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小說人物藝術價值

小說人物藝術價值

發布時間:2021-07-01 14:22:33

⑴ 有誰能說說金庸武俠小說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有哪些

先摘抄一段評論金庸語言特色的話:
金庸的語言,細看每一句,都很平常。不論詞彙的搭配,還是句式的選擇,都很少標新立異,出人意外。那些話,你也能說,我也能寫。但就是這些話,讓無數少年著魔,青年落淚,中年搔首,老年捻須。技癢之下,試著把那些感人的段落摘下來,卻反而發現這是一種「殘忍」,彷彿是砍斷楊過的臂膀,挖下阿紫的眼睛一般。這時方領悟到,金庸的語言像一切超一流的偉著一樣,是「渾然不可句摘」的。離開了上下文,離開了整個小說的肌體,這些段落就成了失去生命的標本。標本雖然也具備一定的觀賞價值,但畢竟遠不及活生生的原態。
金庸寫武打,有「赤手屠熊搏虎」之氣魄,寫情愛,有「直教生死相許」之深婉,寫風景,有「江山如此多嬌」之手筆,寫歷史,有「一時多少豪傑」之胸懷。正像《神鵰俠侶》中的獨孤求敗,劍術登峰造極之時,便不再依賴任何寶劍,飛花摘葉,皆可傷敵。在武俠小說中,無招之招,是最神妙的武功。在藝術創作中,無技巧的技巧,則是最高的技巧。金庸以他打通儒釋道的藝術境界又一次印證了這個充滿辯證法的哲理:語到極致是平常。
下面聊聊我自己看金庸先生小說的體會。
金庸先生寫小說,無所不包,無所不有,琴棋書畫詩,歌酒俠義情,儒道僧佛尼,恩怨情仇苦。正因如此,各種各樣的讀者都有自己傾心的佳句佳篇,鮮有眾口難調之困。金書14部(加《越女劍》為15部)讀起來朗朗上口卻又味美炙鮮,一言一語極為尋常,卻又往往將讀者引入小說跌宕起伏的情節之中。如笑傲中品酒、天龍中包不同李傀儡對唱戲文、蘇星河之玲瓏棋局,作者知識之廣之博,鮮有能及。最為出色是射鵰三部曲和獨立成篇的《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讀笑傲,自生放盪不羈,讀射鵰,自生忠孝愛國,讀連城訣,頗感世事昏暗,人心險惡。不過最出色,愚見為《天龍八部》。評論多言蕭峰是頂天立地大英雄,我卻對英雄真性情更自欽佩。蕭峰阿朱,兩心相傾,兩情相悅,青石橋上誤殺愛人,塞上牛羊空許約,悔英雄淚。阿朱遺言,讓蕭大哥好生照料阿紫。蕭峰於阿紫,不過是不願拂逆愛人臨終託付,於是盡心照看被自己誤傷的阿紫。阿紫卻又被蕭峰英雄之氣所傾,雁門關外,英雄自絕,阿紫懷抱姐夫跳崖殉情。朱紫雙姝,血脈相融,同傾一君,共枯共榮。書讀至此,氣噎於胸,掩卷嘆息,默默拭淚(看官見笑,本人是好男兒)。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金庸先生點綴其間的人物性情似確如其人,確有其事,令人嗟嘆!閑舉一例,管中窺豹,更真切的體會,還請看官多讀原著。

小說人物形象意義

回望當代文學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路程,尤其作為敘事性文學創作的小說,不斷給社會和讀者奉獻眾多的優秀而鮮活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不同的社會發展時期為我們提供了獨特、突出的審美價值。其中,一些人物形象甚至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影響著一個時代人們的行為、思想或精神生成及其走向。
事實上,中外文學史發展中幾乎都有許多著名或經典的文學人物超越了時空、國界和民族的限制,為不同時代和國度的人們所接受、傳承,以其各自獨特的藝術魅力哺育、滋養著人們的心靈。對於中國當代文學而言,在幾十年來的人物形象畫廊中,雖然不乏名重一時的著名形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人物形象卻經常遭遇這樣的尷尬:或是由於文學人物是某一時代政治、概念的化身,或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太過於現實功利的考慮,或是人物性格的單一、浮泛、缺乏內蘊而顯蒼白,往往導致文學人物形象著名而不經典、波及一時後很快被讀者遺忘,從而也直接影響到整部作品的藝術魅力和藝術質量。因為,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與小說神奇的想像力、精彩的故事、引人入勝的情節、豐富的文化內涵、純凈的文學語言一樣,是文學創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我們看到,當代文學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其影響力日益下降,漸漸失去它在社會生活中理應占據的更重要的位置。這種狀況不能不說與文學作品中缺乏有震撼人心、具有一定審美價值、高層次的文學人物形象有極大關系。

