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師情畫意小說顧逸夏露露免費閱讀

師情畫意小說顧逸夏露露免費閱讀

發布時間:2021-04-08 09:14:28

『壹』 《詩情畫意的春景》新概念閱讀與作文答案

萬事開頭難,作文也是如此。起好頭,能為順利地展開文章打下基礎。古人寫文章把好的開頭比作「鳳頭」,是很有道理的。一個能讓人「一見鍾情」,引發別人無窮遐思的開頭,往往能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特別是在應試作文中,「鳳頭」更能牽引閱卷者的目光,讓你的文章脫穎而出。
好的作文開頭應做到:一簡、二新、三美。
所謂簡,就是開頭力求簡潔、明了,不羅嗦重復。如:
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有的家幸福美滿,有的家快樂溫馨,有的家團結和睦,有的家冷清寂寞。同樣,我也有一個家,但我的家卻不同於別的家,我的家講究民主、熱愛科學。 《我有這樣一個家》
本來只需用一句話就能寫清楚的內容,偏偏要在前面加上這么多啰啰嗦嗦的敘述,使開頭顯得拖泥帶水。不妨修改如下:
若要問我有怎樣一個家,我可以用一句話回答你,我有一個講究民主、熱愛科學的家。
把廢話盡數刪去,顯得直截了當、干凈利落。
所謂新,就是開頭不落俗套,新穎別致。如: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一隻被剪斷翅膀的小小鳥,我撲騰在凄迷的風雨中,卻不想因此迷失方向。
一個聲音在心底呼喚:我要飛,要高飛……——題記
我是一個中學生,整天奔波於「題海」之中。 《我要高飛》
作者以「題記」的形式,寫出發自內心的呼喚。「要高飛」,要當學習的主人,從不堪重負的作業堆里尋回丟失的個性。這樣的開頭令人眼前一亮。
所謂美,就是開頭能給人以美感。
首先,我們可以運用形象的描寫,如:
1.透過窗口,我看到槐樹花又開了。開得依然那樣潔白,晶瑩,清香。《槐樹花》
2.終於,在茫茫一片昏黃妁路燈光里,出現了51路公共汽車那臃腫的身軀。在夜幕里等了一個多小時的人們開始活躍起來。《擠車》
其次,我們可以藉助恰當的修辭及引用詩文。如:
1.母愛像長河一樣源遠流長,像洌泉一樣清新甘甜。我也是一個沐浴著母愛陽光的幸運兒。《無盡的愛》
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每當我想起這句詩,眼前就不禁會浮現起那圃圃的臉,那筆下流動的圃,耳邊又想起那錢氏英語。 《良師》
總之,只要內容鮮活、形式新穎、語言亮麗,這樣的開頭便會給人以美感。
常見的文章開頭的方法很多有以下幾種:
一、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開頭不繞圈子,直接點題,用托爾斯泰的話說,就是「一開始就走向目的」。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過對人物肖像、對話、行動等方面的描寫,直接人題;敘事為主的記敘文,一開頭就可以點明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有關背景。如:
1.日子淡了又淡,天空高了又高。夏日來了…… 《夏日》
寥寥數十字,將夏日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直奔主題,引人入勝。
2.窗外,雨打芭蕉;簾內,一燈如豆。掬一杯清茶,捧一本好書,獨守一次靜謐的夜。 《雨夜話茶》
開頭僅用兩句話,簡明扼要而又韻致無窮。
3.她叫王婧婧,我讀初二時的班長,盡管我倆分別一年多了,但班長的軼事依然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有這樣一位好班長》
4.父親掄起鋤頭,畫了個滿圓,「嘭」,一個土塊碎了。
「爸,我回來幫你吧!」憋在心裡的話終於吐了出來。漂亮的弧只畫了一半,鋤頭遵循著牛頓第二運動定律,飛向前了。 《父親的愛》
5.唐老師病了。
快放晚學時,同學們都難過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室里如同死水一般寂靜.《真情》
二、寫景狀物,渲染氣氛
開頭從寫景狀物人手,渲染氣氛,以此烘託人物,展開故事。如:
6.花開的季節,到處芬芳飄香,而我卻無心觀賞,因為此時我失去了同窗好友——強。 《同窗好友》
7.朝陽出來了,湖水為它梳妝;新月上來了,群星為它做伴;春花開了,綠葉為它映襯;鳥兒鳴唱,蟋蟀為它拉琴……天地萬物都在向我們講述著關愛的故事。《關愛永遠》
8.夏日的夜晚,很深。偶爾傳來水中的蛙聲和樹上的蟬聲,微風吹過,送來絲絲涼意。我沉思著,久久不能入睡。剛讀高一,很偶然,我的處女作登報了。那時我高興極了,甚至忘乎一切。我竟飄飄然地虛度光陰起來。直到今晚,才發現自己似乎缺少了什麼。 《愛,在無形中》
三、抒情議論,確定基調
用幾句簡要的議論、飽含深情的筆墨來作文章的開頭,或感染讀者,或點明主旨,領起下文。如:
9.翻開沉重的歷史書頁,耳畔似乎又響起了八十多年前北京青年學生聲震雲霄的吶喊,眼前似乎又映現出焚燒趙家樓的熊熊火焰。 《「五四」旗幟永遠》
作者用深情的筆調把我們引進「五四」的浪潮中,讓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思默想。
10.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西天的浮雲就會牽動我心靈的翅膀,引著我紛亂的思緒飛翔到那浩渺遙遠的地方,去尋找爸爸……

『貳』 急求!!!名著《簡愛》閱讀選擇題

【探究思考】

1.英國文學家( ),因成功地創作了小說( )而當之無愧地跨入了世界著名文學家之列。

2.這部小說以( )敘述,有強烈的主觀色彩,親切感人。

3.主人公( )是孤女,成年後到( )貴族庄園當( )。

4.她身份低微,相貌平平,卻以真摯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贏得了東家( )的尊敬和愛戀。

5.簡·愛的人生追求由兩個基本「旋律」構成。首先( ),是浪漫主義文學傳統的精神女兒。其次追求( )。

6.「( )」和「( )」是貫穿小說的比喻。

7. ( )和( )是女主人公的兩個基本動機。

一、《簡·愛》填空練習

1、簡·愛在做( )期間,意外地獲得了( )的遺產。

2、羅切斯特太太是怎樣死的?( )

3、簡·愛最擅長的的技能是( )

4、《簡·愛》一書中( )和( )曾要與簡愛結婚。

5、簡·愛最終把兩萬英鎊的遺產與( )分了。

6、簡·愛在學校認識的第一個朋友是( )。

7、簡·愛在學校最喜歡的老師,「擔任她的母親、家庭教師、伴侶」的是( )。

8、簡·愛最好的朋友死於( )。

9、簡·愛在( )做了家庭教師。

10、簡·愛逃出桑菲爾德庄園後被( )所救。

11、在桑菲爾德庄園,簡·愛勇敢地宣布了對( )的愛。

12、簡·愛是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方式是( ),工作是做( )的?

13、簡 愛在雷沃德學校生活時,有兩個人曾幫助過她,這兩個人一個是她的( ),一個是她的( )。

14、下面哪些人是《簡 愛》中的人物?

A聖 約翰 B英格拉姆小姐 C希刺克利夫 D 阿黛勒

15、小說按照時間順序寫了主人公在四個主要地方的生活,這四個主要地方是:

( )( )( )( )

16、有一天,簡愛在舅舅家被表兄打了之後,她回手反抗,卻被舅母關進( )里,她的舅舅( )先生就死在這間房子,

17、簡悲痛欲絕地離開了桑費爾德庄園。她的僅有的積蓄花光了,沿途乞討,最後暈倒在牧師聖約翰家門前,被聖約翰和他的兩個妹妹救了。簡住了下來,聖約翰為她謀了一個( )的職位。

18、不久,聖約翰接到家庭律師的通知,說他的舅舅( )去世了,留給簡二萬英鎊,要聖約翰幫助尋找簡。聖約翰發現簡是( ),簡執意要與他們分享遺產。

19、里德太太把簡送到了哪裡?

