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庸小說里的人年代排序和人物的關系
天(北宋)射(南宋)神(南宋)倚(元)笑(明)俠(明)碧(明)鹿(清)書(清)飛(清)雪(清) 鴛(清)連(清)白(清)
具體分析,請看:
金庸小說年代排序——
一.春秋時期
1.《越女劍》:公元前五世紀前葉
二.北宋後期
2.《天龍八部》:公元1094年前後
三.南宋中後期
3.《射鵰英雄傳》: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懷胎到鐵木真逝世)
4.《神鵰俠侶》:公元1239年-1260年(楊過出場到蒙哥歸天)
四.元朝末期
5.《倚天屠龍記》:公元1337年-1360年(張三豐90歲到張無忌22歲)
五.明朝
6.《笑傲江湖》:估計是明朝中期
因為有武當派,而且書中官職是明朝的,並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還
有在《鹿鼎記》中澄觀老師侄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
那自然是明朝了
7.《俠客行》:明朝
因為有武當派,並且書中好象沒有什麼民族矛盾,而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
8.《碧血劍》:公元1634年-1644年(袁承志從10歲到20歲)
六.清朝
9.《鹿鼎記》:公元1670年-1689年
鰲拜死的時候史書上記載為1670年,韋小寶簽訂《尼布楚條約》後歸隱,那是1689年
10.《書劍恩仇錄》:公元1756年前後
因為《飛狐外傳》中趙半山曾對小胡斐說過福康安在十年前被紅花會抓住過
11.《飛狐外傳》:公元1766年-1770年
由《雪山飛狐》推算,從胡斐13歲到17歲
12.《雪山飛狐》:公元1780年3月15日(陰歷)
書上開頭就寫了「這是乾隆四十五年叄月十五」
13.《鴛鴦刀》:清朝
書上倒數第二段寫道「滿清皇帝聽說這雙刀之中,有一個能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
自然是清朝了
14.《連城訣》:清朝
這個沒什麼大道理,因為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有辮子,這可是金庸授權的,而且從
官職、地名上也可以看出是清朝
15.《白馬嘯西風》:清朝
原因和前面的一樣,書上插圖中的男人有辮子
❷ 金庸主要小說/主要人物關系圖!
1、1030年 慕容博出生。
公元前屬483年 西施送入吳國;范蠡遇到阿青,阿青傳越國劍士劍法。
公元前476年 越國滅掉吳國;范蠡與西施隱居,阿青離去。
527年 南北朝時期,印度高僧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創立中國禪宗。
536年 達摩逝世。
554年 西魏宇文泰攻破江陵城(今荊州),梁元帝蕭繹留下寶藏在天寧寺,連城訣寶藏來源於此。
隋朝末年,李靖將《易筋經》中的武學奧秘,盡數領悟。
640年 侯君集攻破高昌國。
694年 明教傳至中土。
唐朝末葉,嘉興劍術名家改良越女劍法。
877年 丐幫建立。
907年 唐朝滅亡。
907年 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
937年 段思平建立大理。
936年—946年 少林寺法慧禪師練成了一指禪。
960年 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朝。
1030年 慕容博出生。
1038年 西夏建立。
1047年 慕容博傷黃眉僧。
1051年 掃地僧到少林寺。
