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說中人物形象有哪些
一個好的小說塑造人物特點的好壞決定的小說的成功與否.
可以通過某些事件,來凸顯人物的個性特徵
動作,神態,等描寫
或者運用反襯~~~
㈡ 急求人教版初中所有的名著導讀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本書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俄羅斯人。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他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2.《魯濱遜漂流記》
本書作者——英國作家笛福,小說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還有土人「星期五」。小說描寫了水手魯濱遜在航行中遇險後,漂流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多年,過著野人般的生活。
3.《格列佛游記》
本書作者——喬納森·斯威夫待,十八世紀英國小說家。小說主人公——里梅爾·格列佛船長。該書通過里梅爾·格列佛船長之口,敘述了周遊四國(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智馬國)的奇特經歷。但仔細體會,卻處處揭露著英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並寄寓著作者的理想。
4.《繁星.春水》
本書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謝婉瑩。祖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作品多圍繞著母愛、童心和自然美描述「愛的哲學」,代表作有《超人》、《煩悶》等。 1920年開始,受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又寫出了短詩集《繁星》和《春水》,為文壇矚目。
5.《朝花夕拾》
本書為魯迅(原名:周樹人)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另:初中所學的魯迅的小說全部選自《吶喊》。)
6.《西遊記》
本書作者——吳承恩(明)。《西遊記》經無數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後,於明朝中葉,由吳承恩最後完成。它是中國神話小說中最優秀的作品。濃郁的浪漫主義是《西遊記》的基本藝術特徵。主人公——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7.《水滸傳》
本書作者——施耐庵。《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而書名卻是羅貫中起的。《水滸傳》原名《江湖豪客傳》,可施耐庵對書名總感到不滿意。羅貫中建議用《水滸傳》,他覺得很好,他說,「『水滸』有水邊的意思,有『在野』的含義」,於是便將書名正式定為《水滸傳》。本書描寫了北宋晚期宋江領導的山東梁山泊農民起義,真實地再現了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直到失敗的全過程。這部書也塑造了魯智深、林沖、武松、李逵等一大批農民起義的英雄好漢形象。
(另:四大名著中只有《紅樓夢》是清代的作品,其大三本按時間先後排列依次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注意:《三國志》屬於史書,不是小說)
8.《駱駝祥子》
本書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一個滿族家庭。1930年老舍踏上了歸程,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他的筆變得沉重起來。《駱駝祥子》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它揭示了「小人物」的奴隸心理和無法實現的希望的最終破滅。隨著祥子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祥子熄滅了個人奮斗的最後一朵火花,成為這個衰朽社會的殉葬品。主人公
——人力車夫祥子、車主女兒虎妞、小福子。
《駱駝祥子》精彩語言輯錄
△錢會把人引進惡劣的社會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開,而甘心走入地獄中去。
△為金錢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錢,忠誠不立在金錢上。
△人間的真話本來不多,一個女子的臉紅勝過一大段長話。
△最偉大的犧牲是忍辱,最偉大的忍辱是預備反抗。
△愛與不愛,窮人得在金線上決定,「情種」只生在大富之家。
△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著一些公理。
△經驗是生活的肥料,有什麼樣的經驗便變成什麼樣的人,在沙漠里養不出牡丹來。
9.《名人傳》
本書作者——瓦薩里。《名人傳》是文藝復興的重要文獻,作者在1568年的修訂版中明確宣告,該書的宗旨就是要敘述「藝術再生的進程」。「再生」一詞不僅是瓦氏整部巨著的主題,而且構成了其歷史觀念和藝術判斷標準的基石。他破天荒第一次將建築、繪畫、雕刻這三門藝術當作一個整體,而非像他前輩那樣總是將其孤立開來進行處理,同時,他依據風格類型而提出了一套批評體系以區分藝術作品的高下優劣。這些特點使他的《名人傳》與以前一切著作拉開了距離,成為西方藝術史學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0.《童年》
