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穿越重生 > 三國演義諸葛亮同人小說

三國演義諸葛亮同人小說

發布時間:2021-07-25 18:25:21

1. 有哪些男主角是諸葛亮的小說越多越全越好!!(除了《三國演義》之外……呵呵……)

http://tieba..com/f?kw=%B9%A5%B5%C3%CE%E1%C1%C1

攻得吾亮吧有許多以諸葛亮為主題的bl同人小說,成千上萬。

http://tieba..com/f?kz=855453562

這是我的小說作品「蜀錦」,以姜維和諸葛亮為主角,無bl版本。

http://tieba..com/f?kz=846165074

有bl版本。

2. 求周瑜和諸葛亮的同人文

以正史三國志為主證據,以其他在史學界有崇高威望的正史為輔,野史和三國演義不予考慮,也請想回貼辯論的朋友引用史料時慎重。 關於這一點我要特別強調,因為野史可靠信較低,後人附會以及美化的地方很多。

1 軍事:周瑜 9分。諸葛亮 5分。

點評:

周瑜:赤壁之戰已經不須多說,這場名垂千古的戰役放到中國歷史上也是少見的以弱勝強的經典之戰,面對精通軍事的強敵曹操和曹操的30萬大軍,周瑜在整個戰役中表現出了完美的治軍,謀略,用人,臨陣指揮,戰前預見等等綜合軍事能力,周瑜一手培養出來的3萬水軍軍團的強大作戰能力也極大地擴大了戰果,正是這一系列缺一不可的優秀軍事素質的全面綜合作用,才有了赤壁之戰的輝煌勝利。赤壁之戰後攻南郡,南郡兵多將廣,戰略要地,周瑜又勝。

此外,周瑜與孫策多年南征北戰,為打下江東基業立下汗馬功勞,百戰百勝——————攻橫江、當利,皆拔之。渡江擊秣陵,破笮融、薛禮。轉下湖孰、江乘,進入曲阿。從攻皖,拔之。 復近尋陽,破劉勛,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巴丘。總的來說,給予9分。

諸葛亮:三國演義為諸葛亮虛構了大量戰績,但其實赤壁之戰,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定漢中,取蜀,空城計。。。。等等所謂戰績都是羅貫中幫諸葛亮打的。正史上的諸葛亮一生打仗不多,勝利的戰役更少,其最有名的就是北伐攻魏,也就是三國演義里的」六齣祁山「,但每次都以諸葛亮撤退失敗告終。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在正史「三國志」里也早有評價:「理民之干,優於將略,治戎為長,奇謀為短"。可見,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是其短處。

對這個評價,有亮迷提出軍事預見,軍事理論為依據辯駁,但須知一切理論最終都要為實踐服務,諸葛亮的所有軍事理論,用到現實中效果卻都並不盡如人意,五次北伐攻魏,都是興師動眾勞民傷財而去,最後卻都失敗而返,以被司馬懿活活拖死而終。中間雖然有一些小規模戰爭的勝利,但對整個天下局勢產生不了決定性的影響,更不能對魏國造成什麼大的打擊。而在本國方面,卻因為連年征戰勞民傷財,反而加速了蜀國的提前滅亡,不能不說是極大的失敗。這與周瑜定江東,赤壁一戰天下三分的影響完全不能相比。

另外,我國偉大的軍事家毛澤東也認為諸葛亮北伐失敗主要還是在於戰略失誤,而非其他各種客觀原因,「司馬懿更大的智略還在於不戰,使亮自敗」,也就是說諸葛亮是被司馬懿故意拖死的。從這一點看,諸葛亮顯然不能算一個出色的軍事統帥,比不上司馬懿也比不上周瑜。對毛主席的評論有興趣或有疑問,可以自己去研究。

