新翻讀此書,想到魯迅此書在治學精神方法方面,深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下面略述三點。
一、重視做好資料基礎工作。我們知道,除《小說史略》之外,魯迅還輯校編纂過三部有關中國小說的著作,那就是《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小說舊聞鈔》。它們分別就唐以前的古小說、唐宋文言小說、宋元明以來小說做了深入細致的資料輯集、整理工作,這是《小說史略》寫得內容扎實、功夫深厚的一個重要基礎。魯迅從1910年開始輯校《古小說鉤沉》,到《中國小說史略》的寫成,經歷了十多年,這說明在這一領域有了長期的積累,精心准備和結集,方能產生學術巨著。中國古代小說,從先秦到清代綿延二千年,作品繁富,情況復雜,魯迅做的又是篳路藍縷的拓荒工作,自然需要漫長的時間。就我們今天來說,當然不是說做任何一個課題,都需要花漫長的時間,而要看題目的范圍大小、已有的可供參考的研究成果等具體條件。但無論做什麼課題,都應該嚴肅認真地對待,不怕花時間氣力,摒棄浮躁之心,不片面追求速成,乃是必須努力做到的。
二、創新而不附會。《小說史略》充分體現了「五四」後學人接受西方文藝新思潮後的創新精神。在宋元明清的封建時代,盡管寫小說的作者頗多,但小說、戲曲、講唱文學等通俗性作品,經常受到政府和正統文人的輕視、貶斥,清代編《四庫全書》,廣泛收集四部書籍,但摒棄通俗性的小說、戲曲不收,前此關於小說、戲曲的論述,也常常是零碎的。因此,魯迅下大功夫編著這樣一部系統的《小說史略》,就是一件富有開創意義的工作。書中各方面的論述,也大抵從材料出發,中肯精警,貫徹了實事求是的精神;同時到處洋溢著接受西方文藝思潮後的新觀點,而與某些觀點陳舊的中國文學史著作精神面貌迥然不同。另一方面,我們看到,魯迅又不是為了刻意求新,勉強運用西方的一些學說來對中國古代小說進行解釋。例如弗洛伊特的精神分析學說,在當時已頗為流行,魯迅翻譯的日本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徵》一書,正是介紹此類學說的。他的小說《不周山》(後改名《補天》),寫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也受到此類學說影響,但《小說史略》全書沒有出現這種跡象。《補天》是小說,寫故事新編,不妨馳聘想像,放開地寫;《小說史略》乃是嚴肅的學術著作,更應當注意實事求是,避免牽強附會,這也是值得我們重視並學習的。
三、謙遜不自滿。《小說史略》出版後,受到學術界的廣泛好評,被奉為中國小說史的開山力作。但魯迅於此並不自滿,常常注意到此書的闕失與未備之處。他在1924年3月所寫的此書後記中,就說起《後水滸傳》作者「雁宕山樵陳忱孕遐心,胡適為《後水滸傳》考得其事尤眾」,「惜得見在後,不及增修」。又說「近時作者如魏子安、韓子雲輩之名,亦緣他事相牽,未遑傳訪」。他在1930年11月所寫的此書題記中,更謙稱此書為「陳言」、「瓦釜」,並希望後來者能在這方面寫出「傑構」。魯迅在其他文章中,也常有對《小說史略》的補充之言,此處不贅。應當說,《中國小說史略》就是一部具有經典性質的「傑構」,著者如此自謙,更令人起敬。反觀今日學術界,有的人寫出一兩部著作就洋洋自得,自以為高人一等,如以魯迅的話自照,寧能無愧?

6.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小說亦如詩,至唐代而一變,雖尚不離於搜奇記逸,然敘述宛轉,文辭華艷,

這段話拿唐代小說風格和六朝小說風格相比,說明唐代小說風格已和之前的大不一樣。即:敘述宛轉,文辭華艷。唐小說(其實是唐傳奇)風格迥異於六朝,表明小說在唐代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和發展。

7. 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

「小說」一詞最早出現於《莊子·外物》:「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意思是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

自宋代開始具有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兩種不同的小說系統。文言小說起源於先秦的街談巷語,是一種小知小道的紀錄。在歷經魏晉南北朝及隋唐長期的發展,無論是題材或人物的描寫,文言小說都有明顯的進步,形成筆記與傳奇兩種小說類型。

白話小說則起源於唐宋時期說話人的話本,故事的取材來自民間,主要表現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識。

小說的奠基歷經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八百多年的積累和沉澱,當歷史進入唐代小說才正式形成。

(7)古代小說史略擴展閱讀:

追溯八百多年的奠基,主要在四個方面:

一是寓言故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戰國策》,等書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鮮明的寓言故事,它們已經帶有小說的意味。

二是史傳。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三國志》,描寫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或為小說提供了素材,或為小說積累了敘事的經驗。

三是文人筆記。這一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尤為明顯,文人筆記大都記載一些軼事、掌故、素材。