20、在孤兒院里發生了什麼事奪走了許多孤兒的生命,使簡愛受到很大打擊的是( )。

21、簡畢業後留校做什麼?( )

22、簡孤兒院,從這里可以看出她的( )個性。

23、《簡.愛》的作者( )與她的兩個姐妹( )和( )並稱( )三姐妹。

24、《簡.愛》成功塑造了( )( )( )的婦女形象。

25、小說以羅切斯特第一次婚姻以及和( )的交往,諷刺了以( )為基礎的愛情和婚姻。

26、( )阻止了簡·愛和羅切斯特的婚姻。

27、主人公簡.愛成年後在桑菲爾德貴族庄園當家庭教師。最後又到了( )貴族庄園當家庭教師。

28、對( )的渴念和對( )的追求是女主人公簡.愛的兩個基本動機。

29、《簡.愛》中簡.愛與羅切斯特先生的結局是( )

A、分手B、永未見面C、終成眷屬D、互相憎恨

30、在桑菲爾德庄園的聚會中,羅切斯特先生扮演了什麼人來試探簡·愛?(吉普賽人)

31.簡·愛是以 身份應聘到 的,她的學生是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 ,並不是 先生的女兒。

32.除了羅切斯特先生外,還有一個人也差點走進簡·愛的心,這個人是 但他實際愛的只有 。

33.聖約翰受洗禮時取的名字叫( ),他的母親是簡的( )。

34.簡·愛離開後,在桑菲爾德府發生的火災中,這把火是她的妻子( )放的。羅切斯特受到了怎樣的傷害?( )她的瘋妻又如何了?( )

35、在桑菲爾德庄園內簡負責教的對象是( )。

36、簡?愛的舅舅臨死前把她託付給了她的舅媽( )。

二、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簡愛》情節

2、簡介《簡·愛》主題

3、簡·愛為什麼沒有和羅切斯特結婚?

4、羅切斯特先生為什麼瞎了?

5、聖約翰為什麼要娶簡·愛?

6、簡·愛所教的孩子是誰?被誰所收養?

7、年幼的簡·愛有一次被舅媽關入紅房子是為什麼?

8、簡·愛的舅媽一家為什麼不喜歡簡·愛?

9、羅切斯特為什麼說自己要和英格蘭小姐結婚,並且要簡離開?

10、如何看簡·愛從小就表現出強烈的反抗精神?

11、簡·愛因婚事受阻而離開了自己所愛的人遠走他鄉,你能說說是什麼阻礙了他們的婚姻嗎?

12、為什麼說羅徹斯特一個精神上的強大者?

13、簡·愛離開羅切斯特後,聖約翰曾向她求婚,要求她與自己一起去印度傳教,簡為什麼拒絕了他?

14、簡為什麼到了桑費爾德庄園?

15、婚禮前夜,簡做了一個什麼夢?

16、聖約翰准備去印度傳教,臨行前向簡求婚,但他坦率地告訴她,他要娶她並不是因為愛她,是因為什麼,簡的態度是怎樣的?

17、「你以為,我因為窮,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和你一樣,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樣,……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這是簡在文中的一段精彩的表白,你能從中讀出什麼

18、《簡.愛》中簡.愛為何離開桑菲爾德庄園?

19、羅切斯特開始給簡?愛的印象是:

20、簡愛在舅媽里德太太家的地位,連使女都不如,受盡了表兄表姊妹的欺侮。但她不甘受欺侮,哪件事最能表現她的反抗精神?

21、簡·愛被舅媽送到哪裡去了?她在那裡最恨的人是誰?為什麼?

22、簡·愛在孤兒院唯一的快樂和溫暖來自哪?給她打擊最大的是什麼?

23、簡愛為什麼要離開她 所愛的羅徹斯特先生?

24、簡·愛為什麼拒絕了聖約翰的求婚?

25、簡·愛雖然相貌平平,但她身上有強烈的魅力和美感,你認為是什麼?

26、最終簡愛在什麼情況下,與羅徹斯特結合在一起?

27、羅徹斯特先生為什麼不離開他的瘋妻子?

28、羅徹斯特先生在認識簡愛前,為什麼放盪不羈,尋歡作樂?

29、簡?愛離開新義塾去尋找其他工作的原因是:

30、從《簡?愛》這本書中我們學到了什麼?

三、問答題:

1.簡·愛經歷了哪些挫折與磨難?她又是如何對待的?

2.什麼樣的女性才是最美的?試結合這篇小說,談談你的看法。

英語的:
1) "I resisted all the way: a new thing for me." (Chapter 2).

Jane says this as Bessie is taking her to be locked in the red-room after she had fought back when John Reed struck her. For the first time Jane is asserting her rights, and this action leads to her eventually being sent to Lowood School.

2) "That night, on going to bed, I forgot to prepare in imagination the Barmecide supper, of hot roast potatoes, or white bread and new milk, with which I was wont to amuse my inward cravings. I feasted instead on the spectacle of ideal drawings, which I saw in the dark - all the work of my own hands." (Chapter 8).

Jane writes of this after she has become comfortable and has excelled at Lowood. She is no longer dwelling on the lack of food or other material things, but is more concerned with her expanding mind and what she can do.

3) "While I paced softly on, the last sound I expected to hear in so still a region, a laugh, struck my ears. It was a curious laugh - distinct, formal, mirthless. I stopped" (Chapter 11).

Jane hears this laugh on her first full day at Thornfield Hall. It is her first indication that something is going on there that she does not know about.

4) "Women are supposed to be very calm generally: but women feel just as men feel; they need exercise for their faculties, and a field for their efforts as much as their brothers do; they suffer from too rigid a restraint, too absolute a stagnation, precisely as men would suffer; and it is narrow-minded in their more privileged fellow-creatures to say that they ought to confine themselves to making puddings and knitting stockings, to playing on the piano and embroidering bags" (Chapter 12).

Jane thinks this as she looks out of the third story at the view from Thornfield, wishing she could see and interact with more of the world.
5) "The ease of his manner freed me from painful restraint; the friendly frankness, as correct as cordial, with which he treated me, drew me to him" (Chapter 15). Jane says this after Rochester has become friendlier with her after he has told her the story of Adele's mother. She is soon in love with him and goes on to say, "And was Mr. Rochester now ugly in my eyes? No, reader: gratitude and many associates, all pleasurable and genial, made his face the object I best liked to see; his presence in a room was more cheering than the brightest fire" (Chapter 15).
6) "I knew," he continued, "you would do me good in some way, at some time: I saw it in your eyes when I first beheld you; their expression and smile did not.strike delight to my inmost heart so for nothing" (Chapter 15)

After the fire Rochester tries to get Jane to stay with him longer and he says this to her. This is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Jane feels he fancies her.

7) "I had not intended to love him; the reader knows I had wrought hard to extirpate from my soul the germs of love there detected; and now, at the first renewed view of him, they spontaneously revived, great and strong! He made me love him without looking at me" (Chapter 17).

Jane says this when she sees Rochester again after his absence. She had tried to talk herself out of loving him, but it was impossible. This is also an example of one of the times that Jane addresses the reader.

8) "In the deep shade, at the farther end of the room, a figure ran backwards and forwards. What it was, whether beast or human being, one could not, at first sight tell: it groveled, seemingly on all fours: it snatched and growled like some strange wild animal: but it was covered with clothing and a quantity of dark, grizzled hair wild as a mane, hid its head and face" (Chapter 26).

