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每章概括 150字左右 要多少章的就給我多少的都行
第一章
章節導讀
1975年二三月間的黃土高原,嚴寒而漫長的冬天還沒有過去,春風還沒有光顧這片荒涼而貧瘠的土地。一個雨雪交加的日子,風很冷,整個縣城籠罩在一派蕭索中。而縣立高中的院子里卻十分熱鬧。原來是同學們正排著長隊打飯呢!他們的飯菜等級分明:菜分甲、乙、丙,主食分白面饃、玉米面饃、高粱面饃,白、黃、黑分明,被同學們戲稱為歐洲、亞洲、非洲!我們的主人公孫少平實在是太貧困了,連5分錢一份的丙菜——清水煮白蘿卜,都買不起!強烈的自尊心使得他在同學們都打完飯後,才一個人悄悄地來取他那兩個高粱面饃,慌得如同偷竊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著雨水的剩菜湯舀進自己碗里,然後摻點熱水,掰碎黑面饃泡進去,這就是他的午飯。就在他狼吞虎咽的時候,一位穿著破衣裳的女生拿走了最後的兩個黑面饃。不用說,她和孫少平一樣貧困,她是誰呢?孫少平只知道她叫郝紅梅。
考點提煉
請閱讀本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從哪些方面來寫孫少平的貧窮?請簡要概括。
答案:(1)外貌方面。從他瘦弱的外貌來看,顯然是營養不良,反映出家境貧窮。(2)穿戴方面。他的穿戴很可憐,家裡一定很窮。(3)伙食方面。吃黑面饃,連丙菜也買不起。
2.請賞析「鐵勺刮盆底的嘶啦聲像炸彈的爆炸聲一樣令人驚心」這句話。
答案:這句話運用了誇張的手法,一方面表現其他學生都走後院子的空曠;另一方面表現了孫少平極強的自尊心,這聲音在他聽來如此之響,他覺得自己好像是在偷竊,不願讓人發現。
解析
注意聯系前文「慌得如同偷竊一般」。
3.「他獨個兒來到饃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後便彎腰拾了兩個高粱面饃」;「是的,她也來了。他望著她離去的、穿破衣裳的背影,怔了好一會」。兩個「怔」字各反映出孫少平怎樣的心理活動?請簡要分析。
答案:第一個「怔」字反映出孫少平看到筐里多兩個黑面饃,感到疑惑。第二個「怔」字,是他發現了另外兩個黑面饃的主人後感到驚訝,原來,她也如此貧窮,她最後來打飯,也有很強的自尊心吧。
解析
注意聯繫上下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
4.「唉,我們姑且就認為這是他眼中濺進了辣子湯吧!」這句話有怎樣的含義?
答案:這句話體現了作者對孫少平貧窮的生活狀況的同情。一個「唉」字,在嘆息中夾雜著憐憫,「姑且就認為」顯然是對後面「濺進了辣子湯」的否定,這說明,少平的眼淚是痛苦的淚水,是自尊的淚水。
解析
理解句子的含義,注意抓住關鍵詞,還要聯繫上下文,並體會作者的情感態度。
第二章
章節導讀
和孫少平一起來上高中的,還有兩個小夥子:金波和田潤生。金波的父親在地區運輸公司當汽車司機,田潤生的父親是雙水村大隊書記田福堂。這兩個人的家庭條件都比孫少平好。
孫少平上高中實在是太艱難了。學校半天學習報紙上的社論,半天勞動。兩個高粱面饃哪能支撐得住?每當勞動時,孫少平只感到兩眼冒花,天旋地轉。但比這更痛苦的是因貧窮而給自尊心帶來的傷害。他們家實在是太窮了!已經臨近崩潰!年近八十的老祖母,半癱在炕上;父母歲數大了,掙不了幾個工分;妹妹上初中,花費增多;姐姐的丈夫不務正業,她一個人拉扯著兩個孩子,吃了上頓沒下頓,還要他們家接濟;哥哥孫少安連初中也沒考,13歲就擔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一家人苦沒少受,可一年比一年窮。不只他家,大家都這樣。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能來上高中,簡直是一種奢侈。他對家人充滿了深深的感激!
上初中的最後一年,潤生家的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點燃了孫少平讀書的熱情。現在,他每天都沉醉在讀書中。以至於有一次班上政治學習時,他在桌子下面偷偷地看《紅岩》,被班主任逮個正著。班主任並沒有為難他,還告訴他這是本好書。這讓孫少平對書更加珍愛了。而就在此時,郝紅梅想借這本《紅岩》看看,孫少平爽快地答應了。其實,他們兩個已經用眼睛「交談」了好些日子了。
第三章
章節導讀
春天終於來了。荒涼的黃土高原現在是桃紅柳綠,一派生機。孫少平和同學們熟悉了,漸漸消除了自卑感。少平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到縣革委會副主任田福軍家去吃飯。事情要從潤生的姐姐潤葉說起。潤葉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起長大,後來她去縣城上了中學又當了老師。潤葉對少安很好,對少安家裡人也很好,就像一家人一樣。孫少平跟隨潤葉姐來到田福軍家,面對陌生的一切,他緊張極了,拘束得很。潤葉給他准備了豐盛的飯菜,他一下子吃了一大碗豬肉燉粉條和五個饅頭,平時餓得發癟的肚子算是過了一回癮。就在他剛剛享受完這頓大餐後,一位漂亮的姑娘出現在面前——她就是田曉霞。曉霞熱情、大方而開朗,孫少平頓時覺得自慚形穢,無比窘迫!還好,潤葉姐讓他脫離了「窘境」,她要送他回學校。不巧在路上遇到了田福軍,田主任的問長問短又讓他著實緊張了一陣子。潤葉姐要少平星期六回家告訴哥哥,最近抽個空來城裡找她一下。說完這些,潤葉姐塞給他一包東西就轉身走了。哦,原來是糧票!少平一下子被淚水模糊了雙眼。
考點提煉
請閱讀本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潤葉是一位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的姑娘,文中有哪些體現?