1060年 蕭峰出生。
❸ 金庸的幾部小說之間的人物關系前後順序是什麼
公元前483年 西施送入吳國; 范蠡遇到阿青,阿青傳越國劍士劍法。
公元前476年 越國滅掉吳國;范蠡與西施隱居,阿青離去。
527年 南北朝時期,印度高僧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創立中國禪宗。
536年 達摩逝世
554年 西魏 宇文泰攻破江陵城(今荊州),梁元帝 蕭繹留下寶藏在天寧寺,連城訣寶藏來源於此
隋朝末年, 李靖將《 易筋經》中的武學奧秘,盡數領悟。
640年 侯君集攻破高昌國
694年 明教傳至中土。
唐朝末葉, 嘉興劍術名家改良越女劍法。
877年 丐幫建立。
907年 唐朝滅亡
907年 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
937年 段思平建立大理
936年—946年 少林寺法慧禪師練成了一指禪。
960年 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朝
1030年 慕容博出生。
1038年 西夏建立
1047年 慕容博傷黃眉僧。
1051年 掃地僧到少林寺。
1060年 蕭峰出生。
1061年 雁門關外亂石谷大戰。
1062年 蕭遠山到少林偷研武功。
1063年 丁春秋暗算師門。
1064年 慕容復出生。
1065年 波斯「 山中老人」霍山,制聖火令,將平生武功精要,鐫刻於聖火令之上。
1069年 虛竹出生。
1071年 段譽出生。
1072年 慕容博傷崔百泉。
1074年 阿朱出生。
1077年 慕容博詐死。
1083年 蕭峰接任丐幫幫主。
1090年 鳩摩智單挑 天龍寺六僧。
1091年 蕭峰離開丐幫。
1092年 聚賢庄大戰。
1093年 蕭峰助耶律洪基平定皇太叔之亂(歷史上為1063年);無崖子去世;虛竹接任 逍遙派掌門,同年被西夏招為駙馬;少林寺門外混戰;掃地僧講經說法。
1094年 大理段正明禪位侄子段譽;蕭峰自盡。
1103年 岳飛出生。
1112年 王重陽出生。
1115年 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 黃裳雕版印行萬壽道藏。
1120年 黃裳向明教的高手挑戰。
1125年 金國滅遼
1127年 金國滅北宋
1127年—1130年 少林寺靈興禪師花了三十九年練成了一指禪。
1140年 獨孤求敗創 獨孤九劍第九式破氣式。
1141年 岳飛於獄中撰寫《武穆遺書》。
1158年 段智興出生。
1162年 柯鎮惡( 江南七怪之首)出生。
1163年 周伯通出生。
1164年 黃裳完成 九陰真經。洪七公出生。
1168年 歐陽鋒出生。
1170年 獨孤求敗郁寂而終。
1171年 黃葯師出生。
1173年 曲靈風出生。
1178年 裘千仞出生。
1183年 金輪法王出生。
1184年 朱子柳出生。
1186年 陳玄風 歐陽克出生。
1190年 火工頭陀於少林寺中大開殺戒。
1196年 王重陽再入古墓,於棺上刻下部分九陰真經,並留「玉女心經,欲勝全真;重陽一生,不弱於人」 的文字,後某日無名僧與王重陽斗酒參閱九陰創九陽;南宋宦官在宮中創 葵花寶典。
1200年 第一次華山論劍。
1203年 重陽真人拜訪段皇爺,廢了歐陽峰20年 蛤蟆功;王重陽仙逝。
1205年 郭靖出生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
1206年 裘千仞傷 瑛姑幼子。
1208年 黃蓉出生。
1222年 小龍女出生。
1225年 穆念慈比武招親。
1226年 楊過出生。
1227年 第二次華山論劍;蒙古滅西夏;成吉思汗去世。
1234年 金國滅於蒙古與南宋聯合進攻
