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歷史人物600字作文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君王。但古往今來,人們對他的爭論不斷,褒貶不一。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他不僅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皇帝,更是一位昏庸無道的暴君。人們可以眾說紛紜,百家爭鳴,但面對歷史我們必須還以尊重和客觀的態度。我認為秦始皇有對有錯,有功有過,甚至在他所在的特定時代功大於過。
在連綿不絕的900年春秋戰國之亂的中國歷史長河中,是他「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僅用短短的九年時間,橫掃天下,因而,我國第一位前無古人的皇帝橫空出世,他,就是秦王贏政,也是他首創了中國第一個封建帝國之先河。軍事上,「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長城——中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象徵,2000多年過去了,她依然光彩奪目,巋然不倒,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足以令每一位中華炎黃子孫世代引為驕傲;依然是他——秦王贏政,政治上,「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橫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從而,結束「烽火連三月」的無休止爭戰,開辟了天下一統的曠世新局面;還是他——秦王贏政,文化上,書同文、車同軌、度量衡、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不也是空前絕後,蔚為壯觀嗎?他所創造的一個又一個奇跡,哪一件不引以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不是嗎?「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嬌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倍受偉大領袖毛主席推崇的千古歷史人物中,秦始皇首當其沖。凡此種種,秦始皇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可見一斑。
然而,輝煌一時的秦王朝大廈卻只短短的14年便轟然瓦解。「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是什麼原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天下已定,「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的秦始皇,「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因而,由於秦王朝的暴政和不得人心,也為這位千古一帝的功過落下了重重的不光彩一筆和付出了秦王朝早早夭折的巨大代價。
「創業容易,守城難」。當冷靜思考秦始皇的是非功過的同時,我們客觀地分析便可知,如果沒有秦始皇的不顧當時的國力和不惜勞動人民的血汗,也就築就不了今天依然閃爍著的「萬里長城」、「秦兵馬俑」之中華民族精神輝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許會就此消逝不存,也許秦王朝還能再存在一個又一個14年。因此,對於歷史人物功過自可評說,但必須尊重歷史,盡可能還以歷史人物一個基本真實面目。
B. 最佩服的古代小說人物作文四百字。
誰都有自己佩服的人,我也不例外!而我最佩服的人是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是一位經理,中等身材,和藹的面孔,充滿著慈愛,一頭短短的烏黑的秀發,炯炯有神的眼睛深藏著智慧.
平時媽媽上班那麼忙,已經很累了,但她卻沒有時間多休息,還要為我的事操心。有一次考試卷發下來了,我才考了70分。我心裡很緊張,怕媽媽打我,回到家我膽戰心驚把分數告訴了媽媽,媽媽聽了以後,沒有大發脾氣,平靜地說:「這次沒有考試好,責任不全在你,也怪我們平時沒好好的監督你,咱們現在一起努力爭取下次考個好成績。」但媽媽又宣布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媽媽晚上在家陪我學習兩個月。媽媽平時工作非常認真,是個典型的「工作狂」,因為我學習下降媽媽竟然幫助我提高成績,我被媽媽感動了!這一個月我們一起努力,把所有科目都過了一遍,從前迷糊不明白的題一道一道來,天天晚上不學到8點不罷休。期末後我激動的跑回家,我的三門成績都比以前進步了很多!
