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金庸小說世界觀

金庸小說世界觀

發布時間:2021-02-06 15:05:12

A. 金庸的小說在文學界地位到底有多高

怎麼說呢,作為一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來評價一下金庸先生的文學地位,感覺有點為難了。

對於金庸的小說在文學上的地位,大家對它的這個看法可謂是褒貶不一呀,有的覺得金庸的小說俗套,故事情節太老了,很庸俗,有的人覺得金庸小說在文學上的地位高於郭沫若,余華這些人。

對於我而言,我覺得金庸的小說是其它不可比擬的。我對金庸小說有著深厚的感情,畢竟小的時候沉溺在金庸的小說里無法自拔。

說這么多,我想表達的就是,金庸的小說在我心裡就是文學裡面的最好的!

B. 金庸小說最佳閱讀順序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內馬嘯西風》《鹿鼎記容》《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

其中碧血劍和鴛鴦刀篇幅比較短,大多數人也沒看過,比較冷門,白馬嘯西風、書劍恩仇錄、俠客行這些都不推薦先看

最好先看《射鵰英雄傳》,將你帶入金庸的世界,這本書較成熟,在幾本有聯系的書里也是最基礎的一本,先看這本有利於以後閱讀有關聯的其他書

其次看《神鵰俠侶》,這是緊接《射鵰》劇情的小說,利於擴大書里的世界觀

接下來是《倚天屠龍記》,別人都將射神倚作為三部曲,其實倚天屠龍記只是前面提到了神鵰里的人物作為引子,關聯不大,讀完這本書就可以再看《天龍八部》,它是發生在射鵰前的故事,在北宋,三部曲在南宋,但是先看三部曲可以把世界觀培養成熟,再看《天龍八部》對裡面的東西會了解得多

剩下的《鹿鼎記》和《雪山飛狐》隨便挑一本吧,它們都是一個獨特的故事,只是雪山飛狐還有一本《飛狐外傳》應該放在《雪山飛狐》後面

其他的就不用分前後了

C. 求各位!~~~~~~~~~~金庸小說的理念是什麼呀

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是講:俠義
倚天屠龍記:仁義
笑傲江湖:灑脫,自由
鹿鼎記:社會的黑暗面
天龍八部:多元化,民族
雪山飛狐飛虎外傳:行俠仗義,不顧一切
請問你具體的問哪一本,總體就是一個字:俠

金庸的小說側重於一個「俠」字,所以就不得不先提及金庸筆下幾個膾炙人口的主角,他們往往都是從亂世之中成就俠名的英雄,或是在列強蜂起,武林大亂,民不聊生,外患內憂不斷的兩宋,或是在時局跌宕,各地為王的明清之交,因而誕生了蕭峰、郭靖、楊過、張無忌、袁承志、令狐沖等等歷經風雨後終成偉名的俠士,所以把《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等列為金庸最具盛名的代表作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幾部小說中的主角已經突破了舊武俠小說中傳統俠客的作用,即不僅限於行俠仗義,更是要進一步為國家與民族而出生入死,退一步為了天下蒼生而奮不顧身,這也是儒教倫理所規定的俠之大者素有的風范,不知不覺中,這樣具有一定限制的儒教倫理已經成為了金庸武俠小說的精神龍骨,撐起了金庸筆下龐大的武林社會和政治王朝。

《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是一位典型的儒家大俠,他是一個有道德標準的人,所以從一開始,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就已經有了最原始的標准。這樣的一個俠客是值得尊敬的,但是這個人物缺乏他的個性,這就是儒教的限制所在之一,所以在「射鵰三部曲」的第二部《神鵰俠侶》中,金庸塑造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角色,一個偏激、反叛的性情中人——楊過。與傳統的郭靖不同,楊過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標准,從儒教的觀念來看,楊過或許沒有郭靖那麼值得人們尊敬,但他也有過為了守住襄陽城而奮勇殺敵,為了不違背良心而放下血海深恨於千軍萬馬中救出郭靖,雖然易地而處郭靖也會這樣做,但郭靖這樣做是因為儒教倫理的影響,是最初它的六位師父和丘處機等人幫他建立的一個世界觀,而楊過卻是情之所至的流露,所以最後他不是像郭靖那樣一輩子守在襄陽城,而是與小龍女幽居古墓,不聞人間之事。楊過是一個典型的道家之俠,這樣的俠義明顯要比郭靖來得更瀟灑豪放,不愧稱之為「西狂」。

