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有以下三人:
(1)莫泊桑 (2)契可夫 (3)歐.亨利
「莫泊桑」十回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答實主義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1)莫泊桑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丑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等,長篇小說《一生》、《俊友》(又譯做《漂亮的朋友》等。
2. 歐洲三大小說之父
1、因為歐洲小說最有名的小說家,或者說享譽世界的小說家大多為短篇小說,所以你的問題可以轉化為「歐洲三大短篇小說之父是誰?」
2、為你解答,請你參考:
(1)莫泊桑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丑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等,長篇小說《一生》、《俊友》(又譯做《漂亮的朋友》等。
(2)契可夫
十世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於悲劇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苦惱》、《萬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3)歐.亨利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曾被誣告罪入獄三年。後遷居紐約,專事寫作,他幾乎每周寫一篇短篇小說,供報刊發表。他一生創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對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虛偽的道德給予揭露和諷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白菜與皇帝》,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等。
3. 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是
四大巨匠:
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歐·亨利
四大吝嗇鬼:夏洛克(莎士回比亞喜劇《答威尼斯商人》),阿巴貢(莫里哀喜劇《慳吝人》(《吝嗇鬼》)),葛朗台(巴爾扎克小說《歐也妮•葛朗台》),潑留希金(果戈理小說《死魂靈》)
世界文學史上的四大吝嗇鬼形象的個性化語言.
夏洛克:不還我錢,就割你肉.(英國戲劇家 莎士比亞 喜劇《威尼斯商人》)
阿巴貢:我找不到我的錢呀,跟著就把自己弔死!(法國劇作家 莫里哀 喜劇《慳吝人》, 或譯名為《吝嗇鬼》、《慳吝鬼》)
潑留希金:為了拾一些釘子,我累彎了腰.(俄國作家 果戈里 長篇小說《死魂靈》)
葛朗台:人生就是一場交易.(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 長篇小說《守財奴》, 原譯名為《歐也妮·葛朗台》)
4. 科幻小說之父是指法國作家凡爾納,其作品有
儒勒·凡爾納是對中國影響最大的科幻作家,其影響力超過了科幻三巨頭克拉克,海因萊因和阿西莫夫。
作品有:
1.中長篇小說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1868)
《海底兩萬里》(1869)
《神秘島》(1873)
《從地球到月球》(1865)
《兩年假期(十五少年漂流記、荒島奇遇)》(1888)
《亞馬遜漂流記》
《喀爾巴阡古堡》(1892)
《突破封鎖》
《測量子午線(南非洲歷險記)》(1872)
《太陽系歷險記》
《征服者羅比爾》
《大臣號遇難者》
《無名之家》
《隱身新娘》
《地下之城(黑印度)》(1877)
《主宰世界的人》
《冰島怪獸》
《金火山》
《1839年的一位神甫》
《在馬尼熱尼拉》
《美麗的黃色多瑙河》
《桑道夫伯爵》
《飛行村》
《流星追逐記》
《迎著三面旗》
《機器島》
《烽火島》
《哈特拉船長歷險記》
《十五歲的小船長》
《大海的入侵》
《培根的五億法郎》
《讓-瑪麗·卡比杜蘭的故事(聖-埃諾克號歷險記)》
《英格蘭和蘇格蘭旅行記》
《20世紀的巴黎》
《天邊燈塔》
《奧蘭情游》
《小把戲》
《昂梯菲爾奇遇記》
《馬丁·帕茲》
《旅行基金》
《漂逝的半島》
《壯麗的奧里諾科河》
《第二祖國》
《蒸汽屋》
《一張彩票》
《奇特旅行記》
《基普兄弟》(無中文譯本)
《法蘭西之路》
《南方之星》
《辛迪亞號的殘骸》
《一個中國紳士的遭遇》
《漂浮的城市》
《克洛迪斯·邦巴納克》
《布拉尼康夫人》
《北方反對南方》
《利沃尼亞的一場悲劇》
《天邊燈塔》
2.短篇小說
《聖卡洛斯》 《空中歷險記》 《一個在冰雪中度過的冬天》 《永恆的亞當》 《墨西哥的"幽靈"》 《佐奇瑞大師》 《升D先生和降E小姐》 《皮埃爾.讓》 《圍攻羅馬》 《昂塞勒默.德.蒂勒爾的婚姻》 《漢堡》 《弗列特—弗拉克》 《牛博士的奇想》 《十小時狩獵》 《尚特萊恩伯爵》 《童年和青少年時代的回憶》 《拉東一家奇遇記》 《理想城市(2000年的亞眠)》(無中文譯本) 《吉爾.布拉塔爾》 《聖誕節的故事》 《風雨之夜》
3.劇本
《亞歷山大六世》 《火葯的陰謀》 《路易十五時期的一場悲劇》 《基里迪娜》 《從龍潭到虎穴》 《白天幸福的人》 《來自美洲的侄子》 《斷草》 《蒙娜麗莎》 《加利福尼亞的城堡》 《捉迷藏》 《瑪若蘭納的夥伴們》 《阿代恩的旅店》 《德.香邦澤先生》 《折斷的麥稈》(1850)……
4.其他
《法國地理》 《偉大旅行和偉大旅行家的故事》(6卷本) 《一個怪人的遺囑》
5. 被譽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的法國作家。
莫泊桑(
Maupassant 1850
~
1893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是世界
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他們分別是
