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篇短片科幻小說講未來人類讓一群罪犯去開拓太空的故事是在科幻世界裡看的!
基地三部曲 銀河帝國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一位數學家卻作出驚人預言:帝國即將土崩瓦解,整個銀河註定化作一片廢墟,黑暗時期將會持續整整三萬年!
著作逾身的艾薩克·阿西莫夫無所不寫,但不論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實讀者,衷心摯愛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說.在他的眾多科幻著作中,「機器人」與「基地」是最有名的兩大系列.其中「機器人」系列是從短篇故事起家,逐漸演化成一部機器人未來史,包括四個長篇與三十幾個短篇;「基地」系列則是先有一個龐大的架構,然後開始逐步經營——但想必連阿西莫夫也未曾想到,這部科幻史詩能夠經營半個世紀(1941-1992).
阿西莫夫一生總共寫了七大冊的基地故事,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當然是核心部分的「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與帝國》以及《第二基地》.不過阿西莫夫生前常常偷笑,說當初雖有明確的故事架構,卻並未刻意寫成什麼三部曲,而是以連載方式一篇篇發表在科幻雜志上.直到一九五○年代正式出書,三部曲的架構才首度出現.
為了研究阿西莫夫創作基地系列的來龍去脈,讓我們試著回歸當初的架構,把三部曲重新拆解成原來的中短篇.
《基地》第一篇:心理史學家(出書時補寫)
《基地》第二篇:網路全書編者(短篇,連載第一篇)
《基地》第三篇:市長(短篇,連載第二篇)
《基地》第四篇:行商(短篇,連載第三篇)
《基地》第五篇:商業王侯(短篇,連載第四篇)
《基地與帝國》第一篇:將軍(中篇,連載第五篇)
《基地與帝國》第二篇:騾(中篇,連載第六篇)
《第二基地》第一篇:騾的尋找(中篇,連載第七篇)
《第二基地》第二篇:基地的尋找(中篇,連載第八篇)
許多人都知道基地系列的靈感來自《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不過其中一段頗為傳奇的因緣卻鮮為人知.引用阿西莫夫自傳中的文字,故事是這樣的:
一九四一年八月一日,下課後,我搭地鐵去坎柏(John Campbell, 1910-1971)的辦公室找他.一路上我絞盡腦汁,想要擠出一個新點子.屢試不成之後,我決定使出自己常用的招數:隨意打開一本書,第一眼看到什麼,就用什麼做自由聯想.
當天我帶著一本吉爾伯特與蘇利文(Gilbert and Sullivan)的歌舞劇選集,隨手便翻到《艾俄蘭斯》(Iolanthe)中仙後跪在哨兵威利斯面前的一張劇照.我從哨兵聯想到戰士,再聯想到軍事帝國,再聯想到羅馬帝國——然後再聯想到銀河帝國.哈,有了!
……我何不寫個銀河帝國盛極而衰、回歸封建的故事,而且是從第二銀河帝國承平期的觀點出發?我想我知道該怎麼寫,因為我仔細讀過吉朋(Edward Gibbon, 1737-1794)的《羅馬帝國衰亡史》,至少從頭到尾讀過兩遍,只要把它改頭換面就行了.
我帶著具有感染力的熱情、志得意滿地走進坎柏的辦公室.或許熱情真能傳染,因為坎柏顯露出前所未有的激動.
「對短篇故事來說,這個主題太大了.」他說.
「我是想寫個中篇.」我一面說,一面調整自己的構想.
「中篇一樣不夠.必須是一系列的故事,每集都是開放式結局.」
「什麼?」我心虛地問.
「短篇、中篇、系列故事,通通放在一個特定的未來史框架中,包括第一銀河帝國的衰亡、隨之而來的封建時期,以及第二帝國的興起.」
「什麼?」我更心虛地問.
「沒錯,我要你寫出這個未來史的大綱.回家去,把大綱寫出來.」
——《記憶猶新》(In Memory Yet Green)原文版311頁
「心理史學」是這個三部曲的中心科幻因素,而貫穿其間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學宗師、基地之父哈里·謝頓.最有趣的是,「基地系列」的故事是從謝頓死後五十年講起(<網路全書編者>),也就是說真正的主角竟然是個死人——這正是科幻小說的趣味所在,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縛.不過在出書的時候,為了交代前因後果,阿西莫夫又補寫了一篇<心理史學家>,讓八十高齡的謝頓現身說法.而在生命中最後五年,阿西莫夫再度眷顧這個傳奇角色,用兩本「前傳」詳盡刻劃謝頓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學與基地的創建過程.
