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描寫人物外貌的段落 【中外名著】
1、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紅樓夢》
2、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紅樓夢》
3、這張臉上尖尖的下巴和四方的牙床骨,是很引人注意的,她那雙淡綠色的眼睛純凈得沒有一絲血色,配上烏黑的睫毛和翹起的眼角,顯得韻味十足,上面是兩條墨黑的濃眉斜在那裡,給她木蘭花般白皙的肌膚劃上十分分明的斜線,這樣白皙的皮膚對南方婦女是極其珍貴的。——《亂世佳人》
4、老人消瘦憔悴,脖頸上有些很深的皺紋。腮幫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陽在熱帶海面上的反光所造成的良性皮膚病變。褐斑從他的兩側一直蔓延下去,他的雙手常用繩索拉大魚,留下了刻得很深的傷疤。但是這些傷疤中沒有一塊是新的。他們像無魚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蝕的地方一樣古老——《老人與海》
5、宜嗔宜喜春風面,偏宜貼翠花鈿。宮樣眉兒新月偃,斜侵入鬢邊。未語前先靦腆,櫻桃紅綻,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恰便似嚦嚦鶯聲花外囀,行一步可人憐。解舞腰肢嬌又軟,千般裊娜,萬般旖旎,似垂柳晚風前。——《西廂記》
『貳』 名著里描寫人物外貌的精彩片段
1.《紅樓夢》
黛玉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3樓說的「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是俄藏本所寫 現存俄羅斯彼得堡東方研究所。而我和一樓所寫是我們大家常看的高鶚所修改訂 程乙本紅樓夢 書中所著)
「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
寶釵
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
「頭上挽著漆黑油光的(「髻」上半部+賛)兒,蜜合色棉襖,玫瑰紫二色金銀鼠比肩褂,蔥黃綾棉裙,一色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不施脂粉,不簪釵環。肌膚「……我們家的姑娘們不算,外還有兩位姑娘,真是天下少有!……怕這氣兒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氣兒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
2.《西遊記》
孫悟空,又名美猴王、齊天大聖。系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迸裂見風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佔山為王三五百載。後歷經八九載,跋山涉水,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拜菩提祖師為師,習得七十二變化之本領。此後,孫悟空大鬧天宮,自封為齊天大聖,被如來佛祖壓制於五行山下,無法行動。 五百年後唐僧西天取經,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經觀世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兩次三番被師傅唐僧誤解、驅逐。終於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孫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戰勝佛。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勇敢、忠誠,疾惡如仇,在中國文化中已經成為機智與勇敢的化身。
唐僧,小說里的唐僧是虛構的人物,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玄奘法師是有區別的。小說里的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法號玄奘。他是遺腹子,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他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唐朝皇上選定,前往西天取經。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名玄奘法師,號三藏,俗姓陳。原為佛祖前的金蟬投胎。在生化寺出家。
豬八戒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罰下人間,但錯投了豬胎,長成了豬臉人身的形狀。在高老莊搶占民女。豬八戒的兵器是九齒釘鈀。豬八戒只會三十六種變化。
3。《水滸傳》
天微星九紋龍 史 進 華州府華陰縣史家村人。莊主子弟,自幼習武,身刺九條青龍,手使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因與少華山好漢來往,為華陰縣捉拿,燒莊上山落草。宋江大鬧西嶽華山後同上樑山入伙,為山寨馬軍頭領八驃騎兼八先鋒使之一。
天孤星花和尚 魯智深 原名魯達,關西軍漢,系渭州經略府提轄。拳打鎮關西後逃至五台山出家,取法名智深。大商店野豬林後和楊志同上二龍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後上樑山義入伙,為山寨步軍十一頭領之一。
