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兵臨城下》中那段經典獨白誰能背出來
我一直都很愚昧,我們努力創建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所有的人都不需嫉妒別人。可是沒有完全的平等啊,即使是在蘇聯的世界裡。人終歸是人,地球上不會出現新的人類。總會有一些令人嫉妒的東西,一個微笑,一份友誼。總會有貧有富——富於天賦,貧於天賦;富於愛情,貧於愛情……
——丹尼洛夫,《兵臨城下》
2. 兵臨城下貌似很經典講什麼的
I am a stone, I do not move. I put snow in my mouth so he won't see my breath. I take my
time, I let him come closer. I have only one bullet, I aim at his eye; very gently my finger presses on the trigger. I have no fear, I'm a big boy now!
森林裡面一頭狼可以活3年,驢子可以活8年。因為驢子更有用!所以我要當一隻有用的驢子。
這是兵臨城下的開場白,在廣闊的雪地中幼年瓦西里與爺爺躲在隱蔽處,馬兒嘶鳴的聲音在空曠的森林凄厲回盪。小瓦西里的槍口瞄準了那隻奔向馬兒的狼,手是顫抖的「嘣……"
這時鏡頭轉換,小瓦西里已長成一個年輕帥小伙,在列車上等待為國家奮斗。
但是,當列車的門被打開,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傻眼——滿地的屍體,空氣中充滿鮮血的腥味,灰沉的天空。手中沒有先進的武器,眼前沒有遮蔽物,蘇聯人的喇叭卻仍不停在叫:「對於懦夫,對於叛徒,我們絕不留情。」對於想要逃跑的士兵,他們毫不手軟,直接射死。年輕的生命要不就被德軍殺害,要不就被自己國家的槍支消滅。
瓦西里存活下來了,憑借著他出色的射擊,他成為了狙擊隊員,不到十天的戰斗里就擊斃了四十多名的德國兵,他成了蘇聯紅軍大力宣傳的英雄。一切看似都很美好,但卻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
靜。
瑣事擱了又擱,靜不下心來把這種感覺用文字表達出來。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影片中的人物和情節卻紛紛從我靈魂深處跳出來,告訴我那份感動,那份震撼,非文字不足以描繪,非文字不足以記載。於是我蠢蠢欲動,開始用指尖跳舞,用文字來謳歌藝術的魅力了。
我一直都是個崇拜英雄的人,不管這個英雄出自哪個年代,哪個國家,只要他有別於尋常人,具備「雖萬千人吾往矣」的氣概,那麼他就是我頂禮膜拜的偶象。
瓦西里.扎依采夫,一個很普通的蘇聯牧民,只是因為多年的游牧生活練就了一身好槍法,才使他成為二戰中的傳奇人物。他的神奇槍法令入侵的德國人聞風喪膽,他成了當時蘇聯最優秀的狙擊手。
在看影片之前,對於好萊塢影星裘.德洛,我還僅僅是慕名而已,看完之後我才驚嘆於他的演技,的確演得細膩,精湛,讓人無可挑剔。
他演的傳奇英雄瓦西里一開始只是個被迫去保衛斯大林格勒的青年紅軍,面對裝備精良的德軍,他連枝槍都沒有,徒步跟在有槍的戰友身後,要等戰友死後他才有望撿到槍。頭上飛機轟鳴,地上坦克隆隆,
戰爭的慘烈被刻畫的異樣的絢麗。有的青年軍人不敢向前沖,往後撤退,結果被自己人機槍掃射一樣是個死。蘇聯人的喇叭在叫:「對於懦夫,對於叛徒,我們絕不留情。」德國人的喇叭在叫:「你們是斯大林的犧牲品,對帝國的無謂抵抗是自取死路。」在那個年代,生命比草芥更賤,死比任何事情都正常,那是種觸目驚心的痛感,能在熱愛和平的人們心中刻下深深的印痕。
戰爭的廢墟里倖存著兩個活人,一個是政委達尼洛夫,一個就是手無寸鐵的瓦西里。達尼洛夫是文職,想開槍射擊卻不知道怎麼射,於是問瓦西里:「你會開槍嗎?」瓦西里說:「會一點。」於是他接過政委的槍,一眨眼就將掩體前的幾個敵人通統擊斃了。
於是瓦西里成為了狙擊隊員,不到十天的戰斗里就擊斃了四十多名的德國兵,他成了蘇聯紅軍大力宣傳的英雄。 在這期間他也愛上了女狙擊手塔妮婭。
然而塔妮婭的感情卻游移在瓦西里和達尼洛夫之間,她自己都搞不清自己愛的是哪一個,也許在殘酷的戰爭年代,愛的范疇已遠遠地超越兒女私情了。
斯大林格勒淪陷,德軍兵臨城下,迫近了首都莫斯科。那時候德軍之中也來了一位神槍手,下戰書向瓦西里挑戰,並接連殺害了瓦西里的許多戰友。於是兩位神槍手開始鬥智斗勇,在炮火聲中展開了殊死的較量。兩軍交陣,各為其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兩個優秀的狙擊手之中肯定有一個要倒下,這全是拜戰爭所賜。如果他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話,那麼只需在奧運會射擊比賽中爭金牌就可以了,也用不著性命相搏了。
每每回想起這些,我們真是太慶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了。看著電影里的慘烈畫面,那些死於非命的無辜百姓,和平真的是來之不易。這部影片應該讓小泉純一郎多看看,讓他知道軍國主義是註定要失敗的,就像影片的最後德國納粹黨還是乖乖地投降了。
正義永遠會壓倒邪惡,我們人類的英雄也永遠會綻放出無盡的光芒!
