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庸小說中《天龍八部》的書名有什麼含義
天龍八部」這名詞出於佛經。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崐常有
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崐遙見彼龍女
成佛」。
「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以「天」及「龍」為首,崐所以稱為《天龍八
部》。八部羅,七歸那羅,八摩聽羅迦。
「天」是指天神。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並非至高無上,只不過比人能享受到崐到更
大、更長久的福報而已。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無常,天神的壽命終了之後,也是崐要死的。天
神臨死之前有五種征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崐不樂本座(第五個
征狀或說是「玉子離散」),這就是所謂「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崐大的悲哀。帝釋是眾天
神的領袖。
「龍」是指神。佛經中的龍,和我國的傳說中的龍大致差不多,不過沒有腳,崐有的大
蟒蛇也稱。事實上,中國人對龍和龍王的觀念,主要是從佛經中來的。佛經崐中有五龍五、
七龍王、八龍王等等名稱,古印度人龍很是尊敬,認為水中主物以龍崐的力氣最大,因此對
德行崇高的人尊稱為「龍象」,如西來龍」,那是指從西方來崐的高僧。古印度人以為下雨
是龍從天海中取水而灑下人間。中國人也接受這種說法,崐歷本上註明幾龍取水,表示今年
雨量的多寡。龍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羅龍王,崐他和幼女八歲時到釋迦反牟尼所說法的
靈鷲山前,轉為男身,現佛之相。她成佛之崐時,為天龍八部所見。「夜叉」是佛經中的一
種鬼神,有「夜叉八大將」、「十六大夜叉將」等名詞。崐「夜叉」是本義是能吃鬼的神,
又有敏捷、勇健、輕靈、秘密等意思。「維摩經」崐註:「什曰:『夜叉有三種:一、在
地,二、在空虛,三、天夜叉也。』」現在我崐們說到「夜叉」都是指惡鬼。但在佛經中,
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將的任務崐是「維護眾生界」。
「乾達婆」是一種不吃酒內、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是服侍帝釋的樂神之一,崐身上
發出濃冽的香氣,「乾達婆」在梵語中又是「變幻莫測」的意思,魔術師也叫崐「乾達
婆」,海市蜃樓叫做「乾達婆城」。香氣和音樂都是縹緲隱約,難以捉摸。
「阿修羅」這種神道非常特別,男的極醜陋,而女的極美麗。阿修羅王常常率崐部和帝
釋戰斗,因為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好食物,帝釋有美食而無美女,互相妒忌崐搶奪,每有惡
戰,總是打得天翻地覆。我們常稱慘遭轟炸、屍橫遍地的大戰場為「崐修羅場」,就是由此
而來。大戰的結果,阿修羅王往打敗,,上崐天下地,無處可逃於是化身潛入藕的絲孔之
中。阿修羅王性子暴躁、執拗而善妒。崐釋迦牟尼說法,說「四念處」,阿修羅王也說法,
說「五念處」;釋迦牟尼說法「崐三十七道品」,阿修羅王偏又多一品,「說三十八道
品」。佛經中的神話故事大都崐是譬喻。阿修羅王權力很大,能力很大,就是愛搞「老子不
信邪」、「天下大亂,崐越亂越好」的事,阿修羅又疑心病很重,「大智度論卷三十五」:
「阿修羅其心不崐端故,常疑於佛,謂佛助天。佛為說『五眾』,謂有六眾,不為說一;若
說『四諦』崐,謂有五諦,不說一事。」「五眾」即五蘊」,四諦是佛法中的基本觀念。阿
修羅崐聽佛說法,疑心佛偏袒帝釋,故意少說了一樣。
「迦樓羅」是一種大鳥,翅有種種庄嚴寶色,頭上有一個大瘤,是如意珠,此崐鳥鳴聲
悲苦,以龍為食。舊說部中說岳飛是,「大鵬金翅鳥」投胎轉世,迦樓羅就崐是大鵬金翅
鳥,它每天要吃一個龍及五百條小龍。到它命終時,諸吐毒,無法再吃,崐於是上下翻飛七
次,飛到金剛輪山頂上命終。因為它一生以龍(大毒蛇)為食物,體崐內積蓄毒氣極多,臨死
時毒發自焚。肉身燒去後只餘一心,作純青琉璃色。
「緊那羅」在梵語中為「人非人」之意。他形狀和人一樣,但頭上生一隻角,崐所以稱
為「人非人」,善於歌舞,是帝釋的樂神。
「摩呼羅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頭。這部小以「天龍八部」為名,寫的是北崐宋時雲
南大理國的故事。
大理國是佛教國家,皇帝都崇信佛教,往往放棄皇位,出家為僧,是我國歷史崐上一個
十分奇特的現象。據歷史記載,大理國的皇帝中,聖德帝、孝德帝、宣仁帝、崐正廉帝、神
宗等都避位為僧。「射鵰英雄傳」中所寫的南帝段皇爺,就是大理國的崐皇帝。「天龍八
部」的年代在「射鵰英雄傳」之前。本書故事發生於北宋哲宗無祜、崐紹聖年間,公元一○
九四年前後。
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崐有塵世
