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魯迅小說中的經典人物手抄報

魯迅小說中的經典人物手抄報

發布時間:2021-09-22 10:45:16

Ⅰ 魯迅題材的手抄報

手抄報自己寫,魯迅的名言很多,至今仍不斷被引用。下面列舉一些:
1、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2、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
3、我好象是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
4、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前進。
5、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7、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
8、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9、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11、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
12、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13、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14、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15、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
16、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
17、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18、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葯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這些孱頭們。
19、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
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
20、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
跑至終點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的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
來之脊樑。
21、我們中國人對於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
了才快活的。
22、中國的有一些士大夫,總愛無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來,他們不但
歌頌生平,還粉飾黑暗。
23、說過的話不算數,是中國人的大毛病。
24、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有拚命硬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
有捨身求法的人……
25、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
此,大抵!
26、人類總不會寂寞,以為生命是進步的,是天生的。
27、只要從來如此,便是寶貝……
28、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29、搞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
30、敵人是不足懼的,最可怕的是自己營壘里的蛀蟲,許多事情都敗在他們手
里。
31、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寶貴的蒼蠅也終究不過是蒼蠅。
32、哈兒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嚴厲。
33、智識太多 ,不是心活,就是心軟。心活就會胡思亂想,心軟就不肯下 辣
子手……所以智識非鏟除不可。
34、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35、幼稚對於老成,有如孩子對於老人,決沒有什麼恥辱的,作品也一樣,起
初幼稚,不算恥辱的。
36、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37、墨寫的謊說,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
38、從來如此,便對嗎?
39、其實先驅者本是容易變成絆腳石的。
40、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見泯恩仇。
41、文人作文,農人掘鋤,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際,文人偏要裝做粗人,玩什麼「荷鋤帶笠圖」;農夫則在柳下捧一本書,裝作「深柳讀書圖」之
類,就要令人肉麻。
42、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43、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麼事都不能做了。
44、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
45、與名流者談,對於他之所講,當裝作偶有不懂之處。太不懂被看輕,太懂
了被厭惡。偶有不懂之處,彼此最為合宜。
46、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恆心,是很不好的。
47、我們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脫掉衣服,但上陣要穿甲。
48、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49、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於也頹廢的快。
50、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的難。
51、巨大的建築,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我們何嘗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
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52、......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
53、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54、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
55、寧可與敵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56、明言著輕蔑什麼人,並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最高的
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57、發思古之幽情,往往為了現在。

