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有哪些小說在世界上很有名
魯迅的小說是中國在世界上最著名的,有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 散文詩集《野
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 集續編》等專集。
還有一些古典名著:
《三國演義》(羅貫中)
《水滸傳》(施耐庵)
清代的《儒林外史》(吳敬梓)
《紅樓夢》(曹雪芹)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晚清四大小說家」李伯元《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清)蔡元放《東周列國志
(清)孔尚任《桃花扇>>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抱瓮老人輯的明代話本選集《今古傳奇》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西漢)司馬遷《史記》
(元)王實甫《西廂記》
(清)李汝珍《鏡花緣》。
現代:
《駱駝樣子》
《四世同堂》
《月牙兒》
張愛鈴的散文集《流言》;短篇小說集《傳奇》;短篇小說《金鎖記》、《傾城之戀》;長篇小說《十八春》等。
反正很多嘛
『貳』 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10部文學作品
論語》;《孟子》;《老子》;《莊子》;《離騷》;《史記》;《好逑傳》(作者清明教中人。18、19世紀,風靡整個歐洲,曾得到德國偉大文學家歌德的盛譽,他認為是中國最優秀的一部作品);《灰闌記》(作者李潛夫。早在十九世紀就被介紹到歐洲。現代德國著名劇作家布萊希特還據此改編為《高加索灰闌記);《趙氏孤兒》(作者紀君祥。法國著名文學家伏爾泰於1775年翻譯成《中國孤兒》);《三國演義》(據考證早在1569年已經傳入朝鮮,1635年就藏入英國牛津大學);《水滸傳》(日本早在1757年就出版了百回本《忠義水滸傳》的全譯本);《西遊記》(在1758年就開始被引進日本);《紅樓夢》。
『叄』 世界銷量較大的小說有哪些
中國是大國,所以在中國賣的銷量,有一定的代表性,新透社最新排名,包含國內最暢銷書
排名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1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J.K.羅琳 人民文學出版社
2 亮劍 都梁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3 兄弟(上) 余華 上海文藝出版社
4 草樣年華 孫睿 長江文藝出版社
5 學哲學 用哲學(上 下) 李瑞環 中國人大出版社
6 劉心武揭秘《紅樓夢》 劉心武 東方出版社
7 狼圖騰 姜戎 長江文藝出版社
8 達•芬奇密碼 丹•布朗 上海譯文出版社
9 藏獒 楊志軍 人民文學出版社
10 做最好的自己 李開復 人民出版社
世界銷量排名前10的書
《聖經》
據消息人士透露,世界各地每年發行《聖經》為6億本左右。迄今,《聖經》已被譯成1900多種語言,並已被列入基尼斯世界大全。聯合國公認聖經是對人類影響最大最深的一本書。
《哈利波特》
香港《明報》報道,據財經雜志《福布斯》去年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哈利波特》小說作者羅琳的身家高達10億美元,甚至比英女王還要富有。事實上,《哈利波特》小說推出首6集至今,全球累積銷量已經超逾3億本...
