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吒是_______中的神話人物
哪吒信仰興盛於道教與漢族民間信仰。在道教的頭銜為中壇元帥、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俗稱太子爺、三太子。對於其角色的記載源於元代《三教搜神大全》,活躍於明代古典小說《西遊記》、《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等多部文學作品中。
·《封神演義》 哪吒
·《西遊記》 哪吒
《寶蓮燈》 哪吒
·《西遊記雜劇》 哪吒
·《毗沙門儀軌》那吒
·《尊容鈔》 那吒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哪吒
Ⅱ 哪吒鬧海是哪部古典小說
源於元代《三教搜神大全》。明代古典小說《西遊記》,《封神演義》中人物
Ⅲ 哪吒聞海是選取了什麼古典小說中的一個故事還介紹了那些神話故事認識哪些神話人物
出自《封神演義》
故事:迷戀「美人」的紂王 殘酷的「炮烙」 「刺客」的陰謀 姜子牙火燒琵琶精 忠臣比干慘遭挖心 等
人物:姜子牙 紂王 哪吒 二郎神 黃飛虎 雷震子 土行孫 姬發 等
求採納~~
Ⅳ 哪吒最早出現在哪一部文學作品中
根據學者們考證,哪吒最早寫作那吒,更多出現在唐代及此後與毗沙門有關的佛經中。「哪版吒」是一權個異國語音的名字,也就是說他並不是中國本土所產的。原來,哪吒的確是一個舶來的神名。他本是佛教中的一個神,在唐以前,我國尚無關於「哪吒」的任何記載。如此說來,「哪吒」的進口當屬唐代,經以後歷代文人的演義,才形成如今天我們所知之形象。
唐代僧人大廣智不空翻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稱哪吒為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還有其它的唐代佛經文獻中出現的關於哪吒的記載,如「爾時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哪吒捧塔隨天王」……從這些佛經不甚詳細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關於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
由於唐代崇佛風氣興盛,佛經故事中的這位天王的第三子的事跡,便廣為傳播了,開始成為唐代筆記小說的人物。如唐玄宗朝《開元傳信記》里就記載了宣律和尚路遇哪吒的故事。這應是除佛經之外,唐人筆記小說中記載哪吒事跡最早的一個故事了,不過承襲之跡非常明顯。
Ⅳ 《哪吒鬧海》出自哪部古典小說
哪吒是《封神演義》里作者著力描繪的神話英雄之一。
《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內是殷商末年陳塘關容總兵李靖的第三個兒子,金吒、木吒的弟弟,是靈珠子投胎。母親殷夫人懷孕三年六個月,生下一個肉球。李靖以為是妖怪,就用劍劈開,裡面的嬰兒正是哪吒。後來仙人太乙真人登門道賀,收他為徒,取名「哪吒」。一次哪吒在東海玩水,和東海龍王的三子敖丙起沖突,不但將其打死,還抽他的龍筋做為腰帶要送給李靖。
東海龍王到天宮上本,又在寶德門遭到他的痛打,還被他抓下四、五十片鱗甲,鮮血淋漓,狼狽不堪。闖下這「滅門絕戶」的大禍,他毫不在意,還輕描淡寫地說是由於「一時性急」。
當四海龍王敖廣、敖欽、敖閏、敖順聯名奏准玉帝來拿李靖夫婦問罪時,哪吒說:
「『一人行事一人當』,我打死敖丙、李艮,我當償命,豈有子連累父母之理!」為了不累雙親,他斷臂剖腹,剜腸剔骨,還於父母。他的孝道感動了龍王,李靖夫婦亦因此得赦。
Ⅵ 《哪吒鬧海》選自中國古典小說,作者是
《哪吒來鬧海》選自中國古典小源說《封神演義》,作者是許仲琳,一說陸西星。
《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全書共100回。作者是誰,歷來眾說紛紜。成書年代不可確考。一般認為在明穆宗隆慶至明神宗萬曆之間。《封神演義》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紂平話》,可能還參考了《商周演義》、《昆侖八仙東游記》。現存最早本子為明代舒載陽刊本,20卷100回,作者以宋元講史話本《武王伐紂平話》為基礎,博採民間傳說演繹而成長篇神魔小說。小說通過周武王伐紂滅商的故事,肯定文王、武王的仁政,鞭撻商紂王的荒淫殘暴,表現了作者稱揚王道、仁政,反對暴君、暴政的思想傾向;說明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同時,托古諷今,曲折地反映了明代的社會現實。書內容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聞名於世。其內容依託商滅周興的歷史背景,用武王伐紂為時空線索,從女媧降香開書,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結束。
Ⅶ 《哪吒鬧海》選自中國古典小說是什麼作者是誰
《哪吒鬧海》選自中國古典小說《封神演義》,作者是許仲琳,一說陸西星。專