Ⅱ 名家筆下的人物手抄報資料。

莎士比亞的作品包括: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 麥克白(Macbeth) 李爾王(King Lear) 哈姆雷特(Hamlet) 奧賽羅(Othello) 安特斯·安庄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 朱利阿斯·西撒(Julius Caesar) 安東尼與克利歐佩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 考利歐雷諾斯(Coriolanus) 脫愛勒斯與克來西達(Troilus and Cressida)滿意答案熱心問友2009-12-17漫談武俠名家筆下的經典情節金庸武俠小說被稱為成年人的童話,猶以金庸為最。在武俠世界裡,金庸是一個全才,寫故事天衣無縫,造人物栩栩如生,講武功五彩繽紛,發議論高屋建瓴,舉凡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醫卜星像、天文地理,無一不包,無一不精。金庸寫作中正平和、作品大氣磅礴,一派大家風范,深厚的文字功底讓人如沐春風。他的小說借佛家隱喻善有善報,因果相生的道理,符合我們大多人的審美觀,風靡萬千讀者如飲醇酒心醉不已。昔日曾經拜讀一位網友筋斗雲寫的文章,從中國傳統文化分析金庸作品,從儒道佛三種不同的精神文化解構《射鵰》、《笑傲》、《天龍》,分析入理,有根有據,讓我很是佩服。 值得注意的是,金庸小說描繪的是一個理想中的世界,現實中是不存在。他的作品展現了理想境界,他塑造道德的典範,表現人性的美德。李敖說金庸的信佛是偽善的,即對自己有利的就相信,對自己不利的則予以拋棄,這話的確有一定道理。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在《射鵰英雄傳》中,郭靖慨然宴請剛剛結識的小叫化黃蓉並且將價值萬金的汗血寶馬贈予她,卻在叔父楊鐵心義女穆念慈困厄之時不傾資相助反要王道長掏腰包接濟,這是很不合情理的。若說郭靖仁俠胸懷怎地如此前後不一?唯有一個道理解釋得通,那就是郭靖是個真正大智若愚之人。書中曾說:「那少年高談闊論,說的都是南方的風物人情,郭靖聽他談吐雋雅,見識淵博,不禁大為傾倒。他二師父是個飽學書生,但郭靖傾力學武,只是閑時才跟朱聰學些粗淺文字,這時聽來,這少年的學識似不在二師父之下,不禁暗暗稱奇,心想:『我只道他是個落魄貧兒,哪知學識竟這么高。中土人物,果然與塞外大不相同。』」郭靖既見黃蓉學識高妙自然有攀結之心,因此毫不吝惜金錢曲意奉承,而穆念慈窮困潦落,自然不值得投資。由上可見說金庸的道德觀是建立在利己的基礎上的。 金庸大多數書中的愛情都令人羨慕不已 ,其愛情是近乎完美柏拉圖似的純精神戀愛。唯一的例外是《鹿鼎記》,韋小寶的愛情是完全物質的純粹佔有。雖然金庸小說很虛幻,但卻是惟美的,惟美的愛情和惟美的江湖,連武學都藝術化,所以他仍然是武俠迷的最愛。雖然金庸小說很理想化, 但他的小說滿足了我們的心理,使得我們心底的慾望在書中實現,往往我們覺得不合理的地方也會忽略過去,所以仍然覺得金庸小說是無出其右。 經典情節:楊過斷腸崖棄葯輕生《神鵰俠侶》 楊過搶上前去拉住了她。眾人圍攏過來慰問。小龍女拔開瓷瓶的瓶塞,倒出半枚丹葯,笑吟吟的道:「過兒,這葯不假罷?」楊過漫不經意的瞧一眼,道:「不假。龍兒,你覺得怎樣?為甚麼臉色這樣白?你運一口氣試試。」小龍女淡淡一笑,她自石樑上奔回之時,已覺丹田氣血逆轉,煩惡欲嘔,試運真氣強行壓住,竟然氣息不調,自知受毒已深,天幸將半枚絕情丹奪來,此外也顧不得這許多了。 這一下變故人人都大感意料之外,一呆之下,齊聲驚呼。 小龍女知他決意與自己同生共死,心中又是傷痛,又是感激,惡斗之後劇毒發作,再也支持不住,身子微微一晃,暈倒在楊過懷中 舉世滔滔,試問深情之人幾許?生命於人來說是至為重要,當今之世不因對方家世錢財容貌而心異已可稱為深情,但如楊過般放棄生命與對方同生共死,超越生死的愛情卻絕無僅有,因而實在感人肺腑。當然金庸小說中的感人情節比比皆是,如蕭峰斷箭自戧,程靈素捨身救胡斐等等等,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這段情節,因為它體現了人對命運的抗爭——雖不能同生,卻可以共死。補充: 第一評:張無忌,雖然是天資「奇」高,福緣深厚,但可惜的是他一點都沒有作為高手的覺悟,所有武功到他手只是糟蹋,練成就算,為了勝和生存還有女人才練功。 第二評:段譽,大理段氏世子,典型書獃子一名,雖然我對他的感情觀認同,但其他卻無法認同,世界全是弱肉強食的世界,誰的拳頭硬誰是老大,國與國之間也是一樣,難為他身負逍遙派兩大絕學和段家的六脈神劍 第三評:陳家洛,於萬亭死後為了完成一個虛無飄渺的任務,惡意令到天下萬民再入戰亂之火,而出賣身邊至愛之人。堅決BS 第五評:楊過,雖然執著報父仇,但知道郭靖黃蓉一死,宋朝即亡,寧願自己毒發身亡也不願報仇。深愛小龍女,孤身獨過16年不見小龍女蹤影,跳崖徇情。執著該執著的東西,放下該放下的事情,偑服! 第六評:令狐沖,不為世間名利所左右,笑傲人生,雖然個人感覺有點傻氣,但其豪氣卻令我所喜。 第七評:郭靖,出身大漠草原,最終卻為保大宋江山而亡於蒙古兵,執著於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終其一生,殺天下該殺之人,以殺求民。當其俠之稱謂 第八評:李尋歡,一個奉行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浪子探花。為了兄弟可以讓出自己心愛的女人,一個對待兄弟令我佩服,對待女人令我BS的風雲第一刀 暫評這么多,下次再評論過!

