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甄嬛傳小說原著中浣碧和靜妃如何死去
難道看到有討論小說而不是電視劇的,好開心。
原著中,靜妃先死。當時是華妃的妹妹慕容世芍,在指甲蓋里藏了鶴頂紅,想在晚宴上毒死甄嬛和他兒子予涵,但是因為予涵一直纏著懷孕的靜妃,好像在彈什麼樂器,於是靜妃在喂予涵吃東西時,先在嘴邊試了下溫度,還沒來得及喂予涵就嘴裡吐血了,於是慕容世芍當場被甄嬛拆穿了。拆穿後慕容世芍悲憤的斷了自己劇毒的指甲,其中一枚指甲被浣碧藏起來了。這件事情引起了靜妃早產,當時因為有些難產,浣碧進產房幫忙了,於是大家看到事實就是,靜妃產下小王子毒發身亡了,而後來被甄嬛發現,其實是浣碧藏起的那枚毒指甲毒死了靜妃,但甄嬛護短瞞住了這件事,後來即使玄清懷疑到靜妃的死,甄嬛也幫浣碧說話了。
而浣碧的死是在後面,玄清為了甄嬛,和甄嬛交換了酒杯,喝下了毒酒,為了保住甄嬛的命。玄清死後,葬禮上,浣碧撞棺而死,而且當時並未斷氣,還剩一口氣,爬進了玄清的棺材裡。。。
2. 後宮甄嬛傳小說結局
葉瀾依最後給皇帝服用了所謂長生不老的金丹。皇帝彌留之際,甄嬛獨自陪伴專其身邊,將所有真相屬講給皇帝聽,皇帝急火攻心之下駕崩。
甄嬛來到廢棄的景仁宮最後一次探望皇後,皇後以為自己還能當上皇太後,沒想到甄嬛告訴她先帝生前與他死生不復相見,而且一直會讓她當一輩子的皇後;自己能夠有今天,全都是拜皇後所賜,皇後翌日於絕望中孤獨死去。
甄嬛被尊為太後,扶持四阿哥弘歷登基。為保兒子弘曕一生平安,免去弘歷對弘曕的疑心,甄嬛自請將弘曕納入果郡王名下,成為一世的親王,永不參與朝政。
雖然得到了無以倫比的榮華富貴,可是她身邊所有的朋友、包括敵人都已經不復存在了。甄嬛,這個當初懷有夢想和美好憧憬的女子,只能一個人身心俱疲地躺在睡榻上,享受著那份孤獨和寂寞,回憶起一件件令人傷心的陳年舊事,回首望去,不過是一代封建王朝的悲情故夢罷了。
【大結局】
3. 小說里安陵容怎麼結局
後宮——甄嬛傳 外篇 鸝音聲聲,不如歸去(下)
章節字數:9733 更新時間:09-08-07 20:24
無寵的日子裡,華妃的鄙夷與凌然已經習以為常,漸漸,連侍女也敢公然嘲笑她。誰比誰高貴呢?她想著,原想著要為爹娘爭一口氣,卻偏偏事與願違,漸漸成為宮中人人可以踐踏的泥土。少年時的種種不甘,終於與眼前的種種不堪逼起她的好勝之心,然而,只要一想到他的一言一笑,萬丈雄心也頓時委頓成柔腸百結,若真一朝承寵,或許,與他之間真的再無緣分了。
那樣不堪的日子裡,映照著甄嬛的三千寵愛,她無端端被比成了夕陽殘照里的一縷哀柳,泯滅成無顏色的六宮粉黛之一。
女子若薄命,真如匣中粉黛,輕易隨風吹去。
這樣的薄命凄涼,連貴為天下之母的皇後也不能倖免,何況自己。那些日子裡,除了甄嬛慣性地施予厚待,唯一對她略有關照的,是後宮尊貴如天上明月般的皇後。
受寵若驚之餘,她也窺見了皇後無上榮耀的身份之後,那明亮皎潔的月光背後,殘缺的暗影,——那是宮中人人皆知的秘密,皇後並不受寵。
皇後並非絕色,且不論傳言中的純元皇後如何美若芝蘭,眼前珠光華服之下的皇後,容顏甚至不能與甄嬛和華妃相比,連俗之又俗的麗貴嬪和靜默溫柔的馮淑儀,都比她嬌艷三分。
況且,她的韶華正如天邊流霞,漸漸黯淡。
不是不嘆息心驚的,女子年輕時,哪一個不是如頰邊新撲的胭脂,嬌艷,芬芳,帶著花露清馨,嫣霞如醉;待到漸漸老了,那鮮艷的香雲也成了殘脂頹粉,似死去僵硬的一縷花魂,多看一眼也覺厭棄,恨不得一手抹得干凈。
難怪,年輕明艷如華妃,盛氣凌人如華妃,敢在皇後面前如此明顯地表示出不屑一顧。
可是不知怎地,她卻莫名地對皇後生出想要親近的好感,恰如明月照寒鏡,照見彼此身上的清寒凄冷。皇後的身上,有一絲她熟悉的氣息,她說不出是什麼,只覺得親切。或許,那樣的熟悉,她自己也有,只是未曾察覺。
於是,她對皇後便有些親近,能這樣忍得住寂寞,氣度高華如山巔雲,叫她心生傾慕。某一日,她在請安後獨自留下,奉上一隻自己親手綉的香囊,那香囊里的香料是她思量了許久才配好的,極雅緻的氣味,以牡丹和蘭花為調,配了沉水香與松針,初聞只是清淡的味道,嗅得久了,牡丹那種雍容的底蘊才會緩緩透出,沁人心脾。連香囊上的綉花圖紋,也是精心的,鳳穿牡丹,極富麗,又貼合皇後的身份。