還有一件事讓我至今難忘。有一次,天氣漸漸變冷了,班裡的同學都買了今年剛剛出的最流行的球鞋,我也想要。於是,我回家跟媽媽說了,沒想到,媽媽竟然生氣地說:「你的鞋子才剛剛買,並且又沒有壞,怎麼又要買,『流行,流行』你就懂得流行,去學校是去學習,而不是去攀比穿著。買這雙鞋子的錢不是媽媽沒有。而是這些錢不值得這樣花。」我聽後,慚愧極了,再也不鬧著買新鞋了。不料想,兩天過後,我放學回家後,看見我卧室里的地上正放著今年最流行的球鞋,還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兒子,那天媽媽教育你過後,你能及時改正錯誤,非常好,這雙鞋子是媽媽獎勵給你的。「我看後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C. 描寫古代人物的作文
千古一帝——秦皇贏政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君王。但古往今來,人們對他的爭論不斷,褒貶不一。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他不僅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皇帝,更是一位昏庸無道的暴君。人們可以眾說紛紜,百家爭鳴,但面對歷史我們必須還以尊重和客觀的態度。我認為秦始皇有對有錯,有功有過,甚至在他所在的特定時代功大於過。
在連綿不絕的900年春秋戰國之亂的中國歷史長河中,是他「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僅用短短的九年時間,橫掃天下,因而,我國第一位前無古人的皇帝橫空出世,他,就是秦王贏政,也是他首創了中國第一個封建帝國之先河。軍事上,「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長城——中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象徵,2000多年過去了,她依然光彩奪目,巋然不倒,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足以令每一位中華炎黃子孫世代引為驕傲;依然是他——秦王贏政,政治上,「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橫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從而,結束「烽火連三月」的無休止爭戰,開辟了天下一統的曠世新局面;還是他——秦王贏政,文化上,書同文、車同軌、度量衡、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不也是空前絕後,蔚為壯觀嗎?他所創造的一個又一個奇跡,哪一件不引以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不是嗎?「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嬌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倍受偉大領袖毛主席推崇的千古歷史人物中,秦始皇首當其沖。凡此種種,秦始皇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可見一斑。
然而,輝煌一時的秦王朝大廈卻只短短的14年便轟然瓦解。「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是什麼原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天下已定,「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的秦始皇,「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因而,由於秦王朝的暴政和不得人心,也為這位千古一帝的功過落下了重重的不光彩一筆和付出了秦王朝早早夭折的巨大代價。
「創業容易,守城難」。當冷靜思考秦始皇的是非功過的同時,我們客觀地分析便可知,如果沒有秦始皇的不顧當時的國力和不惜勞動人民的血汗,也就築就不了今天依然閃爍著的「萬里長城」、「秦兵馬俑」之中華民族精神輝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許會就此消逝不存,也許秦王朝還能再存在一個又一個14年。因此,對於歷史人物功過自可評說,但必須尊重歷史,盡可能還以歷史人物一個基本真實面目。
D. 中國古代人物故事,作文
窮當益堅
馬援(前14-後49)是漢代一位有名的將領。他幼年父母雙亡,由其兄馬況撫養成人。他從小胸懷大志,眼光高遠,深為其兄器重。王莽時期,馬援在軍隊里當個小軍官。一次上司派他率隊押送一些犯人,在途中,馬援看到犯人們哭得挺傷心,不由動了側隱之心,便把犯人們都放了。私放犯人是大罪,馬援只得逃亡到北方的邊境上,躲避朝廷的追捕。
碰巧時間沒多長,趕上朝廷大赦,馬援也得以免罪。之後,他就在那裡經營畜牧業和農業。他心胸寬廣,樂於助人,為人忠厚而有遠見,沒幾年功夫,來歸附他的人竟有好幾百。他常對身邊的人們說:做人不能因為貧窮潦倒而喪失志氣,不能因為年紀老邁而頹唐, "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不幾年,馬援有了幾千頭牛、羊和馬匹,幾萬斛糧食,家產多得花不完用不盡,但他不為物累,仍舊和從前一樣,過著簡朴的生活。他曾感慨地對人說:財產之所以可貴,在於能夠幫助人;要不然,做個守財奴有什麼意思呢?"後來,懷著高遠志向的馬援果然把財產分給了他的本家和親友,自己空身外出投軍謀事,後歸附了漢光武帝劉秀,為國家立了很多功勞。
E. 關於古代風流人物的作文
1
展望古今中外風流人物,看歷史的車轍輾轉,留下了輝煌的痕跡,觸動了我的心靈。
項羽觸動了我的心靈。這位「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的霸王,一位諸侯混亂中力挽狂瀾的能者,令各路諸侯匍匐稱臣的王君,一位破釜沉舟以激動士兵的將帥,垓下一戰,不肯過江東,金戟一揚,血灑疆場。他創下一番霸業因要面子付諸流水,我為他惋惜。