Ⅲ 魯迅的作品裡的經典人物(三個以上)

藤野先生:1、幫「我」添改講義——認真負責
2、糾正「我」畫的解剖圖的錯誤—回—嚴格要求,循循善誘,親切和藹答,尊重科學
3、關心我解剖實習——熱情誠懇
4、向我了解中國女人裹腳——求實精神
總評:沒有狹隘民族偏見,失學嚴謹,正直熱誠

阿q:阿Q他是一個追求「精神勝利法」的一個人,通常輸家都是自己,但是他就是能夠找到無限的理由來贊同自己才是贏家。他順應時勢而作出他"認為"對的事情,透過了這樣的行為、這樣的想法讓大家覺得他是有存在的價值的,但是有時候想要表現出一個完美的自己他就必須以欺騙的方式來告訴自己自己是存在的,但是這樣表現出的自己卻是一個虛假的、不真實的自己。

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懶惰而又死愛面子。
點評:從孔乙己這一面看,小說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讀書人的毒害,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從民眾這一面看,小說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人們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社會對於不幸者的冷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病態。

Ⅳ 魯迅筆下的典型人物有哪些

1、阿Q、

阿Q是魯迅創作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的主人公。阿Q是貧苦農民,受盡剝削壓迫。他原以為革命就是造反,痛恨它,但當看到統治者在革命面前驚慌失措時,便要求參加革命,最終阿Q被殺。

2、祥林嫂

祥林嫂是魯迅小說《祝福》中的人物;辛亥革命前,早寡的祥林嫂聽說婆婆要把她賣掉,連夜跑到魯鎮,來到魯四老爺家幫佣,因不惜力氣得到太太歡心。不料又被婆婆把她搶走與賀老六成了親。賀老六忠厚善良,為湊錢還債累病而死,兒子也被狼吃掉,於是祥林嫂又回到魯四老爺家。她怕死後閻王分屍,把一年工錢拿去捐了土地廟門檻坎。當她在祝福晚上興沖沖端出供品時,魯家大加責罵並把她趕走。在一個祝福之夜,她死在了漫天風雪中。祥林嫂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

3、孔乙己

小說描寫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舉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體不勤、窮困潦倒,在人們的嘲笑戲謔中混度時日,最後被封建地主階級所吞噬的悲慘形象。篇幅不長,但是深刻揭露了當時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質,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義。

4、阿長

阿長,漢族人,1860年出生於浙江紹興東浦大門,魯迅稱她為長媽媽,是浙江紹興東浦大門人。她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從長媽媽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魯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感情:她既揭示他們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頌他們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5、閏土

閏土,魯迅小說《故鄉》中的人物,現實原型章閏水。作者在文中著力塑造了閏土少年和中年的形象,給予了對勞動人民深切的同情。閏土成為中國小說中的典型農民形象。同時,《閏土》也是青年影視演員秦一銘所創作的一首歌曲的名字。閏土有著封建的思想和較強的等級觀念,對他魯迅先生還是有同情感的,且同情大於批判。

Ⅳ 關於魯迅的手抄報

他以筆為武器,戰鬥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他1881年9月25日出生,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考取留日官費生,赴日本進東京的弘文學院學習。1904年初,入仙台醫科專門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 辛亥革命後,魯迅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 三味書屋
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作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被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 魯迅
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墳》、《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場面非常壯觀。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沒有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Ⅵ 魯迅手抄報內容人題目

大標題:懷念民族魂(用瀟灑的字體寫"懷念",用較大、顏色較深較規范的字體寫「民族魂」)

板塊的小標題:民族之魂——魯迅先生(其實就是介紹)

內容:魯迅1881年生於浙江紹興。再經歷了諸多變故後,他最終棄醫從文,志在對國民予以根本的療救,「改變他們的精神」。魯迅先生一生留下了大量著述,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他仍能保持著強大的藝術創造力筆耕不輟。從1907年發表第一篇論文《人的歷史》,至1936年逝世,魯迅先生始終都關注與思考人類所面臨的問題。如果說英國文學不能沒有莎士比亞,那麼我們的民族則不能沒有魯迅——他是現代中國的民族魂!

小標題:直面人生、向善求真——魯迅作品特點
內容:相對時代和民族,魯迅都是超前的,其作品中蘊藏的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他雖骨子裡透有悲切與彷徨,但始終進行著絕望的反抗——對人精神創傷與病態的開掘,使魯迅小說在卓絕的語言張力和文章結構之外更有一種內力:它顯示靈魂的深。世人從作為精神界戰士的魯迅那裡得到震驚和自省時,較少注意魯迅對「至誠之聲」及「溫煦之聲」的呼喚。魯迅的文字能夠幫助人們領會其全部作品中除國民性批判之外,更為深微的關切與關懷

Ⅶ 魯迅的作品 主要人物(有圖)

