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人物和環境小說

人物和環境小說

發布時間:2021-09-04 11:50:39

1. 小說的環境與人物之間的關系

環境襯託人物,比如悲傷啊 最好就是環境凄慘 下雨。暴風。
也可反面襯托,比如 男主女主在一起的時候 突然天空很不作美。下雨。暴風。~

2. 怎麼描寫小說中的人物及環境表現人的心理活動

1.小說的定義
小說是一種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主題思想的敘事性文學體裁.
小說的三要素:人物,環境和情節.
2.小說的分類
按篇幅的長短和容量的大小,分成長篇小說(十幾萬字以上),中篇小說(三四萬到十幾萬),短篇小說(三四萬字)和微型小說.
按反映的內容不同可分為歷史小說,科幻小說,偵探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和紀實小說等.
3.小說的特徵
①不受時空和真人真事的限制,藉助虛構和想像,綜合地利用各種藝術手法細致地刻畫人物性格.
②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節和矛盾沖突.
③全面展示人物活動的社會環境和生活環境.
④表達方式靈活多樣.
二,短篇小說
1.短篇小說的定義
短篇小說是一種人物,情節比較單純,場景具體,篇幅短小的小說.
短篇小說以反映人生的橫截面為其顯著的特點,而與長,中篇小說明顯地區別開來.它多選取生活中最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或側面作為描寫對象,情節單一,場面集中,著重刻畫一兩個人物.
2.短篇小說的特點
①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短篇小說情節單一,內容單純,篇幅較短,因此它不能展開廣闊復雜的生活畫面和人物,情節關系.
但短篇小說卻能以小見大,在較短的篇幅中展示深刻的思想內含."在巍峨燦爛的巨大的紀念碑底的文學之旁,短篇小說也依然有著存在的充足的權利.不但巨細高低,相依為命,也譬如身入大伽籃中,但見全體非常宏麗,眩人眼睛,令觀者心神飛越,而細看一雕欄,一畫礎,雖然細小,所得卻更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體,感受遂愈加切實,因此那些終於為人所注重了.""只傾刻間,而仍可借一斑而略知全豹,以一目盡傳精神."(魯迅《三閑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小引》)
短篇小說這一特點要求作者要做到以下幾點:
A.精選典型材料
B.挖掘出小事件中的大道理
C.要含蘊內潛,不須全盤托出.
②情節單純,人物集中
短篇小說情節單純,線索清楚,場景簡潔,一般抓住一條主線來展開情節,不可植蔓過多."單純,對短篇小說來說,比長短更重要.短篇小說如果有兩三個頭緒,可以說是不成功的."
(林斤瀾《小說說小》)
也有的短篇小說設計了兩條線索,但只能突出一條主線.魯迅的《葯》是一例.
短篇小說人物不宜太多,人物關系也盡量集中.集中力量突出一二人物的性格中的主要特徵,不可面面俱到,展示人物性格的全貌.
3.短篇小說的寫作要領
①善於感受,精於構思
短篇小說的題材往往比較細瑣,是生活中的小事件.這就要求在構思的時候善於抓住核心材料.生活中的一個精彩的故事,一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一個美好的畫面,深埋於心的一點回憶,情緒,印象觸發打動了作者,作者對它產生了深刻的感受和領悟,這些東西往往成為觸發構思的核心材料.由此出發,再進一步虛構,開掘生發,由小到大,由點到面,從而進入藝術構思.
截取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是短篇小說構思中的重要一環.短篇小說容量有限,展示的生活面不宜過大,需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要求精心截取人物最具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茅盾說:"短篇小說主要是抓住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說明一個問題或者表現比它本身廣闊得多, 也復雜得多的社會現象的. "(《試談短篇小說》,見《鼓吹集》)
