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突出小說人物性格
主要是人物復的語言、動作和所做的事制一定要不同。不能所有人都說愛一樣的話,性格決定一個人應該怎樣。如:一個文靜的人有人欺辱他(她)那這個人就不能破口大罵或反擊,因為性格在那擺著。如果你想提高,要多注意周圍的人,多讀書。
❷ 小說人物形象鑒賞
1、從分析人物的描寫入手。
(1)正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正面描寫就是通過直接描寫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心理等,來揭示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從而反映作品的主題的描寫。
①通過肖像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肖像描寫它的作用不只是在於勾畫出這個人物的外部特徵,而是為了更好的以「形」傳「神」。
例如《故鄉》中對閏土的描寫:「十一二歲,紫色圓臉,項帶銀圈,有一雙紅活圓實的手,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刺去„„」這寫出的是一個活潑、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閏土卻變成:
「身材增加了一倍,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眼睛周圍腫得通紅,頭戴破氈帽,身上只有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縮著,手提一個紙包和一隻長煙管,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這是一個飽經憂患、歷經滄桑,已變得麻木遲鈍而又非常自卑的人了。小說通過對閏土的肖像描寫,生動地表現了他性格的巨大變化,從而揭示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給人民造成了苦難。
②通過語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例如:小說《守財奴》中有幾處個性化語言描寫,如「咱們中間可有些小小的事情辦一辦。對不對,克羅旭?」「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讓事情擱在那兒牽腸掛肚。你總不至於要我受罪吧。」「„„我覺得更滿意。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錢。這樣,你愛做多少台彌撒給誰都可了!„„」「克羅旭,你這些話保險沒有錯嗎?可以對一個孩子說嗎?」句句話語,把一個貪欲十足的守財奴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③通過動作行為刻畫人物形象。
例如:小說《守財奴》中「搶梳妝匣」一處動作描寫:「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這一「縱」一「撲」寫得生動極了,使人如見其形,如窺其靈魂,把一個金錢狂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
(2)側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側面描寫,概括地說就是通過他人的言行,來間接刻畫人物的描寫。
例如《林黛玉進賈府》中對賈寶玉的形象刻畫,就使用了側面描寫的方法。
林黛玉從王夫人口得知賈寶玉是一個孽胎禍根,是一個混世魔王;從母親口中得知賈寶玉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結果一見,卻是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這些側面描寫的目的是欲揚先抑,它極大地豐富了人物形象,突出了林黛玉對賈寶玉的認同感。
2、從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入手。
小說的故事情節是小說中用以表現主題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閱讀小說,
既要緊緊抓住人物某個動作或某個事件,同時,也要注意小說情節的曲折跌宕。高考中涉及到的小說往往是微型小說,雖然它寫的是小題材,擷取的是生活中的一個小片斷,卻是生活內容的高度濃縮,應該說正是這高度濃縮的故事情節凸顯了人物形象。
例如小小說《同意》:秘書送進一份文件。王廠長像往常一樣拿起筆輕松熟練地在上面寫下「同意」二字。突然,他睜大了眼睛,筆從他無力的手中滑到了辦公桌上。第二天,他離開了他熟悉的辦公室。這篇小小說故事情節簡單,但卻把一個只知「同意」的糊塗廠長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從而諷刺了社會上一部分官員不分具體事件,只知道動用手中的權力,結果輸得一塌糊塗的形象。由此可見,小小說的故事情節常常是以小見大,以微見著,所以閱讀時,必須透過情節來分析人物形象。
3、從分析小說的環境入手。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人物的活動,事件的展開,總是在一定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中進行的。小說的環境描寫除了有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渲染氣氛的作用外,還有烘託人物性格的作用。
例如孫梨《荷花澱》開篇水生嫂「月下編席」那段環境描寫,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詩意:「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這段描寫很有詩意,它使人物猶如仙子,與明月、清風、銀白的水、透明的霧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構成了妙不可言的詩的境界;同時,這景色又與具有著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應,彼此映襯,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靈美。
在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環境中,人物形象是最主要的要素。閱讀小說時,只有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❸ 寫小說時要怎樣突出人物性格``
設定幾個性格有沖突的角色.最快捷.
