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白鹿原小說人物評論

白鹿原小說人物評論

發布時間:2021-03-25 08:36:49

① 白鹿原人物評價

一、捍衛宗法文化的代表
《白鹿原》中的白嘉軒,是一個封建色彩很濃的舊式鄉村權威——白鹿村的族長。作為一個敬供桑梓,服田力穡的農人,白嘉軒身上還有著農民的許多優良秉性和品質,小說肯定了他的傳統美德,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封建衛道士,他遵守著封建道德觀念,自覺履行與維護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監視著每一個可能破壞道德秩序和道德規范的行為。對於他所信奉的宗法文化,他不僅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而且懲罰叛逆者決不心慈手軟。他以嚴酷的族規和殘忍的手段來維護這個村莊,成為宗法文化的一個忠實捍衛者。
小說的第一句話說:「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娶過七房女人」,一開始就突現了他非凡的傳奇經歷。他把自己娶過七房女人引以為豪壯,而似乎不顧及先後死去的六房女人。他對死去的女人沒有絲毫的同情和追念之心。相反地,到最後他聽信了母親的教誨:「女人不過是糊窗戶的紙,破了、爛了、揭掉了再糊一層新的,死了五個我准備給你再娶五個,家產花光了值得,比沒兒沒女斷了香火給旁人佔去心甘。」以至於幾條性命的葬送成為他引以為豪壯的資本,可見,在他眼裡女人只是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的工具,體現了一種典型的宗法農民的男權中心意識。
白嘉軒是一個封建家族的族長,族長這一身份使他擁有了宗法家族制度所賦予的至高無上的權威。因此,族內一切事務的處理都受制於他所信奉的這種文化。他不許黑娃進入祠堂祭拜祖先,使他們成為村裡的「賤民」,遭受著一切不公正的待遇,直至小娥死後,他仍沒有任何動搖。在人們為瘟疫和死亡所恐懼,祈求為小娥修廟的時候,他力排眾議,置眾人的生死於不顧,並繼續對小娥進行迫害,掘墓焚骨……在這里,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被宗法傳統道德所侵蝕的「吃人」幫凶。
像白嘉軒這樣如此身體力行的,效忠於宗法文化的男人,他的一生經歷過失女之痛、喪妻之痛、破家之難、土匪致殘、不肖子孫的叛逆之後,也絲毫沒有動搖他的文化信仰,他還始終堅持認為「凡是生在白鹿村炕腳地上的人們,只要是人,遲早都會跪倒在祠堂里頭。」——這是一個多麼可悲的思想,又襯託了一種多麼可悲的命運。
二、封建文化毒害下的犧牲品
田小娥是封建宗法文化所造就的一個冤死鬼。她的一生充滿著血和淚的控訴,但由於個人力量的渺小,至死也沒有翻身。她一開始就以一個悲劇式的人物形象出場,最初是郭舉人的小妾,實際地位卻「連狗都不如」,她不是用來生娃的,而是專門給郭巨人泡棗的,「她其實是一種錦衣玉食的性奴隸」。在她身上,沒有展現出絲毫的人格地位,後來與黑娃的偷情,是「她人性之花的綻放」,而當她一旦與黑娃兩心相知,便交付身心,准備一心一意的跟定黑娃,她不求名利,不貪富貴,只想本本分分安安心心的過日子,可是就連這一點小小的心願也被白嘉軒的傳統道德觀念所斬絕了。不準她進祠堂,因而也不被白鹿原所承認,當黑娃出逃後,她便像羊掉進了狼窩一樣,在政治上、肉體上、人格上倍受懲罰和蹂躪,以致小娥最後走上了毀滅。
