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說名字怎麼取
小說名:
要有亮點,有內涵,讓讀者看到就有興趣看下面的文章。可以以小說內主角名字的讀音或諧音為題,以書內經典的一句話或是一件事為題都可以。要具有代表性,絕不可以與文章不相符,要讓讀者看完文後就明白作者這本書名的原因。
人名:
小說內的人名不要太俗氣,這樣容易導致讀者產生反感,而且禁用一些生僻字,有的作者喜歡用一些生僻字來顯示自己的文化底蘊,其實這並不會起到很好的效果,一些讀者看完整篇小說最後都不知道裡面人物的名字,豈不是笑話了。人物的名字要琅琅上口的,而且力求看一次就能有印象。
簡介:
簡介即簡單的介紹。要緊扣重點,不能過於復雜,不能太啰嗦。把你認為比較重要的信息寫在上面。也可以寫一些詩詞,自己創作的最好,但詩詞一定要與正文有關,這樣才能成功勾起讀者的閱讀慾望。
Ⅱ 於書有關的名言
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2、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莎士比亞
3、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4、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5、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6、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巴羅
7、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雨果
8、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9、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10、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14、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Ⅲ 平生於書,未嘗苟且什麼意思
意思是:平時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
出處:《文徵明習字》
原文:
文徵明臨摹《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於書,未嘗苟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選自《書林紀事》)
翻譯:
文徵明臨摹《千字文》(舊時的啟蒙讀本),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准,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平時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有時給人回復書信,稍微有一點不滿意,必定再三改動他而不感到厭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湛絕妙。
(3)於書何初尋小說名字擴展閱讀: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傑出畫家、書法家、道家、文學家。
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
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後世影響:
其一,眾多文氏後裔與門生,匯成蔚為大觀的吳門書派,使文家筆法風靡江南,大有籠罩一代之盛。從周道振、張月尊同纂的《文徵明年譜》中所附《後裔表》與《及門表》來看,文氏後裔中有擅長文藝者及門生各達五十多人,其後裔則跨越明清兩代,門生中則有三十餘人兼善書法。
在文徵明後裔中,文彭、文嘉、文振孟等均非常傑出。文彭不僅書畫繼承家風,而且開創吳門印派,成為文人篆刻流派的開山之祖。
文振孟則有「書跡遍天下,一時碑版署額與其曾祖相」之譽。這一時期文家筆意風靡江南,此間情形在翁方綱一段題跋中有所反映:「予嘗見明初人手跡,每多深得趙書神致,實遙接周馳之後。明中葉,而猶未大變。
宋、沈、詹、解雖自成格,而所津逮,無若吳興之綿遠、。直至文衡出山,而江左字體,乃多用文家筆意,不僅趙體。
」即使到明末董其昌將松江書風推至巔峰,吳門書派衰微之時,吳中一帶的文氏書風仍未被董氏取代。其實董其昌的成功也離不開文徵明對他的影響。
其二,對董其昌的影響。文徵明的書藝風靡江南,影響巨大,但吳門書派至明末卻日見衰微。而董其昌在此間崛起為一代大師。
董其昌的聰明之處在於不師文徵明之跡,而師文徵明之心,師文徵明之徑一力追古人。董其昌在學書之初即以文徵明為參照與競爭的對象。
參閱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我們可以了解了董其昌的評論,研習過晉、唐、宋人法書名帖基本上也是文徵明所研習過的,此外董常以己書與趙孟府相比。
這些正是文徵明的學習途徑。可見董其昌能在吳門書畫衰微之時異軍突起,文徵明對他的影響至關重要。
其三,文氏書藝,遠播日本。文徵明生平立下三不應的規矩,即「宗藩、中貴、外國」三不應。文徵明書畫不肯應酬外國人,恐怕與他痛恨當時樓寇經常從海上來犯騷擾有關。
盡管如此,他的書畫還是流傳海外,以日本的最多,並以書法為甚。這一時期,文徵明的書法在日本得到傳播。
而當時中國己進入清朝康熙年間,書法專重董其昌時代,至於有清一代,帖學書家並重趙董,而文徵明不與焉。
Ⅳ 名字於書新 好不好
還可以,如下:
姓名:於書新
五行分別是:土金金
筆畫分別是:3 10 13
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數分別:4(火) 13(火) 23(火) 26(土) 14(火)
總評數理得分:74 分
詳細解說如下:
天格數理 4(火)[又稱先格,是祖先留下來的,對人生影響不大],暗示:
(凶變)四象之數,待於生發,萬事慎重,不具營謀
人格數理 13(火)[又稱主格,是姓名的中心點,主管人一生命運],暗示:
(春日牡丹)才藝多能,智謀奇略,忍柔當事,鳴奏大功。 (吉)
為人太重面子,具有為他人服務、好管閑事的本性,個性倔強而稍有固執感,善於言辯,外表看似樂觀,內心常有空虛煩悶的傾向。
地格數理 23(火)[又稱前運,是前半生的命運,會影響中年以前],暗示:
(壯麗)旭日東升,壯麗壯觀,權威旺盛,功名榮達。 (吉)
總格數理 26(土)[又稱後運,是後半生的命運,影響中年到老年],暗示:
(變怪)變怪之謎,英雄豪傑,波瀾重疊,而奏大功。 (半吉)
外格數理 14(火)[又稱靈運,主管命運之靈力、社交能力和智慧],暗示:
(破兆)家庭緣薄,孤獨遭難,謀事不達,悲慘不測。 (凶)
天、人、地三才 4 3 3(火火火)暗示健康、生活是否順利為:
性情活躍好動,偏於急性,缺乏耐力,有良好的智謀,才識敏捷,但自製能力教差,往往固執己見。(半吉)
1、總論:有成功發展之運勢,但過於急進及缺乏耐力,恐有失意之時,做事如能詳細計劃,穩重行事,可立於不敗之地,天運五行屬水時,一生變化不安。
2、性格:急性子,熱情且禮貌周到,注重外表的裝飾,為人豪爽,內藏爆發性質,且有桃花運的傾向,又不耐寂寞的生活。
