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哀牢小說結局

哀牢小說結局

發布時間:2021-08-10 23:05:00

① 歷史上的哀牢國最終是在哪裡呢

在我國西南地區,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神秘古國夜郎國,最後又神秘消失得無影無蹤,與之相關的史料記載非常少,給人們留下了神秘的印象。實際上,在我國雲南省西部的保山、大理、楚雄、臨滄、德宏、怒江一帶也曾出現過一個神秘的哀牢國,最終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和夜郎國類似,哀牢國在史料中也只有零星的記載,且語焉不詳。

東漢時期永昌郡

若按《華陽國志》中記載來看,哀牢國「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疆域非常遼闊。有人根據這個數據推斷哀牢國覆蓋范圍可能與永昌郡一致,大致為東起洱海一帶,南至西雙版納南部,西至伊洛瓦底江,北至喜馬拉雅山脈南麓。但是《華陽國志》中的數據在其他史料中均未出現,很多學者都認為數據是可疑的,歷史上的哀牢國或許並沒有那麼大。

2012年,在昌寧縣的大甸山上發掘了一處青銅時代墓地,出土了一批青銅器文物,研究人員經過分析認為大甸山墓地是哀牢國的遺存。相信以後隨著考古發現,神秘的古哀牢國會慢慢被揭開面紗。

