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閱讀《紅星照耀中國》第十二篇,完成任務,
1936年10月22日,蔣介石由南京飛抵西安,嚴令進剿紅軍。張學良當面表示反對,並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要求,遭蔣拒絕,兩人大吵。
1936年10月29日,張學良飛抵洛陽為蔣介石祝壽,勸蔣聯共抗日,遭蔣拒絕。蔣介石堅決拒絕其北上抗日的主張,強令其剿共,否則就把他的部隊撤離到東邊去。
1936年11月27日,張學良上書蔣介石,請纓抗戰,遭蔣拒絕。
1936年12月2日,張學良飛抵洛陽見蔣,要求釋放抗日救國會「七君子」。向蔣介石面報,謂其部下不穩,勢難支撐,再三請求蔣委員長前往訓話,蔣同意赴西安,駐華清池。
1936年12月7日,張學良到華清池見蔣介石,再三苦諫,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遭蔣拒絕。
1936年12月10日,張學良帶著白鳳翔見到了蔣介石,蔣介石正在召開會議,正式通過發動第六次「圍剿」計劃,決定在1936年12月12日宣布動員令。
1936年12月11日晚,蔣介石邀請張學良、楊虎城和蔣鼎文、陳誠、朱紹良等參加晚宴,晚宴期間,蔣介石宣讀了蔣鼎文為西北剿匪軍前敵總司令,衛立煌為晉陝綏寧四省邊區總指揮等換將的任命書。命令中央軍接替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剿共任務。
1936年12月11日晚間,張學良和楊虎城分別召見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高級將領,宣布12月12日清晨進行兵諫。
1936年12月12日5時,東北軍奉命到華清池捉拿蔣介石,蔣介石從卧室窗戶跳出,摔傷後背,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被發現活捉。同時,十七路軍扣留了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邵元沖等人遇難,西安事變正式爆發。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向全國發出了關於「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停止一切內戰;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立即召開救國會議。」救國八項主張的通電。
1936年12月12日,共產國際收到西安事變的消息,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成員及共產國際執委會的人員認為應該殺死蔣介石,毛澤東也主張公審殺死蔣介石。
南京中央於1936年12月12日23時30分,召開中常會及中央政治會議聯席會議,決議奪本兼各職,交軍事委員會嚴辦。會議最後決定剿撫並用,一方面任命何應欽為討逆軍總司令,另一方面任命於右任為陝甘宣撫大使。
1936年12月12日晚,宋美齡在上海收到西安發生事變的消息,就邀請澳籍友人端納到寓所,與孔祥熙共商,端納對於西安一行,認為義不容辭,即隨同宋美齡乘夜車前往南京。
1936年12月13日8時,宋美齡致電張學良,告知端納擬飛西安,端納也同時電告張學良。
1936年12月13日中共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時,毛澤東在報告中指出:「在我們的觀點,把蔣除掉,無論在哪方面都有好處」。 但12月13日起,蘇聯《真理報》《消息報》等報刊和共產國際刊物《國際新聞通訊》連續發出報道、評論和文章,對西安事變的性質作了錯誤的分析,並對這一事變的發動者張學良和楊虎城進行指責。
1936年12月13日,中研院等七學術機關通電全國討張;南京各大學校長、教授羅家倫等347人聯名致電張學良、楊虎城,指責扣蔣行為。
1936年12月14日,在得知《真理報》公開批評西安事變的態度後,共產國際執委會舉行了關於中國工作的會議,會議聽取了鄧發關於中共與張學良、楊虎城合作情況的報告,並將此報告送斯大林。季米特洛夫為此特地給斯大林寫了一封信。
1936年12月14日,蔣夢麟、梅貽琦、李蒸 、翁之龍、劉湛恩、黎照寰等22人分別致電指責張學良。 馬相伯致電張學良表達對事變的擔憂。
1936年12月15日,《申報》《大公報》《益世報》等100多家報館通訊社聯署發表《全國新聞界對時局共同宣言》; 同時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發表緊急宣言。
1936年12月16日,國民政府勸誡張學良投降無效後,中國各界函電交馳,要求討伐,遂由政治委員會決議派何應欽為討逆軍總司令,劉峙為討逆軍東路集團軍總司令,顧祝同為西路集團軍總司令,分別集結兵力,由東西雙方同時向西安進行壓迫。空軍隨即展開轟炸西安近鄰城市,並逐漸轉向西安。張學良乃允許拘扣的蔣鼎文先返回洛陽,請國軍方面暫停軍事行動,避免沖突升級。