四是民間娛樂消閑。各朝代都有茶館飯店常駐的說話人、說書人,以話本為基礎,每天把故事小小的說一段(小說),以吸引客人每天回來聽書,希望保證生意興隆。

8. 我國的十大古典小說是哪些

中國十大名著 總目錄

第一部 《紅樓夢》

第二部 《西遊記》

第三部 《水滸傳》

第四部 《三國演義》

第五部 《聊齋志異》

第六部 《喻世明言》

第七部 《警世通言》

第八部 《醒世恆言》

第九部 《初刻拍案驚奇》

第十部 《二刻拍案驚奇》

中國古典小說的十大巔峰之作

體現中華民族氣質的典範著作

《紅樓夢》:因其巨大的社會容量和思想容量,被稱之為我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對此書的研究也成為一門學科——紅學。

《西遊記》: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稱此書「『復善諧劇』,故雖述變幻恍忽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

《水滸傳》:不但在中國家喻戶曉,而且也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1759年日本就有了《水滸傳》的節譯本;1933年美國賽珍珠譯的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水滸譯本,產生了很大影響。現在《水滸傳》已有十多種文字的數十種譯本,風行世界。

《三國演義》:充分運用史料,著重寫出三國時代的盛衰變化,著眼於人心、人才、戰略、策略,探討如何鞏固政權、長治久安的道理,並在小說中運用藝術描寫。被後人譽為「有志圖王者」的啟示錄。

《聊齋志異》:有近五百篇作品,文筆夭矯,委婉曲折。《聊齋志異》問世後,人競傳寫,甚受歡迎,並對以後的文言話篇小說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

《喻世明言》:反映明人的思想和價值觀念,藝術上也達到相當的高度,為中外小說史研究者所重視,是《三言》中最早刊行的一部。

《警世通言》:表現了明中葉以後的社會理想和美學追求,藝術上也有相當高的成就。

《醒世恆言》:反映市民思想、體現時代風貌、揭露人性弱點,風靡當時社會各個階層。

《初刻拍案驚奇》鮮明的反映作者所處時代的思想和觀念,特別是明中葉以來商品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生活的變化以及作者的反理學思想。

《二刻拍案驚奇》:中國小說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主題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揭露官吏貪賄,判案不公,統治黑暗,到描寫男女歡愛及社會、家庭的各方面問題。

9. 《中國小說史略》的內容是怎樣分類的

中國小說史略
本書原為魯迅在北京大學授課時的講義,後經修訂增補,先後於一九二三年、一九二四年由北京大學新潮社以《中國小說史略》為題分上下冊出版,一九二五年由北京北新書局合印一冊出版。一九三一年北新書局出修訂本初版。一九三五年第十版時又作個別改訂,以後各版均與第十版同。

中國古代小說史著作。著者魯迅。這是作者1920~1924年在北京大學講授中國小說史課程的講義。初版本於1923年12月及次年6月分上下兩卷由北京大學第一院新潮社發行,由講義名《中國小說史大略》改名《中國小說史略》。1925年9月,作者稍加修改後由北新書局合為一冊印行。1930 年,又對其中3篇作了修訂,再版重印。全書共有28篇,敘述中國古代小說發生、發展、演變過程,始於神話與傳說,迄於清末譴責小說,是中國第一部小說專史。另有《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1篇,是作者1924年7月在西安講學時的講稿,可以看作是《中國小說史略》的提要,現收入《魯迅全集》。單行本亦附載此篇。

《中國小說史略》,搜羅宏富,采輯審慎。早在1912年,作者就輯錄了自漢至隋的古小說36種,在授課過程中,作者又輯錄了《唐宋傳奇集》,並且「發意匡正」,逐篇分辨真偽、校訂謬誤、考證源流,與此同時,作者編成的《小說舊聞鈔》,搜集了宋至清末的小說41種的史料,它是對大量筆記、雜集和古書中有關記載加以摘錄、考訂、編纂而成。

《中國小說史略》描畫出了一條脈絡清晰的數千年中國小說「進行的線索」,分析歷代小說的思想、藝術,言簡意賅,評斷允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小說史略》是一部有代表性的文學史專著。