皇後自然是喜歡的,輕輕放在鼻端一嗅,贊了她的好綉工,又道氣味清雅。正當她滿面微紅時,皇後忽然話鋒一轉,道:「這香囊極好,只是可惜了,本宮素日不用香料的。」
宮中女子無不愛用香料,她這才留意到,每每來向皇後請安,她的宮中都只用花卉鮮果的清馨熏然,從未用過任何名貴香料。她不覺面紅耳赤,比方才受皇後贊揚時更窘迫難堪,她恨不得扇自己一耳光,怎能這樣不細心呢?然而皇後溫和的囑咐及時挽救了她的手足無措,「本宮不是不喜歡香料,只是囑咐你,有些香料用得不當只會傷身,譬如麝香,女子就萬萬用不得。用之,有孕者會落胎,未孕者則不易受孕。」
這些,她自然是知道的,在以後承寵侍夜的許多日子裡,她便用一枚小小的含了一點麝香的香囊,成功地阻止自己懷上那個並不愛的男人的孩子。並且,在看到管文鴛歡天喜地地戴上皇後賜下的所謂「紅瑪瑙串」時,她便明白,皇後也不希望她有皇帝的孩子。
當然,那是後話了,只是在當時,她是深深感謝皇後的溫言體貼的。
皇後微微一笑,看著她道:「你懂得配香,自然也曉得這些厲害,本宮不過是多口,白囑咐你一句罷了。」
這便是皇後的慧黠處了,從一個小小的香囊便得知她對香料的了如指掌。而甄嬛,只是喜歡和她探究古方,配一味難得的百和香而已。
她很清晰的記得,那天是十五的追月之夜,皇帝慣例是要到皇後宮中過夜的。那是每月一次,往往也唯一一次,皇帝留宿在皇後宮中。
所以難得的,皇後也願意這樣和顏悅色地與她說話。
果然,過了沒多久,皇帝身邊的小廈子來傳旨了,而皇後以欣喜而期待的神色迎接到的,卻是「皇上今夜留宿於棠梨宮,請皇後早些歇息」的口諭。那是少有的事,除非是華妃撒嬌撒痴的厲害,否則極少這樣破例,何況這些時日,甄嬛已接連被寵幸數日,已破了皇帝幸不過三的規矩。她惴惴不安,以為皇後要生氣了,誰知卻看見皇後更深更從容的笑意,「甄氏溫柔聰慧,最善體察聖心,皇上多陪陪她是應當的。」
她幾乎倒吸了一口涼氣。忽然明白皇後與自己的相同之處,原來她們都善於隱忍,喜怒不形於色。
直到後來,她更明白,這種隱忍之後並非是無所作為,而是目標更明確的伺機而動。
那一瞬間,她忽然深深地覺得,即便不是甄嬛自己願意,但是這樣奪走別人最心愛最期待的人與事,都是極不應該的。
皇後再度舉起那枚香囊細細欣賞,笑道:「有牡丹花的氣味,也有牡丹的圖案,妹妹真是懂得本宮的心。」
她不知哪裡生出的勇氣,大著膽子道:「鳳凰是百鳥之主,牡丹是花中之王,配與皇後才相宜。」
皇後幽幽一笑,輕輕將那枚香囊握在手心。
那是一種無言的示好,她明白的。
起初,只是對皇後被奪寵的憐憫。只是,那種被奪走最期待與最心愛的人與事的心痛,她很快便也體會到了,也更明白宮中的寵愛,未必與容貌息息相關。皇後不是絕美,卻有屹立不倒的皇後之位。自己則有一把好嗓子,因著歌喉,她一朝飛上枝頭,婉轉吟唱,只是在某個深夜酒醉醒來的瞬間,望著擁自己入懷而眠的高貴男子,心裡驟然閃過某張難以忘懷的臉孔。夜涼的氣息和微寒的星光裹在自己身上,她忽然覺得厭倦,萌生退卻之意。
一場風寒過後,才發現太醫所用的虎狼之葯使自己的嗓子一夜之間就破了,沙啞難聞。她忽然想,這樣退下來,也是好的吧。只是恩寵的衰退比她想得更快,恍若潮漲潮落,她已然失寵。望著案幾上的閃爍耀目的金珠玉器,驟然回歸冷清的生活,她有些茫然。
於是嘗試著恢復自己的聲音,發現有些力不從心,便也懶怠了。彼時,甄嬛剛懷上第一個孩子,榮寵如烈火烹油一般,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皇後見自己啞了嗓子,便悉心調了葯物,又請舊日伺候過純元皇後的歌姬指點她如何發聲,重新唱出驚為天人的歌聲。想起自己的父親,曾無端被牽連要丟了性命,惶急無措中,才明白恩寵與地位在宮中的重要,只是盛寵如甄嬛,亦要為自己之事求到皇後門下,可見皇後才是真正可依附之人。所以,當她發覺皇後要自己贈與甄嬛的舒痕膠中,濃郁花香之下潛藏著一縷純正麝香的氣味時,她不動聲色,含笑接過。
這已經成為一種默契,就好像,看見皇後抱著松子調教時,她含笑提醒氣味會對貓狗有強烈刺激。
無他,女蘿生涯,她必須依附皇後,然後使自己心願得償。
已經沒有愛了,那麼,她把恨無限放大,填補自己繁華轉身後的空虛與落寞。