法國
莫泊桑,
美國
歐亨利,和
俄國
契
訶夫,擁有「短篇小說之王」的美名
.
又和俄國契訶夫稱為「雙壁」18
50
年
8
月
5
日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
19
世紀
70
年代是他文學創作的重要准備階段,他的舅父和母親的好友、著名作家福
樓拜是他的文學導師。
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世界短
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他擅長從平凡瑣碎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
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描寫人情世態,構思布
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除了《羊脂
球》
(
1880
年創作)這一短篇文庫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還創作了包括《一
家人》、《我的叔叔於勒》、《米隆老爹》、《兩個朋友》、《漂亮朋友》、
《項鏈》等在內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佳作。短篇的主
題大致可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是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如、《我的叔
叔於勒》;第二是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贊頌其正直、淳樸、寬厚的
品格,如《歸來》;第三是描寫普法戰爭,反映法國人民愛國情緒,《羊
脂球》這本書是由《羊脂球》、《我的叔叔於勒》、《菲菲小姐》等短篇
小說組成
.
莫泊桑短篇小說布局結構的精巧、典型細節的選用、敘事抒情的
手法以及行雲流水般的自然文筆,都給後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莫泊桑的長
篇小說也達到比較高的成就。他共創作了
6
部長篇小說:《一生》、《俊
友》、《溫泉》、《皮埃爾和若望》、《像死一般堅強》和《我們的心》,
其中前兩部已列入世界長篇小說名著之林。
居斯塔夫·福樓拜
(
1821-1880
)
是
19
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生於法國諾曼底盧昂醫生世家。
童年在父親醫院里度過,醫院環境培養了他細致觀察與剖析事物的習慣,
對日後文學創作有極大的影響。福樓拜在中學時就熱愛浪漫主義作品,並
從事文學習作。早期習作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
1840
年,他赴巴黎求學,
攻讀法律,期間結識雨果。
1843
年放棄法律,專心文學。
1846
年,回盧昂,
結識女詩人路易絲·柯萊,隨後有近十年的交往。定居盧昂期間,他埋頭
寫作,偶爾拜會文藝界朋友,直到生命最後時刻。晚年,他曾悉心指導
莫
泊桑寫作。
[1]
1857
年,福樓拜出版代表作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
轟動文壇。但作品受到當局指控,罪名是敗壞道德,毀謗宗教。此後,他
一度轉入古代題材創作,於
1862
年發表長篇小說《薩朗波》。但
1870
年
發表的長篇小說《情感教育》,仍然是一部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作品。小
說在揭露個人悲劇的社會因素方面,與《包法利夫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外,他還寫有《聖·安東尼的誘惑》(
1874
)、未完稿的《布瓦爾和佩
庫歇》
(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奇特的傑作被很多西方現當代作家、批評家視
為福樓拜的巔峰之作,其對
19
世紀末及至
20
世紀文學,尤其是現代主義
文學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
、劇本《競選人》(
1874
)和短篇小說集《三故
事》(
1877
)等。
6. 世界科幻小說之父是哪國人
世界科幻小說之父是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1828年-1905年),法國小說家,科幻小說的開創者之一。他一生寫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說,總題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遊》。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貢獻,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
生平
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於1828年2月8日,生於法國南特。他的家族有航海傳統,這一點深深地影響了他日後的寫作。童年時期,他曾私自出走到一艘商船上,企圖隨船出海,但被發現送還父母,從此更被嚴看管;他為此向父母保證以後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
1847年,他被送到巴黎學習法律。但繁華的巴黎卻激發了他對戲劇的狂熱。1850年末,他的第一部劇作發表了。凡爾納的父親得知兒子無意繼續攻讀法律後大發雷霆,決定斷絕經濟援助。從此,年輕的凡爾納不得不靠寫作來賺錢,維持生計。