This is what Rochester, Mason, and Jane see when they return from the stopped wedding and go up to the third story. This is the first time Jane really sees Rochester's wife.

9) "Gentle reader, may you never feel what I then felt? May your eyes never shed such stormy, scalding, heart-wrung tears as poured from mine. May you never appeal to Heaven in prayers so hopeless and so agonized as in that hour left my lips; for never may you, like me, dread to be the instrument of evil to what you wholly love" (Chapter 27).

Jane says this as she is quietly leaving Thornfield in the early morning. She knows that she is bringing grief upon herself and Rochester, but she knows she must leave.

10) "Reader, I married him."

This quote, the first sentence in the last chapter, shows another example of Jane addressing the reader, and ties up the end of the story. Jane is matter-of-fact in telling how things turned out.
還行吧!O(∩_∩)O~

『叄』 名著簡愛的練習及答案

簡愛 名著知識點鞏固練習
一,填空
1、簡·愛在做()期間,意外地獲得了()的遺產。(小學教員;她的叔叔)
2、羅切斯特太太是怎樣死的?(跳樓)
3、簡·愛最擅長的的技能是()(繪畫)
4、《簡·愛》一書中()和()曾要與簡愛結婚。(羅切斯特;聖約翰)
5、簡·愛最終把兩萬英鎊的遺產與()分了。(她的表哥和兩個表姐)
6、簡·愛在學校認識的第一個朋友是()。(海倫)
7、簡·愛在學校最喜歡的老師是()(潭波兒小姐)
8、簡·愛最好的朋友死於()。(肺病)
9、簡·愛在()做了家庭教師。(桑菲爾德庄園)
10、簡·愛逃出桑菲爾德庄園後被()所救。(聖約翰)
11、在桑菲爾德庄園,簡·愛勇敢地宣布了對()的愛。(羅切斯特)
12、簡·愛是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方式是(),工作是做()的?(登廣告;做家庭教師)
二、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3、簡·愛為什麼沒有和羅切斯特結婚?(因為羅切斯特還有一個活著的妻子。)
14、羅切斯特先生為什麼瞎了?
(他的妻子放火燒了庄園,他為了救人,一隻眼睛發炎,另一隻眼睛被砸傷。)
15、聖約翰為什麼要娶簡·愛?(他想去印度傳教,他認為簡·愛是一個合適的傳教士之妻。)
17、簡·愛所教的孩子是誰?被誰所收養?(阿黛勒;羅切斯特)
18年幼的簡·愛有一次被舅媽關入紅房子是為什麼?(和表哥打架。)
19、簡·愛的舅媽一家為什麼不喜歡簡·愛?(舅媽看不起降低身份結婚的簡的母親;舅媽不滿舅舅收留簡·愛;舅媽一家不喜歡簡·愛的性格。)
20、羅切斯特為什麼說自己要和英格蘭小姐結婚,並且要簡離開?(想試探簡的心意。)
21、《簡愛》的女主人公簡愛是一個出身貧寒的孤兒,她從小寄養在舅母家,遭到虐待,後來被送進慈善機關舉辦的寄宿學校——雷沃德學校。畢業後,應聘來到桑菲爾德庄園當家庭教師,與主人羅切斯特相互產生愛情,歷經曲折,最終和他結了婚。
22、簡愛從小就表現出強烈的反抗精神,與表哥、舅媽以及學校校長對抗,長大後又以其獨立人格和勇敢個性贏得了羅切斯特的愛情。
23、簡愛因婚事受阻而離開了自己所愛的人遠走他鄉,你能說說是什麼阻礙了他們的婚姻嗎?
答:因為在婚禮上被人指控羅切斯特早有妻室,就是一直被囚禁在庄園一間閣樓里的瘋女人。
24、對人間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是女主人公的兩個基本動機。
25、《簡.愛》是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是英國十九世紀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作之一,成書於十九世紀四十年代。
26、《簡.愛》是一本充滿了詩情畫意的小說。作者以詩意與哲理的的筆觸,描寫了自尊、自愛、追求平等自由與人格獨立的資產階級知識女性簡.愛的成長經歷及情感歷程。
27、簡一無顯赫的家世,二無傲人的財富,三無出眾的容貌,在物慾橫流的功利社會,世俗有足夠的鄙視她的理由。但簡自尊、自強,她堅定且近乎固執地認為所有的人生來都是平等的,她有權追求她想要的生活及幸福。
28、羅徹斯特雖富有而顯赫,卻是一個精神上的苦悶者、情感上的渴求者。同時,外表奇特甚至可以說是醜陋的他有是一個精神上的強大者
29簡與羅徹斯特在經歷了痛苦的磨折之後最終擁有了靈魂結合的永恆幸福。盡管此時的羅徹斯特已雙目失明、一條腿折斷,且失去了大部分財產,但滄桑過後,他與簡的靈魂之愛更顯真實可貴。而此時的簡因繼承了叔父的遺產而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取得了與羅徹斯特的象徵意義的平等。她與羅徹斯特的結合可以說是用世俗的方式完成了對超越世俗的回歸。
30、簡愛在雷沃德學校生活時,有兩個人曾幫助過她,這兩個人一個是她的老師譚波兒小姐,一個是她的朋友海倫。
31、下面哪些人是《簡愛》中的人物?(ABD ) A聖約翰B英格拉姆小姐C希刺克利夫D 阿黛勒
32小說按照時間順序寫了主人公在四個主要地方的生活,這四個主要地方是:舅媽家裡、雷沃德學校、桑菲爾德庄園、聖約翰家。
33、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感情真摯,語言優美,氣氛靈異,懸念迭起。
34、「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你不是想錯了嗎?——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樣充實!要是上帝賜予我一點姿色和充足的財富,我也會使你同我現在一樣難分難舍,我不是根據習俗、常規,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軀同你說話,而是我的靈魂同你的靈魂在對話,就彷彿我們兩個人穿過墳墓,站在上帝腳下,彼此平等——本來就如此!」這段話是簡愛的名言,它體現了女主人公什麼樣的個性或精神追求?(打出兩點即可)
答:自尊、自愛、追求平等自由與人格獨立、敢愛敢恨,坦率真誠、勇於追求幸福等
35簡愛離開羅切斯特後,聖約翰曾向她求婚,要求她與自己一起去印度傳教,簡拒絕了她。因為她篤信,婚姻是愛情的產物,是自由而神聖的結合,不應被沉重的宗教使命所異化,不應成為宣揚宗教的工具。
36、有一天,簡愛在舅舅家被表兄打了之後,她回手反抗,卻被舅母關進紅房子里,她的舅舅里德先生就死在這間房子,
37、在孤兒院簡與孤兒海倫結成好友,教師潭波兒小姐很關心她。
38、簡悲痛欲絕地離開了桑費爾德庄園。她的僅有的積蓄花光了,沿途乞討,最後暈倒在牧師聖約翰家門前,被聖約翰和他的兩個妹妹救了。簡住了下來,聖約翰為她謀了一個鄉村教師的職位。
39、不久,聖約翰接到家庭律師的通知,說他的舅舅約翰簡去世了,留給簡二萬英鎊,要聖約翰幫助尋找簡。聖約翰發現簡是他的表妹,簡執意要與他們分享遺產。
40、《簡。愛》的寫作使用了第一人稱,有強烈的主觀色彩,親切感人。
41、對人間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是《簡。愛》中女主人公的兩個基本動機。
42、里德太太把簡送到了哪裡?(送進達羅沃德孤兒院。)
43、在孤兒院里發生了什麼事奪走了許多孤兒的生命,海倫也因此死去,使簡愛受到很大的打擊?