我想,在這里,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當代文學人物形象的構成缺乏一定的精神深度。也可以說,我們的文學人物大多數尚屬「平面」,而非「立體」。一方面,文學人物太過於粘著生活,作家對人物的體驗難以超越物質的力量,人物也就很難將我們帶入一個更具人文思考的空間,人物對於生活而言,常常是「解構性」的不是「建構性」的,簡言之,人物可供閱讀、闡釋的空間極其有限;另一方面,作家對人物的塑造缺乏自覺性和批判性,缺乏形而上的理性引導,通過人物所體現出的精神向度是「現實」的,而非指向未來。對人物的敘述執著於「現場敘事」,難以走向詩性敘事,因此也就難以負載廣闊的歷史內容。

具體地說,審視近年來的文學創作,我們在人物形象的創造上有許多缺憾值得注意和反思:一是對人物形象在敘事性文學作品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夠。人物是作家源自靈魂深處的感情人格化的產物,人物支撐著整個小說的敘事、故事、主題。誠然,許多在敘述藝術上有重要特色、有突出成就的敘事性文學作品會在小說結構、敘事語言、語體風貌上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但最能超越不同民族、穿越時間隧道並震撼人們心靈且留在人們記憶深處的依然是文學人物形象,正如有的學者所強調的:文學主要是靠人物形象體現其價值和效能的。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作家的寫作,尤其一些有著旺盛創作力的年輕作家,將創作的重心傾斜到小說的技術層面,人物形象不再是評判和衡量一部文學作品藝術優劣的重要標准了。無論是作家還是評論家,大多將作品形式感的強調置於首要的位置,小說似乎更像是「小說」了,卻一度忽略了文學人物形象的精心塑造。二是多年來,文學的「潮流化」和人物的「類型化」也是導致缺乏獨特文學人物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這方面的例子,有「十七年文學」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主題,「新時期文學」的「傷痕」、「反思」、「尋根」、「新寫實」等創作潮流與傾向。由於作家多從現實社會問題的性質、根源出發,確立創作動機,以某種「觀念性結構」來表達當代社會和人生的見解,就文學創作的整體而言,「潮流化」必然導致人物塑造的「類型化」,人物也就缺乏作家獨到的感性體驗和歷史的思考深度。同時,讀者審美層次的差異,閱讀中的「文化從眾」心理,讀者間的相互影響,使一些人物形象被傳煤炒作性推崇,而受「推崇」的人物形象又未必是有精神深度的形象,很多是時尚性的「流行人物」。三是作家的寫作,很難超越特定時代具體的文化環境,以及與之相關的時代氛圍、價值取向、人文立場,人物總是深深地刻有具體時期的社會政治痕跡並以之主導人物的行為,人物在這里只是情節的產物,他們的地位是「功能性」的,並沒有進入人物的精神—心理這一本質層面,也就是說,人物從屬於故事或事件。四是始於80年代的「先鋒敘事」,雖然對中國小說而言是一場「敘事革命」,但它從某種意義上「消解」了人物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人物在敘述中不再是被作為具有獨立意義和特性的形象來表現,人物幾乎與文本中的語言、結構、敘述方式相等同,發揮著「符號功能」的作用,意義的缺失,使文學人物喪失了飽滿的性格和豐厚的內涵。五是市場化、商品化對社會生活和文化的影響、沖擊,人們的精神理想褪化為「破碎的激情」,作家在極力擺脫「宏大敘事」的同時,卻陷入了「個人化」、「私人化」表達的困境,較少追求富於震撼力的人物心靈世界。說到底,種種外在的內在的因素,制約、限制或妨礙了作家進一步深入人的復雜層面,塑造出更深刻,更具有普泛性、超越性的人物形象。

作家如何才能挖掘人物更深層的內涵,使文學人物具有一定的精神深度?當代文學怎樣才能實現人物形象塑造的突破,創造出高質量、高水準的不朽的當代中國人形象?