從《神鵰俠侶》中就已經看到金庸對這種儒教倫理是拒絕的,嘲諷的,所以他的後期小說的思想已漸漸傾向於佛教,《天龍八部》於此誕生了,這是一部「以佛教的透徹智慧正面觀照大千世界,以大慈悲,大法力來化解人世無窮冤孽的真正傑作」。(何平語)八部天龍,各屬欲界,盡管業報不一,但終入輪回,漸然俱盡。小說中為惡之人必有為惡之因,為善之人必有為善之果,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苦惱和孽緣,然而業報不一,冤冤相報,最後在佛學的智慧海中落葉歸根。小說中的主角蕭峰最後卻仍然沒有從儒教倫理中解脫出來,然而小說結尾處他出於對「殺來殺去,不知何日方了」的恐懼,終於從儒教倫理中跨出一步為天下百姓的生命而不得已以下犯上劫持了耶律洪基,但最後他卻仍退一步回到了儒教倫理並只能引箭自裁。蕭峰之死,為金庸所有的俠者故事打上了句點。

D. 金庸武俠小說的價值及意義是什麼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性貿易金融中心,在高度繁忙的商業活動中運轉著。香港的作家不能不受到商業機制的制約,這就決定了香港的文學作品帶有很強的商業化特點:娛樂性較強,通俗文學盛行。金庸的武俠小說作為一種通俗文學在整個香港文學中一枝獨秀,有著重要的地位。
金庸是中國新派武俠小說的一代宗師,集新派小說之大成,廣泛地吸收了中國傳統武俠小說之精髓。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說神俠依碧鴛」等14部小說,並以《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為代表作。金庸把武俠小說從一個較低的通俗娛樂層次提高到了於娛樂中負載人生哲理、生命體驗、價值信仰的較高的藝術境界,具有極深的文化內蘊。成為雅俗共賞的成人童話,被譽為「香港三大奇跡」之一。
金庸武俠小說的歷史文化內涵。
金庸是一位歷史學家,其小說中始終洋溢著一種歷史英雄觀,即英雄上歷史的創造者。金庸將歷史與小說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以小說的方式演化歷史事件與人物。作為英雄傳奇小說,金庸武俠著重體現的是英雄人物對於歷史的決定作用。英雄傳奇首先要以情節為先,充分利用懸念起伏跌宕,用金聖嘆的話來說情節往往發展到無路可走,作者再絞盡腦汁想出出人意料的辦法。其次人物要扁平誇大,是超人,比平常人大一 號,但還要是「人」,是「神仙」也不行,也就是有傑出才能的「英雄」。
金庸武俠中的英雄人物上至帝王下至俠義志士、乞丐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其筆下的英雄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在善與惡的沖突中,生與死的抉擇中,價值信仰與個人私利中塑造出人物的內心高尚的品格。並且還描繪了形形色色的百態人生,有豪傑志士、跳樑小丑,有野心勃勃爭霸武林,有清心寡慾、無為無求,有兒女情長、多情多義……
小說中的帝王英雄,叱吒風雲,縱橫馳騁,盡顯風流,從而締造鞏固千里江山。以〈射鵰英雄傳〉中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與〈鹿鼎記〉中的康熙大帝最為典型。鐵木真從勢力微弱到忍辱負重統一大草原,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鐵騎踏遍草原。作者將一個彎弓射大雕的大汗刻畫的淋漓盡致。〈鹿鼎記〉應該是以武俠的視角來寫歷史的一部小說最恰當不過了,整部小說貫穿了康熙大帝一生的豐功偉績:除鰲拜、滅三藩、平定葛爾丹,儼然一個武俠式的〈康熙王朝〉,可見作者豐厚的歷史功底。
俠士英雄是刻畫的最精彩、動人的,容貌上猶如「白馬王子」又總能力敵萬夫,勢不可擋,既俠骨柔情又肝膽相照,很純情但是僅僅止於此。金庸就不能雅俗共賞了,他往其中裝了很多理想性的東西,諸如儒家的大擔當、社會責任感和道德准則,從而拓展了小說的內存空間,所以才會有著名作家王蒙讀《笑傲江湖》有身世之感的感動之哭,才會有人認為最有寓言品格的是《笑傲江湖》與《天龍八部》。