《封神屬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全書共100回。作者是誰,歷來眾說紛紜。成書年代不可確考。一般認為在明穆宗隆慶至明神宗萬曆之間。《封神演義》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紂平話》,可能還參考了《商周演義》、《昆侖八仙東游記》。現存最早本子為明代舒載陽刊本,20卷100回,作者以宋元講史話本《武王伐紂平話》為基礎,博採民間傳說演繹而成長篇神魔小說。小說通過周武王伐紂滅商的故事,肯定文王、武王的仁政,鞭撻商紂王的荒淫殘暴,表現了作者稱揚王道、仁政,反對暴君、暴政的思想傾向;說明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同時,托古諷今,曲折地反映了明代的社會現實。書內容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聞名於世。其內容依託商滅周興的歷史背景,用武王伐紂為時空線索,從女媧降香開書,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結束。
Ⅷ 哪吒鬧海出自哪部古典小說
封神演義
請採納
哪吒鬧海
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夫人懷胎三年零六個月後,生下一個肉球。忽然光芒 四射,從中跳出一個男孩。李靖悶悶不樂,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長卻來賀喜,為孩兒取名哪吒,收為徒弟,當場贈他兩件寶物:乾坤圈和渾天綾。 哪吒七歲,天旱地裂,東海龍王滴水不降,還命夜叉去海邊強搶童男童女 。這時,哪吒見義勇為,用乾坤圈打死夜叉 ,又殺了前來增援的龍王之子敖丙。 龍王去天宮告狀,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於是,東海龍王請來三位兄弟 ,共商報復之計。
第二天,四海龍王帶領水兵水將興風作浪,水淹陳塘關 ,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哪吒想要反擊,遭到李靖的阻攔,並收去哪 吒的兩件法寶。哪吒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憤自刎。事後, 太乙真人借蓮花與鮮藕為身軀,使哪吒還魂再世。復生後的哪吒手持火尖槍、腳踏風火輪,大鬧龍宮,戰敗龍王,為民除害。
而哪吒借蓮花托生是因為哪吒源自於中國文人創造。中國自古熱愛蓮花,蓮花自然是道家所尊奉的至沽、至妙、至神、至聖之物的象徵之一。聖潔的蓮花象徵著道家的神靈,在廣大信眾的心目中佔有至尊地位,與蓮結緣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福份。既然哪吒有更深的道家血緣,既然蓮花本是道家世界的聖物, 民間傳說中哪吒以蓮花為身,正意味著使其徹底脫凡去俗,走向神聖,走向永生。憑借蓮花,哪吒從世俗到神聖、從凡人到天神的身份轉換得以圓滿完成。
Ⅸ <哪吒鬧海>是哪部古典小說中的故事
「哪吒鬧海」又作「哪吒」,源於元代《三教搜神大全》。明代古典小說《西遊記》,《封神演義》中人物。《西遊記》講的是扥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形似少年,但神通廣大。曾參與討伐孫悟空,大敗而歸。
《封神演義》說: 一日哪吒去東海九灣河沐浴,因將太乙真人所賜寶物「乾坤圈」置水中玩耍,東海龍宮動搖不已。龍王急忙差巡海夜叉察看,惹腦哪吒被打死。後龍王三太子敖丙調集龍兵與之大戰,被哪吒打死。龍王准奏玉帝,捉拿其父母。哪吒又在天宮門前痛毆之。後為表示自己的作為與父母無關,便拆肉還母,拆骨還父。死後,其師太乙真人把哪吒的魂魄借蓮花為之而復活。又賜火尖槍,腳踏風火輪。後助姜子牙興周滅紂,戰功顯赫。
在佛經中哪吒是梵文 Nalakuvara 的音譯之略。相傳是 四大天王 中之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之子,是佛教護法神之一。毗沙門天王有五子(一說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除了三太子哪吒之外,二太子獨健(即 灌口二郎 )也是神通廣大,母親是吉祥天女,姊妹也是天女,屬佛門中之豪門之家。
Ⅹ 《哪吒鬧海》取自哪部古典小說
1、《哪吒鬧海》取自於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的神話故事。
2、故事簡介
傳說托塔李天王在陳塘關作總兵時,夫人生下一個肉蛋。李天王認為是不祥之物,一劍劈開,卻蹦出一個手套金鐲,腰圍紅綾的俊俏男孩,這就是後來起名為哪吒的神童。哪吒自幼喜歡習武,有一天,他同小朋友在海邊嘻戲,正好碰上東海龍王三太子出來肆虜百姓,殘害兒童。小哪吒見此惡徒,義憤填膺,鋌身而出,打死三太子又抽了它的筋。東海龍王得知此訊、勃然大怒,降罪於哪吒的父親,隨即興風作浪,口吐洪水。小哪吒不願牽連父母,於是自己剖腹、剜腸、剔骨,還筋肉於雙親,借著荷葉蓮花之氣脫胎換骨,變作蓮花化身的哪吒。後來大鬧東海,砸了龍宮,捉了龍王。人們藉助這個神話故事,發泄對造成水害的龍王——最高封建統治者——「真龍天子『的怨恨。
3、原著簡介
《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亦是一部中國古代的神魔小說。 為明代許仲琳(一說是陳仲琳)所著,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全書共一百回。《封神演義》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紂平話》,可能還參考了《商周演繹》、《昆侖八仙東游記》,以姜子牙輔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鬥智斗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間傳說和神話。有姜子牙、哪吒、楊戩等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最後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