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戰馬》原著作者
《戰馬》是英國作家邁克爾·莫爾普戈(Michael Morpurgo)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該小說發表於1982年,曾獲得當年惠特布萊德獎(即現在的柯斯達文學獎)亞軍,此後多次改編為舞台劇和廣播劇,在英國可謂風靡一時。同時小說《戰馬》受夢工廠工作室青睞,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拍攝的同名電影《戰馬》於2011年12月25日上映。
邁克爾·莫波格(Michael Morpurgo)
英國最受歡迎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1943年出生於英國的赫特福德郡,擔任小學教師期間,他在每天為孩子們講故事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文學創作的天賦。
迄今為止,莫波格已創作了百餘部兒童文學作品,獲獎無數,多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舞台劇和歌劇。1999年,他與詩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一起創辦了每兩年評選一次的「兒童桂冠作家」計劃,並成為此稱號的第三位獲得者。2006年,他憑借在文學領域的貢獻被授予大英帝國軍官勛章。
《戰馬》是英國桂冠作家莫波格自己最滿意的作品之一,以「一戰」為題材,講述了一個人與動物之間關於勇氣、忠誠、和平與愛的非凡故事。前額上有著白色十字花紋的喬伊原本是一匹在鄉間幹活的小馬,但是命運卻安排它走上了戰場,故事通過喬伊的視角全方位展示了戰爭的殘忍與人性的美好。該書初版於1982年,曾獲得當年的惠特布萊德獎亞軍,之後多次被改編為舞台劇和廣播劇,風靡英國。
小說從一匹名叫喬伊的農場馬展開視角,講述了一個英國農場少年阿爾伯特在一戰中的尋馬之旅。一戰爆發後,阿爾伯特的父親為了維持農場經營,無奈之下將喬伊賣做軍馬。戰火紛飛,喬伊被用來向前線運輸軍火物資,雖然躲過了重重危險,最終還是不幸落入德軍之手。幸好得到一個法國小女孩艾米莉與祖父的悉心照顧才倖免於難。冥冥之中,喬伊回到了英軍戰壕,與小主人阿爾伯特短暫相聚,可惜好景不長,夥伴再次分離。而另一邊,小艾米莉將不久於人世,臨死前祖父答應她一定會為她找到心愛的戰馬喬伊,不過最終艾米莉的祖父了解到阿爾伯特對喬伊付之生命的愛時,願意以區區一便士把喬伊賣給阿爾伯特。
小說格調溫馨感人,充滿青春勵志的元素,是一部優秀文學作品。「從我讀這本小說的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這是夢工廠想要製作的電影。」斯皮爾伯格表示,「小說的主旨和所傳達的訊息提供了一個人人都會為之感動的故事。」夢工廠表示,《戰馬》的電影劇本將由《舞動人生》的編劇李·霍爾創作。
Ⅱ 書本《戰馬》中戰馬一共換了幾次主人分別是哪些人
1、最初的主人:一個胖胖的英格蘭農夫
結局:被賣給老納拉科特,即男主角艾伯特的父親
主人性格:影片未詳細介紹
2、第二任主人:納拉科特父子
結局:被英軍徵召入伍
主人性格:父親:勇敢善良、不慕名利、好強、樂於助人
兒子:勇敢善良、堅強忠誠、非常愛馬
3、第三任主人:一個英軍騎兵上尉
結局:因主人戰死被德軍俘虜
主人性格:善良勇敢、善待士兵、忠誠
4、第四任主人:兩個德國小逃兵
結局:主人被處決後被一對法國祖孫倆發現
主人性格:懦弱膽怯
5、第五人主人:法國祖孫倆
主人性格:善良勇敢、積極樂觀
結局:再次落入德國人手中
6、第六任主人:一個名叫海格曼的德軍馬夫
結局:被放走,在戰場上狂奔被英軍救回
主人性格:善良
7、第七任主人:暫歸英軍集體管理
結局:戰爭結束後通過拍賣回到了男主角艾伯特手中
8、最終主人:艾伯特(即第二任主人中的兒子)
結局:一起榮歸故里
Ⅲ 戰馬小說內容簡介
《戰馬》是英國桂冠作家莫波格自己最滿意的作品之一,以「一戰」為題材,講述了一個人與動物之間關於勇氣、忠誠、和平與愛的非凡故事。前額上有著白色十字花紋的喬伊原本是一匹在鄉間幹活的小馬,但是命運卻安排它走上了戰場,故事通過喬伊的視角全方位展示了戰爭的殘忍與人性的美好。該書初版於1982年,曾獲得當年的惠特布萊德獎亞軍,之後多次被改編為舞台劇和廣播劇,風靡英國。
小說從一匹名叫喬伊的農場馬展開視角,講述了一個英國農場少年艾伯特在一戰中的尋馬之旅。一戰爆發後,艾伯特的父親為了「維持」農場經營,醉酒之下將喬伊賣做軍馬。戰火紛飛,喬伊在一次沖鋒中不幸落入德軍之手。幸好得到一個法國小女孩艾米莉與祖父的悉心照顧才倖免於難。冥冥之中,喬伊回到了英軍戰壕,與小主人艾伯特短暫相聚,可惜好景不長,夥伴再次分離。而另一邊,小艾米莉將不久於人世,臨死前祖父答應她一定會為她找到心愛的戰馬喬伊,不過最終艾米莉的祖父了解到艾伯特對喬伊付之生命的愛時,願意以區區一便士把喬伊賣給艾伯特。
Ⅳ 戰馬主要內容
戰馬主要內容如下:
影片以一匹名叫喬伊的農場馬的視角展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個英國農場少年艾伯特的父親為了維持農場,無奈之下將喬伊賣給軍隊,為前線運送軍火物資。艾伯特和他心愛的馬不得不分離,但他們被分離的命運又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又重新交織在一起的故事。
《戰馬》用很大的篇幅渲染了勇氣的可貴,包括男孩飽經考驗、克服難關、實現目標的勇氣。男孩不僅是為了自己,同時也是為了他的摯友——愛駒喬伊。在我看來,無論是小說、戲劇,還是電影,各個版本的《戰馬》有一個不變的核心詞,就是勇氣!我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勇往直前做一名強者。對於自己的理想,我們要學會制定目標,為自己的夢想奮發,做一個忠於自己的勇者!