小娥的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白鹿原的男人逼就的,是由傳統宗法道德觀念逼就的。因為在白鹿原的人們看來,小娥和好幾個男人發生了關系,這是她個人單方面的錯,她沒有了女人應該有的「貞節婦道」觀念,沒有遵從女人該遵從的「三從四德」,她成了人們心中的「臭婊子,野婆娘」。小娥的行為已經到了眾人唾罵致死的地步,但她卻破罐子破摔,走上自甘墮落的道路。她開始盲目的報復這種傳統文化,開始戲弄這個社會,她是個受虐者,同時她又是一個施虐者。誘騙愚昧的狗蛋,她已有助紂為虐的嫌疑,繼而她又拉孝文下水。當她的美人計施成之後,其實也是她的人生走到盡頭的時候。她是可悲的,因為她是傳統道德觀念的棄兒,但她又屈從了這種文化。
縱觀小娥的一生,我們不禁為封建宗法文化的「吃人」行為而毛骨悚然。她愛黑娃不能、潔身自好不能,為人守誠又正直的白嘉軒壓制她,為人偽善又歹毒的鹿子霖威誘她。她在場面上要忍受正人君子的唾罵,在背地裡又要承受偷香竊玉人的蹂躪,還要背著拉人下水的罪名。面對這一切,她一個柔弱女子又如何承受得了呢?她別無選擇,只好按照白鹿原的傳統道德與需要隨波逐流,最終走向自戕又戕人的悲慘結局。
三、反抗之後的屈從者
黑娃最初是以一個叛逆者的形象展現給讀者的。他從小就與宗法文化極不和諧,白嘉軒送他去念書,他寧願「跨籠提鐮去割青草」,當兆鵬送給他一塊冰糖時,冰糖帶給了他甜蜜,也帶給了他痛苦,他強烈意識到了自己所處的處境,居高臨下的恩賜不僅不曾帶給他以慰籍,反而深深刺傷了這顆敏感自尊的少年的心。由此他發誓:「我將來掙下錢,先買狗日的一口袋冰糖」。這是一個叛逆者面對自身不公平處境喊出的反抗宣言。他反抗的第一步就是沖出傳統道德觀念,帶回一個漂亮的名聲不好的女人,他不聽族長和父親的勸說,寧願被趕出家門,在堡子外的破窯安身。鹿兆鵬對此給與高度贊揚,說他「頂住了宗族族法的壓迫,實現了婚姻自由,太了不起,太偉大了。」反抗的第二步就是燒糧台,進農講所,成立農民協會,砸祠堂處罰惡棍,掀起一場「風攪雪」。反抗的第三步是當土匪,他率眾砸了宗祠,還打斷了族長的腰,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叛逆的角色,最後竟跪倒在宗族牌位下面,決定洗心革面,學做好人,娶了一個老秀才的女兒為妻,又拜倒在朱先生的門下學習。至此,他背叛了自己的信仰與追求,徹底的皈依了封建宗法文化。進而也驗證了白嘉軒那句話:「凡是生在白鹿村炕腳地上的人們,只要是人,遲早都會跪倒在祠堂里頭。」——在此,充分證明了封建文化巨大的同化力。皈依後的黑娃最後不幸被白孝文的陰謀所殺。
結 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白鹿原》中白嘉軒、田曉娥、黑娃等幾個人物形象的分析,我們發現,盡管他們都在選擇著自我生存的方式,但是宗法文化觀念已根深蒂固。那些與傳統道德觀念格格不入的人,最終只能成為宗法文化毒害下的犧牲品,而發生在這些人身上的悲劇,充分顯示了宗法文化的「吃人」的本質。