蘇軾觸動了我的心靈。東坡,那個在「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驚魂未定中自省反思,從而悟儒家之推已及人,會佛家之眾生平等,領道家之珍重生命,集眾家之精華,鑄造「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超脫豁達。我為他贊許。
司馬遷觸動了我的心靈。「一代君權痛蠶室,千秋史筆溯龍門」的司馬遷,在蒙受不白之冤,遭受宮刑之辱下,為達成先父遺願,完成自己的理想,在獄中艱苦度月,終於著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千古傳承的《史記》。我為他的堅毅表示贊許。
梵高觸動了我的心靈。梵高,這位印象派畫家,為探究一個未被發現的新世界,不惜放棄自己的家財。論家境,他的家族是當時歐洲最大 的畫商,幾乎控制著全歐洲的美術市場,他完全可以迎合時尚以謀利,但是他卻不屑。他的思想超前,難以為人接受。終於,在巴黎一處無人知曉的角落裡,梵高像自己筆下的向日葵一樣綻放自己最後的美麗。他自盡在一片金黃的麥田中,一如他的追求光明。我為他的執著贊許。
望古今中外多少風流人物觸動了我的心靈:苟踐卧薪嘗膽,韓信受胯下之辱而富強,祖狄聞雞起舞,生活即是藝術的畢加索……他們編著的篇章,他們的品質,他們的精神,是人類歷史上的魂寶。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讓自己的人生別有洞天。
他們的所有已經融入歷史的汗青,不管鐫刻的是人們褒揚或是貶斥,但他們遺留下的痕跡,在無聲中起舞,觸動了我的心靈。
2
也許是受了媽媽的影響,我從小就十分喜歡讀宋詞、背宋詞。從小學二年級到現在,媽媽已經給我買了好幾本宋詞書了呢!並且讓我把喜歡的背下來了。為了讓我能更好地理解宋詞,媽媽就耐心地給我講解每一篇的歷史背景,理解詞中深刻的含義。剛開始,我以為唐詩和宋詞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上網一查才知道,它們有許多的不同之處:唐詩要有工整的詩體,絕句四句,律詩八句,要平仄押韻。而宋詞的產生可以追溯到隋唐。詞,作為一種用來歌唱的配樂詩體,它要按照音韻填詞,而音樂成了他的第一要素,從五代到晚唐,到了宋代,宋詞到了最輝煌最優秀的時代。所以人們現在把詞統稱為宋詞。唐詩和宋詞作為我國古代文化中的兩朵奇葩,千百年來一直為我國人民世代傳誦。在這些偉大的宋詞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蘇軾、辛棄疾、陸游、李清照……他們也被後人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蘇軾的出現,改變了晚唐婉約的詞風,突破了五代來專寫男女戀情的舊框子,擴大了題材,提高了意境。他的詞有寫自然風光的,借寫人寫物抒情的,詞風千變萬化。「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描寫中秋月的詞,朗朗上口,流傳至今,成了千古名篇。有人評此詞為「天仙化人之筆」。我最欣賞蘇軾豪放的詞風,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氣勢磅礴,雄渾有力,彷彿讓我們看到了三國時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當然,他也有十分溫柔的一面,如《江城子》悼念自己亡妻中寫道:「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使人聽起來又心酸又心動。還有表現壯志凌雲保衛國家的:「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他的好詞數不勝數。還有一位南宋詩人辛棄疾,他繼承了蘇軾豪放的詞風和愛國情懷。「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首詞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寫了少年和晚年時的不同人生體驗,很是貼切。「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表達了作者渴望國家統一,收復失地的決心。讀來令人振奮。在女詞人中,不能不提李清照。早年她的生活幸福,夫妻恩愛,寫得多是些游大自然,夫妻間的幸福生活的詞。讓人讀來心情不錯。「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蓮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描寫的意境優美,讓人過目不忘。但到了晚年,由於丈夫去世,國家淪陷,她的詞風變的凄涼、悲愴。「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風住沉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都反映他流利顛沛的生活和家愁國愁的無奈。宋詞中的名作也說不完。媽媽說:「學好宋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平時慢慢積累,學會把宋詞運用到學習中,生活中……
真的是這樣,生活中也會有宋詞的影子。有許多人以為宋詞離我們很遙遠,學了也沒用,要知道學無止境,在生活中,你要運用你學過的知識。有一次,我和爺爺奶奶看電視,畫面中出現了一個古代女人,一看內容才知道是《李清照》。片中出現了許多我學過的詩句,由於奶奶不了解歷史背景,聽不懂宋詞中的意思,也就看不懂電視中的內容了,於是我就給奶奶當起了小老師,我耐心地把李清照的歷史背景和宋詞中的意思講給奶奶聽。奶奶聽後還誇我是一個「小博士」呢!現在,我又參加了語文課外知識小社團,對宋詞更感興趣了,在小社團里,老師教了我們好多方面的知識,使我更加深刻了宋詞的魅力! 同學們,你們也快快加入讀宋詞的隊伍中來吧!它不僅能讓我們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說不定還能和幾千年前的宋詞交上朋友呢!大家都成為愛讀書的人吧!