在巴黎圖書館花費了相當時間鑽研地理、工程和航天等科學後,凡爾納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Cinq semaines en ballon,1863)。但他試圖出版這本書的過程並不順利——連續16家出版社拒絕了凡爾納,屢戰屢敗的凡爾納一氣之下把書稿投入火中,但他的妻子把書稿搶救出來;幸運的是,第17家出版社終於同意出版本書。隨後,他又很快開始寫作後來成為早期科幻小說經典的作品:《地心游記》(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1864)、《從地球到月球》(De la terre à la lune,1866)和《海底兩萬里》(20,000 lieues sous les mers,1873)小說大獲成功,成了暢銷書,在歐洲大受歡迎。凡爾納也成了一位富翁。1876年,他購置了一艘大遊艇,開始環游歐洲。他的最後一部小說是1905年出版的《大海的入侵》(L'invasion de la mer)。
教皇利奧十三世1884年接見他時曾對他說「我並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
儒勒·凡爾納於1905年3月24日失去知覺,25日晨8:00去世。
作品
主要作品出版於19世紀末,其科幻小說中的許多設想和描述在20世紀成為了現實,所以他的一些作品現在讓人讀起來感覺並不「天馬行空」。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在《海底兩萬里》中尼莫(Nemo -- 這個名字在拉丁文中有「無人」的意思)船長的巨型潛水艇「鸚鵡螺號」(Nautilus,過去有的中文版中曾按其發音譯為「諾第留斯號」)。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USS Nautilus SSN-571,1954年下水)雖然名承自一艘1803年時的美國海軍多桅縱帆船(Schooner)與之後襲名的兩艘傳統動力潛艇,但由於核動力潛艇擁有如小說中虛構的鸚鵡螺號般超長的蓄航力,因此使用此命名多少帶有影射小說中之鸚鵡螺號的雙關意味。就據此命名;法國的無人駕駛機器人潛水艇也以此命名。此外,<從地球到月球>當中,哥倫比亞號飛船(或炮彈)的發射地點,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坦帕,竟然與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所在地)幾乎位於同一緯度線上,兩地之間直線距離僅一百二十英里,前者座落在佛羅里達半島的西海岸,後者在東海岸。
主要科幻小說作品有:
三部曲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海底兩萬里》
《神秘島》
探月兩部曲
《從地球到月球》
《環繞月球》
探險
《八十天環游地球》
《氣球上的五星期》
《征服者羅比爾》
《太陽系歷險記》
《地心游記》
《兩年假期》
民族獨立和革命
《桑道夫伯爵》
《烽火島》
《多瑙河領航員》
其他
《漂逝的半島》
《十五歲的船長》
《機器島》
《隱身新娘》
《昂梯菲爾奇遇記》
《印度貴婦的五億法郎》
近一百年當中,凡爾納的多部作品曾不止一次地被搬上過屏幕,比如《格蘭特船長的兒女》(1936年,由前蘇聯拍攝),《海底兩萬里》(1954年電影,1997年電視重拍),《地心游記》(1959年),其中最近的一部影視作品當屬成龍主演的《環游地球八十天》(2004年),但該片對原著的修改甚大。
7. 有「短篇小說之王」美譽的法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是誰
是居伊·德·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紀後半葉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莫泊桑1850年出生於法國上諾曼府濱海塞納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曾參加普法戰爭,此經歷成為他日後創作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他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7)世界短篇小說之父是法國作家擴展閱讀:
居伊·德·莫泊桑作品
1、《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羊脂球》以1870—1871年普法戰爭為背景。通過代表當時法國社會各階層的10個人同乘一輛馬車逃往一個港口的故事,形象地反映出資產階級在這場戰爭中所表現出的卑鄙自私和出賣人民的丑惡嘴臉。
2、《我的叔叔於勒》是莫泊桑創作的短篇小說。這篇文章主要寫「我」一家人在去哲爾賽島途中,巧遇於勒經過,刻畫了菲利普夫婦在發現富於勒變成窮於勒的時候的不同表現和心理,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於勒的不同態度揭示並諷刺了在階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疏遠情形。
8. 世界上三大短篇小說之王分別是:
世界上三大短篇小說之王: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美國的歐·亨利。
1、莫泊桑
莫泊桑1850年出生於法國上諾曼府濱海塞納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曾參加普法戰爭,此經歷成為他日後創作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他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莫泊桑患有神經痛和強烈的偏頭痛,巨大的勞動強度,使他逐漸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後,莫泊桑於1893年7月6日逝世,年僅43歲。
2、契訶夫
契訶夫的小說緊湊精煉,言簡意賅,給讀者以獨立思考的餘地。其劇作對19世紀戲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真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的狀況。他的作品的兩大特徵是對丑惡現象的嘲笑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並且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的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的丑惡現象。契訶夫被認為是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