天雄星豹子頭 林 沖 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為奸臣高俅父子謀害,刺配滄州,火燒草料場後,由柴進薦上樑山。後因晁蓋上山火並王倫。為山寨五虎將之一。
4.《三國演義》
關羽
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
劉備
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
『叄』 名著上人物外貌描寫的句子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林黛玉出場外貌描寫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賈寶玉出場外貌描寫
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綉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帶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官絛,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褃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王熙鳳出場外貌描寫
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後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身穿一領單綠羅團花戰袍;腰系一條雙獺背銀帶;穿一對磕爪頭朝樣皂靴;手中一把摺疊紙西川扇子;生的豹頭環眼,燕領虎須,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
————林沖外貌描寫
頭里芝麻羅萬字頂頭巾;腦後兩個太原府扭絲金環;上穿一領鸚哥綠絲戰袍;腰系一條文武雙股鴉青;足穿一雙鷹爪皮四縫干黃靴;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落腮鬍須,身長八尺,腰闊十圍。
————魯智深外貌描寫
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王,真是人間歲神。
————武松外貌描寫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如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關羽外貌描寫
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面如冠玉,唇若塗脂。
————劉備外貌描寫
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諸葛亮外貌描寫
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張飛外貌描寫
尖嘴縮腮,金睛火眼。頭上對苔蘚,耳中生薜蘿。鬢邊少發多青草,頷下無須有綠莎。眉間土,鼻凹泥,十分狼狽;指頭粗,手掌厚,塵垢余多。還喜得眼睛轉動,語言雖利便,身體莫能挪。正是五百年前孫大聖,今朝難滿脫天羅。
————「齊天大聖」孫悟空外貌描寫
卷臟蓮蓬吊搭嘴,耳如蒲扇顯金睛。獠牙鋒利如鋼銼,長嘴張開似火盆。金盔緊系腮邊帶,勒甲絲絛蟒退鱗。手執釘耙龍探爪,腰挎彎弓月半輪。糾糾威風欺太歲,昂昂志氣壓天神。
————豬八戒外貌描寫
骨清神爽容顏麗,頂結丫髻短發鬅。道服自然襟繞霧,羽衣偏是袖飄風。環絛緊束龍頭結,芒履輕纏蠶口絨。豐采異常非俗輩,正是那清風明月二仙童。
————五庄觀兩小童外貌描寫
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塗朱一表才。鬢挽青雲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戰裙巧綉盤龍鳳,形比哪吒更富胎。雙手綽槍威凜冽,祥光護體出門來。哏聲響若春雷吼,暴眼明如掣電乖。要識此魔真姓氏,名揚千古喚紅孩。
————紅孩兒外貌描寫
次日天未明,劉姥姥便起來梳洗了,又將板兒教訓了幾句。那板兒才五六歲,一無所知,聽見帶他進城逛去,便喜得無不應承。於是劉姥姥帶他進城,找至寧榮街。來到榮府大門石獅子前,只見簇簇轎馬,劉姥姥便不敢過去,且撣了撣衣服,又教了板兒幾句話,然後蹭到角門前。只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說東談西呢。劉姥姥只得蹭上前來問道……。
————劉姥姥外貌描寫
通過這段描寫,我們可以看到劉姥姥進榮國府前既激動又害怕的樣子。為了平靜自己的心情,她「撣了撣衣服」,並且「又教了板兒幾句話」,連用兩個「蹭」字把劉姥姥走路的情形勾勒得一清二楚,一系列的動作表現了劉姥姥此時緊張遲疑、小心翼翼的心理狀態,塑造出一個活脫脫的未經世面的農村老太婆的形象。
黛玉方進入房時,只見兩個人攙著一位鬢發如銀的老母迎上來,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見時,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當下地下侍立之人,無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個不住.一時眾人慢慢解勸住了,黛玉方拜見了外祖母.____此即冷子興所雲之史氏太君,賈赦賈政之母也.當下賈母一一指與黛玉:"這是你大舅母,這是你二舅母,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婦珠大嫂子."黛玉一一拜見過.賈母又說:"請姑娘們來.今日遠客才來,可以不必上學去了."眾人答應了一聲,便去了兩個.