1235年 明教高手參考五代十國時期武林高手慕容龍城的「斗轉星移」,創出威力更大的「乾坤大挪移」神功,遂為鎮教之寶。
1243年 洪七公、歐陽峰去世。
1243年 楊過小龍女雙劍合壁初試鋒芒挫敗金輪法王;楊過學 彈指神通。
1243年 郭襄出生;楊過斷臂,初入獨孤求敗 劍冢。
1247年 張三豐出生。
1253年 蒙古滅大理國
1257年 明教石教主聖火令為丐幫所奪。
1259年 楊過飛石擊斃蒙哥大汗;第三次華山論劍。
1262年 郭襄游少林。
1271年 忽必烈改蒙古國號為「大元」
1273年 一代大俠郭靖和黃蓉戰死襄陽。
1276年 蒙古攻進南宋都城臨安
1296年 金毛獅王 謝遜出生。
1317年 謝遜離開師父 成昆,加入明教。
1318年 武當六弟子 殷梨亭出生。
1323年 成昆殺謝遜一家。
1336年 謝遜及 張翠山夫婦至 冰火島。
1337年 張三豐九十大壽;張無忌出生。
1338年 元兵剿滅袁州明教義軍, 常遇春、彭瑩玉僥幸逃脫。
1339年 周芷若出生。
1340年 汝陽王女兒 敏敏特穆爾出生,元帝封其「紹敏郡主」。
1341年 小昭出生。
1346年 張三豐百歲大壽;張翠山 殷素素夫婦自盡。
1351年 張無忌得 九陽神功。
1357年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張無忌任明教教主;張三豐首創太極神功。
1358年 小昭遠走波斯。
1359年 少林屠獅英雄會;白眉鷹王殷天正去世。
1360年 張無忌隱退,光明左使 楊逍繼任為明教第三十五代教主。
1365年 明教光明右使范遙參考北宋年間的兩大神功「北冥神功」及「化功大法」,創出威力極大更為歹毒的「吸星大法」。
1368年 明朝滅元朝
1372年 楊逍去世,明教內部爭權奪力,陷入內亂,加上外部朱元璋打壓,明教日漸式微。教中高手改組明教,遂為「日月神教」。
1400年 莆田少林寺得葵花寶典。
1401年 岳肅蔡子峰偷錄葵花寶典;渡元禪師習 辟邪劍法。
1402年 華山派分氣宗劍宗。
1406年 日月神教十長老破五嶽劍派劍法。
1420年 日月教襲 武當山,張三豐手抄一部《 太極拳經》和青年時佩帶的 真武劍被搶。
1458年 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仙逝,享年212歲。(據《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秘》李師融先生的考證)
1469年 令狐沖出生。
1479年 華山派氣宗劍宗之爭。
1486年 任盈盈出生。
1493年 東方不敗篡日月神教教主之位; 任我行被囚地牢。
1503年 余滄海滅 福威鏢局。
1504年 令狐沖學得獨孤九劍。
1505年 任我行重奪日月神教教主。
1506年 任我行去世。
1509年 令狐沖任盈盈喜結良緣。
1610年 金蛇郎君 夏雪宜慘遭滅門之禍。
1612年 金蛇郎君夏雪宜得到雲南五仙教的鎮教「三寶」。
1623年 袁承志出生。
1643年 袁承志被推舉為七省江湖首領,同年率眾人挫毀西洋紅夷大炮。
1644年 袁承志助阿九挫敗成王與 曹化淳篡位陰謀;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吳三桂降清;李岩夫婦自殺身亡。同年,袁承志、夏青青率親友、部屬避居海外,即今南洋新加坡之地。
1645年 仲夏,在清兵追擊下,李自成率主力部隊,敗退至湖北通城縣。一日,李自成帶少數親兵,在縣南查勘地形,在九宮山玄帝廟中,因打盹疏忽,被姜姓農民誤殺,終年三十九歲。
1655年 韋小寶出生在揚州妓院。
1669年 康熙韋小寶擒鰲拜。
1670年 韋小寶出任天地會 青木堂香主。
1698年 武當派掌門陸菲青出生。
1711年 雍正帝與海寧陳家掉包剛出生的兒女,愛新覺羅弘歷原來是海寧陳家之子
1733年 陳家洛出生
