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說半生緣里結局什麼意思
人人都羨慕豪門,實際上豪門中人,比普通人承受著更多的壓力和無可奈何,而這一切沒有退路。為了家族體面,個人的感受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唯獨利益和體面才是根本。石翠芝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㈡ 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小說結局是什麼
放學後的視聽教室,倫也一個人望著夕陽發呆。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沉浸在回憶中的倫也心中隱隱有些觸動。
時間流逝,教室的門被拉開,然後很快就被關上。
「安藝君,找我什麼事?」走進來的加藤隨便找了個位置落座。
倫也聞言收回目光,轉向加藤,望著對方略帶疑惑的神情,欲言又止。
加藤表情依然如故,靜靜的等待著倫也發話。
沉默許久,倫也微微一嘆,鼓起勇氣說道:
「加藤,嗯,我決定解散社團。」
「喔,我知道了。」加藤稀鬆平常地點點頭,如同當初稀鬆平常的加入社團。
淡淡的,平靜的,沒有一絲變化,好像在說今天天氣真好一樣。
「呃…」
加藤平靜的樣子令倫也微微愣神,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繼續說道:
「對不起!」
「安藝君為什麼要道歉?」
「因為當初是我擅自將加藤拉進社團,今天又擅自解散社團。」
「安藝君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什麼意思?」
「嗯,雖然當初是安藝君將我強硬的拉入社團,但是,前提是我自己同意的,與安藝君並沒有關系誒。」
「可是今天我又擅自將社團解散了。」
「這本來就是安藝君的社團,你想什麼時候解散就什麼時候解散咯。」
「你好平靜喔,加藤,明明從昨晚開始我就在糾結怎麼跟你說明,這樣子不是白費功夫了。」
「欸,難道我應該哭得梨花帶雨求你不要解散社團?或者賞你一巴掌然後轉身走人?」
「這樣就可以了,那些不需要啦。」
「其實是游戲已經做好了,接下來我也要為大學做准備。」
「好吧。」
「如果沒什麼事的話,我就回去了。」
「最後的最後,請允許我說聲謝謝,謝謝你,加藤,這兩年間,你為我所做的一切。」
「這句謝謝我就心安理得的收下了,最後的最後,我也祝安藝君早日成為一位獨當一面的創作者。」
「我會加油的,其實,我已經決定和伊織一起打拚,為了追逐她們的腳步。」
倫也真正意義的處女作——【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在一個星期前完成,在之後的冬季漫展大賣特賣,網路評價也是一片大好。
在倫也自豪的說出「這就是我安藝倫也製作的游戲」同時,也漸漸明白了所謂的創作者,也明白了學姐和英梨梨所背負的信念是何等的沉重,更明白了當初怨恨她們的自己是何等的無知。
也因為明白了,倫也滋生了想要更進一步的想法,在和伊織商量過後,決定解散現在的社團,兩人一起履行當初的約定——走向巔峰。
社團里真正能幹涉倫也決定的只有伊織和加藤,伊織已經同意,唯有加藤是個問題。
倫也本來這樣以為的,結果加藤平靜的莫名其妙。
「那麼我先走了,安藝君要加油喔。」加藤就像一個路人,理所當然的從倫也視線中隱去。
不過,就在教室的門開到一半、加藤還沒來得及走出去,手就被抓住了。
怎麼可能平靜,因為加藤啊,只是一個不喜歡表達內心的女孩子。
