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核舟記 全文翻譯(自己翻)
明朝有個特別手巧的人名叫王叔遠,能夠用直徑一寸的木頭,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鳥獸、樹木、石頭,沒有不順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情態。王叔遠曾經贈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來刻的是蘇東坡坐船游覽赤壁。
船從頭到尾長大約八分多一點,高大約兩粒黍子左右。中間高起並開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篛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它。旁邊開著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開窗戶來看,雕刻有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關上窗戶,就看到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塗在刻著字的凹處。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並且有很多胡須的人是蘇東坡,佛印在他的右邊,魯直在他的左邊。蘇東坡、黃魯直一起看一幅書畫橫幅。蘇東坡用右手拿著書畫橫幅的右端,用左手輕按魯直的脊背。魯直左手拿著橫幅的末端,右手指著書畫橫幅,好像在說什麼話。蘇東坡露出右腳,黃魯直露出左腳,各自略微側著身子,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個膝蓋,各自隱蔽在書畫橫幅下面的衣褶裡面。佛印極像彌勒菩薩,敞開胸襟露出兩乳,抬頭仰望,神態表情和蘇東坡、黃魯直不相關聯。佛印平放著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並豎起他的左膝,左臂掛著念珠靠著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船尾橫放著一支船槳。船槳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船工。在右邊的人梳著椎形的發髻,仰著臉,左手靠著一根橫木,右手扳著右肢趾頭,好像大聲呼叫的樣子。在左邊的船工右手拿著蒲葵扇,左手摸著爐子,爐子上面有個壺,那個人的眼睛正看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那隻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字跡)細小得像蚊子腳,一勾一畫清清楚楚,它的顏色是黑的。還刻著篆文圖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顏色是紅的。
總計一條船上,刻有五個人;刻有窗戶八扇;刻有箬竹葉做的船篷,刻有船槳,刻有爐子;刻有茶壺,刻有書畫橫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對聯、題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個。可是計算它的長度,竟然不滿一寸原來是挑選桃核中又長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藝也真靈巧奇妙啊。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㈡ 犬到貓的華麗變身(黑執事+網王+……)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犬到貓的華麗變身(黑執事+網王+……)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好美。」昏暗的天空下,夏爾靜靜坐在緩慢前行的木船上,感嘆這星星點點的光芒
船頭,塞巴斯蒂安單手劃著船槳。
夏爾知道,他的靈魂將被塞巴斯蒂安帶走。那些痛苦與感傷,就會不復存在吧,那樣,也不錯。
木船停下了,塞巴斯抱著夏爾一步步走向一處廢墟。。。
夏爾看著四周虎視眈眈的鳥兒:「吞噬靈魂後的身體就留給他們吧。」
夏爾·法多姆海恩的**,也要在這個世界消失了。
「會痛么?」
「稍微有一點,我會盡量溫柔些的。」
「不,盡興地弄痛我吧,把這活著的痛苦,牢牢地刻在我的靈魂上。」
「Yes, my lord.」
塞巴斯漸漸走近,用那已褪去手套的右手輕輕撫摸著夏爾的臉頰,靠近...
「那麼,少爺...。.」
我...。死了么?
塞巴斯蒂安帶走了我的靈魂么?
但是,這「怦怦」的心跳聲是什麼?
好溫暖,不想離開...。。
夏爾獨自在黑暗中喘息,直到眼前出現一片光亮,從自己的口中傳出「哇哇哇」的聲音,這是嬰兒的哭聲,是新的生命。
這...。。……
別忘了採納喲
㈢ 《赤壁賦》全文翻譯
譯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盪著船兒,在赤壁下遊玩。
清風緩緩吹來,水面波浪不興。舉起酒杯,勸客人同飲,朗頌《月出》詩,吟唱「窈窕」一章。一會兒,月亮從東邊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間。白濛濛的霧氣籠罩江面,水光一片,與天相連。任憑水船兒自由漂流,浮動在那茫茫無邊的江面上。
江在曠遠啊,船兒象凌空駕風而行,不知道將停留到什麼地方;飄飄然,又象脫離塵世,無牽無掛,變成飛升仙果的神仙。
這時候,喝著酒兒,心裡十分快樂,便敲著船舷唱起歌來。唱道:「桂木做的棹啊蘭木做的槳,拍擊著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動的江面逆流而上。
我的情思啊悠遠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邊遙遠的地方。」客人中有會吹洞簫的,隨著歌聲吹簫伴奏,簫聲嗚咽,象含怨,象懷戀,象抽泣,象低訴。吹完後,餘音悠長,象細長的絲縷延綿不斷。這聲音,能使深淵里潛藏的蛟龍起舞,使孤獨小船上的寡婦悲泣。
我有些憂傷,理好衣襟端正地坐著,問那客人說:「為什麼奏出這樣悲涼的聲音呢?」
客人回答說:「『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隻只烏鴉向南飛翔』,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句嗎?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這兒山水環繞,草木茂盛蒼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敗的地方嗎?