耐人尋味的是,阿西莫夫晚年似乎愈來愈認同這個筆下人物,而他也的確與謝頓一樣,對人類文明有著高瞻遠矚、悲天憫人的關懷.「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正是大師胸懷的最佳寫照.
博學多聞、博覽群書的阿西莫夫從不閉門造車,筆下的科學幻想多少都有所本.例如「心理史學」便是「氣體運動論」(物理學)、「群眾心理學」(心理學)、「歷史決定論」與「群體動力論」(歷史學)的綜合體;而刺激基地不斷成長茁壯的「謝頓危機」,則取材自歷史哲學家湯恩比(Arnold Toynbee, 1889-1975)首創的「挑戰與響應」理論.
由於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過於復雜,人類又具有自由意志,因此個人行為絕對不可能預測.然而當眾多個體集合成群時,卻又會顯現出某些規律,正如同在巨觀尺度下,氣體必定遵循統計方法所導出的定律.阿西莫夫將這些事實推而廣之,借著筆下不世出的天才謝頓,讓心理史學發展到出神入化之境,成為一門探索未來世界巨觀動向的深奧科學.
透過心理史學的靈視,謝頓預見了人類悲慘的未來:國勢如日中天的銀河帝國正一步步走向滅亡,整個銀河將要經歷三萬年蠻荒、悲慘的無政府狀態,另一個大一統的「第二帝國」才會出現.
倘若上述發展絲毫無法改變,既然一切皆已註定,也就沒什麼戲劇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謝頓進一步發現:雖然阻止帝國崩潰為時已晚,若想縮短這段漫長的過渡期,在當時卻尚有可為.於是謝頓開始了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努力,試圖將三萬年的動盪歲月縮減為一千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窮後半生的精力,設立了兩個科學據點:第一基地(簡稱「基地」,由自然科學家組成)與第二基地(隱身在銀河舞台幕後,由心靈科學家與心理史學家組成).
兩個基地的位置經過特別計算,分別設在「銀河中兩個遙相對峙的端點」(光是這句語帶玄機的話,便衍生出《第二基地》這本書).此後一千年間,許多預設的歷史事件將一環扣一環發生,以促使一個更強大、更穩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國早日實現.
基地三部曲的主線,便是第一基地如何克服一個接一個的周期性危機,激發出無窮無盡的潛力;第二基地又如何暗中相助,以逐步實現為期千年的謝頓計劃.謝頓本人則雖死猶生,仍然藉由類似錦囊妙計的全像錄像,不時指導著未來數十世代的子民.
不過「奇正相生」正是大師的拿手好戲,在既定的情節中,他總是有辦法再寫出變奏,令讀者忍不住感嘆人算不如天算.三部曲的變奏之一,是無端出現一個具有強大精神力量的異種人「騾」,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捲整個銀河;變奏之二,則是在「騾亂」成為歷史之後,兩個基地竟然發生鬩牆之戰!
三部曲結束於第二變奏告一段落之處,留下一個開放式結局.三十年後,在全世界科幻迷千呼萬喚之下,阿西莫夫重拾基地系列,所寫的續集便是第三變奏.這一「變」更是令人拍案叫絕,甚至連謝頓計劃都為之顛覆!也唯有經由這最後變奏,「基地」與「機器人」才得以遙相呼應,兩大系列方能融鑄成一體,化為一部俯仰兩萬載、縱橫十萬光年的銀河未來史.
【基地三部曲 - 基地系列簡介】
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
《基地三部曲》篇幅巨大,可能除了30年代早期的E.E.史密斯外,在阿西莫夫之前尚無人敢問津這樣的宏篇巨著.刊登在30年代流行雜志上的史密斯的《水晶體人》系列也是以短篇小說形式創作的,但阿西莫夫的這部作品遠超過了它.
銀河帝國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如今一位數學家卻作出驚人預言:帝國即將土崩瓦解,整個銀河註定化作一片廢墟,黑暗時期將會持續整整三萬年!
俄裔美籍猶太作家艾西莫夫(IsaacAsimov,1920-1992)是本世紀科幻文壇的超級大師,也是舉世聞名的全能通俗作家.著作逾身的艾氏無所不寫,但不論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實讀者,衷心至愛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說,尤其是他經營了半世紀的科幻史詩「基地」.
長達七巨冊的基地系列包括四、五○年代的「基地三部曲」,以及艾氏晚年撰寫的兩本前傳與兩本續集.依照故事的先後順序,完整的書目如下:前傳《基地前奏》《邁向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續集《基地邊緣》《基地與地球》其中三部曲由九個中、短篇組成,《邁向基地》包括四個中篇(由於艾氏遽然辭世,計畫中的第五篇成了短短數頁的跋),其他三冊則是真正的長篇巨著.