② 哀牢國的介紹

簡介在滇西,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哀牢國」。
距今約2400年前,以今保山市為中心的怒江中下游區域曾崛起過一個支系龐雜的族群「哀牢夷」,是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創立了存續數百年之久的酋邦哀牢國,還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哀牢文化」。兩漢時期,隨著中原王朝開疆拓土、經略西南,哀牢王柳貌「內附」,永昌郡設立,中原文化迅速注入,曾經興盛一時的「哀牢文化」便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漸次稀釋直至湮滅,以致後人往往只能透過一些古代典籍記載的關於哀牢夷和哀牢國的只言片語,去想見那個曾風光過的神秘古國的萬般風情。
哀牢國歷史悠久、疆域遼闊、文化發達、物產豐富、民族眾多,是雲南歷史上文明古國之一,開國之王為九隆,歷時四百多年,大約形成於戰國中前期,公元69年歸附東漢,以其地設永昌郡。哀牢國鼎盛時期,疆域遼闊,號稱東西3000里,南北4600里,國土約138萬平方里,范圍大半與東漢所設全國第二大郡的「永昌郡」轄地基本一致,即東起哀牢山脈,西至緬北敏金山,南達今西雙版納南境,北抵喜馬拉雅山南麓。
據歷史學家考證,哀牢國的中心地保山,是雲南重要的人類起源地之一。這里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素有「保山氣候甲天下」的美稱,是人類生存繁衍的一片樂土。在該地區的某煤礦出土了一具完整的古猿下頜骨化石,經鑒定迄今約400-800萬年,化石頜骨形態從齒弓到齒類都具有從猿向人轉化的顯著特徵。此外,考古專家還發掘了蒲縹塘子溝舊石器遺址,找到了現在已發現的最早的哀牢先民——蒲縹人。蒲縹人距今約8000年,屬於雲南早期智人。
哀牢國是由最初的哀牢部落發展而成的。隨著哀牢王國的形成和不斷擴大,國內雜居了許多民族,哀牢民族就不再單指原來的哀牢部族,而包括了哀牢部落在內的所有「國民」。據考哀牢民族除濮系民族外,還雜居有氐羌和百越兩大系。漢化以後,又有中原漢族遷入哀牢境內,與哀牢土著民族雜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哀牢國形成了以土著民族為主外來漢族為輔的多民族雜居的歷史國度。哀牢國鼎盛時期的人口,僅從有史記載的兩次內附統計看,就達到了54660戶,571370人,這在當時確實是一個很大的人口數字。
肥沃的土地,充沛的水源,宜人的氣候,豐富的礦產,茂盛的林木,種類繁多的動植物,為哀牢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據《華陽國志》和《後漢書》記載,這里「宜五穀蠶桑」,「出銅、鐵、鉛、錫……」尤多珍奇寶貨如黃金、光珠、琥珀、翡翠、水晶、瑪瑙……並有孔雀、犀、象、軻蟲、食鐵貊獸和說話的猩猩等。另外,還有「節相去一丈,圍三尺余,受一斛許」的大濮竹等。這里最有名的工藝特產是桐華布和蘭干細布,就是優質薴麻細布,其華美有如絲織品中的彩色大花綾錦;桐華布則是用木棉織成的潔白不污的布。這兩種布產於哀牢,經蜀賈轉手販運,被張騫誤稱為「蜀布」,秦漢之際就已遠銷南亞和中東,被人稱為「東方一絕」。
哀牢古國由於歷史久遠,地上文物早已盪然無存,只有一些與之相關的地名、山水和後人根據傳說修建的景點,隱約透出點遠古歲月的信息。傳說紅河谷里的「花腰傣」就是哀牢國的「濮人」貴族後裔,哀牢歸漢後,他們仍然堅守著自己的傳統,抵抗著「內附」後強大的漢文化,至今仍然保持著古哀牢國的傳統與習俗,信奉原始宗教,在其他傣族地區廣泛流行的小乘佛教始終未能進入紅河谷花腰傣中。對於「哀牢歸漢」,花腰傣與我們的歷史書籍有著截然不同的評價,對這一歷史事件的看法是「柳貌喪國」。在花腰傣的歷史敘事中柳貌是以一個叛國之君出現的。
無論是石器文化、青銅文化,還是耕織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婚姻俗喪葬文化和音樂、舞蹈等民族民間文化,哀牢國都十分豐富而獨具特色,但古籍記載少之又少,僅《華陽國志》和《後漢書》略有記述。目前,哀牢文化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專著、專論相繼問世,哀牢文化作為以保山為中心的哀牢故地歷史文化的源頭,已透過歲月的沉沙露出遠古的輝煌。 [編輯本段]哀牢歸漢設立永昌郡柳貌,古哀牢國九隆王傳人。公元1世紀中葉在位,為保山歷史上一位關鍵時期的關鍵人物。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柳貌率眾人77邑王、5萬余戶、55萬多人舉國「內附」—主動加入中華民族行列,從而使古代保山由奴隸社會一步跨入了封建制的門檻。漢王朝則因勢利導,藉此機會將郡縣治推行到「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的整個哀牢地,並設永昌郡統一管轄。為彰柳貌內屬之功,漢明旁給他頒賜了性質、字體類同於漢武帝所賜「滇王之印」的「哀牢王章」,並舉行盛大宮廷慶典。
「綏哀牢,開永昌」,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大盛事,柳貌順應歷史潮流,功不可沒。 [編輯本段]從涉漢史籍看「哀牢國」哀牢(哀牢國)的時代相當於漢時,因此,涉漢史籍與哀牢(哀牢國)的關系顯得十分重要——研究哀牢(哀牢國)離不開涉漢史籍,只能依靠他,不可迴避它,更不可否定它。 [編輯本段]一、漢時《史記》中沒有「哀牢國」在《史記》里,沒有「哀牢國」,也沒有「哀牢」字樣。可是,在滇西和緬北地帶,《史記》里卻有地名可查——有乘象國「滇越」,「滇越」之東有「同(桐)師」,「同師」之東有「嶲」和「昆明」,「嶲」和「昆明」之北有「楪榆」。置於現地名之上,「滇越」為怒江以西的德宏、騰沖、龍陵及鄰近的緬甸地方,「同師」為怒江以東的保山、昌寧、施甸等地,「嶲」為永平、雲龍一帶,「昆明」為洱海附近的下關、彌渡、巍山等地,「楪榆」為今大理州北部至麗江。
《史記》里連「夜郎國」也提到了,為什麼會沒有「哀牢國」或「哀牢」字樣呢?司馬遷曾經到過滇中,按常理,「哀牢」只要是客觀存在,他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只有一種可能:當時的「哀牢」是貶意,所以不宜上書,而且哀牢人並未建立真正的國家體系,沒法跟「夜郎國」、乘象國「滇越」相比擬,所以不提,只將哀牢人所居住的地方按地名記為「同師」和「嶲」。
「哀牢」是什麼意思呢?經筆者考證,其意思為「酒氣大」,與今「酒醉包」之意相近。「哀牢」諧音「愛醪」,即為愛酒;哀牢人的嫡系後裔如住今緬甸的「卡拉」稱水為「也」,稱酒為「啊也」,其中之「啊」是酒氣,與近兩千年前的「哀」仍相去不遠,傳承關系十分明顯;另外,哀牢人的老鄰居「越人」之後——傣族現在說酒為「牢」,說酒氣為「哀牢」。正因此,哪個地方酒氣大就可稱「哀牢」了,因此「哀牢山」一名就可以不在滇西而在滇中南。 [編輯本段]二、西晉《續漢書》中有了「哀牢王國」《續漢書》為西晉司馬彪所編撰,其中《郡國志·永昌郡》說:「永昌郡,八城,戶二十三萬一千八百九十七,口百八十九萬七千三百四十四。不韋出鐵,嶲唐、比蘇、楪榆、邪龍、雲南、哀牢(永平中置,故哀牢王國)、博南(永平中置),南界出金。」
「哀牢王國」出現於釋義中,且僅為哀牢一城的釋義,因此,僅可認定置哀牢縣前,哀牢王住處在彼,即首邑,為部落聯盟首領所在。 [編輯本段]三、東晉《華陽國志》把「哀牢」誤為大國《華陽國志》乃東晉人常璩所編撰,其中對「哀牢」和「哀牢國」所說甚多。
《南中志·永昌郡》中記述了「九隆」傳說、南擊「鹿茤」、賢栗歸漢、柳貌歸漢等,較為系統。
《南中志·永昌郡》說:「永昌郡,古哀牢國。」另說:「哀牢,山名也。」使今之「哀牢山」與古之「哀牢國」關系弄得有些復雜化,今之研究者往往只能強圓其說,卻難於服人。
《南中志·永昌郡》明確地說「哀牢」人是「種人」,即一個族種;其國家體系不健全,「分置小王」,如部落長,因此,先歸漢的賢栗是「王」,後歸漢的柳貌也是「王」,但賢栗所率人口僅一萬多人,是小王,柳貌之下有「稱王者七十七人」,人口「五十五萬三千七百一十一」,顯然是個「大王」(部落聯盟首領);柳貌歸漢後,「顯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縣」,按一國之土必相連的原理,哀牢縣在今雲龍地面,博南縣在今永平地面。
《南中志·永昌郡》說,孝武時,度蘭滄水(瀾滄江)以取哀牢地,置嶲唐、不韋二縣,哀牢轉衰,加上柳貌歸漢後置了哀牢、博南二縣,「哀牢國」就有了一個全貌:「哀牢」地面上一共設了四個縣,約為《史記》中的「同師」和「嶲」兩個地方,可見其小如斯。
《南中志·永昌郡》中有一個說法:「其地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似乎哀牢又很大,但與四個縣相比,此說不可信。由於《南中志·永昌郡》只說哀牢歸漢,不說哀牢反漢,所以算不得嚴肅,不可句句當真,這個里數說法正需要論證。 [編輯本段]四、南北朝《後漢書》亦有「哀牢國」《後漢書》為南北朝時宋人范曄所編撰。書中,《哀牢傳》亦有「九隆」傳說、南擊「鹿茤」、賢栗歸漢、柳貌歸漢等,並有柳貌歸漢後七年,哀牢王類牢即反的記載,顯得更為全面和客觀真實。但是,《後漢書·哀牢傳》沒有跟《華陽國志》的里數說法,這樣一來,就使得《華陽國志》中的里數說法成為一個孤說;再聯系《華陽國志》中只說哀牢歸漢不說哀牢反漢這一種片面思想,就可以認定「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之說屬於訛傳——如真有如此之大,《史記》上也不會不記載。
《後漢書·哀牢傳》使「哀牢」有了一個完整的形貌:哀牢人住在今保山、昌寧、施甸、永平、雲龍等地,沒有建立完善國家體系,各部落長均稱王,部落聯盟首領亦稱為王。漢武帝時,(公元前109年)取了保山、昌寧、施甸等地,設了嶲唐、不韋兩個縣,哀牢的元氣受傷,因此轉衰;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歸漢,顯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縣;建初元年(公元76年),哀牢王類牢反漢;二年(公元77年),平判。 [編輯本段]五、結論1、《史記》里沒有「哀牢國」,是因為當時哀牢人未建立國家體系;《史記》里沒有「哀牢」字樣,是因為當時「哀牢」是貶意,不宜寫上史書;
哀牢人所住之地在《史記》里的地名是「同師」和「嶲」;
2、《續漢書》中有了「哀牢王國」之說,為注哀牢縣,已經不再管哀牢二字的貶意,或者哀牢二字已無貶意;
3、《華陽國志》中把「哀牢國」記述得已經較為全面,但只提歸漢不提反漢,使得其「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這個孤說也值得懷疑;
4、《後漢書》中不僅說了哀牢歸漢,也說了哀牢反漢(歸漢七年即反),顯得較為真實;
同時,《後漢書》中不支持《華陽國志》中的「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說法,使之成為一個不可輕信的孤說。
——本著漢時事用漢時史籍論證的原則,可以認定:哀牢有貶意,「哀牢國」不成其國,「哀牢國」是的小「國」,哀牢歸漢七年即反,導致其歸漢事件的歷史意義極為有限。 [編輯本段]九隆神話出於古哀牢國,即今哀牢山一帶,這篇神話說: 有一婦人名沙壺,因到江邊捕魚,觸沉水而懷孕,生下十個兒子。後沉木化為龍作人言問「我的兒子何在」?九子驚走,獨幼子不去,背龍而坐,因而取名九隆。九隆長大後,雄桀出眾被推為王。當時有一婦人,名叫奴波息,也生有十個女兒,九隆兄弟皆娶以為妻,子孫繁衍,散居溪谷。九隆死後,世世相繼,分置小王。到了唐代初期細奴邏的父親自哀牢避難到蒙舍川,耕於巍山之麓,當地白國王將女兒嫁給細奴邏並讓位於他,這便是流傳民間的開國神話。據說,遺留在哀牢群山中的花腰傣就是九隆兄弟中的一支 。