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里沒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以象徵崐一些現世人
物,就象「水滸」中有母夜叉孫二娘、摩雲金翅歐鵬。
Ⅱ 金庸筆下的人名都有些什麼含義
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非常喜歡看金庸的小說,作為一個女孩子我最喜歡的就是木婉清這個名字,我覺得這個名字非常的好聽,木婉清的姓名取自詩人謝琨《游西池》中的「水木湛清華」和《詩經》中「有美一人,清揚婉兮」之句。
Ⅲ 金庸小說的人名有哪些典故和內涵
金庸小說里的人物名字都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很多女性角色的名字都挺有韻味的。但所有金庸小說里的角色,個人覺得還是以東方不敗和獨孤求敗兩位最為霸氣,一個是未曾一敗,一個是求一敗而不得,無敵也是一種寂寞埃不過東方有點小缺陷,所以這個最...5735
Ⅳ 金庸小說中的人名有什麼獨特的內涵
說起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名字,我覺得這人人物形象以及他們的名字真的是很貼合實際,其中不乏有一些有內涵的名字。
我記得洛神賦裡面有這么一句話:含辭未吐,氣若幽蘭。雪山飛狐中的苗若蘭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但是好像金庸先生又在小說中寫道,這樣的名字也是為了紀念苗若蘭母親南蘭。
還有射鵰英雄傳裡面的五絕這五人,在這五個人的名字是和五行分不開的。
金庸筆下的名字有的是根據一些草葯來起的,有的是從歷史上來借用的,還有的是從成語或者詩詞裡面起的。
Ⅳ 金庸小說人物名字的含義,特別是女性人物,越詳細越好
以下是就我個人整理的一些,樓主覺得可以把分給我!
說明一點,本人十分喜歡金庸小說,也研究過「金學」。
1.《飛狐外傳》苗若蘭:《洛神賦》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2.《連城訣》丁典:《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
3.《天龍八部》無崖子:《莊子·逍遙游》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4.《天龍八部》蘇星河:《桂枝香·金陵懷古》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5.《天龍八部》李秋水:《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匯流
6.《天龍八部》逍遙子:《莊子·逍遙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
7.《天龍八部》阿朱、阿紫:《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
8.《天龍八部》木婉清:《詩經》水木清華,清揚婉兮
9.《射鵰英雄傳》穆念慈:《尚書.大禹謨》帝念,念慈在慈
10.《射鵰英雄傳》黃葯師:《大寶積經》譬如大葯師,善能療治一切疾病
11.《笑傲江湖》曲非煙:《迷夢詩四十韻》非煙含瑞氣,馴雉潔霜毛
12.《笑傲江湖》余滄海:《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13.《笑傲江湖》岳不群:《離騷》鷙鳥之不群兮
14.《笑傲江湖》任盈盈:《古詩十九首》盈盈一水間
15.《書劍恩仇錄》文泰來:《易經》否極泰來
16.《神鵰俠侶》小龍女:《冷齋詩話》吳城小龍女
17.《神鵰俠侶》楊過:《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18.《神鵰俠侶》霍都:《羽林郎》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倚仗將軍勢,調戲酒家胡
19.《神鵰俠侶》武修文:《尚書·武成》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武修文
20.《俠客行》石中玉:《詩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1.《俠客行》石破天:《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21.《倚天屠龍記》殷素素:《古詩十九首》纖纖出素手
22.《碧血劍》溫青青:《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3.《碧血劍》袁承志:《禮記·祭義》君子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
24.《碧血劍》溫青青:《莊子·德充符》唯松柏獨也,在冬夏青青
25.《碧血劍》何紅葯:《揚州慢》念橋邊紅葯
Ⅵ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名字何來有什麼含義