② 白鹿原小說賞析

陳忠實在《白儒原》中對儒家文化的價值立場是矛盾的,他在批判,卻又在贊賞,既寫出了傳統儒家文化思想的局限性,又寫出了對傳統儒家人格的高度贊揚,這些都集中體現在作者對白鹿原村長白嘉軒的塑造上,他是典型的儒家傳統道德的信仰者和實踐者,在他身上既有我們民族優秀的文化品格,也有著無法填補的心靈缺陷――保守和落後。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上,一個明顯的事實就是,孔子因其儒家思想的創立而被偶像化,成為世代為權者及其普通文人、老百姓尊崇的「至聖先師」,自然而然的,儒家講究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重孝慈,尚仁義,力行中庸的儒家教義都活生生地體現在白嘉軒的身上。他辦學堂,送子女上學,親耕壟畝,身體力行,恪守封建的倫理道德和人生信條,是為了捍衛一個家長的權威與地位。他還是一個族長,頑固地推行著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家族制,殘酷地絞殺著一切不符合封建族規的言行。①文章中從方方面面敘述了白嘉軒對儒家傳統道德的維護和繼承,下面我將就幾方面展開討論。

(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小說在開篇的第一句話就是「白嘉軒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價值觀就是他娶七房女人最直接的原因。白嘉軒的父親秉德老漢在世時,他的人生目標既是娶妻生子以繁衍後代,甚至他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他的兒子能娶一房不會被他「剋死」的女人。這時的白嘉軒和中國古往今來千千萬萬的農民毫無二致,生存乃至生育成為他最根本的目的與最低要求,這也是他勞動力量的源泉。

(二)耕讀傳家
白嘉軒一生都堅守「耕讀傳家」的古訓,他那副掛在正門面上的「耕讀傳家久,經書濟世長」的對聯便是對他一生最好的詮釋。白家世代為族長,家產確有積累,但白嘉軒一生都在辛苦勞作,不辭勞苦。他始終堅信努力耕作是幸福日子的保證,那種自力更生的民族優良品質值得稱道。
他同時也注重後一代的文化教育。為了延續儒家命脈,不惜耗費巨資,積極倡辦義學,使下一代能夠接受系統的儒家文化教育,樹立起做人的准則。白嘉軒正是藉助修繕祠堂和學堂來顯示直接的勢力和人品,來保持直接作為族長的權威地位和維護儒家傳統道德觀念的權威。
在教育兒子上,白嘉軒以嚴父的形象,將幾百年來白家所固守的一切傳統儒家文化灌輸給兒子,讓他沒也走「耕讀傳家」這讓他認為無比正確和光明的路。他先是培養大兒子白孝文作為直接的接班人,把自己百年遺產下來的族長威嚴和道德規范一點一點地滲透給他,但當白孝文受鹿子霖陷害走上歧途之後,他毅然決定拋棄甚至毀掉白孝文而培養二兒子白孝武。他讓白孝武對哥哥行刑那一段讓人肅然起敬。
(三)尊尚「五美」摒除「四惡」
白嘉軒在白鹿村不大不小也算是個地主、富戶了,但他並沒有剝削者的印記,出資修祠堂建學堂,廣施善舉沒有絲毫的矯情,也不圖任何的回報,讓我們看到了他的「惠」而在「齊家」時有這樣一段:嘉軒說:「媽,從今往後,給他倆的偏食斷了去……他倆大了,不該再吃偏食了。人說:『財東家慣騾馬,窮漢家慣娃娃』,咱家事騾馬娃娃都不興嬌慣!」②僅僅這樣斷偏食一件小事,足以看出白嘉軒的「不費」。對於「勞而不怨」,從他和鹿三的關繫上可略見一二,他從來沒有把與鹿三一起勞動看成是「怨」,而事實上他一生都把勞動當作至高無上的美德,如果可以,他寧願不當族長,不管大小瑣事,埋頭在白家的土地上耕作一輩子,這樣說他並不是沒有「欲」,他的「欲」就是白鹿村的宗祠法制永遠傳承下去,白鹿村能永葆安寧富足,他的兒子能接替他成為合格的一族之長,他的「欲」是道德化的是人文化的,從而使他表現出重義輕利,勤勞質朴,達觀寬容,對於權勢和物慾的追求無疑是一種消解和抵制。
(四)克己復禮為仁
「克己」就是控制自己自然軀殼隨興而發的意念,「復禮」就是使自己的視、聽、言、動都符合禮的規范。單從這點上看,白嘉軒是最好的實踐者,他的身上有著讓人無法忽視的仁義的光環,讓人肅然起敬。在那個極度混亂的年代,他站在封建社會與新革命的家風中苦苦掙扎,遇事沉著冷靜,不失族長尊嚴,把「克己復禮」的儒家古訓實踐得盡職盡責。
白嘉軒的「克己復禮」有一個很好體現是在他對待黑娃的態度上,他用他的胸襟和仁義包容著黑娃,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人們對白嘉軒的敬仰。他對長工之子黑娃一視同仁,讓他與自己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當他不願意學習想去外面闖盪時,他也表現出族長應有的寬容和大度;黑娃與田小娥的結合,讓白嘉軒覺得丟臉,但他仍寬慰鹿三;黑娃派土匪打斷了他的腰,他仍採取不追究的態度,以德報怨,親自迎接黑娃回家祭祖;他可以不計前嫌,全心全意為救黑娃而四處求情,更讓人看到了他的「仁義」,讓每個人為之震驚,為之感嘆!

