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倚天屠龍記各人物結局
1、小昭:為救母親黛綺絲,成為明教波斯總教教主,終生聖潔。
紫衫龍王黛綺絲和韓千葉之女。奉母之命扮作醜陋容貌混入光明頂,盜取乾坤大挪移心法。張無忌的處處維護,使小昭心生感激,愛上張無忌,並無怨無悔地成為他的婢女,雖知他心有所屬,仍心甘情願地隨侍張無忌左右。後小昭成為明教波斯總教教主,終生聖潔。
2、蛛兒:與父親相認,和父親共同生活。
蛛兒逃出生天後,與張無忌一起逃到一孤島上,怎知周芷若暗算眾人,設下毒計使蛛兒等人滯留在島上,蛛兒最後更因缺乏葯物,不治於小島上。(其實是詐死)視張無忌為夢中情人,至死不渝。最後與父親相認,和父親共同生活。
3、周芷若:交出峨眉掌門之後,青燈木魚伴一生。
漢水船夫之女,十歲時父親遭元兵殺害,蒙張三豐出力相救,與少年張無忌邂逅,有喂飯之恩,後被送至峨嵋派習武。參與六大派攻光明頂,情勢所迫用倚天劍刺傷張無忌。
周芷若愛上張無忌,卻被師父滅絕師太逼著立下毒誓。她使計偷走屠龍刀、倚天劍和殺害殷離,嫁禍趙敏,獲得刀劍中的秘笈,武功突飛猛進。於濠州婚禮上被張無忌離棄後,一心想要報復,怒嫁宋青書,最終惡行被揭露。
4、趙敏:與家族斷絕關系,與張無忌在漫天花海下共度餘生。
她艷麗不可方物,燦若玫瑰、風情萬種、精明能幹、直率豪爽,具有雄才大略,曾期許自己能創一番大事業。為幫助父親擴張朝廷勢力,欲破壞明教反抗朝廷之力,便假冒明教之名,四處與六大門派結怨,挑撥雙方大戰。而後因誤會分開,在張無忌成親時出現,最終和張無忌在冰火島上共度餘生。
5、張無忌:卸任教主,與趙敏在漫天花海下共度餘生。
張無忌認為自己不適合當教主,當眾辭退明教教主之職。張無忌卸任教主後,帶著趙敏往冰火島完成他倆的夢想,終於找到理想家園,在漫天花海下共度餘生。
② 倚天屠龍記小說最後結局到底怎麼了,張無忌和誰在一起了
【倚天屠龍記】的結尾是這樣的:
張無忌一去,朱元璋便命廖永忠將韓林兒沉入河中浸死。這一箭雙雕之計,竟是不露破綻。後來楊逍雖繼任明教教主,但朱元璋羽翼已成,統兵百萬之眾,楊逍又年老德薄,萬萬不能與他爭帝皇之位了。朱元璋登基之後,反下令嚴禁明教,將教中曾立大功的兄弟盡加殺戮。常遇春因病早死,徐達終於不免於難。趙敏見張無忌寫完給楊逍的書信,手中毛筆尚未放下,神色間頗是不樂,便道:「無忌哥哥,你曾答允我做三件事,第一件是替我借屠龍刀,第二件是當日在濠州不得與周姊姊成禮,這兩件你已經做了。還有第三件事呢,你可不能言而無信。」張無忌吃了一驚,道:「你……你……你又有甚麼古靈精怪的事要我做……」趙敏嫣然一笑,說道:「我的眉毛太淡,你給我畫一畫。這可不違反武林俠義之道罷?」張無忌提起筆來,笑道:「從今而後,我天天給你畫眉。」
忽聽得窗外有人格格輕笑,說道:「無忌哥哥,你可也曾答允了我做一件事埃」正是周芷若的聲音。張無忌凝神寫信,竟不知她何時來到窗外。窗子緩緩推開,周芷若一張俏臉似笑非笑的現在燭光之下。張無忌驚道:「你……你又要叫我作甚麼了?」周芷若微笑道:「這時候我還想不到。哪一日你要和趙家妹子拜堂成親,只怕我便想到了。」張無忌回頭向趙敏瞧了一眼,又回頭向周芷若瞧了一眼,霎時之間百感交集,也不知是喜是憂,手一顫,一枝筆掉在桌上。
這樣看的確是個懸念。。但電視劇上都是和趙敏在一起了的,只是TVB版的【倚天劍屠龍刀】里宋青書沒有死只是被廢了武功,而周芷若也被廢了武功還失憶,和宋青書在一起了。。
這是金庸先生寫在【倚天屠龍記】里的後記:
後記
