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片痴心畫不成」的前一句
世間多少丹青手,一片痴心畫不成。納蘭容若的詞。
⑵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南鄉子-為忘婦題照
納蘭性德
淚咽更無聲,止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前夜雨鈴。
個人淺譯:流淚哽咽卻不出聲,好像在回憶從前追回薄情。憑借著畫作重新感受這種感情。淚眼盈盈,但是真正內心深處的一片傷心之感卻是很難畫出來的。。 離別時的話語說得太分明,午夜裡鶼鶼一聲使人夢醒。你自然是很早醒而我還在夢中。夜裡每一刻時分,在風雨飄零中暗自哭泣何其凄楚。
⑶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這話的作者是誰
唐·高蟾《金陵晚望》
[原作]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今譯] 世間無數大畫家,誰也難畫出此刻的一片傷心之感。
[賞析] 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頭遠望,只見浮雲落日映照著這座古城一股滄桑之感,湧上心頭。這里所說的「一片傷心」,即是指這種情緒而言。浮雲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畫;而「一片傷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縱有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黃叔燦《唐詩箋注》說:「『畫不成』三字,是『傷心』二字這神。」這是很辯證的。正因為畫不成,故見「傷心」之深;也正因為傷心如此,所以誰也難以曲曲傳神地畫出這種心聲。
⑷ 世間多少丹青手,一片痴心畫不足
我懂你的意思 查看原帖>>
⑸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君看六幅南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出自唐代詩人高蟾的《金陵晚望》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賞析
秋天的傍晚,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頭遠望,只見浮雲落日映照著這座古城,一種滄桑之感湧上心頭。這里所說的「一片傷心」,即是指這種情緒而言。浮雲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畫;而「一片傷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縱有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黃叔燦《唐詩箋注》說:「『畫不成』三字,是『傷心』二字這神。」正因為畫不成,故見「傷心」之深;也正因為傷心如此,所以誰也難以傳神地畫出這種心聲。
結尾兩句,感慨深沉。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末日。他為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為力。
⑹ 「世上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出自哪作者誰什麼意思
1,出自《金陵晚望》
2,作者是:高蟾(唐)
3, 注釋:「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意思是「世間無數大畫家,誰也難畫出此刻的一片傷心之感。」
原文如下: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白話譯文:
曾經陪伴著雲朵等到傍晩來臨,也曾看到秋天的落日。世間有無數擅長畫事的高手,卻沒有人能把我此刻愁苦的心境描繪出來。
黃叔燦和俞陛雲對其詩句的評價:
清代黃叔燦《唐詩箋注》:「浮雲」、「落日」,喻盛衰之不常;「曾伴」、「猶陪」,感佳麗之凄寂,正所謂「傷心」也。然「晚翠」、「秋聲」,丹青能畫,而望中心事,妙手難描。「畫不成」三字,是「傷心」二字之神。
結尾兩句,感慨深沉。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正在走向總崩潰的末日,他為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為力。他把這種潛在的危機歸結為「一片傷心」;而這「一片傷心」,在一般畫家筆下是無法表達出來的。
⑺ 一片傷心畫不成