我認為,首先,當代作家應自信地建立起創造經典和「不朽」的信念。創造經典的信念是文學創作的動力之源,它是作家最終的心理保障。只有這樣,作家才能依靠自己的心靈,並用心靈去體驗現實,精力彌滿,充分發揮各自的才華,調動自己的潛能去努力探索,偉大的作品和文學人物才能出現。其次,作家要重建文學創作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立場。上世紀90年代以來,當代文學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深厚歷史感和崇高價值觀的日漸缺失,取而代之的是個人化寫作、個人經驗和內心感受,甚至個人隱私也成為主要的文學內容。文學越來越卑微和瑣碎,尤其缺乏具有人格化力量、氣正道大、有道德感和正義品性的理想主義人物形象。只有真正地表現人的優秀品性,人物才能具備一定程度的審美品質,才會具有永恆的終極價值,文學的書寫才具有強大的象徵意義,才能提升一個民族的道德水準,而且在美學表現上也才會有強勁的張力。第三,在所謂的「全球化」文化語境中,我們要克服中國文化、文學形象中的自我偏見,為當代中國文學的想像力找到一個新的凝聚點,把有關民族的文化想像、文學想像全力傾注到「中國」「中國人」上,充分顯示中國文學形象的獨特個性,像魯迅那樣,不斷去發現「國民品性」的優劣,進行「民族精神和靈魂的重鑄」。一位法國學者曾說,中國文學不能以風土人情取悅讀者,也不能以政治上的反對派吸引法國讀者,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中國作家必須寫出真正的中國人,因為這個世界再也沒有比人更具有普遍的意義了。第四,近年來,許多當代作家和理論家已經意識到小說創作中「人物第一」,重新認識「創造典型」,以及進行文學創作上的哲學突破的必要。作家莫言說:「當代小說的突破早已不是形式上的突破,而是哲學上的突破」。賈平凹也痛感自己「哲學意識太差」迫切要求提高。有學者還分析,魯迅以前的作家為什麼沒有創造出阿Q這樣的典型?除了現代文學運動和魯迅這樣的文學天才尚未出現以外,主要在於,當時的中國思想界對「精神勝利法」這種人類的和中國人身上的普遍弱點還沒有哲學境界的整合認識,也沒有形成文學表現方法上的根本性突破。從一定意義上說,魯迅和托爾斯泰、加繆、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思想型作家一樣,屬於哲學小說家,可以說,沒有魯迅深邃的哲學意識,沒有哲學上的獨特發現與精闢概括,就不會有阿Q,也不會有人們對「精神勝利法」這種消極現象的警覺。既要有生活,又須通哲學;既要個性化,又須普泛性,發現人物性格的多極性與外在世界的獨特關系,塑造一個不為外部世界所累、能體現一個意味世界的人,完成「形而上與形而下的結合部」,這樣的人物形象,才會具有巨大的精神深度,才會產生世界級的文學人物。

總之,文學人物形象的精神深度,代表著一個時代文學的發展水平。在今天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轉變劇烈的時代,作家尤其需要對生活的高度提煉和深化。文學人物在文學敘事的具體展開過程中,應充分體現文學的、美學的和藝術感性的力量,實現時代所賦予作家的充滿使命感的精神訴求。我們期待中國作家創造出更多的能體現歷史厚重感、經過深刻的思想透視、有著直面人生勇氣、藝術刻畫精湛的當代文學人物形象。

《光明日報》2003年7月15日

⑶ 世界上藝術價值最高的長篇小說是什麼

絕對《紅樓夢》!
草蛇灰線,伏延千里。
每一個字都值千金!處處是伏筆,懸念不停。迷一樣的結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鮮活!
每一首詩詞都有深意,每一首詩詞都別有洞天!外國的豈能相比?設置懸疑的也只能推崇《福爾摩斯偵探集》,然而文學造詣之高還是無法匹敵《紅樓夢》!