當他佔取荊州,攻下江陵,順江東下的時候,戰船連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臨江飲酒,橫握著長矛吟詩,本是一時的豪傑,如今在哪裡呢?
何況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魚打柴,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駕著一隻小船,舉杯互相勸酒;寄託蜉蝣一般短暫生命在天地之間,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嘆我們生命的短促,羨慕長江的無窮無盡。願與神仙相伴而遨遊,同明月一道永世長存。
知道這種願望是不能突然實現的,只好把這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寄託於曲調之中,在悲涼的秋風中吹奏出來。」
我對客人說:「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嗎?水象這樣不斷流去,但它實際上不曾流去;月亮時圓缺,但它終於沒有消損和增長。
原來,要是從那變化的方面去看它,那麼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連一眨眼的時間都不曾保持過原狀;從容不那不變的方面去看它,那麼事物和我們本身都沒有窮盡,我們又羨慕什麼呢?
再說那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應有的東西,雖說是一絲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風,與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它,聽到的便是聲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沒有人禁止,享用它沒有竭盡,這是大自然的無窮寶藏。
《赤壁賦》寫於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期間。元豐二年(1079),因被誣作詩「謗訕朝廷」,蘇軾因寫下《湖州謝上表》,遭御史彈劾並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史稱「烏台詩案」。「幾經重辟」,慘遭折磨。
後經多方營救,於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這無疑是一種「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豐五年,蘇軾於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遊赤壁,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為題的賦,後人因稱第一篇為《赤壁賦》,第二篇為《後赤壁賦》。
㈣ 《與子同澤(天龍同人)》細品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與子同澤(天龍同人)》細品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段譽受了包不同的擠兌,負氣離開了阿朱所住的聽香水榭。見王語嫣只是隨口留了他一句,明顯的沒有把他的去留放在心上,心中更是難過,憋著一口悶氣,由阿朱和阿碧兩人送出水榭,快步走到水邊,踏入一艘小船,扳槳將船盪開,駛入湖中。
船兒離開岸邊還能依稀聽得阿碧說道:「阿朱阿姊,公子替換的內衣褲夠不夠?今晚咱兩個趕著一人縫一套好不好?」阿朱道:「好啊,你真細心,想得周到。」
段譽聽得心中酸澀不已,使勁搬動船槳,將小船劃向湖中,直到遠遠地離開了聽香水榭才停下來。
此時已是深夜,四周寂靜一片,茫茫無際的水面上只有自己一條小船,不由得將滿心的委屈翻湧上來。
他一生從未受過如此的冷落輕視,就算是遇上敵人,那他也是敵人的重點關注對像。至於女人緣,那就更不用說了,一般都是他還沒有什麼想法的時候,那些年輕姑娘就已經對他傾心不已了。
鍾靈對他嬌羞溫順,木婉清更是在認識他沒多久就力逼他娶她為妻。
忽然想到木婉清在得知了他們其實……
請採納
㈤ 一個船槳的獨白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一個船槳的獨白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在這世界上,往往最難捉摸的就是老天爺所掌控的天氣了,剛才還萬里無雲的天空,卻忽然的下起了大雨,然而當三個人坐到了車上之後,而剛才還來勢兇猛的大雨卻又毫無任何徵兆的停了下來,天空上,剛才還躲在烏雲背後的太陽又重新的溜了出來,像是在跟他們三個人上演了一場詼諧的鬧劇。
可能是由於剛下完雨的關系,天上懸掛著的太陽沒有了之前的那種灼熱的感覺,被一場大雨淋濕過後,彷彿變得更加的溫和,空氣也變得更加的清新了起來,車子開在寬敞的路上,迎面吹來的海風,輕輕的拂過三個人的身上,一股咸鹹的味道襲滿了全身,遠處的天邊也出現了一抹絢爛的彩虹。