這些俠士英雄在金庸小說中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之將傾,是另外一種類型的創造歷史的英雄人物,也是作者最為青睞的一種,寄託著作者的終極理想。《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中的郭靖以及《天龍八部》中的喬峰最具代表性。《射鵰英雄傳》中記敘了歷史上著名的「襄樊之戰」,北宋的南大門襄陽城決定了整個國家的命運,然而正是由於郭靖的鎮守與保衛,才會被包圍四年之久而沒有失陷於元,延遲了北宋的滅亡時間。郭靖全身心地投入參與到了北宋對元的反吞並戰爭中,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態度與一種社會責任感誓死保衛自己的國家。喬峰又是另外一個最真心的英雄,具有一種大擔當的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身為漢人時積極阻擋遼的入侵,或許是命運的捉弄,又讓他偏偏是遼人的後代,身為遼人則又竭力勸諫阻止對大宋的入侵。以一身豪邁的氣度在宋遼之戰中堅持著正義,最終悲壯感人的死去,留取一片丹心照耀青史。
從美學角度來看,金庸小說在廣闊的歷史空間中廣泛地涉及動亂時代的生活領域。表現出了動亂人世的悲憫情懷,對於源遠留長的東方文化給予深刻的透視與反思,建構了自己的理想模式。
金庸小說不象其他的武俠小說一樣,刻意追求離奇怪異的故事情節,盲目虛構沒有一點歷史真實感。而是截取真實的歷史背景,具有一種真實的藝術魅力。題材多取自宋元、元明之際。這一段歷史時期政治局勢混亂,軍事勢力割據,因此便於建構一種「亂世出英雄」、「亂世英雄亂世情」的審美境界。
作者並且還在歷史的 長河中擷取許許多多的真實人物,重大的歷史事件,有關歷史的民間傳說,然後再讓精心虛構的英雄人物身置其中,縱橫決盪,決戰沙場,笑傲江湖,從而給人一種藝術真實的享受。因此讀金庸的武俠總有一種讀歷史小說的感覺,真實的歷史事件,真實的歷史人物。如《射鵰英雄傳》中的靖康之難、襄樊之戰等事件,以及王重陽、丘處機等道家人物《;鹿鼎記》中的除鰲拜、滅三藩、平定葛爾丹、順治出家;〈書劍恩仇錄〉中有關乾隆皇帝的出身的傳說。在這一點上,金庸與19世紀英國小說家斯各特十分相似。斯各特把歷史看成是掛他的小說的釘子,以歷史來網路他的小說,金庸也是如此。
金庸武俠小說的傳統文化內涵。
金庸以通俗的武俠小說的方式對於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刻地洞察與反思,將儒、釋、道三家思想方方面面地在他的小說當中滲透與解析,具有一種新的視角與方式對傳統的儒、釋、道三家思想進行反思與批判,建構樹立起自己的一種價值觀與理想模式,完善健全人的性格與本性,崇尚著一種豁達、明朗、有著道德准則與責任感而又不拘泥於舊的傳統形式的自由。對三家思想發揚其光彩之處,丟棄其消極不足之處。
儒家學說盡管有宣揚封建正統、等級觀念及綱常禮教的糟粕,但它之所以成為中華文明的主流,自有其超越時代的價值存在。儒家的「仁」確立了人的精神生活與行為實踐的出發點,充滿了博愛的精神。「義」確立了行為價值的最終評價標准。儒家積極入世,強調社會的擔當感、責任感和道德准則。金庸的武俠小說中著墨最多的也是這一點,成為小說中的一個亮點,絢麗多彩。《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便是儒家「仁」、「義」的化身,還有《神鵰俠侶》中的楊過與《天龍八部》中的喬峰。他們都視仁義如生命,重義輕利、捨生取義,對社會、生活具有極強的責任感,固守一個鐵的道德准則,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擔當重任、臨危不懼、忍辱負重,誠如孟子所雲的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大丈夫。作者批判的是與之相反的價值觀,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見利忘義,為貪圖富貴而視民族氣節於不顧,身為漢人卻認金人為父,狡黠善變至死而不思悔改,與忠厚善良、仁義正直的郭靖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的高明之處,還在於兩個人的名字恰恰是「靖康恥」中的一「靖」一「康「。郭靖時時不忘的國恥又是楊康最為貪圖富貴而又不顧的因而使整部小說負載了一種很深的思想內涵,而非一般武俠小說淺顯意義上的恩怨仇殺,所以也就使整部小說具有一種歷史的厚重感。