3、歐·亨利
1862年9月11日,歐·亨利生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格林斯伯勒,曾當過銀行職員、葯劑師等。1896年2月,歐·亨利因受到盜用公款的指控入獄,後逃亡宏都拉斯。1898年再次入獄,期間開始發表作品。1902年,歐·亨利移居紐約,成為職業作家。1910年6月5日,歐·亨利因肝硬化在美國紐約去世。歐·亨利與契訶夫和莫泊桑並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國生活的網路全書」之譽。
擴展材料:
莫泊桑出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他的祖輩都是貴族,但到他父親這一代時沒落了。父親做了交易所的經紀人。他的母親出身書香門第,愛好文學,經常對文學作品發表評論,見解獨特。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於經常鬧矛盾分居了,他和母親住在海邊的一棟別墅里。從童年時代起,母親就培養他寫詩,到兒子成為作家時,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學顧問、批評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親是他走上文學創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師。
契訶夫被稱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他一生創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說,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具有典型意義的人和事,通過幽默可笑的情節進行藝術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來反映當時的俄國社會。評論家稱,他的小說:「再現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軟弱,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瑣。
歐·亨利的小說常常採用全知敘述者,即採用無所不知、無處不在的「上帝視角」對故事世界的一切予以揭示,還會不時地站出來對故事中的人物、場景進行評述。不過,「即便在一些以全知視角為主導的小說中,故事外敘事者有時也會暫時放棄自己的視角,採用人物視角來揭示人物對某個特定空間的心理感受。」人物視角就會作為人物的感知而構成故事內容的一部分,從而有效地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心理活動,進而揭示作品的主題。
9.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父
1)莫泊桑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丑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等,長篇小說《一生》、《俊友》(又譯做《漂亮的朋友》等。
(2)契可夫
十世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於悲劇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苦惱》、《萬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3)歐.亨利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曾被誣告罪入獄三年。後遷居紐約,專事寫作,他幾乎每周寫一篇短篇小說,供報刊發表。他一生創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對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虛偽的道德給予揭露和諷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白菜與皇帝》,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等。
10.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是:法國的莫泊桑; 俄國的契訶夫; 美國的歐·亨利。
居伊·內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紀後容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曾拜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
威廉·西德尼·波特。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
(10)世界短篇小說之父是法國作家擴展閱讀:
莫泊桑繼承了福樓拜、巴爾扎克、斯湯達等現實主義大師的寫實傳統,同時又追隨左拉等自然主義先驅人物,在寫作中他正視現實、尊重歷史,特別是不讓自己在作品中出現。他的文章中幾乎找不到平鋪直敘的說教,他的創作最大特點就是善於隱藏自己。
同時,他更巧妙地掌握了如何在隱藏的同時,傳達給讀者自己的觀點,最終給讀者以啟迪和教育。這種隱藏並不是真正的隱藏,他恰到好處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題,比那些平鋪直敘的陳述和冗長的道理更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