甄珩聽她語意涼薄,搖頭道:「嬛兒既早知你牽掛與我而避寵,又怎肯勉強你去?何況若如你所言三人相依為命,那麼眉庄禁足,嬛兒岌岌可危,若不與你攜手,也不過是一一為人魚肉罷了。」
陵容但笑不語,只是低頭綉了幾針鴛鴦的彩羽,揀幾枚杏仁吃了,低低嘆道:「你是她的兄長,自然事事為她分說。為她擔待。我卻無這樣好命,沒有兄長依靠,也無人可信賴,只有我自己一人罷了。」
不是不羨慕甄嬛與眉庄的姐妹情深。只是自己,終究比不得眉庄。她甚至覺得,從頭到尾,甄嬛何曾待自己有過真心,不過,是利用罷了。
往事浮沉的瞬間,瞥見甄珩欲言的神情,陵容知道他想說什麼,卻不願聽,只盈盈看向他道:「你素日的牙疼病可好些了?」
甄珩只得答:「謝娘娘關懷,已經好多了。
「咬著丁香么?還是用了新方子?」
「娘娘的法子很有用。」他答完,手指下意識地撫上腰間的小小錦袋,裡面一向放著幾枚丁香花蕾,牙疼時可以取出一枚含著,既可止痛,唇齒亦有芬芳氣息。很久以前,他是那樣珍惜她的好,而現在……他也未能完全割捨。
「那我便安心了。」她抬首,輕輕吁一口氣,道:「你來見我,必是有話要說,你問就是。」
甄珩沉聲道:「你與嬛兒的恩怨我不清楚,但我清楚自己妹妹的稟性。人不犯她,她不犯人。我只恨自己身在宮外,不能在她最需要的時候盡做兄長的心力。眼睜睜看她失去自己的孩子,看她在宮中被冤受盡委屈,看她被廢黜修行,卻什麼也幫不了她。」
陵容撥一撥垂落的鬢發,拈了四五枚杏仁吃下,幽幽道:「你總是怪你自己。有時候我很羨慕淑妃,宮里那麼多女人活得像行屍走肉一般,唯獨她能出宮。雖然是被貶黜的廢妃,可是有什麼要緊。宮外是活的天地,人是活的,心也是活的。可是她卻那樣蠢,非要回宮,把自己放在這不死不活的地方。」她哀怨地看一眼甄珩,「你言下之意,不過是怨恨我狠毒罷了。那個孩子,根本不是我要他死。這宮里,人人有自己的情非得已,人人有自己的身不由己,我又何嘗不是?若不是爹爹被華妃憎恨欲置其死地,我怎知一定要有皇上的恩寵才能立足。不是我容不下你妹妹的孩子,是皇後。」她眉心微蹙,似有不適的感覺,「那件事之後,我心裡一直愧疚。即便後來皇後和管氏要置甄氏一族於死地,我也不肯再害淑妃了。但是我好恨,在宮里的日子我每天都不快樂,可是我不得不笑,不得不爭寵。若不是甄嬛推我上這條路,我何必這樣鬱郁一生。傅如吟入宮後我便一直怕,她長得那麼像你妹妹,我不由得怕,更是恨,我把不能對你妹妹做的全發泄在了她身上。對淑妃,我下不了手趕盡殺絕。我若要她死,她在宮外,隨便使人推她下山崖也就是了。可她終究是你的妹妹。我恨你妹妹,恨皇後,恨皇上。我恨,我也怕。我豈不知皇後並非真心幫我,她讓我爭寵,教我如何將聲線模仿得惟妙惟肖,與純元皇後再生一般,——也不過是個影子罷了。」
「你恨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將自己置身仇恨之中不能自拔。皇上寵愛你多年,即便不是真心喜愛你,也並不算虧待你。你即便要算計傅如吟,何必用五石散傷害龍體。」
陵容再忍不住,手中的銀針狠狠刺入緊綳的白布之中,發出「嗤」一聲脆響,「他寵愛我么?那麼你忘了,他給我的封號是『鸝妃』?你可曾聽說過,哪位妃嬪是以鳥獸為封號?你妹妹想盡法子羞辱我給我『鸝妃』的封號,那也罷了,她本就恨毒了我,皇上卻是欣然應允,可見這么多年,我在他心中不過是只會唱歌的黃鸝鳥。唱得好,他便喜歡;嗓子壞了,便失寵。若不有這副肖似純元皇後的嗓音,若非我時時謙卑,若非我費盡心機用香料留住他,恐怕我的下場比現在更凄慘百倍。皇後利用我、防範我,為了管氏不惜壓低我;皇上不過是寵我。一想到我連做夢的權利也沒有了,只要一想起你就會想到你與別人恩愛成雙,我怎能不恨?!我總在想,若沒有皇上,便不會選秀,不會讓我離開你;若沒有皇上,我不必每日算計著過日子;若沒有皇上,我便不會成為皇後的棋子。皇後此生最愛便是後位和皇上,看見傅如吟專寵,她比我還恨。雖然是她吩咐我除去傅如吟,可是我的法子一石二鳥,我哄傅如吟用五石爭寵,使皇上更眷戀她;皇上吃了五石散催命傷身,皇後比自己挨了幾刀還要痛。那個時候,我才真痛快!」