1735年 愛新覺羅·弘歷登基,年號乾隆
1753年臘月,苗人鳳和胡一刀決戰;胡斐出生。
1758年 紅花會在六和塔囚禁乾隆,回部霍青桐力排眾議,大敗清軍主力
1759年 香香公主在北京自殺
1780年三月十五日,苗人鳳和胡斐決戰。
1924年二月六日,金庸出生(這個亮瞎了- -)
❹ 金庸各部小說之間有什麼聯系,先後順序會是什麼呢
金庸先生一生寫出很多優秀小說,是世上無人能比,他寫成小說共有十五部,被讀者用順口溜總結,‘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個裡面是沒有《越女劍》這本書。
如果我們按照金庸先生小說故事內容來排順序,就是《越女劍》第一,因為這個故事背景是越王勾踐時期。
《笑傲江湖》是一個沒有時間背景,內容背景,就一個單獨建立故事,所以他和其他也沒有關聯。
《越女劍》一直就是單獨故事,他發生時間太早,在勾踐時期,又沒有什麼可以和其他故事有關系鏈發生,所以一直都被讀者當作單獨故事處理。
至於還有其他作品,要麼就是時間連不上,要麼就是作品內容沒有連上,所以都是單獨一個故事。
❺ 金庸14部小說的關聯性 關聯的人物之類的~
其實金庸所作的小說不止14部,在這14部中,以《俠客行》所講述的故事,年代最久遠,是唐朝時候的事,以《連城訣》所講述的故事,年代最近,是哪個皇帝當政我忘了,不過比《鹿鼎記》要晚一些,也是最晚的一部.但在《俠客行》之前還有一部《越女劍》,那是講述七國戰雄時候的事了.關聯最緊密的幾部還是要從北宋開始說起.首先是《天龍八部》,然後是《射鵰英雄傳》,再就是《神鵰俠侶》,最後是《倚天屠龍記》,這幾部小說年代先後順序比較清晰,除《天龍八部》外,其它三部被稱為"射鵰三部曲",內容聯系尤為緊密,裡面的人物也有很多是其中在兩部中出現的,射鵰中的郭靖,黃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等都在神鵰中出現甚多.這里需要提一下的是除了"射鵰三部曲"外,金庸先生還有幾部作品,是為這三部曲作鋪墊的,有《華山論劍》、《射鵰前傳》和《神鵰俠侶前傳》,這三部作品曾經有段時間發行過.最有爭議的要算《笑傲江湖》的年代了,其實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的序言中提到過,他並沒有刻意寫出《笑傲江湖》的年代,准確的說就是這部作品沒有年代考證,但是有很多讀者說《笑傲江湖》應該是明朝發生的事,這也是有根據的.原因其一是在《神鵰俠侶》中提到過"獨孤求敗"此人,而《笑傲江湖》主人公所學的劍法便是獨孤求敗所創,而且還說獨孤求敗是三百年前的人物,在《神鵰俠侶》中獨孤求敗是六十年前的人物,正是第一次華山論劍那會,比中原五大高手中王重陽的年齡稍大一些,所以推出《笑傲江湖》是明朝的事;還有一個原因很牽強,說因為《葵花寶典》是百年前的前朝太監所作,而有些讀者認為這里的"前朝"是指的元朝,所以他們認為《笑傲江湖》是明朝的事,那麼《笑傲江湖》與"射鵰三部曲"的關聯人物便是"獨孤求敗"了,"獨孤求敗"此人在《射鵰前傳》中出現過,但若按照《射鵰前傳》所出現的人物來推算年代的話,恐怕又要亂套了,因為在《射鵰前傳》中,獨孤求敗曾親自指點郭靖武功.至於除了以上提到過的作品之外,剩下的其它作品都是清朝發生的事,它們之間並無特別緊密的關聯性人物,至於年代,書中都有明確提示.
❻ 金庸小說歷史順序和人物關系
越女劍:春秋來
天龍八部:北自宋。 射鵰英雄傳:南宋。 神鵰俠侶:南宋末
倚天屠龍記:元末明初
笑傲江湖:明朝
俠客行:明朝
碧血劍:明末清初
鹿鼎記:清康熙
連城訣:清朝
鴛鴦刀:清朝
書劍恩仇錄:清朝
飛狐外傳:清朝。 雪山飛狐:清朝。
白馬嘯西風:不知道
❼ 金庸小說故事情節先後順序
按故事情節的先後順序排序:
《天龍八部》北宋
《射鵰英雄傳》南宋
《神鵰俠侶》南宋末專