《論語》
看了下面介紹的《人性的弱點》你就清楚了。
《人性的弱點》
人類出版史上第三暢銷書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本書(以後被改寫》。
「人性的弱點」在世界各地至少已譯成五十八種文字,全球總銷售量已達九千餘萬冊,擁有四億讀者。除聖經及論語之外,無出其右者。
《古蘭經》
這么多數億人口的穆斯林難道家裡沒有一本。
《毛主席語錄》
「小紅書」被國際公認為「20世紀世界上最流行的書」在那 「火紅的年代」里,唯一可以與《聖經》發行量相媲美的書,就是曾風靡全球,被外國人俗稱為「小紅書」的《毛主席語錄》。據報道,僅「文革」時期,全世界出版過50多種文字的500多種版本,總印數達50餘億冊。以當時全世界30多億人口計算,男女老幼平均每人擁有一本半還有餘。以至於它被國際公認為「是20世紀世界上最流行的書」,「是世界上讀者最多的書」。
《致加西亞的信》
本書各種版本累計銷售量近8億冊。2000年被美國《哈奇森年鑒》和《出版商周刊》評為有史以來世界最暢銷圖書第六名。
《龍珠》
不要懷疑孩子們的消費能力,龍珠的銷售量只是在國內就有1億2600萬部,如果按全世界的總銷量來計算,龍珠的漫畫銷售量就會突破2億部。
《吉尼斯世界記錄》
《吉尼斯世界記錄》一書自開始出版以來,已售出了一億冊,可謂出版界名副其實的奇跡
《末世迷蹤》
自首部1995年8月問世以來,總銷量已超過6500萬冊,是僅次於《哈利波特》全球第二大暢銷小說。
『肆』 影響世界的十大書籍有哪些
影響世界歷史的十大著作本書之
1] 《聖經》
它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鑰匙! 作為基督教的正式經典,其最重要的主題是人。
[2] 《古蘭經》
伊斯蘭教的經典。從對世俗的征服來看,它表現的威力比任何神跡都大。
[3] 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沒有牛頓,就沒有近代科學。牛頓第一次表明人可以像上帝那樣洞察世界的奧妙,這種思想在思想史上是空前的。
[4] 達爾文《物種起源》
達爾文的偉大之處,就是在於在看來不變的事物中找到變化,在看來沒有聯系的事物中找到關系。
[5] 弗洛伊德《夢的解析》
夢是最一般的心理現象之一,也是各種迷信和預言的來源之一。弗洛伊德主要功績在於理性地把夢作為一種對象來研究,並得出劃時代的發現——潛意識。弗洛伊德指出,人並不是自己行為和精神的主宰,他在很大程度上受潛意識控制。
[6] 歐幾里得《幾何原本》
除了《聖經》以外,沒有任何其他著作有這么多人閱讀、學習和研究,正是《幾何原本》把數學變成脫離實際的純粹數學,並且對於近代科學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7] 亞當·斯密《國富論》
用科學的方法對經濟體制運行規律進行研究,斯密發現了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運行的主要矛盾——公平與效率。
[8] 馬爾薩斯《人口原理》
兩個世紀以來,馬爾薩斯可以說被攻擊得體無完膚。不過,即便他的每一句話、每個數據都是錯的,其精神實質總是得到輝煌的證實。
[9] 卡遜《寂靜的春天》
同《人口原理》一樣,《寂靜的春天》是人類對自己的生存狀況提出嚴重警告的警世之作,在它出版四十多年之後,「環境」已經成為最流行的熱門詞條之一。
[10]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這是一部氣勢磅礴的作品,同時它又是具有深刻思想的理論著作,這兩者的結合造成它的非凡的影響。它是「共產主義的聖經」,真正影響了千百萬人的思想和行動。
[11] 《論語》
代表中國文化的首屈一指的著作。其核心思想在於人和人之間有差別、不能平等,這也是兩千五百年來中國文化的核心。許多古代文化消亡了,而中國文化卻在變化中存續下來,這可能是孔子和他的《論語》的功勞。
[12] 孫武《孫子兵法》
它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以及最有影響的軍事理論著作,它同儒家思想共同塑造了中國傳統文化,而這種思想完全深入到現代人的思想之中。《孫子兵法》提供的「計謀」形成中華民族兩千五百年來斗爭哲學的主導技術,但單純技術觀點並不能帶來勝利,許多情況下還遭到失敗