截取生活片斷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橫切,指截取人物在較短時間里具有典型意義的生活橫斷面,情節,畫面都很集中.大多數短篇小說都是以這種形式來構思的,比如《一件小事》,《鄉場上》,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
一種是直綴,是從較長的時間中,截取人物的幾個重要生活片斷組接起來,連綴成篇,以展現人物的遭遇和命運.比如莫泊桑的《項鏈》,老舍的《月牙兒》,魯迅的《祝福》……
巧妙設置情節
1.情節的含義和意義
所謂情節就是人物性格的發展史或是人物活動的軌跡.
情節是小說必不可少的要素:它是展示人物性格的基礎;它是揭示人物與人物關系的依託;它是結構小說形態的重要依據.
2.對小說情節的基本要求
a.真實――情節必須反映符合生活本質的藝術真實,一是要求情節內含的矛盾真實,二是要求細節的真實.
b.完整――有頭有尾,連貫完整,有始有終.
c.生動――豐富多采,曲折緊張,扣人心弦.
3.構思,安排情節的藝術手法
第一,緊扣人物,突出性格
情節是人物活動的歷史軌跡,不同人物具有不同的性格,也有不同的行為方式.因此,在構思情節時,必須充分尊重人物的個性讓他自己去選擇他特有的故事和情節,不能因情節而扭曲性格.
在眾多的故事中,要重點寫那些對展示人物性格有利的情節.
第二,一點因由,生發出去
無窮無盡的發展著的事物和現象,各具特點而又互相聯系,作家置身其中,感受多端,卻往往被其中的某一點吸引,產生強烈的創作慾望.然後由此一點出發,多方聯想,開掘,生發加工,構思出完整的情節.
"所寫的事跡,大抵有一點見過或聽到過的緣由,但決不全用這事實,只是採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發開去,到足以幾乎完全發表我的意思為止."(魯迅:《我怎樣做起小說來》)
第三,綜合虛構,優選典型
在大量素材中,作者進行反復選擇,沙裡淘金,把最有價值的情節優選出來,然後進行改造,加工,補充,使之成為具有典型意義的情節.
故事情節的典型化原理與人物典型化的原理是一致的.
塑造人物,突出典型
1.人物在小說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物是小說的核心.小說就是通過對人物及其活動的敘述,描寫來表現主題,展開情節,從而感染讀者,影響讀者.因此,塑造人物是短篇小說的命脈."塑造人物是創作的首要任務."(沙汀《短篇小說我見》《人民文學》1979年12期)(可以從主題的表現,小說三要素間的關系等方面來講述人物塑造的重要性)
2.人物性格刻畫的要求
第一,要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
社會生活中絕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鮮明獨特的個性是指人物生動活脫,有血有肉,呼之欲出,是不同於其他任何人的"這一個".不僅要寫出人物的外部特徵,同時還要展現它的內部世界.
"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麼,而且表現在他怎樣做."(恩格斯致斐・拉薩爾的信)
第二,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
獨具個性的人物性格只有涵概較為廣富的社會內容,才具有普遍性,典型性,這樣的人物才有深遠的社會價值.
第三,性格要作多方面的描寫
小說中的人物和任何事物一樣是一個矛盾對立的統一體,他帶著各種各樣的願望並將它們表現於動作.只有多方面描寫人物性格,才能塑造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片面描寫人物性格,把人物神化或鬼化,絕無生命力.在多方面描寫人物性格時,又需著重表現其性格的主要特點,造成性格的統一和完整性.(可以《孔以已》為例)
第四,性格要有發展
人物性格有依一定的社會條件而演變.小說的人物塑造通常要表現性格的成長和演變,使其主要性格特點顯得更清晰.
短篇小說由於篇幅的限制和取材的特點,不應強調它描寫性格發展的歷史過程.但是,它在創造鮮明,豐滿的人物性格時,著力表現性格的發展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尤其是截取人物一生中幾個關鍵片斷來反映人物命運的短篇,常使人物性格有明顯的發展.(比如《祝福》中祥林嫂)