————對賈母的描寫
『肆』 摘抄名著人物描寫片段(300字左右)
根據巴爾扎克自己在小說末章節附註明的日期,《歐葉妮·格朗台》完成於一八三三年九月。但是巴爾扎克在一八三三年十一月二十日給韓斯卡夫人的信中訴苦說:他的《歐葉妮·格朗台》還差一百頁沒有寫完。我們能否作這樣的推測:九月完成的是小說的初稿,到十一月巴爾扎克還在修改或重寫。巴爾扎克是慣於在印刷廠的校樣上修改原稿或重寫的,有時竟多達十五、六次。他把一篇作品歷次修改的校樣訂在一起,作為厚禮送給知心朋友保存;他說:「這是我繁重勞動和忍性求精的證據。」《歐葉妮·格朗台》想必也經歷了同樣的周折。不過可以肯定:小說在一八三三年十二月已經改畢,因為那年聖誕節巴爾扎克應邀赴日內瓦與韓斯卡夫人一家見面,行前他曾致函韓斯基先生,問他可不可以把近作《鄉村醫生》和《歐葉妮·格朗台》兩書的原稿呈韓斯卡夫人惠存。
一八三三年對於巴爾扎克來說無論在創作上還是在生活上都是關鍵的一年。在生活上,那年聖誕他與韓斯卡夫人暗中定情;在創作上他發現了一個秘密。那年九月,也就是《歐葉妮·格朗台》初稿完成的時候,他向妹妹自信地宣告:「我要統治歐洲文壇了,而且不會受到挫折!我只須再努力奮斗兩年,就能超越一切企圖束縛我的手腳、阻礙我前進的人!」①他的自信產生於他醞釀已久的一個巨大的設想:他想把已寫的和將寫的全部作品合成一個「整體建築」,他稱這個建築為「我的瑪德萊娜大教堂。」一八三四年十月二十六日,他在給韓斯卡夫人的信中把這個設想具體化為宏偉的計劃:
他的「瑪德萊娜」將由三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風俗研究』將全面反映社會現狀——社會結出的各種果。……第二部分是『哲理研究』……解釋產生這些感情與形成這種生活的原因,說明社會與人賴以存在的條件。……繼因果之後還要有『分析研究』……因為列舉了「果」,分析過「因」之後,就該著手探討原則了。……所謂原則,就是作者本人。」②正如安德烈·莫洛亞所說,巴爾扎克在一八三二年前一直分別在兩個領域探索。一個領域是寫哲理小說,如《驢皮記》、《路易·朗貝爾》,另一個領域是《私人生活場景》。自一八三二年起,他實現了兩者的結合。斯蒂汶·茨威格認為促成這兩者結合的,是他發現了一個秘密,那就是「如果能從確當的視角觀察當代的生活,也能寫出新鮮活潑、內容豐富的作品。重要的不是題材和布局,而是內在的動力……動力不存在於文風和結構,而是存在於人物描寫本身。」③換句話說,過去,在講故事的人和思想家之間,站著一個現實生活的觀察家,而現在,這個觀察家能夠用具體生活來裝載自己的思想和講出動人的故事。據斯蒂汶·茨威格分析,巴爾扎克在這方面的第一個成功是《夏倍上校》,第二個成功則是《歐葉妮·格朗台》。
『伍』 人物語言描寫片段(小說名著中的)
在語言藝術上,《水滸傳》直接繼承和發展了說話人話本的藝術傳統,它的語言以北方話為基礎,經過加工而成為一種成熟的書面語言。無論敘事、寫人,或人物對話,寥寥幾筆,就神情畢肖。語言明快、洗煉、形象,表現力極強。如武松疑心哥哥死得不明,尋何九叔說話一節:
……武松卻揭起簾子,叫聲:「何九叔在家么?」這何九叔卻才起來,聽得是武松來尋,嚇得手忙腳亂,頭巾也戴不迭,急急取了銀子和骨殖藏在身邊,便出來迎接道:「都頭幾時回來?」武松道:「昨日方回到這里,有句話閑說則個,請挪尊步同往。」何九叔道:「小人便去。都頭且請拜茶。」武松道:「不必,免賜。」兩個一同出到巷口酒店裡坐下,叫量酒人打兩角酒來。何九叔起身道:「小人不曾與都頭接風,何故反擾?」武松道:「且坐。」何九叔心裡已猜八九分,量酒人一面篩酒,武松更不開口,且只顧吃酒。何九叔見他不做聲,倒捏兩把汗,卻把些話來撩他。武松也不開言,並不把話來提起。酒已數杯,只見武松揭起衣裳,颼地掣出把尖刀來,插在桌子上。量酒的都驚得呆了,那裡肯近前。看何九叔面色青黃,不敢吐氣。武松捋起雙袖,握著尖刀,指何九叔道:「小子粗疏,還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你休驚怕,只要實說,對我一一說知武大死的緣故,便不幹涉你!我若傷了你,不是好漢!倘若有半句兒差,我這口刀立定教你身上添三四百個透明的窟窿!閑言不道,你只直說我哥哥死的屍首,是怎地模樣?」武松道罷,一雙手按住胳膝,兩隻眼睜得圓彪彪地,看著何九叔。