③ 那位高人幫忙整理下金庸和古龍所有小說中主角的結局及其武功

金庸: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
苗若蘭是福康安故意派到田歸農身邊的卧底,要苗若蘭悄悄下毒。田歸農設下陷阱,將苗人鳳和無塵的屍體公之於眾,就等鐵花會和胡斐中計。鐵花會准備得擊,田歸農卻發現自己有力使不出來。胡斐找到了苗若蘭,要救她離開,苗若蘭卻還是想不起胡斐。鐵花會搶到了苗人鳳的屍體,看到上面六十七處刀傷劍傷,明白苗人鳳是故意受折磨來留下痕跡,苗人鳳留有字樣,標明了田歸農破綻之處,明白苗人鳳一番苦心,胡斐不禁感動。田歸農看守屍體不力,乾隆發怒,田歸農表示要挖胡一刀屍首,同樣能使胡斐自投羅網。胡斐知道了田歸農要挖墳之事,准備一決死戰。苗若蘭與田歸農相處中,忍著自己悲痛情緒,原來她早已恢復了記憶,留在田歸農身邊,只為報仇和助胡斐一臂之力。胡斐等人糾結兵力,只待明日一戰。胡斐戰前祭奠家人,若是一命歸西,則與家人團聚。鐵花會擒住了福康安,陳家洛與乾隆攤牌,舊日之仇與今日之恨一並結算,要乾隆出兵幫手,了結田歸農。田歸農已知苗若蘭內應身份,將其百般折磨。胡斐與田歸農仇人相見,挖出墳下埋的寶刀,利用苗人鳳留下的破綻,結果勝了田歸農,為自己的親人報了仇。但苗若蘭不見蹤影,她身中劇毒,危在旦夕。胡斐拚命尋找,若蘭冥冥中終於聽到呼喚,卻無力回應,終於利用田歸農留下的毒葯留下痕跡,瀕死之際被喚回人間,與胡斐相見
武功:(一)、劍法類:
1、苗家劍法:丹鳳朝陽、上步摘星式、上步雲邊摘月、洗劍懷中抱月、返腕翼德闖帳、沖天掌蘇秦背劍、迎門腿反劈華山、黃龍轉身吐須勢、提撩劍白鶴舒翅(此招苗人鳳使用時,背心會微微一聳,露出破綻,致使他敗在胡一刀和胡斐手下)2、天龍劍法::白虹貫日、二郎擔山、流星趕月、騰蛟起鳳、雲中探爪3、達摩劍法:胡斐的兩個小僮使用的劍法,但較達摩劍法又有變化,到後來一手使劍,一手使匕首,更是厲害。(二)、刀法類:
1、胡家刀法:2、八卦刀法:3、鐵門閂刀法:4、地堂刀法:熊元獻所擅長的刀法。5、五虎刀:。6、陶子安所用的刀法:抽梁換柱、上步撩陰、退步斬馬刀
三、鞭法類:
1、六合鞭法:四、拳法類:
1、無極拳:五、掌法類:
1、春蠶掌法:六、爪法類:
1、龍爪擒拿手:。范幫主曾赤手空拳,以「龍爪擒拿手」抓死過兩頭猛虎。
七、輕功類:
1、提縱術:2、飛天神行:3、壁虎游牆功:八、其他類:
1、雙拐功:3、千斤墜功:

《連成訣》丁典的愛情故事不是很激情,大家只是一起賞花,甚至話也是不多說,然而心靈相通。然而他的准岳父為了那些生帶不來死帶不去的金錢,居然連自己的親生女兒也不放過,人性何在?落花流水自稱英雄豪傑卻被血刀老祖反過了村托惡人也有非常光明的一面。狄雲似乎是第一男主角,但是實際上也不完全是,由天真燦爛到成熟冷靜沉著,見證著人世的悲涼。當然,最後與水姑娘一起,這樣的話也可以理解為什麼他的好師妹最後還要回去送死的,她也算是中國古代善良婦女的代表了。「空心菜」是金庸對社會的呼喚,最後年輕的「空心菜」也表明金庸對社會還有信心。
武功:(一)、劍法類:
1、唐詩劍法:2、躺屍劍法3、連城劍法:刺肩式、耳光式、去劍式
4、太極劍法:5、孔雀開屏劍法:二、刀法類:
1、血刀刀法:三、槍法類:1、中平槍:四、拳法類:
1、六合拳:呂通的拳法。書中出現的招式有:風雲乍起、烏龍探海、打虎式2、赤尻連拳:呂通的拳法,是「六合拳」中一路,只是雜以猴拳,講究摟、這 打、騰、封、踢、潭、掃、掛,又加上「貓竄、狗閃、兔滾、鷹翻、松子靈、細胸巧、鷂子翻身、跺子腳」八式,式中套式,變幻多端。3、無影神拳:丁典的拳法
五、掌法類:1、藍砂掌2、變勢掌:六、手法類:1、岳家散手七、輕功類:1、登萍渡水:八、內功類:1、神照經:。2、血刀經。
《天龍八部》
契丹王在蕭峰威逼之下承諾在有生之年不再進犯中原,蕭峰因承諾契丹人以下犯上的本性而自殺,阿紫扣出雙眼還與鐵頭而後與蕭峰跳崖自殺,鐵頭撞崖而死,慕容復瘋了,其它人各自從事各自職業。
武功:(一)、劍法類:
1、段家劍:2、伏魔劍:3、柳絮劍法:4、六脈神劍:5、無量劍法:6、周公劍:7、劍芒:8、大江東去:9、清澈梅花:10、毒龍出洞:(二)、刀法類:
1、奇門三才刀:2、燃木刀法:3、降魔刀法:4、五虎斷門刀:5、王字四刀:6、單刀脫手投擲:7、慈悲刀:8、火焰刀9、回風拂柳刀10、柴刀十八路:11、羽衣刀:12、後山三絕招之一的刀法:13、八卦刀法14、地堂刀:專攻人下盤的刀法5、斷臂刀16、六合刀:17、四象六合刀法:18、十字斫:19、雲繞巫山:20、金燈萬盞:21、披襟當風:22、清風徐來:23、大漠飛沙:(三)、槍法類:1、鎖喉槍(四)、棍棒類:1、伏魔杖法:2、普門杖法:3、降魔禪仗:4、伏魔杖法:5、打狗棒法:6、太祖棒:7、大韋陀杵:8、湖北阮家八十一路三節棍:9、雙龍入洞:(五)、鞭鐧斧錘鉤等短兵器類:1、盤根錯節十八斧:2、亂披風斧法:3、漁叟鉤法:4、透骨扇5、開天闢地:(六)、軟鞭套索等軟兵器類:1、百勝軟鞭:2、大別山回打軟鞭十三式:3、鳳棲於梧:(七)、暗器類、青字九打,城字十八破:青蜂釘、鐵菩提、鐵蓮子;破法:破甲、破盾、破牌、破月錐2、腐屍毒:3、連珠腐屍毒:4、生死符:5、滿天花雨手法:(八)、拳法類:1、通臂拳:2、太祖長拳:3、羅漢拳:4、伏虎拳:5、大金剛拳:6、袖裡乾坤:(九)、掌法類:1、五羅輕煙掌:2、降龍十八掌:3、大金剛掌:4、般若掌:5、韋陀掌:6、達摩掌7、伏虎掌:8、劈空掌:9、握石掌:10、少林快掌:11、火焰刀:12、天山六陽掌:13、排雲雙掌:14、白虹掌力:5、抽髓掌:16、冰蠶寒毒掌:17、長江三疊浪:18、一拍兩散:19、老龍探珠:20、曉風拂柳:(十)、腿法類:1、如影隨形腿:2、彈腿:3、金鉤破冰:(十一)、手法類:
1、天山折梅手:2、鷹爪手:3、如來千手法:4、少林擒拿十八打:5、擒龍手:6、攔雲手:7、控鶴功:8、鎖喉擒拿手:9、纏絲擒拿手:(十二)、指法類:1、一陽指:2、六脈神劍:4、多羅葉指:5、無相劫指:6、天竺佛指:7、摩訶指:以逸待勞、三入地獄8、大智無定指:9、去煩惱指:10、金剛指:11、參合指:12、奪魄指:13、夜叉探海:14、星丸跳擲:(十三)、爪法類:1、三陰蜈蚣爪2、龍爪手:少搶珠三式、沛然有雨3、寂滅抓:4、因陀羅抓:5、虎爪手:6、魔爪功:7、越爪功:(十四)、步法類:1、凌波微步:2、跌撲步:3、鐵板橋:4、千斤墜:(十五)、輕功類:
1、凌波微步:2、憑虛臨風:3、壁虎游牆功:(十六)、內功類:
1、北冥神功:2、六陽融雪功:4、斗轉星移5、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即慕容氏的斗轉星移。
6、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7、小無相功:8、北冥真氣神功:9、氣刀割體:10、易筋經:11、袈裟伏魔功:12、枯禪功:13、心意氣混元功:14、傳音入密:15、傳音搜魂大法:16、龜息功:18、地火功:19、獅子吼:20、縮骨功:21、腹語術:(十七)、陣法類:1、六脈神劍劍陣:2、羅漢劍陣:3、混沌劍陣:4、鐵拐陣:5、打狗陣:6、巨蟒陣:7、羅漢大陣:(十八)、其他類:1、蜀道難牌法:2、采燕功:3、雷公擋法:春雷乍動4、鶴蛇八打:5、大鐵網:6、雷公著地轟:7、地母雷網:8、青城派一錐一錘武功:李存孝打虎勢、曲徑通幽、袖裡乾坤、上天下地、鳳點頭
9、蓬萊派武功:書中出現的招式有:張果老倒騎驢、韓湘子雷擁藍關、呂純陽月下過洞庭、漢鍾離玉洞論道、遨遊東海
10、易容改裝術:阿朱所擅長的易容術,在書中,阿朱曾裝過老黃伯、孫三、慕容老太太、漁婆、喬峰、醜女、薛神醫、年輕小夥子、中年漢子、白世鏡、段正淳,並學過趙錢孫的聲音。阮星竹也會易容術。