「安藝君…」
圍繞在兩人之間的輕松氣氛,一下子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傷感與沉重。
「真的…對不起…」
「唉,不要做多餘的事,就讓我們普普通通的分別,好嘛。」
「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想傷害你,真的不想…」
「…………」加藤沉默了一會兒,無奈的搖搖頭,嘆息道:「安藝君,我真的不知道應該說你殘忍還是虛偽。」
「最好兩個都不說。」
「我以為你已經有所覺了。沒想到…」
「那個…如果你開口的話,我可以…」
「停。」加藤趕忙制止倫也,似乎猜到了倫也想說什麼。
「安藝君,你明知道這樣做會傷害我但還是去做了。傷害了也就罷了,畢竟有時候人不得不去傷害…」
「加藤…」
「但是,安藝君,你這副扭扭捏捏的姿態是怎麼回事?既然傷害了我為什麼還要擺出一副「我也不想」的表情?你還想從我這里祈求什麼?」
「我…」
面對加藤的質問,倫也啞口無言。
「你要成為創作者對吧?你要追上英梨梨和霞之秋前輩的腳步對吧?你要與她們並肩而行對吧?既然你已經下定決心了為什麼還要故作姿態?」
「…………」
「安藝君,所有人都幸福的結局只存在小說中,不要以為後宮男主的那一套能永遠有效,該傷害的時候就去傷害,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為了夢想,使勁向前沖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是你千不該萬不該說一套做一套。」
「…………」
加藤字字誅心,使得倫也抓住的手,漸漸松開了。
第一次見到如此咄咄逼人的加藤,倫也有些難以適應,習慣了她的風輕雲淡,習慣了她的漫不經心。
此時此刻,倫也似有所悟,他從未接觸過加藤惠這個人物的本質,只是一味的把自己的幻想套在對方身上。
「如果你連這都做不到,那我勸你還是遠離她們,因為,你不配。你就懷抱著你那虛偽的幻想一輩子吧。」
「…………」
「安藝君,別拿虛偽當溫柔。」加藤轉身走出了教室。
「再見。」
「再見。」倫也有些痛苦的閉上眼。
再見,再見,再也不見。
「無拘無束的清風,終將回歸蔚藍。這樣不是很好嘛。」
「如果這是游戲,一定是Bad End吧。」
教室的門關上,倫也與加藤之間的聯系也到此為止。
這個社團是鏈結加藤和倫也唯一、僅有的羈絆。
在倫也選擇解散社團的時候,就代表著鬆手。
「不許跑哦?」
「只要安藝君不跑的話就沒問題喲。」
「不許跌倒哦?」
「只要安藝君為我打開前面的道路就沒問題喲。」
「還有……不許鬆手哦?」
「只要安藝君緊緊握住的話,沒問題,的喲?」
昔日的話語猶如昨日之音,響徹心湖。
原來如此,加藤自始至終,都沒有主動對他伸出手,她只是被動等待著,他去抓住她。
但是,他放手了。
倫也慘然一笑,他明白了,自己已經沒有那個資格去握住加藤了。
加藤是十丈紅塵的一縷清風,在邂逅的時候選擇為倫也停留。
但是,倫也終究還是放手了。停留的清風,將再次疾馳天際。
「安藝君,這是Happy End的喔,包括我在內,所有人都幸福的結局。」聽著倫也最後傳出來的話語,加藤默默念道。
走廊上,除了加藤還有一人——波島伊織,他靜靜的靠著牆壁上思索著什麼。
「如果你開口,倫也會為你留下。」
「但是,這樣做,等於我扼殺了安藝君的夢想。」
「不好意思呢,讓你演了惡角。」
「沒關系。」
「倫也太溫柔,因為害怕傷害而顯得有些猶豫不決,需要有人在背後推他一把,但是與他約好並肩而行的我不能說這些話,走在倫也前頭的她們也不可以,剩下的,是一直站在倫也身後的你而已。」