連他也覺得,皇帝不是真的寵愛自己么?從得到「鸝妃」的封號起,她便清醒地明白,自己在這位陪伴了多年的九五之尊心目中,不過是一隻會唱歌的黃鸝鳥兒。她從來就知道,自己並非絕色,身段亦纖弱,比不得旁人纖穠合度,可以驕傲的,不過是溫順柔婉的性子,溫順到忘了自己還是人,還有自己的心意想法,一言一行婉媚順從,還有一副酷似純元皇後的好嗓子。只是一副嗓子,她遠遠覺得不夠。偶爾翻閱古籍,她比誰都清楚,配製一劑媚葯,於她而言易如反掌。恩寵於她,已經是穿在身上的華麗衣裳,一旦褪去,就會發現自己其實依舊什麼也沒有。所以,失去美好嗓音之後,即便知道息肌丸有麝香,她也顧不得了,只能盡數吞下。
沒有人明白,其實她多麼恨玄凌!若沒有他的一道聖旨,或許自己的人生,會是另一場花開夭穠。
誠然,她也恨皇後,即便她在皇後身前,為她除去了那麼多她所忌諱的女子。可是看慣了皇後和顏悅色下的殺機手腕,時日越長,她越驚心。而自己是與皇後一樣性子的人,皇後如何不忌憚。
胡蘊蓉衣衫一事,皇後從容說出是自己告密時,心口緊縮的感覺。並非感覺被出賣,她已經習慣出賣與被出賣,像喝水吃飯一樣,那是尋常事了。只是忽然驚覺,原來自己也被皇後忌諱,成為可以隨時被推出去犧牲的人。
管文鴛死去的那一日,那樣大的雨,漫天滿地皆是白茫茫的水汽,冰冷卷上衣袂。她就站在皇後身後,一齊看著管文鴛被大雨沖刷得已經沒有溫度的屍體被軟綿綿拖在永巷的青苔磚石上,她心裡有一縷莫名的快意。一眼瞥見皇後的臉色,淡漠得如同看著一隻螞蟻被捻死。
皇後從不會在意,舊的棋子被棄,隨手便揀過一枚新的。
她,始終是雲淡風輕布局之人。
有多少次在午夜驚醒,望著昭陽殿浸出一身冷汗。或許有一日,自己也會成為那些粉艷亡魂中的一個。她的孩子,本是不該有的,在佩戴了含有麝香的香囊之後,在服食過息肌丸之後。可是皇後明明白白告訴她,「必須有一個孩子,否則你救不了安比槐,更救不了你自己。」
那麼久以來,她並不願懷上皇帝的孩子,看著甄嬛為失子而痛哭沉淪,看著一個個妃嬪為了子嗣痛哭流涕,歡欣失望,她只覺得無趣。真的是無趣,此身已非自己能掌控,如落葉飄零於湯湯河水,何必再添一個孩子,而且是自己並不愛的男人的孩子。何況,一旦有了孩子,有了固寵的資本,皇後第一個便會要了自己的命。自己的生命已經負重累累,不必再百上加斤。
她太懂得,如何不讓自己擁有一個生命。
可是是多麼可笑,堅持了那麼多年,臨了她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強行受孕,哪怕明知道自己單薄的身子已經不能給予孩子一個完整的生命。可是皇後已然含笑,「屆時你的孩子生不下來,也不會是你的錯。」
偶爾幾次佩戴著含有麝香的香囊接近身懷六甲的嬪妃,偶爾幾次為皇後伸指細細調弄麝香葯物,——皇後是不肯輕易親手沾染這些穢物的,哪怕她明知自己再無生育的轉機。
自己的命生來便低賤,不是么?
她含了一縷冷笑,溫婉答允。早已經知道,自己腹中孩子的性命自然有旁人來填補。是否冤枉,她已經懶得去在意與計較。所以哪怕知道自己中了甄嬛的算計,知道自己再不能生育,她並無過於悲痛的情緒,只覺得無盡的失望慢慢凝成冷鐵般的絕望,灌進身體每一寸血管。
她恨極了自己,恨極了自己的身不由己,甄嬛也好,皇後也好,自己從來都只是她們手上予取予求的一枚棋子。
她,從不曾真正擁有過自己。
她這樣恨,不覺狠狠咬住了下唇,才能迫住心口洶涌的無助與痛恨。甄珩從未見過她如此凄厲的神色,心下又驚又痛,不覺道:「宮牆相隔,斷了你的夢的人不是別人,是我。所以你無需遷怒別人,更不必遷怒我愛妻幼子!茜桃與致寧又做錯了什麼!」
陵容的神色似被風雪冰凍,有凄清的寒意,「你以為我不想恨?我一直想恨你,恨你為何要找一個與我容貌相似的顧佳儀讓我以為你對我尚有餘情!恨你編了一個夢給我又親自打得粉碎!我多想恨你,可是我恨不起來!我只能恨你身邊最親的女子,薛氏存在一日,我便覺得自己更像一個笑話!明明先遇見你的那個人是我!是我!為什麼是她與你共效於飛,白頭到老!我為了你不願生下皇上的子嗣,多年來一直用香料避孕,為什麼她就能生下你的孩子,擁有你的骨肉!為什麼人人要我對你斷了心意,你卻不能對薛氏和你們的孩子斷了心意!你流放之後,皇後早已認定甄氏一族不會東山再起,她篤定得很。我卻想知道,你流放了四年,到底有沒有忘記薛氏和致寧。所以我特意派人去告訴你他們的死訊,只要你忍得下心腸,我可以即刻想法子讓你不必再受流放苦役。可是你竟然為了那個女人瘋了!她死了那麼多年你還念念不忘!我恨!我恨!為什麼薛茜桃什麼都有,甄嬛什麼都有,而我什麼都沒有?!我好恨!」陵容的情緒似噴薄而出的焰火,熱淚滾滾潑灑。她整個人抖得厲害,伸手抓起剪子用力一紮,雪白的布匹上豁然出現一個極大的裂口。布帛撕裂的聲音格外刺耳,一幅即將完工的鴛鴦艷桃圖就此毀去。