「哇,快看,快看,彩虹!天上出現彩虹了!」楊靜總是喜歡每次在別人猝不及防的狀態下發出令人毛孔收縮一般的大聲尖叫,這一聲,又把前排坐著的許傑嚇了一跳,轉過頭,看著驚呼過後的楊靜,隨即又很無奈的搖了搖頭,又把頭轉了回去。
楊靜見許傑奇怪的回頭看著自己,有些疑惑,向前用手抓著許傑的衣……
有問題再找我
㈥ 誰給我推薦點現代的小說 不要穿越的,越多越好 謝謝
匪我思存的作品:
《佳期如夢》
《海上繁花》
《今生今世》
《裂錦》
《香寒》
《景年知幾時》
《千山暮雪》
《水晶鞋》
莞莞如煙的:
《異翼亦程》正在連載,不過超好看
㈦ 馬里奧派對金色船槳
馬里奧派對金色傳假馬里奧派對經常請假,你說具體派對的內容還是全文全獎啊?
㈧ 暗室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暗室 txt全集小說附件抄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序篇 毒焰篇
三個漂流者
藍天上萬里無雲。
在一望無際波浪不驚的大海上,只有小小的浪花在無休止地抖動著。
頭頂上初秋的太陽把光線撒向大海,使海面泛著銀光。
往周圍望去,看不到陸地的一點蹤影,四周只有寬闊無邊的圓圓的水平線。天空是圓的,海也是圓的,彷彿整個世界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了似的。
在這無邊的大海中央,孤零零地漂著一個小得像罌粟籽般的東西。那是一隻小船。
船舵壞了,又沒有一根船槳,盲無目的地任憑波浪將它搖來盪去。
小船里有三個疲憊不堪的人。其中一個年長些的留著漂亮胡須的紳士,年紀大約有三十五六歲,癱軟地躺在船底板上,臉色土黃,看樣子是個病人。他頭枕著西裝上衣,襯衣下面的胸部在劇烈地起伏著。
其他兩個人,由於疲勞和飢餓,也和病人沒什麼區別。其中一個年紀在三十二三歲,目光銳利,鷹鉤鼻子,模樣很英俊。另一個人年齡與他相仿,膚色奇黑,個子不高但顯得很結實。從服裝上看,矮個子在三人中間身份最低,看上去像……
以上
㈨ 高考小說
【考綱解讀】
考綱內容
考綱闡釋
考點分布
1.分析綜合C
(1)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2)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D
(1)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語句的表現力
(2)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3)對作品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3.探究F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
(2)探討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分析文章的結構就是弄清文章的段落層次、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等問題,把握行文思路。概括作品主題考查的是對具體內容的概括能力。
小說的三要素,散文的形散神聚,戲劇的矛盾沖突,詩歌的凝練、抒情性、形象性,文體特徵是閱讀解題必須思考的因素。
《考綱》所說的表現手法是指還包括修辭手法、表達方式在內的藝術手法,主要考查其表達效果。
「重要語句」通常指:①結構比較復雜,對理解文章有影響的語句;②即人們常說的「文眼」、中心句、總結句、過渡句等;③內涵較為豐富的語句。品味精彩語句的表現力,就是分析這一類語句的修辭作用。
欣賞形象通常指通過什麼手法刻畫了什麼形象,通過什麼形象抒發了什麼情感。作品的內涵,通常是指作品中表現出來的觀點、思想感情傾向。
文學經典往往是時代精神的折射,民族精神的體現,甚至通向全人類的普遍文化心理。文學形象具有包孕性,這就使得文學作品呈現出多層次的豐富意蘊,讀者視角在歷史、哲學和審美三個層面的轉換,往往可以發現新意蘊。個性化閱讀就是要求考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探究文學作品的豐富意蘊。
/
【考點透析】
根據《考綱》規定,文學類文本閱讀從三個不同的能力層級考查學生,考點分三大類,共八個考點。小說的三個特點是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描寫具體的環境,高考命題人設題問題離不開小說「三要素」,考生需要知道的是,環境、情節常常是為塑造人物服務的,塑造人物形象又是為了表達主題的。
一、情節結構
《考綱》要求考生分析小說的基本特徵「三要素」之一的「情節」,並「分析作品結構」,能力層級C。