「我知道。」
「因為自己的存在變成倫也前進的障礙而選擇離開,你對倫也溫柔,卻對自己殘忍。」
「我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我只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如同當初的她們。現在的我,隱隱約約明白了,她們當初做出那個決定付出了多大的覺悟。」
「最後的最後,你還是原諒了他。」
「果然沒有辦法呢,對安藝君。不過,他鬆手我放棄,這是最後一次了…」
「無情的女人。」
「我愛他是我的事,我不愛他也是我的事。」
「那麼,再見。」
「再見。」
兩人的對話沒有傳入第三者的耳中,直到加藤的身影消失在走廊,伊織才走過去打開視聽教室的門,毫不意外,看到了一個快要哭出來的倫也。
「想要我把肩膀借你嗎?」
「不需要。」
「被罵得很慘呢。」
「是我活該。」
「那麼,有所覺悟了嗎?」
「當然,你會與我一起前進。」
「如果你不行了我也不會停下來等你。」
「就怕是你跟不上我。」
「希望你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對了,我的目標是五年內和朱音姐平起平坐。」
「欸!你的目標那麼宏大嗎?!」
站在校園門口,加藤幽幽看了一眼視聽教室方向,然後走出學校。
漫漫人生路,相逢既是緣。
緣起開懷笑,緣滅莫悲傷。
緣滅,只因為,他們都只是對方生命中的一個過客而已。
在這個蔚藍之下,必然還有新的邂逅等待著自己。
這段記憶,她不會刻意去銘記,那樣子太沉重。也不會強迫去忘卻,那樣子太傷神。就讓它在流暢的時間之河中,靜靜的沉睡。
這段感情,她不會說它錯誤,因為她確實度過了一段快樂幸福的時光。也不會說它正確,因為她從未主動伸出手。
只是,下一次輪回,下一段邂逅,她會讓自己去努力爭取。
蔚藍之風,終歸蔚藍。
㈢ 《金陵十三釵》裡面那十三個女人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當時以一個名叫玉墨的女子為首的十三個風塵女,躲進了美國人開的教堂避禍,當時還有遇到了同樣來此避禍的女學生,這兩撥人一開始互相都看不慣,但是面對殘忍的日軍,面對神父的幫助,這兩波人逐漸開始接受對方,尤其是走失的女學生被日軍蹂躪之後,大家更是對未來產生了同樣的擔憂。
電影只想讓我們的印象中留下一個好一些的結局,並不想要這些令人悲傷的情節出現在他的電影中,至於這十三人最後怎麼樣了,電影中沒有說破,但是要知道,這個電影是小說改編的,電影中我們看那十二位姐妹一塊兒去見日本人,但是她們去見的日本人之後其中幾位因為跟日本人反抗起來而被日本人殺掉。剩下的幾位因為長得很漂亮,都不幸地被安排到了慰安所裡面。那裡面的場景我們可想而知是有多殘忍,她們受到不僅是身體上病態的折磨,還有心靈和靈魂上的屈辱。
㈣ 長在麵包書上的女人最後結局是什麼呢有人看過小說嗎
好像是根據張小嫻的小說改編的
㈤ 長在麵包樹上的女人結局是什麼 小說結局有什麼不同嗎
張小嫻新作品,《流浪的麵包樹》是終結篇,林方文仍活著,在小島上過著專另一種生活。而程韻與韓星屬宇在林出事後分手了,葛米爾生病去世了,程韻應該與她同住在一所房子的小學同學好了。結局說愛是成全,但我並不感覺到。只是覺得愛情愛到最後糾葛的一塌糊塗,反而分不清什麼是愛了。
㈥ 什麼小說的結局是男人傷害了女人,兩人從此分開了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我覺得挺好看的,也挺感人的,反正我是哭的唏哩嘩啦,呵呵……
不過它不是單純寫愛情的,可以上網搜一下簡介!
