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0分!有兩本本穿越小說忘記名字了誰能幫我找
第一本兒我記得是衣山盡的大學士吧~
主角孫淡~
親,╭(╯3╰)╮~
已光速上傳網路~
請及時查收及時採納哦~
如有問題可回郵或hi我~
【贊同】個就更好啦(^o^)/~
最後祝親閱讀愉快~
歡迎下求助我哦!~
發件人:小刁。網路ID:釣魚鷹
——來自《我愛電子書》團隊。
㈡ 紅樓的同人小說名字,一個重生或者穿越過去的考試連中三元的
1.紅樓之我是
薛蟠
2.紅樓之鴻鵠
3.紅樓之賈瑚
4.紅樓之薛家子
5.紅樓之林家瑾玉
6.紅樓奮斗生涯
7.
桃花島
和紅樓
以上都是我看過的,有類似情節,個人覺得還不錯,不過2&7不是BL
如果說是庶子的話,之看過一本紅樓之環
三爺
,不知道是不是你看過的。
㈢ 找兩本歷史小說
沈六首么,沈默,三戒和尚的官居一品
㈣ 主角叫沈什麼,人家都叫他沈三元 是重生古代的 我忘了名字 那位大大告訴我下 謝謝
要是我猜的沒錯的話,應該是官居一品這個小說,主人公連中三元,叫沈默。
㈤ 古代一共有幾個人連中三元
在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中,共有21人三元及第,他們是文科17位:
唐朝的張又新、武翊黃、崔元翰;
宋朝的孫何、王曾、宋庠、楊置、王岩叟 、馮京;
金朝的孟宋獻;
元朝的王宗哲;
明朝的黃觀、商輅、李騏;
清朝的陳沆、錢棨、陳繼昌。
武三元:
明朝嘉靖年間的尹鳳,連中武科三元,官拜參將,輔俞大猷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戰爭中屢建戰功。今存南京「三元巷」以示紀念。
明朝萬曆年間,浙江永嘉人王名世連中武科三元,官授錦衣衛千戶。他博通經史,工詩善書,時人稱其武藝、詩詞、書法為「三絕」。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他秉性剛介,不媚權貴,頗有直道君子之風。
清朝順治年間,也是浙江人王玉璧,連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參加武秀才考試,射箭第一,號稱「神射手」,故人們贊其為「武四元」。他雖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釋卷,文筆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譽。

(5)穿越小說中主人公連中三元擴展閱讀:
科舉萌發於南北朝時期,科舉真正成型是在唐朝。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後,廢除九品中正制。據史載,開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應為開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干濟」二科舉人。
隋煬帝大業三年四月,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叫試策。
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變化有過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對於科舉的開創,史學界有異議。歷史學家俞大綱、唐長孺、何忠禮、金錚等認為唐朝開創了科舉。
歷史記錄
狀元是中國科舉金字塔的頂尖人物,就是進士的第一名。考中狀元就意味著「一舉成名天下知」。古代的科舉考試每三年舉辦一次,三年中只產生一名狀元,可見考取狀元是相當艱難的。倘若沒有超人的才華、堅強的毅力、健康的體魄,高中狀元是不可能的。
從隋代到清朝的1300多年科舉史里,共產生文狀元596名,武狀元182名。而能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蟬聯第一,「連中三元」的,更是鳳毛麟角。「連中三元」是古代讀書人畢生之夙願,歷史上「連中三元」者,版本不同,數量不一。中國科舉史上「連中三元」的確切人數應是21位,其中文狀元17人,武狀元3人。
傳統寓意紋樣
用荔枝、桂圓和核桃各三枚表現,因這三種果實都為圓形,取其「圓」與「元」同音;亦有的用弓箭射准三個辟銅錢或三個元寶米表示。寓意「連中三元」。清代科舉制度,分三級考試,中試者的第一名分別給以「解元」、「會元」、「狀元」的頭街,如應試舉子在三級考試中,連取三個第一名,即所謂「連中三元」,這在封建社會是無上的榮寵。
㈥ 連中三元有哪些人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中,有13人連中三元,他們分別是他們是:
唐朝的張又新
、崔元翰;
宋朝的孫何、王曾、宋庠、楊寘、王若叟、馮京;
金朝的孟宋獻;
元朝的王崇哲;
明朝的商輅;
清朝的錢檠和陳繼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