1936年12月16日,清華大學教授會發表朱自清、聞一多等共同起草的宣言 ;同日南京時事月報社、中蘇文化月刊社、婦女共鳴社等217家雜志社以及中國婦女愛國同盟會、南京市婦女會、南京市婦女文化促進會、婦女共鳴社、首都女子學術研究會、婦女文化月刊社等婦女團體聯合通電討伐張學良。
1936年12月17日,北京大學全體教授發表對陝變宣言譴責張學良。
1936年12月21日,義大利外長齊亞諾致電張學良:「汝系吾友,茲若與共產黨聯盟,即成吾敵,中國苟無蔣介石將軍,即不見重於人。」
1936年12月22日,隨著端納全力周旋,宋美齡、宋子文等到西安。在飛機上,宋美齡把手槍遞給端納,說:「如果叛軍對我有任何不禮貌行動,你可用此槍立即將我槍殺」。張學良、楊虎城去機場迎接,下機後,宋美齡與張學良說:「漢卿,這是我的東西,就不要再檢查了把?」張學良馬上說:「夫人,豈敢!豈敢!」張學良、楊虎成與宋子文、宋美齡舉行了會談。後由張學良陪同宋美齡和端納往見蔣介石。
1936年12月23日,雙方在張學良公館西樓二層開始正式談判,由宋子文代表國民政府、由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代表西安方面出席談判會。西安方面再次提出六條主張:1、停戰,撤兵至潼關外;2、改組南京政府,排逐親日派,加入抗日分子;3、釋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權利;4、停止剿共,聯合紅軍抗日;5、召開各黨派各界各軍救國會議;6、與同情抗日國家合作。
但1936年12月23日晚,張學良得知中共不希望公開「三位一體」的表示後,情勢急轉直下,原本「要蔣接受並保證實施(六項條件)」改成只要宋美齡和宋子文擔保即可;把「先撤兵、先放人(七君子)」改成了只要蔣介石下令撤兵即可;而要蔣介石承認西北三位一體的軍政組織一條則根本取消。
1936年12月24日深夜,中共中央致電周恩來,陳述了關於放蔣條件的指示。指示中提出,必須堅持以下三個條件才能放蔣:1、全部中央軍首先撤出潼關;2、南京及蔣通過公開的政治文件宣布國內和平,與民更始,不咎既往,並召集救國會議;3、開始部分地釋放政治犯。 接到中共中央電報後,楊虎城轉而積極贊同中共的主張,但張學良卻不以為然。
1936年12月25日下午周恩來又企圖勸說張學良接受中共中央的放蔣條件, 但張學良已經親自陪同蔣介石乘飛機離開西安前往洛陽。離開西安前,張學良留下手令,把東北軍交給楊虎城指揮。
1936年12月26日,蔣介石抵達南京,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貳』 西行漫記(紅星照耀中國)txt全集下載
你好,我是夢夢打醬油8,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來自網路網盤超級會員v3的分享
『叄』 紅星照耀中國(西行漫記)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你好,我是大魚兒耽推。我這里有~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
『肆』 紅星照耀中國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戰爭與和平》
1、回保安以後,我又在外交部安頓下來,從九月底一直住到十月半。我收集了足夠的傳記材料可以編寫一本《紅色中國名人錄》,每天早上都有一個新的指揮員或蘇維埃官員來供我訪問。
2、獨臂將軍蔡樹藩是個很有趣、很可愛、很英俊的青年,頭腦機靈,容易沖動,善於辭令,妙趣橫生。他當共產黨已有十年,在湖南當鐵路工人時就參加了,後來到莫斯科去學習了兩三年,還騰出時間來愛上一個俄國同志,同她結了婚。
3、李德請我去同他一起吃了頓「西餐」作為補償。他有時候有辦法弄到大米和雞蛋,而且又是德國人,他非得自己做德國香腸吃。你可以在保安大街他家門口看到掛著成串的德國香腸。他正在准備過冬的存貨。他也給自己砌了一個爐灶,教給他中國妻子——一個從江西同他一起來的姑娘——怎麼烘烤。
(4)小說紅星照耀中國免費閱讀擴展閱讀
作品背景
1、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
2、由於有了這一種思想武裝,使得一批青年,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群眾性的斗爭長達十年之久。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
3、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參考資料
網路-《紅星照耀中國》
『伍』 《紅星照耀中國》txt下載