㈦ 長在麵包樹上的女人結局什麼意思
一直嚮往上海生活的程韻作為交換生成為了上海某知名大學的學生,帶著未考上大學的迪之與上海本地的光蕙見面並成為最好的朋友,三人彼此交流著自己的心事。光蕙看到叔叔對生病卧床的嬸嬸關懷備至,這種不離不棄的愛讓她為之感動,同時也激發了她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和嚮往。迪之是一個喜歡追逐的人,她時刻追逐著自己的愛情和麵包。勇於追逐的個性使她愛上了程韻學校排球隊的年輕教練鄧初,但是鄧初的懦弱和安於現狀讓她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她開始尋找借口遠離鄧初,去追求另一片自由放逐的藍天——衛安,一個電視劇特技演員。光蕙充滿孝心、爭強好勝,她宣告要做一個靠自己努力賺錢買麵包的女人。望女成鳳的光蕙母親迫不及待地給光蕙安排相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光蕙嫁一個好人家。為了當個孝順的女兒,光蕙總是盡量滿足母親的心願。
程韻發現哥哥程浩和嫂嫂美倫之間的感情存在危機,為了家庭的和睦穩定,她想盡一切辦法從中調解,經過一番努力之後終於化解誤會,程浩和美倫也合好如初。程韻自己卻因此與同學林方文之間造成了種種搞笑的誤會,誤會尚未解除林方文卻已遠走美國求學。隨後光蕙、迪之和程韻陸續畢業,光蕙成為一家投資公司的白領,迪之繼續追尋自己的愛情,程韻則成為了一家報社的記者。一年以後,程韻帶著哥哥程浩的兒子幫幫外出休閑,偶遇林方文,兩人這才消除誤會並彼此表明心跡。
光蕙總是被母親催促早日找個好歸宿,不堪其擾中讓同事威廉假扮自己的男友混淆母親視聽。在壓力下光蕙去足療店減壓,相識了足療店小師傅安小祿,兩人逐漸萌發出愛意之後便開始偷偷交往,直到光蕙母親的一次突然來訪才讓兩人的愛情暴露在陽光下。迪之和衛安的感情也日漸升溫,在兩人熱戀准備訂婚時,卻遇到種種原因的阻撓和牽絆。衛安和迪之都不願放手彼此,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兩人都做出了自認為正確的決定,並各自找回屬於自己的生活。
因為一次偶然相遇,程韻與徐起飛相識並成為他的「粵語課的學生」。無意中程韻向徐起飛談起林方文寫的歌,徐起飛不但採納了程韻的推薦並暗中簽約林方文的公司。對程韻來說,林方文的一個個緋聞總帶給她很多不安全感,不論是風騷多情的費安娜還是熱情似火的樂姬,都讓程韻感覺到林方文的飄忽不定。兩人的感情也在眾多的人情和波折中漸漸凸顯出不信任的問題。方文姐姐林日的突然到來卻讓這對戀人的感情穩固了很多,她讓程韻深深了解了林方文一直隱藏的故事。得知林父和林母的事情之後,程韻不覺心疼起林方文來。她主動擔任林方文和林母之間的潤滑劑,去化解兩人的誤會,傳達兩人都沒有勇氣說出的話語。
面對程韻的調解和勸說,林方文礙於自己大男生的面子問題,不僅沒有接受反而對程韻大發脾氣,最後還選擇了再一次的逃離。林方文的逃離讓程韻不知所措,她沒想到自己的好意會讓林方文拒絕。她回憶和林方文一起去過的每一個小地方,努力尋找著林方文的下落。
為了滿足母親的心願,光蕙重新交了一位醫生男友孫維棟,並帶其回到鄉下老家看望自己的父母。鄉下房屋的簡陋讓孫維棟很不習慣,光蕙母親雖對孫維棟一見面就送葯的方式很不喜歡,但是對他的職業卻非常喜歡。她覺得醫生是一個有身份又有前途的職業,女兒嫁個醫生就等於有了一個很好的歸宿。孫維棟的母親在上海見到了光蕙,對光蕙也非常喜歡,希望光蕙能及早和維棟結婚,並當面送上傳家之寶的手鐲以表心意。
屆時,迪之和自己的姐姐美之生活在一起彼此照顧;光惠也如償所願找到了一個符合母親要求的男友,並得到雙方家長的支持和祝福,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只有程韻還在為林方文的逃離而惴惴不安,她不知道自己和林方文的未來將會是如何。
徐起飛體貼又細致入微的關懷,讓程韻的內心安穩許多,甚至很多時候在想如果徐起飛是林方文該有多好,自己或許就不會如此狼狽、如此不安。林方文不在的日子,徐起飛和程韻的關系日漸親密。程韻能感受到徐起飛的感情,但是自己一直在等林方文,不該在愛著林方文的同時再來愛徐起飛。
為了繼續等待林方文,程韻拒絕了徐起飛並決定回到父母身邊。走之前程韻答應了光蕙和迪之陪她們一起過除夕,在充滿新春氣息的除夕之夜竟意外遇見林方文。林方文深情地對程韻表達愛意,希望每年除夕之夜都會陪在程韻身邊,並送上一首除夕之歌《煙雨》。感動不已的程韻甜蜜的享受著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時光。
小說結局