基地系列的靈感最初來自《羅馬帝國衰亡史》,因此在故事架構中,氣數已盡的銀河帝國佔有很重的份量.這一類的時空背景,如今早已成為科幻小說的重要原型.
「心理史學」是這部史詩的中心奇幻因素,而貫穿其間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學宗師、基地之父哈里·謝頓.在三部曲中,謝頓已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奇人物,因此作者晚年特地以他為主角,用兩本前傳詳盡刻劃謝頓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學與基地的創建經過.耐人尋味的是,艾西莫夫晚年似乎愈來愈認同這個筆下人物,而他也的確與謝頓一樣,對人類文明有著高瞻遠矚、悲天憫人的關懷.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正是大師胸懷的最佳寫照.
博學多聞、博覽群書的艾西莫夫博士從不閉門造車,筆下的科學幻想多少都有所本.例如「心理史學」便是「氣體運動論」(物理學)、「群眾心理學」(心理學)、「歷史決定論」與「群體動力論」(歷史學)的綜合體;而刺激基地不斷成長茁壯的「謝頓危機」,則取材自歷史哲學家湯恩比的「挑戰與回應」理論.
由於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過於復雜,人類又具有自由意志,因此個人行為絕對無法預測.然而當眾多個體集合成群時,卻又會顯現某些規律,正如同在巨觀尺度下,氣體必定遵循統計方法所導出的定律.艾氏將這些事實推廣,藉著筆下不世出的天才謝頓,讓心理史學發展到出神入化之境,成為一門探索未來世界巨觀動向的深奧科學.
透過心理史學的靈視,謝頓預見了人類悲慘的未來:國勢如日中天的銀河帝國正一步步走向滅亡,整個銀河將要經歷三萬年蠻荒、悲慘的無政府狀態,另一個大一統的「第二帝國」才會出現.
倘若上述發展絲毫無法改變,既然一切皆已註定,也就沒什麼戲劇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謝頓進一步發現,雖然阻止帝國崩潰為時已晚,但若想要縮短這段漫長的過渡期,在當時則尚有可為.於是謝頓開始了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努力,試圖將三萬年的動盪歲月縮減為一千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窮後半生的精力,設立了兩個科學家的據點:第一基地(簡稱「基地」,由自然科學家組成)
與第二基地(隱身在銀河舞台幕後,由心靈科學家與心理史學家組成).
兩個基地的位置經過特別計算,分別設在「銀河中兩個遙相對峙的端點」(光是這句語帶玄機的話,便衍生出《第二基地》這本書).此後一千年間,許多預設的歷史事件將一環扣一環發生,以促使一個更強大、更穩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國早日實現.基地系列的主線,便是第一基地如何克服一個接一個的周期性危機,激發出無窮無盡的潛力;第二基地又如何暗中相助,以逐步實現為期仟年的謝頓計畫.
不過「奇正相生」正是大師的拿手好戲,在既定的情節中,他總有辦法再寫出變奏,令讀者忍不住感嘆人算不如天算.三部曲的變奏之一,是無端出現一個具有強大精神力量的異種人「騾」,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捲整個銀河;變奏二,則是在「騾亂」成為歷史之後,兩個基地間竟發生了鬩牆之戰!
三部曲結束於第二變奏告一段落之處,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結局.三十年後,在全世界科幻迷千呼萬喚之下,艾西莫夫重拾基地系列,所寫的續集便是第三變奏.
這一變更是令人拍案叫絕,甚至連謝頓計畫都為之顛覆!卻也唯有經由這最後變奏,「基地」與「機器人」(艾氏另一重要科幻系列,包括四個長篇與三十幾個短篇)
才得以遙相呼應,兩大系列方能融鑄成渾然一體,化為一部俯仰兩萬載、縱橫十萬光年的銀河未來史.
(原載遠見雜志?1998年五月號)
《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劉慈欣的新作,現在已經寫出2部《三體》為該系列的第一部,可以看做一個更長的故事的開始.這是一個關於背叛的故事,也是一個生存與死亡的故事,有時候,比起生存還是死亡來,忠誠與背叛可能更是一個問題.瘋狂與偏執,最終將在人類文明的內部異化出怎樣的力量?冷酷的星空將如何拷問心中道德?作者試圖講述一部在光年尺度上重新演繹的中國現代史,講述一個文明二百次毀滅與重生的傳奇.小說《三體》與三體問題有關,其中描述了一種在半人馬座三星(應該是指半人馬座α星: 這是一顆三合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生存的三體人及其三體文明.同時《三體》也是小說中的一個模擬三體文明在一個有三顆太陽的星系中掙扎生存並發展的網路游戲,應該是由希望三體文明降臨地球介入人類文明的三體組織開發的.該小說已經在《科幻世界》上連載完畢,第二部已經出版,並名為《黑暗森林》.科幻世界雜志社已出版了《三體》和《黑暗森林》單行本.