金庸小說以儒家的不屈、不移、不淫的浩然正氣,譜寫了一種積極的人生哲學,以民族中的精英確立和顯現了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儒家中狹隘的愛國主義、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思想在金庸小說中也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其小說由一個層次的打打殺殺上升到了忠誠報國的藝術高度,由微乎其微的家仇上升至國仇。在其代表作《射鵰英雄傳》中,郭靖持一種憨厚、朴實、忠誠的品質,永不妥協積極進取的態度,仁義至上的信條表現出對於大宋的一片赤誠忠心,從而構成了他高尚品格的三維空間,並以愛國主義思想為核心。郭靖的愛國主義思想表現得最為感人,一切利害沖突在它的面前都顯得無關緊要了,特別是與成吉思汗吞並大宋統一全國的矛盾沖突。茫茫草原上彎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驕是撫養他長大的人,情同父子。然而即便如此,郭靖在他面前明辨是非,深深執行知曉自己是漢人,應該保衛自己的國家不應屈從於蒙古人 的差遣。再次是郭靖對於傳授武藝的老師哲別的民族矛盾沖突也是如此,私情與國仇涇渭分明,堅持鐵的原則,不屈不撓,充分顯示出 維護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的崇高的民族氣節。因此,郭靖的愛國主義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另一代表作《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表現的則是痴忠,同樣具有動人心魄的感人力量。無論師父岳不群如何誤會,甚至陷害,他依舊一片忠心不改,以致於致他於死地,令狐沖仍把他當作養父對待。
金庸不僅是一位歷史學家,而且 對於佛家也頗有研究,通過其作品便可窺豹一斑。金庸在他的小說中不但巧妙地運用佛家經典來貫穿組織故事,而且運用佛家思想來點化人生,闡明一種為人處世的人生哲理,解決人生中的矛盾,改善人之間的關系,勸戒眾生棄惡從善,放棄拋掉種種瑣碎的恩怨,弘揚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真、善、美的傳統美德,用佛家 語來說:普渡眾生。以《天龍八部》、《鹿鼎記》最為典型。《天龍八部》這部書的名字本身就是佛教中的一個用語,指八位護神。其中一個主人公段譽便是作者的佛家思想的化身與代言人,他從小就違背大理段氏家族的門規棄武而學佛,痴迷於佛經典故。段譽身上體現的是佛家的文化痕跡,「善」字當頭,「忍」字當先,雖做不到四大皆空但心中永有一方凈土,佛祖永留心中。因為決不強求非己之物所以才能心底無私,心靜如水,無欲無念立地成佛,盡管他不是佛門中人。另外小說中肖家與慕容氏家的矛盾從不可調和至妥善解決,恐怕只能藉助於佛家,最終皈依佛門。《鹿鼎記》中金庸巧妙地借用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部經書《四十二章經》組織串聯起整個故事,並以順治皇帝(即行痴)來渲染佛家的影響。但金庸對佛家思想也進行了反思與批判,指出了佛家不合人性不合常理的地方。如《鹿鼎記》中順治與康熙的相見,不過是以婉轉|間接的方式輕輕地點擊而已。
道家思想在金庸的小說中也是顯而易見的,金庸以極高的熱情及傳奇的方式密切關注著道教的發展。從〈天龍八部〉中的逍遙派(當然這一門派或許是虛構的,名字是源於莊子的思想)到〈射鵰英雄傳〉中的全真教(這便是符合歷史史實了,包括其中的人物王重陽、丘處機等)再至〈倚天屠龍記〉中 的武當派。用傳奇色彩結合著歷史史實全力描繪著道教的故事。道家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卻以內含的方式蘊藏在小說的絲絲縷縷之中。〈笑傲江湖〉中令狐沖的性格,灑脫、毫無拘束、狂放不 羈,正是道家順其自然、逍遙自在、仙風道骨的形象體現與寫照。同時也體現了對中國因循幾千年的正統文化的一種叛逆,更是作者極力所建構的一個理想性格。令狐沖正是這樣無拘無束,所以才被正統的正道人士所不容。金庸通過打破嚴格的正邪界線的一種反傳統的方式,建立了一個正人不正、邪人不邪的江湖新秩序,這便是對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文化提出了質疑。在小說當中作者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來顯示他們的背叛傳統,譬如嗜酒、不循規蹈矩、結交「姦邪」等第。《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也是最為典型的一個,好賭、貪財、好色、膽小,儼然一個反面小人的角色。然而就在他身上卻寄託著作者的一種理想的美好的東西——對於正統的叛逆,對於江湖道義的看重。義字可以說是韋小寶的核心品質,也是最有密度與質量的品質。盡管在他身上還匯集著很多的缺點,但這些都不能抵消他的光彩。
