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夏侯的歷史名人
夏侯嬰:西漢沛縣人,與劉邦是少時的朋友,跟隨劉邦起義,立下戰功,後封為汝陰侯。三國時期著名人物夏侯惇、夏侯淵、 夏侯霸、夏侯玄、夏侯獻、夏侯和及作《魏書》的夏侯湛,都是夏侯嬰的後裔。
夏侯始昌:漢代鴻儒,甚為漢武帝器重,官至太傅。
夏侯勝:西漢時東平(今屬山東省)人。少隨夏侯始昌學今文《尚書》,稱「大夏侯」,常以陰陽災異推論時政得失。宣帝立,大將軍霍光令他用《尚書》授太後。後因與黃霸同時下獄,在獄中授黃霸《尚書》。遇赦出獄後,任太子太傅。受詔撰《尚書說》、《論語說》。他曾以《尚書》授其侄夏侯建,故《尚書》有大、小夏侯之學。
夏侯建:西漢今文尚書學「小夏侯學」的開創者。字長卿。東平(今屬山東省)人。從夏侯勝和歐陽高學習今文《尚書》。稱「小夏侯」。宣帝時,立為博士。官至太子少傅。著作已佚。清陳喬樅輯有《尚書歐陽夏侯遺說考》,收入《皇清經解續編》。 夏侯惇:漢末大將軍,字元讓,曹操手下大將,自曹操陳留起兵起,便跟隨征伐,歷任東郡、陳留、濟陰太守、河南尹等職;在曹操出兵征討之時,夏侯惇總是負責防守後方,曾親自搬運泥土修太壽陂,鼓勵將士種田,發展農業,多有功勞。濡須口之戰後,夏侯惇留守居巢,統領26支軍隊,為魏國東線主帥。曹操對夏侯惇格外親近,經常邀請他一起乘車外出,並允許他自由出入自己的卧室,其他將領都得不到這種待遇。曹丕繼位後,夏侯惇被封為大將軍,不久病逝。曹丕親自哀悼。
夏侯淵:漢末征西將軍,字妙才,是曹操手下大將,為夏侯惇從弟。自曹操陳留起兵起,便跟隨征伐,歷任陳留、潁川太守。官渡之戰後,夏侯淵負責糧草補給,保證了曹操平定北方。而後夏侯淵又率兵四處征討叛亂,破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戰功卓著,又隨曹操平馬超,滅張魯,又破楊秋、劉雄、梁興、韓遂、宋建等,再立奇功。而後夏侯淵督張郃、徐晃等留守漢中,與前來取漢中的劉備大軍交戰,在定軍山為蜀將黃忠所襲,不幸戰死,死於黃忠刀下。
夏侯霸:魏朝夏侯淵之子,字仲權,在魏官至右將軍、征蜀護軍,屯住隴西,多次參見對蜀戰爭。後因司馬懿政變,曹爽被殺,夏侯玄被調離,夏侯霸心不自安,投奔蜀國,被封為車騎將軍。
夏侯和:字義權,魏朝名將夏侯淵七子。晉光祿勛。魏徵西將軍。文帝為相國,以和為左司馬。歷任河南尹、太常。及晉立,武帝踐祚。賈充女為齊王攸妃,時帝疾篤,朝廷屬意於攸。和謂充曰:「卿二女婿,親疏等耳,立人當立德。」充不答。及是,帝聞之,奪充兵權。徙和光祿勛。
夏侯威:生卒年不詳,字季權,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曹魏將領,為夏侯淵第四子。官至兗州刺史,封關內侯,謚曰穆。
夏侯惠:字稚權,魏名將夏侯淵六子。年幼時就以才學被人稱道,善於寫奏摺表章。夏侯惠在魏歷任散騎侍郎、黃門侍郎、燕相、樂安太守,後病逝,年僅37歲。夏侯惠善於寫文作賦,文章流傳於當世。