外國文學的問題:
心裡描寫特別特別的多,可能一個動作,後面跟著一千字的心裡活動描述。我個人看這種書籍是十二分的不耐煩。
另外外國人的名字很長,因為有first name,family name,還有Middle name,加上教名和昵稱,一個人的名字就是二十幾個字。
同時他們的服飾也描述得很多很詳盡,傢具擺設也如此。而中國人不太了解中世紀的那些歐洲宮廷的那些東西,興趣就少了。
因此種種因素,讓人看外國文學的時候也相當郁悶。
他們的詩歌也不像中國的詩詞那般有對偶,押韻,藏頭詩,迴文詩……特別像《紅樓夢》里的判詞,到處都是玄機,讓人感覺很奇妙。

⑷ 文學藝術價值是什麼

中國文學,顧名思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是有千年文化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瑰寶,無論在形式、內容、風格上都有著中華民族悠久的烙印和特色,她以悠久的歷史、多樣的文化、豐富的作品、獨特的風格、令人深省的魅力在世界文學長河中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
我為什麼要談論中國文學,為什麼要把箭頭指向那些在文學界混飯吃的偽文學乞丐?
當郭敬明的名字不知不覺列在「富翁」這個行列的時候,當韓寒還在不知疲倦的與各種文學界名人對罵的時候,商業、物質,已經在文學界彌漫,當然,這是社會的趨勢所在,藝術和商業幾乎是名異實一的,80後的文學創作者們也許並不全都是借文賺銀,但這種現象的彌漫對中國文學卻起到了更為重要的推動作用,一時間各種網路作家如雨後春筍般各自為家,各種中文小說網站也層出不窮來分這杯羹,商業成分越來越占據主體,文學的藝術價值卻反減無增。
現在,你隨便打開一個中文小說網站,你可以看到諸如:總裁、秘書、妃子、出軌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關鍵詞,這就是現在中國文學在網路中的體現,各種網路寫手埋頭在自己的故事中,研究那些令人嚮往又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美夢,各種鰲頭令人見之便想吐他一臉口水:請別再糟蹋中國文學!
想當年一部《紅樓夢》就被劃為禁書,視之不恥,那現在呢,紅樓夢解禁了,被封為四大名著,這絕不意味著所有違背中國文學傳統、違背傳統道德的書都可以解禁,是的,現代是個開放的社會,傳說中的「羊羔體」都能獲得魯迅文學獎,還有什麼不可能的?我想魯迅老人家也是該死不瞑目吧?
我真的想問問那些傻啦吧唧的網路作者:你除了得到錢你還得到了什麼?
還有那些勞勞碌碌反而無所收獲的正在像無頭蒼蠅般努力加入這個行業的痴者:你們想得到什麼?
也許很多人說,我不需要得到什麼,有錢就足夠了。
你有沒有想過你那些「總裁」和「妃子」給中國文學抹了多少灰?
你有沒有想過你那些「出軌」和「秘書」給中華民族數千年的道德傳承挖了多大的牆角?

什麼是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你們捫心自問,到底懂得多少,又理解多少?
還有那些在別人編織的虛無縹緲的夢里遨遊而荒廢前途的無知少年,夢是需要自己編織和自己實現的,別人的故事,就像你演繹的一出戲,戲里戲外靠的是自己,而不是那些虛無縹緲的叛離道德的虛假的美夢。
文學作品表現的內容必然涉及最為基本的社會價值關、人生觀、世界觀,大而言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小而言之,人與他人、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而現今網路文學所折射出來的文學價值標准只是一種謀求金錢的單向價值取向,商業大於一切,這不是文學的最後歸宿。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中國文學開拓者,繼承和發揚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文化傳統是任重而道遠,但是,請不要再糟蹋中國文學!

⑸ 小說的藝術價值應該從哪幾個方面評價

從作家的寫作特點,寫作手法,所描寫的典型人物的性格,他在文壇上的影響地位什麼專的都可以寫屬。例如:魯迅善於用白描的手法,諷刺,尖銳的言辭,塑造的典型人物有阿Q,祥林嫂,閏土等等,地位是我國文壇上的巨匠等等。

⑹ 藝術價值包括哪些方面

1、歷史價值

歷史價值(文物價值)是指某種藝術品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在今天的作用,往往由時代特徵和留存到現今的數量來決定,例如青銅器反映了中國的商周文化;青瓷反映了宋代的藝術和工藝,歷史價值貴重。