總的來說,諸葛亮雖然敗多勝少,但在軍事上還是有一定才華和表現的,應算一個雖非優秀但卻合格的軍事統帥,故給予5分。

2 戰略:周瑜:9分,諸葛亮,5分。

評價:周瑜的謀略,一是體現在赤壁戰前的分析,一是體現在他予孫權書里的取蜀之見。

赤壁戰前,周瑜的分析極為到位,」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蒿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將軍禽操,宜在今日。「極其犀利有眼光,赤壁之戰的勝利也說明了這一點。

周瑜的取蜀之見也極有眼光,周瑜傳記載:是時劉璋為益州牧,外有張魯寇侵,瑜乃詣京見權日「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分析非常到位。

有反對取蜀的人認為周瑜此法不能成功,因為前有曹操後有劉備,虎視耽耽。但前文中已說明,曹操內憂外患,已無餘力對付孫權,而劉備在後方雖然極不情願讓孫權得蜀,但他們最大的敵人依然是曹操,劉備既無實力也無勇氣跟孫權撕破聯盟在背後偷襲孫權,因為這么做的後果必定是兩敗俱傷,便宜曹操。而周瑜能征善戰,軍團作戰實力強大,劉璋暗弱,軍事和政治能力都極其平庸,又正忙著和張魯作戰,周瑜無論採取偷襲還是正面進攻,勝算都很大。因此周瑜說"規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威靈,謂若在握「,非常有把握。甚至可以說這把握比赤壁之戰還大。當年赤壁之戰劉備聽說周瑜只有3萬人要打曹軍30萬覺得他在吹牛,但事後證明周瑜沒有吹牛,取蜀方略更是如此。

諸葛亮:能體現諸葛亮謀略的只有一個隆中對,征漢中和取蜀攻略則是由劉備,法正等人完成。隆中對先天不良,存在著很多問題,毛澤東作為軍事大家,曾經評點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認為造成蜀漢滅亡的原因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國兵法強調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勢,戰勝兵力分散之敵。這也是毛澤東慣用的策略。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勢的蜀漢兵力不得集中,國勢分散,戰而無功,最終滅亡。

3 用人:周瑜8分,諸葛亮3分。

評價:周瑜氣度寬宏,雅量高致,他為東吳推薦了魯肅等很多人才,每次推薦時都要說對方的才幹十倍於自己。並且每次作戰前,周瑜都會全盤謀劃,集思廣益,聽取下屬的意見,這種習慣在赤壁之戰等戰役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與曹操的善於用人,喜歡聽取下屬意見有異曲同工之妙。給予8分。

諸葛亮:諸葛亮一生唯謹慎,無論是打仗還是用人均如此,他大權獨攬,事必躬親,絕不假手於人,雖然勤奮但卻缺乏全盤戰略的智慧,也無擅長用人的度量和管理人才的才能,致使蜀國人才凋零,到後來竟出現了「蜀中無大將,繆化為先鋒」的情況,用錯馬謖導致北伐失敗更是一大短,而北伐時沒有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襲計策而採用硬碰硬正面作戰的打法,跟強大的魏國打消耗戰,事後也被證明是完全失策的。而諸葛亮死後任命的楊儀、費禕也很不怎樣。總的來說,給予3分比較合理。

4 政治眼光:周瑜9,諸葛亮8。

點評:

周瑜氣度開闊,胸懷天下,膽略過人,不畏強權,常有為東吳逐鹿天下之雄心。三國志記載:曹操大破袁紹後,兵威日盛,建安七年,下書命令孫權送子為人質。孫權召群臣會議,張昭、秦松等猶豫不能決,周瑜說:」江東兼六郡之眾,兵精糧多,將士用命,所向無敵,有何必要送人質?人質一入,就不得不聽從曹操,有命召就不得不往,受制於人。而好處不過一侯印,仆從十餘人,車數乘,馬數匹,怎能與南面稱孤相提並論?不如勿遣,徐觀其變。若曹氏能率義以正天下,將軍事之未晚。若圖為暴亂,兵猶火也。將軍韜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質之有!」

