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平凡的世界內容簡介
平凡的世界內容簡介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
把孫少安和孫少平在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1)小說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擴展閱讀
一、《平凡的世界》創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而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涌,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 。
路遙三年准備、三年創作,為了擴充視野、掌握資料,他進行了大量的閱讀,包括近百部長篇小說,前後近十年的報紙以及其他相關書籍,過著「早晨從中午開始」的生活,同時,他還奔波於社會各階層體驗生活。
第一部初稿的寫作是在一個偏僻的煤礦醫院開始的,從他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可以看到他對文學事業執著的信心和付出的代價:「寫作整個地進人狂熱狀態。身體幾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變為機器人性質」。
第二部初稿的寫作是在黃土高原腹地的一個偏僻小縣城進行的,因為生活沒有規律,路遙身體嚴重透支,最後病倒了。後來吃了百餘副湯葯,身體略有恢復,他依靠一股精神力量,繼續寫作。第三部的初稿改在榆林賓館進行。1988年5月25日,路遙終於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創作。
二、作者簡介
路遙(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本名王衛國,出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曾任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黨組成員、副主席。
1972 年秋天,路遙被調到延川縣文藝宣傳隊當創作員。同年, 在詩人曹谷溪努力下,延川縣成立了「文藝創作組」,創辦了鉛印的文學刊物《山花》,由幾個在不同單位的文學青年共同編輯,路遙是其中之一。這期間路遙寫了很多詩。
1973 年, 路遙被推選到延安大學中文系讀書。在延安大學期間,路遙在能夠找到的歐洲文學史、俄國文學史和中國文學史的指導下系統閱讀了大量中外文學名著。同年7 月,《延河》發表了他的短篇小說《優勝紅旗》。這是他公開發表的第一篇小說。
10 月, 路遙到西安,參加了《延河》編輯部召集的創作座談會。從這個時候開始,路遙有了接觸柳青、杜鵬程、王汶石等作家的機會, 有幸得到他們的直接教誨。接著, 路遙相繼發表了《姐姐》、《雪中紅梅》、《月夜》等一批短篇小說。
1976年8月,路遙從延安大學畢業後, 被分配到陝西省作家協會主辦的文學刊物《延河》做編輯工作。1980年發表《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㈡ 《平凡的世界》主要講述了什麼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是用溫暖的現實主義的方式來謳歌普通勞動者的文學作品。與《人生》相比,《平凡的世界》更具有人性的高度,作家把苦難轉化為一種前行的精神動力。描寫苦難的新時期作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把苦難轉化為一種精神動力的作家卻並不多,路遙當屬其中之一。
這部小說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艱難生存境遇的同時,極力書寫了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的美好心靈與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作品中的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是掙扎在貧困線上的青年人,但他們自強不息,依靠自己的頑強毅力與命運抗爭,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其中,孫少安是立足於鄉土矢志改變命運的奮斗者;而孫少平是擁有現代文明知識、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他們的故事構成了中國社會普通人人生奮斗的兩極經驗。
(2)小說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擴展閱讀
