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小說情節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小說情節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1-08-21 07:34:00

小說人物形象意義

回望當代文學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路程,尤其作為敘事性文學創作的小說,不斷給社會和讀者奉獻眾多的優秀而鮮活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不同的社會發展時期為我們提供了獨特、突出的審美價值。其中,一些人物形象甚至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影響著一個時代人們的行為、思想或精神生成及其走向。
事實上,中外文學史發展中幾乎都有許多著名或經典的文學人物超越了時空、國界和民族的限制,為不同時代和國度的人們所接受、傳承,以其各自獨特的藝術魅力哺育、滋養著人們的心靈。對於中國當代文學而言,在幾十年來的人物形象畫廊中,雖然不乏名重一時的著名形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人物形象卻經常遭遇這樣的尷尬:或是由於文學人物是某一時代政治、概念的化身,或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太過於現實功利的考慮,或是人物性格的單一、浮泛、缺乏內蘊而顯蒼白,往往導致文學人物形象著名而不經典、波及一時後很快被讀者遺忘,從而也直接影響到整部作品的藝術魅力和藝術質量。因為,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與小說神奇的想像力、精彩的故事、引人入勝的情節、豐富的文化內涵、純凈的文學語言一樣,是文學創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我們看到,當代文學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其影響力日益下降,漸漸失去它在社會生活中理應占據的更重要的位置。這種狀況不能不說與文學作品中缺乏有震撼人心、具有一定審美價值、高層次的文學人物形象有極大關系。

我想,在這里,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當代文學人物形象的構成缺乏一定的精神深度。也可以說,我們的文學人物大多數尚屬「平面」,而非「立體」。一方面,文學人物太過於粘著生活,作家對人物的體驗難以超越物質的力量,人物也就很難將我們帶入一個更具人文思考的空間,人物對於生活而言,常常是「解構性」的不是「建構性」的,簡言之,人物可供閱讀、闡釋的空間極其有限;另一方面,作家對人物的塑造缺乏自覺性和批判性,缺乏形而上的理性引導,通過人物所體現出的精神向度是「現實」的,而非指向未來。對人物的敘述執著於「現場敘事」,難以走向詩性敘事,因此也就難以負載廣闊的歷史內容。

具體地說,審視近年來的文學創作,我們在人物形象的創造上有許多缺憾值得注意和反思:一是對人物形象在敘事性文學作品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夠。人物是作家源自靈魂深處的感情人格化的產物,人物支撐著整個小說的敘事、故事、主題。誠然,許多在敘述藝術上有重要特色、有突出成就的敘事性文學作品會在小說結構、敘事語言、語體風貌上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但最能超越不同民族、穿越時間隧道並震撼人們心靈且留在人們記憶深處的依然是文學人物形象,正如有的學者所強調的:文學主要是靠人物形象體現其價值和效能的。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作家的寫作,尤其一些有著旺盛創作力的年輕作家,將創作的重心傾斜到小說的技術層面,人物形象不再是評判和衡量一部文學作品藝術優劣的重要標准了。無論是作家還是評論家,大多將作品形式感的強調置於首要的位置,小說似乎更像是「小說」了,卻一度忽略了文學人物形象的精心塑造。二是多年來,文學的「潮流化」和人物的「類型化」也是導致缺乏獨特文學人物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這方面的例子,有「十七年文學」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主題,「新時期文學」的「傷痕」、「反思」、「尋根」、「新寫實」等創作潮流與傾向。由於作家多從現實社會問題的性質、根源出發,確立創作動機,以某種「觀念性結構」來表達當代社會和人生的見解,就文學創作的整體而言,「潮流化」必然導致人物塑造的「類型化」,人物也就缺乏作家獨到的感性體驗和歷史的思考深度。同時,讀者審美層次的差異,閱讀中的「文化從眾」心理,讀者間的相互影響,使一些人物形象被傳煤炒作性推崇,而受「推崇」的人物形象又未必是有精神深度的形象,很多是時尚性的「流行人物」。三是作家的寫作,很難超越特定時代具體的文化環境,以及與之相關的時代氛圍、價值取向、人文立場,人物總是深深地刻有具體時期的社會政治痕跡並以之主導人物的行為,人物在這里只是情節的產物,他們的地位是「功能性」的,並沒有進入人物的精神—心理這一本質層面,也就是說,人物從屬於故事或事件。四是始於80年代的「先鋒敘事」,雖然對中國小說而言是一場「敘事革命」,但它從某種意義上「消解」了人物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人物在敘述中不再是被作為具有獨立意義和特性的形象來表現,人物幾乎與文本中的語言、結構、敘述方式相等同,發揮著「符號功能」的作用,意義的缺失,使文學人物喪失了飽滿的性格和豐厚的內涵。五是市場化、商品化對社會生活和文化的影響、沖擊,人們的精神理想褪化為「破碎的激情」,作家在極力擺脫「宏大敘事」的同時,卻陷入了「個人化」、「私人化」表達的困境,較少追求富於震撼力的人物心靈世界。說到底,種種外在的內在的因素,制約、限制或妨礙了作家進一步深入人的復雜層面,塑造出更深刻,更具有普泛性、超越性的人物形象。