《倚天屠龍記》是「射鵰」三部曲的第三部。這三部書的男主角性格完全不同。郭靖誠朴質實,楊過深情狂放,張無忌的個性卻比較復雜,也是比較軟弱。他較少英雄氣概,個性中固然頗有優點,缺點也很多,或許,和我們普通人更加相似些。楊過是絕對主動性的。郭靖在大關節上把持得很定,小事要黃蓉來推動一下。張無忌的一生卻總是受到別人的影響,被環境所支配,無法解脫束縛。在愛情上,楊過對小龍女至死靡他,視社會規范如無物;郭靖在黃蓉與華箏公主之間搖擺,純粹是出於道德價值,在愛情上絕不猶疑。張無忌卻始終拖泥帶水,對於周芷若、趙敏、殷離、小昭這四個姑娘,似乎他對趙敏愛得最深,最後對周芷若也這般說了,但在他內心深處,到底愛哪一個姑娘更加多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作者也不知道,既然他的個性已寫成了這樣子,一切發展全得憑他的性格而定,作者也無法干預了。像張無忌這樣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終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領袖。當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做,就算勉強做了,最後也必定失敗。中國三千年的政治史,早就將結論明確地擺在那裡。中國成功的政治領袖,第一個條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對付政敵的殘忍。第二個條件是「決斷明快」。第三是極強的權力欲。張無忌半個條件也沒有。周芷若和趙敏卻都有政治才能,因此這兩個姑娘雖然美麗,卻不可愛。我自己心中,最愛小昭。只可惜不能讓她跟張無忌在一起,想起來常常有些惆悵。
所以這部書中的愛情故事是不大美麗的,雖然,現實性可能更加強些。張無忌不是好領袖,但可以做我們的好朋友。事實上,這部書情感的重點不在男女之間的愛情,而是男子與男子間的情義,武當七俠兄弟般的感情,張三豐對張翠山、謝遜對張無忌父子般的摯愛。然而,張三豐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書中寫得太也膚淺了,真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
③ 倚天屠龍記小說三個版本的結局有何不同
我就不復從別的地方復制粘貼制了解
簡單的給你總結一下
倚天屠龍記是金庸的 射鵰三部曲的第三部(第一部 射鵰英雄傳第二部 神鵰俠侶)
一共有三個版本的結局
第一個是,張無忌和趙敏在一起 周芷若出家為尼
第二個是,張無忌隨趙敏歸隱山林,但仍答應周芷若還有一件事未做,原文中周芷若說:」我現在還沒想到,等哪天你和趙家妹子成親時,我或許就想到了。"給讀者留下各種想像。連他自己都分不出自己愛誰。
第三個是,張無忌雖與趙敏歸隱,但對其他三個女人依舊不忘,曾幻想同娶四人為妻。
原文各種小說網都有。我是拿ipad上的,不方便給您發到郵箱里。
④ 倚天屠龍記結局是什麼
金庸小說原著改了兩次,結局也不同。
最初的版本:周芷若悔過,出家為尼,青燈古佛伴一生,但這個結局引起了很多人乃至金庸至交的不滿。
第二版:周芷若悔過後仍是峨嵋掌門,但在結尾張無忌答應給趙敏畫眉時,突然出現在張無忌的窗前,淺笑吟吟地詢問張無忌:「無忌哥哥,你也可曾答允了我做一件事啊。」這個版本的結局極具懸念,大概是因為金庸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取捨,所以大膽地把結局留給了觀眾自己遐想。
1961年,《神鵰俠侶》在《明報》初戰告捷後,金庸馬不停蹄地著手創作的便是《倚天屠龍記》這部長篇武俠小說,並從1961年7月6日起開始在《明報》連載。當時,《神鵰俠侶》還在收尾,到7月8日才結束,兩部小說登在同一版面。他將這部作品與《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合稱「射鵰三部曲」。
《倚天屠龍記》於1961年開始在《明報》上連載,歷時一年多才完成。1976年作者對此書進行了全面的修訂。2003年,作者對《倚天屠龍記》又完成了一次修訂。
⑤ 《倚天屠龍記》原著的結局修改了幾次,分別是怎樣的,大多數讀者認可哪種。要原著的,不是電視劇
樓主問的是原著么?