一場傳染性的傷寒
44、簡畢業後留校做什麼?
當了兩年教師,
45、簡為什麼離開孤兒院,從這里可以看出她的什麼個性
她受不了那裡的孤寂、冷漠,她追求自由,幸福,勇於反抗
46、簡為什麼到了桑費爾德庄園
登廣告找到了一個家庭教師的工作,於是她來到了桑費爾德庄園。
47。婚禮前夜,簡做了一個什麼夢
看到一個身材高大、面目可憎的女人正在戴她的婚紗,然後把婚紗撕成碎片
48聖約翰准備去印度傳教,臨行前向簡求婚,但他坦率地告訴她,他要娶她並不是因為愛她,是因為什麼,簡的態度是怎樣的?
他需要一個很有教養的助手。簡覺得應該報答他的恩情,但遲遲不肯答應他。
49、小說中由彼此對立自然因素構成的比喻形象,呼應著主人公內心的這種矛盾和斗爭。都是什麼樣的自然因素,請舉例。
冰與火、麗日與風雨
50「你以為,我因為窮,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和你一樣,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樣,……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這是簡在文中的一段精彩的表白,你能從中讀出什麼
參考答案:簡在極力維護自己做人的尊嚴,但也透漏出她對羅切斯特先生的愛意。
51《簡.愛》這部小說是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有強烈的主觀色彩,親切感人,帶有明顯的自轉體色彩
52 主人公簡.愛成年後在桑菲爾德貴族庄園當家庭教師
53《簡.愛》中的主人公簡.愛的人生追求由兩個基本「旋律」組成:一是如17世紀英國作家班楊筆下的「基督徒」一樣,追求超越個人幸福的更高境界。一是她富於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義文學傳說的精神女兒,有著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54簡.愛的人生由哪兩個基本「旋律」構成?
A首先,她富於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義文學傳說的精神女兒。
B她同時又像是17世紀英國作家班楊筆下的「基督徒」一樣追求超越個人幸福的更高境界。
55簡.愛的兩個基本動機是什麼?A對人間自由幸福的渴望B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56《簡.愛》中貫穿的兩個比喻是什麼?A旅行B求索
57《簡.愛》中簡.愛為何離開桑菲爾德庄園?因為她發現羅切斯特結過婚,而且不愛他的妻子
58簡愛與羅切斯特的結局是終成眷屬
59簡愛最初在舅媽家受盡折磨,之後到了洛伍德學校
60最後又到了桑菲爾德貴族庄園當家庭教師
61羅切斯特因為什麼而失明?他的妻子燒了他的宅府,在這場火災中羅切斯特雙目失明
62你能說出幾句《簡愛》中的精彩對白嗎?
簡:「你認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
羅:「因為我們是平等的!」我愛你像我的生命一樣,盡管你窮、低微、矮小、不美。
63什麼樣的女性才是最美的?請結合《簡.愛》這篇小說,談談你的認識?
64、《簡.愛》作者是()國著名女作家。(英國)
65、《簡.愛》的作者()與她的兩個姐妹()和()並稱()三姐妹。
(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勃朗特)
66、《簡.愛》這一故事主要發生在()、()、()三個地方,其中()最重要。
(勞沃德學校;桑菲爾德庄園;聖.約翰家)
67、《簡.愛》成功塑造了()()()的婦女形象。(敢於反抗,敢於爭取自由和平等地位)
68、簡.愛與()的主人()先生產生了愛情。(桑菲爾德庄園,羅切斯特)
69、小說以羅切斯特第一次婚姻以及和()的交往,諷刺了以()為基礎的愛情和婚姻。
(英格拉姆小姐,金錢)
70、()阻止了簡.愛和羅切斯特的婚姻。(梅森)
71、小說對勞沃德學校的描寫讓你有怎樣的感觸。(略)
72、寫出《簡.愛》中你記憶深刻的一個情節。(略)
73、簡.愛在勞沃德學校結交的朋友叫什麼名字?(海倫.彭斯)
74、對()的渴念和對()的追求是女主人公簡.愛的兩個基本動機。
(人間自由幸福,更高精神境界)
75、《簡.愛》中簡.愛與羅切斯特先生的結局是(C)A、分手B、永未見面C、終成眷屬D、互相憎恨
76、作為一個普通的家庭教師的簡.愛有什麼特長?(畫畫)
77、在桑菲爾德庄園的聚會中,羅切斯特先生扮演了什麼人來試探簡.愛?(吉普賽人)
78.簡愛在舅媽里德太太家的地位,連使女都不如,受盡了表兄表姊妹的欺侮。但她不甘受欺侮,哪件事最能表現她的反抗精神?
一天表兄又打她了,她回手反抗,卻被舅母關進紅房子里,受驚嚇大病一場。
79.簡愛被舅媽送到哪裡去了?她在那裡最恨的人是誰?為什麼?
達羅沃德孤兒院孤兒院院長他是個冷酷的偽君子,他用種種辦法從精神和肉體上摧殘孤兒。
80.簡愛在孤兒院唯一的快樂和溫暖來自哪?給她打擊最大的是什麼?
好友海倫教師潭泊爾小姐好友海倫的死
81.簡愛辭掉孤兒院的教師工作,應聘來桑費爾德庄園,做家庭教師,庄園的男主人是羅徹斯特先生。
82.簡愛發現她的主人羅徹斯特先生是個性格憂郁、喜怒無常的人,對她的態度時好時壞。
83.簡愛為什麼要離開她所愛的羅徹斯特先生?
簡愛得知羅徹斯特有妻子,道德和自尊的力量使簡做出了痛苦的決定。
84.簡愛為什麼拒絕了聖約翰的求婚?
簡愛發現自己仍深愛著羅徹斯特先生,她彷彿聽到羅徹斯特深情的呼喚。
85.「你以為我貧窮,相貌平平就沒有感情嗎?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難於離開我,就象我現在難於離開你一樣。可是上帝沒有這樣安排。但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過墳墓,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
這是簡愛與羅徹斯特對話中精彩的一部分,從中你能看出簡愛怎樣的性格合乎和追求?
勇敢的追求愛情、幸福,及平等的地位和女性的尊嚴。
86.簡愛雖然相貌平平,但她身上有強烈的魅力和美感,你認為是什麼?
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豐富、明確、堅定的個性,追求平等和尊嚴等。
87.最終簡愛在什麼情況下,與羅徹斯特結合在一起?
羅徹斯特的瘋妻子燒毀了庄園,自己也摔死了,羅徹斯特為救她,弄瞎了自己的眼睛。
88.羅徹斯特先生為什麼不離開他的瘋妻子?
同情、可憐她,怕她在瘋人院受苦。
89.羅徹斯特先生在認識簡愛前,為什麼放盪不羈,尋歡作樂?
為逃避不幸婚姻帶給他的痛苦和尋不到真正愛情的苦悶。
90.簡·愛是以身份應聘到的,她的學生是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並不是先生的女兒。(家庭教師)。(桑菲爾德庄園)。(阿黛爾)。(羅切斯特)
91.除了羅切斯特先生外,還有一個人也差點走進簡·愛的心,這個人是,但他實際愛的只有。(聖約翰·里弗斯)(上帝)
92.聖約翰受洗禮時取的名字叫什麼?與簡是怎樣的關系?(聖約翰·愛·里弗斯)(他的母親是簡的姑姑)
93.簡·愛離開後,桑菲爾德府發生了什麼事?(在秋收後被一把火燒毀了,這把火是她的妻子伯莎·梅森放的)
94.在桑菲爾德府發生的火災中,羅切斯特受到了怎樣的傷害?她的瘋妻又如何了?
(雙眼瞎了)(跳樓摔死了。)
95.簡·愛的人生追求的兩個基本動機是什麼?(對人間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96、在桑菲爾德庄園內簡負責教的對象是。(阿黛勒)
97、簡•愛的舅舅臨死前把她託付給了她的舅媽。(里德太太)
98、在簡•愛受教過程中「擔任她的母親、家庭教師、伴侶」的是。(譚波兒小姐)
99、簡•愛離開新義塾去尋找其他工作的原因是:。
(譚波兒老師出嫁旅行了,簡•愛失去了精神支柱)
100、羅切斯特開始給簡•愛的印象是:。(有點怪、冷漠、變化無常、自負)
101、從《簡•愛》這本書中我們學到了什麼?(一個小人物,依靠自己正直品質和聰明才智,還有堅忍不拔地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最終沖破重重險阻,達到自己的目的地。)