總之一句話:和平才是世界永恆的主題!
他的生命,他的愛情正漸漸面臨困境。
……
戰爭終於落下帷幕,英雄瓦西里死了,但只屬於自己的瓦西里活下來了,他不但收獲了生命,最終也找回了愛情。
雖然戰爭毀滅了許多美好的事物,但我們始終堅信:戰爭總會結束!
(原本以為好萊塢影星裘德洛只是一個花瓶,但他在此片中的表現讓我徹底改觀 來自 http://www.zhaishy.cn
3. 求《兵臨城下》的無字幕版越高清越好
我也求
4. 兵臨城下的主角原型是誰
是蘇聯著名的狙擊手瓦西里
5. 兵臨城下的主角叫什麼名字,演過哪些電影
《兵臨城下》改編自威廉·克雷格創作的同名紀實小說,由讓·雅克·阿諾執導,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電影。
影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
裘德·洛,1972年12月29日出生於英國倫敦,英國演員、製片人、導演。
1990年裘德·洛在電視劇《家庭》里出演角色。1994年,出演首部電影《Shopping》。1999年,裘德·洛出演了安東尼·明格拉執導的電影《天才雷普利》,獲得了第72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提名。2001年,他主演了戰爭片《兵臨城下》以及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的科幻電影《人工智慧》。2004年,他憑借電影《冷山》獲得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同年擔任第76屆奧斯卡獎頒獎典禮的頒獎嘉賓。2009年,出演電影《大偵探福爾摩斯》,飾演華生醫生。2011年,擔任第64屆戛納電影節評委。2013年,主演由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導演的喜劇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
6. 《兵臨城下》一部經典的二戰電影,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為背景,也敘述一段壯美的愛情故事。
LZ的意思是美國身為資本主義國家不可能也不應該拍一部為當時身為社會主義的敵對國家—蘇聯的作宣傳!(這點的確很讓人費解,他們難道忘記了當時的「冷戰」時期了?) 《兵臨城下》講述的是以二戰中納粹德國和蘇聯的戰斗為背景。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轉折點,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和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參戰主要軍隊為蘇聯和納粹德國。二戰中代表著邪惡的法西斯國家—德國、義大利、日本為了擺脫1929~1933年的華爾街金融危機,不惜將災害降臨於無辜的人們。二戰的結果是代表著正義的蘇聯、美國等國家的勝利而告終! 其實這部電影在為蘇聯作宣傳,其實也間接表揚著美國! 當然也不能排除「歷史崇拜者」對歷史的尊敬之作,對英雄的崇拜之作。
7. 電影<兵臨城下>的的結局是什麼
正義戰勝邪惡。
《兵臨城下》是由讓·雅克·阿諾導演執導,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電影,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創作的同名紀實小說。
該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
(7)兵臨城下世界小說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瓦西里·澤索夫
真實歷史人物。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十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
康尼少校
真實歷史人物。德軍派出的頂尖神槍手,彈無虛發,是德國「措森狙擊學校」的校長。瓦西里的名聲引發了他的極大興趣,勵志要與其決一高下並消滅對方。
塔妮婭
真實歷史人物。蘇軍女狙擊兵,瓦西里的愛人,為了當狙擊手而進入狙擊隊。瓦西里作為她的教官,隨著戰爭的進行,殘酷的生存環境讓兩人逐漸走到一起,並發展成師生戀。
8. 推薦幾個類似於《兵臨城下》的戰爭電影
<鍋蓋頭》描寫海灣戰爭美軍狙擊手的故事
《第九突擊隊》俄羅斯最新戰爭片,一隊新兵在阿汗 戰場上上演生存與死亡的悲歌
《大偷襲》05年8月推出,描寫二戰時,美軍營救菲律賓日本集中營戰俘的故事。喜歡看打小鬼子的朋友不能錯過。
《天國王朝》美國電影似乎很少涉及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題材,這次,我們大英帝國的一個鐵匠,陰差陽錯的來到被基督徒佔領的耶路撒冷,沒享受幾天好生活,就趕上了強大的撒拉丁軍隊的攻擊,漫天的投石車發射的飛彈,瘋狂的彎刀駱駝部隊,我們的鐵匠如何力挽狂瀾呢?