答案:(1)對村裡的不管什麼人都特別好。每次回來,都提著點心看望戶族裡的傻瓜叔叔田二。(2)親自來請少平到家裡吃飯,害怕少平拘束,留下他一個人吃飯。(3)送給少平糧票。
2.文中是怎樣描寫少平的拘束和緊張的?請簡要分析。
答案:(1)細節描寫,如寫他到了田福軍家,手規規矩矩放在自己的腿膝蓋上。(2)語言描寫,當田曉霞請他喝水時,他緊張拘束地說自己不渴。回答田福軍的話時也不準確。(3)心理描寫,如他見到田曉霞後,感到臉像炭火一般發燙,覺得自己像個叫化子。(4)神態描寫,聽到曉霞說水白倒了的玩笑話,滿臉通紅,無言以對。(5)動作描寫,如回答田福軍的問題時,拘束地摳著手指頭。
3.本章開頭寫天氣轉暖的部分,有什麼作用?
答案:一方面交代了黃土高原的時令特點,一方面襯託了下文孫少平高興、開朗的心情,從側面表現出孫少平的精神狀態有所好轉。
4.本章結尾部分有一句「多麼好呀,春夜!」有人說,這是潤葉的感嘆,有人說這是孫少平的感嘆,你同意哪種說法?請闡述理由。
答案:(1)是潤葉的感嘆。在請少平吃了一頓飽飯後,善良的潤葉心裡感到滿足,並且,少平答應給哥哥捎信,潤葉對少安的到來充滿了希望,因此,她感嘆這春夜的美好,表現出愉快的心情。(2)是少平的感嘆。少平對潤葉請他吃飯充滿感激,並且,終於離開了田福軍家,不再緊張拘謹,他心裡感到輕松。因此他感嘆春夜的美好,表現了輕松愉快的心情。
第四章
章節導讀
孫少平用潤葉姐給的糧票和錢買了糧食,為祖母買了葯,和金波一起回家。金波有自行車,少平沒少沾金波的光。就在他們到了姐姐蘭花出嫁的村子罐子村的時候,少平突然看到妹妹蘭香站在公路邊,臉上掛著淚珠。原來,姐夫王滿銀因販賣老鼠葯被公社拉去勞教。兄妹倆偷偷地走過公社會戰工地回家去。此時的工地,紅旗招展,喇叭吼叫,黃塵飛揚,一片熱鬧的景象。
第五章
章節導讀
1975年,「文化大革命」使社會很多方面混亂而動盪。人稱「二流子」的王滿銀此刻正在工地上接受勞教——用架子車送土,給他裝土的人中就有他的老丈人孫玉厚,這真是丟人丟到家了!王滿銀屬於那種破罐破摔型的人物,游遊逛逛,不愛勞動,欠下一屁股賬,年年過年出去躲債。忠厚善良、勤勞能乾的蘭花算是瞎了眼,嫁給這樣一個「逛鬼」!然而,蘭花還是死心塌地地跟他過日子,辛辛苦苦拉扯兩個孩子。孫玉厚對這個不爭氣的女婿恨之入骨,後悔自己當初沒能攔住女兒,同時又心疼女兒吃苦受罪。再想想家裡的光景,像篩子一樣到處是窟窿眼。少安都23歲了,還沒娶上媳婦,莫說是財禮,就是結婚的窯洞都沒有啊!玉厚老漢痛苦得都要麻木了!第六章
章節導讀
蘭花心疼她男人,哭得鼻涕一把淚一把,帶著兩個孩子回娘家想辦法。不巧的是弟弟少安到米家鎮給隊里的牲口看病去了,一時半會兒回不來。蘭花沒了辦法,只得扯著母親的衣角哭個不停,兩個孩子見大人哭,也跟著哭起來。老祖母被這情景嚇壞了,隱隱約約聽到「槍」字,以為是又打仗了,看看少安不在,以為少安被打死了,也放聲哭開了!孫家現在亂成了一鍋粥!正在這時,少平和蘭香回來了。少平安慰好了奶奶,然後很冷靜地安排姐姐趕緊做飯,叫母親准備糧食和鋪蓋,一會兒自己給姐夫送去。安排好這些,少平又給奶奶點好眼葯水。少平忽然感到自己長大了,也像哥哥那樣為這個家承擔起責任來。懂事的蘭香一回來就去喂豬,又撿回來幾筐柴火,真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啊!陰沉著臉從外面回來的孫玉厚,看到兩個孩子這樣懂事,又這樣能幹,心裡充滿了感動和溫暖。
第七章
章節導讀
孫少平帶著飯罐和鋪蓋給姐夫送去。他先走過田家圪嶗,雙水村田姓人家大多住在這里,院落大都破破爛爛。田家圪嶗對面的廟坪上有一片密密麻麻的棗林。少平又蹚過東拉河,穿過棗林中的一條小路,來到與東拉河交匯的哭咽河。相傳玉皇大帝的一位女兒因留戀人間的情人而化作神仙山,她的愛人悲痛欲絕,日日哭泣,眼淚變成了哭咽河。雙水村便因這兩條河而得名。過了哭咽河上的小橋,就是金姓人家聚居的金家灣,這里的窯洞明顯比田家圪嶗那邊的好。離哭咽河橋不遠有一塊小土坪,雙水村小學就在這里。被勞教的人們住在這里。見少平來了,王滿銀不顧別的,先拿了個黑饃狠狠咬了一口,然後才問起了老婆孩子,還好,沒有忘記囑咐少平告訴蘭花藏好老鼠葯,別讓孩子誤食了。少平對這個姐夫厭惡極了,沒等他說完就走了出來。在哭咽河小橋附近,少平遇到了二媽賀鳳英,她這是要去布置批判會會場呢。少平的二爸孫玉亭是大隊支委,二媽是婦女主任,兩口子黑天半夜開會,而家裡的日子過得一塌糊塗。