也不是沒有後悔過,當她目睹甄嬛失去第一個孩子後的傷心欲絕,她在快意中生了一絲憐憫,風光如她,也有這樣心痛落魄的時候,只是,那是自己占盡榮寵的時候,她顧不上,也曉得已不能回頭。
更,當聽聞他為了與自己容貌相似的顧佳儀而要與發妻離異,她忽然心軟痛悔了,甄嬛是他的妹妹,她害甄嬛失去的,不只是甄嬛的孩子,也是他未出世的外甥。她,怎可如此害他的親妹妹!那一夜,無人知道,她是怎樣默默飲泣,淚,濕盡羅衫。
只是當那麼多的淚流盡之後,獨自立於茫茫大雪之後,才明白自己不過是陷阱中自欺欺人的一個,是世間最好笑的一個笑話,白白陪襯出良辰美景,如花美眷。燕雙飛的春日永遠只是旁人,而自己,只能是瀟瀟落花,獨立寒雪。
薛茜桃與甄嬛的幸福笑顏與顯赫家世那麼耀眼地照亮了她的自卑與虛空,叫她無處可躲。
沒有淚的心可以如此空洞而堅硬,她忽然明白了皇後,也明白了自己。
所以當下令命人將得了瘧疾的病鼠放入牢中咬嚙中薛茜桃與他的幼子時,她心中唯有可以報得宿仇的熱烈期盼與痛快。
可他並不明白,這種痛快,實在是因為自己太在意他。
嬌妻幼子的音容笑貌恍若還在眼前。甄珩心底絞痛,腦中似焚著無數烈火,「你以為佳儀是我故意找來欺騙你,連我自己也才知道,佳儀是皇後和管氏故意找來入局,為的就是因為她相貌與你相似,他們便可為此離間你,讓你一心一意恨我和嬛兒,然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毀了甄氏一族!你總是說『我以為』,你總是以自己的感覺鑽牛角尖,何曾心平氣和去思量一件事情?!凡事心胸狹窄只往壞處揣度的人如何能不活在痛苦仇恨之中!」陵容本淚水漣漣,自傷身世,聽到此處,不覺怔怔呆住。甄珩強自壓下怒氣,「我何嘗不知道你對我的心意,早在甄府時我便知道!可我一早便為顧及彼此身份與族人裝作不知,又怎會在你入宮多年後故意找一個與你相似的女子來招惹你?你怎不肯細想,以致鑄成今日大錯!」
陵容緩緩落下淚來,無盡的秋光撲到她的臉上,似也曬不幹她的清淚成雙。「是我,不願這樣去想,不敢這樣去想。我情願以為你對我有情,我情願這樣誤會這樣去恨別人。宮里的夜那麼長那麼冷,每一秒怎麼熬過來的我都不敢回頭去想。若不這樣認為,我真會冷得發瘋!」
甄珩轉過臉,冷冷道:「你再冷,也不要拿別人的血來暖自己。」記憶中恍惚有那麼一瞬,在戰場上策馬廝殺,帶著血腥氣的烈風撲面襲來,刀刃砍在敵人的骨上會有生硬地阻隔,鮮紅的血便噴薄而出蒙住了自己的眼睛。一日的生死交接之後,再剛硬的刀刃都砍得卷了起來。邊塞的夜是深沉的墨藍色,星子的亮是慘白慘白的,風裹著胡沙呼呼地吹,馬低頭啜飲著清冽湖水,看得久了,那清澈的湖水裡慢慢會出現陵容的面容。
他其實早已察覺,在甄府里舞劍的時候,那隱在雕花小窗後看他的淡淡粉色身影。這樣一留神,他筆直擊出的劍鋒便偏了幾寸。
若不是因為茜桃的溫暖開朗,或許他的一生,早已走入一個死結,不復得出。
陵容抬手抹去臉頰殘余的冷淚,靜靜道:「失禮了。大約你從未見過這樣的安陵容。或者在你心裡,我早就是一個蛇蠍婦人了。」
甄珩輕聲道:「我記憶里,你永遠都是甄府夾竹桃下粉衫纖纖的女子。」
陵容掩不住眸中的驚喜和沉靜,「你還記得?」
甄珩似要隱忍,終於還是頷首,「一直記得。」
陵容微微垂首,唇角泛起輕柔笑意,又取了幾枚杏仁吃了,「但願你一直能記得,只是今日的我你一定要忘記。若以後你還肯想起,一定要是當年的我。」
大約方才情緒太激動,或許是眼淚沖淡了脂粉,陵容的臉色有些透明的蒼白。有風吹進來,無數的紗帷被吹得翻飛揚起,似已支離破碎的人生,被命運的手肆意撥弄。
陵容看向他的目光有些貪戀,良久,到底還是輕輕道:「你走吧。等下太後午睡醒來,被人發現了可不好。」
甄珩點一點頭,「你我之間,言盡於此。」
陵容的唇角泛起一點黯淡的笑意,「我罪孽深重,你萬萬不要原諒我。」見甄珩一怔,笑意愈深,「你若原諒了我,以後必定不會再想起我。」