《三體》並沒有揭示那個宇宙文明的圖景,其中的兩大文明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圖景,只是揭開了其面紗的一角.比如,既然距我們最近的恆星都有智慧文明,那這個宇宙一定是十分擁擠的,可為什麼它看起來卻如此空曠?這些內容已經在《黑暗森林》中描述:
被發現 既是被毀滅.
《三體》第二部,又名《黑暗森林》完成於2007年的11月9號.三體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龐大的宇宙艦隊殺氣騰騰地直撲太陽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對前所未有的危局,經歷過無數磨難的地球人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神秘莫測的「面壁計劃」,精選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對三體人的反擊.三體人自身雖然無法識破人類的詭譎計謀,卻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選出的「破壁人」,與「面壁者」智慧博弈.小說中的主人公將通過人體冷凍技術跨越兩個世紀對三體人的進攻而做最後的反抗准備.《黑暗森林》中提到了兩條宇宙公理.以此為基礎加上猜疑鏈與科技爆炸兩個因素推出了一個黑暗森林法則.小說的最後主人公正是依靠了這個法則才讓三體人妥協,做出了暫時停止對地球的進攻的決定.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最終會發生什麼,是一方會被另一方銷毀掉,還是共同在太陽系中生存,這些疑問將在最後一部中得到解答.
劉慈欣,中國當代很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家之一.自1999年出道以來創作了一批讀者反響強烈的科幻作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等,中短篇《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等等.
『貳』 求較有深度的短篇科幻小說
我就推薦來我看過的幾篇把
既然樓源主看科幻世界,不知道看過沒有
1.在他鄉
這篇我非常喜歡,當年科幻世界出來的時候我看了好幾遍呢。大概是因為科幻作者總是喜歡悲觀地描寫人類的未來,然後在他鄉卻有想像力且樂觀地描寫了人類未來的太空生活。我個人是相當嚮往那種宇宙流浪生活呀,嘿嘿。
2.歡笑幻境
這篇不算太短,但是非常耐讀。說起來有趣,這文我斷斷續續看了三次,前兩次都因為沒有耐心看而錯過精彩,最後一次下定決心看,一口氣看完,那個精彩啊,那些伏筆和前奏描寫實在是太精彩了。結局在前面波瀾不驚的描寫下顯得非常出乎意料,而文筆在中途突然轉峰,就像瀑布傾瀉而下的那種暢快的感覺,爽!
3。瘋狂的計程車
很搞笑,很特別,我很愛。異星球的瘋狂計程車司機和商人的變態組合很爆笑很刺激很精彩……
4.袋鼠
看見十年後的城市,你是否會感到驚訝?再和十年後的他聯系,你是否充滿期待?然後相見後卻發現,一切都竟然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袋鼠的結構就很特別。
我推薦的基本都是科幻世界的短片,還有譯文里有些也都不錯,只是名字都忘記啦……
對了,長軼的文我都很喜歡,你可以搜他的,他總是能寫出你最想不到的故事卻又那麼符合情理
『叄』 美國著名關於未來的科幻短文作品內容
艾薩克·阿西莫夫(英語: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
出生於俄羅斯的美籍猶回太人作家與生答物化學教授,門薩學會會員,他創作力豐沛,產量驚人,作品以科幻小說和科普叢書最為人稱道。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是公認的科幻大師,與儒勒·凡爾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並稱為科幻歷史上的三巨頭,同時還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說的三巨頭。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 」。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小行星5020、《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和兩項阿西莫夫獎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肆』 未來世界科幻小說
武裝風暴,龍騎戰機,
超級基因優化液:陰差陽錯,夏飛服用了一瓶沒有版商標權,沒有日期,沒有說明,沒有產地的四無基因優化液。
我們的故事就從這里開始...
黑暗血時代: 如果有一天,太陽消失了,人間一片黑暗,會是什麼樣的世界呢?
巨變中的地球陷入了黑暗,從此沒有了陽光,沒有了星空,只有無盡的寒冷與黑夜,人類從此進入黑暗的血與色的時代!
逃難的隊伍里,在你身後的大叔也許就是昔日財富榜上叱吒風雲的【天下巨富】;
飢餓的人群中,懇求你給她半塊麵包的也許正是昔日光彩照人的【嫩模女星】;
冰冷的避難所內,企圖偎依在你棉大衣中取暖的也許是昔日駕著頂級跑車的【國際名媛】!