《風語者》又是一部打鬼子的片
《士兵宣言》根據小說改編的越戰影片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的經典越戰片,十分精彩
《深入敵後》美飛行員在前南斯拉夫的故事
《無人地帶》波斯尼亞戰爭電影,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桂冠
《珍珠港》精彩特效下美國愛國主義與浪漫激情
《U-571》海戰的經典,無論後來專家找出該片的多少錯誤,可影片的質量與娛樂效應卻一點不差
《核艇風暴》因為錯誤的密碼來電,一場核戰爭幾乎要打響
《K—19寡婦製造者》這艘核動力潛水艇沒有因為指揮官換成哈里森福特而變的吉祥,寡婦製造者真是名副其實。
《獵殺紅色十月》老007蕭恩·康納利搖身一變成為了前蘇聯最先進潛水艇的指揮官,帶領一干將領叛逃蘇聯,發誓要享受資本主義的繁華……
《太陽淚》美國大兵潛入非洲中部去營救國際紅十字會的官員,有點看頭。
《哈特的戰爭》德國集中營裡面發生的一件事,見證了英雄的慷慨悲歌。
《勇敢的心》蘇格蘭的民族英雄在這部電影的形象如此高大,那臨死前的一聲「自由」,震懾人心
《愛國者》與世無爭的美國農場主在兒子被英國遠征軍殺害後,徹底變成了一個屠夫,背景為美國獨立戰爭時期
《四根羽毛》宏大的戰爭巨作,茫茫沙漠,英國殖民者為了保住那「日不落」的光輝旗號,在遙遠的非洲與蘇丹穆斯林作戰浴血撕殺。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這是一部肯定二戰、又宣揚反戰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現極端暴力、但從骨子裡贊美人性與和平的作品。
老牌經典有:
《橋》
《卡撒布蘭卡》
《巴頓將軍》
《坦克大決戰》
《莫斯科保衛戰》
中國的戰爭片嘛
《大決戰》不錯
《開國大典》經典
《渡江偵察記》還兼具娛樂效果
《上甘嶺》就是今天看也依然振奮人心,爆炸效果一點不遜色外國大片。
9. 有誰知道描寫『紅色警戒3』的小說兵臨城下,世界大戰都行
雙刃直升機
設計用途:對地攻擊直升機
製造方:克拉斯娜航空航天局
原產國:蘇聯
量產方:蘇聯機場
關鍵指標:
? 60毫米"Ovanchik"火箭彈倉(x4)
? PKX 12.7毫米重機槍(x2)
? 客艙讀物(囧TZ……)
? 適合多數車輛的牽引繩索
? 雙旋翼提供穩定的駕駛體驗
戰地錄影
歷史
蘇聯因其對逃兵的零容忍政策在國際上遭到痛斥,許多批評家嘲笑該政策是一種對戰爭的不道德且殘忍的態度。這一政策由蘇聯象徵性的作戰直升機——KA-65"雙刃"——廣泛執行,這是因為它可以在戰場上空盤旋,從最佳的位置迅速發現並處理那些試圖從前線逃跑的士兵。但是,在最近的報道中,蘇聯軍務局宣稱戰場脫逃率降到了0%的歷史新低(此數字為取整結果),並向蘇聯人民為消滅國家敵人所做的堅定不移的貢獻表示感謝。盡管如此,人們仍期待雙刃在蘇聯與盟軍間正在進行的沖突中發揮重要作用。
這種結實的、全副武裝的作戰直升機除機翼下方掛有四台火箭彈發射器外,還配備有兩挺重型轉輪機槍。此外,它的三旋翼設計(兩個主旋翼外加一個尾旋翼)令其擁有同類飛行器中無與倫比的穩定性。有人說雙刃的機槍能輕而易舉的滅掉敵軍步兵,卻不適於對付裝甲車輛——當然了,因為這是火箭彈該乾的事兒。減輕雙刃的質量出於慎重的權衡考慮,這能讓它獲得卓越的速度,又有足夠的力量來運送整隊的磁暴步兵、甚至是V4火箭發射車往來於前線。
