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敵後武工隊》是小說嗎﹖
一樓不對吧,《敵後武工隊》最早是作家馮志根據抗日戰爭時期武工隊戰斗經歷創作的長篇小說,描寫冀中抗日斗爭的故事,是一部紅色經典之作。先後多次被改編拍攝成電視劇和電影。有1999年馬樹超主演的電視劇《敵後武工隊》,2005年何冰主演的電視劇《敵後武工隊》,1995年吳京安主演的電影《敵後武工隊》等
❷ 袁闊成評書敵後武工隊創作於何時
《敵後武工隊》的作者馮志在1945年冬天,即日本投降三個月後,便有寫作的想法,因解放戰爭爆發未動筆,解放戰爭剛剛取得勝利後,開始動手寫這部小說,1958年11月截稿出版。
馮志,原名馮祿祥,1923年7月生於河北靜海縣,1937年七七事變後參加八路軍,先後擔任冀中九分區政治部警衛員、班長、排長、劇社社員、文工隊長,193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榮獲模範黨員、模範青年等光榮稱號。在1942年日寇對冀中平原進行「五一大掃盪」時,馮志擔任冀中九分區武工隊第一小隊隊長,英勇戰斗,三次負傷,獲「五一」一等獎章。
抗戰勝利後,馮志回到前線劇社,開始文學創作,先後在《前線報》發表特寫、報告文學《英雄連長王志傑》、《神槍手謝大水》、《團結模範高水來》和短篇小說《護送》、《打集》、《化襲》等。1947年入華北大學中文系學習,畢業後曾在新華社河北分社、河北人民廣播電台等單位工作。1958年11月出版代表作長篇小說《敵後武工隊》,曾被譯成英、俄、日等多國文字出版。另著有中篇小說《山桃》、《憶往昔笑談紙老虎》、《保定外圍神八路》等。
❸ 敵後武工隊txt全集下載
敵後武工隊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豆豆小說閱讀網
一
敵人調集大批部隊進兵晉察冀邊區,目的是要把山區的八路軍盪平,把抗日根據地摧毀,把堅強的人民殺服。沒想到如意算盤撥拉錯了,弄了個偷雞不成白搭上幾把米。唐縣齊家佐一戰,八百名鬼子喪了命;易縣車廠挨了個伏擊,近千名「皇軍」送了終;津美聯隊長在去車廠增援的路上,腹部受了重傷。到處挨打、四面受敵的鬼子,被打得老羞成怒,退一村,燒一村;撤一庄,殺一庄;平陽鎮上,集體屠殺了群眾八百個;野場山村,二百多個老人、孩子、婦女被機槍點了名。到處留下了血債,到處寫下了暴行。
撤出山區的敵人有一部分回到了保定。張保公路沿線,馬上又駐扎了一中隊日本兵。張保公路兩側的村莊,立刻從較平靜的狀態變成動盪的局面。家家都防備鬼子的「清剿」,戶戶都提防敵人的出動。剛建立的秘密游擊組,加強了對村邊的巡邏;收下麥子的人們,都盡快地埋藏糧食;偽軍們又都像還了陽,死氣沉沉的公路,很快又喧鬧起來。
麥收剛過,保定的偽清苑……
以上
❹ 《敵後武工隊》txt全集下載
敵後武工隊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敵後武工隊》描寫冀中軍民抗日斗爭的故事。1942年,日寇的七八萬精兵,在殺人魔王岡村寧次指揮下,對我冀中抗日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五·一」大掃盪,給這里的軍民造成很大損失,使這一帶的抗日活動轉入地下。但根據黨中央的指示,冀中軍區九分區派遣魏強、賈政參加敵後武工隊,殺回冀中,鑽進敵人心臟,開展敵後工作。魏強、賈政在南峪找到武工隊隊長兼政委楊子曾。魏強被任命為第一小隊隊長,劉文彬為指導員,蔣天祥為第二小隊隊長。他們分析了敵情,認為三光地區的哈巴狗、侯扒皮和劉魁勝三個漢奸,是保定憲兵隊隊長松田的心腹,他們在東王莊,一次就殺害了170多個村民,罪行累累,必須首先打擊他們,搞個政治攻勢,動員群眾積極抗日。