《倚天屠龍記》元末
《俠屬客行》明中
《笑傲江湖》明中
《鹿鼎記》清 康熙
金庸15部小說按情節排序:
《越女劍》《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俠客行》《笑傲江湖》《碧血劍》《鹿鼎記》《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鴛鴦刀》《連城訣》
(7)金庸小說順序人物關聯擴展閱讀:
金庸的作品有:《越女劍》《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俠客行》《笑傲江湖》《碧血劍》《鹿鼎記》《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鴛鴦刀》《連城訣》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
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面價值、弘揚正面價值的效果。
❽ 金庸小說按時間順序講一下大概主要人物
楊過【神鵰俠侶】後來就是過了一百多年的張無忌《倚天屠龍記》相傳郭靖黃蓉鑄成倚天劍與屠龍刀,江湖相傳得刀與劍者即可號令江湖,整個武林為之瘋狂,張無忌的父母張翠山和殷素素因無意中捲入屠龍刀而起的江湖紛爭,與金毛獅王謝遜一同被迫流落至極北大洋中的一個荒島——冰火島,在那兒生下了他,並認謝遜為義父。張無忌過了幾年遠離塵囂、無憂無慮的生活,九歲時隨父母回歸中土,江湖人士為找謝遜報仇或為搶奪謝遜手上的屠龍寶刀,致使無忌一家三口厄運接踵而至。父母不願說出謝遜下落,雙雙自刎身亡,自己又身受玄冥神掌之傷,寒毒深入腑臟,連醫術通神的蝶谷醫仙胡青牛也無能為力,身遭如此慘痛變故的張無忌竟泰然處之,既不思為父母報仇,對即將到來的死亡也並不恐懼。自十二歲入蝴蝶谷求醫至十四歲出谷,他雖然又經歷了不少江湖風浪,活得倒也自由自在,十四歲的張無忌護送峨嵋女俠紀曉芙的女兒楊不悔遠赴昆侖山尋父楊逍,從此才真正踏入了身不由己的江湖。 一路上歷盡艱險,先前張無忌曾救治過的許多武林人 ,恩將仇報,張無忌幾番以身相代,終於保得年幼無知的楊不悔回到了父親身邊。不久因輕信道貌岸然的「朱、武」兩個武林世家而險些被騙。待得脫困,他因禍得福,進入了一個群山環抱的翠谷,與海外荒島相似,又是一處世外桃源。張無忌本打算在此安度餘生,不料無意中得到了一部久已失傳的武功秘籍《九陽神功》,抱著打發無聊歲月,成固可喜辱敗亦無憂的念頭,短短五年中即練成神功,而體內的寒毒也不知不覺地被驅除殆盡。 二十歲的張無忌重入江湖,既不想成名也沒打算替父母和自己報仇,一心一意只想去海外荒島與義父團聚,但終究身不由己。在西域大漠中身受峨嵋掌門滅絕師太三記重手,以重傷之軀救了明教一群教徒;六大門派圍剿光明頂明教總舵,機緣巧合使張無忌知曉一切恩怨都是由與明教前任教主陽頂天的夫人有私情的成昆挑撥而起。他為了化解這場誤會,出手協助明教與各派高手相抗,九死一生,情況危急,加之迫於明教上下的盛情而被推上了教主的高位。在明教之中張無忌武功最高,此外還有明教四大法王:金毛獅王、青翼蝠王、白眉鷹王、紫衫龍王,此後更陷入了無數的武林糾葛,不由自主地周旋於各色人等之中,保護師門,起兵反元,搭救義父,清解恩仇,大事小事公事私事,弄得他精疲力盡。雖然自己身負絕世武功,又有明教的龐大勢力作後盾,張無忌仍是步步荊棘,吃盡了苦頭。 義父謝遜了卻恩仇後出家少林寺,最後絕了張無忌安享天倫的唯一奢望。等到明教將要打下江山時,張無忌又一次為人所算,曾於少年張無忌有過救命之恩的明教大將朱元璋設下極陰毒的陷阱,使張無忌誤以為徐達、常遇春等故友背叛於他,意圖篡權,令張無忌自己心灰意冷,主動辭去了明教教主的職位,自此張無忌對江湖生涯再無半分留戀,悄然攜妻歸隱了,但想起故友的背叛還是常常憂愁。