『伍』 四大名著在中國具有很大影響力,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影響力很大的小說呢
簡單說來,小說可以根據其內容劃分為以下幾類,每類中著名的代表作附後:1.俠義小說:《水滸傳》2.神怪小說:《西遊記》3.歷史小說:《三國志》4.愛情小說:《紅樓夢》5.淫穢小說:《金瓶梅》6.社會諷刺小說:《儒林外史》7.理想小說:《鏡花緣》8.社會現狀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於是,這些中國的「優秀公民」便十分欣賞綠林豪傑,就像無助的婦女欣賞臉龐黝黑、鬍子拉茬、胸毛蓬蓬的魁梧大漢一樣。有什麼比一個結核病人躺在床上看《水辯傳》,欣賞李這的力氣與業績更容易令人興奮和暢快的呢?應該記住,中國小說總是躺在床上讀的。
中國小說與俄國小說的相似之處是十分明顯的,二者都使用極為現實主義的技巧,都十分愛好對細節的詳述,在敘述故事時,他們都不喜歡西歐長篇小說常有的那種主觀性。雖有絲絲人扣的心理描寫,但倘若要作者再由此往前走一步,發揮一下自己的心理學知識,則很困難。
『陸』 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九部影響深遠的小說
20世紀10部影響深遠的小說:
1、《尤利西斯》喬伊斯
「100個人中沒有10個人能讀完《尤利西斯》,在能讀完的10個人中,又有5個人是將他當作藝術上的力作來讀的。」
「《尤利西斯》是20世紀文學中小說的最大貢獻,它必定會使作者不朽,正如《巨人傳》使拉伯雷、《卡拉馬佐夫兄弟》使陀思妥耶夫斯基萬古流芳一樣。」
這是1922年《紐約時報》的書評作者約.科林斯在同一篇書評里對《尤利西斯》所下的兩個判斷。時至二十世紀末,這兩個截然不同的預言都「幸而言中」——但願書評家也因此而「萬古流芳」。
對於《尤利西斯》,連西方的文學教授都沒什麼可說的,旁人自然更無庸置喙。
在這里需要補充的一點是,正是由於翻譯家們的辛勤努力,中國人終於可以看到了漢譯本的《尤利西斯》(蕭譯本譯者:蕭乾、文潔若;金譯本譯者:金堤)。
在對他們表示深深的感謝同時,我們可以說,盡管大多數中國人還無法領略到《尤利西斯》原文的奇特與精美,但至少在漢譯本的《尤利西斯》里,我們感受到了現代漢語優美的可能性。
2、《追憶逝水年華》普魯斯特
當《追憶逝水年華》的第三部《蓋爾芒特之家》在法國問世時,著名文學評論家、詩人艾茲拉.龐德說道,對這部書最完美的批評文章應當只寫一段,而且必須有7頁長並只用分號。這是用來誇張普魯斯特那長得使人受罪的句子的。
然而,當1922年普魯斯特去世時,他那以難以想像的痛苦所完成的15卷的小說,已經被無數次公認為有史以來最長、同時也是最偉大的小說之一了。
馬塞爾.普魯斯特象一位偉大的建築師,他以三十年的時光,用回憶的磚石砌就了一道輝煌的時光走廊,而在動筆創作之初,他就考慮到,要把這部作品建築得象一座教堂(《追憶逝水年華》譯者前言)。這使得他的作品體現出一種超越於所有細部之上的輝煌——一種整體上的氣勢與力量。
3、《變形記》卡夫卡
一位平平常常的小公務員,在某天早上醒來時突然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甲蟲,隨後是一系列荒誕而「正常」的反應:家人從震驚、恐懼到冷漠厭煩;主人公自己絕望而悲慘的生存努力——一切都象一個夢,一個噩夢!然而在卡夫卡的世界裡,噩夢永遠沒有醒來的時候……
在荒誕的、不合邏輯的世界裡描繪「人類生活的一切活動及其逼真的細節」,這正是作為小說家的卡夫卡天賦之所在。對於卡夫卡自己來說,生存就是一場必須「恰當運用自己的力量(因為我們的力量永遠是有限的)」的抗爭。
通過寫作這一形式,卡夫卡為自己的抗爭找到了存在的形象。當我們讀到《變形記》、《城堡》、《審判》等等作品時,簡直就象面對著一尊尊充滿力量的雕塑,你能從那極度的變形與誇張里體會到生命的悸動與沖突。而透過卡夫卡自己的書信與日記,我們將能領受到那無窮無盡的力量之源泉,令人吃驚的是,它們竟然帶著這樣一些姿態:憂傷、理解、痛苦、謙卑……
關於卡夫卡,我們還可以說上很多很多(據說在現代文學的研究中,卡夫卡的論文數量之大,光列印題目就要用上幾十頁),然而,在我的感覺里,安靜的傾聽才是最恰當的方式(這不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缺乏的一種能力嗎?)