作家如何才能挖掘人物更深層的內涵,使文學人物具有一定的精神深度?當代文學怎樣才能實現人物形象塑造的突破,創造出高質量、高水準的不朽的當代中國人形象?

我認為,首先,當代作家應自信地建立起創造經典和「不朽」的信念。創造經典的信念是文學創作的動力之源,它是作家最終的心理保障。只有這樣,作家才能依靠自己的心靈,並用心靈去體驗現實,精力彌滿,充分發揮各自的才華,調動自己的潛能去努力探索,偉大的作品和文學人物才能出現。其次,作家要重建文學創作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立場。上世紀90年代以來,當代文學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深厚歷史感和崇高價值觀的日漸缺失,取而代之的是個人化寫作、個人經驗和內心感受,甚至個人隱私也成為主要的文學內容。文學越來越卑微和瑣碎,尤其缺乏具有人格化力量、氣正道大、有道德感和正義品性的理想主義人物形象。只有真正地表現人的優秀品性,人物才能具備一定程度的審美品質,才會具有永恆的終極價值,文學的書寫才具有強大的象徵意義,才能提升一個民族的道德水準,而且在美學表現上也才會有強勁的張力。第三,在所謂的「全球化」文化語境中,我們要克服中國文化、文學形象中的自我偏見,為當代中國文學的想像力找到一個新的凝聚點,把有關民族的文化想像、文學想像全力傾注到「中國」「中國人」上,充分顯示中國文學形象的獨特個性,像魯迅那樣,不斷去發現「國民品性」的優劣,進行「民族精神和靈魂的重鑄」。一位法國學者曾說,中國文學不能以風土人情取悅讀者,也不能以政治上的反對派吸引法國讀者,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中國作家必須寫出真正的中國人,因為這個世界再也沒有比人更具有普遍的意義了。第四,近年來,許多當代作家和理論家已經意識到小說創作中「人物第一」,重新認識「創造典型」,以及進行文學創作上的哲學突破的必要。作家莫言說:「當代小說的突破早已不是形式上的突破,而是哲學上的突破」。賈平凹也痛感自己「哲學意識太差」迫切要求提高。有學者還分析,魯迅以前的作家為什麼沒有創造出阿Q這樣的典型?除了現代文學運動和魯迅這樣的文學天才尚未出現以外,主要在於,當時的中國思想界對「精神勝利法」這種人類的和中國人身上的普遍弱點還沒有哲學境界的整合認識,也沒有形成文學表現方法上的根本性突破。從一定意義上說,魯迅和托爾斯泰、加繆、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思想型作家一樣,屬於哲學小說家,可以說,沒有魯迅深邃的哲學意識,沒有哲學上的獨特發現與精闢概括,就不會有阿Q,也不會有人們對「精神勝利法」這種消極現象的警覺。既要有生活,又須通哲學;既要個性化,又須普泛性,發現人物性格的多極性與外在世界的獨特關系,塑造一個不為外部世界所累、能體現一個意味世界的人,完成「形而上與形而下的結合部」,這樣的人物形象,才會具有巨大的精神深度,才會產生世界級的文學人物。

