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敘事文學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
人物形象在敘事文學中占重要的地位。
在小說三要素即人物、環境、情節中,人物是核心因素。如果不能塑造出性格鮮明的人物,人物的心靈、命運引不起讀者的關注,敘事文學就將失去感染力,甚至失去存在的價值。
另一種理論,即認為人物只是從屬於故事或情節的因素,作品的意義並不需要由人物而是可以經由事件來顯示,因此敘事文學所應重視的不是人物而是事件和情節。這種觀點由來已久且影響巨大,在亞里斯多德那裡就初露端倪。
2、人物形象的塑造
①人物網路定位(主要人物、次要人物)
a、 置人物網路的基本原則
必須使人物之間的聯系既復雜又清晰,過於簡單的人物關系不利於性格塑造
但含混不清的人物關系則會徹底淹沒人物的個性。在人物網路中,並不是每個形象都可以各自為陣形成自我活動中心(只有現實生活中的人才會如此),它們之間必須有一個(在中長篇敘事文本中可能是兩三個,但一般不能太多)居於軸心地位的人物。其餘則衛星一樣環繞它們運動。軸心人物不能隨意更換變化頻繁,否則作品將會因為主旨不明而失去表意的鮮明性。
b、 次要人物與中心人物的關系
對立關系、對比關系或者其他鋪墊關系。
無論哪種關系,都必須基於「自然生成」原則,也就是說,作家必須把人物設計旨意隱藏到生活的自然狀態中,人物才會產生基本的活性。
②人物性格定型(成因、類型)
a、成因
其一、人物的性格規定性來自於作者的創作旨意
其二、人物原型的人生經歷和原在個性以及生活本身的邏輯將給作家以巨大影響,在此基礎上,作家依據自己的審美理想和表意需要,對人物進行性格定型。
人物塑造的目標,那就是使它們獲得個性,成為鮮明、醒目和令人難以忘懷的文本存在。
應該說人物形象獨特的個性特徵是比它的性格狀態更深入的東西。性格是個人或自我心理特徵的總和及其外在標識,它有多種多樣的狀態,譬如勇敢、倔強、大度、聰穎、敏捷、狹隘、貪婪等等,在文本中,人物單有某種性格狀態還不足於達到鮮活程度,它必須在某種性格狀態中顯示出獨特性,否則它可能仍然是平庸的。
因此,性格單一的人物不一定不能獲得鮮明的形象感,原因正在於人物的鮮活程度是取決於性格的獨特性和這種獨特性中蘊藉的普遍性(或表義內蘊)。
B. 小說的描寫和敘事知識有哪些
敘述和描寫都是寫人記事的一種基本表現手法。
敘述是作者對人物經歷、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的表述和交待。敘述的手法有順敘、倒敘、插敘。描寫是作者對人物、事件、景物作具體生動的摹寫。從描寫對象上看,有肖像、心理、語言、行動等人物描寫,還有社會、自然等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由於敘述和描寫都是交錯在作品中運用的,都是一種記敘性的陳述,因而閱讀時二者不易分清,具體是敘述還是描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區別。 (1)應用對象的不同。敘述的作用,一般用於對人物身世、地位、經歷等的介紹,對事物的發生、發展、變化的經過的交待。描寫主要用於對美的風景、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內心世界以及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物體的狀態等方面進行刻畫、描摹。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背影》) 在這次參加考試的二百多名考生中,有一個二十歲的考生陳伊玲,初試時成績十分優秀,聲樂、視唱、練聲和樂理都列入優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麗,音域寬廣,令人贊嘆。(《第二次考試》) 第一段話是對父親動作的描寫。第二段話是陳伊玲第一次考試經過的概括性交待,是敘述。
(2)形象感不同。描寫,是對人和事物的描摹,重視原來的模樣、狀態、情景,常常要繪聲繪色,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形象感強。敘述只是交待人和事物的經歷,缺乏描寫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形象感。試比較:
風忽然大了,柳條吹動起來。
風忽然大了,那半天沒動的柳條象猛地得到什麼可喜的事,飄灑的搖擺,枝條象長出一截兒來。(《駱駝祥子》)
第一段話只是告訴人們,柳條在風中被吹動,到底怎麼動,末作具體介紹,沒有形象感,是敘述。第二段用了擬人、想像的手法,把柳條的動態再現了出來,給人的形象感非常強,是描寫。
(3)線條粗細不同。描寫是用細致的筆法構圖,用的是細線條,猶如電影的特寫鏡頭。
敘述是用簡練的語言、明快的節奏來概述事情的經過,所交待的人和事是粗線條的。如:
主席也舉起手來,舉起他那頂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舉得很慢,象是在舉起一件十分沉重的東西。一點一點的,一點一點的,等到舉過頭頂,忽然用力一揮,便停在空中,一動不動了。(《揮手之間》) 母親把飯煮了,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蠶,紡棉花,因為她身體高大結實,還能挑水挑糞。(《回憶我的母親》)
第一段,對舉手的動作用了形容詞和重疊詞,既寫了所舉帽子的顏色、式樣,又寫了舉帽的速度、力度,用的是細線條,是描寫。第二段對母親辛勤勞動所作的農活的簡單介紹,是粗線條,是敘述,而不是描寫。
(4)是否推動情節的發展。敘述對情節的發展起推動作用,包括時間、場面等大幅度的推進。長時間、多場面的變化,可用幾句話敘述過去。描寫,只是局部、片斷上的變化,一般不能推進情節,即使有推進,也只是很小的推進。試比較:
普之仁領著我穿看茶花走,指點著告訴我這叫大瑪瑙,那叫雪獅子,這是蝶翅翹,那是大紫袍……名目花色多得很。(《茶花賦》)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星羅棋布、玉立婷婷的荷花。紅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帶雨,皎皎無瑕。怒放的,嫩蕊艷黃;含苞的,嬌羞欲語。再加上綠蓋疊翠,青盤滾珠,好一幅迷人景色。(《荷葉詠》)
第一段話是寫普之仁領「我」看茶花,轉到寫各種茶花。有「我」所看茶花的場景變化推動情節發展。第二段用描寫,寫荷花是寫同一時間內各種荷花的形貌、狀態等,不能推動情節的發展。
(5)是否使用修辭手法。描寫,要突出描寫對象。用比喻、對偶、擬人、反復、排比等修辭手法較多。敘述,一般不用修辭手法。如下面一段描寫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大家注視著陳伊玲,嫩綠的絨線上衣,咖啡色的西褲,宛如春天早晨一株婷婷玉立的小樹。(《第二次考試》)
C. 小說在敘事上有什麼特點
價值性
小說的價值本質是以時間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幾個人物為主線的,非常詳細地、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中各種角色的價值關系(政治關系、經濟關系和文化關系)的產生、發展與消亡過程。非常細致地、綜合地展示各種價值關系的相互作用。
容量性
與其他文學樣式相比,小說的容量較大,它可以細致地展現人物性格和人物命運,可以表現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同時還可以描述人物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優勢是可以提供整體的、廣闊的社會生活。
情節性
小說主要是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性格、表現中心的。故事來源於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實實例更加集中,更加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環境性
小說的環境描寫和人物的塑造與中心思想有極其重要的關系。在環境描寫中,社會環境是重點,它揭示了種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時間、季節、氣候、景物以及場景等等,用來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自然環境描寫對表達人物的心情、渲染環境氣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發展性