《射鵰英雄傳》
李萍為使兒子了去後顧之憂,拔劍自盡。郭靖痛不欲生,抱起母親的屍體一路狂奔,身後大汗的追兵不計其數,郭靖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為埋葬母親,郭靖落入哲別師傅之手,不料哲別冒死相救,跟隨哲別的士兵也同樣是以往跟隨郭靖出生入死的將士,他們哪裡會活捉郭靖,全部跪送郭靖南歸,令郭靖甚為感動,此時,托雷趕到,將小紅馬還與郭靖並與他道別,一片...
武功:(一)、劍法類:1、同歸劍法:丘處機所使的劍法,取的是「同歸於盡」之意,要是敵人厲害,自己性命危殆,無可奈何之際,只得使這路劍法拚命,每一招都是猛攻敵人要害,招招狠,劍劍辣,純是把性命豁出去了的打法,雖是上乘劍術,倒與流氓潑皮耍無賴的手段同出一理。2、越女劍法:韓小瑩的劍法,由吳越女創下,只是越國處女當日教給兵卒的劍法旨在上陣決勝,是以斬將刺馬頗為有用,但以之與江湖上武術名家相鬥,就嫌不夠輕靈翔動。到得唐朝末葉,嘉興一位劍術名家,依據古劍法要旨而再加創新,於鋒銳之中另蘊復雜變化。書中出現的招式有:電照長空、白露橫江、枝擊白猿、起鳳騰蛟、探海斬蛟、翻身探果。3、全真劍法:全真派的劍法,書中出現的招式有:斗搖星河、白虹經天。4、哀牢山三十六劍:一燈四大弟子中書生的劍法,長劍振動,嗡然作聲,久久不絕,上六劍,下六劍,前六劍,後六劍,左六劍,右六劍,連刺六六三十六劍,稱為天下劍法中攻勢凌厲第一(二)、刀法類:1、南山刀法:燕子入巢、帶醉脫靴、進步提籃。2、斷魂刀法:(三)、槍法類:1、楊家槍法:楊鐵心家傳槍法,共七十二路,書中出現的招數有:回馬槍、鳳點頭、毒龍出洞、白虹經天、春雷震怒、起鳳騰蛟、行步蹬虎、孤雁出群、朝天一炷香。2、岳家槍法:3、呼延槍法:(四)、棍法類:1、打狗棒法:丐幫絕技,只傳幫主,共三十六路,有絆、劈、纏、戳、挑、引、封、轉八訣,書中出現的招式有:獒口奪杖、棒打狗頭、棒打雙犬、棒挑癩犬、撥草尋蛇、撥狗朝天、打草驚蛇、反截狗臀、壓肩狗背。2、瘋魔杖法:3、大力金剛杖法4、伏魔杖法(降魔杖法):柯鎮惡的杖法,書中出現的招式有:撥雲見日、金剛護法。5、夜叉探海:6、鐵鎖橫江:南希仁所用的7、蘇秦背劍:招鐵槳招數(五)、軟鞭綿強套索類:1、金龍鞭法:韓風卷雲殘、烏龍取水、斷脛盤打2、奪魄鞭法:(六)、暗器類:1、滿天花雨擲金針:(七)、拳法類:1、空空拳:朱聰教給郭靖和拖雷的拳法。2、少林羅漢拳3、五行拳4、燕青拳:梁子翁演示的拳法。書中出現的招式有:懷中抱月、二郎擔山、拉弓式、脫靴轉身、讓步跨虎、退步收勢5、逍遙游拳法:洪七公少林時練的功夫,傳給黃蓉、穆念慈等人,共三十六招,使時大袖飛舞,東縱西躍,身法輕靈之極。書中出現的招式有:沿門托缽、見人伸手、四海遨遊、飯來伸手6、羅漢伏虎拳:7、靈蛇拳:歐陽峰從蛇身上悟出的拳法,這路取意於蛇類身形扭動的拳法,這路拳法的要旨,在於手臂似乎能於無法彎曲處彎曲,其實是在離敵最近之處,忽有一拳從萬難料想的方位打到。出拳的方位匪夷所思,在敵人眼中看來,自己的手臂宛然靈動如蛇。剋制靈蛇拳的法門在快速以擒拿手拿他拳頭。8、空明拳:周伯通自創的拳法,共七十二路,有十六字訣,是:「空朦洞松、風通容夢、沖窮中弄、童庸弓蟲」,是一路至柔的拳法。書中出現的招式有:空碗盛飯、空屋住人。9、伏虎拳10、遼東野狐拳法:梁子翁的拳法,從長白山野狐的縱躍中悟出的拳法,這拳法以「靈、閃、撲、跌」四字訣為主旨,於對付較己為強之勁敵時最為合用,首先教敵人捉摸不著自己前進後退、左趨右避的方位,然後俟機進擊。全是虛招。11、六合通臂拳12、地堂拳13、梁子翁的拳法:惡虎攔路、青龍取水、靈猿上樹。14、彭連虎的拳法:三徹連環、推窗望月、星落長空。15、楊鐵心使用的拳法:鍾鼓齊鳴、海燕掠波、韋護捧桿式16、楊康用過的拳法:偷雲換日、斜掛單鞭、順手牽羊17、雙蛟出洞:18、仙霞門的外家拳法:陸冠英的拳法,書中出現的招式有:懷中抱月(八)、掌法類:1、2、開山掌法:3、毒沙掌:4、落英神劍掌5、神駝雪山掌:6、三花聚頂掌法:7、降龍十八掌:洪七公生平絕學,一半得自師授,一半是自行參悟出來,雖然招數有限,但每一招均具絕大威力。書中出現的招式有:1、亢龍有悔;2、飛龍在天;3、潛龍勿用;4、或躍在淵;5、見龍在田;6、時乘六龍;7、密雲不雨;8、損則有孚;9、利涉大川;10、鴻漸於陸;11、突如其來;12、震驚百里;13、雙龍取水;14、魚躍於淵;15、龍戰於野(戰龍在野);16、履霜冰至;17、羝羊觸藩;18、神龍擺尾;8、劈空掌9、通臂五行掌10、通臂六合掌:11、大手印掌法:12、碧波掌法:13、鐵掌:14、蓮花掌:15、奇門五轉:16、狂風絕技:「17、張阿生的掌法:18、天外飛山:19、黃蓉用的掌法:八步趕蟾、回風拂柳、星河在天20、排雲推月:21、順水推舟:
(九)、腿法類1、懷心腿:2、旋風掃葉腿:3、鐵帚腿法:4、連環鴛鴦腿(十)、手法類:1、分筋錯骨手:2、毒蛇尋穴手:3、蘭花拂穴手:4、大力擒拿手:5、岳家散手:6、銅錘手:7、小擒拿手:8、七十二路擒拿手中的逆拿之法:9、空手奪白刃10、巧扣連環:(十一)、指法類:1、一陽指:南帝的武功,2、彈指神通:3、笑口啞啞:4、透骨打穴法:(十二)、爪法類:1、九陰白骨爪:2、九陰神抓:(十三)、輕功類:1、金雁功:2、移形換位:3、瞬息千里:4、提縱術十四、身法類:1、摔跤技:2、蛇行狸翻術:3、燕雙飛:4、靈鰲步:5、靈貓撲鼠:6、懶驢打滾:7、鯉魚打挺:8、雁落平沙:9、怪蟒翻身:10、風擺荷葉:王處一的身法,曾以此法獨足跂立,憑臨萬丈深谷之上,大袖飄飄,前搖後擺,只嚇得山東河北數十位英雄好漢目迷神眩,橋舌不下,因而得了個「鐵腳仙」的名號。(十五)、內功類:1、金關玉鎖二十四訣:2、混天功:3、先天功:(十六)、陣法類:1、圓陣:2、蛇陣:3、天罡北斗陣:全真教的陣法,王重陽從北斗七星中演出,是全真教中最上乘的玄門功夫,全真七子馬鈺位當天樞,譚處端位當天璇,劉處玄位當天璣,丘處機位當天權,四人組成斗魁;王處一位當玉衡,郝大通位當開陽,孫不二位當搖光,三人組成斗柄。迎敵時只出一掌,另一掌卻搭在身旁之人肩上,七人內力相連,合而為一,小則以之聯手搏擊,化而為大,可用於戰陣。敵人來攻時,正面首當其沖者不用出力招架,卻由身旁道侶側擊反攻,猶如一人身兼數人武功,確是威不可當。要破此陣,只須搶到北極星的方位,北斗陣散了便罷,否則坐鎮中央,帶動陣法,那時以逸待勞,自是立於不敗之地。

4、堅壁陣:5、武穆遺書中記載之行軍陣法:

(1)蛇蟠陣:(2)虎翼陣:(3)十二隊陣法:十二隊分為大黑子、破敵丑、左突寅、青蛇卯、摧凶辰、前沖巳、大赤午、先鋒未、右擊申、白雲酉、決勝戌、後衛亥,按著十二時辰,奇正互變,賓士來去。