《戰馬》是英國作家邁克爾·莫波格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該小說發表於1982年,曾獲得當年惠特布萊德獎(即現在的柯斯達文學獎)亞軍,此後多次被改編為舞台劇和廣播劇,在英國可謂風靡一時。同時小說《戰馬》受夢工廠工作室青睞,由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同名電影《戰馬》已於2011年12月25日上映。
Ⅳ 《戰馬》小說的作者是誰
《戰馬》是英國作家邁克爾·莫爾普戈(Michael Morpurgo)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該小說發表1982年,曾獲得當年惠特布萊德獎(即現在的柯斯達文學獎)亞軍,此後多次改編為舞台劇和廣播劇,在英國可謂風靡一時。
同時小說《戰馬》受夢工廠工作室青睞,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拍攝的同名電影《戰馬》於2011年12月25日上映。
http://ke..com/link?url=PTcPofg_yOswTXe5oCQs27fDB_dDzYo1fDX5dhyWes_4zzg_8iOIC6D9kH8eQrtvkkfocsmxjC6dO_I29BJtypyZRgKWNBaEzZgqT6SXXwq
Ⅵ 小說戰馬主要內容30字
小說戰馬主要內容:講述了一個人與動物之間關於勇氣、忠誠、和平與愛的非凡故事。
《戰馬》以「一戰」為題材,講述的是:前額上有著白色十字花紋的喬伊原本是一匹在鄉間幹活的小馬,但是命運卻安排它走上了戰場。
故事完全是以馬的角度、馬的視線來講述整個故事,作者用的是擬人手法,賦予戰馬以精神活動。這一點比電影要明顯很多,畢竟銀幕上的戰馬不能說話,在小說里它可以有許多心理活動。
該書初版於1982年,曾獲得當年的惠特布萊德獎亞軍,之後多次被改編為舞台劇和廣播劇,風靡英國。
(6)小說戰馬中人物擴展閱讀:
《戰馬》的作者是:邁克爾·莫波格(Michael Morpurgo),英國兒童文學作家。
1943年出生於英國的赫特福德郡,曾在倫敦、蘇塞克斯和坎特伯雷等地求學,隨後進入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學習英語和法語。畢業後,他進入一所位於肯特郡的小學擔任教師,在每天為孩子們講故事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文學創作的天賦。
迄今為止,莫波格已創作了百餘部兒童文學作品,獲獎無數,多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舞台劇和歌劇。1999年,他與詩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一起創辦了每兩年評選一次的「兒童桂冠作家」計劃,並成為此稱號的第三位獲得者。2006年,他憑借在文學領域的貢獻被授予大英帝國軍官勛章。
參考次料來源:網路--戰馬 (邁克爾·莫波格創作小說)
Ⅶ 《戰馬》每個主人的脾性
1、最初的主人:一個胖胖的英格蘭農夫
結局:被賣給老納拉科特,即男主角艾伯特的父親
主人性格:影片未詳細介紹
2、第二任主人:納拉科特父子
結局:被英軍徵召入伍
主人性格:父親:勇敢善良、不慕名利、好強、樂於助人
兒子:勇敢善良、堅強忠誠、非常愛馬
3、第三任主人:一個英軍騎兵上尉
結局:因主人戰死被德軍俘虜
主人性格:善良勇敢、善待士兵、忠誠
4、第四任主人:兩個德國小逃兵
結局:主人被處決後被一對法國祖孫倆發現
主人性格:懦弱膽怯
5、第五人主人:法國祖孫倆
主人性格:善良勇敢、積極樂觀
結局:再次落入德國人手中
6、第六任主人:一個名叫海格曼的德軍馬夫
結局:被放走,在戰場上狂奔被英軍救回
主人性格:善良
7、第七任主人:暫歸英軍集體管理
結局:戰爭結束後通過拍賣回到了男主角艾伯特手中
8、最終主人:艾伯特(即第二任主人中的兒子)
結局:一起榮歸故里
Ⅷ 戰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急
1、最初的主人:一個胖胖的英格蘭農夫。
結局:賣給老納拉科特,即男主角艾伯特的父親。
主人性格:影片未詳細介紹。
2、第二任主人:納拉科特父子。
結局:被英軍徵召入伍。
主人性格:父親:勇敢善良、不慕名利、好強、樂於助人。
兒子:勇敢善良、堅強忠誠、非常愛馬。
3、第三任主人:一個英軍騎兵上尉。
結局:因主人戰死被德軍俘虜。
主人性格:善良勇敢、善待士兵、忠誠。
4、第四任主人:兩個德國小逃兵。
結局:主人被處決後被一對法國祖孫倆發現。
主人性格:懦弱膽怯。
5、第五人主人:法國祖孫倆。
主人性格:善良勇敢、積極樂觀。
結局:再次落入德國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