他心底有強烈的澀意。她原是這樣聰慧的女子,一早把話說盡,她明知自己不會原諒她,明知自己餘生會想起她,故意叫他這樣兩難。他轉過臉不去看她,「娘娘自己保重就是。娘娘的錯,臣不會原諒,也會盡力不再想起娘娘。」
「盡力?」她粲然微笑,「要盡力做的,勢必很難做到。」
「但是,只要盡力,總會好些。我不會原諒娘娘,也不會費力恨娘娘,因為不值得。」
陵容的眼底染上一層陰翳的懼色,指尖捂在胸口微微發顫。她的笑意蒼涼而哀傷,「是啊。我這一生,原本就是不值得。」她輕輕側臉,注目窗外開得如彤雲般的夾竹桃,那彤色染上她蒼白的面頰,平添了幾分和婉的神氣,「你瞧這花開得多好,可惜明年就沒有了。」
甄珩一時未能明白她為何有此凄涼之語,只當她感懷際遇,也不多言,轉身告辭。景春殿久未有人打掃,他的步履帶起一點塵風,微微有些嗆人。陵容的目光黏著著他離去的身影,只覺被他步伐所帶起的塵土氣也叫人貪戀不已。他會不會,再回頭看看自己?然而眼睜睜看他快走到殿門前了,終究,沒有再回頭看她一眼。如果,他真的不肯再想起自己——她驟然害怕起來,彷彿有無窮無盡的黑暗與恐懼一起吞沒了她,連親眼看著甄嬛體內流出的熱血帶走她第一個孩子的生命時她也未曾這樣害怕過。或許,欠了他這樣多,欠了他妹妹這樣多,她也應該償還一些。
記憶分明的瞬息里,她永遠也記得,那一日,她在皇後處學習驚鴻舞的步法。午後太睏倦,她倚在殿後小軒中打盹,日影深深,窗外幾株茂密的芭蕉遮住了她,誰也沒有發覺。
朦朧中,聽見綉夏向繪春道:「去燉一碗燕窩茯苓羹來,娘娘午睡醒來要飲的。」
繪春笑嘻嘻道:「知道了。」說罷停一停,低聲道:「金良媛怕是有了身孕,外頭送了些桃仁來,等下磨碎了放進她的杏仁茶里,御膳房送去神不知鬼不覺的,誰叫小蹄子仗著皇上寵愛不長眼呢。」
綉夏冷笑一聲,道:「那是她活該!你忘了當年純元皇後么?」
繪春伴著綉夏笑語連連去了,她驚出了一身冷汗,身子緊緊貼著牆上,彷彿魂靈也不是自己的了。斜陽照進深深庭院,她唯覺深寒徹骨。
那種寒意,在此時此刻迅疾從心底迸發出來。她霍然站起來,大聲向著他的背影道:「皇後,殺了皇後——」那是最後殘存的氣息,她看他猛然回首,有震驚的神色,忽然生了一縷哀涼的微笑:「請將此話轉告淑妃。」
他頷首,旋即轉首離去。
她望著他最後的背影,勉力微微一笑,柔婉低下頭去。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只是他能不能懂得,淑妃能不能懂得?
她不願去想了,唯一甜蜜的一瞬,——他最終,還肯回首一顧
窒息的感覺如海浪洶涌拍上她的胸口,她已經說不出話來,身子倚著牆壁軟軟地滑落下去。她苦笑,這條命,這口氣,從來由不得自己。如今,終於可以由自己做主一回了。有冰涼的淚水再度從眼中滑落,淚眼朦朧中,彷彿還是初見那一日,他溫暖的手安撫住自己慌亂窘迫的神情,「安小姐別怕,我是甄嬛的兄長,甄珩。」
那是他與她的初見。若,人生能永遠停留在那一刻,便永遠不會有今日的分崩離析,涇渭分明。
那時的他,笑容清澈而甘醇,並無今日的滄桑之色。他的幸福,他的安穩人生,終究是被自己親手毀了。而她一手毀去的,何止是他的人生。自己的,甄嬛的,眉庄的,無一不是支離破碎。
若有來世,她願用自己的生生世世來補償他自己所虧欠的。
她睏倦地想著,那樣倦,終於不願再想了。風吹過,庭中一本夾竹桃亂紅紛飛如雨,漫天漫地都是這香艷有毒的飛花,如夢似幻,如蠱似惑地拂上她的身體,蒙住了她的呼吸。
乾元二十三年十月初一,鸝妃安氏自裁於景春殿,年二十六。
4. 求言情小說《甄嬛傳》的最終結局
在迅雷搜搜裡面就可以下載到。記住,輸入時要輸入《甄嬛傳》完整版。
5. 向原著黨求助,甄嬛傳影視劇和原著相比做了哪些改動
我發現很多人喜歡代入女主視角,覺得女主做的是很正確,她是個圓形人物,身上的優缺點都很明顯,但是覺得女主沒錯的,真的很不客觀。
甄嬛很雙標書里她和端妃(齊月賓)一起合謀除掉了曹琴默,把溫儀(小說里的封號)的撫養權給了端妃。當然還是備胎溫實初幫的忙,做完這事溫實初還很愧疚,於是更用心的照料溫儀的身體。後來端妃給她取名良玉,可見她的用心良苦。端妃的教育也很不錯,在溫儀與胡蘊蓉起爭執時,讓她回去盯著葯爐子靜心思過。
葉瀾依在電視里被齊妃的湯葯傷了身子,不能生育。小說里太後對葉瀾依很不滿,出身卑微不配生育皇子,所以每次侍寢後都要喝避子湯。另外她的封號原本是灧。
