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一文中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敘述了中國的一個小男孩——雷棣,在得知爸爸雷潤民為維護世界和平捐軀的消息後,自強不息,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質,以求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業的感人事跡。文章採用倒敘的記敘方法敘事。
②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的主要內容
課文敘述了中國男孩雷~,在得知雷潤民1996年8月,在第八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的開幕式上,一個中國男孩宣讀了他寫給聯合國秘書長的一封信:
「兩年多來,我們全家人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回眸。他對我說:『孩子,等爸爸回來,一定送你一頂藍盔。』我和媽媽相約,等爸爸凱旋那天,我們要帶著最美的鮮花去迎接他。」
「後來,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我們捧著鮮花,接回來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我大聲呼喊:『爸爸,我親愛的爸爸呀,我才只有11歲,需要您的愛,需要您那有力的大手,需要您那寬闊的肩膀……』但是,爸爸卻再也不會醒來,爸爸的嘴微張著,彷彿在呼喚什麼。」
這個孩子叫雷棣,他的父親雷潤民——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一名軍事觀察員,兩年前在中東執行任務時犧牲了。得知父親犧牲的消息後,雷棣非常悲傷,發高燒一連幾天不退。媽媽望著沉默的兒子,忍著巨大的悲痛說:「記住,孩子,你爸爸是為維護和平犧牲的。他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光榮戰士」雷棣一頭撲進媽媽的懷里,泣不成聲地說:「媽媽,我會記住的。」他和媽媽把爸爸的骨灰盒拿回來,放在爸爸生前讀書的寫字台上,那頂象徵和平的藍盔擱置在骨灰盒上。書桌上照片里的爸爸一如往日,用平靜而深情的目光望著他。
從此,雷棣好像一下子長大了。像許多孩子一樣,雷棣原來也很淘氣。爸爸不在了,雷棣卻變得懂事了。晚上,他會悄悄為媽媽掖被角,看到媽媽不舒服,會再三叮囑媽媽去醫院。他非常關心國際政治,注意中央電視台播放的國際新聞,特別是看到那些婦女兒童在戰亂中受傷害的情景,他情緒十分激動。他知道爸爸是為了保護這些婦女兒童犧牲的,他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的人民在飽受戰爭的苦難。他下決心要像爸爸那樣,熱愛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衛和平。他還知道,要繼承爸爸的事業,必須有豐富的知識,為此他發奮學習。他在數學競賽中取得了名次,他的作文獲得了獎、登了報,他利用業余時間通讀了《資治通鑒》《二十四史》。爸爸精通四種外語,所以能勝任聯合國復雜的維和工作。雷棣從小就注意學習外語,爸爸犧牲以後,他更加努力,初二時,英語已達到大學二年級的水平。
有一天,一位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教授在路上向雷棣問路,雷棣用熟練的英語為他指路。教授提出要到他家看看,雷棣和媽媽熱情地接待了他。雷棣還為客人演奏了肖邦的鋼琴曲。教授得知雷棣的父親在維和行動中犧牲了,對雷棣說:「我要邀請你去哥本哈根大學讀書,費用全部由我們支付。」雷棣平靜地回答:「我爸爸對我說過,『記住,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贏得成功』。我要像爸爸那樣,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我會去哥本哈根,但我要憑自己的努力去。」教授激動極了,說:「你是一位優秀的中國男孩,我相信今後會在中國駐丹麥大使館里見到你。」
雷棣正在成長,一個企盼為世界和平做貢獻的孩子正在奮發努力。雷棣希望自己長大以後像爸爸那樣優秀,像媽媽那樣堅強。他說:「我一定要去完成爸爸未竟的事業。」
16年維和中國派員6000餘人次 8名軍人殉職
(2006-09-20 07:41:55)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在中國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16年中,共派遣維和人員6000餘人次。已有8名中國軍人在維和行動中殉職。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
雷潤民聯合國駐伊拉克———科威特軍事觀察員。1991年在伊科邊境因車禍犧牲。
劉鳴放聯合國駐柬埔寨軍事觀察員。1992年5月在柬埔寨執行任務時,感染腦瘧疾,醫治無效不幸犧牲。
陳知國、余仕利中國赴柬埔寨維和工程兵大隊1中隊戰士。1993年5月21日一枚火箭彈落入駐扎在磅同省斯昆鎮的中國維和工程兵大隊營地,陳知國、余仕利不幸犧牲。郁建興聯合國對伊武器核查機構化學視察組組長。2003年3月13日14時許,在乘車返回巴格達途中發生車禍,搶救無效不幸犧牲。
付清禮中國赴剛果(金)維和工兵連建築分隊3班班長。2005年5月3日中午,付清禮在基武湖畔一個臨山半島上洗刷裝載機上的污泥時突然暈倒,搶救無效不幸犧牲。
張明中國赴賴比瑞亞維和運輸分隊士官。2005年10月24日,在執行任務時,被子彈擊中頭部,不幸犧牲。