F. 懸賞 100分 ,求高手關於古代小說鑒賞的作文!!
【晴雯是作者在作品中創造的最完美、最光輝的一個人物形象。】
《紅樓夢》中情雯這個藝術形象的創造,反映了作者曹雪琴對人類真性真情的嚮往和對平等自由的追求。
晴雯表現出的是不摻雜個人慾望的真愛真情。她不巴結主子,也瞧不起那些巴結主子的人,不僅僅是那些巴結主子的下人,甚至也包括那些自己也是主子的人,不給薛寶釵和林黛玉開門,就是很好地表現了這種思想。晴雯真心對待受當時社會污染很少的賈寶玉,「勇晴雯夜補孔雀裘」一章,反映了她這種對她認為值得敬重的人的真性真情。晴雯激烈地反抗施加在她身上的任何壓迫,甚至不惜以死相拼,也要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惑奸讒抄撿大觀園」中,表現了晴雯這種不屈的反抗精神。晴雯是在尊嚴與自愛中結束了自己短暫光輝的一生。這個人物形象,很好地反映了作者創作《紅樓夢》的主題。
情雯的徹底的反封建等級制度的平等觀念
晴雯在《紅樓夢》中第一次出現,是在第5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賈寶玉神遊太虛境之前:「只留下襲人、晴雯、麝月、秋紋四個丫鬟為伴」,沒有告訴其出身和來歷。一直到第77回「俏丫鬟抱曲夭風流,美優伶斬情歸水月」中,王夫人命人趕走重病中的晴雯時,我們才知道她的來歷:「只見幾個老婆子走了……又吩咐:『快叫怡紅院晴雯姑娘的哥嫂來,在這里等著,領他妹子出去。』」我們才知道,晴雯是個已沒了父母的孩子。晴雯死前文中有段文字交待:「卻說晴雯當日系賴大(賈府的僕人)買的。還有個姑舅哥哥,叫做吳貴,人們都叫他貴兒。那時晴雯才得十歲,時常賴嬤嬤帶進來,賈母見了喜歡,故此,賴嬤嬤就孝敬了賈母」。到這時我們才真正知道了,晴雯不僅是個從小就沒了父母的孩子,還是一個被她的遠親轉賣到賈府的丫鬟。作為一個在賈母身邊長大、以後又來到了賈寶玉身邊的丫鬟,晴雯是眾丫鬟中最沒奴才氣味的一個了。別的丫鬟見到主子小姐,忙不迭的招呼,可晴雯卻是不理不睬。 在《紅樓夢》第31回中,同是寶玉房裡的丫鬟秋紋,從賈母和王夫人處得了賞賜回來,非常得意,笑道:「……你們知道 ,老太太素日不大同我說話的,有些不入他老人家的眼的。那日竟叫人拿了幾百錢給我,……這可是再想不到的福氣。幾百錢是小事,難得這個臉面。及至到了太太那裡……現成的衣裳就賞了我兩件。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橫豎也得,卻不像這個彩頭。」晴雯笑道:「呸!沒見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給了人,挑剩下的給了你,你還充有臉呢!」秋紋道:「憑他給誰剩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晴雯道:「要是我,我就不要……一樣是這屋裡的人,難道誰又比誰高貴些……」他不願意巴結任何人,也不想掩飾自己,她就像天上那一輪「霽月」。你看她,園子里的那些主子姐妹,她從不去搭惹。人緣極好的薛寶釵,在這個純真女孩的眼裡掛不上;那孤傲高潔的林黛玉,她也不放在眼裡。請看第26回:「誰知晴雯和碧痕二人正拌了嘴,沒好氣,忽見寶釵來了,那晴雯正把氣移在了寶釵身上,偷著在院子里報怨說:『有事沒事,跑了來坐著,叫我們三更半夜的睡不著覺!』」有事?沒事?當然是在說薛寶釵無事找事,有所欲求啦!