6. 甄嬛傳中眉庄小主最後什麼結局
甄嬛傳中眉庄小主最後產女血崩,離開人世。
第64集劇情:
陵容故意叫侍女寶鵲引來眉庄,又以言語刺激溫實初,溫實初為求能留在眉庄身邊,不惜自宮。即將臨盆的眉庄眼見這一幕慘劇,氣血逆轉,導致難產,溫實初被抬進產房助產,皇帝緊急晉封眉庄為惠妃,眉庄產下一女,取名靜和,卻出現血崩之狀,死在溫實初懷中。甄嬛痛不欲生。
陵容表面自責,推出寶鵲做替死鬼。皇帝鍾情玉嬈,百般示好,玉嬈卻不予理睬,躲避皇帝。溫實初傷心眉庄之死,將家傳玉壺放入眉庄棺中,整日借酒澆愁,自請為眉庄守陵三年。甄嬛開始重用溫實初的徒弟衛臨。太後因眉庄之死遷怒陵容,並說皇後只是一時糊塗。
方法欠妥,但絕非主謀,皇帝只得少見陵容。陵容獨自祭拜眉庄,為甄嬛失去摯友露出邪惡的笑容。皇帝誇贊甄嬛協理六宮有方,宮中一個月的開銷就節省了數千兩銀,甄嬛卻吃醋說皇上多納幾個嬪妃進來,一萬兩都不夠花,皇帝順勢開玩笑要納浣碧為禧常在,浣碧大驚失色拒絕。
(6)甄嬛傳小說予漓結局擴展閱讀:
沈眉庄是電視劇《甄嬛傳》、小說《後宮甄嬛傳》中人物,小說及電視劇中女二號由斕曦飾演,沈眉庄飽讀詩書,識大體,外表端莊大方,說話禮貌待人,舉手抬足彰顯大家閨秀的持重,所以初入宮便很快得到皇帝的寵愛。沈眉庄因早期的鋒芒畢露加上求孕心切終讓沈眉庄落入了別人的陷害。
然而她偏偏性格剛烈,易碎易折,她交出了自己的真心,也表現了自己的隱忍和賢良,卻在宮中幾次險些喪命,於是她心冷徹悟倒成最早看透宮斗和皇帝寡情的人。當皇帝的心不在她身上甚至懷疑她的時候。她就會遠離皇帝,不再侍奉皇帝身邊,在她的眼裡,愛情很簡單。
容不得一點沙子,哪怕是皇帝也是如此,循規蹈矩的她又在後宮尋真愛。沈眉庄唯一能接觸到的好男人,他溫文爾雅、體貼入微,被皇上摒棄的真情,難以得償所願的理想愛情,都給了溫實初。「糊塗一次」珠胎暗結,雖難產而死終究換取了一段真情告白。
7. 《後宮甄嬛傳》的內容簡介及大結局
女主角甄嬛 本是無意入宮的 但是選秀那天還是被選上了 其實是因為她長得像已經去世的前皇後 但是起初並不知道 於是就進宮了 封號「莞」 原因也是音同前皇後的小字「宛宛」 然後就開始在宮里生活斗來斗去的 很精彩 其中認識了皇帝的弟弟 清河王 後來他們會有一段。。 一直到第三部結尾 甄嬛要封昭儀了 卻被皇後設計穿了前皇後的衣服 皇帝大怒 將甄嬛打入冷宮 但是那時她已有身孕 在冷宮里生下了朧月帝姬 為她取名「綰綰」為的是讓皇帝善待她 也是因為音同「宛宛」甄嬛是喜歡皇帝的 所以不願再留在宮里 她明白了自己對皇帝不過是個替身 所以到皇家寺院甘露寺出家 第三部完 第四部主要是她在寺里的生活 甘露寺與清河王的清涼台很近 清本來就對甄嬛有意 所以慢慢發展其實兩個人是很配的 (這里內容太多了 要自己看才能明白)第四部最後清相讓甄嬛吃下一種能有死亡假象的葯 這樣等宮里確定之後 他們就能遠走高飛了 但是那時皇帝派清去辦事 最後他淹死了(其實沒有 不過那是後話)甄嬛再也沒有別的路 寺里的姑子都很壞的 所以她要回宮 要報復皇帝 然後就用計回到了宮里 做了莞妃 回去的時候派來接她的就是清 甄又覺得命運弄人 但是身份有別了 當時她懷著清的孩子 但是用計讓世人認為是皇帝的 回宮又是一陣斗。。最後生下雙胞胎 封正一品淑妃 後來一步步除掉那些妃嬪 最後除掉皇後(還是很精彩)後來因為某種原因皇帝要她親手殺了清(這個太長了 去看書吧~絕對值得一看)後來就想辦法弄死皇帝= = 皇帝死前告訴他孩子不是他的 很多孩子都不是他的(當然是甄嬛安排的)反正皇帝基本是被氣死的。。。。 最後甄嬛好姐妹的兒子做了皇帝(那個女的因為某個原因死了。。原諒我吧 全部講那得多少字TOT)甄嬛是明懿皇太後 差不多完了
呼呼~~累死我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哈 anyway 這真的是很好看的一本書!~!~!~~~~
8. 甄嬛傳小說原著中浣碧結局
難道看到有討論小說而不是電視劇的,好開心。