星級獵人:宇宙,這片無盡的星空,是每個獵人的夢想。
對於奔行於星際之中的獵人而言,只有宇宙才是他們的極限。
宇宙有極限嗎?極限又在哪裡?
身為影子獵人的少年西林在意外獲得詭異晶元之後,開始踏入這一片無盡的星空。
『伍』 求講述未來世界的科幻小說!
《吞噬星空》作復者:我制吃西紅柿
《地球紀元》作者:彩虹之門
《大宇宙時代》作者:zhttty
《小兵傳奇》作者:玄雨
《澤天記》作者:Raywood
《人間冰器》作者:闞智
《黑暗血時代》作者:天下飄火
《希靈帝國》作者:遠瞳
《尋找人類》作者:raystorm
這些被稱之為中國十大科幻小說,希望對你有幫助
『陸』 國內有關未來的短篇科幻小說/故事
《盜墓》:作者顯然是人文與科學素養兼具的科幻大家,故事也相當吸引人,但表達的卻是極具文化感和責任感的主題。應該算是典型的軟科幻了。
《審判與被審判的》:不怎麼喜歡這個故事,不僅是其中的科幻描述不吸引我,也不僅是由於那個過於開放和悲情的結尾,更重要的是讓人得不到期待中科幻小說給人的驚喜。
《最後的防線》:人類會被由於自身過錯而釀成的災難毀滅嗎?比如沙塵暴。一般大家想像的後果不外乎黃沙漫舞渺無人煙,但這個故事卻給我們提供了另一個思路。慈悲的大自然讓人類進化成了沙體以適應地球的變化,那些不願接受現實的人成為最後的防線悲壯地結束肉體的生命。想法新奇,故事講得也好。
《歸宿》:其實吧…說實話…這個故事…到最後…我也沒大明白。實在無法理解這個「歸宿」的含義,也總結不出一個足以概括整個故事的主題。想起某位影評人對某部電影的評價——一隻處處抖著機靈卻沒有鋒利爪牙的刺蝟。不過有句話倒是印象深刻「我們的區別在於,你需要一個自己的合理,我需要一個合理的合理。」還有探險家在外太空完成躍遷之後竟然回到了被放逐到另外一個宇宙並且是一百年後的地球上。極具吸引力的想法。
《看的恐懼》《贊寺的轉經筒》《天下之水》:這三篇都是韓松的小說,好像其中還有些哲學和宗教的意味,主題甚是隱晦,老懷疑這不是科幻小說。引用一句話吧「中國科幻的邊界正在模糊並有了一個凸入純文學領域的遠點。」
《日光鎮》:是關於生化試驗的東東,其中並沒有太多的科幻成分,絕對的軟科幻,也沒有什麼深奧的東西,但這個「美麗少女復仇記」的故事把我吸引住了。兩條敘事線索交替進行逐漸揭開了故事的本原。還有最後溫暖的陽光灑下來,爸媽關切的詢問,然而「我突然不知道自己是剛從夢中醒來,還是又回到了夢中。」這個極好的似是而非的結尾幾乎解構了整個故事,讓人只能用「極具張力」來形容了。
《阿夏》:最為美好動人的一個故事了。「阿夏」在某個古老的少數民族中是「永遠的情人」。當基因繁殖技術發展到一定高度時,「兩組基因,簽訂了永恆的誓約,在一代代的漫長的歲月中守望相助,在對方年幼和年老的時候給予傾心呵護。」阿夏制度代替了婚姻制度,成為世間最為親密和永恆的關系。奇特的想像,優美的語言,纏綿深沉的愛意,永恆和輪回的感覺都極為動人。軟科幻中的精品。
《競技場》:據說這是一篇名叫弗雷德里克•布朗的科幻名家的作品,成文與冷戰時期。小說中與外星人的對峙大概是隱喻當時美蘇冷戰,如果真是這樣,那美國人把蘇聯想得也太殘暴怪異了,並且最後竟然是一種更高級的生物幫助了人類毀滅了外星人。這種構思即使是囿於當時的背景也未免狹隘了些,想像力算不得太奇妙,結尾也不太歐•亨利。
《審判日》:是一個人如何利用名為「審判者」的讓人口吐真言任人評判的系統騙得世人的信任又被揭穿的故事。有點講偏了,故事的主人公應該是「審判者」的創造者。他質疑無神論,相信宗教的終極審判和彼岸世界會令世人有所恐懼而多做善事,以使世界更加美好,因此研製出這個系統讓世人得到最終的審判。聽上去是不是像做夢一樣並且有點搞笑?理論大概沒錯,但任何人都沒有權利窺探他人心靈的全部,人類的恐懼感目前是通過宗教將來可能是通過科學來控制,但決不會是這種方式。我以為作者安排系統遭到利用而違背研製者原意目的是說明它的荒謬,可惜最後系統竟然正式啟用並昭示理想社會的到來。實在讓人搞不明白。
《時光的背叛》:當克隆技術發達到可以復制記憶、思維方式、心理模式,也就是說靈魂也可以被復制時,死去的人就可以復活。但是復活的還是記憶里的那個人嗎?「我們『記得』過去,但和這個『過去』相逢時卻對面不識,思想總在回溯,但是時光一直前行,一旦分離,即是永訣。」