(4)其他陣法:天復、地載、風揚、雲垂、龍飛、虎翼、鳥翔、蛇蟠八個陣勢。(十七)、其他類:1、九陰真經:

(3)、北斗大法:九(4)、收筋縮骨法:(5)、移魂大法:(6)、點穴篇

(7)、飛絮勁

(8)、九陰神抓

(9)、蛇行狸翻術

2、碧海潮生曲:3、雙手互搏術:4、蛤蟆功:5、橫練功夫:6、泥鰍功:7、懾心之術:8、雪裡埋人:
《白馬嘯西風》當哈卜拉姆背誦可蘭經的經文之時,眾族人都是恭恭敬敬的肅立傾聽。經文替他們解決疑難,大家心中明白了,都說:「穆聖的指示,那是再也不會錯的。」有人便稱贊哈卜拉姆聰明有學問:「我們有甚麽事情不明白,只要去問哈卜拉姆,他總是能好好的教導我們。」
可是哈卜拉姆再聰明、再有學問,有一件事卻是他不能解答的,因為包羅萬有的「可蘭經」上也沒有答案;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有甚麽法子?
白馬帶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馬已經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終是能回到中原的。
武功:一、劍法類:
1、青蟒劍法:毒蛇出洞、靈舌吐信。
二、鞭鐧斧錘等短兵器類:
1、星月爭輝:流星錘法。
三、拳法類:
1、聲東擊西:2、五雷轟頂:華輝的一招拳法。
九、腿法類:
1、葉底飛燕:輕巧迅捷,甚是了得。
十、手法類:
1、大擒拿手。
《鹿鼎記》韋小寶隱姓埋名,擇地而居;康熙見韋小寶久不回京,著即派人四處查找,又親自六下江南尋訪。但終是石沉大海,杳無音信,自此世上不復有奇人韋小寶矣。
武功:一、劍法類:
1、回風劍:沐王府的劍法。2、七星聚月:張淡月的劍招,霎時之間連刺七劍,迅捷凌厲之極。3、渴馬奔泉
二、刀法類:
1、五虎斷門刀:西風倒卷、猛虎下山、惡虎攔路
2、太極刀3、地堂刀法:三、軟鞭綿強套索類:
1、黑龍鞭法:白蛇吐信、聲東擊西、玉帶圍腰
四、暗器類:
1、含沙射影
《笑傲江湖》
華山上,岳不群把五嶽劍派的人召集前往思過崖演練石壁上的武功,准備對付日月神教,並要用任盈盈血祭五嶽劍派前輩,以此明誓,寧中則阻攔,被制住六道,關在柴房。

令狐沖隻身趕到華山,救出師娘,前往思過崖。思過崖內一片混亂,各門派的人爭名奪利,鬧得不可開交,林平之在勞德諾的引領下來到思過崖找岳不群尋仇,眼睛瞎了的林平之根本不是對手,瞬間,兩人就死於非命,令狐沖救出任盈盈,與寧中則道別,岳不群追殺而至,寧中則萬念俱灰,揮劍自殺而亡。岳不群忽然發現自己的武功根本殺不了令狐沖。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岳不群脅迫五嶽劍派眾人攻打日月神教黑木崖總壇,這一戰,殺得天昏地暗,雙方死傷無數,血流成河,日月神教漸漸不敵,任我行挺身而出,和岳不群戰在一處,終究抵擋不住岳不群怪異招法,節節後退,隨後趕到的任盈盈幾欲助父親一臂之力,被令狐沖拉住,眼睜睜地看著任我行被岳不群一劍刺死。任盈盈為除江湖惡魔,撲向岳不群,令狐沖舉劍跟上,激烈混戰,岳不群終是不敵,令狐沖欲放他一條生路,讓他自己醒悟,岳不群卻施暗算,令狐沖用「吸星大法」制住岳不群,儀琳和幾名華山弟子舉起仇恨之劍,刺入岳不群體內,報了師仇。喧囂的江湖寧靜起來,儀琳接任恆山掌門之位,令狐沖和任盈盈琴唱簫和,共奏「笑傲江湖」,夕陽如醉,二人縱意江湖,無所牽拘……
武功:1.屁股向後平沙落雁式2.茅廁劍法3.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4.一百零八招狂風快劍5.有鳳來儀6.蒼松迎客7.無邊落木8.玉女劍十九式9.三屍腦神丹10.華山派的氣宗與劍宗11.成不憂的四招劍式12.《紫霞秘笈》13.三十六路回風落雁劍14.摧心掌15.寒冰真氣16.奪命連環三仙劍17.沖靈劍法18.葵花寶典19.避邪劍法

《書劍恩仇錄》沒有結局的結局
武功:千跌張 ——— 沾衣十八跌
天山派 ——— 三分劍術
太極門 ——— 玄玄刀法
少林派 ——— 五行連環拳
少林派 ——— 闖少林
少林派 ——— 羅漢拳
文泰來 ——— 霹靂掌
西川雙俠 ——— 黑砂掌
言家拳 ——— 僵屍拳
周仲英 ——— 子母鐵膽
武當派 ——— 武當長拳
武當派 ——— 柔雲劍術
武當派 ——— 無極玄功拳
南少林派 ——— (一零八路)瘋魔杖法
南少林派 ——— 大夜叉棍(法)
南少林派 ——— 小夜叉棍(法)
南少林派 ——— 取經棍法
南少林派 ——— 緊羅那王棍(法)
南少林派 ——— 醉拳
洛陽韓家 ——— 鐵琵琶手
袁士宵 ——— 百花錯拳
陳家洛 ——— 八卦游身掌
陳家洛 ——— 分筋錯骨手
陳家洛 ——— 岳家散手四門拳法
陳家洛 ——— 庖丁解牛掌
陳家洛 ——— 金剛伏虎刀法
無塵 ——— 追魂奪命劍
無塵 ——— 連環迷蹤腿
嵩陽派 ——— 大力鷹爪功
駱冰 ——— 鴛鴦刀
武當派——芙蓉金針
武當派——武當長拳
王威揚----八卦金刀。
還有達魔劍法和通臂拳。
《神鵰俠侶》
武功:1。古墓輕功2。玉女素心劍3。北斗七星陣4。降龍十八掌5。黯然消魂掌6。打狗棒法7。金輪8.玉簫劍法9.龍相般若功
《倚天屠龍記》
《碧血劍》
《鴛鴦刀》
太多了發不出來啦