夏侯玄:魏代安西將軍。弱冠為散騎黃門侍郎。景帝曹爽輔政,玄為爽姑子,任魏徵西將軍,掌管雍涼州軍事。司馬懿殺爽,玄亦被廢黜。後與中書令李豐、光祿大夫張緝謀殺司馬師,事泄被殺,夷三族。玄規格局度,負一時重望,臨斬東市,顏色不變,舉動自若。
夏侯徽:(211年-234年),字媛容,司馬師的第一任妻子。父親是曹魏的征南大將軍夏侯尚,母親曹氏是曹魏德陽鄉主(曹真之妹),舅父是曹魏的大將軍曹真。她與司馬師之間,生有五個女兒。
夏侯楙:魏朝宗室,曹魏名將夏侯惇之子,其妻為曹操之女清河公主。在魏歷任侍中、尚書、安西將軍、鎮東將軍,假節,關內侯。曾一度駐守長安,但蜀軍北伐後就被調離,後逃亡西域。
夏侯德、夏侯恩、夏侯傑等為演義杜撰,歷史並無記載。
夏侯氏,夏侯淵之侄女,十三四歲時,出城砍柴,被張飛納為夫人。 夏侯庄:字仲容,三國曹魏兗州太守夏侯威次子,夏侯淵之孫。西晉時代官員。夏侯庄官至淮南太守,是兗州刺史夏侯威之子,其兄夏侯駿亦官至並州刺史。妻子羊氏是晉景獻皇後羊徽瑜的堂妹。其子夏侯湛官至散騎常侍,是晉代著名文學家,亦是著名美男子。女兒夏侯光姬為西晉琅邪王司馬覲的王妃,生晉元帝司馬睿。
夏侯湛:晉國散騎常侍。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構新詞,容顏俊美,曾與潘岳同車接茵,京都謂之連璧。
夏侯駿,魏晉時期官吏,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為夏侯威長子,曾任並州刺史。
夏侯媛姬:晉武帝才人,晉懷帝之母。
夏侯光姬,夏侯庄之女,西晉琅琊王司馬覲的王妃,晉元帝司馬睿生母。 夏侯郎:隋代學者。開皇時,曾繪《三禮圖》。
夏侯審:唐代御史,為大歷十才子之一。
夏侯孜:唐代宰相。 譙 郡:東漢建安末年從沛郡分一部分設置譙郡,治所在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
魯 郡:漢改薛郡為魯國,治魯縣(秦以曲阜為魯縣)。晉為魯郡。北齊為任城郡。又隋有魯州魯郡,唐有兗州魯郡,雖轄有曲阜(隋改魯縣為汶陽,繼又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 汝陰堂:西漢時有夏侯嬰,自幼年起就與漢高祖劉邦是好朋友。劉邦在沛起兵,任夏侯嬰為太僕。夏侯嬰隨劉邦擊項羽,入蜀,定三秦,立下大功,封為汝陰侯。夏侯氏因以「汝陰」為堂號。
⑵ 姓夏的歷史人物
夏侯淵,曹魏名將。字妙才,夏侯敦族弟,與曹操是連襟,勇力過人。曹操年少時在家鄉犯了案,夏侯淵為他頂罪,曹操又設法把他拯救出來才免於難。為人頗重義氣,有一年飢荒,夏侯淵為了養活死去弟弟的孤女,他放棄了自己親生兒子。曹操起兵之後,夏侯淵隨曹操而起,並常年轉戰各地,克昌豨,剿雷緒,攻馬超、逐韓遂,滅宋建,平諸羌,當時號稱「虎步關右,所向無前」,戰功極多。封為博昌亭侯,征西將軍,假節。建安二十三年,劉備傾全國之軍攻打漢中,次年於定軍山為蜀將黃忠突襲,戰死.
夏侯淳(?-?),字孝沖。中國譙國譙人,中國西晉文學家,為夏侯威的孫子,夏侯庄的兒子,夏侯湛的弟弟。他任官最高至弋陽太守。他有一個兒子叫夏侯承.