3.人物典型化的方法
首先要弄清楚典型性的含義.性格的典型性不是先個性化再概括或反之,而是兩者同時進行的過程.在對生活素材進行概括的時候,注意集中富有特徵的生動細節.
典型化有兩種方法:
一是以真人作模特兒,即以某個生活原型為基礎,吸取其他類似的生活素材使人物血肉豐滿,個性突出,成為典型人物.柳青說:"由模特兒變成作品裡的人物,這就是創作的主要過程."(柳青《創作經驗談》
一是"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魯迅說:"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腳色."
高爾基說:"假如一個作家能從20個到50個,以至從幾百個小店鋪老闆,官吏,工人中每個人身上,把他們最有代表性的階級特點,習慣,嗜好,姿式信仰和談吐等等抽取出來,再把它們綜合在一個小店鋪老闆,官吏,工人的身上,那麼這個作家就能用這種手法創造出'典型'來,而這才是藝術."(高爾基《談談我是怎樣學習寫作》)
刻畫人物形象的具體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紹的是其中的一些:
對比法:也稱對照法.通過人物與人物的對比描寫,使人物形象鮮明地突現出來.比如,《一件小事》中"我"和車夫的對比.還有下面的材料:
故事影片《紅色娘子軍》描寫瓊花和紅蓮結伴去參加娘子軍,做的是同一件事,但在怎麼做上顯示了不同性格.這里,作者在性格的對比中為我們作了精確的個性描寫,值得我們學習.
吳瓊花是南霸天的女奴,面對著南霸天的皮鞭和水牢,她的回答是"跑!看不住就跑!"紅蓮也不滿非人的生活,但她並不象瓊花那樣,而是很有心計地選擇公公婆婆進城燒香的時機,並且還用腰帶布包頭,女扮男裝,然後出逃.同樣是逃跑,不同性格特點的人,就有不同的逃跑方式.
烘雲托月法:多方映襯,烘托以突出主要人物,即所謂"眾星捧月","綠葉襯紅花"的手法.金聖嘆評《西廂記》:"欲畫月也,月不可畫,因而畫雲.畫雲者,意不在雲也.意不在雲者,意固在月也."
鋪墊法:先作人物,事物,景物描寫以襯托出主要人物.這種手法多用於描寫尚未出場的主要人物或重要人物.《老殘游記》中"明湖居聽書"一節,先寫琴師不凡的演技和黑妞的美妙歌喉,為白妞的出場和表演做好鋪墊.
轉折法:描寫特定環境中人物性格由一面突然轉向另一面,以揭示人物的本性真情.如契訶夫《變色龍》中的主人公.
渲染法:用環境氣氛的渲染來代替正面描寫以突出中心人物.《三國演義》第五回"關公溫酒斬華雄"
誇張法:把人物性格的某些特徵加以誇張,放大,使人物性格鮮明突出.如《三國演義》中張飛喝斷當陽橋
反復法:顯現人物性格的細節多次出現以突出人物形象的某一特徵.如《風波》中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口頭禪.
夢幻法:用夢境,幻覺表現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如《紅樓夢》中多處夢境.
環境描寫
小說中環境的含義和作用
小說中的環境是指作品中所描寫的人物賴以存在,情節賴以展開的社會背景或具體場面.分為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兩個方面.
人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生活,故事也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展開.因此,人物的性格或情節的發展走向必然要受到環境的影響和制約.為了更好地揭示人物的性格,必須准確地表現他所賴以存在的環境.恩格斯說:"現實主義的意思是:除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致瑪・哈克奈斯》)
自然環境的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的含義和作用
自然環境描寫就是對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鳥獸蟲魚,時序節令,風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寫.
