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王安憶的哪長篇小篇獲得矛盾文學獎
王安憶,1954年3月生於江蘇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縣,當代作家、文學家。
1972年,考入徐州文工團工作。1976年發表散文處女作《向前進》。1981年初與李章結婚。1987年調上海作家協會創作室從事專業創作。1996年發表個人代表作《長恨歌》,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2004年《發廊情話》獲第三屆魯迅文學優秀短篇小說獎
② 發廊情話的創作背景
作者曾往白茅嶺的上海勞教農場采訪,翻檢卡片時,發現在好幾個賣淫女的卡片上,都提到同一個人,後來作者從一個女孩子口中得知,那個男人跟她說了一句重要的話:「不要去和年輕的人搞,搞出感情來就麻煩了。」
這句囑咐,包含著情感之道,是在通常認識之外的。好像專針對一些失去愛情的人群,可其實又不止是這人群。這感情處境的復雜性,如此簡約地說出來,確是簡朴的哲學。當然這是市井的哲學,注重現實,而將精神視作無意義的浪費,它多少是苟且的,可是生活不那麼容易,收和支很難平衡,先要保存實力,然後方可再談爭取。
作者一直想為這句話寫一個故事。因這句話畢竟缺乏材料,資源有限,所以這故事不能太重大,但太小了卻又承不住這句話,因這句話的內核還是比較結實的。所以,作者需要一個大小適中的故事,既不能辜負了這門「哲學」,又不能言過其實。而且愛情這個題材很難處理,它很容易滑向傷感劇,所以還輕重適度。
直接促使作者提筆寫這個故事的是因為有一位女作家為了炒作提高自己知名度,為了其妓女文學的系列作品能夠賣得更火,以一副我是妓女我怕誰的氣勢,在報紙、雜志、網路上對以王安憶為代表的一大批女作家進行連篇累牘的叫罵與喧囂。在做秀炒作的喧囂聲浪尚未絕響之時,王安憶終於以筆為旗,開始了對妓女作家的回擊,以作家的身份和文學的形式來言說文學事端,以她最拿手的小說,以她最熟悉的上海,以她最常描寫的淮海路上的女孩子形象,以《發廊情話》這篇小說,借「雞插花翎扮鳳凰」的故事,以話語與歷史關系探討構成的象徵隱喻結構,對當前女性文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一些醜陋現象進行揭示和批判。
③ 怎麼解讀王安憶的《發廊情話》
在王安憶的這個短篇里,一切都結束於發廊老闆吐出的那個字,他一直陰郁地沉默著,像無精打採的猛禽蹲踞在熱鬧的俗常之間,然後他粗暴地砸出一個字,「聒噪戛然而止,靜下來。 」
我認為該老闆並不僅是開發廊的,他很可能也是寫小說或搞評論的,再說得廣一點,在我們每個人心裡,可能都蹲著這么一位老闆,他是簡明有力的,他能夠概括一切,揭開一切的「本質」,他使小說停頓,使生活無趣。
所以,王安憶一定要老闆在最後開口,否則《發廊情話》就根本不可能寫成。在老闆的沉默中,我們聽到「發廊里的閑話很熱烈,兩位小姐興奮著,手在客人頭上動作,連帶身體雀躍著,形成一種舞蹈的節奏。肥皂泡飛到客人的眼睛裡,客人抗議了一次,又抗議了一次,待到第三次,空氣中就有了火氣。」這時,一個女人走過去,「擠開了那位小姐。這是邊上坐著的一個閑人,也算是常客了,家在街那頭百貨公司樓上,丈夫是做生意的,養著她,沒事,就到這里來坐著。」女人就這樣出場了,一上手,我們就知道她也是做過發廊的;她懷孕了,神情卻像個孩子,她一邊給客人洗頭,一邊興致勃勃地講她的經歷 ,她提到兩個男人,其中一個是她現在的丈夫。
至此,你也許會以為《發廊情話》的關鍵在敘述的可靠性上:這個女人,她的話有幾分是真,幾分是假?當老闆在最後揭開「真相」時,我們是否得對她的話重新估量?但恰恰相反,我把這篇小說視為這個女人的勝利和生活的勝利,沒有人可以斷定什麼人必然會有什麼樣的生活,這個女人,她像陽光下明滅的水泡般歡快的講述確證了她自己的生活:獨一無二的,無法概括的,也許布滿傷痕,但生機勃勃。
④ 發廊情話的內容簡介
《發廊情話》的情節並不復雜,在一個蘇北人開的發廊里,經常有一些閑客,有一天這其中的一個一時技癢,代發廊的小姐幫客人洗頭,由此開始了自己的人生經歷講述,她在言語之間經常誇耀自己的聰明和氣質,講自己也開過發廊,賣過百貨、開過餐館,經歷頗為豐富。但她走後,兩個發廊的小姐在把她的浪漫情話加以重組還原為現實時,卻覺得故事時間與其實際年齡對不上號,正在質疑之時,在故事講述中一言不發靜觀默察的老闆,聲氣言辭極粗暴地吐出一個字「雞」,對女主人公妓女的身份給予揭破,一屋的聒噪戛然而止。
⑤ 發廊情話的作品評價
現代哲學學士、編審張啟智:小說以生活的一個斷面為切入點,以 「閑人」的閑談為敘述對象,沒有很強的故事性。
⑥ 發廊情話的介紹
2003年,王安憶的短篇小說《發廊情話》發表於其短篇小說集《發廊情話》。《發廊情話》以風塵女子虛實摻夾的情話講述,對世俗人生的一種人情世態作了生動逼真傳神的藝術寫照,但它不僅僅只是「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或者說只是王安憶對上海市民生活眾生相的一種隨意勾勒,更是在於寫實與象徵的結合中所體現出的王安憶認識上的一些東西。語言細膩舒緩、神吹海聊、虛實相生、真假摻夾,生動揭示了上海發廊的社會意蘊,體現了王安憶小說創作獨特的藝術氣質。
⑦ 王安憶的小說《發廊情話》是什麼意思我沒太讀懂,尤其是其中光頭與主人公的關系
《發廊情話》也是一個象徵性的故事,現實性也很強,不同的是它和愛情有關,和女性主義也有關,意在指陳女性文學的現狀和弊端的。
這篇文章結束於發廊老闆粗暴地砸出的一個字,他陰郁沉默著,「聒噪戛然而止,靜下來。 」
我覺得老闆在我們每個人心裡,他能夠概括一切,揭開一切的「本質」。這個本質可以用簡單精準的詞語概括。就如看似美好的外表下的實質。而老闆的話就是把沉埋在世俗眼光的本質毫不留情的揭露出來。但是往往撕毀的那一剎那令人無法接受。
很多人認為《發廊情話》的關鍵在平實,其實平實的表象下也蘊含著道理。我覺得這篇小說視為這個女人的勝利,沒有人可以斷定什麼人就必須有怎樣的生活。也許令人無法接受的本質生活,從表面看來也會是充滿希望快樂的……
幫你找了一篇評論,我覺得寫得很好,附上網址吧。
http://www.eywe.com/mzxswxjs/mzxs2004/mzxs20040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