總之,文學人物形象的精神深度,代表著一個時代文學的發展水平。在今天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轉變劇烈的時代,作家尤其需要對生活的高度提煉和深化。文學人物在文學敘事的具體展開過程中,應充分體現文學的、美學的和藝術感性的力量,實現時代所賦予作家的充滿使命感的精神訴求。我們期待中國作家創造出更多的能體現歷史厚重感、經過深刻的思想透視、有著直面人生勇氣、藝術刻畫精湛的當代文學人物形象。

《光明日報》2003年7月15日

Ⅱ 小說情節的作用

1、在小說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藝術描寫的環境中,由於人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和人與環境間的矛盾沖突,而產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發生、發展、直至解決的整個過程。它通常由一組或若干組具體的生活事件組成,在一條基本情節線索的統領下包括許許多多的細節。

2、小說故事中的矛盾沖突是形成情節的基礎,也是推動情節發展的動力,沖突雙方的人物性格,則直接決定了情節進展的趨向。

3、情節越典型,越能體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矛盾,就越有利於典型性格的塑造;脫離了塑造典型性格,故事情節再曲折生動,也毫無意義。

(2)小說情節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擴展閱讀:

小說情節的安排:

1、所選題材要有現實基礎

正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如契柯夫的《變色龍》,在世界短篇小說的瀚海里雖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它顯得那樣新解,活潑有力,令人回味不己,它像一面鏡子,使人們看清了沙皇統治下充滿丑惡的社會現實。

2、情節安排合理化,有相應的輔助和暗示

《項鏈》中有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情節。小說寫女主人公一直嚮往上流社會,可是接到部長的情帖後,卻「懊惱」「發愁」,她在舞會上大獲成功,眼看時來運轉,卻又丟失了項鏈,賠完項鏈,最後才得知項鏈是假的,然而這些情節看似出人意料,卻是合乎情理的,這與作者作了一系列鋪墊是分不開的。

且看小說開端,作者大段大段介紹瑪蒂爾德向望過上流社會的心理,這就為下面描寫人物懊惱發愁,遭到挫折提供了依據。

3、情感變化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因素

再如《項鏈》中,小說一再描寫瑪蒂爾德如何嚮往上流社會的生活,可是她在舞會前的兩次表現卻出人意料,見到請帖不但不歡喜反而發怒,准備好舞服,她不但不高興反而發愁,這種意外的表現吸引讀者去探究人物的心理和動機。

同時又使情節的發展出現波瀾而不顯呆板,丟失項鏈的偶然事件使人物的命運發生根本的變化,也成了小說情節發展的轉折點,小說的結尾,作者又出人意料地讓女主人公備受生活艱辛之後,又經受一次精神上的打擊,對她的虛榮心給予了沉重的懲罰。

最後,小說在路遇故友,發現贗品的情況下嘎然而止,言有盡而意無窮,使得全篇的思想深度和藝術效果都升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Ⅲ 小說情節的作用有哪些

1、在小說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藝術描寫的環境中,由於人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和人與專環境間的矛盾沖突,而產生的屬一系列生活事件發生、發展、直至解決的整個過程。它通常由一組或若干組具體的生活事件組成,在一條基本情節線索的統領下包括許許多多的細節

2、小說故事中的矛盾沖突是形成情節的基礎,也是推動情節發展的動力,沖突雙方的人物性格,則直接決定了情節進展的趨向。

3、情節越典型,越能體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矛盾,就越有利於典型性格的塑造;脫離了塑造典型性格,故事情節再曲折生動,也毫無意義。


(3)小說情節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擴展閱讀:

小說寫作

需要的生活不是指日常生活、飲食男女之類,能成為小說素材的"生活",至少應該有三個條件:

1、具有較鮮明、生動的形象;

2、具有獨特性;

3、具有一定的思想 內涵。

因此,當作者在觀察生活的時候,無論對人物、對故事、對環境,都應從上述三點出 發,勇敢地揚棄那些瑣屑的、紛紛擾擾的"流水帳",滲透作者 的思想、感情,使生活素材逐漸變成自己的東西。