三聯書店版小說第一版發表於1961年,最初小說名叫《天劍龍刀》,是由金庸構思和口述,司馬嵐執筆。後來,金庸曾大幅修改過,並把小說名改成《倚天屠龍記》,現在流傳最廣的是第二版,最新的還有第三版。第一版倚天原著中,趙敏叫「趙明」、陽頂天叫「陽破天」,最明顯的差異是張無忌得到九陽真經的那個絕谷中的血蛙,這是第一版才有的情節,第二版就刪掉了,第一版張三豐帶無忌上少林求九陽神功時,有圓真傳少林九陽功秘訣給無忌的情節,圓真當然不願傳給無忌,只是快速的念了一遍口訣,不料無忌就一字不漏的記住了,圓真還故意把無忌的經脈打通,使得他的寒毒侵入陰脈,這個情節第二版也刪了。而周芷若最後出家為尼,是第一版的結局,也是台視版《倚天》所用結局。其它的各個電視版的結局也都是張無忌最終選擇了趙敏,但2009張紀中版的電視劇,尊重小說第二版結局,張無忌最後是愛趙敏,還是周芷若,連他自己也分不清。 小說第一版結局並沒有懸念,第二版的結局給讀者留了個懸念,讓人遐想。而第三版增加了好些人物間感情互動描寫,金庸在這版最後給讀者留了更大的懸念:張無忌雖然最愛趙敏,但是心中仍念念不忘其她3個女子的好,他同娶四美的願望或許會實現。這版的男主人翁張無忌儼然變成了韋小寶第二。在許多讀者心中,第二版的結局才是最好的。
第二版的結尾未明確說明他選了哪個
與先前的版本相比,科學上的破綻改正了,兵法秘籍的藏匿處變更為島上,而非藏在倚天劍、屠龍刀當中;在結局的地方男主角張無忌的感情世界也擁有更多、更豐富的選擇,作家明講一男四女皆有可能。
該套叢書的副主編說,金庸認為這個結局更貼近男主角張無忌的個性,也就是只記得人家對他的好處,而且越想越好,自然而然原諒了別人的過失。
因此金庸在書尾添加了近千字,重新勾勒張無忌、周芷若、趙敏、殷離、小昭總共五人之間的未來發展可能性。簡單地說,書中表示「這四個姑娘,每個人都是很好很好的
說,較早的版本結局是張無忌對周芷若有個承諾。新版則是周芷若明確要求張無忌不得與趙敏拜堂成親。因為昔時在濠州,趙敏曾以搶婚阻止了周芷若、張無忌的結合,所以周芷若在書末回敬以同樣條件。
嘴硬的張無忌說自己會和趙敏在蒙古天天形影不離,生娃娃作夫妻,只差沒有拜堂成親。但周芷若對自己很有信心,也對張無忌的「變」很能掌握,她告訴張無忌:「過得十年八年,你心裡就只會想著我,就只不捨得我。」
若再加上小昭自波斯去信張無忌說自己願意重新當張無忌的小丫頭,以及張無忌認為可從西域找回殷離等新的變更,新版《倚天屠龍記》的結局是張無忌有更多選擇,四位美女都是合格候選人。
不過,金庸在書中的後記指出,周芷若對張無忌說的「過得十年八年你心裡就只會想著我」等語,是年輕的小弟弟、小妹妹所不能參透之感情,因此金庸反對十三、四歲的小妹妹們寫小說。
新版的「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最終還是與趙敏遠走蒙古廝守終身,卻在周芷若的要求下「不得與趙敏正式拜堂成親」;周芷若提出的這個「不違俠義之道」的心願,也為她報了當年被趙敏在婚禮上搶走老公的一箭之仇。周芷若飄然遠去之前,還預言「天性只記得別人對他的好處」的張無忌,過了十年、八年,「心裡只會想著我,就只捨不得我」,一針見血點出張無忌的「博愛」。
同時,成為波斯教教主的小昭也遣使送信,盼望終有一天能重回張無忌身邊。在書末,張無忌不僅原諒了為「愛」使壞的周芷若,期待小昭放棄「聖處女教主」,甚至幻想蛛兒「說不定有一天又來找我這個大張無忌」。
「倚天屠龍記」先後改版三次。從第一版周芷若做了尼姑,張無忌註定身邊只有趙敏;第二版「暗示」張無忌有可能享「齊人之福」;到第三版張無忌期待「五人行」。
在金庸「專情不符合現實」的改版原則下,張無忌成為韋小寶之後,花心程度第二高的劈腿男。
金庸曾在舊版「倚天屠龍記」序中坦言自己最愛小昭,新版中他果然獨厚小昭,增加不少她與張無忌調情的戲分。光明頂上張無忌被周芷若一劍刺傷,小昭情不自禁摟抱張無忌,張無忌感激之下認她做小妹子。小昭沙漠中夜隨張無忌,張無忌忍不住親吻了她。波斯船上,兩人分別在即,張無忌親口承諾想娶小昭,甚至願隨她跳入大海,永不分離。