《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葯師也是一個傳統的叛逆。他的口頭禪就是「迂腐」,反對一切過時的不合理的東西。這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下被認為「邪」,所以有「東邪」之稱。然而作者卻不這樣認為,反之對他是大加推崇,精心地將他放置在一個純潔無任何干擾的世外桃源———桃花島中生活。黃葯師性格豪放,不為世俗所拘囿,與一個年輕他幾十歲的青年稱兄道弟,體現出了人類rlie 本性生命力的張揚,這就是作者寄託他的反傳統的叛逆型人物身上的一種理想。這種理想以一個江湖意義上的「義」字為價值取向,追求人類本身固有的一種純真。身在江湖,「義」字當然不可避免地帶有某種封建性的東西,但它更多地包含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成分—— 同心協力、救危扶困、上報國家、下安黎民。
儒、釋、道三家思想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至深。儒家在塑造中華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結構上有著不容否認的歷史地位;道家在塑造人的世界、人生觀的文化心理結構上也廣泛地被民眾所認可與接受;佛家自從兩漢之際傳入中土,對整個中國文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金庸小說則汲取三家思想之精華,立於一個新的更高的角度,對其進行重新審視與定位,從而確立了自己的一種新的人生哲理、價值觀、世界觀。譬如金庸小說中的一句名言: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無招勝有招。
金庸武俠小說的通俗文化內涵。
金庸是古典式的,金庸小說蘊涵了深厚的古典文學底蘊,借題發揮由一首古詩便能演繹出一個傳奇故事。整體上規模宏大,情節結構波瀾起伏,氣勢非凡,既武俠又言情,難怪台灣作家三毛評論金庸說「只寫一個『情」字。金庸小說的靈性在於,常常以絢麗多彩的大自然景觀作為背景環境,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作為人物活動的襯托,使自然景色與人物情感緊密地結合起來,達到一種人天合一的效果,產生動人心魄的獨特藝術感受。作者以飽滿的熱情將中華大地的壯麗山河融入他的小說,設置了一個充裕、優美的人物活動空間,描繪名山、大川的種種風彩,講述它們的文化與歷史。作者筆下將祖國的三山、五嶽、草原、海島一一點染,在一幅流光溢彩的優美畫卷中編織一個個驚心動魄又纏綿悱惻的故事。河海之大波,江湖之風雲,兒女之情長相映成輝,並由此產生一種壯美。以《笑傲江湖》最為璀璨奪目。五嶽雄奇的風光,恆山的懸空寺,衡山的歸雁樓,嵩山的封禪台,浩盪的長江,滾滾的黃河,盡納其中。還有《射鵰英雄傳》中茫茫的大草原,帶給人一種厚重、深遠的文化享受。並且輔以琴、棋、書、畫等高雅的藝術品位精心構思出紛繁多樣的傳奇故事,從而使整部小說顯得典雅、雍容,含有一種深厚的藝術底蘊。《天龍八部》中的枯容大師與四大惡人的棋局之賭,無亞子的真龍棋局;《笑傲江湖》中的琴棋書畫「江南四友」,還有那一曲琴簫合奏的《笑傲江湖》曲。作者的精妙構思也在於此,以一支樂曲組織全篇,演繹出一段回腸盪氣的江湖故事。
總之,金庸通過通俗小說洞察了整個東方幾千年的文化脊髓,具有極深的文化內蘊,並對於傳統文化進行觀察與反思。金庸的武俠小說在歷史、虛幻、人生、江湖中貫通,從佛禪、老莊思想中得到解脫與升華。任自然而得曠達,由一瞬而轉換為永恆。悲慨之中容有超脫,包容種種的人生態度,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生命體驗,融合在開闊博大的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歷史畫卷之中,系於一個個愛恨悠悠的情節。金庸小說在一種闊大遼遠的自然、社會的范圍之內,完成了一種入世與超世、樂觀與達觀的深遠的藝術境界。