於是,40多個精悍的武工隊員,首先闖到侯扒皮所守的中間鎮,炮轟炮樓,狠狠打擊了他的氣焰,使他恐慌不安,也使百姓們精神振奮。這時,魏強率領的小分隊,與楊子曾和蔣天祥等分別,來到號稱「小延安」的西王莊住下來,得到……
有問題再找我
❺ 敵後武工隊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敵後武工隊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敵後武工隊
一
一間光線不足、又很狹窄的小屋裡,擺著一張桌子,桌上攤有一張褪了色的地圖。武工隊楊子曾隊長立在桌旁,手背蹭下巴頦,看著地圖沉思。魏強站在他身旁。
「魏強,你帶四個人,傍晌午定要趕到康關。」楊子曾用紅藍鉛筆指點地圖說:「在那,和准備過路的幹部們會合了,去馬家莊吃下午飯。」
「嗯。」魏強順從地回答。
「……從馬家莊往下走,步步接近敵人的『治安』區。那是敵人的天下。各個據點的敵人,什麼時候都可能出來,隨時都有可能和敵人遭遇。因此,執行這次護送任務,就更要警惕。」楊子曾從懷里掏出盒邊區造的紙煙,抽出兩支,扔給了魏強一支。
魏強吸著煙,視線由地圖移到楊子曾的臉上。楊子曾的表情是那麼親切、和藹、莊重。
楊子曾狠狠吸了口煙,接著說:「今天執行的這個任務很艱巨,要你們用很少的戰鬥力,突破層層封鎖線,踏過保定以西的整個敵占區,安全地把去冀中開辟工作的幹部們送過鐵路。」
魏強接受了任務,雙腿一並,行……
❻ 敵後武工隊的作者簡介
馮志,原名馮祿祥,1923年7月生於河北靜海縣,1937年七七事變後參加八路軍,先後擔任冀中九分區政治部警衛員、班長、排長、劇社社員、文工隊長,193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榮獲模範黨員、模範青年等光榮稱號。在1942年日寇對冀中平原進行「五一大掃盪」時,馮志擔任冀中九分區武工隊第一小隊隊長,英勇戰斗,三次負傷,獲「五一」一等獎章。
抗戰勝利後,馮志回到前線劇社,開始文學創作,先後在《前線報》發表特寫、報告文學《英雄連長王志傑》、《神槍手謝大水》、《團結模範高水來》和短篇小說《護送》、《打集》、《化襲》等。1947年入華北大學中文系學習,畢業後曾在新華社河北分社、河北人民廣播電台等單位工作。1958年11月出版代表作長篇小說《敵後武工隊》,曾被譯成英、俄、日等多國文字出版。另著有中篇小說《山桃》、《憶往昔笑談紙老虎》、《保定外圍神八路》等。
❼ 敵後武工隊的歷史背景
《敵後武工隊》
作 者:馮志
出版社:
我所以要寫敵後武工隊這部小說,是因為這部小說里的人物和故事,日日夜夜地沖激著我的心;我的心被沖激得時時翻滾,刻刻沸騰。我總覺得如不寫出來,在戰友們面前似乎欠點什麼,在祖國面前彷彿還有什麼責任沒盡到,因此,心裡時常內疚,不得平靜!
的確,心裡的不平靜,已有十三年了!