4、《局外人》加繆
小說家加繆同時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作為存在主義代表人物之一的哲學家加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兩種身份的的混淆往往容易在小說創作中帶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思想大於形象。這一問題在同為存在主義代表人物的薩特身上更為明顯:不客氣地說,作為一流哲學家的薩特在小說上充其量是個二流人物。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對於這類小說評價往往著重於其思想性。通俗地說,那就是加繆的小說,《局外人》也好,《鼠疫》也好,成敗與否由其中心思想決定。「中心思想並不是創造性藝術的最高形式,但是,它卻有可能重要到這個地步:如果為了藝術批判的緣故而拋棄它則將會褻瀆人類精神。」(《紐約時報書評》)
從文體而言,有人指出「加繆非常擅長於笛福式的敘述文體。」如果這還不足以讓人閱讀下去的話,那麼他獨有的細膩感覺和充沛的激情已經彌補了敘述中的大部份空間。人們不會忘記,《西西弗斯的神話》盡管是一部哲學著作,卻毫無疑問也是一篇優美而充滿激情的散文名篇。
5、《洛麗塔》納博科夫
在《洛麗塔》出版前,作為文學教授的納博科夫的簡歷是這樣的:男性(1903——),俄國流亡貴族(革命家?)後裔,旅行者,鱗翅目昆蟲(尤其是蝴蝶)學家和標本收藏家,詩人,大學文科教授(古典文學、寫作以及文學批評),象棋難題的製作者。倘若要用一個詞來評價的話,那麼最接近的就是——優雅。
然而隨著《洛麗塔》的出版,一切都變了。在成千上萬的美國讀者心目中,「納博科夫」這個「品牌」所代表的是:暢銷書作家,「變態佬」,瀆神者,好出風頭的人,暴富者(《洛麗塔》的版稅),一言以蔽之:庸俗(也帶表招人喜愛,令人羨慕)
簡單地說,《洛麗塔》講述的是一名成人對少女的性愛慾望與「色情故事」。在這部小說里,納博科夫作為一名語言天才對美國俗語、俚語(這是他用英語創作的第一部小說,此前的作品均以他的母語——俄語寫成)的精熟,以及對從拉伯雷以來的「狂歡式」民間敘事技巧的戲擬與發展,都令人嘆為觀止。
倘若不理解納博科夫在語言風格和敘事結構上的貢獻,就很難理解他在文學史上將留下何等重要的地位。建議參看他的另一本「雅」著:自傳《說吧,記憶》。
6、《小徑交叉的花園》博爾赫斯
「阿根廷作家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同中國有緣,因此,在中國知道他的人可能超過他祖國的人口。但是,這個出生於1899年8月24日的早產兒從未到過中國,盡管他有一種感覺,覺得自己『一直身在中國』。這是因為,在他的心目中,中國是悠遠和神秘的代名詞,是書的策源地。」這是博爾赫斯百年誕辰前夕著名外國文學專家、翻譯家陳眾議在一篇紀念文章中所寫下的。
確實,作為一名詩人、小說家,博爾赫斯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祖國阿根廷。有的人彷彿生下來就不屬於任何具體的時代與地域——博爾赫斯就是屬於這一類人。對於他來說,每一個人所熟悉的時間與空間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這一存在反復由幾種富於隱喻性的形象被表述出來,它們分別是:書、鏡子、迷宮、夢。它們不斷復制、衍生、直至無限。
《小徑交叉的花園》(小說集)是一本「關於無限的書的迷宮的書」,僅憑這句繞口令般的解釋就知道它多麼值得一讀……
7、《百年孤獨》馬爾克斯
對於大多數文學愛好者來說,《百年孤獨》和加西亞.馬爾克斯幾乎已經成為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代名詞了。對於與馬爾克斯一起開拓和發展這一流派的前輩與同輩作家們來說,「播種者並非要摘下最大的那粒果實」這句話,也許是個不錯的安慰。
然而,這部被譽為「最具代表性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之所以一路「走紅」,直至被請入諾貝爾文學獎的眾神殿,並不是沒有原因的。魔幻現實主義本身所獨有的創作原則與思想內涵是一方面,小說本身的「好讀」則是更多讀者選擇的原因。