<簡愛>問答題

1. 簡愛在____________當家庭教師

(桑非爾德庄園)

2. 簡愛小時侯最好的朋友是____________,最後她的朋友死於______________,那時學校正在流行_______________,在朋友的墓碑上除了名字外,還有兩個字_____

(海倫,肺炎,斑疹傷寒,復活)

3. 簡愛在_______________住了8年,有做了2年教師.

(洛伍德)

4. 童年的簡愛曾與約翰少爺,打架,被關進了__________,那裡_________________停靈的地方.

(紅房子,里德先生)

5在桑非爾德庄園的一西聚會上,羅切斯特是以什麼裝扮出現的?

________________--(吉普塞婦人)

6.簡愛在離開桑非爾德庄園時,認識了誰?他們和簡是什麼關系?

.(聖約翰和他的妹妹,表兄妹)

7.簡愛有什麼特長?________________(畫畫)

8.簡愛第一次和羅切斯特結婚為什麼停止?(被梅森先生和愛先生打斷,讓大家知道了羅切斯特有一個瘋妻的事實)

9.分析簡愛的人物形象?

(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熱情剛烈,雖然相貌平平,但品德高尚,自尊心強.是浪漫主義精神的傳統女兒)

10.<簡愛>中女主人公最經典的內心獨白是(我貧窮,低微,但當我們的靈魂穿過墳墓,,站在上帝的面前,我們是平等的)

11.<簡愛>的的最終結局是什麼?

(羅切斯特雙目失明,失去了一隻手臂,但簡愛仍回到他的身邊.終成眷屬)

12.當簡愛聽說羅切斯特要娶英格拉姆小姐,為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她做了什麼(為自己和英格拉姆小姐畫像,做比較)

13.在學校時.簡愛有一位很尊敬的人.她是______________(譚波兒小姐)

14.簡愛童年的身份地位?(父母雙亡,寄居在舅舅家,身無分文,是弱女子,是雙重的低賤者)

15.例舉一處<簡愛>中精彩段落加以賞析,

(如.羅切斯特與簡愛互訴衷腸時,羅切斯特拐彎抹角試探,.而簡愛極力維護女人的尊嚴,兩人的心理和性格刻畫的鮮明,呼之欲出.景物描寫也讓人賞心悅目,平添一絲魅力)

『肆』 對比分析金庸,梁羽生,古龍的新派武俠書小說

以作品內容而論,梁羽生、金庸的武俠小說注重歷史環境表現,依附歷史,從此生發開去,演述出一連串虛構的故事。但從攝用歷史材料來看,兩人又有明顯差別;梁羽生是虛構人物和事件,置入歷史背景中,以此來強化歷史氛圍;金庸則直接取來歷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俠小說,其歷史人物、事件,金庸寫來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亂真。兩者都對歷史進行了再認識、再評價,從作品含有的歷史厚度而論,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層,其寫作技巧也高明得多。古龍的小說則根本拋開歷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憑感性筆觸,直探現實人生。古龍的小說不是注重於對歷史的反思、回顧,而是著重在對現實人生的感受。現代人的情感、觀念,使古龍武俠小說意境開闊、深沉。

就小說人物的主流傾向而言,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濃烈,正邪嚴格區分,人物的社會內涵豐富,但人物性格單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金庸武俠小說人物性格復雜,具有一種反傳統精神,小說人物亦正亦邪,危步於道德的懸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墜,具有「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的復雜、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復雜、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復雜、矛盾之上,這樣,人性的發掘就有了深刻而廣泛的社會意義。古龍小說最注重的是人性的體驗,他常用細膩的筆觸去描寫人物微妙而復雜的情感,常用生與死、幸福與痛苦這樣尖銳對立的矛盾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高貴獨立的人格,以此來揭示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真諦。在古龍小說中,多寫變態人格,追求外化怪異人物性格的刻畫,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誕、神秘、孤僻、行事固執,自尊心強,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種子。這種情況可能與古龍的身世、心境、經歷有關。

談到小說情節,古龍武俠小說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說有明顯不同。三位大家都善於編織故事,他們的小說情節都十分曲折,構置巧妙,懸念層出不窮,伏線引出千里,環環相扣,此呼彼應。梁羽生武俠小說情節前工後拙,開篇十分吸引人,以後的情節則漸趨平淡,顯得有點才氣不足。金 武俠小說恰恰相反,往往開局平平,隨著情節的展示,人物紛紛涌現,情節盤根錯節,主幹巍峨,枚葉繁茂,寵大縝密的構思,詭異莫測的布局,奇跡聯翩,回環波動,攝魂奪魄,回腸盪氣。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爐火,小說情節猶如爐火上的一壺水,火越燒越旺,水越來越滾。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又不相同。他的小說從頭至尾都跳動著最強的音符,情節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有著必然,事事不可料,事事又得宜,計中套計,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變幻莫測。小說情節的發展根本無法預料,驚險頻出,令人喘不過氣來,而全書的縝密無隙又讓人口服心折。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營構的確堪稱一絕。 至於小說武功描寫,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風格。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武功」,虛幻中寫實性很強,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細膩而又逼真,緊張激烈,誇節有致。梁羽生的「武功」也具備道德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邪派武功;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徵著善良、仁慈,既利於攻敵防衛,又有益於修心養性,而邪派武功則非常霸道,歹毒殘忍,意味著邪惡,如修羅陰煞功、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漸進,發展緩慢,但根基扎實,邪派武功進展神速,卻容易走火入魔,貽害終身。幾此種種,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精彩又單調。比起梁羽生來,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將武功描寫與中華民族的文學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書畫,九宮八卦,醫道,用毒,皆可化為絕世神功,並將中國傳統的儒、釋、道精神作為「武功」的最高境界。金庸還著力描寫人物練功的艱難歷程和堅韌性格,並有聲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禍得福、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必然寓於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 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詼諧有趣,在激烈的打鬥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古龍的「武功」風格與眾不同,他是以「怪招」取勝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如《邊城刀聲》中寫葉飛的「飛刀」絕技,「天上地下從來也沒有人知道他的『飛刀』在哪裡,也沒有人知道刀是怎麼發出來的。刀未出手前,誰也想像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刀一定在它應該在的地方!……天上地下,你絕對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種偉大的精神,就絕不能發出那種足以驚天動地的刀!飛刀!飛刀還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並不是殺氣,但卻比殺氣更令人膽怯。」這里所寫的「飛刀」,已不是一種純粹的武功,而是一種高尚人格,偉大的精神,即葉飛老師李尋歡那種「仁慈、博愛」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古龍的「武功」又強調「攻心為上」,舉凡人物的性情、情緒、脾氣、衣飾、環境,乃至肌肉的顫動、松緊等,都會對武功的發揮產生影響,而高手決戰是不容有絲毫錯誤的,「他們的心情,他們的神態,他們站著的姿勢,都是絕對完美的。」 在這種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間,生死立判。古龍的「武功」還表現出一種境界——禪的境界。它以徹心見性為宗旨,對敵手的體察靠的是忘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因為只有忘我才能消除認識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確地體察敵手武功的弱點。這種忘我境界是一種經過長期訓練後所達到的隨心所欲的自如狀態,在這種忘我狀態中,戰斗者已成為「無意識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為觀察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對面的敵人;在這種狀態中,身劍合一,戰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武功的威力,一擊之下,毀滅敵手。正因為古龍「武功」有這些「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風格別具特色:無招無式,簡短有力,重在精神,一擊見效。