2、經濟價值

經濟價值是指市場價值,它以價格來表示,由藝術市場的供求關系來決定。

(6)小說人物藝術價值擴展閱讀

文化藝術價值是藝術藏品的核心價值

近年來的全民收藏熱使得藝術品收藏市場持續升溫,收藏從一種個人愛好,生活興趣,演變成了市場化的投資渠道。如今的收藏品已經不僅僅局限於金石書畫、文玩瓷器,有許多現代當代收藏品,也登上舞台,活躍於市場。

面對如潮般的收藏市場我們怎麼判斷收藏品的內在價值呢?近日,北京市工商聯收藏品行業商會副會長關毅在中國經濟網《文化名人訪》節目中談到,藝術收藏品所濃縮的文化藝術價值遠遠高於物質本身。

關毅說許多年代久遠的藝術品歷經時代變遷而流失,留下的寶貴古代文化遺產非常稀少,非常珍貴,他表達了對「收藏文化」提法的肯定。

在接受中國經濟網《文化名人訪》欄目記者采訪時,關毅闡述了他對藝術藏品價值的理解,「藝術價值是無限的,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它是生活的濃縮和提煉,藝術演繹著高度濃縮的生活。

很多藏品其實是當時的民風文化的一種寫照,是文化的符號,是能夠代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工藝和人類智慧的載體。它的價值遠遠高於物質本身。」關毅說。

⑺ 小說的藝術特色主要指哪幾個方面

藝術特色:虛構、烘托、渲染、誇張、諷刺、對比、抒情、議論、敘述、描寫等。

小說:

1、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

2、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3、小說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小小說)。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神話、科幻、公案、傳奇、武俠、言情、同人、官宦等。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

4、小說與詩歌、散文、戲劇,並稱"四大文學體裁"。

5、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同時,小說是一種寫作方法。

(7)小說人物藝術價值擴展閱讀

小說的奠基歷經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八百多年的積累和沉澱,當歷史進入唐代小說才正式形成。追溯八百多年的奠基,主要在四個方面:

一是寓言故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戰國策》,等書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鮮明的寓言故事,它們已經帶有小說的意味。

二是史傳。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三國志》,描寫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或為小說提供了素材,或為小說積累了敘事的經驗。

三是文人筆記。這一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尤為明顯,文人筆記大都記載一些軼事、掌故、素材。

四是民間娛樂消閑。各朝代都有茶館飯店常駐的說話人、說書人,以話本為基礎,每天把故事小小的說一段(小說),以吸引客人每天回來聽書,希望保證生意興隆。

⑻ 小說 特別是文學名著 的文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看看四大名著和中外名著吧,很多的。

⑼ 金庸的小說有什麼藝術價值

你不必看抄大部頭的對襲金庸的評價。我大體上給你講下,主要由以下幾點:
1.文字及其大氣磅礴,遣詞造句考究,天龍八部一書是典型代表。光看其小說的文筆就足以刻在中國優秀文學的豐碑上。
2,。小說中的歷史線索和人物多有真實原型。金庸對中國歷史的了解程度在國內也是頂尖的。比如古大理國的段失王朝,都是客觀存在的。全真教等等。讀他小說可以增強歷史感,對研究當時的人文風貌也有一定參考作用。
3。他小說蘊含了中華民族精神,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思想境界極高。
4.他小說的文風在武俠小說起到了極大震撼作用,影響以來的眾多作品。

閱讀全文

與小說人物藝術價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主經常戴面具的古代小說 瀏覽:102
禁區小說免費看言情小說 瀏覽:345
小說閱讀主人公柳擎宇 瀏覽:126
色版水滸小說排行榜 瀏覽:474
陰陽師筆記有聲小說全集 瀏覽:658
小說免費完結桅子花 瀏覽:968
五年級寫小說的題材 瀏覽:647
文荒求好看的古言小說 瀏覽:733
微信神醫小說閱讀全文 瀏覽:858
歡世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98
小說南大碎屍案結結局 瀏覽:966
寫小說的有幾個 瀏覽:792
穿越小說醫香嫡妃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250
練級系統小說完本 瀏覽:273
無限位面小說推薦 瀏覽:116
主角有全靈根的小說 瀏覽:109
小說都市之我有一個抽獎系統 瀏覽:160
淫小說網txt下載 瀏覽:858
西遊寫小說的小說 瀏覽:196
男男道具調教總裁小說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