作品的主題思想需要在情節的發展過程中展現出來,有的小說甚至有多條線索多種矛盾相互交錯,要准確地理解作品的主題,必須理清作品的線索和情節。分析情節,要善於把握故事發生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四個環節,並能概括各部分的要義,為提煉主題思想做准備。同時,我們還須從情節的發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為情節是人物性格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在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才能顯現出人物靈魂深處的東西來,離開了情節,就不知道人物怎樣做事,也就無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徵。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須透過情節中發生的事情這種外在現象,去剖析現象背後的本質。如《想討一本書》就是通過「討書」「買書」這兩個事件反映出方先生不讀書又強裝斯文儒雅的性格特徵的,物質的富有與精神的貧乏這個矛盾也是在「討書→買書→碰壁」這個情節中得以展現的。要分析情節,先要抓線索,情節的發展離不開線索的貫穿。《想討一本書》這篇文章就是以「書」為線索貫穿全文,推動情節發展的。有時,故事情節比較復雜的文章還會有兩條線索,如魯迅的《葯》就設置了兩條情節線索。文章可以以事物為線索,也可以以感情或心理活動為線索。如巴金的《燈》開頭是「窒悶」,中間有「心漸漸安定」「呼吸也暢快了許多」,結尾有「對著山那邊微笑了」,抓住了這些,文章的情節和思路就得到了整體把握。其次抓時空變化(或情節發展脈絡)。例如閱讀魯迅的《祝福》,抓住祥林嫂幾次來魯鎮的不同時空及其肖像言行的變化,就可以較准確地把握全文的情節和思路,進而把握祥林嫂被封建禮教一步步摧垮的深刻主題。當然,與分析情節有關的還要看選材、組材是否典型合理,文章結構是否完整,過渡照應是否自然恰切等。
分析小說結構注意從概括段意入手,理清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整體把握,把握文章的主旨。開頭和結尾是小說結構的重要部分,這兩部分往往在全文中起引入、總領或總結的作用,明確了它們與前後文的關系,就能把握其基本思路。也注意文中的過渡和照應。過渡,是指上下文之間的銜接轉換;照應,是指前後文的關照呼應。一旦把握了小說的過渡與照應,文章的整體思路也就容易把握了。
二、人物性格
《考綱》要求考生分析小說的基本特徵「三要素」之一的「人物」,能力層級C ;並「欣賞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D。
人物指的是小說中所描繪的人物形象,他是作品內容的重要因素,更確切地說是作品的主要構成部分。因為小說的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刻畫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來揭示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方面,從而表現作品的主題的。所以,要評價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認真分析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等等,從而評價人物的性格特徵,進而發掘出各色人物善惡美醜的精神世界;通過對小說的整體閱讀,能對各色人物做出自己客觀公正的評價,進而准確把握作品的內涵。小說中的人物並非就是現實中的「真人」,而是拼湊起來的角色,是作家經過典型化處理的「人」。所謂「典型化」,就是作家以概括現實生活、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現象進行分析選擇集中概括,剔除其中非本質的東西,突出其中本質的主要方面,並加以充分的想像和合理的虛構,以此創造出具有鮮明獨特個性而又能反映一定社會本質的人物形象,達到反映生活、表達作者主觀情感的目的。所以,小說的世界,是作者經過藝術加工的世界,它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認識到這一點,就不會在閱讀中鑽牛角尖。評價人物,只有從事件本身來評價人物才是客觀公正的,切忌帶先入為主的主觀色彩,也要避免貼標簽式地將人物臉譜化的泛泛而談。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需要通過各種描寫方法來刻畫。心理描寫有助於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氣氛、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等。如高爾基的《母親》一文中心理描寫的方法很多,有側面敘述人物內心活動或感覺的,有運用人物內心獨白直接剖析心理活動的,有通過動作表情描寫反映心理活動的。莫泊桑的《項鏈》在心理描寫方面也有獨到之處,例如寫瑪蒂爾德看到舞會請帖時,既急切盼望出席舞會,又沒有合適的服飾,那種焦急、懊惱、悔恨的復雜心理,就刻畫得惟妙惟肖。