【夏】 XIA
一、姓氏源流
1、出自姒姓。
相傳帝堯時,鯀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夢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堯便賜禹以姒為姓。後來,禹治理了水患,指導百姓興修溝渠,發展農業,還領兵平定了三苗之亂,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為了表彰他的豐功偉績,舜封他於夏(今河南登封縣東),後來還把帝位傳給了他。夏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夏立國400多年,共傳13代,16王。後因夏帝桀暴虐無道而被商湯推翻,夏王族便以國為氏,稱為夏氏。
2、出自媯姓。 以王父字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後媯滿於陳,建立陳國,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稱胡公滿、陳胡公。春秋時,傳至第16位君主陳宣公杵臼時,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孫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為氏,稱為夏征舒,其後遂有夏氏。
3、改賜姓或其他。
台灣土著哈也灣氏改姓夏;明時元人齊嚕台被賜名夏貴;土家、蒙古、回、滿等族有夏姓。
4、得姓始祖:夏啟。
相傳帝禹死後,其子啟打破禪讓制而即位。夏立國四百年,共傳十三代,十六王,末帝夏桀暴虐無道,國人怨恨,而此時黃帝子姓後裔商湯卻因仁德,深受擁戴。公元前十六世紀,商湯滅夏,建立商朝,夏王族便以國為氏,稱為夏姓。夏啟因開國君主之位,而被奉為夏姓得姓始祖。
⑶ 三國演義里的夏侯淳的故事
是【夏侯惇】《三國演義》里沒有夏侯淳。
明代羅貫中所撰之《三國演義》第18回寫道夏侯惇在徐州攻防戰時迎戰呂布部將高順,高順敗逃,夏侯惇從後追趕,不料遭另一名敵將曹性射箭偷襲。夏侯惇左眼被射中,痛得怒吼一聲便匆忙用手拔箭,卻不慎連著眼珠子拔了出來。夏侯惇立即大喊:「 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便把眼睛塞進嘴巴吞咽下去;然後又挺槍縱馬,上前殺了曹性報回一箭之仇。
雖然《三國演義》書內多有杜撰創作成分,故此「【夏侯吞眼】」一事理應純屬虛構。但是由於這段情節精密緊湊,不單止直接描繪出夏侯惇的勇猛無懼,更側面映襯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 的傳統孔儒觀念,因此一直深受說書人或普遍讀者的喜愛,久而久之即成為口耳相傳的民間傳說,由是更加強了民間認為夏侯惇剛烈強悍的印象。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於二月已卯日封夏侯惇為大將軍,可是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鄴城東城門發喪,謚夏侯惇為忠侯,夏侯家也獲得優厚待遇。
⑷ 夏侯在世說新語里的人物形象是什麼
夏侯在書中有兩個:
夏侯玄(太初、泰初)5/6、5/7、6/3、7/3、8/8、9/4、14/3、14/4
夏侯湛(孝若)2/65、4/71、14/9
姑且認為是夏侯玄吧。
夏侯玄少時有名望,儀表出眾,時人目之以為「朗朗如日月之入懷」。在政治上,提出了「審官擇人」、「除重官」、「改服制」等制度,司馬懿認為「皆大善」。他博學多識,才華出眾,尤其精通玄學,被譽為「四聰」之一,與何晏等人開創了魏晉玄學的先河,是早期的玄學領袖。
⑸ 關於陳壽《三國志》裡面的人物
召虎是與方叔、尹吉甫、秦仲等齊名的東周大將。
惡來是蜚廉的大兒子,帝辛(紂)的寵臣.
蜚廉生惡來。惡來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周武王之伐紂,並殺惡來。是時蜚廉為紂石北方,還,無所報,為壇霍太山而報,得石棺,銘曰「帝令處父不與殷亂,賜爾石棺以華氏」。死,遂葬於霍太山.《史記秦本紀》
(紂)而用費中為政。費中善諛,好利,殷人弗親。紂又用惡來。惡來善毀讒,諸侯以此益疏。《史記殷本紀》
惡來是個大力士,但好進讒言,為周武王所殺.其後人建立秦國滅掉了周朝.