小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魏晉南北朝,文人的筆記小說,是中國古代小說的雛形;唐代傳奇的出現,尤其是三大愛情傳奇,標志著古典小說的正式形成;宋元兩代,隨著商品經濟和市井文化的發展,出現了話本小說,為小說的成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明清小說是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高峰,當時是沒有可超越者,四大名著皆發於此。
純粹性
D. 小說中刻畫人物形象和敘述故事情節什麼更重要
應該是兩者並重,並不是獨立的,情節的鋪設時為了體現人物形象,人物的形象是整部書的靈魂,也推動故事的發展,因此首先設定人物形象,其次根據需要編纂情節,而人物就在這些情節中鮮活起來,若是沒有情節,那麼人物就是乾枯不豐滿的,如果單純刻畫人物就會不深刻,不夠有說服力,當然,撲街的網文更重要的是湊字數,當然只編情節就好,不推薦
E. 怎樣寫敘事小說
哈哈,我也喜歡寫小說,所以我很樂意如果能幫助到你。
敘事小說說到底,敘事是主要的。所以要寫出這樣的小說前提是你要已然誕生了一個好的故事。
而要寫好敘事小說,那就是給你的故事包裝。你需要注意比起故事來得更多的元素。
一,場景
場景的描寫,用詞的華麗我想不是主要的,當然如果很善於用讀來朗朗上口的成語也是最好。 而最重要是看重所描繪出來的場景是否能躍然紙上,讓人眼前呈現出相近的畫面。運用比喻,且要經過作者自己一番思考的比喻,會體現出你的小說於別人不同的特色。且有創意的比喻很能吸引人,這點建議可以去看看村上春樹的小說。 我寫小說前會有機會出去旅遊,從而帶回和所生活的地方能帶給你的不一樣的自然感覺,這種感覺很利於景色的描寫。說到底就是寫景的立體感要強,要讓人覺得能置身其中,太過誇張夢幻的場景會讓作者所想和讀者所想產生距離。
好的場景能從頭至尾為故事的推進及作者情感的表達服務。好的場景設定,諸如在某個對故事主人公有特殊意義地點,能服務於主人公的回憶,以及對一線情感的思考。
二,人物
至於人物性格方面,並不是很簡單就能做好的,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很重要。需要把一個人物描寫得極致細膩,使讀者見了仿若身邊實在有這么一個人,就需要用心去觀察生活中的各種人。 可以把自己最熟悉的人來做設定,這樣自己寫時會有一個比較直觀簡單的感覺,刻畫出來也很立體。
此外,人物的外觀和衣著其實能表現很多。
把握好人物對話的語氣的不同,用詞的各不相同會使得讀者容易記清並區分各類性格鮮明的角色。
好的人物將敘事小說吸引人的本質完全表現出來。人,永遠是敘事小說的大頭。 當然要是童話故事就另當別論。人引出故事,故事圍繞人。
希望你能寫出一部相當優秀的小說,支持!
F. 小說的敘事都有哪些視角
第一視角:以主人公的視角來講述故事。
第三人稱視角,你好像一個旁觀者或者操控者,而不是本人。
G. 小說中情節人物的描寫和記敘文中的人物描寫有什麼區別
記敘文的特點就是以寫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通過描述人內物、時間及狀物容、寫景來表
達一定的中心.
記敘文是指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等類的文章.古代的記、傳、序、表、志等,現代的消息、通
訊、簡報、特寫、傳記、回憶錄、游記等,都屬於記敘文的范疇.
小說:小說又名微型小說或極短篇小說,是英文 Flash Fiction 的直譯,原為短篇小說的分支,是順應
現代人繁忙生活而發展成一種篇幅短小的小說.跟一般小說一樣重視場景、個人形象、人物心理、
敘事節奏.優秀的作家可寫出轉折雖少意境深遠或轉折雖多卻清析動人給人接近中篇說的作品.
小說往往從一個畫面、一組對比、一聲贊嘆、一瞬間之中,捕捉住了生活,表現出一種新鮮的思
想.小說的顯著特點是:小、新、巧.奇
H. 從敘事學的角度分析小說人物
從敘事學角度看譯者在小說翻譯中的角色
劉淑玲 - 中國海洋大學 - 2010 - 被引量: 1
本文嘗試將敘事學中的一些概念如隱含作者、隱含讀者和敘述者等引入小說翻譯實踐和翻譯 批評,通過分析譯者在小說翻譯過程中與以上因素之間的關系,指出他們對譯者解...
