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江姐是哪一部作品裡面的人物
紅岩。
㈡ 江姐、雙槍老太婆、許雲峰、瘋老頭,這些都是小說《紅岩》裡面的人物他們的個人介紹
江姐
江姐,是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60年代初期因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和「黨史小說」《紅岩》的相繼出版,而成為當代中國公眾家喻戶曉的革命烈士。
她本名江竹筠,地下黨組織內一般都稱她「江姐」。1948年初,她的丈夫彭詠梧(中共川東臨委委員、下川東地工委副書記)在下川東領導農民暴動失敗,不幸犧牲。她忍住悲痛,要求地下組織將她再派到下川東,繼續從事農村暴動的准備工作,不料於端午節後因上級領導叛變出賣而被捕。正忙於打內戰的國民黨當局為了防止後方農村暴動,急於從她口中得到有關地下組織情況,對她施用了酷刑,但她任憑拷打折磨,堅不吐實,關押至1949年11月14日被殺害。
後來回憶錄的作者們在創作小說《紅岩》時又以她為原型塑造了仍舊稱為「江姐」的「江雪琴」,實際上江雪琴的革命經歷和主要事跡均與江竹筠相同(電影演員於藍在扮演電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時,就專門請當年江姐的戰友劉德彬詳細介紹了真實的江姐的各方面情況)。因此,一般人仍然把小說中以及後來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烈火中永生》、歌劇《江姐》等文藝作品中的江姐都看成是歷史上真實的江姐。
雖然江姐在中共黨內地位並不高,只是基層黨組織(川東臨委和下川東地工委)的聯絡員,與她同時代獻身革命、同樣壯烈犧牲的革命烈士何止成千上萬,但她卻為廣大公眾所熟知,江竹筠的名字和事跡還同許多革命領袖人物一起被載入了《中國共產黨歷史大辭典》的人物辭條中。在2003年重慶市評選「重慶十大歷史文化名人」時,還有不少人要求選江姐……這不能不歸功於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和小說《紅岩》所引起的轟動效應。
在人們所熟知的江姐的動人事跡中,有兩個最讓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的情節,一個是她親眼看到了被國民黨當局殺害後懸掛示眾的她丈夫彭詠梧(小說等文藝作品中叫彭松濤)的人頭,另一個是她被捕後遭受了以竹簽子「釘手指」的酷刑。
遺憾的是,這兩個震動了億萬公眾的情節,恰恰都是虛構的。
虛構這兩個情節,並非是在作者們創作小說時,而是在他們寫革命回憶錄——報告文學時,甚至在此前為青少年作烈土事跡宣傳報告時就開始了。後來劉德彬在一份回憶材料中坦誠寫道:「事實上,烈士的一些英雄事跡也是被誇大了的。如江姐受刑本來是(夾)竹筷子,把它改成了(釘)竹簽子;全文背誦《新民主主義論》,實際上是提綱和要點;江竹筠並未見到她丈夫的人頭,而把她說成見到了。」1964年《在烈火中永生》再版時,因江姐看到丈夫人頭的情節編造痕跡太重,被劉德彬提議刪掉了。但江姐遭受竹簽子「釘手指」酷刑的情節,仍然保留了下來,長期留傳,影響深廣。
我們看看歷史上對江姐事跡的介紹中,對她受刑的介紹經過了怎樣的演變。
1949年11月30日,人民解放軍接管重慶。在國民黨當局潰逃前夕,對渣滓洞、白公館等地關押的政治犯實行了血腥大屠殺。12月初,分別在11月27日大屠殺之夜從渣滓洞、白公館脫險逃生的劉德彬、羅廣斌等到「脫險同志聯絡處」報到集中。隨即被安排到「重慶市各界追悼楊虎城將軍暨被難烈士追悼會」組織部協助工作,參加整理烈士傳略,提供給烈士資格審查委員會評審烈士參考。他們集中了蕭中鼎、傅伯雍、盛國玉、孫重、任可風、杜文博、郭德賢、曾紫霞等脫險同志一起討論,提供烈土生平及獄中表現等資料,羅廣斌與劉德彬、凌春波記錄整理,由羅廣斌一人做代表向評審會議介紹情況,聽候咨詢。
1950年1月中旬,「重慶市各界追悼楊虎城將軍暨被難烈士追悼會」召開後,羅廣斌、劉德彬等將有關材料整理成大會特刊《如此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蔣美特務重慶大屠殺之血錄》,印行3000冊,分送有關單位和烈士親屬。其中,「被難烈士事略」中的「江竹筠烈士」一則,對江姐被捕後的受刑是這樣介紹的:
特務們一點不放鬆她,戴重鐐,坐老虎凳,吊鴨兒浮水,夾手指……極刑拷訊中,曾經昏死過三次……
1950年6月21日出版的重慶《大眾文藝》第一卷第三期發表了羅廣斌、劉德彬、楊益言3人第一次合寫的文章《「中美合作所」回憶片斷:聖潔的血花——獻給九十七個永生的共產黨員》。其中對江姐受刑是這樣寫的:
特別是江竹筠同志,(特務)要想從她身上,找出一些關於她丈夫彭詠梧同志的關系,所以在魔窟的嚴刑拷訊下,她受盡了老虎凳、鴨兒浮水、夾手指、電刑、釘重鐐……各種各樣的酷刑……
雙槍老太婆:小說《紅岩》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當是雙槍老太婆了。她疾惡如仇,愛憎分明,懲奸除惡,腰插雙槍,能左右開弓,百步穿楊,帶領華鎣山游擊隊狠狠地打擊了國民黨軍,頗具女俠風骨。
真有這樣的生活原型嗎?有。不但有,而且生活原型比小說、電影人物有過之而無不及。她們就是中共黨員陳聯詩同志和鄧惠中烈士。
陳聯詩,四川岳池人,生於1900年,其家庭為岳池名門。陳聯詩自幼聰穎過人,畢業於岳池女師,以優異的成績留校執教,1923年1月與廖玉璧結婚。婚後,陳聯詩和廖玉璧雙雙考入南京東南大學。此後,廖玉璧奉黨組織的指示回家鄉去抓武裝,陳聯詩便隨丈夫返鄉。
陳聯詩在川北起義中,積極協助丈夫工作,並親自主管後勤軍需,下山搞糧籌物,到重慶購買槍支彈葯護送回華鎣山,乾的都是處處充滿危險的工作,但她每次都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她的槍法,也是這段時間苦練出來的。
大約是藝高人膽大吧,此後她腰插雙槍,不管是下山籌糧籌物,還是到重慶運子彈回來,雖然身邊只帶兩三個隊員,但只要有小股敵人敢擋道,肯定跑不掉吃她的槍子兒,很快在川北打出了名氣,人稱「雙槍女俠陳三姐」。1928年秋,陳聯詩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秋,她因黨組織決定川北舉行第二次更大規模的起義,為迎接紅四方面軍入川,負責第二次起義的後勤籌備工作。
為了解決起義的大批款項困難,陳聯詩和廖玉璧賣了自己的田產,將錢交給了黨組織。在不太長的時間內,陳聯詩便在廣安開了「悅來醫社」,以保證起義後的葯品供應,在羅渡溪、賽龍場、肖家場開了棧房和飯館,以備起義後的吃住急需。忙完這些,她又帶了一個小分隊,趕往重慶搶運回一批槍支彈葯。
起義順利舉行了。這次起義使軍閥楊森的部隊遭到重創,一時間完全被拖住,無法抽兵圍剿紅軍,為川陝蘇區的建立創造了條件。
此後,陳聯詩和華鎣山游擊隊的其他幾位領導人一起,指揮這支英勇不屈的隊伍一直在華鎣山堅持武裝斗爭。
「雙槍老太婆」的原型之二鄧惠中,是四川岳縣人,出生於1904年7月(農歷),畢業於岳池女子師范學校,並執教於該縣江西館小學,此後不久,即任該校校長。
1937年冬,鄧惠中的丈夫鄧福謙因嚮往延安,決心投身於革命事業。留在家裡的鄧惠中,擔負起了供養老人和撫育三個幼兒的重擔,並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和丈夫同年入黨。入黨後,她很快擔任了縣婦女委員和婦女特支書記,把黨組織的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在群眾中很有威信。
這一時期,鄧惠中把全副身心都投入到了岳武起義的組織准備工作中。在實際武裝斗爭的鍛煉中,她學會了射擊,逐漸練成一名神槍手,經常腰插雙槍,下鄉籌糧籌款,並和陳聯詩一樣,經常扮成闊太太,坐上滑桿,帶著幾名游擊隊員出外運回槍彈。她幾次身臨險境,但都從容鎮靜地應付過去。實在無法矇混過關的時候,她便果斷地拔槍射擊先發制人,帶領隊員沖出險境。
岳武起義失敗後不久,鄧惠中於1948年8月2日不幸被捕,敵人同時還抓捕了她的也是黨員的二兒子鄧斌。母子都堅貞不屈。1949年11月27日,鄧惠中和兒子鄧斌被特務們槍殺於渣滓洞。