張無忌如何放棄明教教主的過程也做了變動。新版增添數千字篇幅,描寫朱元璋乘少林寺屠獅大會之前,率領自己的兵馬,向教主張無忌「逼宮」,要他在蒙古郡主趙敏與明教義軍之間抉擇,並迫得趙敏親自立下重誓,從此隱居蒙古,不得再踏足中原。
小昭遣使歸還六枚聖火令,張無忌朗讀令上所刻「聖火八令」,有「不得為官為君」的命令,重申不願做皇帝的決心。
多年來金迷提出的諸多疑點,新版也做了修正。舊版周芷若以倚天劍和屠龍刀對砍,獲得其中藏著「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的絹片,被金迷質疑絹片何以不會損毀。新版改為內中各藏一片「玄鐵鐵片」,一片上刻著「普渡山東桃花島」,一片刻著桃花島的地圖,指引後人尋找兵法秘笈。
周芷若盜取刀劍、殺害殷離的荒島疑案,舊版出現諸多漏洞,金庸也不厭其煩的一一訂正。他刪除謝遜在少林寺地牢中畫出真相的段落,周芷若的陰謀改為黃衫女子所揭破;增加趙敏向張無忌說出被丟入海中的過程;周芷若也自我回憶在荒島上取刀嫁禍的經過。
九陽真經的「身世」,以及與九陰真經的「血緣關系」也有更多的描繪。新版敘述九陽真經的作者某日在嵩山斗酒勝過王重陽,因而得觀九陰真經,為矯正九陰真經以陰勝陽的偏頗而創九陽真經。
倚天屠龍記改結局 張無忌4個女人他都要
金庸新修版的「倚天屠龍記」結局有了重大改變,似乎也反應了金庸的最新愛情觀-活在當下、事在人為。新版中張無忌不但與周芷若、趙敏、殷離都開口表達了愛意,連舊版中情同兄妹的小昭,也願與她投海永不分離。
金庸曾表示「倚天屠龍記」中自己最愛的是小昭,在新版中他大大提升小昭的分量,張無忌在沙漠中忍不住吻了她不說,在波斯船上張更開口說:「我會永永遠遠都記得你,前晚作夢娶了我可愛的小妹子為妻,以後這個夢還會不斷作下去。」小昭也響應:「我真想你此刻抱住我,咱倆人一起跳下海去,永遠不起來。」
結局的改寫也頗堪玩味,張無忌決意和趙敏歸隱蒙古,周芷若卻來要求他履行承諾:「我不許你們拜堂成親,你們盡管做夫妻、生娃娃,過得10年8年,你心裡就只會想著我,就只不捨得我,這就夠了。」
遠流編輯李佳穎認為,這樣的心思有點神似張愛玲筆下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味道。金庸在後記中也強調,張無忌沒選定自己的配偶,事在人為而非命定。
⑥ 金庸原著倚天屠龍記的結局是什麼
金庸小說原著改了兩次,結局也不同。
最初的版本:周芷若悔過,出家為尼,青燈古佛伴一生,但這個結局引起了很多人乃至金庸至交的不滿。
第二版:周芷若悔過後仍是峨嵋掌門,但在結尾張無忌答應給趙敏畫眉時,突然出現在張無忌的窗前,淺笑吟吟地詢問張無忌:「無忌哥哥,你也可曾答允了我做一件事啊。」這個版本的結局極具懸念,大概是因為金庸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取捨,所以大膽地把結局留給了觀眾自己遐想。
新修版:延續第二版,周芷若窗外問話後,張無忌出房門與芷若對答,芷若要求張無忌不得與趙敏成親,張無忌答應了,說自己不跟趙敏拜堂成親,但照樣可以生娃娃。張無忌還幻想,殷離變漂亮了主動回來找她,小昭也從波斯回到他身邊。
《倚天屠龍記》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連載於1961—1962年的香港《明報》,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
《倚天屠龍記》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
《倚天屠龍記》把《明報》自《神鵰俠侶》以來所產生的影響進一步擴大,把讀者的眼光和注意力牢牢吸引和固定在了《明報》上。
1961年,《神鵰俠侶》在《明報》初戰告捷後,金庸馬不停蹄地著手創作的便是《倚天屠龍記》這部長篇武俠小說,並從1961年7月6日起開始在《明報》連載。 當時,《神鵰俠侶》還在收尾,到7月8日才結束,兩部小說登在同一版面。他將這部作品與《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合稱「射鵰三部曲」。