《麵包樹上的女人》小說結局是什麼呢?在小說終結篇《流浪的麵包樹》當中,講述了程韻和林方文的最終結局,林方文在一個小島上過著屬於自己的安靜的生活。程韻以為林方文死了,所以在林方文出事情以後就和韓星宇分手了。韓星宇是程韻在林方文以後又遇見的一個人。還有葛米爾生病去世了,而程韻最後和誰在一起呢?這部分說的很模糊,好像是和暗戀她的房東在一起了,房東是誰?據說是她的一個小學同學。最後,程韻得知林放沒有死的消息,但是兩個人已經是錯過了,不僅程韻有了自己的新生活,林放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所以結局還是很虐心的。
㈧ 麵包樹上的女人小說結局是什麼 林方文程韻在一起
為了繼續等待林方文,程韻拒絕了徐起飛並決定回到父母身邊。走之前程韻答應了光蕙和迪之陪她們一起過除夕,在充滿新春氣息的除夕之夜竟意外遇見林方文。林方文深情地對程韻表達愛意,希望每年除夕之夜都會陪在程韻身邊,並送上一首除夕之歌《煙雨》。感動不已的程韻甜蜜的享受著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時光。
分享
㈨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一、結局:
在即將離開人世之際,「陌生女人」對作家的唯一要求是在每年作家生日的時候,為自己買些玫瑰花來供在花瓶里,就像她曾經為他做的那樣,只為了能繼續悄悄地活在他心裡,就像過去她曾經活在他身邊一樣,然而可悲的是,直到「陌生女人「在失去孩子的凄涼和病痛中孤獨地死去,作家始終都沒有認出那個與他幾度邂逅甚至在黑暗中歡愛的女人就是當年的鄰家女孩,只把她當作歡場中的賣笑女郎,無數風流艷遇中的一個。讀完「陌生女人」的絕筆倍,作家只朦朧地感覺到了一些感情上的蛛絲馬跡,卻始終沒能確切地回憶起她的形象。
二、解讀:
茨威格把陌生女人描述成一個不斷要求對方認出自己的單戀者。她不求物質上的回報,不求肉體上的貪欲,她只是對他的存在感興趣,就像她只對自己的存在念念不忘一樣。可見,陌生女人始終承認他者的地位,她的自我恰恰需要通過他者才能給予定義,她的悲劇並不是自我無法同化他者為自我,而是自我無法與他者聯系在一起,又能同時保持自我和他者的獨立性。所以,她的死亡並不是自我的勝利,恰恰是面對命運的無奈和自我救贖的失敗。通過死亡,她對自我的自足性與他者共存的糾結的確認同時滿足了,這是她要的失敗,死亡意味著自我毀滅——讓存在的變成不存在的——所以自我的存在,與他者的共在,在死亡面前,都變成了無意義,死亡給了她最後救贖的同時,也給了她最後的失敗。因此,她的精神危機並沒有通過她的死亡來得到解決,而恰恰是通過她的死亡變得分外鮮明了。
三、《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簡介: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由奧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創作的,是其代表作之一,講述的是一個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飽蘸著一生的痴情,寫下了一封凄婉動人的長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絕望的愛慕之情。小說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經歷,寫出了愛的深沉與奉獻。
四、作者簡介:
斯台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小說家、詩人、劇作家和傳記作家。
出身富裕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日後周遊世界,結交羅曼·羅蘭和弗洛伊德等人並深受影響。創作詩、小說、戲劇、文論、傳記,以傳記和小說成就最為著稱。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反戰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一九三四年遭納粹驅逐,流亡英國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與幻滅中自殺。
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象棋的故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長篇小說《心靈的焦灼》,回憶錄《昨日的世界》,傳記《三大師》和《一個政治性人物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