《平凡的世界》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連播了《平凡的世界》,在許多城市,還出現了排隊購買這部作品的現象。
2018年9月27日,由中國作協《小說選刊》雜志社、中國小說學會、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青島市作家協會承辦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評選在青島揭曉。《平凡的世界》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
㈢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寫的是什麼的地方的主人公
雙水村,雙水村是當代著名作家路遙《平凡的世界》中故事的主要發生地點。位於陝西省黃原專地區原西縣石圪屬節公社。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而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涌,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 。
小說《平凡的世界》中描寫的石圪節公社原型取自路遙的家鄉所在地石嘴驛鎮,因為位於210國道上,所以清澗沒有直達鎮上的班車,去石嘴驛鎮需搭乘清澗發往綏德的班車或攔過路班車。
石嘴驛鎮位於狹長的山谷中,中間是條小河溝,河的一西面是210國道,河的東面狹長的地帶是鎮子所在地,一座石拱橋將公路和鎮子連接起來。
㈣ 路遙《平凡的世界》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發生了什麼事情
《平凡的世界》主人公是孫少平,主要內容是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講述少年的成長,以及經受生活中的苦難,最終過著平凡卻知足的日子 。全景式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寫1975年初孫少平到原西縣高中讀書,他貧困自尊學習和勞動都好,與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紅梅互相愛憐,後來郝紅梅卻與家境優越的顧養民戀愛,少平又高考落榜,回鄉生產。但他並沒有消沉,與縣革委副主任田福軍女兒回曉霞建立了友情,在曉霞幫助下關注著外部世界。
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勞動,與村支書田福堂女兒,縣城教師潤葉是青梅竹馬,卻遭到田福堂反對。經過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找到了勤勞善良的秀蓮,潤葉也只得含淚與向前結婚。
這時農村生活混亂,旱災又火上加油,田福堂為加強自己威信,組織偷挖河壩與上游搶水,不料出了人命,為了「學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到了非改變不可的地步。
第二部:寫1979年春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百廢待興又矛盾重重,田福堂連夜召開支部會抵制責任制,孫少安卻領導生產隊率先實行接著也就在全村推廣了責任制。少安又進城拉磚,用賺的錢建窯燒磚,成了公社的「冒尖戶」。
少平青春的夢想和追求也激勵著他到外面去「闖盪世界」,他從漂泊的攬工漢成為正式的建築工人,最後又獲得 了當煤礦工人的好機遇,他的女友曉霞從師專畢業後到省報當了記者,他們相約兩年後再相會。
潤葉遠離她不愛的丈夫到團地委工作,引起鍾情痴心的丈夫酒後開車致殘,潤葉受到內疚回到丈夫身邊,開始幸福生活。她的弟弟潤生也已長大成人,他在異鄉與命運坎坷的郝紅梅邂逅,終於兩人結為夫妻。往昔主宰全村命運的強人田福堂,不僅對新時期的變革抵觸,同時也為女兒、兒子的婚事窩火,加上病魔纏身,弄得焦頭爛額。
第三部:寫1982年秋少平到了煤礦,盡心盡力幹活,成了一 名優秀工人。少安的磚窯也有了很大發展,他決定貸款擴建機器制磚,不料因技師根本不懂技術,磚窯蒙受很大損失,後來 在朋友和縣長的幫助下再度奮起。潤葉也生活幸福,生了個胖兒子,潤生和郝紅梅的婚事也終於得到了父母的承認,並添了可愛的女兒。
但是禍不單行,少安的妻子秀蓮,在歡慶由他家出資兩萬元擴建的小學會上口吐鮮血,確診肺癌。曉霞在抗洪采訪中為搶救災民光榮獻身。少平在一次事故中為救護徒弟也受了重傷。但他們並沒有被不幸壓垮,少平從醫院出來,又充滿信心地回到了礦山。
(4)小說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擴展閱讀: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著名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巨著。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作者在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讀來令人盪氣回腸,不忍釋卷,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