《倚天屠龍記》於1961年開始在《明報》上連載,歷時一年多才完成。1976年作者對此書進行了全面的修訂。2003年,作者對《倚天屠龍記》又完成了一次修訂。
《倚天屠龍記》的主題深意,包括了正、反、合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正」,即俠義的傳奇。既寫「武林至尊、寶刀屠龍」的傳奇來歷,又寫「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俠義傳統。
第二個層面是「反」,即寫人性特徵。屠龍寶刀即刀中的兵書當然不是什麼「不祥之物」,真正「不祥」的乃是人類的貪欲和權勢欲,那些人之所以費盡心機地爭奪寶刀,無非是沖著「寶刀屠龍」的利器和「號令天下」的權勢而來。可笑的是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明真相。到最終卻都為之「反算了卿卿性命」。這些正是小說的基本故事情節和敘事內容,同時又有明顯的思想寓意。
第三個層面是「合」,即寫傳奇與歷史的結合,俠義和人性的結合,人類的良知和善意的結合,歷史的透視和理想的結合。
所有這些「結合」,最終當然都體現在張無忌這一主人公身上,也體現在張無忌送給徐達將軍的那一段活中,同時還體現在作者對歷史所作的巧妙演繹——此後徐達果然用兵如神,連敗元軍,最後統兵北伐,直將蒙古人趕至塞外,威震漠北,建立一代功業」。那屠龍刀中的兵書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當然是「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了。
這部小說的真正主題有兩層:既反異族侵略,也反本族暴政。
⑦ 金庸新修改的倚天屠龍記結局是怎麼樣的
新版《倚天屠龍記》的結局是:
周芷若向張無忌提出了她的一個要求,讓張無忌永生版不得和趙敏成親,除權此之外他們在一起生孩子都可以,就是不能拜堂成親,因為周芷若要讓張無忌永遠記得她。
張無忌與趙敏的結局沒有明確告知。最後加入了張無忌的一段臆想,他臆想著與四女的情意,臆想著小昭不做聖女教主了,臆想蛛兒回來找他。
(7)新版倚天屠龍記小說結局擴展閱讀:
《倚天屠龍記》的寫作風格
《倚天屠龍記》是金庸所寫的經典武俠小說。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
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
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面價值、弘揚正面價值的效果。
在金庸創作的小說里,「情」與「理」深刻體現了生命本質與傳統道德之間的永恆矛盾,通過「情」與「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愛情中的悲劇意識,通過對人真實生命的適當描述和張揚,反映了對禁錮人們和社會發展的「理」的反抗。
⑧ 倚天屠龍記結局是。。
關於<倚天屠龍記>的結尾<倚天屠龍記>在我看來,是金庸小說中,寫得最為成功的一部。本部書中,時間跨度大,空間轉移頻繁,人物關系繁雜,情節迭盪起伏,前後遙相呼應,故事主軸清晰;人物形象逼真,場景描述浩盪,感情真摯感人。是金大俠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一部。
關於本書的結尾,對於電視劇中的幾個版本,我都不喜歡。
吳啟華版,張無忌和趙敏在一起了,他辭去了教主之職,倆人逍遙游去;周芷若和宋青書在一起了,不過周失去記憶了,忘了張,所以和宋在一起,不過很幸福。 (周芷若深愛著張,她依靠失去記憶這樣殘酷的結局獲得所謂的幸福,對她太不公平。)
蘇友朋版,張無忌最終和趙敏在一起了,珠兒還活著,繼續尋找心目中的張無忌。周芷若沒有和張在一起,但也沒有很明確的結局。(周芷若是個爭強好勝的性格,她不會悄無聲息的離開的。)
馬景濤版,張無忌最終和趙敏在一起,周芷若追隨張三豐而去。(周芷若會真的象她的師祖郭襄一樣看破紅塵?)
