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小說五六十年代的代表人物
五六十年代 激情燃燒的歲月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在那個革命情緒空前高漲的背景下,涌現出了一批「紅色小說」。用行話概括,就是「三紅一創,三青保林」。《紅岩》、《紅日》、《紅旗譜》、《創業史》、《山鄉巨變》、《青春之歌》、《保衛延安》、《林海雪原》,再加上寫於40年代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以及寫於五六十年代的《上海的早晨》,就是「紅色文學經典」了。
這些小說塑造的人物有著革命超人的理想,形象有時過於高大全。不過,這些作品所宣揚的舍棄自我、為理想社會和全體人民幸福而獻身的觀念,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投身於社會主義建設和保衛國家利益的戰斗。尤其在「文革」期間,人們的娛樂只剩「八個樣板戲」。書中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偉大的英雄式的愛情,仍然讓人神往。
在此階段,國人能接觸到的外國小說很少。不過,蘇聯當時也有相應的一批「紅色文學」問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幾乎人手一冊,成為紅色經典的代表。
Ⅱ 求50,60,70,80年代作家的分派及代表人物
代作家的分派及代表人物
50年代:
1、詩歌與散文
代表人物:郭小川、賀敬之的政治抒情詩;楊朔、劉白羽、秦牧等的歌頌散文;孫犁荷花澱派。
2、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
代表人物:杜鵬程《保衛延安》、吳強《紅日》、曲波《林海雪原》、梁斌《紅旗譜》。
3、農村題材與干預生活小說
代表人物:趙樹理(山葯蛋派)、周立波《山鄉巨變》等。
60年代:
文學噩夢年代
代表人物:趙樹理《套不住的手》《三里灣》等。
70年代:
1、新時期報告文學
代表人物:徐遲為代表;
2、傷痕文學
代表人物:劉心武、盧新華等;
3、反思文學
代表人物:茹志娟等;
4、朦朧詩
代表人物:北島、舒婷、顧城等;
5、改革文學
代表人物:蔣子龍,柯雲路,高曉聲,張潔,賈平凹,路遙等
80年代:
1、鄉土小說
劉紹棠;
2、市井小說
代表人物:馮驥才、陸文夫等;
3、尋根文學
代表人物:韓少功,阿城,王蒙、賈平凹、王安憶等;
4、荒誕小說
代表人物:堪容、王蒙;
5、新寫實、歷史文學
代表人物:池莉,方方,劉震雲,蘇童,張承志等
以上摘自《中國新文學百年》。
當代文學流派
荷花澱派──孫犁,劉紹棠,從維熙,韓映山。
山葯蛋派──趙樹理,馬烽,西戎,孫謙。
傷痕文學——盧新華、劉心武、從維熙、馮驥才、周克芹。
反思文學——茹志娟、張一弓。
改革文學——蔣子龍、高曉聲、路遙、張潔。
尋根文學——楊煉、張承志、阿城、王安憶。
「痞子」文學——王朔、石康、李傻傻、張一一。
荒誕文學——魏明倫、狂狷、高行健、寧財神。
90後新銳星生派
原筱菲、陳昂、蘇笑嫣、張牧笛、柳香川、張培亮、金濤、許仕龍、陳思楷、李軍洋、李唐、高璨、老祥、蓑依、黃宇、李開濃、王永香等。
文學流派是在文學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從基本形態上看,大體有這樣兩種類型:一種是有明確的文學主張和組織形式的自覺集合體。
這種流派,從作家主觀方面來看,是由於政治傾向、美學觀點和藝術趣味相同或相近而自覺結合起來的,具有明確的派別性。他們一般有一定的組織和結社名稱,有共同的文學綱領,公開發表自己的文學主張,與觀點不同的其他流派進行論戰。
Ⅲ 50年代的女性小說有哪些代表人物
50年代的女性小說以林海音、郭良惠、孟瑤、嚴友梅等為代表,堅持女性寫實的路線,小說男女戀情,瑣記婚姻家庭,審視女性的困境,聚焦兩性互動情節。在「反共復國」的「戰鬥文藝」盛行之時,她們關注的不是家國的重建,而更關注性別身份的重建。女性小說中有影響的長篇小說是林海音的《曉雲》、郭良惠的《心鎖》、孟瑤的《心園》、華嚴的《智慧的燈》等;短篇小說中張漱菡《游歷了地獄的女人》、童真的《穿過荒野的女人》、繁露的《養女湖》、張秀亞的《尋夢草》等。
Ⅳ 冒昧問下,中國近代三、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也行)的知名小說作家有哪些代表人物哪些
魯迅:《狂抄人日記》、《孔乙襲己》、《祝福》、《故鄉》、《阿Q正傳》、《社戲》
茅盾:《子夜》、《虹》、《霜葉紅似二月花》、《蝕·三部曲》、《林家鋪子》
老舍:《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貓城記、《我這一輩子》