一會兒黛玉來射門,「忽聽又有人叫門,晴雯越發動了氣,也並不問是誰,便說道:『都睡下了,明兒再來罷!』林黛玉……又高聲叫道:『是我,還不開門么?』晴雯偏生還沒聽出來,便使性子說道:『憑你是誰,二爺吩咐的,一概不許放人進來呢!』」一個丫鬟,聽到射門聲本應立刻起來開門,可可林黛玉的喊聲她「偏生」沒聽見,真的是沒聽見?這個「情文」說不定是在鄙薄那個假清高真世俗時刻想著粘著賈寶玉的林小姐呢!就是對賈寶玉,晴雯也沒怎麼把他當著「主子」,總是要求以平等的態度對待,處處表露出的人性之真,是對平等自由的追求。在《紅樓夢》中出現的幾百個人物中,敢在賈寶玉這個「混世魔王」面前較真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賈寶玉的父親賈政,這個封建主義的衛道士;另一個,就是這個「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的丫鬟晴雯了。請看《紅樓夢》第31回:「偏生晴雯上來換衣服,不防將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將股子跌碎。」賈寶玉說了她幾句,不料竟是「晴雯冷笑道:『二爺近來氣大的很,行動就給臉子瞧……』寶玉聽了這話,氣的渾身亂 戰……」晴雯真的是這么一個惹不得的人?那閱人甚深的賈母為什麼單單挑情雯來服侍她這個「心肝兒肉」的賈寶玉?晴雯惱的是賈寶玉以主子的身份來教 訓奴才,而不是以平等的態度來對待自己。晴雯始終不向「主子」賈寶玉低頭認錯,倒是賈寶玉放下了「主子」的架子,去討其高興。「寶玉將他一拉,拉在身旁坐下,笑道:『你的性子越發嬌慣了,早起就是跌了扇子,我不過說了那兩句,你就說上那些……」(《紅樓夢》第31回)。不邀功,不討好,激烈反抗施加在她身上的任何不平等,甚至不惜以性命相搏。這樣一個心靈純凈、「風流靈巧」的女奴,只因是為了爭取平等的生活,所以才「招人怨」,所以才「怨謗生」。「身為下賤」卻是「心比天高」,招致的打擊之多之重是可想而知了。雖然她是賈母派到寶玉身邊的,但「老祖宗」這個賈府的最高統治者也保護不了她,或許是根本不願意保護這個「離經叛道」的下人。封建主義的思想觀念、等級制度不能容忍這種民主、自由思想的存在。所以,晴雯的結局只有是受迫害而至死,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晴雯在《紅樓夢》中一出現,她就一直在為民主自由和地位平等而斗爭,其斗爭的徹底性和激烈程度遠遠超過了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在《紅樓夢》第74回「惑奸讒抄撿大觀園」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在抄撿大觀園之先,晴雯就已中了暗算,被王夫人叫去罵了一頓,心中怨怒正無處發作,恰逢抄撿,她已知災難不可避免,索性就大鬧一場,反抗到底,沒有任何屈服求饒的言行:「只見晴雯挽著頭發闖進來,『嚯啷』一聲,將箱子掀開……王善保家的也覺沒趣兒,便紫漲了臉,說道:『……我們……原是奉太太的命來搜察,……』晴雯聽了這話越發火上澆油,便指著他的臉說道:『你說你是太太打發來的,我還是老太太打發來的呢!太太那邊的人我也見過,就只沒見過你這么個有頭有臉的大管事奶奶!」這個豪門里的女奴,為了追求自己的平等自由,毫不猶豫地反抗加在她身上的迫害。