自然景物也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文章或作品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自然也少不了對景物的描寫.景物描寫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第一,為人物活動和事件發展提供必要的環境.
第二,渲染,烘托氣氛.如魯迅小說《葯》的末尾有這樣一段文字:
微風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一絲發抖的聲音,在空氣中愈顫愈細,細到沒有,周圍便都是死一般靜.
第三,抒發或寄託作者和人物的感情.這類例子很多,不再列舉.
第四,有的環境描寫可以推動情節的發展.如《三國演義》第16回"智取生辰綱"一節,作者用詩詞反復描寫和渲染天氣炎熱.這炎熱難耐的天氣成為一系列情節發展的推動力――天不熱,楊志等人就不會買酒喝,不喝酒麻倒,吳用等人如何得手
自然環境描寫的兩種方式
作者告知和人物去看,但無論哪一種方法都必須服務於人物性格的刻畫,不能使它作為純客觀的景象使之游離於人物或情節之外.
會環境的描寫
社會環境描寫的含義和作用
社會環境的描寫,是指對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社會風尚,風土人情的描寫;在具體的文章中則指對人物的活動有影響的階級關系,人際關系,居室陳設等環境因素的描寫.
社會環境比自然環境有更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氣氛,提供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而且對人物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有重要的影響,使人物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題富有時代感.
社會環境描寫的方法
社會環境的描寫,一般以兩種方式展開:一是通過對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情景的展示,為人物活動提供大的社會歷史背景.古華的小說《芙蓉鎮》開頭有這樣一段描寫:
芙蓉鎮街面不大,十幾家鋪子,幾十戶住家僅僅夾著一條青石街.鋪子和鋪子是那樣的擠密,以至一家煮狗肉,滿街聞香氣,以至誰家娃兒跌交碰脫牙,打了碗,街坊鄰里心中都有數……不是逢圩的日子,街兩邊的住戶還會從各自的閣樓上朝街對面的閣樓搭長竹竿,晾曬一應布物,衣衫褲子,裙子被子.
這里對一個古老,偏僻的鄉鎮風貌,人們的生活風俗進行了描繪,給下一步人物的活動和故事的展開提供了一個典型而真實的社會環境.
二是通過對人物生活的具體環境的陳設,格局,色調的描繪,來烘託人物的秉性,氣質和志趣愛好.曹雪芹《紅樓夢》中對林黛玉所住的"瀟湘館"的描寫,就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那夾路的翠竹,滿地的蒼苔,還有那垂地的湘簾,都籠罩在"悄無人聲"的寂靜中."一縷幽香從碧紗窗中暗暗透出"……這幅抒情詩似的工筆畫,與林黛玉高潔的心靈及悲凄的人生境遇相吻合.這種環境,只有林黛玉可以當之.
俄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岡察洛夫的長篇小說《奧勃洛摩夫》,在利用環境描寫來映襯人物性格方面也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請看作家對主人公奧勃洛摩夫居室的描寫:
四壁上,在畫幅的周圍,花彩似的掛著一簇簇灰塵蓬蓬的蜘蛛網;鏡子呢,照不出東西了,倒可以當作記事牌,在灰塵上面記錄著什麼事情來幫助記憶.地毯都臟污了;一條毛巾忘在沙發上.差不多沒有一天早晨不剩有一隻頭天晚上用了晚餐尚未拿去的,上面有一枚器皿和一塊啃光的骨頭的盤子,擺在撒滿麵包渣子的桌子上.
要不是這只盤子,以及倚在床邊的一支剛吸完的煙斗和躺在這床上的主人,人們也許以為這間房子是沒有人住的――什麼東西都這么灰塵蓬蓬,褪了色,絕沒有人住著痕跡.不錯,書架上放著兩三本攤開的書和一張報紙,寫字桌上擺著一具墨水台和幾支鵝毛筆;可是攤開的那幾頁已經發黃,蒙了灰塵――顯而易見,它們給丟在那裡已經很久了;報紙的日期還是去年的;如果把鵝毛筆向墨水裡蘸去,說不定就有一隻嚇慌了的蒼蠅嗡嗡地從裡面沖飛出來.
奧勃洛摩夫生活於俄國農奴制即將崩潰的時期,是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俄國腐朽寄生的貴族地主的形象,是俄國文學史上最後一個"多餘人"典型.懶散怠惰是他性格的基本特徵,無所事事和沉睡是他生活的主要內容.上面這段描寫的典型意義在於,房間的陳設和面貌與主人的性格完全吻合,互為表裡.