第八章
章節導讀
孫玉亭來找他哥孫玉厚去參加批判王滿銀等人的批判會。孫玉厚氣惱得很,拒不參加。孫玉厚想到當年指望這個弟弟好好讀書,出人頭地。可是,不爭氣的孫玉亭硬是從鋼廠跑回家,鬧著給他找個媳婦,在家務農。孫玉厚沒辦法,給他成了家。孫玉亭兩口子不會過日子,家裡一團糟,卻十分熱衷各種革命運動。孫玉亭有點文化,在轟轟烈烈的運動中,可謂大顯身手。離開了哥哥家,他去找村裡的副書記金俊山,盤算著找出雙水村的階級敵人,也就是今晚的批判對象,想來想去,確定田二是合適人選。因為這個田二經常嘮叨「世事要變了」,其實這個田二半傻半憨。這樣一個人登上台去接受批判,一定會讓人笑掉大牙吧!
第九章
章節導讀
徹底批判資本主義傾向的大會在雙水村小學的院子里召開。村裡的男女老少被集合在這里,吵吵嚷嚷,熱鬧極了。主席台上坐著公社副主任徐治功、武裝專干楊高虎和孫玉亭。楊高虎為了使大家安靜下來,立刻站起來准備大發脾氣,沒想到板凳失去平衡,凳子那頭的孫玉亭一個馬趴栽倒在地上,還打翻了茶水,台下一陣鬨堂大笑。這真是一個滑稽的開頭!受批判的人都被帶上來。王滿銀耷拉著腦袋,感到在老丈人的村裡丟人現眼,實在不光彩。田二不知道這是在干什麼,他看見這么多人在一起,只覺得熱鬧極了,於是兩條胳膊胡亂舞著,嘴角掛著神秘的微笑,嘟囔說:「世事要變了!世事要變了……」他的話淹沒在一片笑聲中。徐治功講話,事先安排好的人員上台發言……人們笑著看這出鬧劇!聽完了徐治功的批判總結,人們打著哈欠,揮舞著拳頭,呼喊著口號,大會就這樣結束了。這是開的什麼會,真是可笑!
第十章
章節導讀
對家裡和村裡發生的事,少安一無所知。他到米家鎮給隊里的牛看病去了。晚上,在獸醫站的簡易牲口棚里給牛費力地灌完了葯,少安上街找住的地方。都關門了,只有一家鐵匠鋪傳來叮叮當當的聲音,好心的河南師傅讓少安在這里湊合了一晚。
第二天,當孫少安牽著牛回到雙水村,遇到了二隊隊長金俊武。金俊武在雙水村也是個能人,對孫少安很尊敬。他告訴少安王滿銀的事,少安馬上跑回家去。
少安鎮靜地安撫好姐姐、母親和蘭香,還給奶奶遞上買來的蛋糕,便開始思考如何解決姐夫的事兒。正在這時,少平回來了,告訴他潤葉讓他去城裡一趟。提到潤葉,少安望著眼前的杏花,陷入對往事的回憶中。
第十一章
章節導讀
潤葉小少安一歲。他倆是一塊兒玩大的,好得誰也離不開誰,真可謂青梅竹馬。他們漸漸長大了,一起上了小學。潤葉知道少安家窮,經常偷偷地給他東西吃。貧窮的家境,使少安再不能上中學了,盡管他成績很棒。有什麼辦法呢?窮人家的孩子只能回家勞動。潤葉上了中學,後來當了教師。兩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友誼的暖流依然在他們心間流淌。
潤葉叫自己去城裡干什麼呢?少安想不明白,但他很快想到,可以讓潤葉幫忙解決姐夫的事。他馬上決定進城去。
㈡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主要內容,主要人物與讀後感(都要有),每十章一個寫一個。即:1-10章,11-20章知道完。
終於概覽路遙先生的大作。
先生以敏銳的洞察力,深厚的文字功底,加以全部的感情,噴成了這一部75-85這十年中國社會(以農村為主)的變遷;其中人物的浮浮沉沉……其史實性之強令我震驚(也許是我讀的當代小說太少)但我以為她是我讀過的最龐大的一幅畫卷,之驚人的洞察力實在令人五體投地![中國在目前,全景式{我的理解是橫跨至少十年,深刻的反映那個時代的最真的一面}的小說。似乎建國後只有這一部,之全景程度之深,是任何同時代作家(甚至包括從他到現在的所有作家)中都沒有達到的。王朔、賈平凹與之相比只不過是萬紫千紅的春天裡的一朵花,也難怪先生幾乎吐血,也難怪先生會早逝!我感覺到(我只能說我自己,別人的感情我不知。但我敢肯定,我感覺到有一點是與先生共鳴的)先生化自己的一切融入小說中,寫小說的過程是分解自己、解剖自己、回味自身的過程。先生對世界的看法、內心世界以及哺育中華大地精髓的土生土長農民的一切的數十年的積累綻開如花,成熟為果。我讀他彷彿是在聽先生在傾述對中國、對中國農村、對那時社會的情感。人類幾乎所有的悲歡離合先生都如實的表演!