《碧血劍》明末,社會動盪,朝政腐敗,民不聊生,在東北的滿族部落卻開始崛起,舉兵南侵。薊遼督師袁崇煥屢破清兵,擊斃清太祖努爾哈赤,後被崇禎皇帝下獄,半年後以「咐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疑則斬帥」等罪名所殺。袁崇煥之幼子袁承志為報父仇,苦練武功,拜華山「神劍仙猿」穆人清為師,在華山之巔習武十年,博採武林諸家之長,加之偶得武林怪傑「金蛇郎君」的劍學秘籍,學成身法奇詭的蛇劍之術,武藝更加精湛超群。袁承志下山之後,以一身絕藝征服了眾多武林豪傑,調解了數起武林中的恩怨糾紛,他武藝高超但心性忠厚,至誠待人,深得武林弟兄的崇敬,被擁戴為七省盟主。當時正值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聲威大振,勢如破竹,承志為報父仇殺皇帝,帶領群豪幫助闖王李自成攔劫官銀、籌集軍資,屢挫官軍,並與入侵清兵浴血奮戰。 「金蛇郎君」之女聰慧美麗的溫青青對袁承志產生了真摯的愛情,跟隨他走南闖北,患難相依,度過了多年征戰生涯。後來,袁承志協助李自成起義軍攻破北京後,闖軍軍紀敗壞,姦淫擄掠無所不為,闖王亦沉淫於美酒女色,甚至聽信讒言殺害了袁承志的摯友——忠心耿耿的李岩。清兵入關後闖王潰不成軍,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轉瞬慘敗。袁承志意興蕭索,與青青及當日一同征戰的眾豪傑飄流海外,赴異域重辟天地。 這部小說是金庸早期的作品,在藝術成就上略遜於金庸中晚期作品,但仍不失為新派武俠小說的典範作品。再後來是胡斐《雪山飛狐》 故事發生在清代乾隆時期的關外。飲馬川陶百歲、陶子安父子從雪山中挖出一件寶物,封於鐵盒之中。北京平通鏢局總鏢頭熊元獻帶一夥人來搶奪,卻被天龍門北宗阮士中、曹雲奇、田青文與南宗殷吉劫去。大家拼打之間,一個名叫寶樹的醜陋和尚趕到。寶樹強「請」眾人來到一高聳入雲的玉筆峰山莊做客。因山莊主杜希孟外出未歸,客人吃飯閑聊。 原來莊主邀請武林高手在此會一位蓋世英雄——雪山飛狐胡斐。午前胡斐派二童子送信,稱午間踐約。玉筆峰上眾人重新爭奪鐵盒,寶樹倚強將鐵盒持在手中,令人打開,內裝一柄寶刀。 寶樹談起寶刀的來歷,繼而,分別由寶樹、金面佛大俠苗人鳳之女苗若蘭、平阿四及陶百歲之口講述了與此相關的一段武林往事。 此寶刀乃闖王李自成之遺物。闖王兵敗時,身邊有胡苗范田四大侍衛。闖王被困九宮山時,派苗范田三人去求救援,胡侍衛護衛闖王。但救援未到、敵兵先至,胡侍衛以一死卒充闖王獻於清兵,然後將闖王安置一隱秘廟中為僧。胡侍衛因得清兵信任陞官,苗范田三人卻以為胡出賣闖王,定計報仇。三人行刺吳三桂時巧遇胡,不及胡陳明原委即將胡殺死。以後胡之子以實情告知三人,三人當眾自刎。三人後代未知內情,苗范田遂與胡世代為仇。百餘年來,四家子孫冤冤相報,無一代能得善終。 至胡一刀、苗人鳳一代仍繼先輩之仇。胡一刀護妻去南方生產,至唐官屯突然臨產,此時恰與來此尋仇之苗人鳳、田歸農等人相逢。胡一刀遣人將當年實情告苗,卻因田歸農從中做梗而未達。胡苗遂有一場苦戰。交戰幾日,二人仗義行俠之豪氣與各懷之絕藝使對方頓生欽佩,雖為仇家卻彼此視為知己。因田歸農在二人比武之兵器上暗塗毒葯,胡一刀以小傷斃命,胡夫人將幼子托與苗人鳳,隨夫自盡,田歸農欲加害幼子,幸為平阿四救下,撫養長大,取名胡斐,按胡一刀遺下之刀譜練成絕技,稱名武林,為雪山飛狐。 這日正午,胡斐如約至玉筆峰,峰上諸人因各懷鬼胎,懼怕胡斐,俱避內室。苗若蘭鎮定而出,接待胡斐,二人頓生愛戀。因莊主不在,胡斐暫避峰下。峰上之人談及寶刀為當年闖王獲明皇室寶之藏處指南,遂按寶刀所示,眾人於峰後尋巨寶藏處。行前寶樹將苗若蘭點穴、田青文脫去若蘭衣褲置其床上帳內。胡斐再至峰上,進內室,忽聞莊主約大內侍衛與武林高手來此圍捕自己與苗人風,急避帳內,遭遇只著內衣之若蘭。