《一生的故事》:這就是傳說中王晉康的手筆。本應是總結的重點,卻因我的笨拙不靈光而不知道說點什麼。時空旅行能不能實現?一切由人類創造出的東西(包括人工智慧)是不是擺脫不了受奴役的命運?這是一個涉及到這些問題,充滿哲理和悖論又彌漫著宿命般憂傷的故事,我總結不出作者在後記中說到的兩條故事線也不明白那些關於時空旅行、目的與宿命、人類整體選擇與個體自由意志的悖論,但也正是由於這些不解才吸引我一次次捧讀。喜歡這個充滿宿命意味的故事。很想看一下作者提到的特德•蔣的《你一生的故事》,或許會有所啟發。
《靈魂出竅》:首先厭惡自己的軀體,然後把身體需要或不需要的事物同精神需要或不需要的事物區別開來,再集中於精神需要而不理會身體的要求,當靈魂有了足夠程度獨立性後,朝某個方向行走,然後出其不意地就把靈魂引向另一個方向,也就是說靈魂出竅了。多具幽默感的想法,我都忍不住想去試試這種胡扯的想法呢。作者小庫爾特•馮古內特是美國大師,貌似不大承認自己科幻小說家的身份,卻寫出了這么有意思的軟科幻作品。
《三體》:看完全部的再說吧。關於外太空的題材總是很令人著迷的。
《囚魂曲》:科幻成分和《時光的背叛》、《日光鎮》有些相似,都是關於人體復制的,只是方式不同。只要大腦還存活的人可以通過某種的人可以通過某種信息素使體細胞回撥後再分化成完整的軀體從而完成復活。故事還不錯,有點凄美的感覺。只是那天看完後,晚飯有點吃不下去。
《異象》:上帝呀原諒我吧,這個故事實在看不下去了。據說作者格雷戈里•本弗德是美國當代最著名的硬科幻作者之一,也是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同時還擔任NASA(美國宇航局)的顧問。我沒看完不是它太硬了,而是在大量哲學理論和科學術語的雙重打擊下敗下陣來。不過我總算開始放棄偏見慢慢接受「數學描述這個世界」、「這個世界蘊涵了某種數學邏輯」的說法。
《泡泡》:王晉康的另一篇小說。關於三維世界之外的宇宙泡泡的描述挑戰了我的想像力,這次關於外宇宙不再是韓松那樣的玄妙了,卻仍然讓人費解,雖然讓人費解卻又吸引人一次次去試圖理解。我只看了上半部分的故事,不知道後面會有什麼驚喜。大概會有各國摒棄猜疑仇視,放下武器,共同研究滿足人無限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內容吧。好像這樣就不驚喜了哈。
《祖母家的夏天》:一個手法不太高明的小故事。讓我先理一下思路吧,祖母家的東西不能和它們通常的外表相對應,在祖母看來「你永遠都不知道一件東西真正的用處是什麼」,由此引出了哲理。這樣的講述勉強算是流暢,只是故事情節實在牽強,並且大段生物學的闡述搞得我暈頭轉向,但對其中的道理卻深以為然。我們不知道現在所做的一切會有什麼意義,但我們相信沒有一段時光是毫無意義的,甚至是那些發呆的胡思亂想的日子。何必那麼功利呢?我只要一個更好的自己。
《時間之淵》:宇宙探索是科幻小說最傳統的題材,也是讓人無限著迷的話題,這篇很硬的挑戰想像力的外國科幻或許能稍微滿足一下你的好奇心。「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就命名方式顯示了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無能為力,但關於它們的哪怕是混雜著大量科學術語的敘述也有足夠的吸引力。小說里充斥著暗能量的「深海潛水艇」內部構成與作者設想的未來宇宙基本無異,因而能夠在宇宙時間中穿行,潛入宇宙時間的最深處,也就是異常渺遠的未來。於是時光飛逝而過,轉瞬間宇宙已過了百萬年,在人類有限生命中無緣見識的無數設想像焰火表演般出現在眼前,回答著你諸多的疑問。最後宇宙膨脹到每一個粒子都成為自己宇宙視界中的唯一存在,宇宙及其中的生物的復雜度降為零。生命、意識、宇宙終將毀滅還是永恆不滅?如果是前者,那我們能夠找到另外的宇宙以逃脫終極毀滅嗎?宇宙之外真得還存在四維、五維,甚至六維的空間嗎?現代宇宙學理論模型中究竟哪一個才是最終的答案?不知道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能不能得到解答。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你值得擁有。
『柒』 最短的科幻小說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在房間里,這時想起了一陣敲門聲。「請進吧,門沒有鎖....」倚在窗檯上的「血裝」少女看著窗外滿目瘡痍的景色平靜的說道。
「吱....」破舊的門被推開了....