但最重要,或許是路遙之所以為世人所稱道(現在是沒人抬舉他了),是因為其中對農村的深深思考(先生是在小說中並沒有完全給出答案)但他以田曉霞的死無疑是關於農村、城市沖突之無奈的表現。先生在農村在城市中找不到相匯之處,在孫少平和田曉霞的命運之中探討時,先生找不到更好的出路(這也是先生土生土長於農村所決定的,這是他的局限性。先生雖然能認識到,但仍未走出如此宏大的圈子。在小說中,作者總想走出農村,但最終沒有答復,只是以田曉霞的死(屍體之不知所向其實就是先生解決這矛盾時的猶豫不徹底)來服從傳統。這也許是當時改革之程度所決定,換而言之洞察力是夠深,遠見卓識未免不足,這就是為什麼先生未能榮登如魯迅、列.托之一流,也即為本身最大的缺陷。曉霞的死決不會解決農村與城市的沖突問題。農村與城市的交匯之處,肯定有,先生沒有找到(也可惜),於是以田曉霞的死來妥協,但心又不甘,曲筆一段外星人。這是田曉霞的內心世界、她的精神。先生非常的喜歡她,但苦於無出路而為少平犧牲曉霞。這無疑是非常痛苦的(我相信,先生於此做肯定思考了很長時間在心如刀割之下;(也許是引發病痛吧))。
少平這個人就是先生的化身,要准確一點來說是先生的精神化身。他的喜、怒、哀、樂都是先生自己喜、怒、哀、樂的如實體現。最後臉上的一道疤痕其實是對曉霞死後造成的空白給予補充。或許有人說這兩個都是先生用以讓少平重新站起來的力量。但我以為這是先生決定以疤痕來掩飾自己在矛盾時以曉霞的死作為結論的一種自我懲罰。這也是為什麼說先生較之賈、王之輩「厲害」,他不怕自己的傷疤,他還時時揭開傷疤,先生明白這是他沒能做到的他要求後代人能做到的一種隱晦迂迴的做法。
先生不願讓少平進入城市,去干一番事業(少平什麼都有了,身體、智慧、勇氣……男人的一切優點,實在應該選擇和曉霞回城去風風火火成大業一番)。但由於先生在農村紮根太深(一點農民的自私心理)他只會要求少平「平凡」(這也是作者「平凡的世界」寫作的宗旨所在,本性所在),只要少平舒服就行了。他沒有將少平於整個社會聯系起來,少平完全可以為社會做一番事業,成英雄,這才是最完美的。一個人只有融入整個社會才更有震撼力。(先生寧願少平做鋪路石,由於「平凡」,定名於「平凡的世界」先生早已決定一切會歸於農村,這是先生的本意,個人的滿足是偉大。)因此,先生也無法升為「魯迅,列.托之位。只能怪文革!!
先生極力頌歌孫少安、田福軍、喬伯年(農村的「領袖人物」,精神上、物質上),田文強(「農業」能手,工業不行)都是農民、農村的好漢子,於是這也就決定了本身的背景是農村。先生紮根太深於農村,所以農村之精髓一目瞭然。但城市卻少的太多)這也正是先生選擇曉霞的死來解決少平和曉霞之命運的原因)。先生肯定能寫出關於城市的好東西,可惜,可惜!端的天嫉其才。
值得注意的還有一點,先生在文中並未將農村之信佛之類迷信一棒打死,我不懂,納悶!!
先生令我不舒服的一點是總在某件事後的一番感慨,這有點象楊朔的模式,這些情感,作者之感會體會得到,卻硬加上,畫蛇添足![應該是先生受當時的風氣、文風影響吧!]
平凡的世界 貴於平凡,撼於平凡
㈢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主要講了什麼
1979年春,十一 屆三 中 全會後百廢待興又矛盾重重,田福堂連夜召開支部會抵制責任制,孫少安卻領導生產隊率先實行,接著也就在全村推廣了責任制。頭腦靈活的少安又進城拉磚,用賺的錢建窯燒磚(大部分為貸款),成了公社的「冒尖戶」。
少平青春的夢想和追求也激勵著他到外面去「闖盪世界」,他從漂泊的攬工漢成為正式的建築工人,最後又獲得了當煤礦工人的好機遇,他的女友曉霞從師專畢業後到省報當了記者,他們相約兩年後再相會。潤葉遠離她不愛的丈夫到團地委工作,引起鍾情痴心的丈夫酒後開車致殘,潤葉感到內疚回到丈夫身邊,開始幸福生活。
她的弟弟潤生也已長大成人,他在異鄉與命運坎坷的郝紅梅邂逅,終於兩人結為夫妻。往昔主宰全村命運的強人田福堂,不僅對新時期的變革抵觸,同時也為女兒、兒子的婚事窩火,加上病魔纏身,弄得焦頭爛額。
㈣ 平凡的世界2情節概括,要詳細!
