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乳山市是地級市嗎現在常住人口有多少
縣級市
乳山市,隸屬於山東省威海市,因境內「大乳山」而得名,地處青島、威海、煙回台三市銜接的腹地;答南瀕黃海,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介於北緯36°41′—37°08′,東經121°11′—121°51′之間,東西橫寬60千米,南北縱長48千米,總面積1665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99.27千米。[1]
乳山市因大乳山而得名,是中國沿海的長壽之鄉,被授予「山東省長壽之鄉」稱號[2]。乳山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是中國著名作家馮德英長篇小說《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故事背景發生地,也是聞名全國的民族先鋒「馬石山十勇士」英雄事跡發生地。[3]
截至2018年,乳山市轄1個街道、14個鎮。[4]
截至2017年末,乳山市總人口55.1263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46.79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43.14億元,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55.02億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48.63億元,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7.89:46.64:45.4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96674元。[5]
『貳』 山菊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933年秋的膠東昆侖山區,桃子嫁給石匠於震海結婚,並以為能平平安安過日專子,但於震海是共產黨員,國屬民黨高「清鄉剿共」大屠殺,令桃子十分擔心,不理解丈夫為什麼要當共產黨。在動盪中,桃子遭受到很多磨難,使她漸漸明白,窮人要過上好日子,就必須起來革地主老財的命。於震海在黨組織的指示下暫時撤離膠東,與桃子告別,桃子表示要等丈夫回來。但不久,傳來於震海在逃跑中被打死的噩耗,桃子無比悲痛,敵人卻逼迫她嫁給一個痴子。跳潭尋死的桃子被痴子救下,她決心要報仇雪恨,完成丈夫臨行前囑托給她的任務,頑強地活了下來。但於震海實際並沒有死,幾年後,他奉命回來組織武裝暴動。桃子激動地去見丈夫,可兩人卻都誤會對方已經變心。痴子向於震海說明的真相,使兩人解除了誤會,重新團聚,並一同投身革命事業。
中文名
山菊花
外文名
Wild Chrysanthemum
出品
珠江電影製片廠
時間
1982
主演
倪萍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30年代初期的山東膠東山區.影片反映一對青年新婚夫婦的生活命運.丈夫於振海為革命拋家離舍、出生入死;妻子桃子忠貞不屈,為丈夫遭受磨難。影片通過於振海等的形象塑造表現膠東農民在黨的領民下覺醒和參加斗爭的情況。
『叄』 求山菊花,苦菜花,迎春花三本書的TXT版本
你好,親!
書源已發送,請查收。
若滿意請及時採納。
如有疑問可回郵或追問。
O(∩_∩)O——我是shine蘇洵冉。
『肆』 馮德英簡介
馮德英,1935 年生於牟平縣小於家村(此村後劃歸乳山)。他的一家幾乎都投身革命,並為革命做出了重大犧牲。受家庭的影響,馮德英自幼接受了革命的洗禮,年僅14 歲就參加了革命軍隊。
在談到自己的創作歷程時,馮德英曾經說:「我多次目睹父親手拿陣亡通知書在院子里徘徊;我偎在母親腿旁看著她在小油燈下,一面流淚一面給傷員補綴帶血的軍裝。
我看見鄉鄰們將自己的丈夫、兒子一批又一批地送上戰場,我還看見為了省出粒粒口糧給前方戰土的老人兒童,餓昏在公糧袋子上……」童年的記憶情節與革命戰爭成為其創作的重要源泉,也成為其創作的重要情感動力和文學基礎,其最初的創作也必然地與膠東半島的革命傳統融為一體。
馮德英名世的主要作品都是長篇小說,1958 年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了處女作《苦菜花》,緊接著1959 年就出版了《迎春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成為「十七年」文學中革命歷史題材小說的代表。
而《山菊花》上集盡管寫於1963 年,但直到1979 年才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山菊花》下集出版於1982 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三部小說無論是在題材上,都重現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膠東革命根據地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和領導下,與敵人進行的嚴酷斗爭。
還是現實主義風格上都很相近,因此常被稱為「三花」。在80 年代後,作者還陸續出版了《染血的土地》(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6 年版)、《晴朗的天空》(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2 年版)等長篇小說。
直至1997 年才出版了一本《馮德英中短篇小說選》(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是中篇和短篇小說的結集,小說更多取材於膠東半島復雜的現實日常生活。
置身其中來思考歷史、生活和復雜的人性,這包括沒落的女英雄「洋槍隊長」,日據時期的陰險狡詐「偽保長」,以及解放後他的兒子、孫子,涵蓋了20 世紀二三十年代直道世紀末的歷史變遷和人生變化。
藝術形式上也有些變化,加重了從《苦菜花》中就有的幽默感喜劇色彩,甚至在《誘惑》和《幸福得不治之症》中充滿了黑色幽默。
(4)馮德英小說山菊花txt擴展閱讀
相關成就
《山菊花》獲解放軍文藝獎,《染血的土地》獲山東省泰山文藝一等獎。曾當選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代表,榮立一等功。
2011年,著名作家馮德英又一力作——大型電視連續劇文學劇本《霧鎖寒冬》面世。
作品真實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膠東人民浴血奮戰、英勇不屈的歷史故事。劇中人物多有生活原型,膠東的革命先驅張連珠、理琪甚至用了真名。
作品由馮德英策劃,阿真執筆,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於11月出版。
50年來,馮德英作品多次再版發行,並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出版,改編成多種文藝形式廣為流傳。馮德英作品題材廣泛,大量中短篇小說、散文、特寫、評論等見諸報刊。2007年12月,馮德英榮獲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山東省文化藝術終身成就獎」。
『伍』 《山菊花》的作者是誰,他還有哪些作品
馮德英 姓 名: 馮德英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35
民 族: 漢族
個人簡介:山東乳山人。中共黨員。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全家都投身於人民革命斗爭。少時讀了5年小學,當過兒童團長,深受戰爭年代斗爭生活的熏陶和教育。1949年初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有機會在幾年間讀了大量中外文藝作品和文化讀物,歷任華東軍區空軍司令部報務員,中南軍區空軍司令部通信營電台台長,武漢軍區軍指揮所排長,武漢軍區宣傳處助理員,空軍政治部創作室創作。中國作家協會山東分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1953年開始發表作品。 1954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苦菜花》,經兩年多刻苦寫作,出版後被譯成日、俄、英等文本。曾任空軍政治部文化部創作員,後任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泉城》主編等職。還出版了長篇小說《迎春花》、《山菊花》(獲解放軍文藝出版社首屆優秀長篇小說獎),長篇三部曲《大地與鮮花》第一部《染血的土地》等,另有一些短篇小說、散文和電影劇本。馮德英的「三花」長篇系列集中反映了膠東半島人民艱苦卓絕、英勇頑強的革命斗爭,情節起伏跌宕,語言清新流暢,性格描寫細膩生動,具有抒情鄉土的特徵。《苦菜花》中的《春潮》還被編入了語文教材中。
『陸』 誰能提供小說《山菊花》的在線觀看或是下載
http://www.bookuu.com/kgsm/ts/2006/04/05/0468827.shtml
有版權的問題,網上不可能有這本書的. 建議你去書店買.
上面網版址是網上購買權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