《天龍八部》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所謂「天龍八部」是佛經用語,包括八種神道怪物,作者以此為書名,旨在象徵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天龍八部」,又稱為「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出於佛經。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非人」實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天龍八部都是飛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者,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嘍羅,七緊那羅,八摩侯羅迦。
天龍八部諸天鬼神都受到佛的教化,皎依佛法,並以護持佛法、保護眾生為天職。其中,天眾和龍眾最為重要,故統稱「天龍八部」。
Ⅶ 金庸小說里哪些人物的名字是有一定文化底蘊的
金庸小說里,幾乎所有主角的名字,都是很有文化底蘊的,絕不是隨口起來。
下滿只舉例說明:
袁紫衣——「月光如水照緇衣」,紫衣即緇衣,暗示了袁紫衣的最終命運
木婉清——《詩經?國風?鄭風》「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王語嫣——「語笑嫣然」
周芷若——《漢書》「衡蘭芷若」,芷為白芷,若乃杜若,皆是香草。李白亦有詩雲:「始向蓬萊看舞鶴,還過芷若聽新鶯「
程靈素——古醫葯典籍《黃帝內經》中的《靈樞》《素問》二章
李沅芷——屈原的《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苗若蘭——《洛神賦》「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任盈盈——古詩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中有「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句;之十《迢迢牽牛星》中有「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句;盈盈,有容貌端麗之意,其名字十分符合小說中那個重情貌美的女子形象。
曲非煙——《笑傲江湖曲》的創造者曲洋的孫女兒,小名非非。「非煙」二字最早見於《史記•天官書》:「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南朝梁元帝《<金樓子>序》:「夕望湯池,觀仰月之勢;朝瞻美氣,眺非煙之色。」唐權德輿《雜詩》之一:「彩鸞駕非煙,綽約兩仙子。」納蘭容若《江城子•詠史》有「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句。
余滄海——《法言•吾子》:「浮滄海而知江河之惡沱也,況枯澤乎!」曹操《樂府詩集•步出夏門行》「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宋蘇軾《清都謝道士真贊》:「一江春水東流,滔滔直入滄海。」《赤壁賦》中有「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句,意為天地之大,滄海不過一粟,作者用大海里的一顆粟米自比,說明人是何其的渺小。青城派掌門人心胸狹窄,卻自命為「滄海」,金庸顯然是用此名進行反諷了。
鍾靈——出自成語「鍾靈毓秀」,聚集天地靈氣,孕育優秀人物。清陸以湉 《冷廬雜識•神缸》:「天台為仙境,為佛地,無怪鍾靈毓秀,甲於他邑。」小說《天龍八部》中鍾靈是一個單純可愛的少女,靈氣十足。
康廣陵——取自「嵇康」和《廣陵散》。嵇康是竹林七賢,廣陵散更是我國十大古琴曲之一。小說《天龍八部》中,康廣陵是「函谷八友」之首,人稱「琴顛」,倒也配的上這個氣場十足的名字。
逍遙子——「逍遙」取自《莊子•逍遙游》:「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逍遙游》流傳於世後,很多人都把莊子成為「逍遙子」;屈原《楚辭•離騷》中有:「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遙」句;劉淇銘也寫有《逍遙嘆》一詞。在《天龍八部》中逍遙子雖出場不多,但那種悠然那種灑脫也深得道家真味。
柯鎮惡——《世說新語》:「桓石虔,小字鎮惡」。《晉書•桓石虔傳》:「石虔小字鎮惡。有才幹,趫捷絕倫……三軍嘆息,威震敵人。時有患瘧疾者,謂曰:『桓石虔來』以怖之,病者多愈,其見畏如此。」後遂以「桓石虔」來謂鎮惡去疾的典故。《射鵰英雄傳》中「飛天蝙蝠」柯鎮惡身為「江南七俠」之首,一生嫉惡如仇,正應了其名號。
向問天——日月神教光明左使,江湖外號「天王老子」。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屈原放逐於江南時作《天問》;李白《把酒問月》雲:「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詞之間流露出的豁達豪邁也恰似向問天一代梟雄的性格。
