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變。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求解,就是這句話的意思
意思是說想當初唐皇與貴妃的山盟海誓猶在耳邊,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生不得怨。現在我身邊的薄倖錦衣郎,還不如當年唐明皇許過比翼連枝願。
出自《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此詞描寫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驪山語」、「雨霖鈴」、「比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幽怨、凄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拋棄的幽怨之情。
全詩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一作: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一作:淚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譯文如下:
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處該多美好,那樣就不會有現在的離別相思凄涼之苦了。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想當初唐皇與貴妃的山盟海誓猶在耳邊,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生不得怨。現在我身邊的薄倖錦衣郎,還不如當年唐明皇許過比翼連枝願。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二句用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典故。七夕的時候,唐楊二人在華清宮里山盟海誓。山盟海誓言猶在,馬嵬坡事變一爆發,楊貴妃就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據說後來唐明皇從四川回長安的路上,在棧道上聽到雨中的鈴聲,又勾起了他對楊貴妃的思戀,就寫了著名的曲子《雨霖鈴》。這里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二句化用唐李商隱《馬嵬》詩句,承接前二句句意,從另一面說明主人公情感之堅貞。
全詞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詞情哀怨凄婉,屈曲纏綿。「秋風悲畫扇」即是悲嘆自己遭棄的命運,「驪山」之語暗指原來濃情蜜意的時刻,「夜雨霖鈴」寫像唐玄宗和楊貴妃那樣的親密愛人也最終腸斷馬嵬坡,「比翼連枝」出自《長恨歌》詩句,寫曾經的愛情誓言已成為遙遠的過去。
而這「閨怨」的背後,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閨怨」只是一種假託。故有人認為此篇別有隱情,詞人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與朋友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
B. 驪山語罷清宵夜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是什麼意思BF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出自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柬友》,意思是: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柬友》原詩: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柬友》白話譯文:
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柬友》文學賞析:
詞題說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態與之決絕。如古辭《白頭吟》、唐元稹《古決絕詞三首》等。納蘭性德的這首擬作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閨怨」之情。
用「決絕」這個標題,很可能就是寫與初戀情人的絕交這樣一個場景的。這首詞確實也是模擬被拋棄的女性的口吻來寫的。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是整首詞里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強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裡分量足夠重的話,那麼無論他以後經歷了哪些變故,初見的一剎那,永遠是清晰難以忘懷的。而這個初見,詞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戀的美好記憶中去了。
「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來趨走炎熱,到了秋天就沒人理睬了,古典詩詞多用扇子的來比喻被冷落的女性。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相離相棄。又將詞情從美好的回憶一下子拽到了殘酷的現實當中。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二句:因為此詞是模擬女性的口吻寫的,所以從這兩句寫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責與悔恨。納蘭不是一個負心漢,只是當時十多歲的少年還沒主宰自己的命運。其實像李隆基這樣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愛的戀人,更何況是納蘭。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二句用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典故。七夕的時候,唐楊二人在華清宮里山盟海誓。山盟海誓言猶在,馬嵬坡事變一爆發,楊貴妃就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據說後來唐明皇從四川回長安的路上,在棧道上聽到雨中的鈴聲,又勾起了他對楊貴妃的思戀,就寫了著名的曲子《雨霖鈴》。這里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二句化用唐李商隱《馬嵬》詩句,承接前二句句意,從另一面說明主人公情感之堅貞。
全詞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詞情哀怨凄婉,屈曲纏綿。「秋風悲畫扇」即是悲嘆自己遭棄的命運,「驪山」之語暗指原來濃情蜜意的時刻,「夜雨霖鈴」寫像唐玄宗和楊貴妃那樣的親密愛人也最終腸斷馬嵬坡,「比翼連枝」出自《長恨歌》詩句,寫曾經的愛情誓言已成為遙遠的過去。而這「閨怨」的背後,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閨怨」只是一種假託。故有人認為此篇別有隱情,詞人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與朋友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
C. 請問納蘭容若詩中是何如薄倖錦衣郎還是何如薄倖錦衣兒
木蘭詞
作者: 納蘭性德
擬古決絕詞諫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D. 「何如薄倖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願」什麼意思
白話譯文:現在我身邊的薄倖錦衣郎,還不如當年唐明皇許過比翼連枝願。
全文為: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願。
(4)錦衣薄倖小說免費在線看擴展閱讀:
這首《木蘭花令》常被我們當做愛情詩來讀,其實只要稍微下一點功夫的話,就會在道光十二年結鐵網齋刻本《納蘭詞》里看到詞牌下邊還有這樣一個詞題:「擬古決絕詞,柬友」,也就是說,這首詞是模仿古樂府的決絕詞,寫給一位朋友的。
決絕詞本來是樂府舊體,屬於樂府當中的相合歌辭。
納蘭容若,這個真摯的大孩子,他從來不會對不起任何一位朋友,也沒有任何一位朋友會忍心對不起他。
容若曾在好友嚴繩孫辭官離開的時候,寫了一首《送蓀友》送給好友:
「人生何如不相識,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無別恨橫胸臆。」
總是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總是冷冰冰地和人保持距離,其實並不是因為冷漠,而是因為恐懼——在釀就了感情之後再被命運分別,這樣的痛是如此地難以承受,倒不如煢(qiong)煢然地生活,不去愛,就不會有恨。
無論是「人生何如不相識」,還是「人生若只如初見」,那字里行間的明明的恨,分明藏不住它們背後的濃濃的愛,說什麼「擬古決絕詞」,那不是決絕,而是不忍分別!