這里的描述就同生活本身的節奏一樣,先寫武松到何九叔家,如何揭簾子進去,相互寒暄;繼而寫二人同到酒店坐下,打酒,喝酒;再寫武松掣出尖刀,向何九叔發問。人物的介紹和刻畫、事件的進展過程,皆一目瞭然。尤其寫武松把尖刀插在桌上時,何九叔「面色青黃,不敢吐氣」,量酒的「驚得呆了」,武松「一雙手按住胳膝,兩隻眼睜得圓彪彪地」,筆墨不多,卻將人物的心理和神態活脫脫表現出來。《水滸傳》有些地方是能由說話看出人來的,說明它的人物語言達到了極高的個性化程度。如李逵初見宋江時,第一句話就問戴宗:「哥哥,這黑漢子是誰?」戴宗讓他拜宋江時,他道:「若真個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閑人,我卻拜甚鳥!節級哥哥,不要賺我拜了,你卻笑我!」當知道確是宋江後,他拍手叫道:「我那爺!你何不早說些個,也叫鐵牛歡喜!」說完撲倒身子便拜。只這數句話,就使李逵粗率而天真可愛的性格躍然於紙上,聞其聲口,如見其人。
《水滸傳》是在傳說故事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長篇小說,在成書過程中內容情節不斷增飾,由簡到繁,最後以眾英雄紛紛走上樑山聚義、受招安、征遼、平方臘、被奸臣謀害為情節主線,結撰成書,因此,全書在結構上具有相對獨立與整體一致相結合的特點。書中人物與情節的安排,主要是單線發展,每組情節又有相對的獨立性。各個相對獨立的人物故事根據聚義這條主線連結在一起。一個人物故事,就是一個人物性格的發展史,如武松的故事、林沖的故事、宋江的故事、盧俊義的故事等都具有這個特點。《水滸傳》在結構上的這種獨特性,較好地表現了全書的內容與思想。
『陸』 名著人物神態描寫片段
1、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紅樓夢》
2、黛玉剛進賈府,正和賈母等談論著自己的體弱多病和吃葯等事,「一語未了,只聽後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紅樓夢》
3、忽見丫鬟話未報完,已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鍛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
4、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 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絛,系著一塊美玉。
5、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 倒像在那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見這寶玉向賈母請了安,賈母便命:"去見你娘來。 "
6、寶玉即轉身去了,一時回來,再看,已換了冠帶:頭上周圍一轉的短發,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發,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角,身上穿著銀紅撒花半舊大襖,仍舊帶著項圈,寶玉,寄名鎖,護身符等物。
7、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綾褲腿,錦邊彈墨襪,厚底大紅鞋,越顯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極好,卻難知其底細。——《紅樓夢》
(6)名著小說的人物描寫擴展閱讀:
神態是人的一種行為,指人臉各部分的動作和變化,人們常說:「臉是人感情的晴雨表。」這說明了神態與人物思想感情的關系是極為密切的,內心活動常常從人的臉部顯示出來的。
一個人心裡高興,往往就喜上眉梢;內心得意,就眉飛色舞,心裡擔憂,往往滿臉愁容,內心痛苦,就雙眉緊皺,神態描寫,就是指描寫人物臉部的細微的表情和姿態。
要寫好人物的神態,就要仔細觀察人物神態的細微變化,比如笑,「微笑」是反映發自內心的喜悅,「歪起個嘴笑」是表示心懷鬼胎,不懷好意,「張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現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現笑得痛快,可見只有觀察清楚各種神態的特點,才能在描寫神態中反映不同的意義。
描寫神態,還可以採用逐步深入描寫的方法,寫出人物神態、表情的發展變化,採用這種描寫方法,既要注意前後聯系,又要前後有變化。
這樣,文章才能前後連貫,但是這種變化, 要自然、恰當,不能使讀者看了有不協調的感覺,有時要對變化的原因作必要的說明。
『柒』 文學名著中描寫人物的句子
《名人傳》——《貝多芬傳》