杜照宇聯合國駐黎巴嫩軍事觀察員。2006年7月25日,以色列空軍對黎巴嫩南部邊鎮希亞姆進行了襲擊,擊中聯合國觀察員哨所。杜照宇與其他3名聯合國觀察員不幸遇難。
[鏈接·資料]中國維和行動大事記
1988年中國成為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特委會成員。1988年9月,中國正式申請加入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特別委員會。1989年,中國首次派人參加了聯合國納米比亞過渡時期協助團,幫助納米比亞實現從南非獨立的進程。1990年,中國軍隊首次向聯合國維和行動派遣軍事觀察員。
1992年4月,中國第一支「藍盔」部隊———軍事工程大隊赴柬埔寨執行任務。
1997年5月,中國表示原則同意參加聯合國「維和待命安排」。
1999年,中國政府正式宣布派遣維和警察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
2000年1月,中國首次派遣15名民事警察到東帝汶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2001年12月,中國正式成立國防部維和事務辦公室,統一協調和管理中國軍隊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工作。2003年4月,中國首次派遣一支由175人的工兵連和43人的醫療分隊組成的維和部隊赴剛果(金)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並於同年12月順利組織了第一次輪換。2003年7月,中國決定向賴比瑞亞派遣一個包括運輸連、工兵連和醫療分隊在內的共550人的維和部隊,將分批前往任務地區,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一次。
至2004年5月,中國已參與15項聯合國維和行動,共派出約2300餘人次的軍事人員和253人次的民事警察。
2004年9月,聯合國授予中國赴賴比瑞亞維和部隊全體官兵「和平榮譽勛章」。
2004年10月17日凌晨,中國維和警察防暴隊95人乘聯合國專機,前往海地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這是中國第一支赴國外執行維和任務的防暴隊伍。(本組稿件均據新華社北京19日電)
關注維和資料 聯合國維和行動
據新華社電聯合國維和行動是指聯合國根據安理會或大會決議向沖突地區派遣沒有強制力軍事人員以恢復和維持和平的一種行動。
根據聯合國憲章,聯合國可以通過下列兩種方式制止國際沖突:一是純外交方式,即通過斡旋、調解來解決爭端;二是強制方式,通過封鎖、禁運、經濟制裁乃至派聯合國軍等強制措施阻止沖突。二戰後,由於美蘇對抗和兩極格局的制約,聯合國很難採取上述手段履行其維護和平的職責,於是,維和行動這樣一種所謂「第三種方式」便應運而生。
敬愛的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
您好!
我們雖然沒有見過面,我和媽媽卻接到過您的問候。兩年以前,我親愛的爸爸作為聯合國的一名軍事觀察員,在執行維護和平的行動中壯烈犧牲,您給予了他高度的評價,贊揚他是"一名卓越的軍事觀察員,在執行聯合國維和行動中體現了人道與公正的素質"。對此我和媽媽向您表示深深的謝意。
兩年多來,我們全家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他說:"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我們與爸爸相約,等爸爸凱旋的那一天,我們要帶著最美的鮮花迎接他。
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我們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張著,彷彿在呼喚著什麼。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他的死是光榮的,他是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維護世界和平的聖壇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獻上一束最美的鮮花,因為他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光榮戰士。
五十一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鮮血贏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但是五十一年後的今天,和平之神並沒有永駐人間。
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的環境中,但是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我們一定要向爸爸那樣熱愛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衛和平。
敬愛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國孩子,通過您向整個國際社會呼籲:"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二十一世紀那已經能夠聽到的腳步聲為戰爭敲響喪鍾,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祝加利先生身體健康。
敬禮!
中國北京二中 雷棣
1996年11月8日
這是雷潤民烈士的兒子寫給前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的一封信.