許雲峰: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為了配合工人運動,重慶地下黨工運書記許雲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書店,作為地下黨的備用聯絡站。甫志高為了表現自己,不顧聯絡站的保密性質,擅自擴大書店規模,銷售進步書刊。一天,區委書記江姐要去華鎣山根據地,甫志高到碼頭為江姐送行,江姐囑咐他要注意隱蔽,他嘴上答應,心裡卻不以為然。江姐到離根據地不遠的一座縣城時,發現自己的丈夫、華鎣山縱隊政委彭松濤的人頭被高掛城頭。見到縱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後,她強忍悲痛,堅決要求到丈夫生前戰斗的地方工作。甫志高又自作主張吸收一名叫鄭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許雲峰知道情況後大吃一驚,幾經分析發現鄭克昌行跡可疑,便讓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員迅速轉移。甫志高卻根本不聽勸告,反認為許雲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績,結果被捕並成了可恥的叛徒。由於他的告密,許雲峰、成崗、余新江和劉思揚等人很快相繼被捕。特務頭子徐鵬飛得意忘形,妄圖藉此將重慶地下黨一網打盡。然而,他使盡各種伎倆,都沒能從許雲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東西。兇殘的敵人為了得到口供,瘋狂地折磨政治犯。他們給犯人食用霉爛的食物,而且在炎熱的夏天限制飲水數量,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獄中難友乘放風時在牆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護泉水的斗爭中,龍光華英勇犧牲,全獄難友絕食抗議敵人的暴行,敵人不得不妥協讓步。
叛徒甫志高帶領特務竄到鄉下,江姐不幸被捕,關押在渣滓洞里。在獄中,她受盡了折磨,兇殘的敵人把竹簽釘進了她的十指。面對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秋去冬來,轉眼到了年底。全國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國民黨當局在受到沉重打擊後開始放出和談空氣。陰歷年三十,渣滓洞全體難友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聯歡會。更令人高興的是,地下黨派人與他們取得了聯系。敵人為了表示和談的「誠意」,假意釋放了一些政治犯,來自資本家家庭的共產黨員劉思揚是其中之一。在他被送回劉公館的第二天夜裡,一個自稱姓朱的人潛入劉家,說他受區委書記李敬原的委派,前來了解劉思揚在獄中的表現,並要他詳細匯報獄中地下黨的情況。正當劉思揚對此人懷疑時,李敬原派人送來情報,揭穿了這個偽裝特務鄭克昌的真面目。劉思揚來不及轉移,又被抓起來關進另一所監獄「白公館」。鄭克昌在誘騙劉思揚失敗後,又偽裝成同情革命的記者高邦晉打入渣滓洞,他妄圖通過苦肉計刺探獄中地下黨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識破了他的偽裝,並借敵人之手除掉了這個陰險的特務。解放軍日益逼近重慶,地下黨准備組織獄中暴動。在白公館裝瘋多年的共產黨員華子良與獄中黨組織接上了關系。同時,關在地窖中的許雲峰用手指和鐵鐐挖出了一條秘密通道。當解放軍攻入四川,即將解放重慶的時候,徐鵬飛等狗急跳牆,提前秘密殺害了許雲峰、江姐、成崗等人。就在許雲峰等人被害的當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館同時舉行了暴動。劉思揚等一些同志犧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終於沖出了魔窟,伴隨著解放軍隆隆的炮聲,去迎接黎明時分燦爛的曙光
瘋老頭: 「瘋老頭」華子良