細節描寫也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徵的一個重要手段,它通常包括人物言談舉止細節、生活情景細節、自然景物細節等。細節的最大特點就是「細」,這「細」包括兩層意思:其一,它是生活中的細小事物;其二,對它的描寫必須是細致入微的。另外,細節應當是典型的,能以一當十地反映生活及表現人物性格。如《變色龍》里寫奧楚蔑洛夫為擺脫尷尬,要葉爾德林不斷地幫他脫下大衣、穿上大衣的細節描寫,生動地表現了他見風使舵的變色龍性格。語言描寫,包括人物獨白和人物對白的描寫。人物語言描寫要求個性化和本質化,即在用詞、語氣、表達方式上顯出人物的性格特點、文化水平、思想修養、職業身份、內心世界等。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在描寫人物的獨白、對話時,常適當加入一些關於人物的心態、聲調和口吻的提示。如孔乙己的語言是獨一無二的,他的「多乎哉?不多也」「竊書不能算偷」打上了封建讀書人的鮮明烙印;而咸亨酒店掌櫃重復的「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也打上了一個惟利是圖的商人的鮮明烙印。多種描寫手段集中而精彩表現出來的作品還要數《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中王熙鳳出場的那段場面描寫。對王熙鳳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語言描寫,「三角眼」「吊梢眉」的肖像描寫,林黛玉的心理描寫,周圍人物的肅整和王熙鳳的放誕無禮的對比描寫,先哭後笑、轉悲為喜、又是打量又是抹淚等綜合運用的神態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手法,把王熙鳳察言觀色、機變逢迎的性格特徵刻畫得入木三分。從以上舉例可以看出,分析評價人物形象必須分析多種多樣的描寫方法。
三、環境描寫
《考綱》要求考生分析小說的基本特徵「三要素」之一的「環境」,能力層級C。
環境描寫,包括社會背景、自然環境和人物活動的場所。人物的性格通過環境得以凸顯,環境是為人物而設置的。小說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環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總要打上時代的烙印,留下環境的痕跡。小說追求相對完整的人物形象塑造,就要著力於人物所處的環境的描繪,人與人之間所釀成的氣氛和整體意境的形成,無不包含著某種真摯的思想情感。很多作品所浸含著的往往就是作者自己的情思和意緒。如《葯》中對愚昧麻木的民眾的描寫,正是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環境現狀的反映。《祝福》中的祥林嫂的悲慘命運也是在祝福那種環境氣氛中顯現出來的,其中無不包含著作者對主人公的同情和對黑暗社會的不平,以喚起人們療救的注意。
四、把握主題
《考綱》要求考生「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C。
小說的主題實際就是作者通過各種形象所要表達的思想。文學作品的作用就是要感奮人、激勵人、愉悅人,使人從中得到教益,所以正確把握小說的主題是評價文學作品最重要的環節,是實現小說社會功能的關鍵所在。在小說中,由於作者濃墨重彩皆潑灑於主要人物身上,因此,主要人物也就是「主題性人物」。在故事小說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際遇遭逢、命運歸宿常常聯系著社會生活的某種本質,顯示著作品主題的價值。在性格小說中,主要人物是某種典型性格的代表和化身。這種典型性格及其生成發展的歷史,是作品主題所要展示的內容。在心理印象小說中,主要人物是特定環境的主要感受者和由此產生的特定心理的主要反映者。主要人物的心理狀態,往往具有對特定社會環境客觀認識的普遍價值,是作品的主題所在。所以,把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分析透徹了,作品的主題也就不言自明了。
五、品味語言
《考綱》要求考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語句的表現力」,能力層級D。
閱讀小說要充分注意它的語言特點和表現力量。要分析它怎樣運用具體性的語言敘事描景,展開情節;更要分析它怎樣在故事情節發展當中,運用性格化的語言刻畫人物,通過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徵理解作品的主題。而且小說運用各種寫作方法結構篇章,也都是通過語言來體現的,分析寫作方法和篇章結構的表現力量,也都和分析語言的表現力量融合在一起,不能割裂。因而,把握小說中准確、鮮明、生動的語言,並且具體分析它的表現力量,是深刻理解小說思想內容的重要方法。小說中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方式對語言的運用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地說,敘述要簡明、流暢,描寫要生動、形象,抒情要真切、感人,議論要精確、深刻。品味語言要做到:①仔細揣摩作者描繪環境、敘述故事、說明事物、刻畫人物、發表議論、抒發感情等的敘述語言是如何構成一篇和諧完美的整體的;②充分體會作者敘述語言的客觀性、含蓄性、形象性、生動性;③認真品味作品中人物語言的個性化以及個性化語言是如何揭示人物性格特徵的;④學會正確審視作家的藝術語言,正確評價作家運用自己的藝術語言所形成的獨特鮮明的語言風格。