③ 求《白鹿原》故事梗概和人物分析

故事梗概

《白鹿原》以白嘉軒為敘事核心,白鹿兩家矛盾糾葛組織情節,以反映白嘉軒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倫理道德,在時代變遷與政治運動中的堅守與頹敗為敘事線索,講述了白鹿原村裡兩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間的故事。

白家人沿襲村子裡的族長,主人公白嘉軒一生娶過七個妻子,最後一個陪他終生,並育有三兒一女(白孝文、白孝武、白孝義、白靈)。鹿三是白家的長工,黑娃是他的長子。鹿家以鹿子霖為代表,他有兩個兒子(鹿兆鵬、鹿兆海)。

小說主要講述了他們的下一代白孝文、鹿兆海、黑娃這一代人的生活:白家後代中規中矩,黑娃卻從小就顯現出不安分。長大後,白孝文繼任族長,黑娃在外做長工,認識了東家的小老婆田小娥,他將她帶回村後,受到村人的排斥。

黑娃離開村子後投奔革命軍,又成為土匪。在此期間鹿子霖、白孝文等都吸上了鴉片,將家敗光,去異鄉謀生。鹿三以兒媳田小娥為恥,最終殺了她,因終日被田小娥死時的情形折磨而死去。

白孝文則在外重新振作,終有一番作為,白靈加入了共產黨。一個家庭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斗不已。

人物分析:

1、白嘉軒 本書主人公,行事光明磊落,懷仁義之心,以德報怨,好面子,屬於有原則認死理的人,在要不要為小娥建廟上表現最突出,寧可全族都染上瘟疫也不能向她低頭。

2、白孝文 白嘉軒長子,小名馬駒,在父親宗教禮法管束之時,白孝文無疑是老實憨厚的,直至他被田小娥勾引,被父親拋棄之後,他壓抑已久的人的丑惡一面露出,變得極其狡猾險惡。

3、白孝武 白嘉軒二子,小名騾駒,性格秉直,在白孝文被田小娥勾引之後,被父親叫回接任族長之位。

4、白靈 白嘉軒之女,幼時頑劣異常,卻極聰慧,性子又剛烈,為進城求學,不惜刀橫在脖子上,逼父親讓步。一心一意追隨革命,卻死於自己人的肅反中。與鹿兆鵬相愛並有一子。

5、鹿三 白嘉軒家的長工,與白嘉軒親如兄弟,為人耿直,堅韌,勤勞,自尊,恪守做人的本分。

6、鹿兆謙 鹿三之子,小名黑娃,他從小便是倔強的,長大後不願自卑於白家的「恩賜」選擇出走闖盪做麥客,沖破禮教的束縛順從人性中最根本的性慾選擇迎娶田小娥,黑白兩道幾個來回又回到「儒教」之中。

7、田小娥 黑娃之妻,她沒有過多的奢求,追尋往往只是人性中最根本的慾望,但是慾望往往沒有節制,故而她與黑娃、鹿子霖和白孝文幾個男人都有牽扯,但是她又有人性中最樸素的善良,在孝文落難之際予他同情與關切。

(3)白鹿原小說人物評論擴展閱讀:

創作的時代背景

20世紀80年代初由於特殊的政治環境而興起了「反思文學」的創作潮流,這種潮流在此後逐步泛化為80年代的一種普遍的文學精神。

這種精神影響到90年代的長篇創作,90年代的不少長篇創作,都在不由自主的向這種精神靠攏,這也使得這期間的長篇創作,在對民族歷史文化的反思方面,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陳忠實正是在這樣的文學思潮之中,有了對《白鹿原》的創作慾念,並且完成了這部能夠代表這種反思新高度的史詩作品。



④ 《白鹿原》評論

http://www..com/s?wd=%A1%B6%B0%D7%C2%B9%D4%AD%A1%B7%C6%C0%C2%DB&cl=3

http://bk..com/view/120582.htm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18113/