本書作者——高爾基,原名阿歷克謝·馬克西莫維奇·比什科夫,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童年》是高爾基自傳倚小說第一部,小說主人公——阿遼沙。高爾基在這本書中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徵,特別是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鉛樣沉重的醜事」,還描繪了作者周圍的許多優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是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高爾基良好的影響,使他養成不向丑惡現象屈膝的性格,鍛煉成堅強而善良的人。
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的另外兩部是《在人間》和《我的大學》。
㈢ 語文人物形象特點概括
語文人物形象特點概括:
1.做人物形象鑒賞題需要處理五對關系
(1)平面與立體
所謂「平面」與「立體」,是對人物形象形象的說法。所謂「平面」人物,就是性格較為單一的人物;所謂「立體人物」,就是性格復雜多變的人物。生活中少有「平面人物」,多的是「立體人物」。文學就是人學,文學中的人物是以現實人物為基礎的,其性格是豐富、復雜的,多側面的,而且在變化著的。人性有善有惡,性格有優有劣;境遇條件不同,人的性格表現是不同的;人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更是各種各樣的。認識到這一點,就能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要用聯系、發展、辯證的眼光看待人物,絕不能單一地、靜止地評價人物。
(2)正面與側面
「聽其言,察其行」,分析、評價人物,就是看其言行舉止,這是主要的、根本的。但不要忘記從人物所處的環境及其與其他人物的關系中分析評價,因為作家是把人物放在復雜的社會環境、紛繁的人際關系中塑造的,往往使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所以,在分析時既要從正面入手,又不要忘記從人物生活的環境和周圍人際關系等側面入手,做到正側結合,方保全面。更進一步地說,要善於把人物的相關文字信息按正面、側面分類。
(3)整體與細節
要抓住情節整體感知人物。故事情節是人物行為和活動的過程記錄,人物性格不僅隨著情節的展開而逐步顯露,而且隨著情節的發展逐步變化。因此從故事情節的理解入手,就能把握人物的大致性格,避免片面、靜止地理解人物。整體把握也是理解人物細節的基礎。人物形象的塑造,常常是藉助語言、行動、外貌和心理等方面的細節描寫體現出來的,抓住這些細節進行細致分析,就能逐步破解人物形象的性格密碼。特別是那些不易覺察的動作、神情等「只言片語」,常常能夠透露出人物的「內心波瀾」,是多側面、多角度全面把握人物形象的關鍵。抓好了「整體」與「細節」,就能避免孤立地分析人物,缺乏重點地把握人物。人物性格雖然是多側面的,但一般有一個主導性格,特別是短篇作品中的人物。為此,要注意將不同細節所表現出的相同的性格加以合並。
(4)主要與次要
小說人物有主要與次要之分,他們在小說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主要人物承擔著揭示小說主題的作用,而次要人物的作用是:①對主要人物起陪襯作用;②貫穿全文的線索,特別是採用第一人稱敘述的小說中的「我」,多起到敘述和見證的作用;③同主要人物一同起揭示或凸顯主旨的作用。
(5)形象與性格
這是做人物形象題時經常遇到的兩個概念,弄清這兩個概念,對我們准確答題大有好處。人物形象這一概念的內涵大於人物性格的內涵,人物形象特點的核心是人的性格特點,但還包括人物的肖像、衣著、身份、職業、地位、技能、行為習慣等因素,而人物的性格特點則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點。
2.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點及其作用題是必考題。考查角度有三:一是整體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點。這是最主要的考查角度。答題應篩選出該文字的相關文字(包括正面文字和側面文字),在此基礎上思考、評判,注意用語的准確性和要點的全面性。二是局部分析概括人物性格或心理。對此,先要細讀、精讀所給文字,並注意聯繫上下文。此題多為分析型,分析時一定要和具體的語言文字結合起來。三是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既有自身的作用,又有對主要人物襯托、對比作用,還有情節結構方面作用,要綜合分析。
㈣ 如何概括小說中人物的形象特點
小說的基本目的是塑造人物形象。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應注意引導學生把握人物刻畫的基本特點,下面主要從三方面簡要分析。(1)了解刻畫人物手段的多樣化的特點。與其他文體相比,小說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段更為多樣化,它不受任何限制,可以採取和調動一切藝術手段來刻畫人物性格,記錄人物命運和歷程。具體來說,小說刻畫人物手段的多樣化特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小說能細致入微地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把筆鋒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內心深處,對人物復雜心理以致最細微的心態變化和最隱蔽的思想潛流做淋漓盡致的披露。如《紅樓夢》中對黛玉的刻畫。 其次,作者還能站出來對人物進行評價。這種評價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另外,小說刻畫人物還能做到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直接與間接相交錯等等。特別是它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能夠超越時空,無所不至,無限無涯。小說在時空藝術處理上的這種開放性,突破了自然的時空形態,而重構起了新的時空形態,如秋日晴空變幻萬端的雲彩,靈動自由,多姿多彩。 (2)主次人物關系的分析。