㈤ 平凡的世界(一) 第十到十六章簡介
第十章:
本章人物視角自然而然過渡到孫少安身上,時間為周五夜晚。小說並沒有正敘看病的事,而是省略跳躍至夜半更深。本章更兩個場景,一在米家鎮,一回雙水村。回雙水村後又分為路遇金俊武,和回家之後。在米家鎮作者選擇夜宿鐵匠鋪這個情節,向讀者講述年少的孫少安的成熟干練。
第十一章:
本章主要部分是少安站在杏樹下,回憶他伴隨著潤葉的友誼的前半生。後面思緒仍回轉到王滿銀事來,但靈機一動想到求助潤葉。其中少安開始打算不去縣城,並走下坡來去找俊武商量滿銀事,而後決定去求助潤葉。
第十二章:
視角轉向潤葉。時間大致在星期三中午。本章大半部篇幅是潤葉的回顧,凡故事起初,總要向讀者做個背景介紹,本章承載此任務。這介紹開門見山寫向前闖進潤葉的生活,向年二十二的潤葉提出愛情的人生任務。
潤葉由此心屬孫少安,才在前幾天托少平轉達少安來縣城找她。結尾敘述時間回轉當下,寫田曉霞來召喚潤葉為徐向前過壽。
第十三章:
時間接上文,在星期三中午。記錄的是田福軍、潤葉等給徐國強老漢過生日的情節。場景在田福軍家中。本文開篇轉向田福軍視角,前半部分主要篇幅為田福軍的心理活動。後半部分情節為徐老漢生日晚餐過程。
第十四章:
這一章時間及情節承接上文,記錄的是少安應潤葉之邀來城裡與潤葉見面。這一章是讀者關心的潤葉和少安第一場對角戲,又承擔著王滿銀事的重要任務,所以十分復雜,作者也很用心血。本章有兩部分,提及王滿銀事前和其後。
之前,明線是潤葉與我們都熟知的潤葉感情事,之後該線轉暗,明線是王滿銀事。在場景上,主要有食堂、山坡上和田福軍辦公室三處;時間上,歷經周三下午與周四上午。線索、場景、時間共七項轉折並不契合。
在戲劇矛盾表現上,這兩位從小青梅竹馬的人多數時候是和諧、親密的,但在愛情這條貫穿故事的主要線索上,卻處處體現出對立性,尤其在山坡上最為劇烈。
第十五章:
本章時間及情節接上文,記錄的是滿銀事順利解決。這一章的人物視角是田福堂,場景一為公社辦公室,一為田福堂心理活動。節奏上前快中慢後快。本章前部分公社辦公室處,雖用田福堂視角,但主要目的是使讀者了解白明川這個人物,這也是作者第一次正面接觸明川其人。
故事情節上,分別有這樣幾個轉折處:潤葉到來、福堂回走、滿銀釋放。
第十六章:
因為截止到上一章,破題的故事完成,所以從這一章開始時間由冬末春未至跳躍到了炎夏。小說用對當時時代背景的描述和議論開始本章。小說視角在一個輪回之後,又回到了孫少平,場景仍然是縣高中。
本章主要為倒敘,小說時間雖然到了本學期初,但首先是回憶了上個學期的事。情節主要有二,都圍繞與郝紅梅的關系展開,一為分裂,一為重圓(的假象)。具體分別為侯玉英的橫插一杠,和郝紅梅給少平還書夾餅。
(5)小說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擴展閱讀:
《平凡的世界》主要表現的是1975年至1985年間當代中國新舊交替時期的歷史變遷,與在此時期城鄉交叉地帶各種人物的命運沉浮。在這一核心主題中又充滿著現代與傳統的矛盾沖突,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跡。
小說的這一主題是通過復線式的結構藝術而展開表現的。第一條線索也是整部作品的主線,以孫少安與孫少平兩兄弟的人生奮斗之路為中心,此外還抒寫了金波、金秀等農村青年,他們雖然身處較為偏僻的農村,但仍然渴望著外面的城鎮文明,這不僅包括物質方面更包括精神方面。
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以各自的方式拚命掙扎,往前邁進,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與周圍社會環境乃至與他人以及自身都表現出了復雜的矛盾。
第二條線索則以田福軍的仕途沉浮為中心,從一個側面表現了當時領導幹部隊伍的風貌和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政治生態的極大變化。
田福軍作為基層領導幹部的代表,雖身處政治斗爭的漩渦,但仍不忘底層百姓,在趕赴山區走訪民情時看到餓暈的村民,便不惜違背上級規定為群眾搬來儲備糧。即使後來一路升遷,他仍是心繫百姓。
㈥ 《平凡的世界》主要描寫的是什麼啊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特別是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斗的精神,對今天的大學生朋友仍有啟迪。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問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劃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