一片傷心畫不成 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 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檐夜雨鈴。 我已習慣了與你依偎相伴,有一天,我忽然發現,你已不在身邊,我再也撫摸不到你的容顏,再也感受不到你的溫柔與纏綿,痴情的話語,低聲的呢喃,你再也聽不見,黯然佇立,默默無言,彷彿一切回到了從前。脈脈此情何時醒,一片傷心畫不成。 康熙十四年,二十歲的納蘭容若與十八歲的兩廣總督、兵部尚書盧興祖之女盧氏成婚。盧氏「生而婉孌,性本端莊」。可謂郎才女貌,才子佳人。自此,蜜意千般,柔情萬種的燕爾之悅的帷幕為他們拉開,兩人賭書對弈,琴瑟相和,美意融融。然而人世間的因緣多有不可逆料者,容若便是其中一幀跌落塵埃的剪影。美好總如煙花短暫,幸福的生活只維持了三年的時光,隨著盧氏產後受寒而亡,容若便陷入了一種無法解脫的痛苦之中,如墜入一潭枯水,再也掀不起一絲的波瀾。從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而容若的詞風也自此突變,寫出了一首首哀婉凄楚,令人肝腸寸斷,傷心千古的悼亡之詞。 夜深更漏靜,孤燈如豆,淚眼不分明,手捧畫像,嗚咽無聲,撫摸著你油畫般的臉,想著你盈盈可愛的模樣,縱有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難畫成,心中有悔是薄情。 「一片傷心畫不成」。何等丹青妙手居然可以描摹出心中的無盡傷痛,如此精警雋永,獨具匠心的語句並非是容若首創。此句最早語出唐詩人高蟾的《金陵晚望》詩中: 曾伴浮雲歸晚翠, 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 一片傷心畫不成。 最著名的為《懷州子城晚望少室》: 河外青山展卧屏,並州孤客倚高城。 十年舊隱拋何處?一片傷心畫不成。 谷口暮雲知鄭重,林梢殘照故分明。 洛陽見說兵猶滿,半夜悲歌意未平。 《重九後十日作》中有:「重陽擬作登高賦,一片傷心畫不成。」 《題家山歸夢圖》中有:「卷中正由家山在,一片傷心畫不成」。 《俳體雪香亭雜詠》中有:「賦家正有蕪城筆,一片傷心畫不成」。 諸多的一片傷心畫不成,只是告訴我們多麼有才的文人騷客也總有語言表達不了的落寞與哀愁
⑻ 世間無數丹青手,一片痴心畫不成。翻譯什麼意思
傷心都有難言之穩。畫是話的諧音。說不出之意。
⑼ 世間無數丹青手,一片痴心畫不成。什麼意思
1、意思:世界上有無數畫畫很好的人,但是我內心深處的痴情,是沒有一個畫家可以畫出來。
2、出處:唐代 高蟾《金陵晚望》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痴心畫不成。
3、白話:
曾經在傍晚,和白雲一起,看著太陽慢慢落下;也在秋天,看著落日,獨自奏響歌聲。
世界上有無數描繪能力很強的畫家,但是我內心深處的痴情,沒有人可以描述。
(9)一片痴心畫不成小說免費閱讀擴展閱讀
詩歌賞析
詩人借對六朝古都金陵的感慨,抒發對晚唐現實的憂慮。前二句在對浮雲、晚翠等自然景象的描繪中,展示故都盛衰無常,隱含唐王朝正是國運陵夷之時。結尾兩句,追昔撫今,百端交集,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卻無可挽回。
詩人為此倍感苦惱,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將這種潛在危機歸結為「一片痴心」,而這又是丹青妙手所無法表述出來的。詩婉轉沉著,感慨遙深。
參考資料
網路-《金陵晚望》
⑽ 哪部古代言情小說里有"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感畫不成"這句詩
金陵晚望
高蟾(唐)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注釋:「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意思是「世間無數大畫家,誰也難畫出此刻的一片傷心之感。」
[賞析] 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頭遠望,只見浮雲落日映照著這座古城一股滄桑之感,湧上心頭。這里所說的「一片傷心」,即是指這種情緒而言。浮雲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畫;而「一片傷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縱有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黃叔燦《唐詩箋注》說:「『畫不成』三字,是『傷心』二字這神。」這是很辯證的。正因為畫不成,故見「傷心」之深;也正因為傷心如此,所以誰也難以曲曲傳神地畫出這種心聲。
結尾兩句,感慨深沉。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正在走向總崩潰的末日,他為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為力。他把這種潛在的危機歸結為「一片傷心」;而這「一片傷心」,在一般畫家筆下是無法表達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