③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文中「從此,雷棣好像一下子長大了」這段話表現了有怎樣的品質 課文內容請看補充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雷棣是一個【自強不息,發憤圖強,年少志大,熱愛和平的人】
④ 呼籲世界和平的倡議書
1996年11月9日,人民大會堂。 這里正在舉行第八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開幕式。一個名叫雷棣的12歲男孩,在全場觀眾的熱 淚及掌聲中,高聲宣讀了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 先生的一封信:「……為了千萬個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千萬個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千萬個像我一樣的孩子不再失去親愛的爸爸,全人類應 該共同制止戰爭。請您向全世界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
1996年8月,在第八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的開幕式上,一個中國男孩宣讀了他寫給聯合國秘書長的一封信:
「兩年多來,我們全家人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回眸。他對我說:『孩子,等爸爸回來,一定送你一頂藍盔。』我和媽媽相約,等爸爸凱旋那天,我們要帶著最美的鮮花去迎接他。」
「後來,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我們捧著鮮花,接回來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我大聲呼喊:『爸爸,我親愛的爸爸呀,我才只有11歲,需要您的愛,需要您那有力的大手,需要您那寬闊的肩膀……』但是,爸爸卻再也不會醒來,爸爸的嘴微張著,彷彿在呼喚什麼。」
這個孩子叫雷棣,他的父親雷潤民——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一名軍事觀察員,兩年前在中東執行任務時犧牲了。得知父親犧牲的消息後,雷棣非常悲傷,發高燒一連幾天不退。媽媽望著沉默的兒子,忍著巨大的悲痛說:「記住,孩子,你爸爸是為維護和平犧牲的。他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光榮戰士」雷棣一頭撲進媽媽的懷里,泣不成聲地說:「媽媽,我會記住的。」他和媽媽把爸爸的骨灰盒拿回來,放在爸爸生前讀書的寫字台上,那頂象徵和平的藍盔擱置在骨灰盒上。書桌上照片里的爸爸一如往日,用平靜而深情的目光望著他。
從此,雷棣好像一下子長大了。像許多孩子一樣,雷棣原來也很淘氣。爸爸不在了,雷棣卻變得懂事了。晚上,他會悄悄為媽媽掖被角,看到媽媽不舒服,會再三叮囑媽媽去醫院。他非常關心國際政治,注意中央電視台播放的國際新聞,特別是看到那些婦女兒童在戰亂中受傷害的情景,他情緒十分激動。他知道爸爸是為了保護這些婦女兒童犧牲的,他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的人民在飽受戰爭的苦難。他下決心要像爸爸那樣,熱愛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衛和平。他還知道,要繼承爸爸的事業,必須有豐富的知識,為此他發奮學習。他在數學競賽中取得了名次,他的作文獲得了獎、登了報,他利用業余時間通讀了《資治通鑒》《二十四史》。爸爸精通四種外語,所以能勝任聯合國復雜的維和工作。雷棣從小就注意學習外語,爸爸犧牲以後,他更加努力,初二時,英語已達到大學二年級的水平。
有一天,一位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教授在路上向雷棣問路,雷棣用熟練的英語為他指路。教授提出要到他家看看,雷棣和媽媽熱情地接待了他。雷棣還為客人演奏了肖邦的鋼琴曲。教授得知雷棣的父親在維和行動中犧牲了,對雷棣說:「我要邀請你去哥本哈根大學讀書,費用全部由我們支付。」雷棣平靜地回答:「我爸爸對我說過,『記住,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贏得成功』。我要像爸爸那樣,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我會去哥本哈根,但我要憑自己的努力去。」教授激動極了,說:「你是一位優秀的中國男孩,我相信今後會在中國駐丹麥大使館里見到你。」
雷棣正在成長,一個企盼為世界和平做貢獻的孩子正在奮發努力。雷棣希望自己長大以後像爸爸那樣優秀,像媽媽那樣堅強。他說:「我一定要去完成爸爸未竟的事業。」
其父親是聯合國觀察員,現已犧牲。
⑤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中雷潤民是怎麼犧牲的