這番言論非常強硬有魄力,對孫曹二人當時的政治情況分析也很到位,孫權聽了周瑜的話便沒有送人質。曹操心懷怨恨,數年後傾大軍意欲入侵東吳,此次又是周瑜和魯肅力排眾議主張迎戰,周瑜還為孫權精闢地分析了曹軍弱勢和我軍必勝的原因,使孫權堅定了抗曹的決心。周瑜最終以少勝多,在赤壁大破曹軍。而赤壁之戰也以孫吳的大捷和曹操的大敗而告終,周瑜以他卓越的政治魄力和絕佳的軍事才能實現了自己的諾言,奠定了東吳的基業。

諸葛亮:諸葛亮的隆中對應算是一種戰略,前面已與周瑜的戰略一起分析。而以政治眼光而論,個人以為孔明擇主應算是政治眼光的良好體現,孔明選擇劉備,而不選擇孫權或曹操顯然是非常正確的政治選擇。此後聯吳抗曹,東征後再聯吳,都是非常正確的政治選擇。故給予8分。

總的來說,兩人都是奠定本國基業的股肱之臣,平手。
5 胸襟氣度:周瑜9分。諸葛亮5

雖然三國演義為了美化諸葛亮而把周瑜塑造成一個心胸狹窄的小人,但正史中的周瑜氣度寬宏,胸襟廣闊,三國志裴注雲:「(程)普……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敬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而同時代人也都紛紛給予了高度評價,「文武籌略,萬人之英」,謀無不成,規無不細,「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等等。

諸葛亮:陳壽《三國志》評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但從三國志中找不出關於他胸襟氣度特別廣闊的例子,而在史學界,關於託孤大臣李嚴為何被貶黜,諸葛亮是否排斥異己大權獨攬的疑問依然爭執不休,眾說紛紜,有人評價諸葛亮是和霍光一樣的「正直的權臣」,個人深以為然。從這方面看,諸葛亮的胸襟氣度比之周瑜頗有不如。

6 氣質風度:周瑜9,諸葛亮6。

周瑜:三國志雲」瑜長壯有姿貌「,翻譯過來就是身材高大又有姿色,有姿色一詞常用於女性,可以推測周瑜長相比較偏向秀氣類。三國演義系小說家言,其對周瑜的描述」儀態風流,姿容秀麗「可以不予採納,但民間更有美周郎之說,而蘇軾更是以「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表達對周郎風採的仰慕之情。

諸葛亮:三國志雲」亮身長八尺,姿容甚偉「,雖然偉字也是贊美,但在三國志里,寫成「身長八尺,容貌甚偉」的就有劉表、蒯越、公孫瓚、何楨、何熙、張既、蔣干、彭羕、孫權、孫桓、程普、呂范、陸績、張溫、朱據等一大批人,顯得非常廉價,可見這句形容只是表示長相端正,中人之姿而已。

因此,周瑜9分,諸葛亮6分應該是比較恰當的。

7 品德忠誠。周瑜10,諸葛亮10。結果:平手。

周瑜:周瑜與孫策內結骨肉之親,外連君臣之義,多年征戰為東吳打下江東基業,立下汗馬功勞,孫策去世後,年輕的孫權即位,東吳人心浮動,周瑜帶兵來歸,雖然軍權在握,但他見眾人對孫權執禮甚慢,就帶頭行君臣禮,擁護孫權,穩定了孫權的地位。後來更是為擴大東吳領土而甲不稍解四處奔波,最後因勞累傷病而死於出征途中,可見其對東吳至死不渝的忠誠。

諸葛亮:先主病逝,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諸葛亮後來雖然大權獨攬,卻並沒有象曹魏的司馬家族那樣反叛篡位,而是跟周瑜一樣為國盡忠而死,其忠誠可見一斑。