原著中,靜妃先死。當時是華妃的妹妹慕容世芍,在指甲蓋里藏了鶴頂紅,想在晚宴上毒死甄嬛和他兒子予涵,但是因為予涵一直纏著懷孕的靜妃,好像在彈什麼樂器,於是靜妃在喂予涵吃東西時,先在嘴邊試了下溫度,還沒來得及喂予涵就嘴裡吐血了,於是慕容世芍當場被甄嬛拆穿了。拆穿後慕容世芍悲憤的斷了自己劇毒的指甲,其中一枚指甲被浣碧藏起來了。這件事情引起了靜妃早產,當時因為有些難產,浣碧進產房幫忙了,於是大家看到事實就是,靜妃產下小王子毒發身亡了,而後來被甄嬛發現,其實是浣碧藏起的那枚毒指甲毒死了靜妃,但甄嬛護短瞞住了這件事,後來即使玄清懷疑到靜妃的死,甄嬛也幫浣碧說話了。
而浣碧的死是在後面,玄清為了甄嬛,和甄嬛交換了酒杯,喝下了毒酒,為了保住甄嬛的命。玄清死後,葬禮上,浣碧撞棺而死,而且當時並未斷氣,還剩一口氣,爬進了玄清的棺材裡。。。
9. 後宮甄嬛傳小說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就算是諸多抄襲,拼湊,也還是得說這是本史詩式巨作了。至少,在我心中分量蠻重的。
始終記得剛看第一本時的心情。覺得作者文筆很好的同時,心裡預測這又是一個女人苦苦掙扎最終成為皇帝唯一真愛的故事。可是,故事的發展卻越來越超出我的預料。
首先,甄嬛的性格,絕不是典型女主角的純良無害。其它的書,就算女主再怎麼聰明,心地也還是善良的;但這個甄嬛,真的不能簡單用好壞區分,應該說是一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十倍奉還的人,很厲害很懂得保護自己。當然,她不是萬能,她也會失算。她最大的失算便是錯信君王,錯愛君王。直到第三部,我都還是堅信玄凌有天會成為甄嬛的一心人,像所有小說一樣。但是到了第三部末,卻給我一晴天霹靂的打擊,徹底懵了。原來一直只是替身,一旦撕破臉,就什麼都不是。玄凌可以那麼毫無惋惜地把她丟棄。我真是瘋了……
然後第四部,很多人認為是狗尾但我覺得是偉大轉機的一部,甄嬛和玄清相知相戀了……啊……這才是真正的良人。流大給了他們整一部,但也只有這一部了,從此蕭郎是路人。她又給我晴天霹靂的打擊,在我以為她可以這樣在宮外與真愛共度一生時,給我狠狠一打擊。哼,我就知道,甄嬛的命才開始。哎哎唉……唯有忍著劇痛陪著她受虐了。
第五部,我看得最粗的一部。這部是甄嬛回宮和一班新人鬥法。甘露寺這么一來回,宮中已千年。整一部重心就在於扳倒新人,重樹第一地位。最終,當然成功啦。因為她懷著孕,感情戲不多。
第六部,等了好久才看到的。因為開始看得晚,前五部是一口氣讀完的,直到這一本,才是一天天等待著的。然後,一字一句地看,看到肝腸俱斷,心如死灰。好吧,玄凌那邊是沒指望了,花心大蘿卜一個,最最薄情最最濫情最最狠情……徹底失望從他對玉嬈的妄想開始,媽的……至於玄清,真是欲哭無淚了。
第七部,今晚毫無抱希望地搜,居然搜出一大堆。斷斷地看一些章節,基本掌握了劇情。真的不敢再細看了,最終是曲終人散,玉石俱焚,只剩下甄嬛一個空落落的軀殼在後宮蒼老。玄清的死讓我完完全全絕望了。那麼干凈的清河王吖,全書最干凈的人了。就那麼死了。不過在這里還是得感謝流大最後的仁慈,讓他死在甄嬛懷里,最後一刻只有他們兩個,聽到了甄嬛自稱是他的妻子,知道了予函靈犀雪魄是自己的骨肉 。這是最後的安慰了。
然後甄嬛死了,活下來的只是皇貴妃。一心要復仇,再無愛的皇貴妃。玄凌死的那幕,我又解恨又痛苦。他再千般壞萬般狠,心裡終究還是記著他的一分好。我們是,恨他入骨的甄嬛又何嘗不是。那是她用了最好的年華最純粹的情感真心愛過的男人。當用殘忍的言辭一寸寸鞭打他時,她的心裡也不盡然全是復仇的快感吧,否則她最後也不會落淚,也不會有心被整個蠶食的感覺。此時的甄嬛,竟是什麼也沒有了,連恨也沒了。
這部書所有的人,到頭來,除了玉嬈和九王,竟都是徹頭徹尾的悲劇。掩卷長歌啊……
10. 甄嬛傳小說結局是什麼
甄嬛傳的結局是雍正被甄嬛活活氣死,甄嬛扶持弘歷當皇帝,甄嬛被尊為版太後,電視劇的最後來了權段回憶殺,甄嬛回憶自己在宮中的很多事情,很明顯,甄嬛雖說被尊為太後,但是她過的仍然不快樂,她失去了自己最親的姐妹眉庄,失去了自己最信任的奴婢流朱和浣碧,失去了自己最愛的人允禮,甄嬛孤身一人活到了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