巴金:《家》、《春》、《秋》、《愛情三部曲》、《寒夜》
蕭軍:《八月的鄉村》、《第三代》、《涓涓》
張愛玲:《金鎖記》、《傾城之戀》、《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小團圓》
蕭紅:《生死場》、《馬伯樂》、《呼蘭河傳》、《小城三月》
Ⅳ 二十世紀40年代中國文學作品有哪些
陳白塵《陞官圖》、吳祖光《捉鬼記》、宋之的《群猴記》、郭沫若《屈原》、曹禺《北京人》、夏衍《法西斯細菌》、茅盾《腐蝕》、巴金《寒夜》、沙汀《在其香居茶館里》、老舍《四世同堂》、錢鍾書《圍城》、黃谷柳《蝦球傳》、張愛玲《傳奇》、張天翼《華威先生》、趙樹理《小二黑結婚》。
描寫土地改革斗爭中農村歷史性變遷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丁玲)和《暴風驟雨》(周立波)。
以風光明媚的白洋淀為背景描寫抗日戰爭中婦女保衛家園的《荷花澱》(孫犁)《罪惡的金字塔》(郭沫若)。
表現追求光明主題的《火把》(艾青)。
獻給北方農村的贊美詩《泥土的歌》(臧克家)、
暴露國統區黑暗現實的政治諷刺詩《馬凡陀的山歌》(袁水拍)《王貴與李香香》(李季)。
展示婦女命運巨大變化,歌頌婦女解放的 《漳河水》(阮章競)。
戰地報告文學:丘東平的《第七連》、《我們在那裡打了敗仗》
抒情散文方面:茅盾的《風景談》、《白楊禮贊》
雜文專集:馮雪峰的《鄉風和市風》、《有進無退》、丁玲的《三八節有感》、蕭軍的《論同志之「愛」與「耐」》、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王實味的《野百合花》等。
Ⅵ 中國40年代寫有關知識分子的小說
推薦你去看看張愛玲和張恨水的作品吧,都是那個時期的
Ⅶ 40年代小說作者作品有哪些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李家莊的變遷》.
孫犁的短篇小說集《蘆花盪》和《荷花澱》等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周立波的《暴風驟雨》
康濯短篇小說《我的兩家房東》
孔厥短篇小說《受苦人》
劉白羽短篇小說《政治委員》《無敵三勇士》《戰火紛飛》《血緣》,中篇小說《火光在前》
柯藍的中篇小說《洋鐵桶的故事》
馬烽,西戎的長篇小說《呂梁英雄傳》
孔厥,袁靜的長篇小說《新兒女英雄傳》
Ⅷ 40年代小說作者作品有哪些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李家莊的變遷》.
孫犁的短篇小說集《蘆花盪》和《荷花澱》等回
丁玲《太陽照在桑答干河上》
周立波的《暴風驟雨》
康濯短篇小說《我的兩家房東》
孔厥短篇小說《受苦人》
劉白羽短篇小說《政治委員》《無敵三勇士》《戰火紛飛》《血緣》,中篇小說《火光在前》
柯藍的中篇小說《洋鐵桶的故事》
馬烽,西戎的長篇小說《呂梁英雄傳》
孔厥,袁靜的長篇小說《新兒女英雄傳》
Ⅸ 40年代鄉土小說的代表作家作品特點
40年代鄉土小說的代表作家是沙汀和艾蕪。
沙汀的作品主要有《淘金記》、《在其香居茶館里》。
這一時期沙汀小說的風格特點是:
以小見大,通過描寫宗法制度最為根深蒂固的四川鄉場,深刻揭露了國統區昏聵的現狀。筆法冷峻,朴實,文風極為嚴謹,嚴格遵循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描述中透露出無情的諷刺。
在沙汀的筆下,反映宗法的根深蒂固,底層小官吏、地方鄉紳的互相傾軋算計,刻畫鄉土小有產者的迂腐,是他最擅長的內容。
艾蕪的作品有《一個女人的悲劇》、《石青嫂子》、《豐饒的原野》。
這一時期艾蕪小說的風格特點是:
走出了30年代浪漫色彩的貧瘠闐緬地區,筆觸轉向四川鄉場,反映了國統區農村勞動人民的深重苦難以及他們的掙扎和反抗,作品尤其關注女性的命運,凸現女性面對壓迫的抗爭。
在40年代艾蕪的作品中,雖然浪漫的色彩逐漸變淡,現實的成分佔據了主導,但是他依然注重環境氛圍的描寫,通過霧、雲、露等自然景觀的刻畫反襯人物的心境與心理變化,這也是他與沙汀的鄉土小說一個主要的區別(沙汀更重視的是語言描寫)。
其實沙汀與艾蕪本是四川同鄉,曾共同以書信形式向魯迅請教文學創作問題,皆成名於30年代,但他們都是在40年代達到創作的巔峰。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作家趙樹理也創作農民題材的小說,而且如《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等代表作也是40年代的作品,但現代文學史教材中一般把他列入「解放區文學」范圍中,另起新章節加以研究,所以我沒把他和他的作品算入「40年代鄉土小說代表作家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