8 內政治理:諸葛亮8分,周瑜4分。

評價:諸葛亮是蜀國丞相,對於他的內政治理三國志中有大量溢美之詞,在此不一一轉述。本傳中所有對諸葛亮善於內政的理由,竟全是由陳壽和他人的評價贊美組成,嚴重缺乏實際證據,而諸葛亮傳中6000多字的傳記,其中竟有將近一半是對話和評論,與別人的傳也大不相同,事例記載嚴重不足。

但三國志畢竟是目前研究三國最可靠的史料,我們給予高度信任,因此仍打8分,給予高度評價。

周瑜方面:雖然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但從側面亦可以看出周瑜的內政才幹——

1 周瑜二十歲就出任縣長,三國志記載他很年輕就「恩信著於廬江」,建立恩信必定只能靠理民才幹,而不可能僅僅靠軍事才能。2 赤壁後周瑜當了南郡太守,而他一死,魯肅和程普都收不住南郡,只能借給劉備,這說明周瑜當太守的能力很強,至少比魯肅強多了。3 周瑜曾幫助孫策資助了不少糧草船隻,對孫策起了很關鍵的作用,這也是後勤內政的一部分。4 周瑜二十四歲就當了太守,駐扎在前線巴陵,除了軍事,應該也監管當地民事的。

總上所述,雖然周瑜內政上表現不多,但上述史料表明,周瑜只不過沒精力搞內政後勤,並不是不會這方面不行,如果周瑜一直活下去的話,後來陸遜當的荊州牧,肯定是周瑜來當的。 但畢竟史書上對周瑜內政記載較少,因此只給予4分。

9 藝術才華:周瑜8,諸葛亮5。

三國志記載: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在音樂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已經達到世人皆知的地步。

而在文學方面,周瑜留世的不多,只有從遺書上可以略窺其文采:「瑜以凡才,昔受討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榮任,統御兵馬,志執鞭弭,自效戎行。規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威靈,謂若在握。至以不謹,道遇暴疾,昨自醫療,日加無損。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復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靜,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之事,未知終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儻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這封遺書全部採用四字駢言,對仗工整,用詞雅緻,既體現了周瑜的戰略思想和臨死不忘王事的忠誠,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他的文學才華。雖然這封遺書是周瑜臨死前口述,時間非常倉促,但還是從中可以看出周瑜高超的文學修養。

諸葛亮:諸葛亮主要作品是前後出師表。前出師表在正史中有記載,後出師表疑點甚多,盛傳是其侄諸葛恪偽造。但在此處我們不以為非,相信乃諸葛亮所作。
總評:周瑜文武全才,於文學音樂方面都頗有造詣,而諸葛亮從正史看,只體現了文學方面的才能。故一個給8分,一個給5分。

10 外交:諸葛亮4,周瑜1 。

這一條我本不想設置,因為無論周瑜還是諸葛亮都沒有特別體現,但似乎有人對此津津樂道,並以此作為諸葛亮外交才能的證據,說明周瑜外交不如諸葛亮,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諸葛亮唯一能體現其外交才能的只有赤壁之戰前出使東吳,勸說東吳抵抗曹操,但在此之前,魯肅便已勸孫權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三國志魯肅傳雲:肅進說曰:「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權即遣肅行。」

從上可見,無論諸葛亮來不來,魯肅已經在勸孫權聯合劉備迎戰曹操,孫權也已經認真考慮接受他的意見了。諸葛亮到東吳後也勸說孫權迎戰,但孫權畏懼曹操兵力,仍然猶豫害怕,於是魯肅勸孫權招周瑜還,周瑜對孫權曉以大計,給他分析曹軍弱勢和我軍必勝的原因,三國志周瑜傳雲:瑜曰:「不然。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蒿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將軍禽操,宜在今日。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從上可見,促成孫劉聯盟的首要功臣是魯肅,其次則是周瑜對曹操軍事情況的精闢分析使孫權有了信心,諸葛亮既不是促成孫劉聯盟的發起人,也沒能打消孫權對曹操的畏懼使孫權打定主意抗曹。諸葛亮去東吳的主要作用,只是做了做聯絡的信使,一個傳聲筒而已。給予4分應該是恰當的。