命題人在以下四個方面設置考點:能幫助考生准確理解整個作品主題思想或脈絡層次的「文眼」,文中的中心句、總結句、過渡句等,思想內涵豐富的語句,表現力強的一些動詞和形容詞。考生的體會品味要三結合:結合上下文、結合主題、結合時代背景。
六、表達技巧
《考綱》要求考生「分析小說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C。
高考命題不會孤立的考查小說常用的表現手法,而是常常和小說「三要素」聯系起來,考查表現手法對塑造人物、營造環境、推動情節的作用。
「技巧」指文學技巧。它是作家駕馭文學語言、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方法及表達方式、修辭手段等等來構思文學作品,塑造文學形象時所表現出的熟練而又獨具特色的藝術技能;它是指文章運用了哪些寫作原理、規律和方法來表現文章內容的。對表達技巧的評價鑒賞,就是分析文章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表達了什麼內容,達到了什麼藝術效果等。鑒賞的核心是審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感因素,達到某種美感享受。對表達技巧的分析鑒賞,應從以下幾方面去分析:①從表達方式角度。看各種表達方式是否運用自如,靈活多變;敘述人稱的選擇(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的好處);敘述順序的安排(倒敘、插敘手法的運用及作用);描寫的特點(白描、細描、景物描寫等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言事說理服務的;②從選材組材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關系、主次詳略是否得當,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③從表現手法角度。看是否運用了象徵法、對比法、襯托法、先抑後揚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們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④從結構安排角度。看是否開頭結尾各有特色;是否結構嚴謹,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後照應;設置懸念,製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⑤從語言運用角度。看語言是否准確、簡練、生動、形象;具有怎樣獨特的語言風格(幽默、辛辣、平實、自然、簡潔明快、委婉含蓄、尖銳直露、冷峻深沉、熱情澎湃等);給讀者哪些藝術審美情趣文中所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反語、誇張、排比等)創造出什麼樣的意境,表達效果如何等等。
七、探究發掘
《考綱》要求考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 從不同的角度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 探討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能力層級F。
新課標要求高中生能進行個性化閱讀,此考點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要求考生立足自我,感悟和體驗文本,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的探究創新能力。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從不同的角度往往可以發現作品的新意蘊。鑒賞小說戲劇可以從歷史的、現實的、哲學的、審美的等不同的角度對作品作深層次的探究。古今中外經典的小說戲劇,往往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蘊含了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也隱含著博大深沉人文精神。