Ⅳ 小說塑造人物的作用

小說有三來個要素:人物、故事情源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人物是小說的核心 情節是小說的骨架 環境是小說的依託 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說中的人物,稱為典型人物.可以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神態進行描寫 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故事情節包括 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Ⅳ 小說中人物描寫的作用

小說中人物描寫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生動、豐滿,增強故事帶給讀版者的真實感、代入權感。

在一些小說中,人物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往往從次要人物的眼睛裡看出來;對人物的感受、評論,往往從次要人物的嘴裡說出來。通過次要人物的見聞,把故事相關的情節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動情節發展。他們的出現主要擔當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敘事功用。

很多小說會出現群眾場面,這些場面中的群眾,大多是不重要的次要人物。正是這些次要人物的出現為主要人物的活動提供了具體環境,起到了渲染氣氛、奠定感情色彩基調的作用。

(5)小說情節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擴展閱讀:

小說作為四大文學體裁之一,其創作中的環境描寫主要分為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不同的環境描繪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有著不同的作用。很多小說中對社會環境以及自然環境的描繪都讓人印象深刻。

舉個例子來說,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中對於社會環境的描繪就讓人印象深刻,小說的整體環境是處於上個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主人公在不同年代的心理變化就通過這樣一個大環境來表現。

如果沒有當時的一個大環境的描繪,對大環境里的所有具體的事與物的描繪,就不能從側面很好的襯托表現出主人公的人生遭遇及其人生價值觀的轉變。

Ⅵ 情節對於小說的作用和對於人物塑造的作用

情節是引子,引出故事 和意義:
一篇小說,不管它人物如何生動,思想如何深刻,它的外在形式還是故事,人物和思想都要隨著故事的發生發展,才能顯現出來。翻開一篇小說,首先讀的是故事。一般讀者看小說,都有看故事情節的要求。
阿·托爾斯泰說:「一個適宜的情節能把所有的雜亂無章的思想,觀察和知識組織起來,而且常常在頃刻之間,簡直在幾秒鍾之內,這就和苛性反應劑一樣。」(《什麼是小說》)
情節是人物成長的歷史,為人物服務,使人物性格得以表現,得以深化。而它本身也還有揭示作品思想的作用。一篇小說,首先就是以故事情節的發生,發展,解決,來解釋社會矛盾,來告訴讀者它所要表現的思想。一片作品的故事梗概很重要,不管是長篇巨著,還是精緻的短篇,從它的故事梗概(應該說小說都有一定的故事,不過有的曲折,有的不曲折),就能夠揭示它要表現的思想。都德的《最後一課》是寫普法戰爭中普魯士兵佔領下的阿爾薩斯省人民愛國主義精神的,作者並沒有寫這里的人民和普魯士佔領者怎麼沖突,而只是通過一個側面,讓一個無知的小頑童小弗朗士自述他上最後一堂法語課的情況,從課堂的一角,反映了法國人民在被佔領的情況下熱愛祖國的感情。柏林來了命令,在佔領區阿爾薩斯省的小學里不準教法文,改教德文了。在一個村鎮上執教四十年的韓麥爾先生,上最後一堂法語課,他穿上只有上級來學校視察時或學校發獎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的綠色常禮服,課堂里充滿著一種不平常的、庄嚴的氣氛。