蘇聯的雙刃直升機可以勝任多重角色,尤其是YD地向那些不能還擊的東西開火。
因為以上這些原因,蘇聯戰地指揮官經常開玩笑說雙刃「非常,非常俄羅斯」,即言這種直升機直率而不妥協。既便如此,它也並不是沒有弱點。雙刃將所有彈葯裝在機上,而它相對脆弱的工程設計需要某種程度上的直線飛行,這些都令雙刃對防空火力十分敏感。在一次行動中,運載著一個鐵錘坦克排的雙刃中隊被阿波羅戰機伏擊並殲滅,直接導致蘇聯以一份措辭強硬的聲明對法國、德國和英國重新宣戰。
考慮到雙刃可能會運送貴重的貨物,僅僅一架的損失也會令蘇聯十分心疼。這一點——連同在戰場上方盤旋監視的能力——讓它扮演了蘇軍中獨一無二的重要而有權的角色。如今,雙刃上均由蘇軍政委擔任副駕駛,這些人精通蘇維埃理論,會毫不猶豫的使用任何必要的手段來刺激敵人活著激勵自己的戰友。
作戰摘要
? 一身武器 -- 雙刃直升機可以幹掉多數對空效果不佳的地面目標。它的機槍可以持續開火而不用擔心槍身過熱,它的火箭彈可以提供有力的打擊。雙刃的火箭彈多到在作戰中可以不用補充。然而,火箭彈的裝填是很慢的,所以駕駛員傾向於野蠻的打帶跑戰術。
? 小心飛機 -- 雙刃的武器老老實實的定位於消除地面威脅。結果,這種危險的直升機反而是盟軍空中優勢戰斗機最喜歡的目標之一。蘇聯軍務局強烈建議MiG戰斗機為雙刃護航。
? 乘客房間 -- 調查表明,當提到戰地輸送的時候,蘇軍步兵師普遍鍾愛在政委的嚴密監視下乘坐雙刃直升機,而不是被塞在牛蛙里,再「嘣」一聲被彈到戰場上。
? 牽引繩索 -- 非凡的推重比令雙刃能夠拎起多數作戰車輛,不過牽引系統和乘員隔艙是互斥的。這意味著,雙刃不能同時運送車輛和步兵。
普通信息:
* 新的天啟坦克外形真棒,大家會在不久的將來看到這一改變[譯註:現在該說不久的過去了]。從我們掌握的情況它會使用一種牽引光束及置於炮塔後的巨大發生器(電磁拖叉),就像是能四處捕獵的研磨機,把任何擋道的敵人攪成渣。
* 單位比例極不真實,但行之有效。海豚可能有潛艇的大小,但你知道那隻是條海豚。
* 礦是不會採光的,只是挖到枯竭狀態之後就只能獲得25%的產出量了[譯註:完全絕對必然肯定可以參考《星際爭霸》的氣礦……]
* 海德堡回歸,它看起來也很棒,甚至擁有公園和啤酒農場。
* 漢堡王回歸。[譯註:RA2中招牌是個超大猩猩的漢堡包店]
* 游戲中有12種不同的地區環境,每一種都非常不同、非常漂亮。
* 全部天氣都有呈現,但完全不影響游戲,只是純粹的審美用途。
* 高處可以揭開戰霧看到低處,相反低處不能揭開高處的戰霧。
* 支援能力再次引入,部分在下文有列出。技能的啟動圖標放到了屏幕左下角,有類似將軍經驗值那樣的進度條來影響技能出現的早晚。
* 蘇聯支援技能包括:太空垃圾[=004=]讓衛星從天上掉下來變成「BANG!」;牽引光束,把地面單位扔上天,晚點又可以作為太空垃圾扔下來;定時炸彈,一如其名。
* 存在第三陣營,但僅僅被提及過是「旭日帝國」。
盟軍:
* 海豚表現得就像真的海豚,意味著你給它們下倒退命令的時候它們真的能倒著游,或者在遭到魚雷或特斯拉武器攻擊的時候躍出水面躲閃。
* 一種發射冷凍光線的支援直升機,可以延緩敵人的速度,而且在時間足夠長的前提下可以把敵人完全冰封住。敵人不會受到實質傷害,也會隨著時間慢慢解凍,但被冰住之後它們就像真冰一樣脆。冷凍直升機的第二能力是縮小光線,把友軍或敵軍單位像卡通一樣縮小,當然縮小之後更容易被坦克碾掉。[譯註:從這條來看此直升機似乎沒有直接殺傷性武器,純輔助用。]