解答探究題也一定要從文本出發,不可拋開文本隨意發揮。個性化解讀不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仍然強調以文本為基礎,結合創作背景和創造意圖,對某些問題作個性化解讀。
南粵高考直析
【粵題精講】
(2008年高考廣東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河的第三條岸
[巴西]若昂·吉馬朗埃斯·羅薩
父親是一個盡職、本分、坦白的人。他並不比誰更愉快或更煩惱,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是母親,而不是父親,在掌管著我們家,她天天都責備我們——姐姐、哥哥和我。
但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父親竟自己去定購了一條船。
父親對船要求很嚴格,它要用含羞草特製,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個人使用。母親嘮叨不停,牢騷滿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漁夫嗎?父親什麼也沒有說。
離開我們家不到一英里,有一條大河流過,水流平靜,又寬又深,一眼望不到對岸。
我總忘不了小船送來的那天。父親並沒有顯示出什麼特別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樣戴上帽子,對我們說了一聲再見,沒帶食物,也沒拿別的什麼。我原以為母親會大吵大鬧,但她沒有。臉色蒼白,從頭到尾她只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
父親沒有吭聲,他溫柔地看著我,示意我和他一起出去。我們一起向河邊走去。我強烈地感到無畏和興奮。「爸爸,你會帶我上船嗎?」
他只是看著我,為我祝福,然後做了一個手勢,要我回去。我假裝照他的意思做了,但當他轉過身去,我伏在灌木叢後面,偷偷地觀察他。父親上了船,劃遠了。
父親再沒有回來。其實他哪兒也沒去。他就在那條河裡劃來劃去,漂來漂去。每個人都嚇壞了。從未發生過,也不可能發生的事現在卻發生了。
每個人都猜想父親瘋了。母親覺得羞辱,但她幾乎什麼都不講,盡力保持著鎮靜。
河邊的行人和兩岸附近的居民說,無論白天黑夜都沒見父親踏上陸地一步。他像一條被遺棄的船,孤獨地、毫無目的地在河上漂流。人們一致認為,對於父親而言,食物是一個大問題,他一定會離開大河,回到家中。
他們可是大錯特錯了。父親有一個秘密的補給來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帶給他。後來我驚異地發現,母親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總是把食物放在我輕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懷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父親從不踏上泥土、草地或河岸一步。從沒生過火,他沒有一絲光亮。他的身體怎樣?不停搖槳要消耗他多少精力?河水泛濫時,他又怎麼能倖免於難?我常常這樣問自己。
姐姐生了一個男孩。她堅持要讓父親看看外孫。那天天氣好極了,我們全家來到河邊。姐姐穿著白色的新婚紗裙,高高地舉起嬰兒,姐夫為他們撐著傘。我們呼喊,等待。但父親始終沒有出現。姐姐哭了,我們都哭了,大家彼此攜扶著。
後來,姐姐搬走了,哥哥也到城裡去了。母親最後也走了,和女兒一起生活去了。只剩下我一個人留了下來。我從未考慮過結婚。我留下來獨自面對一生中的困境。父親,孤獨地在河上漂流的父親需要我。我知道他需要我,盡管他從未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不管怎麼樣,我都不會因這件事責怪父親。
我的頭發漸漸地灰白了。我到底有什麼不對?我到底有什麼罪過?漸漸地,我因年老而心瘁力竭,生命躊躇不前,同時愛講到疾病和死亡。他呢?為什麼?為什麼要這樣?終有一天,他會精疲力竭,只好讓小船翻掉,或者聽任河水把小船沖走,直到船內積水過多而沉入激流之中。哦,天哪!
我等待著,等待著。終於,他在遠方出現了,那兒,就在那兒。我莊重地指天發誓,盡可能大聲地叫著:
「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來吧。你不是非這樣下去不可,回來吧。無論何時,我會踏上你的船,頂上你的位置。」
他聽見了,站了起來,揮動船槳向我劃過來。他接受了我的提議。我突然渾身戰栗起來。因為他舉起手臂向我揮舞,這么多年來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極了,發瘋似的逃掉了。因為他像是從另一個世界來的人。
極度恐懼給我帶來一種冰冷的感覺,我病倒了。從此以後,沒有人再看見過他,聽說過他。
(選自余華《溫暖的旅程——影響我的10部短篇小說》,有刪改)
16.小說中寫道「父親,孤獨地在河上漂流的父親需要我」。請聯系全文,簡述「父親」為什麼需要「我」。(4分)