豐富藝術細節
一細節描寫的含義和作用
細節描寫是對富有表現力的細小事物的描寫.細節是刻畫人物,展開情節和構成環境的最基本單位,是記敘性文體的最小結構單位,一篇敘事性文章或一部敘事性文學作品就是由大大小小的一系列細節連綴而成的."創作就是把若干細節結成或大或小有完美形式的整體."(高爾基)
需要指出的是,細節描寫不是對所有細節的描寫.任何事件或場景都有許多的細節,這些細節有的反映了事物的本質,是富有特徵的;有的細節是一般的,與事物的本質相距較遠.在進行場面描述時,要有所選擇,把具有特徵性的細節寫進去,把一般的細節摒棄掉.這就要求,觀察時應該著力把握反映事物的特徵的細節,盡力寫出事物的靈魂和精髓.
真實典型的細節描寫是刻畫人物,豐富情節,表現主題的重要手段,沒有精湛的細節描寫,就不可能有生動的藝術形象,作品就沒有感染力.富有表現力的典型細節是藝術的試金石.
有人把小說的情節和細節進行比較,認為"細節彷彿作家的財寶,情節則好比他們手中的玩具.比較成熟的作家大多不甚在意情節的保密,有的在動筆之前要向別人講述自己編織的情節,以聽取意見,求得改進.但對新穎而典型的細節,無論是苦苦搜尋得來不易,還是偶然巧遇不費功夫,它們總要珍藏起來,秘不示人."(崔道怡:《小說創作十二講》)由此可看出細節在寫作中的特殊價值.
二細節描寫的要求
1.真實
細節的真實是指反映現實生活本質,人物性格的藝術真實,並不要求一定要合乎生活的真實.首先,細節要合乎時代的規定性,合乎這一時代里一般人的自然能力和社會屬性;其次,要合乎具體生活環境的規定性,合乎在這一環境里矛盾沖突的特殊性;再次,要合乎人物性格的規定性,合乎人物性格與其所處具體生活環境的一致性.簡言之,細節的真實,就是要合乎人情事理.
真實的細節描寫,使讀者如臨其境,如歷其事,如見其人,而虛假的細節則會使讀者大傷胃口.巴爾扎克說:"當我們在看書時,每碰到一個不正確的細節,真實感就向我們叫著:'這是不能相信的!'如果這種感覺叫得次數太多,並且向大家叫,這本書現在和將來都不會有任何價值了."
2.准確
細節的准確性是指細節要恰如其分地展現出人物或事件的情狀,准確性是真實的基礎.高曉聲的小說《陳奐生進城》中,就有一些真實的,給人深刻印象的細節:陳奐生進城賣油繩,病倒在車站候車室中,被縣委書記送進標准不低的招待所住了一夜.第二天醒來後,房間中豪華的陳設使他驚恐無措,躺在床上怕弄臟了被子,"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窩里縮成一團";怕弄臟了地板,"把鞋子拎在手裡,光著腳跑出去";沙發"不敢坐,怕壓癟了彈不飽".可是,當他付了五元錢的住宿費後,完全改變了模樣:大搖大擺地走進房間,故意三番五次地直起身子向彈簧椅子上猛坐,用枕巾擦臉.這些細節生動地寫出了陳奐生這位生活儉朴的農民,對城市高級招待所一夜就花掉一個社員七天才能賺到的五元錢的不滿和抗議,以一個農民特有的方式,以帶有破壞性的報復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些細節,就准確地將陳奐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現活靈活現地描畫出來.
3.典型
典型細節是指那些能夠一以當十,逼真而深刻地反映出人物或事物的情貌,展示其本質的細節.只有典型的細節才坎稱藝術細節,賦形象以豐滿的血肉,使形象永保其藝術魅力.細節是否典型,主要看它表現人物性格具有多大功能.典型細節,就是"這一個"人物在內心,外形,語言和行動等方面最突出最有力的具體特徵.
《聊齋志異・鏡聽》中有這樣一個細節,鄭氏兄弟都是文士,哥哥早得功名,父母喜歡哥哥並及其夫人.弟弟尚無功名,父母厭惡他及其夫人.一天,正是兄弟倆人闈戰歸來的盛暑季節,妯娌兩人都在廚中做飯.突然有報子報哥哥高中,婆婆就來到廚房對嫂子說:"大男中式矣!汝可涼涼去!"弟媳一邊幹活一邊流淚.這時又有人報弟弟也高中,他夫人不等婆婆招呼,便把餅杖扔在一邊站起來,說:"儂也涼涼去!"在這個看似平常的生活細節中,包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揭示了封建社會中"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的炎涼世態.
細節應該富有典型性,但不能要求所有的細節都具有典型性,作品中只用於從屬敘述,一般過場,交代性的細節,就可以沒有典型性.