苗人鳳來至峰上,不意中奸人之計被綁,胡斐勇出殺敵救苗人鳳。但當苗人鳳又見胡斐所出之床上尚有隻著內衣的女兒時,認為胡斐乃奸惡小人,追擊胡斐。 胡抱若蘭逃下峰去,巧見尋寶諸人於藏寶洞因貪婪彼此廝殺,遂將諸人關閉石門之內,使其永不見天日。二人傾訴愛意、私定永好,苗人鳳卻已趕到,約胡斐到一險處相鬥,數十回合不分上下。當二人落至一懸岩之上,懸岩已然松動,不能承二人之重量。此時苗人鳳進招現出弱點,胡斐趁機進招即可將其翻下懸崖,但對手乃戀人之父;若不下手,則對方進招自己當落得粉身碎骨。。。。。。。。。。。。。。。。。。最後是韋小寶《鹿鼎記》 揚州妓女韋春花之子韋小寶從小聽書聽戲,十分羨慕戲文中的英雄好漢,為了做英雄,他憑一時之勇搭救了一個落難的江湖好漢茅十八。茅十八感激小寶援手,更因他纏糾不休,將他帶到了都城北京。在京城韋小寶被一老一小兩個太監劫入進宮,他施展詭計將老太監海大富弄瞎,又將小太監名叫小桂子的害死,從此他便冒充小桂子在宮中做假太監。 一日韋小寶賭博歸來遇到一個自稱小玄子的華服少年正在練武,便與他交上了手,這少年正是康熙帝玄燁。顧命大臣鰲拜武藝高強、功高震主,為少年康熙所忌,為除掉鰲拜,康熙巧設計謀,讓韋小寶率一群小太監以戲耍角力為名將鰲拜擒殺。韋小寶智殺奸相鰲拜,大清皇帝固然龍顏大悅,反清幫會組織天地會也對他青眼相加,十三歲的韋小寶於一日之間竟成了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的關門弟子和地位甚高的天地會青木堂香主。韋小寶奉陳近南之命回宮卧底,一次他撞破了與邪惡幫會神龍教勾結的皇太後的隱秘,並從她口中得到了康熙之父順治在五台山出家的消息,為防皇太後對小玄子不利,他將此事連同自己是冒牌太監一事告訴康熙。康熙聞聽父親尚在人間,又驚又喜,立即派遣韋小寶到五台山尋訪。韋小寶因緣際會在莊家邂逅了生命中的紅顏知己雙兒,此後兩人一同前往五台山清涼寺尋訪到了老皇爺順治,但卻在回返途中被神龍教劫往遼東蛇島。在蛇島韋小寶乘神龍教內訌之際,施展拍馬溜須絕技騙得了教主洪安通的信任,並當上了在教中職位甚高的白龍使。 《鹿鼎記》的主線韋小寶返回北京,向康熙報告了順治出家一事,本望皇上重賞,誰知康熙在誇贊一番後竟命他赴少林寺出家,朝夕之間十幾歲的韋小寶竟成了與年過八旬的少林寺方丈同輩的「晦明禪師」。「高僧」在寺中窮極無聊,便要生事,他縱酒狎妓,屢犯戒律,把一個千年古剎、佛門靜地搞得烏煙瘴氣、亂七八糟。平西王吳三桂在雲南苦心經營,勢力漸大,康熙決定武力撤藩,起兵之前,為了麻痹吳三桂,康熙決定將其妹建寧公主嫁與吳三桂之子吳應熊,正好韋小寶「出家」期滿,康熙使命他作了「賜婚使」。韋小寶率人護送建寧公主入滇,兩人本就相識,未到雲南就發生私通,賜婚使變成了駙馬爺。在昆明,正與韋小寶打得火熱的建寧公主不肯與吳應熊成婚,蠻性發作之際竟將吳應熊閹割,韋小寶見事變猝起,只得將吳應熊挾持與建寧公主繞湖廣返回京城,不久韋小寶又奉命去攻打與吳三桂和羅剎國勾結的神龍教,他率水陸大軍浩浩盪盪地殺向遼東,但未到蛇島,自己這位統兵大將就成了洪安通的俘虜。韋小寶身臨險境,不得已故伎重演,企圖一頓馬屁騙過洪安通,卻被關押起來,幸好雙兒相救,趁機逃出神龍教,洪安通發覺後當即領人對韋小寶進行了追殺。 韋小寶和雙兒慌不擇路,一路向北來到鹿鼎山,誤入了羅剎國軍營,韋小寶害怕潛伏於營外的神龍教,便施展伶牙俐齒將正在這里巡視的羅剎國公主蘇菲亞騙倒,隨她一同去了羅剎國。蘇菲亞返回莫斯科,正趕上羅剎沙皇病死,韋小寶最善渾水摸魚,便憑著從戲文中學得的「安邦定國」計謀,幫助蘇菲亞發動了一次成功政變,蘇菲亞當上了攝政女王,韋小寶則因策劃有功被封為遠東伯爵。他心念故國,不久即借故帶著羅剎使臣回到北京,清朝與羅剎使臣簽訂了和約而消除了羅剎國這一腹背之患,韋小寶則因議和有功被康熙降旨封為一等忠勇伯。 吳三桂謀反在即,為了穩定天下,安撫民心,康熙命韋小寶赴揚州為史可法修建忠烈祠。