1979年春,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百廢待興又矛盾重重,田福堂連夜召開支部會抵制責任制,孫少安卻領導生產隊率先實行,接著也就在全村推廣了責任制。頭腦靈活的少安又進城拉磚,用賺的錢建窯燒磚(大部分為貸款),成了公社的「冒尖戶」。
少平青春的夢想和追求也激勵著他到外面去「闖盪世界」,他從漂泊的攬工漢成為正式的建築工人,最後又獲得了當煤礦工人的好機遇,他的女友曉霞從師專畢業後到省報當了記者,他們相約兩年後再相會。
潤葉遠離她不愛的丈夫到團地委工作,引起鍾情痴心的丈夫酒後開車致殘,潤葉感到內疚回到丈夫身邊,開始幸福生活。她的弟弟潤生也已長大成人,他在異鄉與命運坎坷的郝紅梅邂逅,終於兩人結為夫妻。往昔主宰全村命運的強人田福堂,不僅對新時期的變革抵觸,同時也為女兒、兒子的婚事窩火,加上病魔纏身,弄得焦頭爛額。
(4)平凡的世界小說第二部概括擴展閱讀:
1、創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而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涌,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另一部小說《人生》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說。
路遙三年准備、三年創作,為了擴充視野、掌握資料,他進行了大量的閱讀,包括近百部長篇小說,前後近十年的報紙以及其他相關書籍,過著「早晨從中午開始」的生活,同時,他還奔波於社會各階層體驗生活。
第一部初稿的寫作是在一個偏僻的煤礦醫院開始的,從他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可以看到他對文學事業執著的信心和付出的代價:「寫作整個地進人狂熱狀態。身體幾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變為機器人性質」。
第二部初稿的寫作是在黃土高原腹地的一個偏僻小縣城進行的,因為生活沒有規律,路遙身體嚴重透支,最後病倒了。後來吃了百餘副湯葯,身體略有恢復,他依靠一股精神力量,繼續寫作。第三部的初稿改在榆林賓館進行。1988年5月25日,路遙終於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創作。
2、作者簡介
路遙(1949—1992),原名王衛國,中國當代農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於陝西榆林市清澗縣石咀驛鄉王家堡村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
1969年回鄉務農。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平凡的世界
㈤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一章至第十八章內容概括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一章至第十八章內容概括如下:
1979年春,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百廢待興又矛盾重重,田福堂連夜召開支部會抵制責任制,孫少安卻領導生產隊率先實行,接著也就在全村推廣了責任制。頭腦靈活的少安又進城拉磚,用賺的錢建窯燒磚(大部分為貸款),成了公社的「冒尖戶」。
少平青春的夢想和追求也激勵著他到外面去「闖盪世界」,他從漂泊的攬工漢成為正式的建築工人,最後又獲得了當煤礦工人的好機遇,他的女友曉霞從師專畢業後到省報當了記者,他們相約兩年後再相會。潤葉遠離她不愛的丈夫到團地委工作。
引起鍾情痴心的丈夫酒後開車致殘,潤葉感到內疚回到丈夫身邊,開始幸福生活。她的弟弟潤生也已長大成人,他在異鄉與命運坎坷的郝紅梅邂逅,終於兩人結為夫妻。往昔主宰全村命運的強人田福堂,不僅對新時期的變革抵觸。
同時也為女兒、兒子的婚事窩火,加上病魔纏身,弄得焦頭爛額。
(5)平凡的世界小說第二部概括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而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涌,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 。
甚至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另一部小說《人生》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說。路遙三年准備、三年創作,為了擴充視野、掌握資料,他進行了大量的閱讀,包括近百部長篇小說,前後近十年的報紙以及其他相關書籍。