周瑜方面,外交本與他這樣的軍事統帥無關,如果一定要談,三國志裴注所引中接見蔣干可為一例,周瑜接見蔣干顯示東吳威儀,而拒曹操誘降,使蔣干沒來得及開口便已噤聲,回去後只得向曹操感嘆」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能間爾「。故評分1 。

總分:周瑜77,諸葛亮58,瑜略勝。周瑜以36歲的短短年華而有如此大的貢獻,不能不說是奇才,諸葛亮36歲時其成就遠不及周瑜,尤其是他的很多才華如內政等都是在人生後半段表現出來。因此周瑜的英年早逝實在是東吳的一大損失。

而與此對比,諸葛亮雖然在歷史上的確是個出色的名相,但在三國演義的吹捧下,民間形象被越來越神化,已經嚴重偏離其真正的歷史形象了。

3. 有沒有主角是諸葛亮的小說

活在三國 情人 醜女要嫁諸葛亮 我與諸葛孔明
《活在三國情人》
《相忘於江湖》
《蠱毒》
《不必問英雄——諸葛亮傳》
《碧野朱橋當年事》

4. 求有關諸葛亮的小說。。。

蓮桂流芬大大的《相忘於江湖之魚水盟》,晉江還魂草的《定軍山》,若虛的《大謀小計五十年》,王夢思明大佬的《錦官春夢》,《錦江玉碎》

5. 關於諸葛亮的小說

不必問英雄(自序)

他是個身高米82左右的男子,史書記載他樣貌奇偉英俊。這個人曾在距今1800年前生活過,將足跡留在了山東、江西、湖北、四川、雲南、陝西等地,幾乎每一處都流傳著有關他的故事。在那些故事裡,他無一例外的忠貞、堅定、神機妙算。可以說,他是中華5000年歷史里最有名的之一,其姓名事跡也在日本、韓國、朝鮮等國廣泛流傳。百餘年前,當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時,為了使一些少數民族百姓更快地接受基督教,甚至宣揚他是上帝的大兒子,而耶穌是他弟弟,是上帝的小兒子。這個人在中國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1800年了,歲月留存下漫天繁星。

他——諸葛亮,是其中之一。

最開始,他只是個政治家,被同時代人比作三代時最有名的宰相「周公」與「伊尹」,後來他卻成了個百戰百勝的將帥、一個巧舌如簧的說客、一個通曉奇門的方士、一個呼風喚雨的道人,以至於魯迅先生很不客氣地用「妖」字來形容他:對諸葛亮的神化與渲染,從他死後不到100年就開始了。這種渲染、神化綿延持續了1000多年,到元代《三國志平話》可謂登峰造極;而到了元明之交、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時,一個集「儒、道、法、方術、陰陽」於一身的「諸葛亮」就成了型,像「借東風」、「空城計」等故事,可謂婦孺皆知;然而,這些事,大抵出於善意的想像與虛構,是在他原本嚴峻、清晰的面目上,加了些奇奇怪怪、神通廣大的色彩。

至少還應該有個「諸葛亮」,一個更接近「真相」的他。盡管真相或許難以追尋,卻不該因此放棄了這個方向的努力。至少有些事是該澄清的,譬如他絕非一出生就老了,他有過那麼段青春爛漫的歲月,有過抱膝長嘯、登山鼓琴的少年風流,他比常常一副「小生」做派的周瑜要小7歲,後者登臨一生的巔峰時,諸葛亮才剛剛走上屬於自己的舞台;又譬如他雖然摯愛妻室(傳說那是個黃發黑膚的醜女)卻也並非一生只娶了她一個。身居高位而又子息艱難的諸葛亮在40歲之後納了妾,在《諸葛亮集》輯錄的他寫給同僚的信里談到這件事,說自己「妾沒有多餘的衣服」。我想,這個叫諸葛亮的,所以能1000年地感動我們,不在於他被神魔化了的「未卜先知」,而在於他首先是個尋常人。他立足在絕不高於任何尋常人的位置上,卻能一步步往更高處走去,他告訴了凡人:一個凡人能做出多少事,一個凡人,能怎樣將自己的名字鐫入天空,成為星辰。