【名師剖析】本題考查對文學作品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的品味,能力層級D。「父親需要我」的表層含義比較容易把握,通過文中「我」偷食物給他,考生不難得出答案:「父親」需要「我」每天給他送食物。但是,父親對我的需要絕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父親需要我」的深層含義可以聯系下文來思考:「我知道他需要我,盡管他從未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不管怎麼樣,我都不會因這件事責怪父親。」父親從未告訴我們為什麼,我不會責怪他,這在父親看來這是對他的理解,在「每個人都猜想父親瘋了」的情況下,父親最需要的就是理解!再聯系全文思考:父親最初我送父親離家上船,此後我長年提供父親食物,後來家人全部離開,我獨自留下,雖然我並不理解他,這一切都在無形中對父親產生精神上的支持。最後,我發誓「我會踏上你的船,頂上你的位置」,父親才終於出現,「這么多年來第一次」「舉起手臂向我揮舞」。從這里可以很清楚看出,父親需要我繼承他的追求。
【參考答案】①「父親」需要「我」每天給他送食物。②「父親」渴望「我」能夠理解並繼承他的追求。
17.結合作品,請簡要分析「母親」這一人物形象。(5分)
【名師剖析】本題考查對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欣賞,能力層級D。首先,篩選小說中描寫母親的信息:第一段通過「我」的敘述介紹了「母親」「掌管著我們家,她天天都責備我們」,第三段寫出了「母親嘮叨不停,牢騷滿腹」,第九段「母親覺得羞辱,但她幾乎什麼都不講,盡力保持著鎮靜」,第十一段當「母親」知道「我」偷食物給「父親」後「總是把食物放在我輕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懷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第十四段「母親最後也走了,和女兒一起生活去了」。然後,概括母親的形象特徵,題干要求「簡要分析」,能概括出人物形象特徵,已經是「簡要分析」了。其實,參考答案更簡單,許多地方只是摘錄原文,並沒有概括出人物形象。
【參考答案】「母親」是一個辛勤善良、情感深摯、忍辱負重的普通女性形象。她愛嘮叨,常責備孩子;掌管著全家人的生活,熱愛家庭。她對「父親」的行為深感不滿,甚至覺得羞辱,但又一直牽掛和思念著他,直至年邁,她才放棄對「父親」 的等候。
18.有人說,「河的第三條岸」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它象徵著「父親」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這樣,那麼「我」對「父親」的這種追求持何種態度?請聯系全文,談談你的看法。(6分)
【名師剖析】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F。為了降低探究的難度,題干主動告訴考生父親這一人物形象的象徵意義。提示語「請聯系全文」是告訴考生,探究不能憑空胡說,要從文中尋找答案。從全文看來,我對父親的態度是變化的,從同情、支持到最後的逃避。考生只要按照題乾的要求「聯系全文」,就能很容易看出我對父親態度的變化:對父親的出走上船興奮、好奇,偷送食物,掛念父親安危……直到最後逃離父親,看到了這種變化也就很容易概括出我對父親的矛盾態度。下一步就要從我對父親的這些行為中概括出我對他的態度,這就是所謂的「探究」!
【參考答案】「我」對「父親」的人生追求並不理解,因此對「父親」堅定執著的非世俗行為持復雜的矛盾態度。最初,「我」對「父親」的行為感到「無畏和興奮」;隨著時間的推移,又對他變為關心和同情。當全家人都走後,「我」在漫長的守候中,既渴望拯救「父親」,又深感惘然和恐懼。
㈩ 穿越清朝當老師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穿越清朝當老師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總是飛逝的那麼快,小學的途徑也快圓滿的畫上一個句號了…回想以往1至6年級:美好的、快樂的、難過的、煩惱的…都在我小學的人生中畫刻下了「難忘」的一頁…
我快畢業了,我感到很累.這時老師的目光對我的不僅僅是鼓勵,還有關心、愛戴。感謝所有老師多年來對我的辛勤培育。如今,我即將離開您們,離開輔城坳小學,我心中真是有無比的激動、感激和捨不得。說實在的,小學階段教我讀書的每一個老師都是我最敬佩和喜歡的老師。這不僅因為老師他們的博學多才,還源於老師對我們的每一張笑臉和鼓勵…
老師我想對您說:老師,您是春蠶,無怨無悔地吐絲,只為結出造福天下的繭;您是雨傘,義無返顧地被雨打濕,只為保護千萬被您悉心呵護的桃李;您是船槳,心甘情願地輔佐駕船人,只為帶領船客通往美好的遠方……老師,我不知如何感謝您,可內心的激動卻始終難以平靜。您是我親愛的班主任,講課十分不錯;雖然有些人聽不懂,但是您並不生氣,而是耐心的教導他們。回想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