周亞夫(?~公元前143年),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的著名將軍,沛(今屬中國東南部的江蘇省)人。他是名將周勃的次子,在歷史上也非常有名。
賁是指孟賁,而育則是另一位著名的勇士。
孟賁,齊國力大無窮的武士。據說他走水路不怕蛟龍,走旱路不怕豺狼虎豹,天下沒有他不敢去的地方。如果他發起脾氣來,聲音如河東獅吼,驚天動地,神、仙、鬼、獸都不敢靠近。有一次他看見兩頭牛在相鬥,他便上前阻止,生生的用兩只手把兩頭牛分開。其中一頭牛心生畏懼,伏在地上不敢鬥了,另外一頭牛還要打,他大為惱怒,伸出左手按住牛頭,右手把牛角毫不費力的拔了出來,這頭牛當場畢命。
一次,孟賁要過黃河,他不按先後順序,搶著要在眾人之前上船,這時船的主人很生氣,就用船漿在他的頭上打了一下。他氣得大吼了一聲。只見河水被震得起了風浪,翻動船身,一船的人都被沖的河裡去了。這時,孟賁跳上了船,拿起船漿一撐,腳底一用力,便已離對岸不遠了。
夏育,古代勇士。《史記范睢列傳》:"成荊、孟賁、王慶忌、夏育之勇焉而死。"集解引漢書音義雲:"夏育,衛人,力舉千鈞。"又蔡澤列傳:"夏育、太史噭叱呼駭三軍,然而身死於庸夫。
灌、滕:即漢朝開國名將灌嬰、滕公夏侯嬰。灌嬰年紀雖輕,但沖鋒陷陣,作戰英勇――【疾斗】、【戰疾力】、【疾戰】、【灌嬰雖少,然數力戰】,為劉邦騎兵統帥,曾率兵窮追項羽,破之,迫使項羽自殺,掃平了劉邦稱霸的最大障礙。夏侯嬰(即夏侯敦之祖)統領兵車部隊快速攻擊,作戰勇猛――【以兵車趣攻戰疾】。其戰車部隊雖然攻堅不如步兵,卻可橫掃千里,長驅直入,為劉邦迅速入關、攻破咸陽立下大功。在劉邦開拓帝業,以及稱帝後平定諸王叛亂的崢嶸歲月里,此二人均歷戰無數,戰功赫赫,封賜極隆,俱為當之無愧的一代名將
⑹ 玄幻小說人物名字
獨孤雲天
軒轅魂
冷月無心(本人比較喜歡,,,(*^__^*) 嘻嘻……)
⑺ 小說人物名字
女:藍雨汐
慕容若嫣
蘇羽夜
尹夢雨
邵羽香
邵羽憐
南宮亦痕
莫亦落
莫羽落
木珺瑤
蘇帕萊版娜soprano:表示女高音權的意思,代表人物性格的張揚與高傲。
艾爾朵alto:表示女低音或者男聲最高音,人物可以是穩重的女性,也可以是偽娘特性的男性,這個名字男女都可以用,適合做變身小說里的變身人物。
塔諾tenor:表示男高音,人物性格同女高音。
佩斯bass:表示男低音,人物性格冷酷,穩重,或者三無吧,隨你喜歡。
馬丁——威廉:這個在二戰時期有一個故事,當時英國注冊中馬丁是所有士兵中出現最多的名字,而在姓氏上頻率最高的就是威廉,關於情報戰的故事。這個做龍套的名字。
熙德:阿拉伯語中對先生的尊稱。
穆爾馬克:以馬穆魯克為原型的一隻特種部隊的名稱。
聖:這個比較有宗教色彩,可以用於某些名字的前綴。比如聖亞當斯,聖溫莎。
異世界女神傳裡面起名字很棒啊,傾向於北歐神話的名字,你可以去look!!!要採納哦!!!1
⑻ 西晉文學家潘安,夏侯湛誰更貌美一籌
夏侯湛更美貌一些。
夏侯湛是個老實人,而潘安卻會給自己作廣告,之所以留下那麼多關於潘安美貌之句都是當時媒體炒的。
⑼ 夏侯湛的介紹
夏侯湛(約243年―約291年),字孝若,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西晉文學家。祖父夏侯威,是曹魏名將夏侯淵第四子,官至兗州刺史。父親夏侯庄,官至淮南太守。1夏侯湛少為太尉掾。晉武帝泰始年間,舉賢良,對策中第。後為中書侍郎、南陽相,不久升任太子仆,但他還未就職,晉武帝便去世了。晉惠帝時為散騎常侍。元康初年,夏侯湛病逝,終年四十九歲。概述圖片來源:
⑽ 夏侯勝、夏侯湛、夏侯霸、夏侯淵、夏侯惇、夏侯嬰是什麼關系
我們先來介紹這幾個人都是何許人也。
夏侯勝,西漢人,是個經學大師,他是漢武帝時期的博士,光祿大夫,漢昭帝死後,昌邑王劉賀被迎為帝,可是劉賀這個人做盡壞事,所以霍光認為劉賀不適合做皇帝,打算廢掉劉賀。
所以從時間,人物關系,地點上來看夏侯淵和夏侯惇是夏侯這個姓氏裡面的人,在三國時期叫同族人,所以他們的關系應該算是族兄弟了,值得一提的是,夏侯淵要比夏侯淳小,所以夏侯淵應該算是夏侯淳的族弟了。夏侯霸是夏侯淵的次子,所以應該是夏侯惇的侄子。夏侯嬰是夏侯惇的父親,也是夏侯淵同族叔父。而夏侯湛是夏侯淵的曾孫,夏侯霸兄弟的孫子。而夏侯勝應該是很多年前同屬與夏侯姓氏中的一隻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