我們老師曾強烈推薦我們看得,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直譯應為《紅星照耀中國》)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和周恩來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作者通過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 、朱德、劉志丹、賀龍、彭德懷等以及廣大紅軍戰士、農民、工 人、知識分子的接觸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據地政治、軍事、經濟 、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實情況,准確、鮮明、生動地反映了中 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的斗爭業績。毛澤東和周恩來是作者埃德加·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西行漫記》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西行漫記》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西行漫記》,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值得擁有。
『陸』 《紅星照耀中國》名著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翔實記錄了美國友人埃得加·斯諾在紅軍根據地的真實見聞。書中用非常平實的語言,詳盡地描繪了許多栩栩如生的普通人物,生動地展現了紅色軍區下的人們的日常生活,追憶了那段令作者難以忘懷的崢嶸歲月,也見證了中國革命黨人走過的艱酸路程。
埃得加·斯諾是第一個深入采訪紅區的美國記者,由於他對中國國情和政局的了解以及外國人的身份,使得他能夠深入各地進行實地考擦和探究。這也使得這部行走在土地上的作品,擯棄了資本主義固有的派別與階級偏見。書中所寫完全就是作者本人的親眼所見和直觀感悟,從而對紅色革命進行了客觀公正的評價和宣傳。
紅色,是中國開啟新時代的起點,它也象徵著紅紅火火。《紅星照耀中國》書寫了中國艱難的復興前進之路,那些無名的英雄們為了國家的利益甘心赴死。這部作品就是歷史留下的深深的痕跡,就像作者說的,歷史需要我們銘記,堅守「紅色」文化,傳承「紅色「文化,發揚「紅色」文化,讓我們偉大祖國的每一個角落都有「紅色」文化的印記!
就作品本身來說,全文緊扣「紅」字,基本上是一氣呵成。從作品的開頭設置出懸念,到結尾解開懸念,都能引發讀者濃厚的閱讀興趣,也明顯地表達出了紅色之心。作品選擇的角度也很獨特,紅色象徵吉祥、力量,也是國旗的顏色!作品堅持以「紅色」為主線去鋪開筆墨,讓人的心頭湧起一陣愛國的浪花!我們都是革命先烈的後代,就更應該奮發圖強!
紅星,照亮全新的中國。作品在細節描寫方面比較朴實,把紅軍樂觀、平等的形象刻畫得十分貼近人心。用這本書中的話來說:「紅軍待我們真的是好,我們從來不挨打。在這里人人都平等……大家為著窮人而奮斗,為著中國而奮斗。」可見,紅軍當時是多麼令人鼓舞和深入人心。在作者和老百姓的眼裡,紅色象徵著熱心溫暖,也象徵著正直不屈。
盡管斯諾的這本書是新聞報道性的作品,而非一本歷史著作,但仍需我們借用分析的態度和歷史的眼光來仔細閱讀書中提出的問題。斯諾在書中寫到:「這本書確實是我寫的,然而從最實際的意義上來說,這些故事卻是紅軍創造的,所寫下的,這些革命青年使得這本書中所描寫的故事始終是活著的。」今天我們又一次站在歷史轉折性的時間節點上,追尋著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的理想。當我們重新翻閱這本紅色書籍,心情依舊是無比澎湃。
正是英勇頑強的紅軍有著革命必勝的信仰,所以才能擺脫國民黨的重重圍困,才會毫不顧及性命也要為長征保留革命的種子闖開一條血路;正是有著信仰,所以紅軍即便是在彈盡糧絕的時候,也能翻越雪山、跨過草地,因為心中充滿了力量,使得紅軍始終義無反顧地向著革命的勝利走下去。
『柒』 紅星照耀中國在線閱讀
這部電視劇拍很好了,我是在《小看影》看完全部了。覺得該電視劇,各位姐姐演的都還不錯,我覺得結局不應該是這樣的,我看了一半了就沒有了真可惜。太好看了,每個演員都那麼專業,劇情又好,看完結局了還是很捨不得,看現在更新的電視劇都沒有快樂頌好看,大贊一個
『捌』 紅星照耀中國第一章主要內容
紅星照耀中國第一章主要內容:
作者斯諾對中國有許多疑惑,並希望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能解開那些疑問,於是他出發了,經過幾番輾轉,最終成功地「闖入」了紅色中國的大門,來到了延安根據地。
(8)小說紅星照耀中國免費閱讀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
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玖』 求《西行漫記》又名《紅星照耀中國》TXT電子版,要全本!謝謝了!
你好,我是元子寶唄,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