少女回過頭來,露出了那張滿臉是血的可愛面孔。「您就是死神吧...」
「嗯」站在房門口的黑衣男子用低沉的聲音應道。
是呢,不是死神的話還會是誰呢?已經六天了....少女心想道;她已經這樣渾身是傷的倚在窗檯上整整六天了,六天中她沒喝過一口水,沒吃過一口糧,也,沒見過一個人.....如果這樣還沒死的話,那真可以「申報世界紀錄」了,如果這世上還有這么個記錄的組織的話.....
「對不起...」黑衣男子打斷了少女的幻想。
少女略帶疑惑地看著男子。「為什麼?」
「因為有太多人要指引,因此怠慢了你。」
指引?少女尋思著這個詞。是說指引去地獄吧....
「你是最後一個人類....」男子說道。
「是嗎....」少女並沒對此感到驚訝。這樣的戰爭下又有那種生命能活下呢?少女心想;原子彈,氫彈,中子彈....這些「S」級的違規武器都被各國政府用在了這場爭奪世界最後資源的戰爭上了.....讓少女感到吃驚的倒是她現在還能保持「固態」存在,而不是像絕大多數人和那些本要「保護」的資源那樣直接被炸成「氣態」.....
「那麼,可以走了嗎?」死神第二次打斷了這位愛幻想的天真少女的想像。
「能容我 問個問題嗎?」少女開口道。
「說吧。」死神沒有拒絕。
「那裡...比這冷嗎?」少女看了眼窗外的「景色」問道。
死神搖了搖頭。
「呵呵」少女笑了笑,「和我想的一樣呢...那,我可以 稱那為天堂嗎?」
『捌』 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續寫
知道有料 提問
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續寫
我來答 查看全部15個回答
Timqwezxc2012
LV.2 2011-06-10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在房間里,這時想起了一陣敲門聲,他立馬關上了燈,面色蒼白,心跳加快,神清慌張地,心想:不是只剩下我一個人了嗎?為什麼還有聲音呢?是誰啊?這時他腦海閃過無數個面目猙獰的妖魔鬼怪的樣子,還想到了許多外星人醜陋的嘴臉,最後又想到會不會是什麼動物的變異啊?心裡七上八下的,手心裡已被汗水打濕了,這時又聽見了敲門聲音,他速度拿起了放在桌子上的棒球棒,邁著小心的步伐,來到了門前,只見他握緊了手中的「武器」,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兩眼一閉,迅速地打開了門,當它睜眼時,完全被眼前的「人」驚呆了,只見一個身材矮小,面目一新且長著三隻手臂的新生物。從它的眼神中透出善意,只見它說了一大堆嘰嘰喳喳的語言,一句也聽不懂的,這時它見他沒有什麼反應,就打開了在胸前的電腦顯示器,按了幾個按鍵,只見顯示器上清楚地寫著:「朋友,請不要害怕,我是從星際星球來的人,通過擦測儀測測了這里有生命的跡象,我們來幫助你們的,從資料上顯示你們的星球的毀滅,雖然我們不是一個星球上的物種,但是我們是同一世界的,我們必需互相幫助,共同建造新的家園。」只見他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擦幹了眼中的淚水,積在心中的委屈一下子全部的釋放出來,他趴在「外星人」的身上痛哭起來,他想起了自已美麗的家園的毀滅,想起了自已的親人,想起了同學們————
由於人類社會長年對環境的破壞,又加上環境污染,人們為了自已的利益,亂砍伐樹木,最後導致人類地球的滅亡。
這時「外星人」對著胸前的電腦又操作起來了,顯示器上顯示著對現有地球上的測試,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讓地球復甦的辦法,我連忙接過它們的數據顯示,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我們的星球復甦,我要讓我們的星球充滿希望,我要改造我們的家園。
「寶貝,起床了,今天是端午節,不要睡懶覺了」,我睜開了雙眼,原來是一場夢,只見的臉龐及眼角還掛著淚水,媽媽問為什麼,我只是搖了搖頭,心想,還要是一場夢。我一定要愛護自已的家園,我要做一個環保小衛士。
217 84
下一條回答
最恐怖的小說都有哪些?愛奇藝閱讀—恐怖小說
活動-「全場免費讀」恐怖小說 免費全本小說_影視原著小說/文學課外閱讀/言情都市懸疑..