有兩件和諸葛亮相關的事,是我該說一說的,正是那兩件事,使我早早地對這個人,產生了特別的好感與喜歡。其一見錄於《蜀記》,說譙周——他是史書《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老師,去見諸葛亮。譙周生得面貌奇特,諸葛亮身邊人見了他,都竊竊發笑。譙周走後,相關官員指出,應該追究那些發笑的人的責任,判一個不敬的罪;諸葛亮笑著回答說:「孤尚且忍不住想笑,何況他人呢?」輕輕抹過此事——他是個寬容的人,率性而幽默。其二記載在《小說》上,說後世桓溫征蜀,見到了諸葛亮在世時的小吏,那時小吏已有百歲。桓溫問:「當今誰可與諸葛孔明相比?」小吏搖頭道:「諸葛公在時,也不覺他有什麼特別;但他死後,就再沒見到一個人能比得上他。」——他是普普通通的,就像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談到:「凡是封建統治階級可能做到的較好的措施,他(諸葛亮)幾乎都做。他所治理的漢國,在三國中是最有條理的一國。」難的正在普通,難的是將那種普通幾十年、幾十年地維持下去,堅定不移。

驕傲、堅韌、從容、勇猛、寬和、剛強,是我想要呈現給讀者們看到的諸葛亮的性格,那是支持著他從一個父母雙亡的流浪少年成長為羽扇綸巾的國之丞相的堅強力量。而這些力量、性格也絕非一蹴而就、與生俱來。那是需要被發掘、需要培養與磨礪的,是以我不但要寫這些「財富」,更重要的,我想敘說這些「財富」的生成與由來。是以我所敘說的,不僅是諸葛亮的光耀與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人所承擔的歡樂、痛苦、悲傷、無奈,以及他怎樣忍耐與超越了迎面撞擊他的每次疼痛,一步一步不停止地提升自身,他走不到「完善」的地步,所以直到死亡亦未停下腳步。

死亡發生在五丈原。

他自27歲起輔佐劉備,臣事兩代君王,直到54歲病逝在五丈原,算起來,兢兢業業了27年。我用了20萬字,主要講述他27年的入世生活,因為有《三國演義》在前——《三國演義》,在很大程度上,也可算一部諸葛亮的傳記——我在選材上,也就格外小心。演義說得多的,我就說得少些;演義談論較少或根本沒有談及的,而對真實的諸葛亮來說,又是重要乃至不可或缺的,我就講述得更多、更細,務使讀者能盡量豐富地了解到那個人及發生在他周圍的事、圍繞在他身旁的人:朋友與仇敵。我所引用的材料故事,大多來自陳壽撰、裴松之注的《三國志》(以《蜀書》為主)及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鑒》、清代張澍輯錄的《諸葛亮集》(這應是目前收錄諸葛亮資料最多的一部書),某些故事,像「五丈原飛星墜落」,看似神怪異常,卻盛傳於諸葛亮死後近200年間,我便將它們當作了真實的往事來記錄——記錄下1800年前的那種浪漫,要它使後人熱淚盈眶。

公元4世紀初,諸葛亮逝世大約70年後,西晉李興奉天子命為其故宅撰文留念,他寫道:「英哉吾子,獨含天靈。豈神之祗,豈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異世通夢,恨不同生!」(「您是何等的英偉絕倫,僅您一人,就含納了天地之靈。您是神明么,是人傑么?您所思慮的多麼深刻,德行又多麼清明!世代不同,唯有夢魂相通,只恨我與您不生在一時!」)這些話,也像從我心裡掏出來的一樣。