華子良的原型韓子棟,從被捕入獄到最後脫險,整整坐了14年牢。他是一位意志堅強的革命者,小說《紅岩》中描寫的華子良的情節,相當一部分是真實的。他是山東陽谷縣人,出生於1909年,1933年入黨,同年打入敵特,後暴露被捕。韓子棟在好幾所著名的監獄被特務關押過。在白公館監獄,他什麼酷刑都受過,但他就是不招供、不低頭,特務們拿他實在沒辦法,就一直把他關在白公館。由於關押時間長了,特務們漸漸對他放鬆了戒備。以後新到白公館的特務,只知道他是一個老嫌疑犯,人也傻乎乎的。擔任采買的看守王懋才就經常把他帶出去挑菜。
1947年8月18日,這是一個韓子棟一生都值得紀念的日子。
這天下午,王懋才又叫上他上街買菜。途中,王被特務們拉上了牌桌,打麻將賭起錢來。這真是一個絕好的機會!韓子棟決定就趁這個機會逃出去。
韓子棟見王懋才漸漸打上了興頭,便向王說道:「我去上個廁所,馬上就回來。」來到街上後,他一溜猛跑到嘉陵江邊。為了對付特務的警犬,他跨入江水中奔跑了好長一段,然後才找了條小船,渡過江去。
王懋才打了一陣麻將,才忽然回過神來:哎,人呢?怎麼這么久都沒有回來?他心知不妙,下了牌桌。一幫拉他打牌的特務,也立時嚇得呆了。
白公館跑了共產黨!這幾乎是前所未有的。頓時鬧得重慶保密局系統從上到下都驚慌起來,派出特務四處追捕。正在重慶運輸軍統器材到南京的沈醉,聽說此事後立即調了10輛小車,帶上大批特務和韓子棟的照片,分兩路向貴陽和成都方向追去。與此同時,特務們還大量加印韓子棟的照片分發各地警特單位,查旅館,搜店鋪。他們以為無論如何都能抓到韓子棟,因為警犬追到嘉陵江邊後,根本沒有嗅出他過江的氣味。可特務們卻有所不知,在他們心中傻乎乎獃痴痴的韓子棟,卻在逃路中考慮到了怎麼對付警犬!
韓子棟過江後,直赴河南,一路忍飢露宿,歷盡千難萬苦才找到了解放軍。解放後,韓子棟歷任人事部副處長,一機部二局副局長,國家計委辦公廳副主任,貴陽市委副書記。「文革」中韓子棟受到不公正待遇。
韓子棟被平反後,擔任了貴州省政協副秘書長,省顧委委員,為黨的統戰和政協工作做出了許多新的貢獻,1992年5月19日病逝於貴陽,終年84歲。
㈢ 江姐和甫志高是哪部小說中的人物
紅岩
㈣ 請問江姐此人物是出自於哪部作品裡面的
《紅岩》,書被改編成電影《烈火中永生》,還有專述江姐的有歌劇《江姐》等
㈤ 江姐,許雲峰是什麼長篇小說的主要人物
江姐,許雲峰是長篇小說《紅岩》的主要人物
堅持《挺進報》的人物是成剛
被捕後裝瘋十幾年最後在越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華子良
㈥ 歌劇《江姐》中的人物
江姐,是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60年代初期因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和「黨史小說」專《紅岩》的屬相繼出版,而成為當代中國公眾家喻戶曉的革命烈士。把小說中以及後來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烈火中永生》、歌劇《江姐》等文藝作品中的江姐都看成是歷史上真實的江姐。
歌劇《江姐》196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將小說《紅岩》中有關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劇舞台,這就是歌劇《江姐》;此劇由閻肅編劇,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
全劇以四川民歌的音樂為主要素材,廣泛吸取川劇、婺劇、越劇、杭灘、洋琴、四川清音、京劇等音樂與會和手法進行創作,既有強烈的戲劇性和鮮明的民族風格,又有優美流暢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刻畫了英雄人物的音樂形象。
㈦ 江姐是哪篇小說中的人物
很簡單,只要是看過這篇小說的都知道,她是《紅岩》中的人物。
㈧ 江姐是革命小說紅日中的主要人物嗎
描寫江姐的小說是《紅岩》,不是《紅日》;在《紅岩》小說中,該小說不內僅塑造了正面形容象主要人物江姐,還有許雲峰、孫明霞等主要人物藝術形象;反面主要人物形象徐鵬飛、甫志高等。《紅岩》這部小說可以說是劃時代的經典作品,你愛讀革命現實主義作品很好,值得贊揚。謝謝!