3、意志:意志不夠堅定,做事有虎頭蛇尾的傾向。但思想正確,可一展抱負,財利可得。
4、事業:宜自己創業或開店當老闆。凡事不可粗心大意或操之過急,否則有失敗之慮。
5、家庭:大致圓滿,應節制應酬或風流之事,以免影響夫妻和睦。
6、婚姻:男娶明朗大方之妻,婚後有人為因素爭吵;女嫁英明才華之夫,婚後持家有方。
7、子女:男孩多於女孩,活潑而頑皮,會給您帶來一些麻煩。
8、社交:性急容易得罪人,但為人很有禮貌,社交及外緣仍很不錯,不可太風流。
9、精神:外表樂觀,內有空虛感,應注重精神修養,培養耐力及定力。
10、財運:財運佳,能有很好的物質享受,應注意因疏忽而帶來意外損失。
11、健康:易患高血壓,血液循環系統疾病。
12、老運:晚景安寧,事事如意,名利可得。
人格與外格(三四)搭配,暗示人際關系、社交能力、事業等信息為:
表面文靜,胸中卻有爆發性氣質,雖機敏而有手腕,卻常常徒費精力;時常有虛偽做作的舉動;慎戒色情者可免於耗財。 (半吉)
Ⅳ 平生於書未嘗苟且出自哪
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於書,未嘗苟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選自《書林紀事》
Ⅵ 於書的名言
答:書的名言
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2、讀書給人以快樂、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
3、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
4、讀書無嗜好,就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後深,博然後專。
5、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6、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9、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10、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1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12、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13、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
14、良書即益友,今明永如斯。
15、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16、學習永遠不晚。
17、一本新書象一艘船,帶領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生活海洋。
18、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19、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
20、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Ⅶ 小說名字怎麼起,急!
1、青春校園之門當戶對。
2、戀愛校園之佳偶天定。
3、美好校園之戀愛有道。
4、希望對你有幫助。
Ⅷ 心忘於筆,手忘於書,心手達情
書法的妙處,首先是神采,然後是字形,兩者都掌握了才能和古人相比.以次來說,難道容易達到嗎?一定要心忘了筆,手忘了寫,心和手都去表達思想,寫字時不忘記思想,這就是求之不得,實踐的時候就理解了.
Ⅸ 文徵明習字中平生於書的書是什麼意思啊 要的是 書的意思
原文
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於書,未嘗苟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選自《書林紀事》)
(1)臨:臨摹。 (2)日:每天 (3)率:標准。 (4)書:書法水平。 (5)遂:於是,就。 (6)於:對,對於。 (7)平生:一生。 (7)嘗:曾經。 (8)苟且:敷衍了事,隨隨便便,馬虎。 (9)或:有時。 (10)簡札:信件,書信。 (11)少:通「稍」,稍微。 (12)易:改換,更換。 (13)不厭:不嫌煩。 厭:嫌麻煩而討厭。 (14)故:所以。 (15)愈益:愈加,更加。 (16)書遂大進中的「書」字:書法。 (17)平生於書中的「書」字:寫字。
文徵明臨摹《千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准,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滿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寫它,不怕麻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湛絕妙。
文徵明習字告訴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廢,而且更不能馬虎草率 ;只要有了一定的積累,才會有質量。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潦草,都不會成功。我們學生學習知識也應該如文徵明習字一般,這樣才會取得成功的成績。
Ⅹ 文徵明習字中平生於書的書是什麼意思啊
【原文】
文徵明臨寫(1)《千字文》,日(2)以十本為率(3),書(4)遂(5)大進。平生於(6)書,未嘗(7)苟且(8),或(9)答人簡札(10),少(11)不當意,必再三易(12)之不厭(13)。故(14)愈老而愈益(15)精妙。選自《書林記事》
[編輯本段]【注釋】
(1)臨寫:臨摹。 臨:臨貼,照著字畫模仿。
(2)日:每天。
(3)率:標准。
(4)書:書法。
(5)遂:於是,就。
(6)於:對,對於。
(7)嘗:曾經。
(8)苟且:敷衍了事,隨隨便便,馬虎。
(9)或:有時。
(10)簡札:信件,書信。
(11)少:通「稍」,稍微。
(12)易:改換,更換。
(13)不厭:不嫌煩。 厭:嫌麻煩而討厭。
(14)故:所以。
(15)愈益:愈加,更加。
[編輯本段]【譯文】
文徵明臨貼寫《千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准,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寫過它,不怕麻煩。因此,他越老,他的書法也更加精妙。
[編輯本段]【啟示】
文徵明習字告訴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 既要堅持不懈,又不能馬虎草率 ;只有有了一定的積累,才會有質量的飛躍。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潦草,都不會成功。我們學生學習知識也應該像文徵明習字一樣,才會取得優秀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