生活中給你留下印象的人,我想你是通過他的言行舉止內知道他容的性格的,這同樣適用於作文章。例如東北鄉村農民的善良愚昧的形象往往也是通他的對話,當然也不乏他們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等等。突出人物的性格不是一字一句的安排,而應貫穿全文,無論長篇亦或是短篇皆須如此
❹ 小說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首先,要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中去塑造。
時代與人物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二者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所謂「時勢造英雄」,就強調了什麼樣的時代出現什麼樣的人物。因此小說中人物的塑造也應緊扣時代的脈搏,給人物打下鮮明的時代烙印。《故鄉》中,健康活潑的少年閏土二十年後怎麼變成了呆滯麻木的木偶人?有「豆腐西施」之稱的楊二嫂又怎麼變成了細腳伶仃的圓規?如果把這兩個人物放在具體的時代背景中去思考,這些問題就不難理解了:由於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導致農村日益破產,農民日益貧困,多子、飢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閏土像一個木偶人了;而隨著農民的破產,城鎮小市民的生活也受到了沖擊,昔日年輕美麗、安分守己的楊二嫂也不得不為自己的生計而奔波,以至於變得自私刻薄了,而楊二嫂的出現,又增加了作品主題的廣度和深度。因此,把人物放在時代背景中是塑造好人物形象的前提。
第二,塑造人物形象應注意外貌、語言、動作的精雕細琢。
「以貌取人」固然有些偏頗,但它卻充分說明了「貌」給人的直觀印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人的穿著打扮,判定其身份職業。因此人物的塑造也應根據其身份,職業等方面活化出符合人物特徵的外貌。魯迅最擅長外貌描寫「寥寥幾筆,而神情逼肖」。他塑造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長衫」是孔乙己靈魂的標簽、悲劇命運的廣告,孔乙己不肯脫去標志讀書人身份的長衫,而把它作為自己的精神安慰,其特殊身份和迂腐麻木的個性特徵,可謂力透紙背,入木三分。
個性化的語言也是塑造人物的關鍵,優秀小說大都能做到,「即聞其聲,便知其人」孔乙己「滿口之乎者也」,范進的「噫,我中了」!都不失為塑造人物個性化語言的典範。而行動是無聲的語言,寫好人物的動作,則能起到「此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吳敬梓成功地刻畫了范進見到夢寐以求的中舉喜報時,「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而後發瘋的一系列動作,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范進中舉後喜極發瘋的丑態。這些動作描寫,不僅是對范進這個科舉制度犧牲品的辛辣嘲弄,而且也是對整個黑暗的封建社會的無情鞭韃。
另外,分析小說中的人物不能離開具體的故事情節。
情節是小說中人物思想性格發展變化的過程,隨著情節的展開,人物的思想也在發展變化,特別是在情節的發展和高潮部分,是人物思想性格表現最重要、最突出、最深刻的部分。例如:《我的叔叔於勒》這篇小說的情節就很曲折動人。文章通過「盼於勒-贊於勒-見於勒-躲於勒」把故事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完整地展示出來。菲利普一家盡管生活拮據,但每星期總要衣冠整齊地去海邊棧橋上散步,而且父親總要重復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哎!如果於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真是朝思暮盼,望眼欲穿。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父親的弟弟--於勒在美洲發了財,於是全家人對於勒贊不絕口,希望於勒早日回國,好利用於勒叔叔的錢實現他們擬定的上千種計劃,甚至計劃用這位叔叔的錢置一所別墅。可無巧不成書,當菲利普一家人在船上巧遇於勒,發現於勒已經淪落為分文不名的窮水手時,一下子由希望的峰巔躍入了失望的深淵,熱切的盼望卻變成了無情的躲避。是什麼原因讓菲利普夫婦對於勒從盼之唯恐不至到避之唯恐不及呢?錢!為了錢,富在天涯盼相見,為了錢,窮到眼前不認親,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小說的主題自然而然地揭示出來了。