3. 什麼是性格與環境小說

這里講了「威塞克斯」這個環境 不過其本意也就在此吧

哈代筆下的悲劇人物賴以活動的空間環境大都是 威塞克斯區域內的戶外。它把有限的威塞克斯鄉村環境與 無限的宇宙空間相聯系,象徵性地表現了人物對宇宙奧秘的探索,對理想的追求,對幸福的渴望,對現實環境的不滿。

提起英國作家哈代,「威塞克斯」幾個字眼就會閃現在讀者的腦海中,而讀者對於它的了解顯然來自哈代妙筆生花的語言描述和充滿豐富想像力的情節書寫。威塞克斯(Wessex)是英國歷史上一個王國的名稱,當時人們所講的口頭語是西撒克遜方言。九世紀的時候,阿爾弗列德大帝使它成為全英國的標准語言,十一世紀,曾經赫赫有名的威塞克斯王國由於丹麥人的入侵而走向消亡。威塞克斯的中心位於哈代所在的故鄉多塞特郡。哈代以多塞特郡為中心,從史書中找出這一地名,並且明確地界定了這一王國的疆域,它北起泰晤士河,南抵英吉利海峽,東以海靈島至溫莎一線為界,西以科尼什海岸為邊,並使他的威塞克斯版圖與地理學上的英格蘭地圖重疊,這只不過賦予了這個地區以歷史的真實性和神奇色彩。對他而言,真正意義上的威塞克斯只不過是一個虛構王國,旨在給他的小說的背景以虛構意義和地域上的明確性。哈代在《遠離塵囂》的再版前言里寫到,「我首次大膽地從英國早期歷史書中借用了『威塞克斯』這個詞,並賦予它臆想的意義,使它儼然就是那個早已成為歷史的王國里那一地區當時的名稱。我推出的一系列小說大多是被稱為『鄉土小說』一類的,它們似乎需要一個地域名稱來統一其風貌」,這大概就是他如此命名的初衷吧。
在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小說創作生涯中,除了外出旅遊訪問之外,哈代都沒有離開過生他養他的故鄉多塞特郡。多塞特有著獨特的自然條件:鳥語花香,山川秀麗,氣候怡人,環境幽靜,民風淳樸。從《遠離塵囂》開始,哈代的十四部長篇小說以及四十餘部中短篇小說,主要發生場景都集中在這一范圍之內。在威塞克斯系列小說中,他生動地展示了威塞克斯鄉村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再現了威塞克斯宗法制農村社會在資本主義侵蝕下走向消亡的歷史。我們也可以稱哈代為英格蘭鄉村空間被資本主義侵佔這一時期的見證人,是目睹傳統的鄉村文化逐漸走向解體的最後代言人。哈代清楚地知道他自己是已一去不復返的威塞克斯的歷史學家,是這種獨一無二的環境、鄉野生活方式語言的記錄者,而它們整體上形成了一種文化話語。
文學對於地理學的意義不在於作家就一個地點如何描述,文學本身的肌理顯示社會如何為空間所結構。哈代小說中的威塞克斯無疑展示了一種有機的地域文化身份,使得物理空間與精神空間空前地得到了協調統一,並超越了自身被賦予的特定意義,在真實和想像的磨擦融合中,實現了地理學與文學相結合的文本生產,社會空間的再生產。哈代請求所有好心的和耽於幻想的讀者忘掉這個地名,並且決不要相信,在這些詳細的描述威塞克斯人的生活和交際的書本之外,沒有任何維多利亞時期威塞克斯居民的存在。
哈代的小說同時被命名為「性格與環境小說」,這個分類題名也表明,哈代要在小說中描寫人與環境的沖突。哈代以強烈的時空感來表現與人物性格相沖突的活動環境,用時空烘託人物的悲劇命運,從而形成悲劇性的故事時空結構。在情節構思中,哈代筆下的悲劇人物賴以活動的空間環境大都是威塞克斯區域內的戶外。它把有限的威塞克斯鄉村環境與無限的宇宙空間相聯系,象徵性地表現了人物對宇宙奧秘的探索,對理想的追求,對幸福的渴望,對現實環境的不滿。當然,空間的特徵是不斷延伸。在哈代的小說中,貫穿情節結構的路的描寫,可以說是哈代獨家所有。它形成了小說主題的形象內涵,象徵了人生道路的坎坷曲折,記錄了主人公一生的種種遭遇和對人生的不斷探索,具有深刻的哲理意義,從而使我們可以更為清晰地了解到那個社會的真實人生,重構了威塞克斯居民的意識發展,人的追求與物理空間的碰撞與融合。在戶外空間,作者有許多關於路的描寫,「大路」,「小路」,「小徑」,「平路」,「山脊路」,比比皆是,孤立地看這些路的描寫,似乎沒有多大意義,可是把它們納入到綜合體系中,就會發現它們在系統內部,組合成了貫穿故事空間始終的漫漫長路,構成了人物運動的軌跡和銜接巧合情節的媒介。這種銜接情節的道路描寫,把威塞克斯各個角落和各個季節的風貌都展現在讀者面前。