E.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意中人相處若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的甜蜜,那樣的溫馨,那樣的深情和快專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屬又怎麼會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F. "何如薄倖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願」什麼意思
白話譯文:現在我身邊的薄倖錦衣郎,還不如當年唐明皇許過比翼連枝願。
全文為: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願。
向左轉|向右轉
(6)錦衣薄倖小說免費在線看擴展閱讀:
這首《木蘭花令》常被我們當做愛情詩來讀,其實只要稍微下一點功夫的話,就會在道光十二年結鐵網齋刻本《納蘭詞》里看到詞牌下邊還有這樣一個詞題:「擬古決絕詞,柬友」,也就是說,這首詞是模仿古樂府的決絕詞,寫給一位朋友的。
決絕詞本來是樂府舊體,屬於樂府當中的相合歌辭。
納蘭容若,這個真摯的大孩子,他從來不會對不起任何一位朋友,也沒有任何一位朋友會忍心對不起他。
容若曾在好友嚴繩孫辭官離開的時候,寫了一首《送蓀友》送給好友:
「人生何如不相識,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無別恨橫胸臆。」
總是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總是冷冰冰地和人保持距離,其實並不是因為冷漠,而是因為恐懼——在釀就了感情之後再被命運分別,這樣的痛是如此地難以承受,倒不如煢(qiong)煢然地生活,不去愛,就不會有恨。
無論是「人生何如不相識」,還是「人生若只如初見」,那字里行間的明明的恨,分明藏不住它們背後的濃濃的愛,說什麼「擬古決絕詞」,那不是決絕,而是不忍分別!
G.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願。」這幾句詩什麼意思啊
想當初唐皇與貴妃的山盟海誓猶在耳邊,卻難熬棧道雨聲鈴聲聲聲怨。 現在我身邊的薄倖錦衣郎, 還不如當年唐明皇許過比翼連枝願。
H. 何如薄倖錦衣郎, 是什麼意思
如何比得上當年薄情的唐明皇呢!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怎麼比的上當年薄情的唐明皇呢,至少他還有過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誓言
I.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是什麼意思
【木蘭詞】
擬古決絕詞柬友[1]
清-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2]
等閑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3]
驪山語罷清宵半,[4]
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日願。[5]
【注釋】:
[1]古辭《白頭吟》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唐元稹有《古決絕詞》三章。
[2]漢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飈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晏殊《蝶戀花》詞:一霎秋風驚畫扇。
[3]故人:指前夫。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
[4]唐陳鴻《長恨歌傳》:昔天寶十載,侍輦避驪山宮。秋七月牽牛織女之夕,……夜殆半,休侍衛於東西廂,獨侍上。上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願世世為夫婦。
[5]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人生句:意思是說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那樣地(的)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
何事句:此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後有詩《怨歌行》,以秋扇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後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等閑二句:意思是說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故人,指情人。
驪山二句:《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於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願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 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後安史亂起,明皇入蜀,於馬嵬坡賜死楊玉環。楊死前雲:「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又,明皇此後於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里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
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隱《馬嵬》:「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倖,薄情。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謂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意思是縱死而分離,也還是刻骨地念念不忘舊情。亦可通。
J. 何如薄倖錦衣郎, 是什麼意思
意思為: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譯文:
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出自《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
(10)錦衣薄倖小說免費在線看擴展閱讀:
全詞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詞情哀怨凄婉,屈曲纏綿。「秋風悲畫扇」即是悲嘆自己遭棄的命運,「驪山」之語暗指原來濃情蜜意的時刻,「夜雨霖鈴」寫像唐玄宗和楊貴妃那樣的親密愛人也最終腸斷馬嵬坡,「比翼連枝」出自《長恨歌》詩句,寫曾經的愛情誓言已成為遙遠的過去。而這「閨怨」的背後,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閨怨」只是一種假託。
故有人認為此篇別有隱情,詞人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與朋友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
詞題說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態與之決絕。如古辭《白頭吟》、唐元稹《古決絕詞三首》等。納蘭性德的這首擬作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閨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