10. 誰知道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的主要內容

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是中國小說史的一部開山著作,也是一部奠基著作。它初版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出版以後,以它豐富翔實的資料、嚴謹精闢的論斷,深受學術界的推崇,與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同被奉為研治中國通俗文學史的經典著作。迄今近九十年,凡研究中國小說史的學人,仍把它作為一本主要的參考書。最近重新翻讀此書,想到魯迅此書在治學精神方法方面,深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下面略述三點。
一、重視做好資料基礎工作。我們知道,除《小說史略》之外,魯迅還輯校編纂過三部有關中國小說的著作,那就是《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小說舊聞鈔》。它們分別就唐以前的古小說、唐宋文言小說、宋元明以來小說做了深入細致的資料輯集、整理工作,這是《小說史略》寫得內容扎實、功夫深厚的一個重要基礎。魯迅從1910年開始輯校《古小說鉤沉》,到《中國小說史略》的寫成,經歷了十多年,這說明在這一領域有了長期的積累,精心准備和結集,方能產生學術巨著。中國古代小說,從先秦到清代綿延二千年,作品繁富,情況復雜,魯迅做的又是篳路藍縷的拓荒工作,自然需要漫長的時間。就我們今天來說,當然不是說做任何一個課題,都需要花漫長的時間,而要看題目的范圍大小、已有的可供參考的研究成果等具體條件。但無論做什麼課題,都應該嚴肅認真地對待,不怕花時間氣力,摒棄浮躁之心,不片面追求速成,乃是必須努力做到的。
二、創新而不附會。《小說史略》充分體現了「五四」後學人接受西方文藝新思潮後的創新精神。在宋元明清的封建時代,盡管寫小說的作者頗多,但小說、戲曲、講唱文學等通俗性作品,經常受到政府和正統文人的輕視、貶斥,清代編《四庫全書》,廣泛收集四部書籍,但摒棄通俗性的小說、戲曲不收,前此關於小說、戲曲的論述,也常常是零碎的。因此,魯迅下大功夫編著這樣一部系統的《小說史略》,就是一件富有開創意義的工作。書中各方面的論述,也大抵從材料出發,中肯精警,貫徹了實事求是的精神;同時到處洋溢著接受西方文藝思潮後的新觀點,而與某些觀點陳舊的中國文學史著作精神面貌迥然不同。另一方面,我們看到,魯迅又不是為了刻意求新,勉強運用西方的一些學說來對中國古代小說進行解釋。例如弗洛伊特的精神分析學說,在當時已頗為流行,魯迅翻譯的日本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徵》一書,正是介紹此類學說的。他的小說《不周山》(後改名《補天》),寫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也受到此類學說影響,但《小說史略》全書沒有出現這種跡象。《補天》是小說,寫故事新編,不妨馳聘想像,放開地寫;《小說史略》乃是嚴肅的學術著作,更應當注意實事求是,避免牽強附會,這也是值得我們重視並學習的。
三、謙遜不自滿。《小說史略》出版後,受到學術界的廣泛好評,被奉為中國小說史的開山力作。但魯迅於此並不自滿,常常注意到此書的闕失與未備之處。他在1924年3月所寫的此書後記中,就說起《後水滸傳》作者「雁宕山樵陳忱孕遐心,胡適為《後水滸傳》考得其事尤眾」,「惜得見在後,不及增修」。又說「近時作者如魏子安、韓子雲輩之名,亦緣他事相牽,未遑傳訪」。他在1930年11月所寫的此書題記中,更謙稱此書為「陳言」、「瓦釜」,並希望後來者能在這方面寫出「傑構」。魯迅在其他文章中,也常有對《小說史略》的補充之言,此處不贅。應當說,《中國小說史略》就是一部具有經典性質的「傑構」,著者如此自謙,更令人起敬。反觀今日學術界,有的人寫出一兩部著作就洋洋自得,自以為高人一等,如以魯迅的話自照,寧能無愧?
編輯本段目錄
題記
序言
第一篇 史家對小說之著錄及論述
第二篇 神話與傳說
第三篇 漢書藝文志所載小說
第四篇 今所見漢人小說
第五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書(上)
第六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書(下)
第七篇 世說新語與其前後
第八章 唐之傳奇文(上)
第九篇 唐之傳奇文(下)
第十篇 唐之志怪及傳奇文
第十一篇 宋之志怪及傳奇文
第十二篇 宋之話本
第十三篇 宋元之擬話本
第十四篇 元明傳來之講史(上)
第十五篇 元明傳來之講史(下)
第十六篇 明之神魔小說(上)
第十七篇 明之神魔小說(中)
第十八篇 明之神魔小說(下)
第十九篇 明之人情小說(上)
第二十篇 明之人情小說(下)
第二十一篇 明之擬宋市人小說及後來選本
第二十二篇 清之擬晉唐小說及其支流
第二十三篇 清之諷刺小說
第二十四篇 清之人情小說
第二十五篇 清之人情小說見才學者
第二十六篇 清之狹邪小說
第二十七篇 清之俠義小說及公案
第二十八篇 清未之譴責小說
後記

閱讀全文

與古代小說史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本重生小說主角秦朗 瀏覽:545
都市小說完結免費豪門隱婚 瀏覽:325
抗日英雄穿越現代當醫生的小說 瀏覽:718
顧西爵小說人物名字大全 瀏覽:60
影帝重生劇本小說 瀏覽:830
小說男主角上官夜 瀏覽:49
邪瓶漫畫小說網 瀏覽:878
主角是女生的校園言情小說 瀏覽:376
悅看小說網資源分享 瀏覽:906
男主強女主弱的仙俠小說 瀏覽:992
替身女帝的逆襲小說排行榜 瀏覽:115
小說這樣寫 瀏覽:29
兩個女子穿越古代的小說 瀏覽:138
女主是網紅重生小說排行榜 瀏覽:867
擁有冒險島技能的穿越小說 瀏覽:445
千章以上的都市仙俠小說排行榜 瀏覽:658
神通板磚有聲小說鏈接 瀏覽:295
男主角叫陰陽的小說全集 瀏覽:596
總裁小說灰姑娘 瀏覽:896
葉辛周鐵有聲小說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