村鎮上很多人,郝叟老頭、前任村長、退職的郵差,也和小學生一起坐在教室後面認真地聽課。郝叟老頭膝頭攤著一本邊緣都磨破了的舊識字課本,上面橫放著大眼鏡。他們好象是為了感謝韓麥爾先生五十年來勤勤懇懇為學校服務,也好象是為了即將離去的祖國表示他們的心意。平時貪玩的小弗朗士沒有背過分詞的規律,也十分難受了。韓麥爾先生並沒有責怪他,而是譴責大人們,父親和他自己,沒有使孩子們學好法文。作者抓住了典型的故事,祖國的語言,是代表著祖國的,與祖國語言告別,與祖國告別,這里有多麼復雜的感情啊!「法蘭西萬歲!」就是他們的最強音,反映了他們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可以說,這篇小說所以能成為世界文學的名篇,很大程度是因為作者選取了這樣一個很有典型特徵的情節,使得作品更加集中、突出。
《變色龍》的情節更加簡單,矛盾更單純,就是咬了赫留金的狗是不是將軍家的。不是將軍家的,警官奧楚蔑洛夫就要打死它,而且要懲辦狗主人;是將軍家的呢,他就要把狗送回去,而且還要訓斥赫留金惹了這條可愛的小狗。作者就是抓住這個單純的矛盾,寫了多次的反復。當第一次赫留金伸著血淋淋的指頭向奧楚蔑洛夫訴說小狗咬了他時,奧楚蔑洛夫說:「這是誰家的狗?我決不輕易放過這件事。……」於是他吩咐巡警去調查,並且要把狗弄死。但人群中有人說:「這好象是席家洛夫將軍家的狗!」於是他馬上又對赫留金說,狗這樣小,怎麼能咬到你的手指?「你那手指一定是給小釘子弄破的,後來卻異想天開,想得到一筆什麼賠償損失費了。」這時,巡警又說:「將軍家裡沒有這樣的狗。」於是他馬上改口:「要是這樣的狗在彼得堡或者莫斯科讓人碰見,……一眨巴眼的工夫——就叫它斷了氣!你呢,赫留金,受了害,那我們絕不能不管……得懲戒他們一下!是時候了……」人群里又有人說:「沒錯兒,將軍家的!」於是他就吩咐巡警把這條狗送到將軍家裡,又罵赫留金:「你這混蛋,把手放下來!不用把自己的蠢手指頭伸出來!怪你自己不好!……」這時將軍的廚子來了,說:「我們那兒從來沒有這樣的狗!」 奧楚蔑洛夫又說:「用不著白費工夫說空話了……弄死它算了。」後來廚子又說:「這是將軍哥哥帶來的狗。奧楚蔑洛夫立即叫廚子把狗帶走,並且說:「這小狗還不壞,……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這傢伙的手指頭……」轉而又對赫留金說:「我早晚要收拾你!」作者就是依靠這樣一個單純的故事情節多次反復,把變色龍的丑惡嘴臉十分尖銳的突出出來了。
歐·亨利的《警察和贊美詩》,是寫了一件反常的事。冬天到了,流浪在街頭的窮漢蘇比,想讓警察送到一個島上的監獄里去過冬。他先想進餐館大吃一頓後聲明沒有錢,實現這個計劃,但大餐館不讓他這樣寒酸的人進去,在小餐館吃了,而人家不叫警察,只是把他摔倒在大街上。他當著警察的面調戲婦女,可是被調戲的是妓女,正要招引他呢!他公開拿了人家的傘,而那人的傘也是偷來的。他用種種「追求被捕」,「他想落入法網」,卻不能實現。當他在公園里聽到遠處教堂傳來的贊美詩,忽然良心發現,想要好好的度過自己的一生,卻被警察帶走了。正是這樣一個荒唐可笑的故事,更能揭示資本主義制度的荒唐。

Ⅶ 小說中對人物的現在和過去交替敘述對塑造人物形象有什麼好處

中對人物的現在和過去交替敘述,對塑造人物形象

閱讀全文

與小說情節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主角叫雲什麼離的古代小說 瀏覽:957
老版武俠小說主角會使風雷扇 瀏覽:280
都市整蠱狂魔小說 瀏覽:956
極品仙醫在學院小說全集 瀏覽:719
纖手玉龍有聲小說 瀏覽:567
已狄青為主角的小說 瀏覽:81
醫妃類型的穿越小說 瀏覽:381
小說校花的秘密花園txt 瀏覽:176
1164小說13章免費閱讀 瀏覽:818
被辱少婦小說閱讀 瀏覽:881
神都猛虎岳風柳萱小說免費掌 瀏覽:747
有聲小說在線收聽網gt 瀏覽:551
火影同人小說網盤 瀏覽:583
孝陵衛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65
主角穿越武林世界的小說 瀏覽:531
小說總裁大人深度寵 瀏覽:333
滴答小說網我的嬌妻 瀏覽:625
一個寫炒作團隊的小說 瀏覽:632
失禁小說推薦 瀏覽:14
京城81號小說2在線閱讀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