在人物活動的空間環境中,哈代還比較喜歡強調空間的重復性,即再現變化了的同一環境,用以對照人物的悲劇命運在不同階段的變化,以此創造出一個想像成分與現實因素交相混合的空間世界,觀照現實世界本身。例如,《還鄉》中人物活動的空間嚴格地限制在方圓不過幾里路的愛敦荒原。游苔莎在土堤與韋狄約會,幾個月後,她又在這里與克林見面。游苔莎站過的古冢頂,兩年半後又是克林講道所站的地方。《苔絲》中的空間范圍相對較廣,苔絲四處飄零,不可能像其它小說中的人物那樣絲毫不差地返回到原來活動的場所。哈代描寫的不是單純的地理環境的重復,而是苔絲一生的命運與德伯世家的田產的聯系。在《無名的裘德》中,裘德在家鄉通往克瑞明斯特的里程碑上刻下了他的鴻鵠大志,臨死前他又來到了里程碑前,碑上的字跡尚在,可是已經被青苔蓋滿了。哈代描寫的這些空間環境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細小的場所,本來是不易引起讀者注意的。可是哈代重復地描寫它們,把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場所在故事空間結構里凸顯出來,使得情節曲折有致,層次分明,而且使得讀者產生了聯想和共鳴。這種描寫也具有一定空間的神秘感:人物的命運如同過眼煙雲,受著不可知的神秘力量的支配;他們總是鬼使神差地來到決定他們命運變化的地方,無論怎樣反抗也無濟於事。面對廣袤的宇宙空間,人類顯得如此渺小,使人心中浮起一抹淡淡的哀愁。
《遠離塵囂》具有荷蘭派田園畫的特點。《苔絲》中,苔絲所在的村莊馬洛特村坐落在布萊克摩谷,而布萊克摩谷是個群山環抱,清幽僻靜的地方,如果從山頂俯視下去,人們就會看見一片綠色的原野像地圖一樣平鋪在腳下,金色的陽光燦爛地照在上面。在這個美麗的山谷中,五朔節舞會正在進行。小說的女主人公苔絲走在人群之中,她有兩片靈動紅艷的嘴唇,一雙天真爛漫的大眼睛,頭發上扎著一根紅綢帶,此時,自然界的淡青嫩綠不正象徵著未涉人世的苔絲的清新鮮嫩,晶瑩無暇和生機勃勃嗎?當苔絲和克萊爾逃向梅爾梅爾切斯特,他們實際上已經越過了威塞克斯的邊界,這是哈代小說中最早的對威塞克斯的拓寬和延伸。哈代相信威塞克斯已經不能完全代替多塞特——他年輕時所接受的文化已經被維多利亞時代的科學和社會變化所轉變,即鐵路向鄉村的延伸和學校的建立,或者說就是工業化進程的直接影響。裘德住在已經被維多利亞觀念現代化了的小村莊,而它已經超出了威塞克斯的范圍。《苔絲》開始,她的馬「王子」拉著大車去送煤,被代表現代觀念的郵車活活碰死。當苔絲看到火車拉著塔爾塞的牛奶去倫敦時,哈代還在強調苔絲和這種現代機器之間的差距。最後克萊爾乘火車去了威塞克斯之外的桑德堡。裘德最後乘火車去探望淑。苔絲一家的凄苦生活無疑從另外一個層面說服了維多利亞時代資本主義向農村逐漸侵蝕的過程,現代機器的使用(如《苔絲》中的打麥機和《無名的裘德》中的火車)無疑說明了現代科技逐漸危及傳統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社會人群走向流動,資本主義經濟勢力向農村空間滲透。
無論是物理還是精神的家園,都最終成為一種缺場。游苔莎的溺水而亡,克萊爾和艾拉白拉從國外的歸返,裘德回到基督寺,都說明了在哈代構建的「家園」空間中,無論主人公進入哪一種冒險空間,歸屬感使得他們不由自主地回到曾經生活過或者夢想過的空間,這是不是哈代懷舊情緒的進一步詮釋?這些主人公從一個空間輾轉到另外一個空間,而在心靈上他們始終沒有擺脫威塞克斯的影響,但是個體的生存,從現代的觀念來看,未免染上了「異化感」。從《遠離塵囂》到《無名的裘德》,小說中的空間逐漸被拓寬,被延伸,威塞克斯在想像中成為意識、精神、人的能動性變化的地理載體和構建媒介。
P.S:看一下他的《遠離塵囂》會有助你理解的 ^_^