過著「早晨從中午開始」的生活,同時,他還奔波於社會各階層體驗生活。第一部初稿的寫作是在一個偏僻的煤礦醫院開始的,從他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可以看到他對文學事業執著的信心和付出的代價:「寫作整個地進入狂熱狀態。
㈥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每章概括
第一章
時間從1975年的二、三月間開始的,場景是原西縣城高中。有三個人物出場,當然介紹最詳細的是我們的主人公孫少平。
孫少平一出場,寒酸的現狀。郝紅梅出場,在本章結尾,用少平的眼提了一筆。而跛女子侯玉英,純粹是一筆勾勒。
第二章
用孫少平心理活動的方式,介紹了小說最重要的家庭——孫玉厚家庭的主要成員,並提到了這個家庭在小說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經濟情況。
第三章
時間過了一兩個月,到了四月初,天氣已經轉暖。小說的敘述時間和故事時間終於重合。除了刻意塑造潤葉的親切體貼形象外,還借田福軍家的場景地點,自然地交待了田家的成員組成,並且分別安排了少平和田曉霞、田福軍的第一次會面。讓本書的另外兩個主要人物,在小說開始的第三章就很快的和讀者見了面。
第四章
時間,到了本周末。上初中的少平過周末回家。前半部分作者視角跟著少平和金波從縣高中出來,一路到石圪節。後半部分有一個孫氏家族的人物孫蘭香正式登場,孫蘭香的登場引出的是另一個將主導本書破題的故事——王滿銀被勞教。本章節作為破題之初,作者的藝術心思主要在「伏」上。
第五章
在介紹王滿銀時,插入了很形象的一個情節,精能的王滿銀用香煙賄賂給他裝土的後生。高明在於安排「階級敵人王滿銀的親屬孫玉厚為其裝土」,則在這樣的戲劇矛盾中能自然地插入孫玉厚的角色視角。結尾通過孫玉厚的心理活動回顧了孫氏家庭眼下的生活狀況,使這個「第一家庭」的歷史和現狀在讀者心中進一步豐滿。
第六章
周五傍晚,場景是孫少平家。本章情節有三部分,分別是少平與蘭香回家前、回家後和孫玉厚回家後。三個部分勾勒了少平和蘭香的形象,也通過玉厚之心理活動使其本人形象更加豐富。
第七章
少平晚飯後給關押在小學的姐夫王滿銀送吃食被褥。主線是孫少平由家至村小學,再至金波家的行程。大半篇幅借少平沿途所經介紹雙水村地理布局,詳細介紹了田家圪嶗、金家灣、神仙山等的歷史和現在。
第八章
視角跟著孫玉亭,場景從孫玉厚家門外始,經金俊山家,至晚上的批判大會場止。
第九章
場景在批鬥會現場雙水村小學。記錄了整個批鬥會過程。
第十章
人物視角自然而然過渡到孫少安身上,周五夜晚回家之後的故事。
第十一章
主要部分是少安站在杏樹下,回憶他伴隨著潤葉的友誼的前半生。
第十二章
視角轉向潤葉。大致在星期三中午。大半部篇幅是潤葉的回顧。
第十三章
在星期三中午。記錄的是田福軍、潤葉等給徐國強老漢過生日的情節。
第十四章
記錄的是少安應潤葉之邀來城裡與潤葉見面。
第十五章
記錄的是滿銀事順利解決。
第十六章
情節主要有二,都圍繞與郝紅梅的關系展開,一為分裂,一為重圓(的假象)。
第十七章
介紹了紅梅人物的身世背景等。
第十八章
開篇承接上文前半段少平傷心地游盪到小河邊處。情節上主要有二,一為金波為少平打了班長顧養民,二為少平等人被選拔進文藝表演隊,並去地區參加講故事比賽。
第十九章
我們記得小說破題除了用王滿銀事,還有潤葉感情事。在經過近二十章篇幅後,小說的焦點又回到潤葉身上。
第二十章
繼續談少安及潤葉的感情事,但視角轉向少安。前半段通過少安的心理活動,回應上一章潤葉的冷遇;下半段則呼應上一章末尾潤葉再尋少安的決定,記錄了兩人在村外的相遇。
第二十一章
田福堂開始介入二人的事情,推動故事向前發展。本章承第二十章結尾,採用田福堂視角。
第二十二章
記錄了少安被田福堂整,因自留地擴大遭公社批判事。前面用相當大篇幅,風趣又沉重地介紹了「豬飼料地」背景,實為對時代背景的議論。
第二十三章
少安視角,書接上文。大致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少安的心理活動 ,他的回顧與迷茫,迷茫又重新堅定,場景在從公社駐地回家的路上;一部分是少安和玉厚的交流,主題最後歸於少安的婚事上
第二十四章
主要記錄小說的一個進展——少安將去山西相親。前半段寫玉厚去找玉亭謀劃給少安介紹對象的事,恰逢巧合賀鳳英提及了山西一個不要彩禮的女子。於是定下少安過去相親。
(6)平凡的世界小說第二部概括擴展閱讀: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該書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參考資料:網路_平凡的世界
㈦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23.24章的主要內容60字左右
《平凡的世界》第二卷23章主要內容:
田曉霞和孫少平在黃原城相遇後,開始以書籍為紐帶加深接觸,漸漸地相互墜入愛河。
《平凡的世界》第二卷24章主要內容:
田福軍重新提拔任用後,作了黃原地委書記,他回到原西縣,調研農村情況,並考察幹部。
《平凡的世界》我讀過十幾遍,非常熟悉!
這里是網路緊急回答平台,如果贊同請選滿意答案,我在為團隊做任務,謝謝!