④ 哀牢的哀牢崛起

走出神話,我們如今已能藉助諸多史料及考古發現大體領略哀牢古國那悠遠而瑰奇的歷史風貌了: 以九隆為酋領的哀牢夷至遲在二千三百多年前的戰國中後期(周赧王時),便在「土地沃腆」、「宜五穀蠶桑」、「出金銀銅鐵」的哀牢地創建了具有強權機制的奴隸制部落聯盟——哀牢國,其立國之基在保山,統治中心或曰「國都」也在保山。由於境內水利、礦藏、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發展農業、牧業、手工業以及早期鑄造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哀牢逐漸成為一個物阜民豐、欣欣向榮的文明古國。
哀牢人不僅把「五穀蠶桑」侍弄得好,而且很早就「知染采文綉」,技術水平也很高。史載他們用當地盛產的桐華(木棉)織出「幅廣五尺,潔白不受垢污」的「桐華布」和用優質薴麻織成的「文如續錦」的「蘭干細布」,品質絕佳,多有蜀商爭相運銷獲利,以致得到了中原及西南亞市場被誤稱為「蜀布」並風靡一時。
青銅,是人類最早開發並大量使用的一種合金,當人們在用原本只用於取暖、照明和熟化食物的火熔鑄出第一件青銅器物的同時,一個嶄新的時代也就在煉爐之旁應運而生了。據專家考證,以今保山市為中心的古哀牢地的青銅文化當始於公元前14世紀前後,至東漢早期為新興的鐵器文化所取代,前後延續了一千三四百年,其鼎盛時期大體也就在哀牢國的存續時期。此間迄今發現的門類齊全、功用及制型各異的五百餘件青銅器生動表明,幾乎與中原華夏民族同步,哀牢夷民也曾以青銅鑄造了邊地歷史的輝煌。
古哀牢地出土的青銅器中,除大量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外,尚有相當數量的以鍾、鼓為代表的禮樂器和以鉞、戚為代表的兵器。
編鍾是我國古代特有的宮廷打擊樂器,也是歷代帝王禮事、宴辜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廟堂之樂」。哀牢出土的編鍾就達13件之多。這些編鍾雖久經沉埋,但出土後完好如初,色澤鮮明,紋飾清晰,音質宏亮,音列井然,並有雙音鍾。據專家考證,其使用年代為戰國中期至西漢中晚期。編鍾的出現和使用,表明哀牢人不僅掌握了較高的鑄造工藝,而且還懂得了一定的樂理知識,並在測音、試音及演奏上也達到了較高水平。因為編鍾對青銅鑄造技術要求甚高,而特定的樂音又對每件編鍾的制形、大小、高低、厚薄及合金配比等有著特殊的規定性,稍有差錯都將影響其音頻、音質和音響效果。
同編鍾一樣,別具一方特色的銅鼓也是上古社會的禮樂重器。雲南是世界銅鼓的起源地,迄今發現六種類型共二百餘具,而古哀牢地傳世和出士的佔了半數,其中包括5具長幼有序、「孟仲叔季」齊全的始祖型(即萬家壩型)鼓和雲南此類鼓的「長兄少弟」。銅鼓的大量出現和使用,標志著哀牢國兩級分化的加劇和階級關系的明朗和固定,通俗地說就是少數人先富起來並如典籍所載成了「王、渠帥、小王、邑君」等級隸主貴族,而更多的人則淪為奴隸。
如果說,象徵著物主政治地位的青銅鍾、鼓等禮樂重器是古哀牢國階級社會業已定型的標志的話,那麼此間出士的象徵著物主軍事權威的銅鉞、鋼戚等軍中重器以及刀、劍、矛、戈、矢等常規實戰兵器的大量出現和使用,則生動表明,以掠奪或反掠奪、征服和反征服為基本動因的戰爭這種大規模的暴力行為,已成為哀牢國生存及發展進程中一個經常性的「國之大事」。事實上,哀牢國之所以能夠崛起於西南極邊並強盛一時,生產力的發展與生產關系的相對先進固然是一個最基本的前提條件,但戰爭的直接催化作用也不可低估:隨著綜合國力尤其是軍事實力的逐步增強,侵略和擴張也就在所難免——「哀牢略微,自古有之」,史載哀牢王扈栗的自白恰好說明了這一點。其結果是,周邊一些原非九隆世系的部族也主動或被迫加盟以求得自身的生存。這樣,哀牢國的疆域則隨之東擴、西漸、南伸,並最終開創了「其地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的歷史輝煌。

⑤ 哀牢國的哀牢傳說

在傣族民間,還流傳著很多關於哀牢的傳說,其中,有一個關於哀牢開國君主的傳說,大意是:
有一婦人名沙壺,因到江邊捕魚,觸沉水而懷孕,生下十個兒子。後沉木化為龍作人言問「我的兒子何在」?九子驚走,獨幼子不去,背龍而坐,因而取名九隆。九隆長大後,雄桀出眾被推為王。當時有一婦人,名叫奴波息,也生有十個女兒,九隆兄弟皆娶以為妻,子孫繁衍,散居溪谷。九隆死後,世世相繼,分置小王。
據說,遺留在哀牢群山中的傣族(綽號:花腰傣)就是九隆兄弟中的一支 。

⑥ 哀牢的歷史傳說

哀牢國鼎盛時期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大致統治范圍南至西雙版納,西至伊洛瓦底江,北至橫斷山脈,東至洱海一帶。哀牢國的中心區域在今雲南保山壩一帶。
漢武帝時期,派人開通西南夷,希望打通前往印度的道路,於元封二年(前109年)派兵渡過蘭滄水,攻打哀牢,「置雟唐、不韋二縣」。這次侵略使得哀牢全盛時期結束,國勢衰落。
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哀牢王賢栗遣使內屬,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柳貌繼承哀牢王位,派其子獻國於東漢,其時哀牢共有5萬戶、55萬餘人。東漢政府以益州六縣與哀牢地設立永昌郡,以哀牢王為部族君長,另派官吏進行行政管理。哀牢史稱此一事件為「柳貌喪國」。
漢章帝建初元年(76年),類牢繼位為哀牢王,起兵反抗東漢,為東漢擊破,類牢被殺。自此之後,哀牢不復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出現。

