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元明清小說有哪些
《中國通俗小說復總目提要制》,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1年版。
《中國古代小說網路全書》,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國古代小說的歷史變遷》,《魯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中華書局,1980年。
張俊:《清代小說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齊裕焜:《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敦煌文藝出版社,1999年9月。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10月
張稔穰:《中國古代小說藝術教程》,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三聯書店1994年版。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浦安迪:《明代小說四大奇書》,中國和平出版社1991年版。
黃霖、韓同文選編:《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丁錫根編:《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版。
陳洪:《中國小說理論史》,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潘建國:《中國古代小說書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 山東省普通高中教材目錄
科目 版本 使用區域數 使用區域 必考內容 選考內容
語文 人教版 3 臨沂、煙台、萊蕪 必修1、2、3、4、5 "人教版:語言文字應用、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國小說欣賞
魯人版:唐詩宋詞、語言的運用、中國古代小說選讀"
蘇教版 5 東營、濰紡、聊城、棗庄、菏澤
魯人版 9 日照、濟南、威海、青島、泰安、濱州、德州、淄博、濟寧
數學 人教A 11 聊城、棗庄、菏澤、青島、泰安、濱州、淄博、濟寧、臨沂、煙台、萊蕪 必修1、2、3、4、5, 文科:1-1,1-2; 理科:2-1,2-2,2-3 理科:選修4-5,一個小題; 文科:無
人教B 6 東營、濰紡、日照、濟南、威海、德州
英語 人教版 5 東營、濰紡、日照、泰安、濟寧 必修1,2,3,4,5;選修6,7,8 無
外研社 9 聊城、威海、青島、煙台、濱州、萊蕪、棗庄、德州、淄博
重慶大學 1 臨沂
河北教育 2 濟南、菏澤
物理 人教版 15 聊城、菏澤、青島、泰安、濱州、臨沂、煙台、萊蕪、東營、濰紡、日照、威海、德州 "必修1、必修2、
選修3-1、選修3-2" 選修3-3、選修3-4、選修3-5中3選2
滬科版 1 棗庄
魯科版 1 濟南
化學 人教版 4 聊城、臨沂、淄博、濟寧 必修1、必修2、選修4 選修2、選修3、選修5三選一
魯科版 12 棗庄、菏澤、泰安、濱州、淄博、濟寧、煙台、萊蕪、東營、濰紡、日照、濟南、威海、德州
蘇教版 1 青島
生物 中圖版 1 濟南、 必修1、必修2、必修3 選修1、3二選一
人教版 16 聊城、棗庄、菏澤、青島、泰安、濱州、淄博、濟寧、臨沂、煙台、萊蕪、東營、濰紡、日照、威海、德州
政治 人教版 17 聊城、棗庄、菏澤、青島、泰安、濱州、淄博、濟寧、臨沂、煙台、萊蕪、東營、濰紡、日照、濟南、威海、德州 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 選修3、選修6
歷史 人教版 4 聊城、臨沂、威海、萊蕪 必修1、必修2、必修3 選修1、2、3三個模塊任意選考一個模塊
嶽麓版 12 棗庄、菏澤、青島、泰安、濱州、淄博、煙台、東營、濰紡、日照、濟南、德州
人民版 1 濟寧
地理 人教版 7 東營、濰坊、日照、濱州、棗庄、德州、菏澤 必修1、必修2、必修3 選修3、選修5
湘教版 1 青島
魯教版 8 聊城、臨沂、威海、煙台、泰安、萊蕪、淄博、濟寧
中圖版 1 濟南
3. 水滸傳有哪些版本的
《水滸傳》有以下四個版本:1、1976年BBC版《水滸傳》;2、1998年央視版《水滸傳》;3、2011年鞠覺亮執導版《水滸傳》;4、20世紀80年代初山東版《水滸傳》。《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簡稱《水滸》,由江蘇興化籍作者施耐庵作於元末明初,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由施耐庵著,羅貫中編次,《水滸傳》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4. 山東版高中語文教材選修都有哪幾本
一共有九本:
七本選讀:中國古代小說選讀、唐詩宋詞選讀、史記選讀、《論語》《孟子》選讀、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十九世紀歐美經典小說選讀、中國現當代小說選讀
兩本不帶「選讀」的課本:語言的運用、寫作
5. 中國古代小說《嬰寧》故事梗概,要白話文的故事梗概,謝謝了!急!!!!!!!!!!!!!
聊齋中的嬰寧是一位狐仙和鬼魂所生的孤女,為了能將母親的骨骸與其所愛之人的骨頭結合起來,嬰寧採用計策進入了王家。王子服本是一位一心想考取科舉的小書生,就因為在一次郊遊遇見了嬰寧。
王子服被嬰寧的一個笑迷得神魂顛倒,回家以後就茶不思飯不想地思念嬰寧,將嬰寧給她的花一直把玩,在這之後王子服逐漸犯起了相思病,友人聽說了這件事還曾好意尋找嬰寧,但無果。王子服便自己出門找尋嬰寧。
處於嬰寧的算計中,王子服經過的院落中恰巧發出嬰寧的笑聲。嬰寧就這樣巧妙地以王子服姨母的女兒的身份嫁入到王家。嬰寧過門後,也一度愛笑,有一日嬰寧的笑引來後院公子欲對其不軌。
這時的嬰寧使用了自己的法術,殺了這個不懂禮貌、想冒犯她的登徒子,為此嬰寧的身份也就曝光,但嬰寧的目的很直白,就是將其母的骨骸與其父合葬。
王子服的痴情感動了單純善良的嬰寧,美麗的嬰寧以德報怨放下仇恨與王子服好好在一起生活,婚後兩人育有一子,毫無疑問地,這個孩子也是非常可愛的,遺傳了母親嬰寧的愛笑。
《嬰寧》創作背景:
在清代前期,以才子佳人和市井家庭生活為題材的小說空前盛行,小說家的審美趣味從歷史故事和神魔世界更多地轉向了現實社會 。
蒲松齡生在明清易代的亂世,從青年時期便熱衷於記述神仙鬼怪等奇聞異事,他把黑暗的現實社會與坎坷的個人遭遇造成的「孤憤」、「狂痴」的人生態度融入了作品中。
收集民間傳說、以野史佚聞為創作素材,同時融入自己的個性創造加工,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將已有篇章結集為《聊齋志異》。
《嬰寧》以清初的山東地區為創作背景,在民間崇信靈異動物的基礎上,蒲松齡以文學的手法對民俗進行加工改造,增加了狐仙的人性魅力,通過對神仙鬼怪常態性的民情風習作原生態的描寫,對中國舊的封建制度、封建文化中的落後、迂腐、畸形以至病態的一面進行了批判性的展示和抨擊。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文學家,淄川(今山東淄博)人。
蒲松齡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
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帳歸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郭沫若曾這樣評價:「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