古今中外的優秀小說,大都以集中的筆墨,著力刻畫一個或幾個主要人物,以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徵作為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焦點,並隨之配置和描寫一些必不可少的其他次要人物,組成一個以主要人物為主體的相互襯托、相互作用的形象體系,從而對社會生活驚醒廣泛的藝術概括。在指導閱讀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理清人物和主題的關系,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往往最能表現作品主題。因此,要使學生正確把握小說中的主次人物關系。如《我的叔叔於勒》中,直接表現資本主義社會人情冷酷、金錢萬能這一主題的人物是菲利普夫婦而不是於勒。 二是從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繫上來分析。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一般是其他人物所圍繞的中心人物。 三是從作者的創作意圖出發來分析。任何一個小說家的主觀意圖大都是通過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來體現的。要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除了參考有關資料外,主要還需要通過對作品本身及其所描寫的人物進行具體分析。
該文章轉自[語文123資源網]: 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0908/40716.html
㈤ 初中語文閱讀怎樣分析小說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其實並沒有那麼難的,主要是你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徵,比如人物主要事件或者細節描寫,從中體會人物形象。平時要積累人物形象的語言
㈥ 小說各種類型人物形象
思路導航 我們對小說人物的鑒賞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總是通過描寫手段表現出來的。小說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過描寫人物的語言、行動 和心理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的。俗話說: 「言為心聲」 ,即人物語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白,至於人 物心理活動的描寫,則更是直接表白了。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動,又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動表現。此外, 小說描寫人物的方法還有肖像描寫、神情描寫、細節描寫等。既有概括的介紹,也有具體的描繪;既有正面描寫, 也有側面烘托。分析人物形象時一定要抓住這些具體的描寫語句去揣摩、領悟。 第二,小說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動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我們還要聯系人物活動的社會歷史 背景和文中的自然環境。既准確把握人物鮮明的個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會意義(共性) 。既要善於從自然環 境的描寫中體會人物的情感、 心境等, 又要善於從人物間的相互關系、 人物與環境的關系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徵。 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揚、虛實、對比、襯托等塑造人物的傳統手法揭示出來。 思路步驟: ①總體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確定作者的感情傾向是褒還是貶,是頌揚還是諷刺。 ②畫出小說中關於這個人物言行的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性的語句。 ③看用了什麼手法,在此基礎上進行歸類概括。
㈦ 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中人物形象的作用。這種題目應該從哪些角度來答大神們來幫幫忙,謝謝!
望採納:
一、先要明確人物形象的基本要點。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思想特徵、人物的性格特徵、人物的精神風貌、人物形象的社會或時代意義。分析人物形象時應當結合以上幾方面盡可能全面地去分析,並按照一定的順序組織語言,這樣才能全面,避免因遺漏而失分。
人物形象應該是人物思想性格與其身份地位的綜合。人物思想性格的分析為人物形象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就如同要造一幢樓房,結構上的大多數建材都已具備,就只等著將這些材料組合在一起了。從表達上而言,人物形象用如下的方式概括:××是一個(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質、評價等)形象。
二、通過具體的人物描寫方法分析人物特點
語文試題中出現的「人物思想性格概括」題,實際上是考查學生閱讀寫人記敘文時對刻畫人物的各種方式的掌握及其作用的理解。閱讀寫人為主的記敘文,首先要粗略地將文章從頭到尾看一遍,看作者寫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物,然後再細細地閱讀,看作者是如何寫的。看肖像描寫,要抓住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性格的內容:看語言描寫要抓住個性鮮明的、能凸現其思想品質的;看細節描寫要抓住那些過目不忘,對人物性格的刻畫起到顯示本質特徵作用的。我們做題時,只要抓住具體的人物描寫方法,就可以很快地提煉出人物形象的特點。