4. 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環境影響人物
情節來自人物
人物決定情節

5. 人物 環境 和故事情節是小說的三個要素, 小說主題的表現主要是通過對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來實現的。

小說的主題寓於小說的人物與題材,通過小說的環境背景人物情節了解小說的主題。

6. 言情小說人物環境經典描寫

那年夏天,我最後一次的抱你,你好想看透我的心,我在你眼中看到了你的悲傷,我說,明天我就走了,讓我最後一次抱你好嗎?你留下了一滴淚,走了

7. 小說裡面有人物描寫,環境描寫,還有其他描寫都是什麼作用啊

小說里的人物描寫環境,描寫語言,描寫情景,描寫都是為小說的故事情節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是為了小說的好看

8. 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佔小說內容的比例是多少

閱讀全文

與人物和環境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現代女主重生女主有系統空間小說 瀏覽:602
主人公葉晨都市重生小說 瀏覽:847
女友領導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1000
主角是龍霸的都市小說 瀏覽:18
豪門重生透視小說 瀏覽:742
重生干王語嫣小說合集 瀏覽:527
求仙草小說推薦 瀏覽:530
秦若夏妃暄小說名字 瀏覽:589
弗烏x泰德同人小說 瀏覽:25
小說現代言情重生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瀏覽:212
搜林北林楠主人公的小說 瀏覽:925
穿越女強完結有聲小說 瀏覽:588
有部小說的主角叫苟石 瀏覽:927
地行術玄幻小說 瀏覽:824
都市小說主角是軍少 瀏覽:182
主角帶墨的小說 瀏覽:998
英雄聯盟yy同人小說 瀏覽:649
重生娛樂圈影帝小說下載 瀏覽:486
斗破蒼穹邪惡穿越小說 瀏覽:253
19年好看的恐怖小說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