請看,在這次抄撿事件中,除了另一個也是丫鬟的司棋為了追求愛情以另一種形式(默不作聲,以死抗爭)反抗外,大觀園里還有誰為了自己的追求而和統治者對抗的?書中的主人公賈寶玉,見一夥人來自己處抄察,僅僅「問是何故」;那個平素人們沾惹不得、愛使小性兒的另一個主人公林黛玉,遭此奇恥大辱,竟然睡在床上不起來,任憑那伙她向來極端藐視的俗人亂翻亂抄。在封建統治階級雷霆般的鎮壓到來時,她們的叛逆精神到哪兒去了?倒是有個賈家三小姐探春,不但不準抄察,反而打了那個抄撿的執行者王善保家的一記耳光,公開對抗抄撿行為。探春的行為是在衛護丫鬟們嗎?非也!且看探春是怎麼說的:「你們別忙,自然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是議論甄家,自己盼著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必須從自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呢!」探春曾短暫地管過一段賈府的事務,因而知道賈府的衰敗已不遠了。她的反對抄察,實在是對統治者加速自我滅亡的這個具體行動的反對,是從維護統治者利益的角度出發,和晴雯、司棋為爭取個性自由、地位平等,追求個人幸福的反對察抄行動的性質完全不同。抄撿事件之後,晴雯這個人物的形象塑造已完成。封建社會是不可能允許這樣的人物存在於世間的,因此,晴雯在被趕出大觀園之後不久便因貧病交加而死去了,完成了其短暫的生動光彩的人生。
G. 我喜歡的中國古典文學人物 作文450字
我看林黛玉
林妹妹,憑著她那「質本潔來還潔去」的一生贏得許多文人墨客的好評。就連她死時,也是死得那麼詩情畫意。她就象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她雖然也有很多缺點,但是她在我的心目中是那麼的完美。(畢竟人無完人嘛。)
她不僅貌若天仙,而且,她的文采也很好。論長像,是寶釵所不及的,論詩詞歌賦,她也能同寶釵相媲美。有人認為她太愛哭了,殊不知她是為了愛而流淚。殊不知她是來人世還淚的降株女。有人說,她拋出的是尖銳得可以刺傷人的話語。可她是在保衛自己的愛情。敢愛敢恨又有什麼錯?
可是她的結局卻那麼慘。她至死也不明白,寶玉為什麼還不來娶她。不明白寶玉為什麼那麼無情。每每看到她焚稿的情節,每每讀到她那句未說完的話:「寶玉,你好……」我的心就會撕心裂肺般的痛,我的淚就會不由自主的往下流。
她小小年紀就失去雙親,跟著外祖母一起生活。一種寄人籬下的憂愁籠罩著她。加上她本來身子就弱,寶玉還常常和她吵。她這個可人兒被折磨得不像樣了。是寶玉讓她有活下去的勇氣。而後來,當她知道寶玉娶的是寶釵時,她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在寶玉結婚那天去世了。可想而知,那是一個怎樣催人淚下的場面呢?是一個怎樣凄美的情景呢?
她的最後一滴淚,也是為寶玉而流。可是她的結局為什麼就那麼慘呢?我不解。
雖然寶釵也很好,但是我還是喜歡黛玉。她是我心目中永遠的第一!
H. 求有關於古代歷史人物的散文,或者小說人物
《三國演義》里豈不都是的?
另外比如一些史傳文學里的人物傳記方面的文章,三國時期的,應該都符合你的要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