全部來源:知網 / 萬方
引用收藏相關文章
從敘事學角度看譯者在後殖民小說翻譯中的角色——以《他們眼望上蒼》為例
王瑞輯 - 《校園英語:教研版》 - 2012 - 被引量: 1
敘事學以小說的敘事文本為研究對象,集中在故事,敘事話語,敘述 行為三大基本范疇探究小說文本自身的結構規律、形式技巧的模式和方法.因此對於以言語為立足點的小說...
全部來源:萬方 / 知網 / 維普
引用收藏相關文章
從敘事學的角度談人物馬洛在小說《黑暗的心》中的作用
陳玫伊 - 《北方文學旬刊》 - 2015 - 被引量: 0
約瑟夫?康拉德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文學史上極為重要的作家之一。本文選取其代表作《黑暗的心》為文本,嘗試從小說的框架、馬洛的多重身份及其與「我」、庫爾茨和...
全部來源:萬方
引用收藏相關文章
從敘事學角度看《河灣》的漢譯本
崔薇 - 《河北大學》 - 2008 - 被引量: 0
本文首先以敘事學家熱奈特.熱拉爾,西摩.查特曼,申丹,胡亞敏的敘事理論為基礎,從...最後,在本章小結中,歸納出在人物刻畫角度下,譯者翻譯小說時的注意事項。 第五...
全部來源:萬方 / 知網 / 道客巴巴
引用收藏相關文章免費下載
從敘事學角度看張恨水章回小說的現代轉型
馬彥峰 - 《楚雄師范學院學報》 - 2009 - 被引量: 0
在學習和借鑒"五四"新小說以及西方小說創作技法的基礎上,張恨 水在其小說文本的敘事中表現出不同於傳統小說的顯著特徵.他從敘事視角、敘事結構、敘事時間三個方面...
全部來源:知網 / 萬方 / 維普 / 道客巴巴 / 豆丁網
引用收藏相關文章免費下載
離間與同化:從敘事學角度看《白鹿原》小說與電影的差異
車文麗 - 《藝苑》 - 2013 - 被引量: 1
《白鹿原》的小說文本與電影文本給讀者和觀眾的接受體驗存在很大 的差別,與小說的「厚重」相比起來,電影顯得有些「零亂」.從敘事學的角度來看,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
全部來源:萬方 / 知網 / 豆丁網
引用收藏相關文章免費下載
電影(《白鹿原》評論專題[四篇]——離間與同化:從敘事學角度看《白鹿原》小說與電影的差異
車文麗 - 《藝苑》 - 2013 - 被引量: 1
摘要: 《白鹿原》的小說文本與電影文本給讀者和觀眾的接受體驗存在很大的差別,與小說的「厚重」相 比起來,電影顯得有些「零亂」。從敘事學的角度來看,造成這種差...
全部來源:維普
I. 小說和記敘文的區別是什麼
小說有三個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說中的人物,我們稱為典型人物;這個人物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創作出來的,「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通過這樣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紹,可以是具體的描寫,可以寫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既可以人物的行動對話,也可以適當插入作者的議論;既可以正面起筆,也可以側面烘托。小說主要是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性格、表現中心的。故事來源於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時生活中發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記敘文就是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文章。而小說雖然也寫人記事,但其情節要求相對完整,且突出人物形象的刻畫,展示人物性格。散文是一種重在抒發個人感受的文章。三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首先,寫作的目的不同,個人認為一般性的記敘文只要把事交代明白,有始有終就可以了。而小說須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體現出情節的四要素(開端、發展、高超、結局),至於說敘事散文,雖也有大段篇幅的敘事,但不要求情節的連貫性,散文結構具有跳躍性,往往將回憶與現實交織在一起,可見散文不是以敘事為目的,敘事是為抒情服務的。另外從表達方式看,記敘文,小說以記敘、描寫為主,而散文兼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