古龍小說在語言、技巧上,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獨家風格。梁羽生小說的語言文采飛揚,字里行間透出濃郁的書卷氣,故事中又常常用詩詞歌賦、民歌俗語點綴其間,以創造優美的意境、氣氛,烘託人物的內心世界。他的小說技法以傳統繼承為主,多用章回小說的形式鋪張故事,敘事中有著明顯的說書人的口氣,表現出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騰,文筆俊爽、瀟灑、詼諧逗趣而又富於變化,他的小說既有詩情畫意,柔綺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說直探人生、命運的真諦。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地吸收西方小說的創作技巧,中西結合,使小說結構既精巧、繁復,又謹嚴、完整。古龍小說的語言句式短,句法多變,簡潔、俐落、灑脫。文章隨意揮灑、虎虎有生氣,敘事力避平鋪直敘,行文多跳躍抖動,情節驚險蹊蹺而又不違情悖理,辟境造意,刻意求新。如果說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風度的話,那麼金庸就是博採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樸、慷慨多氣,又詼諧幽默、妙語解頤,揮灑肆縱,多樣統一地開創了一代武林新風,是「武壇」的絕頂人物!至於古龍,則是大膽恣肆,不守成規,逞才離藻,笑傲「江湖」,力求新穎變化而又意蘊深邃的武林怪傑。

『伍』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作用題」題的術語使用與答題規范

好復雜

『陸』 楊萬里簡介身世

楊萬里生於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在八歲時喪母,父親是楊芾。

楊萬里的父親楊芾精通《易經》,常忍著飢寒購買書籍,在十年之內,積得藏書數千卷。在其父的影響下,楊萬里自幼讀書非常勤奮,廣師博學,鍥而不舍,曾從師於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紹興二十年(1150年)春,楊萬里赴臨安參加禮部試,落第而歸,仍繼續求學。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楊萬里進士及第。 次年,拜劉才邵為師。

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授贛州司戶參軍。在贛州司戶任上,其父楊芾又攜領他去拜見謫居南安的張九成和途經贛州的胡銓。王庭珪、張九成、胡銓等前輩的學問、節操以及力主抗金的愛國精神,給了楊萬里以重要的影響。

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楊萬里調任永州零陵縣丞。當時,主戰派領袖張浚謫居永州,閉門謝客。楊萬里三次前往拜謁而不得見,後以書信力請,並通過其子張栻介紹,才得接見。張浚對他說:「元符貴人,腰金纖紫者何隙,惟鄒志完(鄒浩)、陳瑩中(陳瓘)姓名與日月爭光!」同時勉之以「正心誠意」之學。楊萬里服膺其教終身,於是名其讀書之室曰「誠齋」,以明己志。胡銓此時正因罪謫居衡州,楊萬里又請他為此寫了《誠齋記》。他「一日而並得二師」,張浚、胡銓兩位愛國名臣成為楊萬里終生效法的榜樣。

(6)師情畫意小說顧逸夏露露免費閱讀擴展閱讀:

人物簡介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為「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楊萬里登進士第,歷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國子博士、廣東提點刑獄、太子侍讀、秘書監等職,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開禧二年(1206年),楊萬里病逝,年八十。獲贈光祿大夫,謚號「文節」。

楊萬里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楊萬里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著有《誠齋集》等。

個人作品

楊萬里一生寫作勤奮,相傳有詩二萬余首,現存詩四千二百首,詩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誠齋集》(包括十種詩集及各體文章),今存。並有《楊文節公詩集》四十二卷。另著有《誠齋詩話》一卷,不專論詩,也有一些文論。所作賦,以《浯溪賦》、《海賦》為有名。所作詞今存僅15首,風格清新,富於情趣,頗類其詩。

楊萬里又精於《易》學,有《誠齋易傳》二十卷,以史證《易》,為經學家非議。

親屬成員

兒子:楊長孺,原名壽仁,字伯子,號東山,官至福建安撫使兼知福州。

『柒』 有詩情畫意的小說

華胥引 浮生物語 啞舍 人生若只如初見 穿越前世之旅 穿越前世之旅續 歲月是朵兩生花 三生三世枕上書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仙俠奇緣之花千骨 重紫 十年一品溫如言 蔓蔓青蘿 大漠謠 捉鬼一家親之我的老公不是人 捉鬼一家親之雌雄怪盜。。。。

『捌』 寫老師的作文題目,一定要詩情畫意。快快!!!、、、、、、、、、、、

你的要求不是很明確哦
去 最好文章網 看看吧 很多這樣的作文 小學的 中學的都有
記住這個網站 以後就不用到處找了

『玖』 白色鳥 閱讀答案

一、整體感知

小說寫了文革動盪年代的一個夏天,兩個少年渾然不知社會風暴將至,游嬉玩耍。他們在河邊,扯霸王草,打水漂,講知識,賽游泳,捉蛇窺鳥。那「盈滿清脆如葡萄的笑音」;那射石子濺起的「小小一朵潔白水花」;那「輸了是狗變的」的話語;那「很羞澀很動人」的「缺了門牙的笑」……無不描繪出少年的無憂無慮。「白皙的少年」和「黝黑的少年」幾乎游離於那個時代之外,對現實的殘酷一點也不知曉,他們的世界就是那個河灘,是「晴朗」而「寂寞」的,充滿了「野花的芳香」;像河灘上的卵石一樣潔凈;像白色鳥一樣「美麗、安詳,而且自由自在」。當煞風景的開斗爭會的鑼聲驚飛了白色的水鳥,一切戛然而止,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本文與傳統意義的小說不同,不重故事情節,不設置懸念,其情節的推進也不依賴於因果的鏈環,而是訴諸感官屏幕的自然流動。小說抓住兩個主要情節「扯霸王草」和「 劃水」,描寫得如生活般的平實,沒有跌宕起伏,淡化得「如一灣清溪,蜿蜒逶邐於芳草碧野之間,從容自在,隨願婉轉」,「以意象、情趣為骨肉,以電影蒙太奇手法作為銜接、組合、伸展畫面的折葉。一白一黑兩少年的對話、活動與自然景物的描寫互為表裡,忽而是景,忽而是人,美景以對人的呼喚而推至中心,人以自然的景觀而洋溢著活潑飽滿、天真純潔的人性、人情。」營造出一種詩意般的氛圍和意境,充滿了田園牧歌式的清淡意蘊。

如「在那黑點移動過的地方,迤邐了兩行深深淺淺歪歪趔趔的足印,酒盅似的,盈滿了陽光,盈滿了從堤上飄逸過來的野花的芳香」;「間或一頁白帆,日歷一樣翻過去了,在陡然剩下的寂寥里,細浪於是輕輕騰起,濕津津地舔著天空舔著岸」;蘆葦「汪汪的綠著,無涯的綠著,恰如了少年的夢想」;水 鳥「雪白雪白的」,「在綠生生的水草邊」,梳理著羽毛,「美麗。安詳。而且自由自在」;「四野好靜。唯河水與岸呢呢喃喃」;「赤條條的少年」,「伏在草里頭覷」鳥,「天藍藍地貼著光脊的背」。這些優美的畫面,營構了全文的詩情畫意,表達了少年天真爛漫的純真和如夢如幻的感覺。

