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活著》這篇小說的福貴最後死了沒,怎麼死的(我不是說小說的情節,說的是余華寫小說後完後他怎麼死的
小說里沒有寫到福貴怎麼死的,當時他一個人和老牛在一起,死的只剩他一個人了。
估計他最後是老死或者病死的,人到了這步田地,該想開的都想開了!
❷ 怎麼看懂電影《活著》的結局
不止一次的寫過關於電影《活著》的各種文章,每次寫的時候,都是一種「折磨」,生活啊,你究竟有多苦,你究竟還要折磨這些平凡的人們到幾時?
富貴就是如此,經歷了前半生的渾渾噩噩,半生歸來已經不再是少年郎,有些事情,錯過以後,想挽回的代價是不可承受的。回來以後的富貴以為生活就此可以變好,而他卻不知道厄運才剛剛開始。
然而富貴挺了過去,不是因為懦弱,而是因為這個世界還有他值得留念的東西:饅頭。於是在電影最後的結尾處,富貴將所有的希望寄託在饅頭身上,生活會好的,一切都會好的,饅頭以後還要坐飛機呢。
❸ 余化小說<活著>的結局..
只剩老頭一人活著還有一頭叫他外孫的名字的牛,外孫是吃多了豆子脹死的,女婿是在外打工砸死的,女兒病死的。
❹ 余華的【活著】里,每個主要人物都是怎麼死的是小說里
一、人物命來運:
他爹是源摔茅坑裡死的,娘跟老婆好像是病死的,兒子是給縣長老婆抽血抽多了死的,女兒是難產死的,他女婿是在工地被石板砸死的,孫子生病時候吃豆子太多撐死的。
二、作品簡介: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經典文本,余華的第一部長篇力作。小說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長經歷和心靈歷程。作品的結構來自於對時間的感受,確切地說是對記憶中的時間的感受,敘述者天馬行空地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這三個時間維度里自由穿行,將憶記的碎片穿插、結集、拼嵌完整。
余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
三、作者簡介:
余華,1960年4月3日生於浙江杭州,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77年中學畢業後,進入北京魯迅文學院進修深造。1983年開始創作,同年進入浙江省海鹽縣文化館。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1998年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2005年獲得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現就職於杭州文聯。
❺ 《活著》(小說)講了福貴的哪個親人死了,怎樣死的
福貴的父親——龍二討要房契時被氣死
福貴的母親——生病
福貴的妻子——軟骨病去世
福貴的女兒——啞巴,生產時大出血死亡
福貴的女婿——被水泥板夾死
福貴的外孫——吃豆子撐死
福貴的兒子——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死亡
拓展:
《活著》內容簡介:
《活著》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小說的敘述者「我」在年輕時獲得了一個游手好閑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在夏天剛剛來到的季節,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 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啞巴。
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軟骨病而幹不了重活;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裡的偏頭二喜喜結良緣,產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台上;而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福貴心疼便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生命里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❻ 活著的人的結局都是死的,怎樣才能看懂《活著》的結局
不得不說你葛大爺還是你葛大爺,這部電影在我看來,就現在的演員來看,除了葛優真的沒人可以演出這種大轉變的感覺了,當然《活著》這部電影可以取得這么大成績,跟原著還是有很大關系!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雖然講述了很多其他的人,但是主要還是講的富貴,不得不說富貴的一生真的是太悲慘了,但是他沒有放棄,從洗心革面開始,就是真正的大轉變,不管是當壯丁還是當俘虜,他都可以堅持著,繼續去生活!
結尾來看,饅頭的出生就是這部電影或者說是這個年代新的開始!也意味著一個新的人生的開始,或許這也意味著富貴擺脫曾經舊的霉運,會迎來新的生活!因為他堅持了,也許結尾是對富貴堅持後的一種獎勵!
愛這部電影,愛這樣的一種態度,知足常樂,簡簡單單的幸福就知足啦,我要活著,真正地活著!
❼ 怎樣理解余華《活著》里結尾處「少年去游盪,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這三句話其實也表達了整個小說的中心,也刻畫出了主人公的一生。
一、少年去游盪
看過小說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福貴的身份在一開始是地主,地主在那個年代可以說生活條件是特別優渥的,尋歡作樂自然不在話下,沒有任何煩惱,也沒有任何牽絆,只要隨著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就可以。但在最後福貴因為把家裡的財產都輸光了,沒辦法只能迫於現實,重新開始另外一種生活。好在他並沒有喪失心智,也沒有迷失自己,最後的他走向當兵之路,幸好沒有在戰爭中犧牲,活著回到了家中。
其實這三句話也表達了小說的主旨,活著的意義在於活著本身。
❽ 小說《活著》最後結局怎樣了
家珍因復患有軟骨病而幹不了重活制;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裡的偏頭二喜喜結良緣,產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台上;而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福貴心疼便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
生命里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8)活著回來小說結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從國民黨統治後期以來,作者經歷了從大富大貴到赤貧如洗的物質生活的巨大變遷,經歷了多次運動給他帶來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兒老小先他而去。後來,作者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作者,作者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於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著》。
作者簡介
余華,1960年4月3日出生於浙江杭州,現代作家。1983年開始寫作,同年進入浙江省海鹽縣文化館。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2005年獲得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