而在原著中,金老先生雖然沒有給我們一個明確的交代,但結局是我們能猜到的。張無忌曾經說,對趙敏」又愛又恨」,對周芷若」又敬又怕」。他之所以」恨」,完全是以為趙敏害死了他的親人、他的朋友,但最後真相大白,這個大家都曾經痛恨的小妖女,何曾害過什麼人?要是論害人,她遠遠不及成昆、不及滅絕師太之輩。這樣張無忌的」恨」自然就沒有了,餘下的就只有」愛」。反觀她對周芷若的情感,敬、怕,這樣的感情能他們走在一起嗎?盡管周芷若對張無忌的愛也是刻骨銘心,但張會選擇一個他怕的人斯守嗎?
盡管張愛趙敏,趙敏和周芷若都深愛她,但由於金庸塑造的張的形象總是猶柔寡斷的,這也註定了他即使最愛趙敏,但仍然無法割捨其它的女子。所以,結尾也只能留下這樣一個不是懸念的懸念,讓大家憑自己的喜好去判斷罷了。
至於周芷若微笑道:「這時候我還想不到。哪一日你要和趙家妹子拜堂成親,只怕我便想到了。」很明顯,她以開玩笑的方式說明了,她不會放棄張的,有機會她也會去破壞張和趙的婚禮。但這已經不重要了,畢竟張和趙可以選擇隱居。但對於周哪,她不會忘記也無法忘記這個無忌哥哥的。對於她,這個故事結局是悲劇!
⑨ 小說版 倚天屠龍記 結局
我想會在一起。本來周芷若罪孽深重,她害死殷離,盜了屠龍刀和倚天劍,內毀了兩把寶器。容當她曉知謝遜知道她的陰謀時,殺謝遜而未遂。種種記象表明,周芷若沒有好下場,但金庸最後卻偏坦她,殷離復活了,謝遜出家,又自思其過,從而來減少她的罪過,這樣金庸也希望周芷若能跟張無忌在一起。最後周芷若再度出場,表明芷若已恢復以前天真純潔漂亮女孩,這時讀者也能原涼她了,所以如果要結尾,那他們一定會在一起。
⑩ 倚天屠龍記新修版結局是什麼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請樓主先看一下關於金庸小說版本的介紹:
簡單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經歷三個版本:舊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稱為舊版,主要刊在報刊上,也有不少沒有版權的單行本,現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訂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訂完畢,是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開始修訂工作,正名為新修版(或世紀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並結集出版。
新版(即三聯版,相對於最新的「新修版」而言。該版本的受眾最廣。)《倚天屠龍記》結尾:
趙敏見張無忌寫完給楊逍的書信,手中毛筆尚未放下,神色間頗是不樂,便道:「無忌哥哥,你曾答允我做三件事,第一件是替我借屠龍刀,第二件是當日在濠州不得與周姊姊成禮,這兩件你已經做了。還有第三件事呢,你可不能言而無信。」張無忌吃了一驚,道: 「你……你……你又有什麼古靈精怪的事要我做……」
趙敏嫣然一笑,說道:「我的眉毛太淡,你給我畫一畫。這可不違反武林俠義之道吧?」張無忌提起筆來,笑道:「從今而後,我天天給你畫眉。」
忽聽得窗外有人格格輕笑,說道:「無忌哥哥,你可也曾答允了我做一件事啊。」正是周芷若的聲音。張無忌凝神寫信,竟不知她何時來到窗外。
窗子緩緩推開,周芷若一張俏臉似笑非笑地現在燭光之下。張無忌驚道:「你……你又要叫我作什麼了?」周芷若微笑道: 「這時候我還想不到。哪一日你要和趙家妹子拜堂成親,只怕我便想到了。」
張無忌回頭向趙敏瞧了一眼,又回頭向周芷若瞧了一眼,霎時之間百感交集,也不知是喜是憂,手一顫,一枝筆掉在桌上。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