他身材不高、十分強壯,具有運動員版似的強健骨骼權;一張褐色的寬臉膛,人只有在年邁的時候才會面色蠟黃,病怏怏的,尤其是冬天,他呆在家裡,不去田野上時。他前額很高,且十分寬闊,濃密漆黑的頭發就像從來不曾用梳子梳理過,毛發豎立,就像「美杜莎頭上盤著的蛇」,眼睛裡充滿了一股奇異的力量,讓每一個望見它的人全會感到震驚;可是許多人都看不出它細微的不同之處。因為一雙眼睛從一副悲哀而豪壯的褐色面孔上射出一道無禮的光芒,人們通常都認為眸子是烏黑的,實際上並非烏黑的,而是藍灰色的。這雙不大,但凹進去的眼珠激動或憤怒的時候會忽然變大,在眼眶中轉來轉去,表現出它們包含著的一種奇異真理的整個思想。它們經常憂郁地望著天空。鼻頭寬大短方,一張獅子臉,一張秀氣的嘴,不過下唇凸出,超過上唇。牙床尖利,好像也可以咬開核桃。右下頦有個深酒窩,讓面孔看起來極不協調。
『捌』 中外名著中描寫人物的片段有哪些
一、肖像描寫
更恰當地說,他整個人就是一幅怪相,一個大腦袋,紅棕色頭發豎起,兩個肩膀之間聳著偌大的駝背,與其相對應的是前面雞胸隆凸。大腿與小腿七扭八彎,不成個架勢,兩腿之間只有膝蓋才能靠攏,從正面看去,活像兩把月牙形的大鐮刀,只有刀把接合在一起,寬大的腳板,巨大無比的手掌,而且這樣一個畸形身軀,卻有著一種難以描狀的可怕體態:精力充沛,矯健敏捷,勇氣非凡。
——雨果《巴黎聖母院》
[簡析] 先概述卡西莫多整個人就是一幅怪相,然後按照由頭部到軀干到四肢的順序具體刻畫了一個奇醜無比的卡西莫多形象。透過奇醜的外在形象,作者還洞察到難以描摹的內在氣質:精力充沛,矯健敏捷,勇氣非凡。
二、服飾描寫
我的心稍微平靜了一點兒,我才注意到,我們的老師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綉邊的小黑絲帽。這套衣帽,他只在督學來視察或者發獎的日子才穿戴。
——都德《最後一課》
[簡析] 韓麥爾先生穿上那套漂亮的禮服,是為了紀念這最後一課!是用來表示對就要失去國土的敬意。寥寥幾筆,一套衣帽,彰顯了人物高貴的愛國品質。
[簡析] 韓麥爾先生穿上那套漂亮的禮服,是為了紀念這最後一課!是用來表示對就要失去國土的敬意。寥寥幾筆,一套衣帽,彰顯了人物高貴的愛國品質。
三、心理和語言描寫
(一)朱老忠在一邊看著,他想:「不回家鄉吧,死想家鄉,總覺得只要回到家鄉,吃糠咽菜也比流落在外鄉好。可是一回到家鄉呢,見到幼年時的老朋友們,過著煙心的日子,又覺得心眼裡難受。」心裡說:「知道是這個樣子,倒不如老死在關東,眼不見為凈,也就算了。」轉念又想到:「在關東有在在關東的困難,天下老鴉一般黑!闖吧,出水才看兩腿泥!」他覺得肩頭更加沉重了,祖輩幾代的新仇舊恨,壓在他身上。
(二)朱老忠聽到這一刻,直著眼睛愣了一刻,說:「不要著急,慢慢來吧,我就是為咱這窮哥們來的,不是的話我還不回來呢!目前他在馬上,咱在馬下,早晚他有下馬的一天。出水才看兩腿泥!」
——梁斌《紅旗譜》
[簡析] 「出水才看兩腿泥」是主要人物朱老忠的口頭禪。這句口頭禪在小說中多次出現,反復出現,看似不經意,其實鮮明體現了他的深謀遠慮和堅韌頑強。它是典型人物的典型語言。
「為朋友兩肋插刀」是朱老忠的生活信條,這里「看到幼年的朋友過著煙心的日子,心裡在難受」及「我就是為咱這窮哥們來的」等都表現了人物的正直無私、慷慨仗義的精神。
「吃糠咽菜」「煙心的日子」「眼不見為凈」「下馬」這些涵蓄了濃厚民族風格的詞語鮮明地體現了朱老忠這一人物的民族性、階級性。
四、神態和動作描寫
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著牆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
——都德《最後一課》
[簡析] 動詞「哽」「呆」「靠」及「臉色慘白」生動傳神地表達出韓麥爾先生悲憤不能自已,難以言表,從而烘托出其高尚的愛國情操。
五、側面描寫
諦聽著這場有趣的談話,列文一直在欣賞她:她的美貌、聰明、良好的教養再加上好的單純和真摯。她一邊傾聽一邊談論,而始終不斷想著她,她的內心生活,極力猜測她的心情。而她,以前曾經那樣苟刻地批評過她,現在卻以一種奇妙的推理為她辨護,替她難過,而且生怕弗龍斯基不十分了解她。
…… ……「一個多麼出色、可愛、逗人憐惜的女人!」她和斯捷潘阿爾卡奇走到嚴寒的空氣里的時候,她這樣想。
——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簡析] 借列文——直接觀察者的眼光和感受來安娜,讓安娜在讀者面前呈現自己的一個側面,不同側面積累成一個立體的以至多角度形象。同時,這些直接觀察者由主觀的不同角度看到不同側面,何者真實,何者片面,由於作者不置一詞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像餘地,又給這一形象蒙上一層迷霧,客觀上增添了人物的可讀性。