㈧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章內容概括
概括:已經十七歲的孫少平因家中光景不好吃不上好飯穿不上好衣服而時時感到羞愧,一次他對班裡班中派頭十足的班長顧養民態度輕蔑,並得到了比他家境好些的朋友金波的支持。
在這樣艱難的生活條件下孫少平通過閱讀書籍來獲取樂趣,同時他通過《紅岩》這本書使他和班裡同樣家境十分貧窮的郝紅梅有了最初的溝通。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這部小說所傳達出的精神內涵,正是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傳統的自覺繼承。這樣的小說對底層奮斗者而言,無疑具有「燈塔效應」。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能產生如此廣泛而深刻的社會影響的原因。
㈨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讀後感
終於把它看完了。最開始看的時候,也並沒有多少感想。盡管有些人對它的評價很高。只是猜想文章中的主人公歷經磨難後終於成功的故事。所以看完第一部後就停看了。最近閑來無事,翻起了第二部,才被劇里的人物觸動,緊接著看完了第三部。三部聯在一起,就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也是我們所說的黃金階段。怪不得很多人意猶未意,又愛不釋手。到今天為止,看這部小說拖了近5個月的時間,唉!什麼時候才能改一改行事拖踏這壞習慣。我也來寫一點讀後感,談一點個人不成熟的理解。但感悟頗多,又不知該怎麼落筆,我這笨拙的文字但願能對得起自己。
小說描寫了「文革」後期到「改革開改」前期農村生活的畫卷,同時把國家政治形勢、家族矛盾、陝西北的風俗人情表現得淋淋盡致。十幾年的光景在路遙的筆下鋪展開來,人啊!有幾個十年啊!再回首,頭發斑斑;再回首,往事如煙;再回首,思緒萬千!我時常感到失去的年華已不再,我已不再年少,四季輪回,日子匆匆,一事無成!對生活、對人生的理解如此膚淺。或許我們都是平凡的人,正如《平心的世界》,但這決不是理由!小說中的情節似乎和我生活的情節曾相似,人生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支配人的永遠是精神,是意志。
孫少平,孫玉厚的兒子,農民的兒子(引的原文哈)。念高中的時候,吃著黑面饃,卻和一位同命相連的郝紅梅因為寒酸和窘迫在拿黑面饃的時候相遇,而發生苦澀的初戀。但後來誰也沒想到,她嫁給了田潤生,這是後話。又描寫了瘸子侯玉英「追」他的過程。後又描寫了曉霞如何幫助引導她走向了——另一個世界。可以說正是因為在田曉霞的影響下,才使孫少平走向了另外一條生活道路。念完高中回家當了兩年教師。這時候,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基本形成。遇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見了,漸漸走向成熟。不象在高中時期,高中的他還是不成熟的。盡管他慢慢擺脫了自卑害羞的心裡。作者這樣寫道:「自從春天進入縣高中以來,孫少平已經在這里度過很長一段日子了。在這段時間里,他經歷了貧困、飢餓和孤獨的折磨;經歷了初戀的煎熬和失戀後的更大煎熬——當這幕小小的青春悲劇結束以後,他內心中感情的河流反而趨向於平靜,而思想和理智的成分卻增多了。這並不是說他已經成熟了。不,從一切方面說,他仍然是一個沒有成長起來的青年。」正是因為這樣,才為他以後的人生打下了基礎。第二部主要是他在黃原攬工以及和曉霞的交往,相知相戀的故事。第三部主要是他在大牙彎煤礦的生活。
孫少平是一個吃苦耐勞、勤奮上進、剛毅堅強、頭腦理智的人。曉霞評論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男子漢是什麼,男子漢就是在困難面前打不到,對生活有獨特理解,不因為窘迫就感到自己活得沒有意義。」在原黃攬工那麼辛苦的日子裡,他仍堅持看書,這也是他區別於一般攬工的人。在這段時間,他思想上有些東西似曾相似。我做好我的角色。在對待愛情的態度方面,不象他哥少安,也不象徐向前,他敢愛,也狠得下心放棄。攬工漢和地委書記的女兒戀愛多少需要一些勇氣,盡管他心裡也會有一些擔心:「少平強迫自己立刻回到現實中來。他,農民孫玉厚的兒子,一個漂泊的攬工漢,豈敢一味地沉醉一種羅曼諦克的情調中?是的,他和地委書記的女兒擁抱了,親吻了,但這是否意味著他就能和她在一塊生活?他們如此懸殊的家庭條件和個人條件,怎麼可能僅憑相愛就能結合呢?更重要的是,曉霞的行為是出於愛情還是一種青春的沖動?他馬上就是省報的記者,能一直對他保持愛情嗎?」但是他卻對自己說:「他第一次擁抱了一個姑娘,並且親吻了她。他飽飲了愛的甘露。他的青春出現了雲霞般絢麗的光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什麼是幸福。幸福!從此以後,他不管他處於什麼樣的境地,他都可以自豪地說:我沒有白白在這人世間枉活一場!」孫少平如果是生活在現代社會,他一定會成為一個出類抜萃的人。他和曉霞在黃原劇場邂逅後作者通過曉霞的心理活動有這么一段描述:「孫少平和過去有什麼不同?從外表看,他臉色嚴峻,粗胳膊壯腿,已經是一副十足的男子漢架式。他仍然象中學時那樣憂郁,衣服也和那時一樣破爛。但是,和過去不同的是,他已經開始獨立地生活,獨立地思考,並且選擇了一條艱難的奮斗之路。說實話,盡管她以前對這個人另眼相看,認為他身上有許多不一般的東西,但上大學後,她似乎認定,孫少平最終不會逃脫大多數農村學生的命運:建家立業,生兒育女,在廣闊天地自得其樂。