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廣告
7條評論
你的評論是作者最大動力
發布
偷星九月天時代
4
這......結果........真讓人蛋疼.....蛋疼
2014-06-15 15:16 · 回復Ta
熱心網友
4
這樣思考一會呢....看看我寫滴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咚咚咚咚......」 聽見敲門聲後的人驚慌失措,他的腦子里一片空白,手心裡滲出了汗珠,他一動也不敢動,就像是孩童打翻了熱水,不知所錯。 「咚咚咚咚......」敲門聲還在繼續,而且越來越急促。 人咬了咬牙,還是起身去開門。「還會怎麼樣呢,這里已經沒有人了,即使不死,我也不願一個人孤獨
2013-06-17 19:21 · 回復Ta
聽聽音樂吧123 : 真不錯。
海茫茫WHZ
4
想像豐富,寫得不錯。
2013-06-15 21:34 · 回復Ta
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為您推薦
下面是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寫的一篇被稱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學幻想小說,請續寫這篇小說「地球上最後一個人
他小心翼翼心驚膽戰的去開門,開門後,印入眼簾的卻是他自己的面貌。。。 敲門的人雙眼盯著他,猶如整個璀
251 瀏覽2076 2018-05-01
最短的科幻小說 原文..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英文原文:The last ma
21 瀏覽512
最短的科幻小說
美國近代著名科幻小說家弗里蒂克·布朗曾寫過一篇就目前來說,堪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把它譯成現代漢語
3271 瀏覽42339 2017-11-24
為您推薦
雙眼皮韓式和全切
女孩長鬍子怎麼去掉
阿衰全集漫畫
怎麼自製冰淇淋
雙眼皮全
雙眼皮全切是什麼
隆鼻材料膨體
心動手游
正在載入
7
『玖』 求一部國外短片科幻小說的名字 劇情 背景大概是未來廢土世界,講的是
魔噬三界
類別: 玄幻
簡介:
一個雙界的結合體誕生,被稱之為恐怖之體回的結合體,會翻起多大的風雲,答踏上魔道的他能否洗清靈魂從新認識自己,魔亦有道,魔的愛恨情仇又是怎樣的?幾個世界的重疊,他能否回歸屬於他的世界?一切都在
『拾』 世界上最短科幻小說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咚咚咚』
聽到敲門聲的他,驚慌失措,腦子里一片空白,:地球上不是僅剩我一個人了嗎?又會是誰在敲門?他立刻感到陣恐慌,他一動也不動,像木頭人似的。
『咚咚咚』敲門聲還在繼續。
『有人嗎?沒有人的話我進來了』
男人咬了咬牙,還是鼓起勇氣,起身去開門了,同時,心中充滿了疑惑:
『地球上不是僅剩我一個人了嗎?又會是誰在敲門?難道我的生命就結束了嗎?就算不死,我也不願一個人呆著!』
此時的人,勇敢的像電視里的英雄,只可惜,敲門的人不會給他快樂,而是會結束他的生命。
『咚咚咚』敲門聲越來越急切。男人閉著眼,打開了門,當他睜開眼時,外面什麼也沒有,男人冷笑了聲:是啊,地球上僅剩我一個人,又會有誰敲門呢?可他心裡很難受,一想到沒時間見親人……
但等他回到床上時,發現桌子上多了一把屠刀,旁邊有張紙,上面寫著:看看你,是不是認為自己對不起親人,對不起大家,當初如果你不聽黑女衣的話,現在你死了也很開心,現在你活著,滿意嗎?
看完後,他的腦中回想起當時的情況:黑女衣在他的耳邊說『殺了你母親,我就放了你,其它人也會傷心,也會自殺,不然,我就先殺了你』
黑女衣的話讓他徹底害怕了,他拿著屠刀,慢慢的逼近母親,母親眼中含著淚水,她曾經在一次火災救過大家的一些親人,所以,如果她死了,村裡就完了,黑女衣可以去別的地方帶著她兒子去,有有時根本不需要黑女衣親自動手,她的手下和分身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殺光所有人……
想到這,他哭了,他後悔幫黑女衣,現在他什麼也做不了,只能哭,他拿起屠刀,刺進胸口
『太好了,我終於不再獨自一人了』他笑了,誰知道,大家會不會原諒他呢?不過,這些對他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