三、通過側面描寫分析人物形象。
側面描寫,概括地說就是通過其他人物的言行,間接寫人物。如用有關人物的對話,心理活動,事件敘述等烘托所要描寫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因此,抓住側面描寫也能分析人物形象。
四、通過環境、情節分析人物形象
在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中,環境與情節是為塑造人物服務的。自然環境描寫除了推動情節發展這一作用之外,其他作用都是圍繞人物展開的,它們包括:烘託人物心理活動,烘托氣氛,烘託人物的思想性格。故事情節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需要我們從整體上去把握,簡而言之,就是我們要看清通過事件的發生與發展過程,表現了人物怎樣的特點。
五、要抓住關鍵的抒情議論句去體會人物形象。
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往往有一些議論和抒情的語句,這些語句一般都是作者對人物的分析和感悟,抓住這些關鍵語句,結合文章對人物的刻畫,進行分析歸納,就能准確把握人物形象。
㈧ 小說人物性格
在文學作品中,小說能夠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畫人物,它可以憑借各種藝術手段,從各個角度對人物進行肖像描寫、心理描寫、對話描寫、行為描寫和環境描寫,既能展現人物音容笑貌、言談舉止和衣著服飾等外在形態,也能呈現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內在活動,還能完整展現人物與環境互為作用的關系,從而塑造出豐滿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一、 小說從肖像、行為、語言、心理、和細節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一)、肖像描寫是指用精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人物外形各個方面的特點。如容貌、服飾、姿態、神情、風度等。成功的肖像描寫不僅能夠使人物凸現在讀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遭遇,從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下面就肖像描寫的特徵、方法、民族特色等方面進行分析。
1、 肖像描寫關鍵在於以形傳神,做到形神兼備。如:曹雪芹《紅樓夢》中對林黛玉的肖像描寫: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含情目。態生兩靨,嬌柔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柔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段肖像描寫顯示出林黛玉孤獨、苦悶、深沉、陰郁的氣質和多愁善感的性格,同時也刻畫出林黛玉容貌嬌美,體弱多病的柔弱女子的形象。
2、肖像描寫要善於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徵。要極省儉地刻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倘若畫了全副的頭發,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義。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畫眼睛,能夠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能夠表現性格特徵。如《祝福》中對祥林嫂的描寫極為成功。作者通過她眼睛的變化,反映她精神的變化,表現她被害的過程,揭露祥林嫂被封建禮教壓迫至死的不幸遭遇。
3、常見的肖像描寫方法。
概括起來,中外小說家在肖像描寫上所用的技法一般不外乎三種形式。即整體的描繪,局部性的描繪和烘雲托月式的描繪。
所謂整體式的描繪,是作家對所寫人物的全面介紹。即並不局限於人物的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寫出人物的全貌,包括人物的衣著、手腳、神態等等。例如:魯迅在《故鄉》中對「豆腐西施」楊二嫂的描繪,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沒系裙帶,兩腳張開,像圓規。
所謂局部性的描繪,是作者對所寫人物的肖像最有特徵性部位的著意描摹。有點像電影中的特寫鏡頭,最能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老舍在《駱駝祥子》中對老姑娘虎妞的形象描繪。
所謂烘雲托月式的肖像描寫,是作家不直接描繪人物,而是通過別人的口述或是言論、行動來曲折地加以表現,這樣寫不僅省力甚至有時比正面描寫的效果更好。
人物形象不斷豐滿的過程一般都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①人物出場時的造勢和渲染。如《孔乙己》中關於魯鎮酒店的格局,兩種人喝酒方式的交代;《我的叔叔於勒》中關於我們家境的描述。②人物的一般性活動和特殊性活動,一般性活動是指作家在故事情節的發展初期或發展過程中讓人物進行的大眾化的與一般人相似的活動。此時的人物形象還不豐滿,其本質的性格特徵還未顯現出來,如孔乙己在酒店喝酒的情形,於勒按照通常慣例被送到美洲等,所謂的特殊性活動,就是指人物在故事發展高潮部分時所應有的表現,此處能徹底的反映出人物的所有隱含的性格特徵,反映出人物的不同於另外一個的「這一個」的典型性格形象。如孔乙己坐著用手走進酒店仍要喝酒;菲利浦夫婦大罵變成窮光蛋的於勒等,都是在高潮情節中才深刻地表現出的形象。③注意交代人物的最終結局或暗示其命運引人回味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