E. 金庸小說與水滸傳在一個世界觀,梁山好漢的武功門派都是哪些

少林(魯智深),武當(公孫勝),還有其他的崆峒,昆侖,華山等等,都有

F. 金庸的武俠世界中有哪些錯誤設定

從小讀金庸的武俠,一直隱隱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對勁,這些年系統學習了經濟學,終於發現其中的問題。先說結論:金庸的武俠世界中,不支持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的出現。大一統的王朝,和單兵作戰能力逆天的武林高手,是兩個互斥的條件。
下面來解釋原因:
金庸的15部小說,跨越很多個王朝,我們以其中最著名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人物為參照,以南宋的技術條件為背景,來解釋「為什麼根本不可能以中央集權的方式統治如此大面積的疆土」。
真實歷史中的宋朝的確統治著大片疆域,而在金庸所設定的武俠世界觀中則不可能,其中最核心的區別在於——武林高手的存在。
南宋的武術界,大概分為以下6個Level
L1:王重陽、黃葯師等人屬於這一級別;
L2:梅超風、丘處機等人屬於這一級別;
L3:梁子翁、郝大通等人屬於這一級別;
L4:尹志平、完顏康等人屬於這一級別;
L5:郭嘯天、楊鐵心等人屬於這一級別;
L6:力氣大的普通人。
在這五個級別當中,只有L5勉強算是「正常人」,郭嘯天、楊鐵心兩個人,硬幹段天德率領的一整隊官兵,慘勝。說他們是正常人,真的已經非常勉強了,要知道段天德率領的不是普通的縣城捕快,而是職業軍人。況且郭和楊是總理親自下令要抓的人,所以段所率部隊,有可能是宋軍精銳。
L5往上的四個級別,全部超越了人類的極限,L4的完顏康,眼看就能徒手給人開顱了。
而L1的高手們,則基本可以看作「在冷兵器時代擁有熱兵器的人」,黃葯師是個行走的狙擊步槍,楊過在百獸山莊一聲大吼,漫山遍野的獅子老虎全震暈了,這是什麼?聲波武器AOE呀!
按照宋朝的生產力水平,一個L1的高手,至少相當於一支軍隊。然而L1更恐怖的地方還不在於爆表的戰鬥力。
一支軍隊的數據大致是這樣的:
破壞能力100
機動能力10
生存能力2
隱蔽能力0
而一個L1大高手的數據是這樣的:
破壞能力100
機動能力100
生存能力100
隱蔽能力100
我們一項一項解釋
破壞能力:可能有人會懷疑高手的破壞能力怎麼可能跟集團軍相比,金庸又不是七龍珠。若單以「屠城效率」而論,L1的大高手肯定是不如軍隊,但如果是為了「摧毀戰略性目標」的話(比如端掉敵軍司令部,刺殺敵國首腦),一個黃葯師比一個鐵木真的萬人騎兵團好使多了。真實的歷史中,刺客是一個十分邊緣的職業,那是因為在人類個體差異不大的情況下,行刺的成功率極低。但如果頂極刺客的作案成功率可以達到30%,則人類歷史將至少有一半是由刺客書寫的。
機動能力:在古代,軍隊的行動嚴重受到信息傳遞效率的制約,指揮主要靠鼓聲和旗語。一個萬人隊,光是「齊步走」和「立定」兩個動作,就要花很長時間,更別說復雜的作戰指令。而大手高是一個人,完全不受限制。再加上輕功這個BUG級的設定,就更沒得比了。L1的高手到底能跑多快,金庸沒有給出詳細的數據,在實際操作中,L1的歐陽鋒和金輪法王,短時間內速度是能跟上小紅馬的,於是可以確定L1高手比普通駿馬的速度要快很多。而且按照高手過招動不動就大戰三天三夜的設定,L1們顯然也具備長途奔襲的能力。
生存能力:鐵蹄一響,黃金萬兩。軍隊,尤其是大規模、成建制的軍團,自身生存能力是極差的,糧道是軍隊的生命線,而以古代的運輸水平,糧道從來都是一個效率極其低下的系統。有人說游牧民族的軍隊不需要糧道,可以邊打獵邊行動,這是胡扯!一個萬人隊,哪有那麼多大雁給你射?軍隊想要擺脫糧道而生存,唯一的辦法就是沿路搶劫(是的,包括吃人)。然而搶劫終歸是有極限的,餓上三天,作鳥獸散。相比之下,L1的高手在自然環境下,擁有近乎完美的生存能力,這個級別的高手,打獵或搶劫從來不是問題,最最關鍵的是——能耗足夠低。哪怕是喬幫主,頂多也就是五個大頭兵的飯量。
隱蔽能力:大規模的集團軍幾乎沒有隱蔽能力,而L1的高手就算拿著劍也僅僅是一個體積小於2立方米的生物。結合剛才說的生存能力,L1如果有意隱藏自己,傾全國之力幾乎沒有可能找到他們。
我們假設L1以下的武者們,每降一級全部數據除以2,即:
L2=50
L3=25
L4=12.5
L5=6.25
這里順便談一個問題,L1=100,L2=50,L1和L2的差距有多大?答案是,非常非常大。如果我的速度、力量、暗器射程及精度全方位比你高一倍,需要多少個你才能幹掉我?十個都不夠,因為L2的各項指數,不能疊加。所以黃葯師在一瞬間打了全真七子中的五子每人一個耳光,如果沒有天罡北斗陣這個作弊器加持,那麼幾乎就是一場1V7的秒殺。如果Level相差2級或以上,那就完全是高維虐低維的兒戲了,所以終南山下,小楊過眼睜睜看著郭靖一個人挑了整個全真教(七子不在場)。