㈨ 紅岩中江姐的故事
1、故事敘述的是只有十歲的江姐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由於她身材天生矮小,夠不到高大的機器,只能坐在特製的高凳上,稍有疏忽就要遭到工頭皮鞭的抽打。江姐十九歲那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因叛徒出賣,江姐被捕。
2、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闆就為她特製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
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非常用功,記憶力超群。後來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
3、在審訊室里,敵人惡如豺狼,他們用盡了各種酷刑,也不能動搖江姐的革命意志。敵人用特製的四楞筷子放在江姐的手指間,雙手緊握筷子的兩頭來回猛夾,邊夾邊惡狠狠的說:「你說不說,不說就把你吊起來!」這時江姐高喊:「筷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
4、1943年4月,黨組織派23歲的江竹筠以假夫妻的身份,配合地下黨重慶市委領導人之一的彭詠梧開展工作,主要任務是負責通信聯絡。他們二人只有夫妻之名,實際上還是領導與被領導、上級與下級之間的關系。在工作中,老彭十分關心江竹筠的安全。
為了躲避重慶特務的跟蹤,翌年,老彭讓她報考成都的四川大學——那裡號稱民主堡壘,比較安全。江竹筠只讀過一年高中,卻向老彭保證:「為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我願意拚命!」經過3個月的復習,她終於考上了四川大學,老彭則經常以丈夫的名義去看望並布置工作。
5、在四川大學期間,江竹筠學會了俄語,並閱讀來自蘇聯的書籍和報刊。1944年暑假回到重慶時,她參加了中蘇友協招待會,會上放映了蘇聯故事影片《丹娘》——英勇不屈的卓婭成了江竹筠心目中的楷模。在獄中她受酷刑後,難友們把她稱為「中國的丹娘」。
6、1947年秋,彭詠梧、江竹筠夫婦奉中共南方局的指示赴川東打游擊。翌年春節前夕,彭詠梧在戰斗中壯烈犧牲,頭顱被敵人割下掛在城門上示眾。江竹筠路過城門時突然看到這一情景,心如刀絞,為防旁邊的敵人發現,還要表現出鎮定。此後,她繼續戰斗在川東的門戶萬縣。
7、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塗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
8、1949年初秋,她利用一個難友出獄的機會,事先用竹簽蘸著棉花灰對水調成的「墨汁」,給同樣是共產黨員的哥哥江竹安寫了一封信:「假如不幸的話,雲兒(指彭雲)就送給你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奮斗到底。」,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
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後,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並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
(9)江姐是哪部小說中的人物擴展閱讀:
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1949)1920年8月20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江家灣的一個農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按黨組織的要求,與共產黨員彭詠梧扮作夫妻,組成一個「家庭」,作為重慶市委的秘密機關和地下黨員學習的輔導中心。1940年任中共重慶新市區區委委員,負責學運工作,後經組織安排考入四川大學。
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1947 年,與丈夫彭詠梧一起到萬縣組織下川武裝起義。1948年1月,彭詠梧不幸犧牲,她謝絕了黨組織的照顧,堅持到「老彭倒下的地方」繼續戰斗。1948年 6月14日,因挺進報事件被叛徒出賣,在萬縣被捕,後與李青林、李承林、石文鈞、唐篡陶、黃紹輝、李明輝、黃玉清、陳繼賢、雷震一起轉押渣滓洞看守所。
徐遠舉和張界多次對她進行拷問,使用竹筷子夾手指酷刑,但她始終堅貞不屈,被獄中難友稱贊為「中華兒女革命的典型」。陳丹墀、何雪松、蔡夢慰等組織了對江姐的慰問活動,與李青林、李其芬、曾紫霞等憑著對林清風《新民主主義論》等文章的記憶,組織女牢難友學習,討論,並積極進行獄中策反工作,參加獄中追悼會和春節聯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