魯迅小說

《阿Q正傳》中人物是阿Q

《祝福》中人物是祥林嫂

Ⅷ 手抄報 關於魯迅

出生日期:清光緒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

青年魯迅出生地:生於浙江紹興府會稽縣東昌坊口新台門周家,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豫才。至三十八歲,使用魯迅為筆名。
祖父: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溪縣知縣,此時正在北京任內閣中書。
父親:周伯宜(1861~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郁,秀才,閑居在家。因肺結核而死。
母親:魯瑞(1858~1943)當地舉人魯希曾三女,思想頗為開通,出身於紹興平橋村一戶官宦人家,沒念過書,但以自修得到能夠看書的學力。
二弟:周作人(1885-1967),暮年譯《希臘神話》
三弟:周建人(1888-1984),曾任浙江省省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魯迅[1](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壽、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為豫才。魯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出生在浙江紹興府城內東廠房口,漢族。他幼年喪父,生活寒苦,就靠母親和姐姐幫人洗衣服維持生計。曾有過百來個筆名,而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魯迅先生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小說《祝福》、《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先生以筆代戈,戰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現代的聖人,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

Ⅸ 魯迅筆下的經典人物形象

1、祥林嫂

祥林嫂是魯迅短篇小說《祝福》中虛構的人物。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

辛亥革命前,早寡的祥林嫂聽說婆婆要把她賣掉,連夜跑到魯鎮,來到魯四老爺家幫佣,因不惜力氣得到太太歡心。不料又被婆婆把她搶走與賀老六成了親。賀老六忠厚善良,為湊錢還債累病而死,兒子也被狼吃掉,於是祥林嫂又回到魯四老爺家。

她怕死後閻王分屍,把一年工錢拿去捐了土地廟門檻。當她在祝福晚上興沖沖端出供品時,魯家的不平待遇又給予她重創,於是從此精神萎靡,做事心不在焉,被趕出去當了乞丐。在一個祝福之夜,她死在了漫天風雪中。

2、閏土

《故鄉》中的閏土——為苦難的生活現實和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碾碎了的農民的典型形象。作者藉助於三個對比,透過肖像、衣著、心理、神態、語言、動作等方面的描寫,刻畫出前後兩個不同時期里閏土的不同形象,展示了中國農民的多災多難、凄苦悲涼的不幸厄運。

少年閏土:健康、活潑、天真、勇敢、機智、無憂無慮、聰明伶俐,且飽含著生命力。而三十年後,閏土變得呆滯、麻木、沉默、遲鈍、早衰、自卑。

3、孔乙己

孔乙己是魯迅小說《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後寫的第二篇白話小說,這篇小說描寫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孔乙己,他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淪落為小酒店裡人們嘲笑的對象,從而暴露了當時的社會問題。

孔乙己那可憐而可笑的個性特徵及悲慘結局,既是舊中國廣大下層知識分子認為只有科舉一條出路的悲慘命運的生動寫照,又是中國封建儒家獨尊下科舉制度「吃人」本質的具體表現。

4、華老栓

華老栓是一個沒有覺悟的勞動群眾。他具有勤勞、善良、儉朴的品格。他整天總是勤勤懇懇地勞動,即使熬了夜,也不肯休息。他愛兒子,為了給兒子看病,他省吃儉用,拿出積累下來的一包洋錢給兒子買葯。而當看到滴著人血的「葯」時,卻又不敢去接,更體現了他的膽怯和善良及其矛盾心情。這是他性格中的主要方面。

5、夏四奶奶

夏四奶奶是一個生活在辛亥革命前江南某城鎮的貧苦婦女形象。她家境貧寒,年老體衰。她深愛相依為命的兒子,因失去他而痛苦悲傷;又因兒子是舊制度的叛逆者而蒙冤受辱,但她愚昧、迷信、守舊,是一個尚未覺醒的社會最底層的婦女。

閱讀全文

與魯迅小說中的經典人物手抄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寫軍事小說具備的知識 瀏覽:403
路人甲系統小說 瀏覽:773
雙性生子產乳完結小說 瀏覽:517
重生之特工的小說 瀏覽:727
嘗諭小說市長大人TXT 瀏覽:962
變身蘿莉斗破同人小說 瀏覽:56
人到四十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899
88小說都市終極神醫 瀏覽:386
火花小說作者蘆田愛菜 瀏覽:324
著名現代小說玄幻 瀏覽:771
鄉村野寡全文閱讀小說 瀏覽:291
寫小說訂閱很低怎麼辦 瀏覽:335
都市主角用劍小說 瀏覽:615
武俠小說男主各種艷遇 瀏覽:888
古代小說對我們的啟示 瀏覽:986
席絹的有聲小說全集 瀏覽:73
保鏢女總裁類小說 瀏覽:688
起點沒有的好看小說 瀏覽:448
穿越召喚系統主角姓秦小說排行 瀏覽:375
特種兵之萬界武學系統小說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