現在農村政策寬了,象少平這樣的人,在農民中間肯定是出類拔萃的人物,說不定會發家致富,成為村民們羨慕不已的「冒尖戶」。記得高中畢業時,她還對他說過,希望他千萬不能變成個世俗的農民,不管怎樣,千萬不能放棄讀書!生怕過幾年再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滿嘴說的都是吃;肩膀上搭著個褡褳,在石圪節街上瞅著買個便宜豬娃;為幾報柴禾或者一顆雞蛋,和鄰居打得頭破血流。牙也不刷,書都扯著糊了糧食囤……為此,在少平回村的那兩年裡,她不斷給他寄書和《參考消息》,並竭力提示他不要喪失遠大理想…後來,她才漸漸認識到,實際生活是冷酷的;因為種種原因,這些不能進入大學門,又進入不了公家門的農村青年,即是性格非凡,天賦很高,到頭來仍然會被環境所征服。當然,不是說農村就一定干不出什麼名堂;主要是精神境界很可能被小農意識的汪洋大海所淹沒……盡管田曉霞如此推斷了孫少平未來的命運,但出於中學時期深切的友誼,上大學後,她還不準備斷絕和少平的聯系。只是她以前寫信給他以後,他再沒有給她回信,她這才在遺憾之中似乎也感到了某種解脫。她一生不會忘記這個少年時期的朋友;但她知道,她也許在今後的歲月中甚至不會再和他相遇,充其量只是在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往日的朋友……」
孫少安,為了一家的生活,不得不放棄讀書,十三歲就開始下地幹活,承擔起家庭的責任。「文革」後期,因為窮,吃盡了苦頭。「改革開改」以後,黨的政策轉變,他借錢買騾子拉磚,後又制磚,成了全村的「冒尖」戶。這一系列的轉變,按他的話說,是為了讓家裡過上好日子,為了擺脫貧困——的確,他身上具備許多創業者的氣質:勤勞、堅忍,血氣方剛、頑強拼搏。如果他的思想再遠一點,意識再高一點,或許會更成功一點吧。在經歷了磚廠失敗的一年中,他也窩囔過,一個機會就使他死灰復燃,這人啊!除了堅持,機會也是頂重要的。他對愛情的態度,就不如少平了,面對青梅竹馬田潤葉的表白,雖然他也喜歡潤葉,但是他自卑,沒有勇氣,他農民一個,潤葉公家幹部,受過良好的教育。愛,是那樣的矛盾。為了逃避愛情,匆忙給自己找了另一個姑娘。面對命運,他屈服了。
田曉霞,一個從小就愛獨立思考問題的女生,在她高中畢業時,說給孫少平的一翻話讓我思考了好幾天,我將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我不該放棄什麼?很驚呀在那個年齡就有這樣的覺悟了。但就是這樣一個女生,在最後為了搶救洪水中的小女孩被洪水奪走了生命,就象天邊美麗星星的隕落,那麼熱情真誠善良的人,為什麼人生的腳步卻是如此的匆匆啊!留給孫少平的是無盡的痛苦,如果她不犧牲,除了是他的紅顏知已外,還會成為他人生中的良師益友。孫少平啊孫少平,真應了你說過的那句話:「 其實你也是可憐的。。。」!
小說中有許多鮮活的人物,比如:金波兩兄妹、孫蘭香、孫玉厚、孫玉婷、田潤生、田潤葉、田福堂、田福軍、田福軍的老丈人徐國強、徐向前兩父子、杜麗麗和武慧良,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人物,比如徐向前翻車受傷後把他送到醫院,而後又打電話到他單位去,沒有留下名字的那位老司機,我們不知道他叫什麼,但是他做了一件普通人遇到了都會做的事情。。。。。。小說中的人物,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濃縮了很多,讓我們自己在生活中去思考吧!
小說中的愛情也是包羅萬象的。孫少平的愛情是浪漫的,孫少安的愛情是農村那種淳樸的愛情,金波草原對歌的愛情,痛苦了他八年,田潤葉的曲折愛情,田潤生超凡脫俗的愛情,每一個故事都是感人的。
還有一點體會:幸福是勞動創造的!勞動創造生活!孫氏兄弟都渴望依靠自己的努力拚搏,徹徹底底的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和命運。然而——今天的我呢!
小說終歸是小說,我一直都在思考,那時的民風相對現在社會來講不知要質朴多少倍,我其實也算在農村長大,對那個時代農村的風俗人情多少有些了解。然而當今社會還有多少小說中善良的人物呢?尤其是愛情,動人的愛情!
讀過《平凡的世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是為曉霞與的少平的愛情,也是為曉霞的離去!世界有許許多多的無奈,就連寫小說也一樣,雖然是虛構…因為人的思想必須趨於現實…相信作者路瑤也是有著同樣的無奈吧…我相信每個讀者愛小說里的曉霞不比少平愛的熱烈,可對她的離去也能很平靜的去接受…曉霞必須離去,相信路瑤在寫下這一段時一定做了很長時間的思想斗爭吧…小說是平凡的,現實是平凡的,世界同樣也是平凡的,可就是這樣平凡世界裡產生的兩個平凡的人物卻要創造出一份不平凡的愛情…這是何其的難啊…作者想把她們兩的愛情表現的那麼深刻,可又找不出一種她們兩共同的生活方式加以描述…作者既要表達愛情是沒有現實中的距離的,可又擺脫不了現實中思想的**…孫少平是悲哀的,少安是悲哀的,潤葉是悲哀的,同樣曉霞也是悲哀的,同時她們又是那麼的痛苦…這里的種種悲哀就構成了這平凡的世界中的一面鏡子…在這面鏡子面前任何人都無法保留,它透射著現實中的大抵相似的幸福,也折射著每個人各自的不幸…我很喜歡少平。因為他的平凡也因為他愛的高尚,在他們愛的最絢爛得時候愛情突然消失,也許只有在這樣心靈壓迫下才能真正感受愛情的難能可貴,他沒有消沉也沒有放盪不羈,而是去刻意改變這種思想方式,把他深埋心中的愛去奉獻給身邊所有的人,但這絕不是逃避!無論是幸福還是不幸永遠也不會定格,記憶在時間的沖擊下必然會敗給歲月,歲月之美就在於它必然的流逝。小說沒有給出他們以後的生活片段,留給我們的是廣袤的遐想空間,我們只能祝願他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永遠幸福快樂!!!