總之,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單憑以上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在創作實踐中不斷探索,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來。
❺ 文學作品中人物性格突出的有哪些作品呢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桑提亞哥的硬漢形象。
果戈里的《死魂靈》中乞乞科專夫的油滑狡詐,潑屬留希金的貪婪狠毒。
福樓的小說《包法利夫人》中,包法利的懦弱無能,包法利夫人的虛榮。
巴爾扎克的《高老頭》里野心勃勃的拉斯蒂涅,由於過份的溺愛而即毀了女兒也毀了自已的高老頭。
司湯達《紅與黑》中,即一心向上爬而不擇手段的於連
《紅樓夢》中口蜜腹劍,一萬個男人也及不上的王熙鳳
《西遊記》中集神性、人性、猴子性於一身的猴王孫悟空
《三國演義》中智慧近於妖的諸葛亮。
以及《聊齋志異》中的嬰寧,連城、聶小倩、屢試不中最後變為鬼也要顯名葉生等
這些都是文學畫廊中大家筆下流出的擁有超越時空的藝術魅力的人物形象。
❻ 小說一般用鮮明的 ,完整的 ,以及具體的 ,來凸顯人物的性格
小說一般用鮮明的 ,完整的 ,以及具體的 ,來凸顯人物的性格
1.要設定一兩個比較鮮明的特質,能夠一以貫之,簡單而突出的往往能讓人容易記住:
比如說郭靖,首先就能想到他的剛毅木訥,談到楊過,就能想到他孤傲乖僻,談到張無忌,就能想到他的寬厚單純,談到令狐沖,就能想到他的落拓不羈。
2.根據背景或經歷等為角色添加合理的性格,讓角色形象變得豐滿起來,當然也可添加各種性格後再構思他的經歷,注意切莫矛盾,不要讓角色的某些舉動變得突兀:
比如郭靖從小在蒙古長大,受了蒙古民風的熏陶,性情豪爽,待人真誠,而且人又有點呆頭呆腦,因此當一個小叫花吃冤大頭一樣坑了他不少銀子,又向他要小紅馬時,他答應了,這樣才不會讓大多數讀者感到離奇突兀;
同樣,郭靖為人勤奮刻苦,重諾守信,也會讓人聯想到他成長於蒙古軍中的那段時日,試想蒙古軍紀律嚴明,如果郭靖不夠刻苦,也不嚴守軍紀,早被軍隊趕出去甚至拉下去砍了,因此如果追溯郭靖這些性格的成因,都能看到一些端倪。
3.和其他角色對比或襯托,強化角色形象,也就是以人為鏡:
比如郭靖的傻乎乎和黃蓉的聰明伶俐,郭靖的重義輕生和楊康的背後捅刀,郭靖的善良和成吉思汗的殘忍;
再比如楊過的飛揚跳脫和小龍女的寧靜淡漠,楊過的自卑乖僻與郭芙的自負跋扈;
作者:愛德華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3993950/answer/2642933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❼ 文學作品中人物性格突出的有哪些呢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聰明機靈;例如,他拜師學藝的過程中,能猜出老師的內暗示,學到真本領;他還容無所畏懼,戰天斗地,蔑視天庭神仙,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大鬧天宮」就證明了這點;他勇敢頑強、意志堅定、俠肝義膽、重情重義,他為報答唐僧把他從五行山救出的恩情,取經路上,始終一馬當先、降妖除魔、奮勇無敵;他還明察秋毫、疾惡如仇、除惡務盡。當然,孫悟空還有許多人性的缺點,他好名;例如,在盤絲洞前,他看見七個女妖洗澡,怕壞了自己的名聲,輕易放過她們,以致留下後患。另外,他剛從鐵扇公主那裡騙來的芭蕉扇,卻因假八戒的幾句恭維而使到手的東西又被騙走,也證明了他好戴高帽子的性格。
總而言之,孫悟空有神性、人性和猴性的共現。他是一位頂天立地、戰天斗地的英雄,是作者生動刻畫、著力歌頌的代表人民力量和願望的英雄,幾百年來已經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文學形象。
(我認為不要說過多人物,只要把住一個人,把他說好就行了。而孫悟空這樣一個人物,正好個性鮮明,而且不需要過多筆墨來說明他的事跡,因為大家都知道他。)
❽ 小說人物形象
狡詐亂世之奸雄——曹操
有勇無謀偽英雄——呂布
無所不能及時雨——宋江
忠肝義膽侍其主——李逵(或關羽)
❾ 怎麼寫小說作文且突出人物形象
要寫出ta的特徵,比如說一個人很文雅,ta應該是帶著一副眼鏡;一個人很時尚,ta應該穿著非主流的衣服。(我講的不知道你用不用得上)
❿ 寫小說怎樣突出人物性格
要強調一個人物的特徵的話,最好單獨立一段。
特別是,一件事情發生了,一句回話講完了,要描寫一下人答物的表情、動作。比如說心虛的話就是目光捉摸不定,不停搓揉著手心的汗之類的。
然後要懂得用特定的場景來突出一個人的性格。或者要強調一個人的性格的時候,可以用在旁邊的人的表現與他形成對比。
還有就是如果這個人物有很特別的思維走向,最好用一些特殊的舉動來突出。要描寫人物性格其實就只在於動作,語言,神態和思維方式么。。。
其實這樣說是很含糊的。我建議你去看一些文學描寫指導,裡面有很多很贊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