* 軍犬和裝甲熊的差異被拉大了,不再是傳統的單純對等狗咬熊咬狗咬熊把戲。軍犬有吠叫技能可以嚇住附近的敵人,而且在多功能步兵車里可以叫得更大聲=004=
* 盟軍可以築牆。
* 使用主基升級的科技樹形式[一本、二本…],只要主基地升級了其它生產建築也隨之能購買更高級的單位。這也意味著失去主基地的話科技一夜回到解放前。
蘇聯:
* 沙皇坦克,或者稱作鐵錘坦克,可以從其它車輛上搶奪生命值和武器。它的火箭不會再被擊落,第二技能是發生更小但散播更廣的炸彈[譯註:??後兩句說的是V4火箭發射車吧?]。
* 特斯拉坦克不會在多人游戲中出現,但會作為戰役任務某些關的客串武器。
* 無畏戰艦的第二攻擊模式可以加快發彈速度,但這樣做會對船身不斷造成損傷。
* 阿庫拉潛艇的第二技能是發射無制導的「超級」導彈。
* 熊是兩棲的,某種程度上它們又可以當狗用又可以當海豚用。
Filefront的提要:
- 盟軍除了建造場和擴展車之外其它建築都不提供建造范圍
- 擴展車也能用來升主科技。忘了把CY打包之後再展開還會不會保留科技……
- 蘇聯科技稍有進步,但還是以人民軍隊為主
- 漂亮的海水是決定了海戰的整體設定之後才設計成現在那樣的
- 蘇聯有吊車(盟軍沒有,只能靠建造場),建築提供建造半徑,意味著蘇聯可以把基地連得遠比盟軍廣闊。
- 雷雨雪等天氣是恆定的,建圖的時候就必須選好的,不會動態變更。
- 所有單位都有第二能力,而且這個第二能力的快捷鍵都是F。而且強化了顯示,會用不同的顏色標識:要選擇目標的技能是紅色高亮、切換武器是橙色高亮、即時效果是綠色高亮(比如運兵車放人)。另外所有兩棲單位的名稱都會有藍色波浪條紋作為提示。
- 蘇聯工程師的第二技能是放置戰斗碉堡。[按其描述我相信是近似C&C3 1.0版的GDI步槍兵那種]
- 雷達小地圖強化,甚至能從小地圖分辨出步兵。另外雷達也不會再被關掉,除非被一個敵人間諜或者XXX(未透露名稱的單位)鑽進你的建造場。
- 各種超武最多隻能建1座,所以就算3陣營全科技制霸也最多有6座超武。
- 開啟支援技能的左下角經驗槽(你稱作什麼都好)會隨著時間不斷增長,此外你死人越多它漲得越快。[魔多和艾辛格?]將軍點數(你稱作什麼都好)最多是10點,但總共有15種技能分布在3列,每一個往下的技能都需要前一個技能作為前提。另外有些有趣的調整,無論目標是地圖的哪一點,運輸機/轟炸機從地圖外飛到那裡的需時都是恆定的,這有助於玩家的計算。
- 天啊……游戲中設置了一個「紅色警報」按鈕,按下之後你的基地就會進入紅色警戒狀態,你不允許再建造任何建築,而且所有建築都會慢慢掉血,你在不超過5分鍾之內就要Game Over了。這是不可逆轉和取消的。但是,你能得到好處是,可以用很少的造價和建造時間生產部隊。顯然這只意味著:孤注一擲……
- 負責在官網給RA3兵種寫=004=介紹的主製作人是Greg Kasavin
- 總共有4位音樂家在為RA3作曲。Tim Wynn負責管弦樂部分、James Hannigan負責日本部分和若干蘇聯曲目、Michael Sandgren只說曾經參與《將軍》音樂創作、最後一位自不用說是Frank Klepacki。他們演奏了一些片斷,日本是非常契合它們藝術風格的電子搖滾、蘇聯是帶沉重風格的新搖滾,盟軍還未公布。音樂還是像近幾作C&C那樣,根據戰斗情勢來判斷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