G. 找一本金庸世界觀的小說

天龍八部之四號男主角、逆天狂俠傳、射鵰之郭靖很聰明、倚天屠龍反轉記

H. 《俠客行》和金庸其它武俠作品是同一世界觀嗎

金庸的作品都是一個世界觀,不僅是金庸,包括古龍、梁羽生和黃易(只是武俠小說方面)也是如此,就是古龍有時候自己記不清了,你會發現陸小鳳裡面提到楚留香,楚留香裡面提到西門吹雪(溫瑞安看的少不清楚)
所以《俠客行》和金庸其他武俠作品是同一個世界觀

I. 閱讀金庸武俠小說的幾個層次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內嘯西風》《鹿鼎記》容《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

其中碧血劍和鴛鴦刀篇幅比較短,大多數人也沒看過,比較冷門,白馬嘯西風、書劍恩仇錄、俠客行這些都不推薦先看

最好先看《射鵰英雄傳》,將你帶入金庸的世界,這本書較成熟,在幾本有聯系的書里也是最基礎的一本,先看這本有利於以後閱讀有關聯的其他書

其次看《神鵰俠侶》,這是緊接《射鵰》劇情的小說,利於擴大書里的世界觀

接下來是《倚天屠龍記》,別人都將射神倚作為三部曲,其實倚天屠龍記只是前面提到了神鵰里的人物作為引子,關聯不大,讀完這本書就可以再看《天龍八部》,它是發生在射鵰前的故事,在北宋,三部曲在南宋,但是先看三部曲可以把世界觀培養成熟,再看《天龍八部》對裡面的東西會了解得多

剩下的《鹿鼎記》和《雪山飛狐》隨便挑一本吧,它們都是一個獨特的故事,只是雪山飛狐還有一本《飛狐外傳》應該放在《雪山飛狐》後面

其他的就不用分前後了

閱讀全文

與金庸小說世界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角很帥又有錢的都市系統小說 瀏覽:566
陪嫁限小說閱讀 瀏覽:540
小說活著的作者是 瀏覽:963
都市經典小說排行榜完結小說 瀏覽:433
主人公叫寧羽恬和東方的小說 瀏覽:954
風水鬼師全集有聲小說 瀏覽:861
你好市長大人小說閱讀 瀏覽:622
總裁寵妻小說免費完結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201
男主女主明確處的小說 瀏覽:560
末世空間系統女主小說排行榜 瀏覽:267
重生美國尋金少沙小說 瀏覽:546
穿越小說男女主攜手巔峰 瀏覽:144
葉青風穿越小說 瀏覽:345
安卓小說閱讀ap 瀏覽:35
玄幻小說女主角名字叫茉莉 瀏覽:584
重生軍婚完整版小說免費下載 瀏覽:148
求一本好看熱血的小說推薦 瀏覽:977
聽的小說閃婚總裁契約妻 瀏覽:975
都市小說主角睡著後可以控制老鼠 瀏覽:914
主角會吹簫都市小說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