是了,英哉吾子,獨含天靈。

謹以此文,敬給生他的陽都、養他的襄樊,敬給他深愛的成都與他永遠到不了的、渭水那一面的長安。

目錄

第一章 像北辰星一樣亮

第二章 傳奇,以三顧為開端

第三章 周郎·赤壁

第四章 天府……是屬於我的

第五章 軍師要小心

第六章 燒的是整整七百里

第七章 沒想到丞相也會掉眼淚

第八章 青青陵上柏

第九章 孟獲以為自己死了

第十章 他說自己不配做丞相

第十一章 戰城南,死郭北

第十二章 飛墜五丈原

6. 一本有關諸葛亮的三國小說

鬼師典韋 三國異俠傳 三國醉漢 大漢之帝國再起 三國小兵傳奇 東漢霸業 笑傾三國 你看看裡面有嗎 我知道的就這些

7. 求諸葛亮為主角的小說

我是諸葛亮
重返諸葛亮
《激情三國》--------《八,諸葛亮的歷史定位》
《白日夢之我是諸葛亮》
小說諸葛亮傳人在異世
諸葛亮異界旅

都不錯 看看吧 相信我!!

+_+!

8.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同人小說

最好是看三國志``三國演義`沒什麼價值``
其實本人看好的司馬懿``厚黑類型的能忍``也能殘忍`

9. 求幾本《三國演義》同人小說

《瑤月》(三國瑜亮)作者:SECRET絲奎特(完結)
[內容簡介]
人說:「一時瑜亮」,但——
對你的一世虧欠,就以幸福來償還吧。

《笑隱三國》作者:淺色天空(完結)

相對論曰,如果時速超過光速,時空就會發生扭曲,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穿越時空.
可是問題是,如果一個人墜落的速度超過光速的話,那結果可能只有一個---與空氣發生強大摩擦,然後摩擦生熱,然後....渣都不剩.....
所以說,廣大墜崖墜樓的穿越者就只可以用一種原因來解釋-----磁場

某極其善於發散思維的主人攻,就這么跌入了歷史長河中.......

穿越一千八百年,我有幸與你相愛。

而你,可願將命運託付與我--------

若說,愛只是醉生夢死,

你可相信,為了你,我情願就這樣跌落於愛恨情愁之中,萬劫不復-----

穿越+三國+小耽美向+命運+顛覆=三國狂熱分子慎入

《三國戀》作者:慕容瀟湘(完結)

三國戀孫策遇見周瑜的那一天,是在一個幽靜的夜晚,
初秋的晚風、紛飛的淡紅花瓣,
將周瑜襯托得格外耀眼,宛若桃樹幻化的妖精,
一名美得令人窒息、依戀的俊美男子!

周瑜的一舉一動,再再都顯示著他不凡的身份,
他總是噙著一抹淡淡笑意,優雅輕聲喚著孫策,
而孫策則是每每無福消受那抹令人心動的笑意,
因為那會致使他忘卻自己的身份

《三國—烏托邦》作者:不懂而已(完結)

他,萬人之上的皇帝,卻身不由己。
他,從小喪失父母的孤兒,卻溫柔似水。
兩個少年的相遇,是緣分,還是……
不由自主的吸引,相愛,在這紛爭的年代裡,他們是否能夠相守。

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都不會離開你。哪怕你要娶妻,生子,我也會以臣子的身份永遠待在你的身邊的,耶律遠如是發誓
遠,為什麼你要委屈自己,是要讓我心疼嗎?如果是的話,那你成功了,因為我只要你。歐陽羽如是說。

《蜀相之死》&《短歌微吟》(正掰三國系列之第一&第二) 作者:戎葵
《蜀相之死》(正掰三國系列之第一)作者:戎葵
《短歌微吟》(正掰三國系列之第二)作者:戎葵

附件說明:

已將兩部作品合並為1個txt文件;

作品簡介:

正掰三國系列之第一:《蜀相之死》

三國;同人;亮瑜;

主角:諸葛亮,周瑜
配角:馬謖,趙雲
正掰三國系列之第二:《短歌微吟》

三國;同人;丕植;