「這部作品通過精心設計的怪誕情節、古老的神秘故事、不可告人的家族秘事以及獨特的內在矛盾揭示出其意義,通過這種種直接的途徑給人以快感。」(《紐約時報書評》)
請注意,「快感」,而且是「通過這種種直接的途徑」。這至少說明一件事:
「名著」與「難讀」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系——不只是對讀者,即使是對於我們的作家,這句話也不失為一個善意的忠告。
8、《黑暗的心臟》康拉德
對於康拉德,也許中國讀者了解不多。但在1998年英國「藍登書屋」選出的本世紀一百大英文小說中,「航海作家康拉德」一人入選了四本。超過排名首位的喬伊斯及中國讀者所熟悉的福克納、福斯特等人。
即便對於從不知道康拉德何許人也的讀者來說,閱讀康拉德的小說也會是一次「愉快的旅行」。從外部的經驗而言,康拉德小說里那「大海大聲的呼喚」立刻令我們和作者一起揚帆去經歷那種種「偉大的冒險」。讓我們了解到「天海之間偉大而單調的存在」;感受到生命平凡的流逝。
從內心而言,康拉德又被稱之為西方第一位「專注於心理現象研究」的小說家,他對人類情感的細膩把握與解剖令人想起茨威格,而他在人性深度的發掘上又令人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從文學史的重要性來說,康拉德也許不屬於「最偉大的」之列,但他毫無疑問在最優秀的作家中名列前矛。
9、《喧嘩與騷動》福克納
「我發現家鄉那塊郵票般大小的土地值得好好寫寫,而且即使我寫一輩子,也寫不盡那裡的人和事。」(福克納自述)
作為一名公認的美國文學大師,福克納最大的貢獻大於為人類一個留下了虛構的、神話般的文學地域——位於密西西比州北部的約克納帕塔法縣。全縣方圓2400英里,人口15000多,縣中心是傑弗生鎮。福克納曾兩次為這個虛構的縣繪制地圖,並驕傲地自稱為它「唯一的主人和所有者」。
《喧嘩與騷動》是這一龐大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由十多部長篇和近80部短篇小說構成)的代表作之一。主題可以概括為南方種植園制度的一曲「輓歌」。
在寫作方式上,《喧嘩與騷動》把意識流手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成為現代派文學的經典之作。書名來自莎士比亞戲劇《麥克白》的一段獨白,「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台上指手劃腳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由白痴所講的故事,充滿了喧嘩和騷動,卻找不出一點意義。」這恰好可以作為這本小說的一段絕妙的注釋。
10、《雪國》川端康成
1968年,川端康成因其「敏銳的感受、高超的敘事技巧,表現了日本人的內心精華」而獲得諾貝爾獎。
對於許多讀者來說,川端康成幾乎已成為「傳統」日本文學的代表。而川端康成筆下的日本,也成為西方文學研究者心目中「遙遠、神秘而獨自存在」的象徵。實際上,川端康成在初登文壇時,便醉心於單純地借鑒西方文學,甚至聲明「可以把表現主義稱作我們之父,把達達主義稱作我們之母」。
在歐化的創作道路上遭到挫折後,他又宣稱要改行搞「東洋主義」,走到了全盤繼承傳統的另一極端。最終才從失敗里尋找到東西方文學融合與溝通的橋梁,從而創造出屬於川端康成自己的「東方之美」。
『柒』 20世紀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小說有哪些
《誅仙》 《三重門》茅盾的《子夜》、《腐蝕》、巴金的《家》、老舍的《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沈從文的《邊城》、錢鍾書的《圍城》、丁鈴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的《暴風驟雨》、路翎的《財主的兒女們》、張恨水的《八十一夢》魯迅《吶喊》 巴金《家。春。秋》 張愛玲《傳奇》 張恨水《啼笑因緣》 林語堂《京華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