十三年前的那年冬天,也正是日本鬼子剛剛投降三個多月,在集寧駐防時,我就想抓起筆來,將武裝工作隊在敵占區和敵人酷斗、鏖戰的一大段生活寫一寫。黨組織給了我力量,鼓勵我寫下去,同志們也以最大的關懷要我去寫。但是,由於當時的文化、政治水平很低,而主要的是蔣介石又點起了內戰大火,所以想寫的念頭,不得不暫時放下,去參加解放戰爭。
雖說寫它的念頭放下了,寫它的意願並沒有打消。戰斗空隙間,武工隊里的戰友們的面影時常出現;武工隊的一些驚險、感人的故事,也經常讓我回憶起來。每當憶起,好像昨天發生的一樣。人民解放戰爭剛剛取得勝利,我便開始動手寫這部小說了。
冀中抗日民主根據地,在1942年遭到鬼子的「五一」大掃盪,整個局面起了變化以後,冀中九軍分區的黨,正確執行了黨中央的方針,立即組織了一支短小精悍的武裝工作隊,深入到敵後的敵後,去開辟工作,去打擊敵人。
敵後的敵後,就是敵占區。敵人自己稱之為「確保治安」區,或「明朗化」的地區。在這種地區里,敵人有一套統治人民的嚴密、完整的組織機構,像連座法,保甲制;敵人不僅兵力雄厚,而且還控制著交通線,真是一處有警,四處增援。
這地區的環境,既不同於一時變質的老根據地,也不同於敵我爭奪的游擊區。這地區的敵人力量強大,群眾條件差。武工隊就在這種極為不利的地區里堅持斗爭,向群眾宣傳黨的各種政策,開辟抗日工作,可想而知,工作是異常困難的。在這種地區里執行黨的政策,必須做到一步一個腳印,絲毫不能含糊。不然,不僅會給黨造下難以挽回的損失,自己完不成任務,站不住腳,並有很大的可能會被敵人吃掉。不過,這支武工隊在黨的領導下,始終和群眾同命運,共呼吸,以群眾的苦難為自己的苦難,以群眾的歡樂為自己的歡樂,隨時宣傳黨的政策,嚴格地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因之才撒下了抗日的種子,鼓起了群眾的鬥志,開辟了地區,打擊了敵人,直到逼得敵人退縮到老巢,我們取得了勝利。
書中的人物,都是我最熟悉的人物,有的是我的上級,有的是我的戰友,有的是我的
「堡壘」戶;書中的事件,又多是我親自參加的。在黨的關懷,同志們的幫助下,現在總算完成了我多年的宿願,把它寫出來了。
《敵後武工隊》如果說是我寫的,倒不如說是我記錄下來的更恰當。不管怎樣,眼下它終於和讀者見了面。如果它能在讀者心靈上留下了一點點八路軍艱苦抗戰的印象,或對讀者有一二點幫助,也就算我沒有辜負黨對我的關懷和同志們對我的幫助。
謹以此
獻給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黨!
獻給勤勞的勇敢的堅貞的人民!
獻給我的親愛的戰友和同志們!
❽ 敵後武工隊的劇情介紹
小說《敵後武工隊》是一部家喻戶曉的抗日戰爭題材的著作。一部反映燕趙兒女深入敵後,浴血奮戰的真實故事。冀中平原的熱血兒女為了中華民族的和平,除漢奸殺鬼子,出生入死,用鮮血譜寫出了一首可歌可泣的歷史壯歌。本劇以日本侵華戰爭為大背景,著重展現日寇慘絕人寰的,五一大掃盪對我冀中軍民進行肆無忌憚的燒、殺、搶、掠、奸……獸兵鐵蹄所至,屍骨遍野,血流成河!我八路軍某部領導,決定針鋒相對,以血還血,選派魏強、賈正、汪霞等抗日勇士組成抗日武工隊,殺入鬼子的心臟,與日寇松田、坂本、漢奸劉魁勝、哈巴狗兒、侯扒皮等日偽進行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搏殺!本劇還穿插展現了友情、母子情、夫妻情以及情與情之間的關系和糾葛,人性味極濃的揭示出戰爭的殘酷和人類對和平的嚮往。
❾ 敵後武工隊是哪的故事
敵後武工隊》是描寫冀中軍民抗日斗爭故事的優秀長篇小說,它通過以魏強為首的武工隊同日偽軍的復雜艱苦的斗爭,熱情地謳歌了中國人民的偉大斗爭精神、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贊美了中國軍民在頑敵面前那種百折不撓、剛毅不屈的高貴品質,表現了中國人民那種必勝的堅定意志和信心。
❿ 敵後武工隊魏強的原形
馮志,也就是小說《敵後武工隊》的作者。
長篇小說《敵後武工隊》是作家馮志根據抗日戰爭時期武工隊戰斗經歷,描寫的冀中抗日斗爭的故事,是一部紅色經典之作。先後三次被改編拍攝成電視劇和電影。
以下為網路新聞內容:
《敵後武工隊》中「賈正」的原型賈正喜老人,前往邢台會面當年敵後武工隊「郭小禿」的原型李振昌老人。兩位老人說,從1943年分別後,兩人已經72年沒見面了。憶起當年,賈正喜老人便打開了話匣子,他說,當年馮志(小說《敵後武工隊》作者,魏強的原型)是武工隊的隊長,自己是副隊長,帶領隊員們戰斗,跟隊員們一起吃黑豆、吃高粱。他邊講述著他參加的戰役,邊摸著身上的傷口,就像展示著一枚枚珍貴的軍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