尤其是小說鄉村的自然風光的描繪,干凈、朴實。天空「蒼涼」「空曠」「晴朗」;河堤上的野花,「一盞一盞如歌的燦爛」;河水「粼粼閃閃」,「小魚小蝦蹦蹦跳跳」,「卵石好潔凈」;蟬聲「抑揚」,野蜂「嗡嗡營營」;「綠色的岸」,「遠遠淡青的山」;岸邊水草「葳蕤」,蘆葦「汪汪的綠著」;水鳥「雪白雪白的」,甲蟲在軟泥上爬。一幅多麼美麗動人的鄉間田野圖!在這樣的大自然中,一切那麼純潔、透徹,與少年率真的心相互輝映,讓人感到一種凈化的美,質朴的真。

在美的情調氛 圍之後彌漫著觀念的、哲理的意蘊。小說題目《白色鳥》,看似指結尾部分兩少年為白色鳥所迷戀的畫面,深長思之,卻大有言外之意。小說描寫了天真稚嫩活潑可愛的兩個少年,吸引他們的白色鳥也是兩只,此時純潔無瑕的童心與潔白美麗的白色鳥似乎融合在一起,在更深的意義上一致類似。小說漫不經心地插了一筆,那白膚色的城市少年的外婆是忽然「打起包袱到鄉下來了」的,這次出來玩是經了外婆破例的特許,當兩個少年為白色鳥的美所震懾時,是召開批判會的鑼聲打破了這美好的境界。我們似乎可以推斷,批判會所要批判的正是那慈祥的外婆,於是我們發現了作者對那動亂年代的暗諷。「白色鳥」的美麗似乎就是童稚世界、理想世界的象徵,而驚擾了白色鳥的批判會的鑼聲,似乎就是分裂的成人世界與嚴酷現實的象徵!

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白色鳥」是美好的,那是少年無瑕的夢,那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一切美之所在,然而這一切都被毀滅了——這田園牧歌般的一切,也因此產生了震撼人心的悲劇效應。

二、問題探究

1.語言特色

何立偉的《白色鳥》輕靈、飄逸、深情、雋永,充滿了浪漫的色彩。小說一反中國傳統小說重 情節重人物的寫法,重在渲染傳達一種感覺、氛圍,是詩化的散文化的小說。小說中的人物描寫、情節設置和語言運用似乎都是一種本於自然、漫不經心的隨意筆觸。

何立偉在文壇久有美文家的聲譽,其文字極有魔力。他硬是活生生把規范的漢語,一個字一個字嵌到極口語的長沙話里,嚴絲密縫,原汁原味。長沙土話在他的書寫中活起來,成為規范傳神的書面語言。

尤其是何立偉給書面長沙話加入了幾分古韻,彷彿接上了古長沙的地氣,仙靈和儒雅多了。他寫人狀物,用字極省,所謂惜墨如金,只有求助古句式。例如:「人各有自己的聰明與驕傲,奈何不得的。」「酒盅似的,盈滿了陽光」等,他慣於用這類「文言文」,但這文言文又極口語化,渾然天成,通俗,靈性,充滿了美感。

何立偉還極善用短句,長短結合,形成了獨特的詩歌的節奏和韻味。如「還格格格格盈滿清脆如葡萄的笑音。卻是兩個少年!一個白皙,一個黝黑,瘋瘋癲癲走攏來。」「是泱泱的一片水草咧。水草好葳蕤。後面呢則是蘆葦林。汪汪的綠著,無涯的綠著,恰如了少年的夢想。」「雪白雪白的兩只水鳥,在綠生生的水草邊,輕輕梳理那晃眼耀目的羽毛。 美麗。安詳。而且自由自在。」「天好空闊。夏日的太陽陡然一片輝煌。」這樣的句子在小說中可謂俯仰皆拾。

另外小說豐富的比喻、擬人等修辭的運用,更平添許多詩意。如「少年邊走邊彎腰,汗粒晶晶瑩瑩種在了河灘上。」「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臂彎里。臂彎寧靜又溫暖。」「自然又平添了若乾的景仰。看到那缺了的門牙像小小一眼鼠洞,便覺得又親切,又好笑。」

而小說富有神韻的用詞,亦詩化並深化了作者的語言。「啪啦啪啦,這鑼聲這喊聲,驚飛了那兩只水鳥。從那綠汪汪里,雪白地滑起來,悠悠然悠悠然遠逝了。」兩個「悠悠然」既寫出了水鳥悠然飛走時的樣子,又寫出了作者的不舍和不忍之情,不舍的是兩只水鳥的飛逝,不忍的是這寧靜、自由、美麗的生活從此被打破了。而結尾的「陡然」則將美好意境被打破,美好的生活已不復存在的痛苦,演繹得含蓄而深邃。

2.小說對社會現實的反映

《白色鳥》含蓄、委婉、曲折,運用了象徵的手法,通篇似乎「不著一字,卻盡得風流」。作者描繪了如此天真爛漫的生活,那片河灘象徵童年,那股野花芳香象徵童年,那片「汪汪的」、「無涯的」的綠蘆葦林象徵童年,那輪「陡然一片輝煌」夏日的太陽象徵童年。這些象徵中,最核心的一處便是以「白色鳥」來象徵兩個少年,象徵了兩個少年的美好的、自由自 在的童年。

然而美好的一切卻掩藏著殘酷的社會現實,讓人觸目驚心。外婆「打起包袱到鄉下來」,想躲避風暴的襲擊,可是寧靜的鄉村也逃不過荒謬政治的狂熱。外婆平時讓少年中午睡午覺,可是現在卻趕他們出來玩,是不想讓他們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不想讓這場浩劫波及到孩子的生活。生活是那麼美好,可是政治斗爭卻是那樣無情。讓人不覺掩卷深思。

魯迅曾在《狂人日記》的結尾 處高聲吶喊「救救孩子」!孩子永遠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希望與未來。少年的世界是純潔的、美好的,所以這一視角非常獨特,也使我們想起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冰心的《小橘燈》。小說沒有直接寫那場浩劫,作家以一顆未泯的水晶童心,通過一黑一白兩少年澄澈的雙眼去打量那個污濁的瘋狂的年代,這種反差尤其耐人尋味,振聾發聵。

思考與討論

一、這篇小說主要寫的是一黑一白兩個少年的玩耍與對話,而小說的題目卻叫「白色鳥」,這個題目和小說的內容有什麼聯系?

本題抓住題目「白色鳥」,由此切入,意在引導學生思考文章象徵手法的運用,從而領會作者在兩個少年身上寄託的思想感情。

題目「白色鳥」實際上是一種象徵手法的體現。白色象徵著純潔和美好,也象徵了寧靜、和平與自由,小說中白色鳥這一形象已不僅是自然界中美好的物象,更是作者心目中美好社會與人生的象徵,描寫白色鳥戲水的美麗畫面,暗示著作者對安詳、自由、和平、寧靜生活的嚮往,作者借白色鳥在傳達著自己的理想。

二、課文中那兩只「美麗和平自由」的鳥兒竟具有那麼強大的美麗,竟能震懾住貪玩的少年,然而那強大的魅力終究還是不敵「開斗爭會」的鑼聲。小說結尾寫兩只白色鳥被驚飛遠逝,有什麼象徵意義?