主角:曹植,曹丕
配角:魏明帝,甄氏

《一本笑話混三國(GL)》作者:江十三(完結)
一、 我要回家
自從大學畢業,我離開溫暖濕潤的南方老家,來到乾燥清冷的北方工作,一晃,就快三年了。眼瞅著就快奔向半百的二分之一了,我卻還是形單影支。只能每天顧影自憐,天妒美才。
記得初來時,嶄新的地方,新鮮的朋友,獨立的生活,我就像剛放出籠子的小鳥,自由自在歡快的翱翔。長到這么大,我還是第一次離開家這么遠。「再不用聽老媽整天的嘮里嘮叨了。」想起如唐僧碎碎念一般的老娘,我的頭就像戴了緊箍咒一般又開始疼了。從小到大,我都是籠罩在她的反復煩瑣的囑咐嘮叨聲中,彷彿我一直是個長不大的孩子,老讓她不放心。想想自己現在已經天高皇帝遠,翻身農奴把歌唱,陽光一片好,山河處處紅,頓時心花怒放。那時張狂的喜悅,已經漸漸的淡去了,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惆悵,卻又慢慢的湧上心頭。平時公司總是沒日沒夜的忙碌,出差頻繁,恨不得把女人當男人用,把男人當畜生使,我在頭暈腦脹雲里霧里稀里糊塗時,淡淡的寂寞還是會縈繞在眉間。整日加班到深夜,沒什麼節假日,也沒什麼時間寫信打電話,我就義無反顧視死如歸的踏上了一年一度人間罕見的億萬浩盪春運大軍。擁擠在人肉堡壘里,切膚之痛的深切贊同計劃生育好,急切的盼望車輪啊再快點跑。心中焦急等待,又充滿了激動和欣喜,只為這一年才能有一次的與親朋好友團聚相見的時刻,全然忘記了先前那不顧平時里刻意偽裝的美好形象,披頭散發面目憔悴,幾天幾夜痴情死守在那人滿為患萬惡之源的車站,眼紅腦熱拚死拼活只為從人群中搶出一張回家火車票的瘋狂痛苦。我曾經指天咒地慷慨激昂的辱罵發誓,再也不想再承受這來回兩次的癲狂折騰,不就是回趟家嗎?有什麼嘛,不回也可以。可是等一到了年關將近,我又心神不寧鬼使神差地沖向車站,為票瘋狂為票迷,早將我的誓言踩在地球另一邊去了。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10. 關於諸葛亮的耽美同人文

你可以去三國同人吧。雖然貼吧很久之前被封掉了,但是很多精品文章還是在的。孔明做受的文章我看過很多。基本上瑜亮本命還是自成一家的。貼吧里也有很多新文的地址,你點鏈接就可以了。

閱讀全文

與三國演義諸葛亮同人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本重生小說主角秦朗 瀏覽:545
都市小說完結免費豪門隱婚 瀏覽:325
抗日英雄穿越現代當醫生的小說 瀏覽:718
顧西爵小說人物名字大全 瀏覽:60
影帝重生劇本小說 瀏覽:830
小說男主角上官夜 瀏覽:49
邪瓶漫畫小說網 瀏覽:878
主角是女生的校園言情小說 瀏覽:376
悅看小說網資源分享 瀏覽:906
男主強女主弱的仙俠小說 瀏覽:992
替身女帝的逆襲小說排行榜 瀏覽:115
小說這樣寫 瀏覽:29
兩個女子穿越古代的小說 瀏覽:138
女主是網紅重生小說排行榜 瀏覽:867
擁有冒險島技能的穿越小說 瀏覽:445
千章以上的都市仙俠小說排行榜 瀏覽:658
神通板磚有聲小說鏈接 瀏覽:295
男主角叫陰陽的小說全集 瀏覽:596
總裁小說灰姑娘 瀏覽:896
葉辛周鐵有聲小說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