阿朱、阿紫——朱紫即紅色與紫色。《文選•張衡<西京賦>》:「木衣綈錦,土被朱紫。」李善註:「朱紫,二色也。」《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以亂正色。」後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亂正或真偽混淆。 《後漢書•陳元傳》:「夫明者獨見,不惑於朱紫。」又比喻人品的高下。劉峻《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膽。」在《天龍八部》中朱紫二人雖同是段正淳與阮星竹之女,但性格、品質迥異,阿朱善良溫柔,阿紫狠毒頑劣。金庸以「朱紫」為二姝命名,愛憎之情自然是很明顯的了。
Ⅷ 金庸小說人名的典故
胡斐——「飛狐」倒過來。
程靈素——《靈樞》、《素問》是《黃帝內經》上回下篇篇名。
苗人鳳答——人中龍鳳。
閻基/寶樹——佛經中以七寶(金、銀、水晶、瑪瑙、琉璃、琥珀、美玉)造成樹狀之寶物。其名為「寶樹」而其實為「焰基」,此人為人可見一斑。
袁紫衣——法號「圓性」,諧音「緇衣」。
商劍鳴——傳說楚王命莫邪鑄劍,莫邪鑄成雌雄雙劍,以雌劍獻楚王,而雄劍常在匣中悲鳴。宋鮑照《贈故人馬子喬》之六:「雙劍將離別,先在匣中鳴。煙雨交將夕,從此忽分形。雌沉吳江里,雄飛入楚城。」這是用夫君的名字,影商老太心中的哀苦之情。
商寶震——能「鎮」商家堡,此名恐怕寄託了商老太對他的殷切期望。
福康安——史上實有其人。
陳家洛——史上實有其人。
Ⅸ 金庸小說人物名字大有來歷,什麼叫淵博
金庸小說中很多來人名自是很有研究的,在這一點上,除了《紅樓夢》,我還沒在任何一部作品裡找到能與他相提並論的。下面就開門見山,走進金庸小說的人名世界。
金庸小說有許多人如其名的例子。
《連城訣》里有個凌霜華。凌霜之花,當然是菊花。這位小姐不但酷愛菊花,而且氣質高潔,守節不移。花鐵干是個自相矛盾的名字――花怎麼會有鐵的枝幹呢?實際上這個人就是自相矛盾的――從大善轉變到了大惡。
《射鵰英雄傳》里的包惜弱,特別憐貧惜弱,甚至連所養的雞鴨也不忍宰殺。弄的家裡雞鴨成災,擁擠不堪,令人哭笑不得。柯鎮惡疾惡如仇,性情剛直。再惡的人恐怕也不敢直視於他。
《雪山飛狐》里有位氣度高華的嬌小姐苗若蘭。曹雪芹對晴雯被逐一事有「如一盆才抽出嫩箭的蘭花送進豬窩」的議論,這有助於我們對這個名字 的理解。
Ⅹ 金庸小說人名解析。
《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田歸農:竊以為這是一個很土很傻的名字,後來得知中國自古是農業國家,社稷二字便是田地糧食之意,田歸農意思大約是將天地收歸的田地歸還給農民,又這樣本事的不是君王,也是名臣。因此這也算是胸懷大志的名字。
苗人鳳:取人中之鳳,古代鳳為雄,凰為雌。苗人鳳一代大俠,武功人品卻也配得上人鳳二字。
程靈素:她是毒手葯王的關門弟子,名字取自《靈柩》《素問》兩本醫學經典。應其醫生身份及高超的醫術吧。
《連城訣》
丁典:又號「菊花劍客」。。。據悉取自「目不識丁,三墳五典」具體有什麼意義,並未深究。
凌霜華:書中贊她「人淡如菊」。有說凌霜華既「凌霜花」似指菊花。典出司空圖〈詩品。典雅〉:「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天龍八部》
王語嫣:一聽便令人心動的名字,書中有說意為「語笑嫣然,和藹可親」。貌若天仙的神仙姐姐,也是金庸筆下有名的奇女子。
蕭遠山,蕭峰:父子二人一「遠山」,一「峰」均顯出魁梧神勇,俱是睥睨天下.旁人遇見他,只有仰望,敬慕,無法征服,正和人物神韻。對應天龍八部「帝釋天」。
鳩摩智:有種說法是鳩摩智對應八部中的「迦樓羅」,與文中對應也有一定道理。其人確如其名雖陰險奸詐,但也睿智聰慧,當失去一切後頓悟,終成一代高僧。
趙錢孫:因看到好友在與蕭遠山激戰時的慘死,竟當場嚇暈,從此如同行屍走肉,自稱趙錢孫。也是個有趣的卻也可憐的人物。
包不同:特立獨行,最愛唱反調,但對於慕容氏忠心耿耿。口頭禪「非也,非也」,有一女名為包不靚,實在是與眾不同的人,結局死於莫容復之手,算是一悲劇。
無崖子:出自《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正體現了他對所有知識的追求與研究,也反映出他的博學。
阿朱、阿紫:對應天龍八部里的乾達婆和緊那羅,《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朱赤為正,絳紫為邪,人亦取其意。姐妹二人對於蕭峰來說是兩種極端吧。
虛竹:虛者空也,竹者亦中空,固空字為虛竹的特性,中空才能容!對應天龍八部「摩呼羅迦」。
段延慶:這延慶二字,似是對應其一生悲苦,但是在最後發現了自己居然有兒子,而且馬上就要做皇帝了,英俊瀟灑,武功高強。這個對他來說是一個可以讓他忽略一切仇恨和煩惱的喜事,值得慶賀.只不過這份喜悅來的過於遲了。延後相慶,也許就是段延慶名字的由來。
木婉清:出自「水木清華,婉兮清揚」,也是美人一個人。
《射鵰英雄傳》
包惜弱:因童年時愛惜小動物,不忍殺生,書塾教書的父親故取名惜弱(這都可以取名夠晚的)
穆念慈:《尚書.大禹謨》:「帝念,念慈在慈」。在這里暗指穆念慈的仁厚善良(不善良洪七公也不能教她3天),還有對愛情的執著不忘.還好生了個成器的兒子,穆念慈這憋屈的一輩子還算有點神采。
裘千仞:《莊子 秋水》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