⑦ 哀牢國的史說哀牢

哀牢歸漢
柳貌,古哀牢國九隆王傳人。公元1世紀中葉在位,為保山歷史上一位關鍵時期的關鍵人物。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柳貌率眾人77邑王、5萬余戶、55萬多人舉國「內附」—主動加入中華民族行列,從而使古代保山由奴隸社會一步跨入了封建制的門檻。漢王朝則因勢利導,藉此機會將郡縣治推行到「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的整個哀牢地,並設永昌郡統一管轄。為彰柳貌內屬之功,漢明旁給他頒賜了性質、字體類同於漢武帝所賜「滇王之印」的「哀牢王章」,並舉行盛大宮廷慶典。
「哀牢」是什麼?
「哀牢人」的後裔傣族把氣味讀作「哀」,把酒讀作「牢」。如此,「哀牢」就是酒的氣味或酒氣。
「哀牢人」的後裔傣族也有把「哀」作為「老大」的意思,傣族男性的老大一般都叫「哀XX」,那麼「哀牢」就應該是一個人名。史籍記載的哀牢國國王世系中也有一個國王叫「哀牢」。
《後漢書·哀牢傳》說「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賢栗等遂率種人二千七百七十,口萬七千六百五十九,詣越西太守鄭鴻降,求內屬,光武封賢栗等為君長,自是歲歲來朝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種人內屬,其稱王者七十七人,戶五萬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萬三千七百一十一;西南去洛陽七千里,顯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縣。」可見,哀牢是「種人」,即是一個族種。
《史記》里的哀牢國
在《史記》里,沒有「哀牢國」,也沒有「哀牢」字樣。但《史記》確有記載:「……滇王嘗羌乃留為求道,四歲余皆閉昆明(今雲南大理),終莫能通。然聞其西可千餘里,有乘象國,名曰滇越,而蜀賈奸出物者或至焉。」滇國已經確認是在滇池一帶,從滇池往西千餘里,剛好就是今天的保山,即哀牢國。以此推論,「滇越乘象國」即是「哀牢國」。
《史記》里連「夜郎國」也提到了,為什麼會沒有「哀牢國」或「哀牢」字樣呢?按常理,「哀牢」只要是客觀存在,他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只有一種可能,把哀牢國當成「滇越乘象國」了。
《續漢書》中的哀牢王國
《續漢書》為西晉司馬彪所編撰,其中《郡國志·永昌郡》說:「永昌郡,八城,戶二十三萬一千八百九十七,口百八十九萬七千三百四十四。不韋出鐵,嶲唐、比蘇、楪榆、邪龍、雲南、哀牢(永平中置,故哀牢王國)、博南(永平中置),南界出金。」
「哀牢王國」出現於釋義中,且僅為哀牢一城的釋義,因此,僅可認定置哀牢縣前,哀牢王住處在彼,即首邑,為部落聯盟首領所在。
《華陽國志》乃東晉人常璩所編撰,其中對「哀牢」和「哀牢國」所說甚多。
《南中志·永昌郡》中記述了「九隆」傳說、南擊「鹿茤」、賢栗歸漢、柳貌歸漢等,較為系統。
《南中志·永昌郡》說:「永昌郡,古哀牢國。」另說:「哀牢,山名也。」使今之「哀牢山」與古之「哀牢國」關系弄得有些復雜化,今之研究者往往只能強圓其說,卻難於服人。
《南中志·永昌郡》明確地說「哀牢」人是「種人」,即一個族種;其國家體系不健全,「分置小王」,如部落長,因此,先歸漢的賢栗是「王」,後歸漢的柳貌也是「王」,但賢栗所率人口僅一萬多人,是小王,柳貌之下有「稱王者七十七人」,人口「五十五萬三千七百一十一」,顯然是個「大王」(部落聯盟首領)。
《南中志·永昌郡》說,孝武時,度蘭滄水(瀾滄江)以取哀牢地,置嶲唐、不韋二縣,哀牢轉衰,加上柳貌歸漢後置了哀牢、博南二縣,「哀牢國」就有了一個全貌:「哀牢」地面上一共設了四個縣,約為《史記》中的「同師」和「嶲」兩個地方。
《南中志·永昌郡》中有一個說法:「其地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南中志·永昌郡》只說哀牢歸漢,不說哀牢反漢,故此說法還需論證。
《後漢書》亦有哀牢國
《後漢書》為南北朝時宋人范曄所編撰。書中,《哀牢傳》亦有「九隆」傳說、南擊「鹿茤」、賢栗歸漢、柳貌歸漢等,並有柳貌歸漢後七年,哀牢王類牢即反的記載,顯得更為全面和客觀真實。
《後漢書·哀牢傳》使「哀牢」有了一個完整的形貌:哀牢人住在今保山、昌寧、施甸、永平、雲龍等地,沒有建立完善國家體系,各部落長均稱王,部落聯盟首領亦稱為王。漢武帝時,(公元前109年)取了保山、昌寧、施甸等地,設了嶲唐、不韋兩個縣,哀牢的元氣受傷,因此轉衰;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歸漢,顯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縣;建初元年(公元76年),哀牢王類牢反漢;二年(公元77年),平判。
《楚寶·哀牢國考》:
哀牢,夷者。其先有婦人名沙壹,居於牢山,嘗捕魚水中,觸沈木若有感,因懷孕十月,產子男十人。後沈木化為龍出水上,沙壹忽聞龍語曰:若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見龍驚走,獨小子不能去,背龍而坐。龍因舔之其母,鳥語謂背為九,謂坐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後長大諸兄,以九隆能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為王後,牢山下有一夫一婦,復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為妻。後漸相滋長,種人皆刻畫其身象龍文,衣著尾,九隆死,世世相繼,乃分置小王,土地沃美,宐五榖蟲桑知染采文綉蜑,毲帛疉蘭干,細布織成文章,如綾錦,有梧桐木華,績以為布,幅廣五尺,潔白不受垢,污先以覆亡,人然後服之,其竹節相去,一丈名曰濮。竹出銅鐵鉛錫,金銀光珠,虎魄、水精、瑠璃、軻、蚌珠、孔雀、翡翠、犀象、猩猩、貘獸。
聖楷按:貘音陌白,豹也,狀頗似熊蒼,白色白樂,天有貘屏,贊序雲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南方山谷中,寢其皮,辟瘟,圖其形辟邪,予舊病頭風,每寢息常以小屏衛其首,適遇畫工,偶令寫之山海經雲,此獸食鐵與銅,不食他物。又按,哀牢卽今雲南永昌府姚州卽今姚安府。

閱讀全文

與哀牢小說結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說人物名字姓喬的男生 瀏覽:639
有部古代小說男主叫東方朔 瀏覽:764
禁倫小說排行榜 瀏覽:16
完結小說過度沉溺在線閱讀 瀏覽:234
仙君重生都市紈絝的小說 瀏覽:547
現代小說和古代小說哪個好寫 瀏覽:922
玄幻校園魔法小說完結小說 瀏覽:987
武松與藩金蓮小說作者孤獨書童 瀏覽:16
大叔個個不好惹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479
手機寫小說閱讀器 瀏覽:444
主角叫風忍的小說 瀏覽:891
雪狼小說馬蘭花TxT 瀏覽:936
離婚男主是甜寵小說排行榜 瀏覽:711
薄荷小說網 瀏覽:907
重生到開心鬼世界的小說 瀏覽:829
玄幻小說的校服 瀏覽:222
求經典重生小說完本小說 瀏覽:801
寫歷史武俠小說 瀏覽:929
天工天工TXT小說下載 瀏覽:918
單純女主綜漫小說 瀏覽: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