這個孩子叫雷棣,他的父親雷潤民——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一名軍事觀察員,兩年前在中東執行任務時犧牲了。得知父親犧牲的消息後,雷棣非常悲傷,發高燒一連幾天不退。媽媽望著沉默的兒子,忍著巨大的悲痛說:「記住,孩子,你爸爸是為維護和平犧牲的。他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光榮戰士」雷棣一頭撲進媽媽的懷里,泣不成聲地說:「媽媽,我會記住的。」他和媽媽把爸爸的骨灰盒拿回來,放在爸爸生前讀書的寫字台上,那頂象徵和平的藍盔擱置在骨灰盒上。書桌上照片里的爸爸一如往日,用平靜而深情的目光望著他。
⑥ 九月更喜歡琉星還是十月
琉星。
具體的就是蘭雪喜歡琉星,九月喜歡琉星、十月(如果不是zhb為了恰爛錢這個選項都沒有),十月喜歡九月,琉星喜歡蘭雪(九月)。
關於九十戀,小松說,那隻是片面的,只是十月的個人認為,九月只是把十月當哥哥看,沒有愛過他;依穆總司(魔眼)選擇放棄,離開路西法,背叛了,後來向莉莉絲懺悔,得到莉莉絲的愛。這就是最後的結局,剩下的黑月都回到了古西蘭,九月選擇留下。
偷星九月天的結局
地球被重塑後,琉星等人參加了玄月的葬禮。琉星度過了平靜的三個月後的某天,琉氏保安公司意外收到了九月天的挑戰。在貪狼的幫助下琉星前往尋找九月,同十月一起被破軍叫回VV學院。原來冒充九月天偷盜、打倒VV學院諸位教官的那個人竟是從近未來穿越而來的九月天的「兒子」。
從水晶球內得知九月神化的經過和復活九月的方法,前往未來水世界尋回了二月,卻在回到過去的途中被三皇之一打破了時空隧道,導致進入了另一個角度的時空。和從不同世界歸來的其餘同伴抵禦三皇。
十月和琉星因為最後留下來對付三皇的合體,被耗盡了元神,成了現在小孩的樣子,於是被復活的九月立即開啟了「保姆模式」;不過博士畢竟是博士,很快就找到了把他們復原的方法,前提是找到地球上殘留的古悉蘭遺跡的殘片,於是十月再次化身為大盜,干起了老本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偷星九月天
⑦ 偷星九月天結局910還是96
有很多說法...
著急幹嘛...
想提前看預告的話去這里...
在上市之前就有了哦...
http://bbs.zymk.cn/
真的很好...
⑧ 讀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有感
雷棣,他的父親雷潤民——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一名軍事觀察員
1996年8月,在第八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的開幕式上,一個中國男孩宣讀了他寫給聯合國秘書長的一封信:
「兩年多來,我們全家人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回眸。他對我說:『孩子,等爸爸回來,一定送你一頂藍盔。』我和媽媽相約,等爸爸凱旋那天,我們要帶著最美的鮮花去迎接他。」
「後來,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我們捧著鮮花,接回來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我大聲呼喊:『爸爸,我親愛的爸爸呀,我才只有11歲,需要您的愛,需要您那有力的大手,需要您那寬闊的肩膀……』但是,爸爸卻再也不會醒來,爸爸的嘴微張著,彷彿在呼喚什麼。」
這個孩子叫雷棣,他的父親雷潤民——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一名軍事觀察員,兩年前在中東執行任務時犧牲了。得知父親犧牲的消息後,雷棣非常悲傷,發高燒一連幾天不退。媽媽望著沉默的兒子,忍著巨大的悲痛說:「記住,孩子,你爸爸是為維護和平犧牲的。他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光榮戰士」雷棣一頭撲進媽媽的懷里,泣不成聲地說:「媽媽,我會記住的。」他和媽媽把爸爸的骨灰盒拿回來,放在爸爸生前讀書的寫字台上,那頂象徵和平的藍盔擱置在骨灰盒上。書桌上照片里的爸爸一如往日,用平靜而深情的目光望著他。
從此,雷棣好像一下子長大了。像許多孩子一樣,雷棣原來也很淘氣。爸爸不在了,雷棣卻變得懂事了。晚上,他會悄悄為媽媽掖被角,看到媽媽不舒服,會再三叮囑媽媽去醫院。他非常關心國際政治,注意中央電視台播放的國際新聞,特別是看到那些婦女兒童在戰亂中受傷害的情景,他情緒十分激動。他知道爸爸是為了保護這些婦女兒童犧牲的,他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的人民在飽受戰爭的苦難。他下決心要像爸爸那樣,熱愛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衛和平。他還知道,要繼承爸爸的事業,必須有豐富的知識,為此他發奮學習。他在數學競賽中取得了名次,他的作文獲得了獎、登了報,他利用業余時間通讀了《資治通鑒》《二十四史》。爸爸精通四種外語,所以能勝任聯合國復雜的維和工作。雷棣從小就注意學習外語,爸爸犧牲以後,他更加努力,初二時,英語已達到大學二年級的水平。