本題引導學生學會在閱讀中抓住關鍵性語句或段落,體會文章的深刻內涵。「白色鳥」象徵了兩個少年的美好的、自由自在的童年,但是現實是殘酷無情的,那鑼聲、吶喊聲便是現實與成人世界的象徵,他們「驚飛了那兩只水鳥」,也打破了兩個純潔少年的童年夢幻,他們的童年似乎隨那白色鳥一道「悠悠然遠逝了」,等待他們的是現實,是成年人的社會,他們在一年年地長大,一年年地遠離童年。

三、作家何立偉曾坦言:「我喜歡古典詩詞,尤愛許多的唐人絕句。我以為短篇小說很值得借鑒它那瞬間的刺激而博取廣闊的意境且余響不絕的表現方式。」下面的語句深得古典詩詞煉字、煉句的神韻,請你再從課文中找出一些這樣重感覺和繪形象的語句,仔細品味。

1.少年邊走邊彎腰,汗粒晶晶瑩瑩種在了河灘上。

2.河堤上或紅或黃野花開遍了,一盞一盞如歌的燦爛!

3.一頁白帆,日歷一樣翻過去了,在陡然剩下的寂寥里, 細浪於是輕輕騰起,濕津津地舔著天空舔著岸。

4.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臂彎里。

5.啪啦啪啦,這鑼聲這喊聲,驚飛了那兩只水鳥。從那綠汪汪里,雪白地滑起來,悠悠然悠悠然遠逝了。

本題主要讓學生體會何立偉「唐人絕句」般的詩化語言風格,從遣詞造句的角度揣摩語言的魅力,尤其是動詞的運用。

如例句中的「種」「舔」「泊」等,使本來平淡的景象充滿了如詩如畫的神韻。再如「河堤上或紅或黃野花開遍了,一盞一盞如歌的燦爛!」野花燦爛如歌,以聲繪形,在美的畫面之上漾起音樂的旋律。作者又如神筆馬良,一改平常語序,以「燦爛」收句,在「或紅或黃」的音調節奏之間,彷彿可以見到色澤不同、地勢有別的各色野花或高或低、參差錯落於河堤之上的誘人畫面,使得畫面獲得了豐富的空間感、縱深感,且有高低起伏 的旋律美。

品味這些語句時,一定讓學生在朗讀中感知,同時可以嘗試著仿寫。

教學建議

《白色鳥》是一篇頗具漢語言傳統意蘊美與東方美精髓的小說,對文章語言的表層意義和文章基本大意進行感性認識在教學中尤為重要。

而這篇富有哲理、極有深度,根據學生特 點、程度合理安排這個「度」是有效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此文放置七年級上學期,目的不在於深刻地理解文革背景下,孩子的 世界和大人們(外婆她們的)世界之間的反差,構織出的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悲哀、以及整個人類的悲哀;也不是讓學生掌握何立偉 當時開創性的小說情節淡化的寫作風格。從本冊書的選文角度不難看出,這本教材注重孩子在成長中的各種精神命題,幫助他們認識自己和自己賴以生存的世界(包括精神世界)。作為剛由小學升入初中的孩子,他心底還保留著多 少與現實社會格格不入的美好情懷、幻想與生活樂趣。那麼在教學中應把著眼點放在感知「白皙的少年」和「黝黑的少年」幾乎游離於那個時代之外幸福玩樂的獨特感悟;讓學生在這樣如一首意 境優美、含蓄、靈動的詩的文章中體會語言的美;而小說含蓄委婉、曲折的象徵手法,也是學習的重點。

一、這篇小 說充滿詩情畫意,語言自然流暢,因此宜以朗讀為手段,在充分的朗讀中,讓學生感知作者獨特、優美的語言風格,使其受到感染、熏陶。

二、引導學生注意小說營造的意境、氛圍,尤其是小說寫了哪些事和場景來表現一黑一白兩個少年歡快的生活,美好、自由自在的童心。可以弱化對人物、情節的分析。

三、「白色鳥」的象徵意義理解可以多樣性,不要強求統一。要尊重學生的理解和探究。

四、可以讓學生細心體會,對哪些內容或句子比較喜歡,有比較深的感受、體驗或認識,同學之間可以自由交流,還可以進行仿寫訓練。

五、對這篇小說的時代背景,學生可能比較模糊,小說深刻的主題學生也許更難領會。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情況,予以點撥。結合時代背景,引導學生把握文中一些暗示的情節和語句。

對於程度較低的學生,應主要以積淀感染為主,可以前兩項內容為授課重點;對於中等程度的班級可以完成前四個方面的內容;而對於班級個別優秀的學生,老師應通過作業或課堂提問,引導其思索;如果班級學生整體素質較好,可將上述第五點作為研討內容。另外,比較閱讀不乏為一種比較好的解讀方式,如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比較,去體會孩童的獨特的生活體驗。

相關資料

一、關於作者

何立偉,1954年5月出生,男,漢族,湖南長沙人,大學文化,文創一級,1971年參加工作。現任長沙市文聯主席,湖南省作協專業作家。先後創作出版了小說、詩歌、散文、漫畫、電視作品等多種體裁的文學(文藝)作品,計有300多萬字。出版了《小城無故事》《天下小事》《何立偉散文選》《何立偉漫畫集》等20餘部 個人專著,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日等文字傳播海外,先後20多次獲國家及省市級各類文學獎,被數十家中央、省級新聞媒體采訪報道。

二、《白色鳥》賞析

(一)關於小說風格

1.《白色鳥》寫了什麼?一白一黑兩 個頑童在夏日的一個生活片段,挖野菜、劃水、捉蛇、看水鳥,如 此而已。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的,沒有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也不汲汲於人物性格的鮮明刻畫。人物還是有的,卻無名無姓,他們皮膚的顏色就是其各自的代號。這是小說?是的 ,是一種非情節化的小說。何立偉有他的獨特追求與審美發現。小說家汪曾祺先生將何立偉與已故現代作家廢名目為同路,認為他們的小說作法有類於唐人絕句。「所謂『唐人絕句』 ,就是不著重寫人物,寫故事,而著重寫意境,寫印象,寫感覺。物我同一,作者的主體意識很強。這就使傳統的小說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小說和詩變得難解難分。這種小說被稱為詩化小說。」

(《文藝研究》 1984 年第4期)

所謂「詩化小說」,畢竟還是小說。稱其「詩化」是指從整體構思、立意謀篇到具體的語言使用安排上借鑒、採用了一些詩的技巧手法,產生了詩意的審美效應。《白色鳥》的別具一格、新穎巧妙處就在於,它反映了一種詩歌向散文、小說滲透、交融的可貴探索。它摒棄了傳統小說追求故事性、戲劇性、個性化等情節模式,而向重感覺、重情調氛圍的情緒—心理模式邁進。其筆墨意趣不在於告訴人們作者所感知體認的生活現實、客觀圖景是什麼,而旨在顯示作者感官是怎樣映現他所捕捉的現實圖景的,它展露了一種新穎的審美發現與感情體驗。

閱讀全文

與師情畫意小說顧逸夏露露免費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神封王座小說全集 瀏覽:895
看過最經典的網路小說 瀏覽:825
穿越小說溫曖 瀏覽:781
女干男小說全集 瀏覽:587
男主穿越重生到紅樓夢的小說 瀏覽:521
有一個重生的小說裡面男主叫季什麼 瀏覽:524
小說重生豪門妖女 瀏覽:100
如小果的完結小說 瀏覽:901
校園小說男生姓安 瀏覽:44
籃球主角在熱火的小說 瀏覽:89
除了鬼吹燈還有什麼好看小說 瀏覽:692
婆媳爭斗小說全本免費下載 瀏覽:834
考古小說推薦 瀏覽:666
好看的穿越歐洲小說迅雷下載 瀏覽:557
好看的完結重生類男生小說 瀏覽:974
男主經常戴面具的古代小說 瀏覽:102
禁區小說免費看言情小說 瀏覽:345
小說閱讀主人公柳擎宇 瀏覽:126
色版水滸小說排行榜 瀏覽:474
陰陽師筆記有聲小說全集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