韋小寶衣錦還鄉,在揚州府衙宣讀完聖旨,隨即一人悄悄溜到麗春院去探望母親,沒想到在妓院卻陷入了江湖人士的包圍,他略施小計,以迷葯將一幹人迷倒,並將六位美貌女子--洪教主夫人蘇荃、沐王府的沐劍屏、方怡、陳圓圓的女兒阿珂、王屋派的曾柔以及自己的雙兒一網打盡,收為己有。韋小寶香艷難舍之際,吳三桂已在雲南起兵反叛,小寶被迫從揚州返回京城。江湖奇人神拳無敵歸辛樹夫婦因誤殺天地會主腦吳六奇,抱憾不已,為此他們與天地會群雄商議,決定捨身入宮行刺康熙。韋小寶不忍見小玄子遇難,設計掩護。歸辛樹行刺不成,卻將天地會行址和韋小寶身份暴露,康熙以重兵將天地會首腦聚集的韋小寶爵府包圍,並命韋小寶戴罪立功,親自回府捉拿天地會群雄,韋小寶不忍加害師父陳近南和天地會兄弟,將他們盡數救出,自己則畏罪潛逃出京。 韋小寶逃到距蛇島不遠的「通吃島」,跟雙兒等七個老婆一住數年。康熙顧念與韋小寶的少年友情,不僅沒再派兵追殺,反而予以優惠照顧。羅剎國向東方的侵略滲透早已引起康熙的注意,平定西南、收復台灣的勝利使他堅定了向羅剎用兵、收復失地的決心,韋小寶去過莫斯科,粗通羅剎語言,又與羅剎攝政女王有露水姻緣,康熙便將他召回京城,冊封他為鹿鼎公,撫遠大將軍,命他率兵向羅剎人作戰。韋小寶見「小玄子」不再拿天地會一事與自己為難,欣然領命,攜雙兒前往鹿鼎山,按照康熙的既定戰略一路殺去,連連得手,最後「尿射鹿鼎山」,一舉將羅剎軍隊擊敗,迫使羅剎使臣坐在談判桌前簽定了和約。韋小寶取得了軍事和外交雙重勝利,凱旋而歸,封妻蔭子,權勢與榮華達到頂峰,但不久麻煩又起,康熙命他去剿滅反清的天地會,天地會眾弟兄要他繼承師父陳近南的遺志,擔任總舵主,繼續與滿清作對為敵,韋小寶眼見忠義難以兩全,只有棄官而逃。他打著回鄉探母名義,領著七個老婆回到揚州,與母親韋春芳會合,隱姓埋名,擇地而居。康熙見韋小寶久不回京,著即派人四處查找,又親自六下江南尋訪。但終是石沉大海,杳無音信,自此世上不復有奇人韋小寶矣。
❾ 金庸小說的人物關系表
1、《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
這三部之間人物聯系比較緊密,一般被稱為「射鵰三部曲」,尤其是前兩部。郭靖、黃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頑童等等都在兩部書中出現頻率較高,只是第二部的主角是楊過、小龍女這些年輕一輩的江湖人物。《神鵰俠侶》的最後帶出了一個新的小人物--張君寶,還講述了覺遠大師口述九陽神功的事情,這些都是後來《倚天屠龍記》的主線。至於《倚天屠龍記》,書中一開始就講了郭襄走遍大江南北尋找楊過的事情,還有張君寶(也就是張三豐)創立武當,郭襄創立峨嵋,倚天劍、屠龍刀從何而來,故事由此展開,但是《倚天屠龍記》中很多事情看似和前兩部沒有什麼聯系,只是後來出現了一個神秘的黃裳女子,據她所說的話,應該是楊過和小龍女的後人。
2、《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
兩書從情節上來說沒有什麼必然聯系,《書劍恩仇錄》講的是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率同眾人反清的故事,其間講述了陳家洛、香香公主、霍青桐三人之間的愛情。而《雪山飛狐》《飛狐外傳》講的是胡斐為報父仇苦心學武,並同袁紫衣、程靈素、苗若蘭之間的愛情。但是《書》中的很多人物在《雪》中均有出現,如陳家洛、趙半山、心硯等紅花會眾人,還有福康安這個朝廷的重要人物,在《書》中他曾被紅花會虜走作為人質,在《雪》中仍然是個反面人物,招募江湖敗類對付紅花會,企圖藉此控制中原武林,還辜負了馬春花,馬春花為他生的兒子也被陳家洛帶回塞外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