有一天,一位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教授在路上向雷棣問路,雷棣用熟練的英語為他指路。教授提出要到他家看看,雷棣和媽媽熱情地接待了他。雷棣還為客人演奏了肖邦的鋼琴曲。教授得知雷棣的父親在維和行動中犧牲了,對雷棣說:「我要邀請你去哥本哈根大學讀書,費用全部由我們支付。」雷棣平靜地回答:「我爸爸對我說過,『記住,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贏得成功』。我要像爸爸那樣,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我會去哥本哈根,但我要憑自己的努力去。」教授激動極了,說:「你是一位優秀的中國男孩,我相信今後會在中國駐丹麥大使館里見到你。」
雷棣正在成長,一個企盼為世界和平做貢獻的孩子正在奮發努力。雷棣希望自己長大以後像爸爸那樣優秀,像媽媽那樣堅強。他說:「我一定要去完成爸爸未竟的事業。」
⑨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我的視角怎麼說
當事人韓福利,與天津市武清區河北屯鎮楊家場村委會於1988年簽訂了556畝的《果園承包合同》,並經公證處公證。經過幾年的投資栽種的兩萬於棵果樹開始收益,但該荒地的發包方便起了「紅眼病」鼓動村民對果園進行毀滅性的哄搶,導致無力交納來年的土地承包費用,後發包方便以我方不交納承包費違約為由,將我方訴訟至武清區法院,請求終止與我簽訂的合同。1998我方經反訴至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並取得勝訴,判決結果為繼續履行88年簽訂的合同,但在對上述判決進行執行期間,原發包方又將556畝果園通過武清區公證處違規公證「一女二嫁」發包給第三人,導致已經生效的判決無法執行。 從發生侵權糾紛至今,已經十多個年頭,在此期間,當事人依法自下而上的進行了多方,多次上訪、訴訟,期間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先後做出兩次判決及八次裁定,雖判決結果均顯示當事人勝訴,但當事人所蒙受的千百萬元的經濟損失無人賠償,原因是法院的兩次判決相互矛盾,八次裁定也各相矛盾,導致判決結果無法執行,存在嚴重的枉法裁判的違法行為。 2002年,此案的訴訟標的已經是630萬元。 2006年6月,當事人請求全國人大常委會督辦此案後,停滯了十多年的案情,有了可喜的進展,2007年4月,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丁建津副院長約見當事人談話,表示如果當事人停止上訪、申訴,答應給申訴人一百萬,當事人猶豫再三後表示認可,因為當事人當時想到的是已經經過十幾年的訴訟上訪,陷入了債台高築,四處求告的困境,如果真能得到一百萬,也總算是看到了一些收益,然後,兩個月後,丁副院長再次約見當事人談話,表示原訂的一百萬款額有變,只能給當事人四十萬,被當事人嚴詞拒絕。 時間到了2007年8月20日,天津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咸勝強法官又一次約見當事人,表示所給當事人款額又變成80萬,但前提條件是當事人必須按照高級法院領導事先擬好的稿子聽寫一份「承諾書」以此書,才能換80萬元,再被迫無奈的情況下,當事人寫下了一份保證不再進行申訴、信訪內容的「承諾書」,換來了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一張寫有80萬元「退案件款」款名的支票。 至此,關於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逼迫當事人聽寫「承諾書」的一系列問題,由此產生了,有待於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國家相關職能部門及社會法律界高深人士給予解答: 第 一,法院給當事人這筆款,究竟是什麼款 雖支票所寫款名為「退案件款」但究竟什麼情況下,作為審判機關的法院才會付給當事人「退案件款」呢?此案中的「退案件款」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是法院付給當事人作為其枉法裁判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補償款?還是法院退給當事人的案件受理費(然而,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依法申請了減免起訴費,並完全享受到此項權利) 第 二,法院給當事人的這筆款出自哪裡 當事人用聽寫的「承諾書」交換來的80萬元支票後,咸勝強法官並未告知當事人這筆款究竟是誰對我做出的經濟補償,是案件的被告楊家場村委會還是法院或是其它部門?讓當事人疑惑重重 第 三,法院給當事人的這筆款項到底應該是多少 法院付款總得有個標准,80萬,怎麼核算出來的?為什麼開始答應給100萬,繼而換成40萬,最後卻給了當事人80萬。 第 四,法院給當事人的這筆款依據是什麼? 綜上所訴,當事人認為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利誘當事人違背本人意願聽寫「承諾書」是非法行為,它既沒有合法程序,更沒有製作司法文書,其用意以顯示公平的「退案件款」80萬元,來了結案件,想以此來剝奪當事人的合法申訴權,純屬藐視國法,踐踏國法 《高級人民法院給當事人80萬元封口費的轉賬支票》證據1 《支票與法院工作人員逼迫當事人所聽寫的」承諾書「》證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