⑤ 怎樣評價小說《白鹿原》中的人物田小娥

《白鹿原》本身就具有神秘色彩,這是中國小說的一個特色,也是一種民版眾心理,不能簡權單地用真假來判斷。《白鹿原》可以說是中國的秘史,很真實地發映了中國人在那個年代的生活方式,心理,很具民間性,是一部很頂級的小說。

⑥ 如何評價小說《白鹿原》

寫小說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對情節整體布局謀篇的設計和把握。小說里沒有無用的情節。三十年前,一隻不小心拽下來的假糞在三十年內長成一棵大樹。三十年後,它成了參天大樹。一定是因為三十年前有人意外地拉了一個屎。這也構成了小說的戲劇性,使下面情節的發展不僅是不可預見的,而且在某種意義上說,它並不是突然出現的。

感覺陳忠實企圖將《白鹿原》寫成《紅樓夢》那樣的人物數量眾多,關系扁平化的社交結構,可惜寫作功力的不足,情節結構缺乏頂層設計,使大量次要人物淪為醬油,也是無奈的事實,但是這也絲毫不會掩蓋白嘉軒、鹿子霖、黑娃、田小娥、鹿三、白孝文、白靈等幾個主要人物的光輝,力透紙背的刻畫,使他們成為文壇永遠難忘的經典形象。

⑦ 如何評價小說《白鹿原》

最近恰好讀完這部書,作者精心刻畫了朴實的關中平原上近乎半個世紀的專家族變遷,世事屬沉浮,以及白鹿兩家幾代人的恩恩怨怨和跌宕起伏,閱讀過程中猶如一幅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從人物的選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精心安排,白嘉軒,孝文孝武,鹿子霖,兆鵬兆海,鹿三,黑娃,亦或是小娥,田福賢等人,每個人的命運都有其性格的烙印,之外作者安排了一個類似於先知的朱先生,我認為朱先生的價值在於點醒了世人也是讀者,告訴了我們什麼是正確的為人道理。
在人物方面,我比較信服白嘉軒,一個以不變應萬變的為人之道,盡管世事變遷,白家卻屹立不倒的根源就是在於白家的家訓。這點我覺得值得當今這個浮躁投機的社會認認真真的思考。
從小說的情節走向來看,作者想說的應該也是這個,國共兩黨爭雄,其實對於平民百姓而言意義並不大,朴實的中國老百姓一直都以過上好日子為追求的,誰當政並不重要。但遺憾的是在書中的半個世紀,紛紛擾擾,都是在與老百姓過不去。白鹿兩家的後代的走向也在側面抨擊了一些事實。
總的說來,我想這部書的確映襯了扉頁上的那句話,「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史詩」。

⑧ 如何評價小說《白鹿原》

《白鹿原》帶給我們的閱讀思考是多重的,主要可分為歷史轉型期的社會形態、儒家文專化的意蘊以及屬女性的悲劇命運三個方面。小說以人物為核心,自然地敘述了人物在歷史巨幕下的經歷和戕傷。通過儒家文化在原上的命途,微捋傳統文化的要義和沉浮。同時,小說以刺痛的女性命運引起我們對封建傳統的反思以及對女性人格的深耕願景。

閱讀全文

與白鹿原小說人物評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說主人公顧歡的小說 瀏覽:174
古風言情關於白錦小說 瀏覽:104
新浪免費小說下載txt電子書 瀏覽:73
誰有古代言情穿越重生小說 瀏覽:83
主人公叫梁天的小說叫什麼 瀏覽:579
女主穿越男主愛女配的古代小說 瀏覽:498
和地獄詭探好看的小說下載 瀏覽:779
免費穿越小說閱讀名門惡女 瀏覽:374
小說作者黑風 瀏覽:350
蕭瑟良寫的小說 瀏覽:598
好看的仙田小說 瀏覽:251
鬼馬星小有聲小說全集 瀏覽:384
車禍夫妻共同穿越小說 瀏覽:229
單女主非種馬歷史小說 瀏覽:235
雙腿緊緊鎖住他的腰玄幻小說 瀏覽:932
女主母親是穿越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瀏覽:865
天道名字的小說 瀏覽:556
寫小說讀者群體選男生還是女生 瀏覽:922
醫生病人言情現代小說 瀏覽:325
毒吻小說好看嗎 瀏覽: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