六、對比描寫
奧本海默和鄧稼先分別是美國和中國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各是兩國的功臣,可是他們的性格和為人卻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他們走向了兩個相反的極端。
奧本海默是一個拔尖的人物,鋒芒畢露。他二十幾歲的時候在德國哥廷根鎮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寫的自傳中說研究生奧本海默常常在別人做學術報告時(包括波恩做學術報告時)打斷報告,走上講台拿起粉筆說:「這可以用底下的辦法做得更好……」我認識奧本海默時他已四十多歲了,已經是婦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斷別人的報告,使演講者難堪的事仍然時有發生。不過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歡他的人也不少。
鄧稼先則是一個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談話幾分鍾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實的人。他真城坦白,從不驕人。他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認識的知識分子當中,包括中國人和外國人,他是最具有中國農民的朴實氣質的人。
——楊振寧《鄧稼先》
[簡析] 奧本海默是美國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是美國的功臣,鄧稼先是中國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是中國功臣,這是對比;奧本海默,鋒芒畢露,鄧稼先忠厚平實,這又是對比。種種對比說明鄧稼先是最有中國農民朴實氣質的,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
『玖』 求文學名著中的人物描寫較精彩的一段並賞析
子夜》
片段一:
……吳蓀甫獰起眼睛看了屠維岳一會兒。屠維岳很自然很大方的站在那裡,竟沒有絲毫局促不安的神氣。能夠抵擋吳蓀甫那樣尖利獰視的職員,在吳蓀甫真還是第一次遇到呢;他不由得暗暗詫異。他喜歡這樣鎮靜膽大的年青人,他的臉色便放平了一些。吳蓀甫略欠著身體問,一對尖利的眼光在這年青人的身上霍霍地打圈子。屠維岳鞠躬,卻不說話;他毫沒畏怯的態度,很坦白地也回看吳蓀甫;他站在那裡的姿勢很大方,他挺直了胸脯;他的白凈而精神飽滿的臉兒上一點表情也不流露,只有他的一雙眼睛卻隱隱地閃著很自然而機警的光芒。……
【評析】一個鎮定的走狗。說起走狗,人們往往會想起搖尾乞憐,屠維岳卻是獨特的「這一個」。他要用不卑不亢的態度和「鬥眼」的方式來贏得吳蓀甫的賞識和提拔,他的聰明就在於這種不動聲色。第一次拜會主子,他要冷靜揣測主人的性格,任何輕舉妄動都將會毀了自己的前程。面對主子尖利的目光,他沒有辯解、迴避,他用大極拳似的陰柔加以回擊,他不能給主幹留下糊塗不中用的印象,用自然而機警的目光告訴吳蓀甫,「我」是一位能幹出眾的「大將軍」。功夫不負有心人,屠雄岳以自己鎮定的態度和機警的眼神贏得了主子的「芳心」,擔負了吳蓀甫要做而又不能親自去做的勾當,成為一條忠於主子的走狗。
『拾』 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描寫
《水滸傳》(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豹子頭誤入白虎堂)林沖出場:
智深聽得,收住了手看時,只見牆缺邊立著一個官人,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後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身穿一領單綠羅團花戰袍;腰系一條雙獺背銀帶;穿一對磕爪頭朝樣皂靴;手中執一把摺疊紙西川扇子;生的豹頭環眼,燕領虎須,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口裡道:「這個師父端的非凡,使得好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